这个电影里面帮助穷人的人是不是多了点???
现实呢???
确实如大家其他评论所说,如果不是富人自己想玉石俱焚,你再怎么样也反转不了事实真相。。。
影片里面的明星很多,都是港片以前出镜率很高的人,演技没的说,主要可能还是剧本有点拉跨吧,这些年一直都是这些老演员在扛住港片的大旗,没见到几个新人露角,
整部片子,只有最后十分钟值得一看。
演员方面,两个老戏骨用得很浪费,特别是廖启智。
方中信和控方那个检察官(一时想不起来)马马虎虎,其他都很渣,角色和剧本可能也是他们不能发挥的原因。
感觉剧本是一个律师写的。
最后一段比较专业的法律知识。
结尾方中信的陈述比较感人,仅此而已了。
香港电影真的是大踏步地倒退啊!
『一级指控』廖启智先生遗作,没上院线走了网络,曾江、方中信、谭耀文、鲍起静等一众老戏骨坐镇,演技实赞,整个案件并不复杂,拍法颇有港剧风味,内核设定还是有想法的,但表述不清,尤其最后真相的揭露完全是靠势均力敌的资本内讧,让立意一下子显得很苍白无力。
【6分】
这个电影很有意思,用比较弱的故事讲非常深刻的立意,加上一众演员的表演都较为出色,能对故事起到一定支撑和推动作用。
电影主线就是一起凶杀案,之所以观感有些索然无味,与呈现顺序有一定关系。
当然案件的侧重点在法律精神不是法证探案,所以反派出场就能锁定凶手身份,让前半程的悬疑感尽失。
后半程的绝地反击完全属于燃烧个人魅力,无疑廖启智智叔大杀四方,其背后方中信的手段虽不光彩,行为却赢得了尊重。
律师事务所12连胜大律师方中信,最大程度保障客户利益,是他的生意准则。
12连败年轻律师陈家乐,他为人辩护是追求正义和信仰,期望探寻真相为弱者发声。
方中信各个方面仿佛都在告诉后辈,姜还是老的辣,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一个很有意思的点,被现实磨没了棱角的方中信开口打误杀,陈家乐坚决不同意,第一轮失败之后,陈家乐反而想打误杀以谋求减刑。
这是新人的必学一课,他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代价,怕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未必知道规则下的法律到底应该怎么操作。
两人前后的反差也是一种警醒,想要追求公义和真理,除了坚持初心,还要敢于付出。
另一个值得讨论反思的点,为了追求光明去动用黑暗的力量,这种阵痛到底应不应该?
有点像警察去做地下判官,很难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凶杀案很简单,富商廖启智的女儿被政客之子杀害,后买通黑警嫁祸给鲍起静的孙子李逸峰。
谭耀文作为检控方,与方中信对决的重点则是是否企图强奸和谋杀。
李逸峰说朦胧中曾听到争吵声,也闻到一股酸臭味。
方中信发现证物里没有死者手机和电脑,现场也被清洁的很干净,案件明显有可疑。
之后即将竞选参政的官二代登场,其父曾江为了销毁证据,买通警察要杀记者、杀律师、杀证人,并且成功吓得证人改口供。
常规途径行不通,方中信的骚操作才是亮点,伪造证据游说廖启智成功,为女报仇心切的他不惜自首也要毁掉曾江的政党势力。
整个计划的核心就是方中信制造了一个假证据,还美其名曰不保证其真实性,规避了官方组织的审查风险,谭耀文这一条建议真是绝。
方中信、谭耀文、陈家乐三人,你会觉得他们有些理想主义,有时还有点幼稚。
但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在给人传递光明与希望,宣扬公义的正能量,也算是电影的另一种成功吧。
《一级指控》本来看这部片子是为了送智叔最后一程的,万万没想到是送走了心里的港片,情节简单到过分,人物立场及情绪的变化诡异的惊人,律政题材拍成这样只能说编剧压根没有掌握该类型的精髓并且人物语言设计上的能力也匮乏,完全只是抄袭了该类型片的上庭形式,而且抄袭的还那么拙劣,处处都是口号,完全国有化,现在网大也这么“舔”吗?
