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魅浮生

A Ghost Story,再见魅了缘(港),鬼的故事,死生

主演:卡西·阿弗莱克,鲁妮·玛拉,肯妮莎·汤普森,格罗弗·库尔森,丽兹·弗兰卡,巴洛·雅克布斯,理查德·克劳斯,卡莎,威尔·奥德哈姆,布瑞亚·格兰特,奥古斯丁·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7

《鬼魅浮生》剧照

鬼魅浮生 剧照 NO.1鬼魅浮生 剧照 NO.2鬼魅浮生 剧照 NO.3鬼魅浮生 剧照 NO.4鬼魅浮生 剧照 NO.5鬼魅浮生 剧照 NO.6鬼魅浮生 剧照 NO.13鬼魅浮生 剧照 NO.14鬼魅浮生 剧照 NO.15鬼魅浮生 剧照 NO.16鬼魅浮生 剧照 NO.17鬼魅浮生 剧照 NO.18鬼魅浮生 剧照 NO.19鬼魅浮生 剧照 NO.20

《鬼魅浮生》剧情介绍

鬼魅浮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M(鲁妮·玛拉 Rooney Mara 饰)和C(卡西·阿弗莱克 Casey Affleck 饰)是一对十分恩爱的恋人,在一场车祸中,C不幸死去,将心碎欲绝的M孤零零的留在这个世界之中。然而,C却并没有真正的离开,他依然以灵魂的形式留在他和M一起生活过的那幢房子里,留在M的身边,沉默而又深情的看着他生前的恋人的一举一动。 C的离开让M陷入了绝望和痛苦之中,她哭泣、抑郁、自闭,仿佛生活在真空里。M决定从房子里搬出去,可是C无法离开,他只能继续的等待着等待着,支持着C的,是M曾经留在墙缝里的一张字条。新的住客来了又走,无限的时间永恒的流逝着,某日,拆迁队将C所在的屋子拆除了,一片废墟之中,C发现,原来被困在无尽的等待中的,并非只有他一个。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溺水小刀五月的四天黑煞女林夏许星河唐伯虎点秋香2之四大才子特命!警视厅特别会计员三生花不由自主爱上你深夜前的五分钟围屋里的桃花鬼水怪谈我才不要当太子妃呢小林家的龙女仆:情人节和温泉!蜡笔总动员尬情少女雪人文明冲浪救援队憨媳当家带着智能手机闯荡异世界艾米莉浪漫星星浪迹天涯黎明时分的年轻人们南少林三十六房美食大战手卷烟归还者的魔法要特别小娘惹篮球兄弟第一季

《鬼魅浮生》长篇影评

 1 ) 写不下的短评

2025.4.9 四星这是一部非常安静的电影。

作为鬼魂的主角没有一句台词,无声地游离在房中及房屋所在的土地上,置身事外却又不得自由。

影片的叙事风格如同这披着白床单的鬼魅一样平静,比如两场死亡,主角的车祸,和开荒者的被暗杀,没有展现生死转换时的痛苦和挣扎,只有死亡完成后的寂静——风轻轻吹动女孩的发梢,箭簇插入她小小的身体,无声地腐朽,渐渐被杂草和土壤埋没。

片中有大量中长镜头,其中最出名的是长达五分钟左右的女主吃巧克力派——这个镜头似曾相识,我好像在哪看过,是某次影片精读作业吗?

电影镜头语言丰富,出现大量画框中的画框,和似乎颇有深意的镜头调度。

方正规整的构图,或柔和或阴暗压抑的调色,在视觉上很是享受。

生前受制于时间飞逝,死后的时间却微不足道,主角视角下,几年几十年好像也只有一瞬。

对时间的感知和生前不一样,是因为他被世界隔绝在外了。

不被看见,不被感知,不被回应,只是单纯地存在着,但这样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

他愤怒于昔日恋人有了新人,愤怒于新搬来的墨西哥家庭,他控制电灯闪烁,把书丢下书架,砸坏杯子盘子。

只是他的愤怒和悲伤不再被接纳,如同石子落入水中,激起一圈涟漪后又归于平静。

活着的人只是清理混乱,无法对他的情绪做出回应,主角发泄后重又归于虚无。

一次聚会中,有人大谈要给世界留下些什么,以便死后被人们记住。

活人尚有无限可能做出点改变,鬼魂却已失去了改变客观世界的能力。

这一幕对主角来说会不会太过残忍了?

