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飞舞的四月,全新的高中二年级,新的班级……眼神凶恶,看起来像不良少年的高须龙儿,事实上连跟别人吵架都没有吵过,是个很普通的少年。
如今,他正要升上高中二年级,并幸运地跟暗恋一年的栉枝实乃梨和高一时的好友北村祐作同班。
另外,高须又为了怎么样才能在新的同学中解除自己是不良少年的误解而烦恼不已,却意外地因为与被称为“掌中老虎”的逢坂大河邂逅而解开大家对他的误解。
但同时知道了逢坂大河不予人知的秘密——大河暗恋着龙儿的友人北村。
有一天放学后,大河正要将情书放进北村的书包时,龙儿正好走进教室里。
慌忙间,大河将情书误放进龙儿的书包中,于是她决定晚上带着木刀潜入龙儿家中将情书抢回来,没想到放进龙儿书包内的只有信封。
以那一夜为契机,大河和龙儿互相结成了友情与支援对方爱情的共同战线。
由于大河一人独居,且完全不会作家事及料理,因此龙儿与大河便常常一起在龙儿家同龙儿母亲吃晚餐、一起上学、一起去超市买料理材料。
因为这件事情,他们两人被实乃梨与北村误解正在交往了……一出出妙趣横生的场面就此展开了233333333
其实看到四角恋逐渐明显之时,开始觉得这部动画太长了吧,后面一定是肥皂泡泡飞起,烂到不行。
最后几集哭着看完了。
这部戏很正。
没有夸张的世界观,没有夸张的男女主角,没有没完没了的恶搞事件,有的只是平凡校园生活中一桩又一桩平凡事。
就像在玩角色养成游戏《心跳回忆》那样的感觉,在时尚的包装下是再正统不过的纯爱系动画。
龙儿本应该有太多的可变性,又作或许也可以在彼此间兴风作浪;按照现实来讲,亚美这样的情感转变(从讨厌偏僻城市偏僻人到喜欢上龙儿)是很难想象的;龙儿与实乃梨间的纠葛,实乃梨内心的纠结与挣扎,3-c班整班的团结与丰富,这不在是一部简单的恋爱生活,而是令人回想起来就会感到心跳的青春回忆。
青春乃风吹起实乃梨火红色的头发,青春乃风拂过龙儿与大河亲吻的那一夜,青春乃风吹过亚美孤独的背影,青春乃风吹过痛苦的实乃梨,青春乃风吹过又作超男子气魄的学生会告白!
这是一部青春的正剧,青春校园纯爱剧。
真好真的好像玩了次恋爱养成游戏。
虽然结局是游戏注定好的,但各自早已被剧中不同的人物所吸引,被那些唤起青春记忆的校园剧情所感动。
逢坂大河, 高须竜児, 栉枝実乃梨, 北村祐作, 川嶋亜美以及3-C全班,还有那颗龙儿与实乃梨一起拼凑起来的那颗圣诞星:你们好!
we miss you all!
一开始看了几集感觉有点无聊——大河人设和夏娜、亚里亚重合,审美疲劳男主长相比较抱歉画风并不是喜欢的类型(比起JC更喜欢京アニ的那种)甚至在几集后有了弃坑的念头,但在亚美出现后,这样的想法完全消失了。
表面的成熟和真正的孩子气,加上完美的身材和外表,本作中还有能与之相当的角色么?
但配角注定是悲剧,不可能越俎代庖,与主角在一起。
所以,男主这个バカ,到最后也只是把麻美当成朋友,甚至连麻美的心意都完完全全没有察觉到。
最心酸的时刻,是当亚美在男主身旁说出,“有一个能理解我的人就够了,尽管这与恋爱无关。
”我完全没有看到男主有任何反应,是又没听清楚麻美在说什么吧?
然后,麻美还会与往常一样,坐在自动售货机的间隙喝着罐装饮料。
而这在男主看来,不过是个奇怪的癖好罢了。
刚肝完《龙与虎》,不经惊叹不愧为校园恋爱题材的经典之作,生怕以后会忘了这份感动,于是赶紧随笔写写。
和党争番大家的只关注自己最爱的角色的模式不同,这部番整25话出场的人物并不是很多,但每个角色刻画的都很饱满感情丰富,深入骨髓。
那就从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入笔吧。
龙儿与大河对自己真心的确定看的我既交急又无可奈何,到后来私奔的决定也带给我惊讶与感动,到最后的大河出走我也骂过作者,不过随着故事尾声那句表白知道了这就是他们最好的结局了,真的是太好了…… 对于北村我确实没有想到他喜欢会长,隐藏的那么深,让我一度认为他对大河还怀有感情……北村的执着确实打动了我,最后能追去美国留学也算一个不错的结局吧,但我对北村不拒绝,却又保持一些亲昵的行为感到不爽了有种中央空调的感觉。
实乃梨在前半段我也不知道没搞明白她的感情究竟是怎样的,后半段逐渐明朗起来让我感叹女人实在难懂,“鼻血是心灵的泪水,泪水是心灵的鼻血。
在走廊摔倒流鼻血,在人生摔倒流眼泪。
”瞬间泪崩…… 亚美绝对是全剧最让人心疼的角色了,明明喜欢着,却一次都没有说出口,甚至一次流泪的镜头都没有,腹黑毒舌,确是真心帮助人。
明明知晓一切,明明这么悲伤,却又这么云淡风轻,这更加让人心疼好不好……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渐入佳境的作品,剧情推进的把握恰到好处,实在想不到jc社除了《高分少女》还能有如此优秀的恋爱题材作品,op,ed也很不错,要说问题吧,人物画风稍稍有点不喜欢……92分吧。
这世界上有一个东西,任谁也没见过。
它很温柔,很甜。
如果看得见,应该每个人都会想要吧!