香港的气质已经越来越远,对于香港个别导演还抱有希望,但是港片只能面对将死的苟且残喘的挣扎。
QJ
我打了半个多小时,打了一千多个字的影评,终于快打完了,但是我又删掉了。
删掉的原因是因为对港片的心酸与无奈,不想对港片再插上一刀。
就把那一千多个字的影评浓缩到以下的一小段话吧。
电影想写的故事很好,是个好题材。
但是编剧没把想写的故事完善好,细节都做的不好。
导演也没把这故事拍好,还是延续了上世纪港片飞纸仔的风格,可能一两句话很打动人,但是剧情杂乱,细节处理的不好,又强行加一些没必要的东西,加了又交代的不好,对剧情后续发展观众毫无想象空间(不止这部电影,这几年的港片几乎都是这样)。
其实还是拍得挺好看的,我能给3.5星,节奏适当,制作不错,演员方面方中信谭耀文鲍起静曾江廖启智都压得住场面,年轻一辈的张建声很出彩,陈家乐一般,配乐对情绪渲染得很厉害,几场抒情段落也不拉胯。
但本片最大的问题在于,作为一部港式主旋律的律政片,它宣扬的本应是是抗争官商勾结、争取真相与公义、用法律维护底层大众权益的价值观,片中主角方屡遭阻碍的压抑和结尾雷有辉的演讲也印证了这一点,但最后导致局势逆转的关键来自于相关利益方的内讧,如果不是死者父亲在发现真相后运用自己的势力告倒真凶(其中还要男主冒着犯法风险打擦边球),黑恶势力只怕是难以被撼动的。
如果这真不是导演拍主旋律不小心跑偏了的话,那就只能解释为导演在说反话。
但抛开上述这点来说,结尾雷有辉的那段话依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尽管我认为这个故事撑不起这段话,但无论是以前、现在,还是以后,鸡蛋和高墙的问题依旧会是社会上讨论不止的议题——“今时今日的安稳是我们上一代留给我们的成果,我们最基本是否也有责任为我们下一代维持一个不论贫富、不论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
”
给3-4分之间吧,打分打到4剧情还算完整,很好,但是方中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假做文件来寻让坏人得到惩罚这还是挺悲哀的反面杀人的理由不太充分,也太草率的照这么杀下去,得多少人够杀方中信最后一台词很好,很值得看最后,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你都40岁了,拿到小时候没舍得买的玩具还有激动吗我们要为下一代谋求一个不伦身份人人平等的社会,这句台词很棒
全篇无太大亮点,香港年轻一代演技堪忧,至少来说,影片要体现的内容反思,很符合当下的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大一统理念,律师,要的就是追求社会的公平的守护者这个信念,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 廖启智 的郭家,后面上演最后的疯狂报复,是真的疯为了复仇吗,可以说是,但是,一句台词,真正的画龙点睛,没有了女儿,有整个世界的财富又如何?
人,往往在物质横流的社会中沉迷后自我忘却,恰恰忽略了一点。
没有了人,再多的财富又如何?
如果说,小成本的电影+港片的合成元素凑成一部电影,给4星,更多的,是给香港电影在资本当道之下的另外一种思想升华,钱,很重要,但是,对比起人,钱,没那么重要。
有时候,成熟的标志,是对生命的珍惜才显弥足珍贵。
可以说,一旦在精神理念上得以升华,不愁拍不出好片子。
另外一方面,可以看到香港电影在无间道后,精神层面上找到突破点,电影的喜怒哀乐,最终,拍出来是给人看的,不是给资本老爷玩金融游戏的。
冲着智叔去的,主演的演技除了方中信和智叔外,其他的不要抱有期待剧情逻辑线比较混乱,一段段剧情比较突兀,只能快进着看,结局还算完美主旋律电影而已。
顺带提一句,英美法系跟我国大陆的,差别不是一般的大不能上院线也是有道理的,估计票房惨败吧。。。。。。。。。。。。。。。。。。。。。。。。。。。。。。。。。。。。。。。。。。。。。。
电视剧的节奏不能拍电影。
男二律师演的太水了吧,是带资进组吗?故事 演技 节奏不行,电影都不如电视剧,不如TVB 不如傲骨贤妻里的一集内容。
这个杀人案其实很简单 放在TVB里也不过是个小故事 只需要看个十来分钟甚至看到张建声出场了大概都能猜到了 但是这电影讲究的是演技。鲍起静进病房看孙子的那一段 廖启智最后在游轮上和曾江那一段 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TVB演技的天花板。但是 法律并没有维护到被冤枉人的权益 如果这个女的老爸不是有钱的廖启智?方中信这个角色根本帮不了他 这是最大的败笔。还有陈家乐这个角色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好久没看港片了,粤语听着真舒服…但是这剧情对不起这名字,还以为是控方证人类型的
应该是剪过很多东西,它想讽刺的,虽然很老套很TVB,但放在当下都适用。韩国电影都经常有这种题材,只是人家能够说的范围也大很多。不过人物太多,变得工具化。
帅
没有甲方下场大概率也得不到公道只有资本能打败资本一个真正的英雄和好人有人有反对意见,就叫他不要参与。
如果这个世界的公平和正义是用金钱收买和法律工作者作伪证才能实现的,那这个这还算是真正的TMD公平和正义么?!着这群老戏骨的演技点赞,智叔在这部人生收尾之作中表现堪称完美,方中信曾经那么大的一位帅哥,可惜也终于老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反观那几位年轻演员,简直太业余了,香港电影没有未来了
那么凶残的话,直接找人干掉律师不就好了咯,不需要那么麻烦
还行吧
有钱可以为所欲为?
还可以吧,这几个演员我都很喜欢
逻辑硬伤太多 廖先生遗作可惜了 最大亮点是廖和曾在邮轮的飙戏; 最大败笔就是剧情和其他人的演技尤其是hk年轻人演技太拉跨了
方中信谭耀文廖叔鲍姐曾江陈保元个个好戏 // “我地系辩护律师,唔系福尔摩斯”
名律师正义觉醒之挑战政商勾结杀人案。整体氛围还可以,但是细节有点经不起推敲呢。
这部案件调查电影已经非常优秀,但破案的诡计设置还是显得如此取巧,简直如坐火箭一般直奔结局,让人觉得超不真实。可见诡计设置有多困难。
虽然最后反转的手段比较不够给力,做假报告和收买黑警有点作弊的感觉,但整体还算不错的港式律政片。缺少重磅卡司和缺少动作元素,导致这部影片还是只能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挖掘更吸引人的内幕。
法庭,律师,公义,还行吧
一般,我给两星半,如果拍成二十集电视剧会不会更好些?鲍起静、曾江、廖启智的演技很好啊
全片灌输了资本主义的缺陷:有钱能使鬼推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