第一次死亡是飞来横祸,而跳楼是主角主动选择的第二次死亡。

接下来的时空穿越和轮回剧情我不太喜欢。

不喜欢将解脱寄托于虚妄的幻想,寄托于“如果时间重来”——或许是我代入自己了,或许是我潜意识里试图在这部电影里寻找出路。

 2 ) “花被单”与“虚无”

记得上一部看节奏如此慢的电影是卡西的《海曼》,结果这次看的慢节奏电影还是卡西的《鬼魅浮生》,但这次很特别,《鬼魅》里很多桥段没有办法通过读主角的表情去体会感情,更多的是动作,还有观影者个人YY。

卡西夫妇的桥段不多,多的是卡西化成“虚无”后静静地陪伴着妻子,直到她再找新欢,藏下纸条,从房子搬走,留下“虚无”。

但这些都还不是重点。

在妻子外出的时间,“虚无”通过窗遇见了隔壁家的“花被单”,他们俩之间话不多,只有简单的问候。

当“虚无”问到“花被单”在等什么人的时候,“花被单”只是说“I don’t remember”。

后来妻子搬走,墙缝藏下纸条,“虚无”仍然留在原地,似乎在等什么人。

房子搬了一户又一户,第一户搬走后房子空下来的那段时间,“虚无”再次碰到“花被单”,这次“花被单”看上去似乎很失落,最扎心的是那一句“Never mind”。

到最后房子都被推倒,两鬼在废墟上相遇,“花被单”一句“I don't think they're coming”,“我不认为他们会回来”。

就像瞬间失去支撑物,“花被单”落下,剩“虚无”一个。

“花被单”没有很多台词,却不阻碍它成为这部电影里我认为的重点。

“花被单”像暗示着“虚无”可能的一种结果:失去支撑,然后落下。

但是“虚无”比“花被单”好多了,“花被单”甚至忘记了自己在等谁,像极了某个时候的我们,耗尽时间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到最后自己的目标开始模糊,甚至忘记,穷尽毕生追求等待“I don't remember”,到最后终于看不到希望,失去了支撑,带着遗憾离开。

“虚无”也好不到哪里去。

妻子离开后,他把寄托放在墙缝里的纸条,到最后终于挖出字条,打开,被单落下,全剧终。

这里有个很小的细节,穿过了漫长的时间,“虚无”身上也多了一些花纹,到他看到纸条,也像当初的“花被单”那样,失去支撑,被单落下。

可能他们两者也存在相似点吧,他们还能撑起被单时,他们存在寄托,不愿离去。

“花被单”认为她等待的人会回来,“虚无”想知道妻子到底留下了什么话。

最后一个得不到答案,另外一个得到了答案。

一个遗憾落下被单,另一个Whattttt?

地也落下了被单。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释怀了。

关于最后纸条的猜测,可能上面写了“I’ll never back”等等的语句,所以“虚无”和“花被单”离去的原因可能是相同的。

本来想插一些截图在里面..不过第一次写是打稿再复制...原来在大段落中间是插不了图片的

 3 ) 时间地狱

“〇点的鬼,走路非常小心,它害怕摔跟头,变成了人。

” ——顾城《鬼进城》诗人顾城通过讲述鬼厌恶人,以批判人性之劣根的角度写下了这段文字;而大卫·洛维则以《鬼魅浮生》带领观众的意识进入鬼魂的时间国度,去到过去和未来之后,再渴望重新返回到此刻这个世界。

很容易地,《鬼魅浮生》让人联想到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和泰伦斯·马力克。

漫长而唯美的长镜头让人轻易沉浸到阴郁又迟缓的情绪之中,却并不带来丝毫的间离感。

在长达六分钟的固定镜头里,鲁妮·玛拉在绝望中泣涕,吃掉一个又一个派。

这让我想起在日剧《四重奏》中“只有会边哭边吃饭的人才能活下去”。

回望盒子上的纸条,“谢谢那天你给的派。

”心里不禁倏地寒栗,当然,同时伴随着影片中生死相隔的痛苦。

逝者已然缺席,在某一刻化为盖着白罩布的鬼魂;而生者还将开启下一段未知旅程,带着这份缺席不断前行。

或许生者会迎着悲痛走向新的开始,或许也会曾经沧海难为水般等待自我的凋零。

而鬼魂终究无法摆脱生命中的记忆容器,这是时间里的地狱,在无尽中等待到来的只有幻灭。

时间尺度跨越千年,一切爱、痛苦、勇气、回忆,都指向了幻灭。

而这种幻灭也是无尽的,唯有在记忆消亡的那一刻得到与生命的和解,鬼魂才能够获得救赎,终结其宿命。

就像源源不断的奔腾水流,在起始的地方才能产生终结。

在无数次的时空循环里,诞生着一种循环。

鬼魂在时空中凝视过千年前与千年后,来到此刻,再见到生者与这一刻的自己。

这一次鬼魂赋予这一时刻新的意义,于是一切将改变,这引导出命运的另一形态。

只有这样,鬼魂才甘愿于对过往释怀,选择离开、消失。

如此,鬼魂便超越了时间,也跨越了无尽。

人们赞美生命,同时也赞美无尽。

但无尽真的是一种浪漫吗?