正因如此,所以谁也没有看过。
这个世界把它隐藏得好好的,让人无法轻易得手。
但总有一天,它会被某个人发现。
唯有能够得到它的人,才可以看见它。
这是《龙与虎》贯穿始终的名台词。
也正如台词中的多次提到的“看”这个动词,《龙与虎》是一部关于“视线”的动画。
《龙与虎》虽然是在许多观众心中,是萌系动画的代表作,还被称作“钉宫四萌”之一,但本作确实是有着如此浓烈的少女漫画色彩——这一点,监督长井龙雪和编剧冈田麿里都如此认同。
虽然很俗套,但还是允许我引用宫台真司这篇被我引用到烂的观点:在少女漫画中,制造浪漫感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塑造信息的不对称,比如以女性为主角的少女漫画,她为什么会被男主角吸引,很多时候是因为她对男主角不了解,甚至产生了片面印象,而随着故事的进展,女主角会渐渐补完男主角的信息,然后渐渐爱上对方。
尤其是,《龙与虎》这个故事本质上是从一个从“看不见”到“看见”的过程,其中,“看不见”,便是本片对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那么,本片“看见”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窃听笔者细细道来。
视线的侵略性动画评论家藤津亮太在评论同样是J.C.STAFF制作,笠井贤一监督的动画《青之花》时,曾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什么情况是让影像中的登场人物陷入爱恋所必要的呢?
那首先是从双方互相对视开始。
这是因为《青之花》的动画也非常注意视线的演出,“把原作的精华亦即所谓的‘视线中孕育的戏剧性’提取了出来”。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线也同样具备戏剧性。
其中,长井龙雪在《青之花》中担任了第二集的分镜演出,长井也特地刻画了好几个视线交接的场景。
第二集中,这种关于角色对视的水平视线的远景镜头有好几个第二集中,富美被极具魅力的杉本恭己所吸引,恭己一位打扮比较中性、性格比较“Playboy”的女生,恭己的视线是具备侵略性的,也因此受到女生们的欢迎,并且轻易地吸引了富美的视线。
比如下图两人初见的场景中,恭己毫不掩饰的视线,加上对富美直白的评价(说她身高很高),让富美一下子躲开了对方的视线,然而即便如此,恭己依旧没有停止她视线的“侵略”。
实际上,视线,本身就是长井演出的一个特点,这一点在他演出的OP、ED中最为明显。
长井对人物视线的演出其实是配合镜头运动的,你会在长井OP、ED中看到许多角色突然望向镜头的画面,如此有特点的演出手法也被称为“长井节”。
就拿《龙与虎》OP1来说,前两个镜头,分别给大河和龙儿一个往上pan的运镜,然后两人望向镜头;又或者是最后的少女三人镜头,实乃梨望向画幅的左端,亚美转头向身后后望,大河从右望向正面,配合镜头的从下往上pan,或者是左右摇,人物视线和镜头运动形成了多样不单一的节奏感。
能形成这种节奏感,也多得了视线本身具备的侵略性——登场角色对屏幕外的你(观众)进行“侵略”。
《龙与虎》OP1而OP2第一组镜头同样也让角色向左向右走,视线互不相交,这暗示了进入故事后半,角色之间关系,或说心象世界的微妙变化。
远望的默契笔者认为,大河与龙儿两人的关系,即使在确定了恋爱关系之后,也不能以“爱情”如此简单概括,但,动画早已通过画面,自然而然地,甚至可以说从第一集第一个镜头就已经将千言万语囊括其中——两只小鸟并列地站在电线杆上,这两只鸟没有发生过任何视线的交接,最终向着同一方向飞走了。
而两只鸟的镜头还在最后一集最后一幕重复使用了一遍,简单来说,龙与虎,从头到尾的关系正如那两只小鸟一样,是并列而远望的关系,因为,只有虎才会与龙相提并论。
不怕跟大家说,这一点同样是受到了藤津亮太的启发。
在《青之花》中,OP的标题镜头中,便是两位并列而望向远方的女主角富美和小明。
藤津亮太如此写道:富美同小明的关系与单纯的恋爱(=视线交错的情况)——用本片限定来讲就是富美同恭己的关系——在方向上完全的不同。
然后正因为是特别关系的原点,把“小学生的时候两个人紧握双手并立而行的背后姿态”这件曾有过的事形像化后,明朗地作为《青之花》动画的结束。
正因为是日常剧,像视线这样细微的事物饱含着深刻的戏剧性。
《青之花》的两位女主角富美和小明是时隔多年不见的青梅竹马,出于害羞,一方经常躲避对方正视的视线,无论是《龙与虎》还是《青之花》,两个主角的关系也是比朋友更亲密、更重要的关系。
这两部都将并列而望向远方的镜头作为多次出现的画面(后者直接在OP就如此更不必说了),定下了全片的基调。
《青之花》中,两位女主角一开始并没有互相恋慕,因此她们之间鲜少有视线交错,OP中的并列而望远是关系性的暗示——且既是过去的,又是未来的——并非是实际的故事情境。
《龙与虎》第一话第一个镜头同样如此,证据便是对龙儿和大河家的早晨分别刻画之后(此时他们还没互相熟悉),镜头切到了龙儿家的玄关处,那里一男一女两双鞋子(也就是进入OP前的最后一个镜头)。
长井曾说,这其实是最终话的暗示,这两双鞋正是龙儿和大河的。
也就是说,上一个镜头还是当下,下一个镜头就已经转进到了未来。
我们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下和未来两个时空是怎么被巧妙地窜连起来的——
两人都望向了画面的左上方,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对视线特写的镜头皆为偏移镜头,龙儿的脸置于画面左边,下面接的大河的特写镜头,她的脸则置于右边,相比于龙儿,大河的大眼睛甚至超出了画面,也就是说更加偏移,这两个镜头,面部在画面中的范围、一同望向画面左上方的视线,两者共同连成了一条斜线。
长井龙雪通过他擅长的视线演出,在通过镜头之间的调度之下,形成了一条无形的、指向斜上方的射线,动画在龙与虎两人仍未熟知对方的时间点上,通过交替剪辑,安排了他们“默契地”回首远望,似乎在那里,有来自未来的远方景象(玄关的两双鞋),有宛如标题“龙与虎”所示的命中注定,又或者是,这世界上那件“任谁也没见过的东西”?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经典图像无论是并列而远望,还是默契的回望,这两个镜头儿既可以是叙景之内的镜头(两只鸟儿可以是户外某根电线杆上的情景),但由于皆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这两个镜头又可以是跳脱于叙事之外,不如说,这两个镜头在后者的用处更大。
那么,龙与虎两人,真正的、或说故事里实际的视线关系是如何的呢?