还是仅仅是从人的本性散发出的执念而已?

我不得而知。

因为每个人都有不愿离开的理由,每个人都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

 4 ) 白布头上两个眼睛的洞是谁挖的?

令人沉重思考的电影。

画面是老电视机荧屏那种正方形画面。

运镜和剪辑都很克制,机位长时间不动。

(一个吃派的镜头差不多五六分钟,想到了陈佩斯的小品吃面条,凯西披着床单站在边上也看了五六分钟)文艺版人鬼情未了凯西裹着白床单到处跑确实色彩对比和画面都很新奇很有冲击力一开始以为女主是艾米莉勃朗特,看主演名单才知道是马拉鲁尼拍摄时女主看到披着白布的男主装着看不见还要很悲伤不笑场也是很难了和对面批床单的女鬼魂正好一对困在老房子回忆中的鬼魂我们逝去的亲人也会像男主的鬼魂那样吗?

借秃顶丑男的口,探讨了死亡、文明、宇宙等人类世纪的终极命题

 5 ) 《鬼魅浮生》:我瞥见幽深的黎明,我看到古老的昨天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

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

我呢。

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

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

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些电影,一旦看懂了,就会格外悲伤。

很难概括《鬼魅浮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它充满了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诗意。

平淡而缓慢的长镜头,静止的画面,导演大卫•洛维用独特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略带悲伤的故事。

我们跟随着只有眼睛的鬼魂,看见了时间带来的沧海桑田,分崩离析,最终看见的却是时间带来了悲伤和人力不可为的无奈。

影片自始至终都在阐述着距离和变化,生与死的距离,过去和未来的变化。

“你在干什么?

”“我在等人。

”“你在等谁?

”“我也不记得了!

”然后在漫无目的的等待中烟消云散。

影片没有复杂的剧情,没有巧夺天工的结构,但整部电影却有一种震慑人心的感觉。

大概是因为触及到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有些疼,有些悲。

在时间的洪流之中,所有的等待和爱都是无意义的。

死亡和出生之间不过是一段被虚无填充的过程。

“生命的形式是空泛的,但我们却要脚踏实地;生命的本质是荒诞的,但我们却要假戏真做;生命的真谛是虚无的,但我们却要信以为真。

”大卫•洛维是一个虚无主义者。

除了爱和凝望之外,《鬼魅浮生》也在探索生命的本质,在时间的流淌中,生命的形态越来越清晰,它热烈、脆弱又短暂。

它由一连串的记忆构成,看似牢不可破,其实转瞬即逝。

这种感觉就像要奋力抓住什么什么东西,伸出手,才发现不过是月光中的树影一不小心照在了手心。

大卫•洛维是一个聪明的虚无主义者。

在我以为故事就要戛然而止的时候,他通过那双望向无限的眼睛,看人来人往,看木板的腐败和墙纸的脱落。

在这无尽之中,那双眼睛看见的除了孤独,什么都没有。

就连曾经真正属于他的东西,也不过是时光中的灰烬。

我们隔着银幕看见的其实不是一个无法走出的鬼魂,而是赤裸裸的时间,生命的真相与本质。

影片改编自佛吉尼亚·伍尔芙《鬼屋》,原作延续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大卫•洛维却让这个故事更有深度和广度。

有转瞬即逝的爱。

有恒古不变的守望。

有分崩离析的不可控。

鬼魂看见了兵荒马乱中的生灵涂炭,看见了工业文明的锐不可当。

然而,那又怎样,一切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因为最终都会消逝。

在一个固定长镜头中,之前、现在、以后被结实的连接在了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

“小时候,家里经常搬来搬去,我会写纸条,把它们叠得非常小,然后藏在各个角落里,如果有一天我想回去的话,那儿会有一部分曾经的我在等着”。

“你回去过吗?

”“没有,你看我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我没有理由回去。

”“里面都写的什么?