和《青之花》里两个羞涩的女主角不一样,龙与虎两人的关系即使一方给对方做饭、一方蹭饭也丝毫不在意不尴尬,因此动画中没有将两人的对望作为“恋爱的开始”的象征,而是一开始就存在对望交错的视线,而无关乎爱情。
龙与虎的视线关系更多是有着上下前后的错位的。
上下,是因为大河的身高比龙儿要矮很多,所以他们对望肯定会一人仰望,一人俯视;而前后,则是因为他们经常不会并列着一起走,一般是大河走在龙儿前面。
这暗示着大河依赖着龙儿的关系,而龙儿则无微不至照顾着大河。
这种视线的关系,最初则是在他们俩结成恋爱同盟之后的第二话展现,这一话的标题刚好也是“龙儿与大河”,区别于第一话标题“虎与龙”——第一话是从旁人看龙与虎两人,比如龙儿的不良少年刻板印象,大河的掌中老虎传说,第二话才是真正深入他们俩的内心。
(顺便一说,这一话的分镜和演出是笠井贤一,恰好一年后笠井监督的《青之花》第二话中,长井做了同样的工作。
)
这种关系,正如亚美所说,龙儿就像是父亲一样。
而龙儿的妈妈泰子也经常说在龙儿身上看到他父亲的影子,也暗示着龙儿在故事中的心路历程,从讨厌父辈到想要超越父辈,因此在故事的结局,观众会为龙儿终于长大成人,踏上成为父辈的第一步而感动。
这种父亲的成熟,正是从小缺爱的大河所需要依赖的。
笔者觉得这种身高的差异导致的视线的不平衡,恰像露台前的朱丽叶与罗密欧。
1968年电影版剧照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属于两个有着世仇的家族,但这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后,即使知道了对方的身份,罗密欧也还是按不住内心的鼓动,偷偷爬上朱丽叶露台前与对方相见,这一幕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作品中最著名的情景,两人身份的对立通过这种不平衡的上下方位关系表现出来,这又与这两个角色的精神品质——追求平等形成互文关系。
或许用宫台真司的说法:正因不平衡,所以才浪漫。
《龙与虎》第一话,尤其是龙儿家的场景,长井龙雪采用了大量的广角镜头让透视变形,尤其是两人对立对视的时候,在广角镜头透视畸变的作用下,也容易对角色关系进行空间上的具象化,尤其是对望的情况下。
与之对比的是大河的家,虽然宽敞,但又寂寞,为了对比出落寞感,在涉及大河家的镜头几乎都没用过扭曲透视的广角镜头,在第十九话《圣夜祭》中,大河家里,无机物的玻璃圣诞树更是异样突出。
而龙儿及时赶到,填充了画面上的空旷,可见龙儿的出现,对大河来说是多么及时,有了龙儿在的大河家,不再显得冷清。
第一话中广角镜头下的高须家与第十九话的逢坂家而到了最后一集,龙与虎在龙儿老家卧室扮演婚礼情景过家家时,长井再次采用广角镜头,龙与虎的视线再次被置于镜头凝聚画面信息的中心位置,然而此时的他们早已相爱。
同样是广角镜头,同样是对视,但是他们的关系早已发生了变化。
此时,有着身高差异的龙与虎一低一高的对望,宛如和露台前的朱丽叶与罗密欧的经典图像般,将浪漫之差异感的具象化。
而《龙与虎》这种高和低的视线差并不限于龙与虎两人,还用于展现龙儿和实乃梨不同时期的关系变化。
第九话中,实乃梨坐在高于龙儿的栏杆,龙儿向上仰望实乃梨,而实乃梨却多次望向天空。
此处实乃梨谈到自己对天上的UFO、幽灵等幻想之物的情结,实乃梨将这些幻想之物用于比喻自己想要追求但却步的情感。
而此处龙儿与实乃梨同时的仰望,视线无法相交,也暗示龙儿对实乃梨的仰慕多于爱慕,实乃梨则有意躲避龙儿,将内心寄托于天上的明星。
之后,龙儿向实乃梨承诺,两人的视线与心灵才得到了交接,实乃梨开始期待龙儿可以满足她的愿望。
但是,这种难得的交接,在第十九话中断了开来。
实乃梨发现龙与虎的两情相悦,龙儿想要和她表白的时候,实乃梨一次也没有正视龙儿,她再次将视线投向了夜空,宁愿自己寄托于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愿景,再次逃避。
人设田中将贺曾说想要做不依靠台词,只靠画面传达氛围的动画,而这种两人视线关系的变化,正是藏在台词之下的隐形戏剧。
の・ようなもの在我看来,这种不变中,蕴含着的变化,也贯穿了《龙与虎》始终,成了本作浪漫感的一部分。
最后一话的最后一个镜头和第一话一模一样,两只鸟并列而愿望,正如龙与虎再次在并不宽敞的室内空间对立而互望、相吻,却也因为重复而出现了变化。
这两人的关系和龙儿与实乃梨,大河与北村,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有着决定性的差异,他们从冤家,到相爱,一直不变的是心灵相通的默契。
镜头的重复使用,视线的重复交错,成为了一头一尾的起点和终点,看似没变,但早已悄然变化,变化之中以却却又没变。
从一样的起点到一样的终点,也正如许多日常动画一样,日复一日的循环日常,不变应万变,《龙与虎》的循环与重复印证着恋爱与日常的深刻性。
而从不完全信息到完整的补完的浪漫,也见证着两人一路走来的足迹。
那件所谓的“谁也没见过的东西”,又是何物?
是“遇到对的人”吗?
笔者认为并非这么狭隘。
此处请允许我以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理论来解释,他如此写道: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叙述类型的特点是有一个隐秘中心。
……如果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世俗生活的种种细节和我们的小幻想、日常习惯以及熟知的物品,我们就会有滋有味地读下去——事实上,满怀惊奇——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指向一个更深刻的意义,一个位于背景中某个地方的目的。
总体景观里的每一个特征、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是饶有兴味、令人着迷的,因为在其背后隐藏着意义。
……托尔斯泰称其为生活的意义(或者无论我们称其为什么),那个我们乐观地相信其存在却又难以到达的地方。
……我们在这个世界(指小说里的世界)上的旅程,我们在城市、街道、房屋、寓所和大自然中度过的生活所包含的不是别的,而是对一种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的隐秘意义的追寻。
这个“隐秘中心”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以默契约下的秘密,正如《龙与虎》在最后,依旧暧昧地称那件“东西”为“东西”,含糊其辞,宛如需要观众填充的中空的甜甜圈,是充满着任何可能性的表达,是日常各种各样瞬息万变的戏剧性。
我难以对电线杆上的鸟儿作出最满意的言语的诠释,也无法代替他们对他们的视线进行解释,但是动画中的一切会带领我们观众通往一个你知我知的日常的中心,或许就在龙与虎他们望向的那个上方,或许就是实乃梨在合宿夜望向的天空,还有可能是那两只电线杆鸟儿飞往的目的地,在某个地方,有一件像“那样”的东西(の・ようなもの)等待着我们“看见”。
像那样的东西并不是别的东西,仅仅只是像“像那样的东西”那样的东西(の・ようなもの のようなもの)而已。
参考资料与注释:1、宫台真司,ling译,《涛声回响的年代 ——解说〈听到涛声〉的浪漫主义》,出自《海がきこえる (徳間文庫)》,译文地址:https://bbs.popgo.org/bbs/read.php?tid=76180;2、藤津亮太,ample译,《顔と顔が向かい合う、恋の瞬間》,出自《チャンネルはいつもアニメ―ゼロ年代アニメ時評》,译文地址:https://www.douban.com/note/521045922/;3、奥尔罕·帕慕克,彭发胜译,《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9;4、月刊アニメスタイル 第一号,2011.05;5、“の・ようなもの”为导演森田芳光的电影作品,“の・ようなもの のようなもの”为导演杉山泰一翻拍《の・ようなもの》的续作。
(虽然擅自拿来用了,但真的不是我在套娃。
)小后记: 很荣幸,最近笔者为Anitama写了关于《龙与虎》的视频杂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7412597 。
不过因为本人的问题,稿子被责编红白老师修了不少,所以最终决定和红白老师共同署名稿子。
接下来本文想从这个视频出发,从我个人的角度,谈谈关于这部让高中时代的我十分感动的作品。
原本本文只是想对原视频作补充,结果写着写着写成了全新长文……只能说,有的文章,要不是存在一个契机,可能一辈子都懒得写,反过来说,我能写那么多作品的评论,多亏了某个契机,其中95%的契机是因为给钱,对不起,我变得不纯粹了(哭)。
如果说四月是理想中的现实的故事,那么我认为,龙与虎就是现实中的理想的故事。
四月从开篇就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无论是小薰和公生表达爱的方式还是相恋的过程,都是那么的浪漫美好,就像在读一首青春爱情的诗。
听着钢琴曲,思考着熏和公生命运的红线什么时候能够交织在一起,憧憬着四月的梦……但结局却从诗情画意中抽出,美丽的东西破碎了,公生的救赎,熏的梦,在现实中不堪一击,最终导向了这场青春旅途的终结,成为了公生漫长人生中的一个不会忘记的青春爱情插曲。
但龙与虎不是这样,或许第一次看龙与虎的前面的故事时并不觉得浪漫,觉得这是一部普通的校园剧。
大家都能猜出龙与虎最后可能会在一起,就像大家看四月时中间也会猜到结局熏的悲剧,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看四月时流出的眼泪,也并不影响看龙与虎时为龙和虎的进展发愁皱眉。
龙与虎的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没有那么的诗情画意,也没有那么多的浪漫气息,正是不完美的几个人,不完美的结局,不完美的生活,构成了完美的龙与虎的故事。
剧中没有超能力,没有魔法,就只凭普普通通的校园生活塑造了正在青春期的不成熟的高中生们的爱情故事。
或许我们身边就有故事的原型人物,可能这个人物就是我们自己。
在情窦初开的时候或许我们用过男二对会长表达爱的方式,或许我们也在自暴自弃时像他一样堕落希望得到大家的救赎,或许我们就是那个接受现实给自己的朋友和喜欢的人牵线的女二(这个我真的是。。
),或许我们在面对事情时也曾不成熟地逃避……故事现实到让人很容易带入,但又在现实中升华,在19集后升华到理想,最终成就了龙与虎的青春爱情故事。
虎对男二的感情类似双叶对国见的感情,是无尽黑夜中的一缕光,她只是想把这缕光抓住而已,但后来不仅抓不到,还感觉若即若离。
有时候现实就是这样啊。
因为一件小事对一个人一见钟情啊,但因为距离感又觉得这个人是完美的,一举一动都是自己所喜欢的。
虎刚开学大家都不肯与她交流,只有男二让她发现了自己也是有人喜欢的。
虎对男二的感情是喜欢还是爱呢?