”“就只是些古老的韵文和诗歌之类的,一些我想要记住的,生活在那间房子里的日常和我喜欢它的地方。

”所有的爱与恨,欢乐与悲伤,等待与绝望,生与死,过去和现在,自由和禁锢都在时间里。

他们已经远去,他们从未远去。

“没错,人人都尽力留下长远的影响,我们一点点地建立成就,或许全世界都会记得你……然后会有一个重大的板块漂移,旅游胜地国家公园会爆炸,西部板块会移动,海洋会上升,高山会倒塌,90%的人会死亡,这只是科学。

幸存的人会去高地,社会秩序会混乱,人类会重回拾荒者、猎人、采集者。

但也许有一个人有一天会哼起熟悉的旋律,这给所有人一点点希望。

人类处于灭绝的边缘,但总能一天天坚持下去,因为有人哼起了熟悉的旋律,耳朵里的物理反应让他们感觉身上不只是恐惧、解饿和仇恨,于是人类生存下来,文明重回正轨。

”在时间里,每个人都是一粒尘埃,是念想让我们的生命有了意义。

“我瞥见幽深的黎明,我看到古老的昨天。

”时间无尽......

 6 ) 用鬼来讨论存在,这是个很大胆的想法

本文首发于:壹条电影 看到《鬼魅浮生》(A GHOST STORY)这个片名时,大部分观众会自然而然的将“GHOST”与“恐怖”这一元素联系起来。

毕竟“鬼”代表的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他们可能看不见摸不着又或者有人类所没有的力量。

而人类在他们面前总是显得不堪一击,以至于不得不借助某种道具和外部力量来打败他们。

有很多电影,描写的便是人鬼之间的对立。

人类总是代表正义的一方,鬼则代表邪恶的一方。

这一基本套路经久不衰,因此给看此类电影的观众难免会有两个期待。

一是期待鬼捉弄(杀死)人,二是人打败鬼。

《鬼魅浮生》虽是一部“鬼”片,但它却没有回应观众的任何一个期待。

而是来了一次关于存在的讨论。

如此,它收获两极评价也并不奇怪。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到影院来思考人生。

这样的一部电影必然会“冒犯”到那些希望去影院找刺激的观众。

不得不说,大卫·洛维用鬼的视角来讨论存在这一做法非常大胆。

影片故事非常简单,卡西·阿弗莱克饰演的男主角遭遇车祸意外死亡后变成了鬼,之后,它便成了他生前居住房子里的看客,他无法离开,却可以穿梭于时间。

最后,当他打开恋人留在房子里的字条时,他消失了。

同时,影片中有大量的长镜头与极少的机位运动,节奏缓慢。

台词少,剪辑与转场简单直接。

因此也被不少人打趣为是一部由MV拉长的电影。

而正因为其缓慢分节奏,我们才能感受到鬼的无力与孤独。

大卫·洛维用1.33:1的比例来表现鬼的困境,它虽然可以穿梭时间,但却逃不走。

于活着的人也是如此,困境同样存在,而活着的人的困境则是时间。

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沧海桑田。

一间充满回忆的房子可以在瞬间被夷为平地,一段真挚的感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淡或是变得不那么重要。

影片中的鬼发怒便是因为这个原因,曾经的恋人爱上了别人,它能做的只有砸,摔,用《霍乱时期的爱情》来表明他对爱人的真心。

但是,爱人看不见他也摸不着他,最后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爱人搬离了他们之前居住的房子。

这同时带来了一个问题:既然他的恋人已经放下他们之间的感情,搬离了他们之前居住的房子,他还有何存在的意义呢?

而“意义”正是影片所要做的文章。

爱人在临走前,在房子里留下了一张纸条。

这张纸条成了鬼存在的理由,他开始不停的抠墙皮,试图得到那张纸条,却一直没能拿到。

如果说,人看不见他,他大可放心地去拿字条,而不必穿梭于多个时间线如此大费周章。

这里虽然有个设定矛盾,但如果直接拿到了纸条,也不会有影片之后对时间与存在的探讨。

鬼在电影中,如同一个观众,只是看着,不加干预。

他见证了他与爱人的房子多次转手最后被拆除,在原来的地方建起了高楼大厦。

他也见证了房子打地基时因原住民的阻挠而带来的死亡。

这些对于超自然的鬼来说都不长久,都会消逝。

而影片给我们提供“鬼”这一超自然的视角更有利于我们能够思考自身的存在。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这句话虽然不甚高雅,却道出了物质世界的一条真理,在时间面前,没什么是常新的。

人也不例外,我们终将有一天会死亡。

加缪曾说“整天想着意义的人,一定不懂生活。

”正如影片中那位在派对上大谈人生的大叔所言,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人总有一天会死。

而人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文明看上去会一直存在下去,但当物质世界分崩离析时,他们也将不复存在。

那我们做的所有事情还有何意义?

然而,认识到这一点并不一定就是虚无主义,还有可能是存在主义。

只有认清了生活才能更好的去生活,只有认识到了虚无才能探求到真正的意义。

影片中,除了男主角,还出现了一名披着花床单的鬼,她在等人。

而当她意识到她等的人不会再来了,便消逝了。

男主角也是同样的结局,当他找到爱人留下的小纸条后,也消逝了。

对于他们来说,等人,纸条是他们的“执念”是他们存在的意义,而对于活着的人呢?