我认为是一种向往,也是一种喜欢吧。
毫无疑问虎曾经也是喜欢男二的,但这个喜欢,不是爱情。
虎对龙的感情用一句诗来描述再合适不过“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前半部时我并不明白五个人的感情,还有点讨厌虎,不知道龙为什么对她这么好。
整部剧情里有时讨厌男二女二,有时候又觉得很好。
看到最后,我发现我错了,剧中每个人都很好,他们的“不完美”,才造就了“现实”的龙与虎。
中途我讨厌男二“不娶何撩”,但后来发现那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在行动,完全带入他的视角,或许我也不能比他做的更好了吧。
女二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但对龙儿的感情却一直逃避,最终为了朋友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她也想做一个梦啊,做一个和龙儿在一起的梦,或许这个梦中会有人不幸福,或许这个梦……但她选择了让虎幸福的现实,自己不再追那虚无缥缈的梦,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最终自己没有得到幸福,但成就了他们,自己就很幸福了,因为女二就是这样一个“太阳”啊。
她还可以等,又或许以后永远也等不到,但她不会后悔,因为自己选择了当前的生活。
亚美酱是剧情后半段的关键点,她在感情方面最为成熟,早就看破了还是青春懵懂的四个人的心思,她也努力过,也表达过,但她最终也选择了自己的道路,成全了龙与虎。
亚美酱喜欢龙儿可能也是龙儿那次送的肉,是一次特殊的经历,使她产生了特别的情愫。
但她没有迷失,在看清全局后,亚美酱也选择了大家都幸福的结局,或许自己有一些不幸福吧,就像大家说的,编剧欠亚美一个爱情。
龙儿是好男生的典范,无论是温柔、体贴还是万能的家务,但他对感情的处理还是略显稚嫩。
我也曾想为什么龙儿无条件对虎这么好,而虎不仅不领情甚至有时有点绝情,我想如果是我那时一定会很伤心的吧。
但后来我明白了,龙儿无论是把虎接到家里还是和她一起玩闹,也是在接受虎给他的亲情,就像泰泰说的“我们就像一家三口一样。
”虎前期剧情的性格也是有原因的,她那样的家庭是造成她性格的重要因素。
龙儿根据自己的经历强迫大河去做她最不喜欢的事,大河也为他改变了,甚至去和最讨厌的父亲一起吃饭。
龙儿的确错了,错在不应该用自己的目光所能看到的去要求别人。
但龙儿也没错,因为他不是圣人,他不想让虎也像自己一样永远感受不到父爱。
大家都在助攻,又都在逃避,最终大家随着时间的流逝都成长了,幸福的结局中大家都在自己的选择中得到了幸福。
如果最终不是龙与虎,大家便有的放弃了本心,有的刺痛了自己的内心,有的逃避了自己的初心,这样只能是一场闹剧,而非所有人心中的“龙与虎”。
不知道为什么,剧中只要大河哭的地方,我的眼泪都止不住地流。
她也曾故作坚强,希望欺骗自己,但看到围巾的那一刻,她哭了,她内心很矛盾但解不开这个心结。
她喜欢上了龙儿,也不想背叛友情夺走小实的幸福,她只能在冰冷的雪天痛哭,表达自己无法发泄的情感。
这个剧情真的很犯规。。
龙与虎的爱情可能有一些像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越过浪漫多情才华横溢的徐志摩和一直默默守护的金岳霖,只有“能陪着自己走过漫长的人生,食遍人间烟火的梁思成才是最好的选择”吧。
在不那么完美的现实中演绎着理想的青春爱情,这就是龙与虎的故事啊!
说句实话,总体看起来并不是非常棒这部番剧刚开始最吸引我的是,角色设定:两个看起来像不良分子的少年,一个是暴力女,一个是家居男从刚开始互相帮对方追着他/她喜欢的人,到后面发现喜欢的人竟然就在自己的身旁…中间还参合着一些亲情啊,友情啊按道理来说,这样的番剧应该就是很普通的纯爱,甜宠,撒糖撒的多就够了,让观众感到爽感就够了但!
看完之后,我觉得非常非常的别扭1.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都很喜欢后宫,以至于到后面女一女二女三都喜欢男主,是我真的是太想*了!
2. 女二女三的莫名“奉献”甚至女二后面还人财两空一身绿,真的是绝了!
后期,他们为了让女主直面自己的内心(对男主的喜欢)【注意,这是男主也在场】居然把女主堵在教室里,开启了大型的修罗场模式。
我嘞个乖乖,为了让男女主确定关系,编剧你也是够了!
居然通过这种方式,当时我看这段的时候真的是整个人都尬了,这什么鬼啊?
(ノ○Д○)ノ要知道当时这间教室里只有三个女生,而这三个女生都喜欢男主,这种莫名其妙的让女配奉献自己,让男女主升温的方式,我真的是好疑惑呀!
3.因为亲情问题而莫名其妙的私奔???
虽然动漫不能和现实相结合,但有些逻辑bug不能乱啊!
17,16的少年毫无责任感的私奔,原因也很奇异的离谱,最后又莫名其妙的回来(说句实话,这里我是真的没看懂,直接快进了)这片段让我瞬间觉得男女主真的不成熟,完全在意气用事!
他们觉得光靠朋友给的房和钱和饭票就可以支撑他们活一辈子吗?
连高中学历都没有拥有的他们,可以在日本高压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吗?
估计连最基本的工作都难找,过个十年,5年后,他们的友情还能如今天如此吗?
到时候没钱没房,又该怎么办呢?
4.男主对女主的喜欢太突然同样是五人修罗场那里,男主意识到自己喜欢女主。
完全是靠女配逼迫(也就是:助攻)他对女主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呢?
是亲情吗?
毕竟他把女主当女儿一样对待。
可是又不算,是爱情吗?
可惜好像还没有达到那种感觉但你说它没有亮点吗?
不!
它的优点远远的大于了它的缺点,这也是我给四星的原因(优点就不夸了,本篇内容主要谈论缺点)只能说他的爱情写的太别扭了,就一种简单的他爱她,她爱她,他不爱她,他爱她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一共25话,最后的那几话才确立关系,前面一直各种各样纠缠,各种各样的退让,女二让女主,女主让女二,女三点醒女二,女二暴揍女三让我看的真的是心痒痒天呐,能不能不要在青春悲痛文学了?
苍天啊!
先说个题外话:学生会长决定高二就要去美国留学,一直心里暗恋学生会长的男二大闹了一番,学生会长知道男二的性格,还为了不让他跟过去故意冷淡,然而最后依旧带着被大河打的伤疤走了。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情节:lovelive第一季,南小鸟也想去留学,也与惠乃果等人发生了一系列龃龉,但在最后关头禁不住对朋友的思念和唱歌的愿望回来了。
正像开头那首歌一样(具体歌词我记不清了):我们享受的是现在。
虽然最后是个happy ending,我还是在犯疑问:高中过去之后,南小鸟又会去干什么呢?
而在《龙与虎》的结尾处,假如编剧是lovelive的编剧,不如直接在23集打住,两个人直接去私奔吧!
没什么问题呀,两个本孤独的心灵相互敞开,相互扶持,一起经历人生,岂不美哉?!
高须和大河相对于南小鸟和惠乃果并没有更迷惑,他们交不上来志愿表,对未来迷茫,南小鸟和惠乃果最后(我指的是第一季)不也放弃对未来的思考了吗?然而在这个故事里,私奔并没有成功,即使经历了和高须龙儿的热烈相爱,当大河回到家里,面对她的还是又空又黑的屋子。
泰泰和龙儿爸也私奔了,但龙儿爸在龙儿出生之前就跑到不知哪里去了(我觉得泰泰提起龙儿爸满口溢美之词更多是为了给缺少父爱的龙儿一点慰藉),谁能保障龙儿就不会变心呢?
最后大河选择了离开,花了一年去面对自己破碎的家庭,弥补自己给家人的遗憾(也是给家人弥补的机会)。
的确,爱使二人相互扶持,但它的终极目的是使二人相互独立,获得积极面对自己生活的勇气。
最后大河的离开把这一点凸显的淋漓尽致。
有个更有趣的细节:男二在毕业的时候打算去美国留学。
本人是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看完《龙与虎》动画而没有看过小说或者动漫的小吐槽一个,发现豆瓣上很少有对栉枝实乃梨说到自己心坎上的评论,心里难免希望一吐为快,希望广大豆油们轻拍。
看完《龙与虎》,可能因为小实在动画中的诸多表现都和本人高中时代做出的SB事情略有相似,哪怕小实在动画第9集与龙儿在阳台的“发好人卡”对话,看得泪流满面,心有戚戚,所以虽然对官配在一起的结局不反感,但是最后看到这样一个很无奈的结尾,实在感到无比心塞但也表示非常能够理解。
也许就像亚美说的,两个人就像太阳和月亮,交相辉映的瞬间很绚烂也是如此的短暂……仔细想想,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如果在一起,必然会伤害到大河,这绝对不是龙儿的性格。
龙儿既然已经答应小实,要一辈子守护大河,那他就一定会遵守诺言,这不会改变。
所以,为了不伤害任何一个人,龙儿最后只能留下自己的爱(哪怕后面龙儿自己把爱全部转移给了大河)。
从动画来看(本人没看过小说),估计小实来自一个普通家庭,有一个打棒球很棒的(有望进军甲子园的黑马学校的主力成员之一)但学习可能不太好的高中弟弟,“喜欢”打工,食量超大,但重点是:“清秀的面容,阳光般的笑容,跑调的歌声,“把软弱打飞”的乐观心态……”(引用龙儿的描述),无一不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阳光少女的表现,但骨子里却是一个把友情看得比爱情更重要的好人。
动画里有意强调了小实的“罪恶感”及相应的心理活动和具体表现,发现网上也有很多对其“罪恶感”的分析,本人只想吐槽一句,相比起现实社会的各种绿茶婊的撕逼、诋毁、争上位等等的表现,小实如果真对自己之前所作所为造成对龙儿和大河之间感情的伤害而有“罪恶感”,那么我只能泪流满面地替小实妹纸说一句公道话,人家真是善良啊!
个人一直觉得,整个动画中,最能够随意表达自己感受的是龙儿和大河,亚美和小实其实是想得最多、最照顾其他人感受的,可能后两者对龙儿的爱叫做沉默(深沉的沉,静默的默)吧。
19集,小实“不小心、碰巧”看到大河死去活来地哭着说“龙儿”的名字的时候,我知道,对于小实来说,她和龙儿的感情就到此为止了,哪怕这次她出门,最初的想法其实是想着和龙儿在一起的。
于是,她来到校门前,说出了自己口是心非的话,给不明真相的龙儿发了好人卡,那晚平安夜,小实用帽子遮住眼睛哭泣的场景,至今仍然无法释怀,想必她在“拒绝”龙儿时,也是心撕肺裂的吧。
小实就这样最大限度地支持着龙儿和大河两个人的感情并且直接促成了两人的恋爱关系。
最终,两个人相互喜欢着对方,却没能在一起。
对她来说,只有这样才能安心,而没有想过自己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她的放弃,是为了大河的幸福,更多的也是为了龙儿吧。
照应第9集那段经典的龙实阳台对话内容,对于像她这种表面乐观向上实际心里略有一点小阴郁小自卑的女孩来说,也许她会觉得,她的离场才是对大家来说最好的结局,哪怕一直以来她其实都不需要把自己定义为“小三”的存在,大概她也是就这么一直积攒着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纠结吧……这样的话,即使再怎么“元气娘”也会支持不住的吧?