加缪给出了答案,像西西弗一样,明知将石头推上山顶会掉下来还是会不停地推,用人话翻译过来就是:拥有对生活的“执念”。

 7 ) 《鬼魅浮生》:无论你何时醒来,都会有爱你的人为你守候

无论你在何时醒来,总有一扇门轻轻关上。

——《鬼魅浮生》

如果爱人要远行,你只能等她回来,你会等多久?

男主角由于车祸而离世,当他再度起身,已经是一个披着床单的鬼魂,从医院的人流中不染风尘地走过,对面墙上已经为他打开通往天堂的门扉,但他心有执念,放不下独自一人的女友,转身向左走向了尘埃。

他又回到了那个充满着欢声笑语的房间,但现在只剩下女友一个人的无限悲凉,鬼魂在房间里看着女友吃东西,看她睡觉,看她伤心,看她难过,不能触碰,不能安慰,看似无声的沉默,却可以感受到寂静的关怀。

死去的人只有过去,可是活着的人还有未来。

女友要开始新的生活,要离开这个充斥着痛苦的房间,并在离开时留下了一张不明所写的纸条,塞在了门框的缝隙中。

女友走了,鬼魂却永远留在了房间中,它执着地等待着有一天女友还会回来,就像邻居的鬼魂一样。

没有了女友这份寄托,鬼魂便将所有执念放在了那张纸条上,于是它夜以继日地抠刮着门框,想要取出纸条,直到日月变化,房主更替,沧海桑田,却在取出小纸条的那一刻,房屋被轰鸣的挖机铲平,它和邻居的鬼魂孤立在废墟上,面对着对方,邻居说“她应该不会回来了”,随后幻灭如空。

以前说起轮回,只是一个人的前世今生,可是这个执念的鬼魂,却等待了整个人类的轮回。

房间被拆除后,建起了高楼大厦,璀璨灯火中找不到自己要等的那一盏,鬼魂从楼顶坠落,人类进化到毁灭,曾经的繁华又变作了荒野。

终于在时光荏苒中,那所熟悉的房间又出现在同样的地方。

那个熟悉的面孔和另一个自己也出现在了眼前,上个轮回中的爱情回忆就像电影一般重新上映。

曾经偎依在沙发里喃喃细语,曾经分享过亲自写下的歌曲,曾经为是否搬走而吵过的架,曾经为爱而做出的让步,可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过去,鬼魂执着所在,已经不是那个有着同样面孔的人,而是留在上个轮回中的纸条,因为这才是有着自己爱过的回忆。

所以,当这个自己答应女友搬家时,也许再也等不到那张纸条,鬼魂甚至敲下了钢琴而表达不满。

终于,同样的故事再次上演,鬼魂终于等到了那张再次出现的纸条,这个时候,房间的门适时而开,一场压抑的执念终于有了出口,当它打开纸条那一刻,一个轮回的等待烟消云散,所有曾经存在的历史都了无痕迹。

“我还小的时候我们经常搬家,我会写这样的纸条,然后把它们折得很小,把它们藏到不同的地方,以防哪一天我想回去了,那里总有一部分回忆在等着我。

”“那你回去过吗?

”“没有”“看吧,我就知道。

”“因为我不需要回去”一段感情的结束,一个人生的完结,都是如此,虽然我们很不舍,我们会很怀念,可是我们不会再回去了,那份回忆只有被埋藏起来才是宝藏,非要挖掘出来,就只会消失殆尽。

他们都明白,所以女友再也没有回来过,鬼魂也最终释然而去,无论是人也好,房子也好,承载着我们生活过,爱过的痕迹的,只有回忆,你看墙上晃动如彩虹的光斑,是那么的梦幻而不真实,可它却是那么美丽。

 8 ) 超好看

在往昔的电影叙事里,我们常将目光聚焦于失去挚爱后的生者,探寻他们如何学会释怀与move on。

然而,《鬼魅浮生》这部作品却独具匠心,它的镜头对准了已逝之人。

以“幽魂的视角”构筑了一部与众不同的死亡题材电影。

影片所缅怀的,并非仅仅是逝去的生命,而是那“消逝的爱情”。

M和C这对恋人曾情深似海,却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C永远的离M而去。

这一变故使得M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与痛楚之中,她的生活仿佛被抽空了色彩,只剩下哭泣、沮丧与孤立。

然而,C的灵魂却未曾真正离开,他依旧徘徊在那座他们曾经共筑的爱巢之中,默默注视着M的一举一动。

电影以简约的镜头风格,配合冥幽的背景音乐和漫长的镜头,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当M决定搬离这座房子时,C却无法随她一同离去,他只能继续等待,那份支撑着他的,是M曾经夹在墙缝中的一张字条。

房客们来了又去,岁月长河永不停歇的流淌,直至有一天,拆迁队拆除了C所在的屋子,废墟之中,C发现,自己并非唯一一个被困在无尽的等待之中的人。

是何等的人会在肉身消散后仍选择留在尘世?