再想想,自己喜欢的人被自己最好的朋友抢走,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已经崩溃了吧(我去,现实中,我自己不也这么杯具么),而小实竟然还默默地为龙儿和大河加油(我去,小实,不哭,嫁给我吧)。
略带偏见地说一句,我始终觉得小实是三个女角中责任感最强的人,受责任感所累,她永远无法面对自己的真心。
与龙儿不同的是,龙儿的责任感是自然萌生的,他无法放着大河不管,也不明白自己对大河的真实感情;小实的责任感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十分勉强和辛苦,表面上最阳光灿烂的小实,一直到动画倒数第二集,小实虽然坦诚对龙儿的爱,但仍以“自己的幸福应该由自己去争取”但却充满着“女垒和打工”的日子为理由欺骗自己和他人,动画的最后最后,她仍然在勉强着自己,让我都替她觉得辛苦。
借用其他网友的评论结尾:“说到底,竹宫设计了这样的剧情,就是为了成全龙虎。
如果小实和大河处在同一起点,最后的结果非常难说。
可就是因为大河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离不开”龙儿了,所以小实必须要放弃,所以亚美不得不做一个旁观者,所以北村最后成了路人。
所以一切的一切虽然荒谬,却显得如此自然而然。
”当然,有时候,想得到的东西却得不到,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吧。
最后的最后,还是想对小实说一句,一定要幸福啊T_T
戴上幸福满足的面具,把眼中落下的思念掩藏,一起计划着寻找你的幸福;戴上温柔体贴的面具,把心中扩大的不安掩藏,若无其事地看你打闹,看你撒娇;戴上循规蹈矩的面具,把骨子里涌动的不羁掩藏,只为可以成为时刻在你身边的左臂右膀;戴上大大咧咧的面具,把脸上流露的仰慕掩藏,你们的幸福是心中永远的祈祷;戴上事不关己的面具,把血液中奔流的热情掩藏,洞悉着一切的人,静观着一切的事。
各自的道路,各自的心情,当彼此的生命在某点不经意地重叠时,他们所共同拥有的,是一个怎样独特的青春?
——题记《TIGER X GRAGON》,轻小说。
这样的关键词给出来之后,没有看过作品的人产生第一反应时思想天平大半会向神魔灵幻的一边倾斜,然而《T X G》却出人意料地走了校园生活喜剧这样的路线。
没有庞大的世界观设定,没有拥有着灵力的主角,也没有来自异世界的突然袭击,有的只是校园夏日祭典里的篝火,只是冬日圣诞夜里的雪花,以及对着喜欢的人,欲言又止的感情。
这样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内容主线,却在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出色拿捏和对人物矛盾的出色描摹下变得丰富而富有张力,紧凑的故事情节带给我们的是一轮又一轮的心理波涛翻涌,作者交给读者的,是一份满分的答卷。
逢坂大河,高须龙儿,栉枝实乃梨,北村祐作,川岛亚美,在他们的生活里,似乎不存在让人喘气的休止符,一个故事尚未落幕,另一个故事便在最猝不及防的时候突袭进来。
在他们的生命里,彼此相遇带来的似乎是比友谊和爱情更多的生命的转折。
舞会即将开始,面具,假装一切可以假装的表情似乎曾看过这么一句话:“一切的故事都来源于矛盾的激化。
”而《T X G》中人物的出场和相遇似乎正是冲着证明这句话而存在的,先不说男一号高须龙儿和女一号逢坂大河之间“相撞——发飙——舞刀弄棍”的相逢,单看大河初一见面就给了川岛亚美一耳光就足以使我们深信这绝不是一个按常理发展的故事,至于对北村向大河告白遭拒而后又被大河反追这样的情节,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会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吧。
然而这些人物相遇时的的小打小闹只能算是这顿盛宴的前菜,正餐是在逐渐展开的故事里,伴随着一段段故事而来的,是五个人间关系的日益纠结和越来越接近人物内心最深处的触动与波澜,这成了一条牵动故事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线索。
而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一个个成功的细节描写,把如此复杂纠结的心理细腻而完整地表现出来而不显凌乱,一层一层地揭开人物脸上的面具和外在的躯壳。
在这里不得不一提的是作者对于川岛亚美的塑造。
作为模特的亚美,一登场便以天然呆的可爱个性示人,之后的任性蛮横和内心深埋的恐惧与此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正当我们以为她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小女生罢了的时候,最先让我们知道她面具下的智慧的是栉枝,不管是在学校走廊里她对栉枝内心恐惧揭露的低语,还是栉枝在龙儿面前对亚美的评价,无一不使我们对这个长相甜美话语尖酸但内心却比任何人都要缜密的女孩刮目。
音符颤动的瞬间,请和我共舞一曲高须龙儿,一脸凶相却有着典型居家好男人的温柔和体贴,我们“体贴过头”的男一号同学以“会的会的,做什么都行”结束了舞刀弄棍的突袭问候之后,光荣地成为了老虎身边的狗。
早上做双份的便当,晚上做双份的晚饭,时不时去女生的家里打扫清理,一切似乎都成为了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他的温柔使狗这个身份显得无比无力,他会陪大河一起冲着电线杆发火,他会为安慰大河而把掉在地上并不可口的饼干混着沙子一起吞进喉咙,他甚至会为了维护女生的尊严而为她缝制胸垫。
无论是为着大河得到幸福而展现的关怀笑容,抑或是为着在镁光灯下的大河不再孤单而奔跑的汗水,龙儿的温柔,挑动的不仅仅是大河的心弦,更有我们的,在囧了半天:“这样帮人都行啊”之后,有谁能不为这番温柔而微微扬起嘴角?