是那浓烈的执念束缚着C的心灵,是对未完成事宜的遗憾,以及对心爱之人的深沉执着。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执着甚至超越了最初的动机本身。

就像那个身披花卉床单的幽魂一样。

生者尚可随着时间的流逝逃离过往,而没有双脚的魂灵,时光无法在其身上刻下痕迹,他被自己困在原地,只能用孤独作为与世界抗争的武器。

C对世界的执着,尽数蕴含在那张M离去前塞入墙缝的字条之中。

字条上的字句早已不再重要,正如两个主角从未露出真名,名字不过是符号一般。

字条对C而言,就像是M的一部分。

他展开字条,一把匕首刺破了凝固住时间的画像。

被书写的意义已成为过往,时间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体里,从他身躯中流淌而过。

门被打开,他的白床单悄然落地。

最终,如此诗意的一部影片,理应带着更加感性的目光去品味。

那个披着床单的幽魂,可以是世间每一个在时间沙漏中拼命抓紧沙粒的人。

如果肉体腐朽之后,灵魂仍无法释怀这个世界,只能孤独地等待着某人,那是多么绝望。

愿时间的刀刃随着海浪的起伏,以漫长且痛苦的方式,渐渐治愈那悲伤的伤口

 9 ) 洞穴之喻(待写)

片子没什么对话,所以中后部分的一段超长的语言输出显然重要,可以解释全片令人疑惑的地方。

那些绕晕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像火的影子,隐喻本体。

顺藤摸瓜,抽丝剥茧。

转头抓住洞穴里真实的火,基于电影的核心思想认识电影,也能明了一切隐喻。

钱/同伴/时间/信仰你有什么?

他说,钱/同伴/时间/信仰。

即使所有人拥有的时间差不多,信仰也让人觉得自己能超越时间存在。

亲朋好友的信仰,又以超越时间的力量让逝者维持某种状态(比如片里的鬼魂)继续存在。

所以不管片里的鬼魂是谁的残存又因谁残存,只要人还相信有什么超然脱俗,相信感情或者艺术,不质疑神圣和伟大,鬼魂就像神一样无处不在。

“复活”

信仰崩塌不过有所信仰恰证明信仰之物的虚无。

信仰之物也像洞穴里火的影子,是对真理的比喻,相信它,可以接近真像,因此失去转头看火的机会,也将远离真相。

遗忘和纪念并行,摧毁和重建并行,但死就是死,好比海子写的“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这时左边的鬼具象化了信仰的崩塌。

男主(右边鬼)还在经历洞穴之喻。

他们有符号化的包并关系,左边鬼的状态被男主包并,人生某阶段状态和整个人生形成对照,让观者陷入反思,好像回到命运的节点,做选择的时候,自己和自己对话,一边说“信仰崩塌像死一样”,一边说“转头看看火,别害怕,死过的人不会再死”。

传承

湮灭于集体回归生活,脚踏现实,那些关于火的思考和经验、知识和智慧亟待传承,发展的本能取代了信仰,传承的义务取代了意义,可以说生命因此神圣伟大。

生命以传承的方式书写历史,同时湮灭于集体。

而人对真理的追寻像对信仰的盲从,成了对自己的囚禁后,鬼魂又像神一样无处不在了,从家族史里“复活”。

洞穴里火行走的影子,像甩不掉的疯狗播撒着狂犬病。

名为怀疑的疴粒,挣开反思的胞衣,扎根和解体人跑过的园地。

洞穴变大囊括荒原,曾追奔而来的荒原,成了逃无可逃的牢狱,越认识到伟大之处也越认识到渺小之处,这是思想的深渊。

从家族史里“复活”

质疑神圣和伟大

“有人在洞穴里哼起熟悉的旋律”

纸条

“该继续看书了”

“文明重回正轨”男主从家族史里“复活”,看着祖先造房子中道崩殂,再到自己坐在死前的房子里,时间彻底混淆了。

可以理解为倒序回溯历史,也可以理解为顺序重复历史。

似曾相识的房子象征文明重回正轨。

乡村房子→城市高楼大厦→荒原→乡村房子,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完成轮回。

房子里响起歌声,原来在寂静的洞穴里哼起熟悉的旋律的人,是他自己。

更大轮回

更大虚无

圆寂大叙事也回到小叙事,洞穴之喻要结束了。

男主打开纸片后的消失,像先知的圆寂,因果已照单全收,他让个性以盲目无知的状态复活。

看着片子(其实不喜欢这部),想还是不能没有隐喻,影音隐喻文本,电影隐喻现实,表达隐喻思想。

世界是隐喻,差异再大的物质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像极小的单位,任何一种元素,像被打翻的七彩颜料,搅搅成了单色。

隐喻有狡黠的成分,也是诗意,浪漫的来源。

行文至此,隐喻圆满。

因果自受

鬼魅浮生

 10 ) Talk at the party

So, no money, what have you got left? You've got …other people, you got Clara, you've got time. Time's a big one, but you've got about as much as anyone else, give or take. What about God? Maybe you've got god. Do you?What? Have god? Yes.No.Okay. Well, here's how I break it down. A writer writes a novel, a song writer writes a song, a symphonist writes a symphony, which maybe the best example, because all the best ones were written for God. So, tell me what happens if Beethoven's writing his "Ninth Symphony" and suddenly he wakes up one day and realizes that God doesn't exist. So, suddenly all of these notes and chords and harmonies that were intended to, you know, supersede the flesh, you realize, "oh, that's just physics." So Beethoven says, "Shoot, God doesn't exist, so I guess I'm writing this for other people. It's just nuts and bolts now." He doesn't have any children, that I can recall, but if he did...He had a nephew.He had a what?A nephew, he had a nephew.Okay, great, so he writes it for him.Or Immortal Beloved.Yes. Or for whoever that was. But let's leave love out of this, and let's wrap this all up under the blanket of someone thinking, "This is something that they'll remember me for." And they did, and we do. And sure enough, we do what we can to endure. We build out legacy piece by piece, and maybe the whole world will remember you, or a couple of people, but you do what you can to make sure you're still around after you're gone. And so we're still reading this book, we're still singing the song, and kids remember their parents and their grandparents, and everyone's got their family tree, and Beethoven's got his symphony, and we've got it too. And everyone will keep listening to it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But… that's where things start breaking down, because your kids… Do you have kids? Wait, who here has kids? You? Your kids are gonna die, yours too, yours too. Hey, just saying, they're all gonna die, and their kids will die, and so on, and so on. And then there's gonna be one big tectonic shift. Yosemit will blow and the Western plates will shift, and the oceans will rise, the mountains will fall, and 90 percent of humanity will be gone. One fell swoop, this is just science. Whoever's left will go to higher ground and social order will fall away, and we will revert to scavengers and hunters, and gatherers, but maybe there's someone, someone who oneday hums a melody they used to know. (9th sym) And it gives everyone a little bit of hope, mankind's on the verge of being wiped out, but it keeps going a little bit longer because someone hears someone else hum a melody in a cave, and the physics of it in their ear make them feel something other than fear or hunger or hate, and mankind carries on and civilization gets back on track. And now you're thinking you're gonna finish that book, but it won't last. Because by and by, the planet's gonna die. In a few billion years the sun will become a read giant and it'll eventually swallow Earth whole, this is a fact. Now maybe by that point, we'll have set up shop on some completely different planet. Good fot us, Maybe we've figured out a way of carrying with us all these things that matter. They've got a photocopy of the Mona Lisa out there, someone sees it, mixes a little bit of alien dirt with some spit, paints something new, the whole thing keeps going. But even that doesn't matter. Because even if some form of mankind carries some recording of Beethoven's "ninth symphony" all the way into the future, the future's gonna hit a brick wall. The universe will keep expanding, and it'll eventually take all matter with it. Everything you've ever strived for, everything that you and some strang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lanet share with some future stranger on some entirely different planet without even knowing it, everything that ever made you feel big or stand up tall, it'll all go. Every atom in this dimension will be pulled apart by force as simple as… And then all these shreded particles will contract again and the universe is gonna suck itself back into a speck too small for any of us to see. So, you can write a book… but the pages will burn, you can sing a song and pass it down, you can write a play and hope that folks will remember it…keep performing it. You can build your dream house … but ultimately none of that matters any more than digging your fingers into the ground to bury a fence post, or… or fucking. Which I guess is just about the same thing.

《鬼魅浮生》短评

评论都挺有逼格的 然而我只觉得无聊

6分钟前
  • 孙馥頔
  • 还行

纸条早点儿抠出来不就完了嘛

8分钟前
  • 山羚
  • 很差

应该名为《鬼比人孤独》或者《鬼再孤独也不找同类》,又或者《披着白床单的孤独鬼》,应该是史上最有逼格、最安静的鬼片之一,把一个MV就能拍完的故事,活生生撑成一个长片,对话很少,还动不动长镜头,剧本应该很好写,主要看演员,看摄影,听音乐,这个鬼的造型其实很搞笑、很调皮,一点也不惊悚。

1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太出戏了。。。。小孩玩过家家吗。。。

15分钟前
  • 较差

看完几天了,忽然意识到了这部电影在讲什么…… 其实并没有人死掉,只是一个人离开了另一个人,而留下的那个人还活在回忆里走不出去——死掉后对方才离开,要比活着去面对更容易。而纸条意味着那一句没有答案的“为什么”,一直走不出去不过是因为一直还想追问。你知道世界的虚无,也没有用。

20分钟前
  • 子文东🤪👻
  • 还行

等一世为看一眼,如何又算贪;美景良辰未细赏,我已为你着凉。看透日转星移,抵过沧海桑田,只是为了成全那张字条般大小的执念。"I don't think they're coming."悲伤感猛地砸向心头,比起宇宙轮回,那些望不到尽头的等待和沦为虚无的遗忘要更可怕。

21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力荐

《鬼》的确讲了一个Ghost story,但是导演却在视角置换中真正进入了其他的鬼故事中无论是否有意却仍没能进入的背面,因而在影片中"恐怖"是缺位的。通过近似固定的机位以及明暗对比还有构图上的隐喻,它从一个俗套故事开挖至一种潜在的虚无与移情,再由此通往哲思——尼采的"永恒回归"

26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我这种一般一看到搞怪小清新就无法自拔地给高分的人,都无法忽略这个剧本的虚弱。。。前面都还行,跳楼就回到历史的开始真的什么鬼??至少回到自己作为鬼的那一秒也更合理啊,也能解释活着的自己遇见鬼。另外真的很不喜欢casey,总觉得他看上去像是个rp很有问题。对rm也没滤镜,没get到吃派多厉害。

27分钟前
  • やま
  • 还行

55/100 4比3的画幅和滤镜营造出一部观看老电视机屏幕的体验,director-writer把自己的臆想转换为视觉和听觉,叙述了一个不存在其他解读可能性的故事(一个留存于世的鬼魂除了执着的怀恋还能做什么呢?) 我丝毫感受不到导演对观众的在意。

32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mmp,搞个白布披着吓谁呢?以及租房买房须谨慎,切记远离黑中介。

35分钟前
  • 好运的饼干
  • 较差

忘了是怎么开始 我旁观着人间所有的哀怨情仇,见识过童真、睿智、分外残忍,也见识过血浓于水和缠缠绵绵;我也曾孤独地愤怒过惆怅过,然而看着飞逝过的沧海桑田 我逐渐已经忘记了我在等什么,我甚至忘记了你是谁。我从这个屋子找到了冥冥中注定让我找到它的小纸条 噢 小纸条,我恍然大悟,原来我还爱你,原来经过了那么多那么多年,我还爱你。

40分钟前
  • 黄悦_
  • 推荐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45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一个字“丧”,两个字“失恋”,三个字“在等待”,最让人惊喜的片子,看开头想直接打一星,还好强迫症逼着我看完了,五星!扣子、包袱都服务于主题,自始至终浸满伤感和沧桑,摄影好美,简单的正反打剪辑展现百年惊心动魄,面无表情的床单鬼俨然新时代的库里肖夫实验,留给观众宣泄心中的五味杂陈。

50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吐槽无力

55分钟前
  • 孟小杰°
  • 很差

看了David Lowery的<A Ghost Story>后,便去听了我喜爱的Coldplay的<Ghost Story>。——(因为卡西和鲁尼,还有北美上映时还不错的口碑而产生的期待,在观影后未能达到预期的我现在算是有些许失望吧?)—— 闷。困。睡觉。晚安。

5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评论区十分符合大众对豆瓣的固有印象……

1小时前
  • Baristina
  • 较差

小本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一丧得千粉,鲁尼玛拉在卡罗尔的小白兔也成了豆瓣文艺女神,但是片字无论从立意、手法、拍摄都不足够新颖,再克制内敛,配乐再传情,也都是在传达毫无新鲜的情绪,甚至空洞。女主角整整吃了五分钟巧克力派,在十几年前的《爱情万岁》里蔡明亮早已让杨贵媚哭了足足十分钟。

1小时前
  • 非想
  • 较差

waste of time totally

1小时前
  • Z
  • 很差

导演一定觉得自己很屌吧。你特么倒是告诉我纸条上写了什么?!心疼吃派的玛拉。

1小时前
  • HOW
  • 较差

个别设定不错,剧情留白太多,镜头空洞乏味。没有大师的命,得了大师的病。

1小时前
  • 较怂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