逢坂大河,虽有着洋娃娃般的可爱脸蛋和娇小身姿,却因为名字和TIGER同音以及一发不可收拾的火爆脾气而被称为老虎,一开始我们所看见的是不折不扣的典型娇蛮女生,对龙儿提着无理的要求而后又说着“因为你是我的狗啊”这样好像十分理直气壮的话,发飙的时候可以把教室里所有的桌椅掀翻。
但后来,仅仅用“娇蛮”去形容大河似乎已对她不公。
大河,更确切地说,是强悍的。
她有勇气站在曾经被自己拒绝过的人面前说“喜欢”,也有勇气接受不止一次被父亲欺骗的事实。
作为某种因果关系中的“果”,大河的强悍来自于她每天独自一人面对的空空的大房子,源自于无人理解的悲伤和愤怒。
于是,当龙儿在她的生命中出现时,填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单调色彩,更多的,是让她心中某块被尘封多年的孤独角落被幸福填充。
那是最美好的一段日子,大河还在喜欢着北村,龙儿还在喜欢着栉枝,大河和龙儿,共同拥有的,还只是很简单的普通友谊,纯粹地笑,纯粹地哭,纯粹地生气,彼此心照不宣。
然而,在他们被冠上主角之名的那一刻,他们的故事,就已注定不会平凡谢幕。
一曲终了,交换舞伴,或者,退出舞池。
转折的话,应该是在校园祭之后吧,就好像一夜醒来什么都变了,一切的人和一切的事都好像偏离了原本轨道的行星,开始不顾一切地横冲直撞。
前一秒还在纯洁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友情天堂里欢笑,下一秒便踏进了纠结矛盾的情感地狱。
北村,栉枝还有大河,他们的心里在这时似乎都发生着微妙的转变,而后展开的,便是充满挣扎,犹豫和痛苦的另一段故事。
北村对学生会主席狩野堇的感情似乎来得太突然了点,突然得让人不禁怀疑是否是中途插播的番外篇。
但大河的感情却因此而发生了转变。
在了解了这一切后,大河不再强求北村的目光为她转移,而她为结束这段单恋所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不顾一切地冲到堇面前,逼着她承认自己的心意。
大河与堇的的那段混杂着打斗和泪水的对话,则堪称“通过语言描写体现人物心理活动”的经典,简直可以直接被搬上教科书了:“(胆小鬼)至少也比你这个逃犯好啊!
说啊!
如果不愿意接受北村同学的心意,就说讨厌他啊!
”“如果我也能像你一样当个单纯的笨蛋,我也很想当啊!
我也想当笨蛋,直直的向前冲啊!
”北村,被两个这样强悍的女生喜欢着,你可以无憾了啊!
对比起北村——堇——大河轰动了整个学校的三角恋爱,大河——龙儿——栉枝三个人的感情就可以说是无声无息的战斗了,在一如既往的平常的日子里,相互问候,一起打闹,心里的情感波涛在暗地里不为人知的翻涌,栉枝为大河和龙儿的幸福隐藏起自己的感情,大河为栉枝和龙儿的幸福做出了同样的牺牲,似乎唯一对这一切无知无觉的就是龙儿,他对自己感情的迟钝表现实在让人替他捏一把汗,当圣诞节前夕他需要大河提醒才想起应该把“对栉枝告白”放在比“关心大河”更重要的地位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心中的第一位已经换了人。
三个人的心,就好像被碰碎的星星,即使修补好了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即使被你说着“看,不是好了么”,但——你看见裂痕了么?已经无法像从前一样坦诚地笑了啊,笨蛋。
中场,一起喝杯饮料吧《T X G》另一成功之处就在于层出不穷的令人喷饭的小片段。
一集一集的看下来,发现基本上每一集带给人的情感冲击都不会偏离先爆笑后压抑最后情感爆发的一刻一集就戛然而止了这样的主线。
《T X G》之所以能够让人在欢笑中清楚地感受到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主要便得益于这种不断深入不断升华的情感安排,故事的主线内容当然集中于每一集的后半部分,而作为每一集线索中不可或缺的前半部分,其精彩程度绝不比主线内容逊色。
本想捉弄栉枝和北村的龙儿和大河被其他三人接连反捉弄,还有北村以暴露狂的身份(闪亮?
)登场,单在亚美的别墅里,接连的笑料就足以让人笑到面瘫,而大河在校园祭中的JULIA造型相信已经让不少萝莉控立志当ROMIO了.假日的悠闲,夏日泳池边的活力,校园祭的热闹与火爆,这些阳光普照的美好与主角们日益灰暗的心理一起,带给我们一段完整而鲜活的青春。
12点,请真实的面对最初的舞伴《T X G》把面具这一用于掩饰的工具运用到了极致,如果说外貌对于人物性格的欺骗性仅仅是在外面最易懂最明了的面具的话,那么他们在面对自己感情时,用着自欺欺人的微笑表情去掩饰彼此的心知肚明则是最为撼动人心的情感面具。
其实在圣诞夜里大河对龙儿的感情爆发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在龙儿溺水的时候,那时候的大河并没有意识到龙儿在自己心里的地位,只是纯粹的害怕着龙儿的离开。
而这一次,是不同的,大河无比确定自己的感情,却要亲手将龙儿推开,回到原来没有龙儿的世界。
她是怎样一个人从舞会回到冰冷而荒凉的家中的?
她是下了怎样的决心才对龙儿说出“回到舞会上吧,栉枝在等你呢”的话呢?
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所看到的,是大河在龙儿面前戴起的满足的面具,以及她独自面对蜡烛时落寞的表情,思念的表情,对着自己说“圣诞快乐”。
终究还是不甘的吧,不甘自己的感情还未表达便宣告落幕,不希望喜欢的他还未知道自己的感情就开始另一段恋爱,所以,尽管在此之后她要假装以为背着她的人是北村,假装没事发生一样,她还是选择了脱下面具,在龙儿耳边说了“喜欢”。
是的,她一直知道,在雪地里背着她前行的,始终是龙儿,不是北村。
并且,她希望,能一直是龙儿。
她如愿了。
龙儿,一直都缺根筋的龙儿,终于还是在听到女生们暗地里的较劲之后,在目睹了大河为掩饰自己而做出的自欺欺人之后的某一天里,面对着被逼着承认自己感情而匆匆逃离的大河,坚定地追了出去。
那个时候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犹豫。
作为一部少女向的作品,这应该就是最美好的结局了吧,磕磕跘跘地走了一段,阳光明媚地走了一段,毫不坦诚地走了一段,最后一起踏上寻找幸福的列车。
在青春的舞筵上,他们以面具为饰,以欺骗为缀,装点自己生命里最美好的日子。
谎言为爱而生,犹豫为情而存,坦荡为友谊而泯,真实为幸福而亡。
但最后的最后,我们还是看到了脱下面具的他们,在镜头前,真实地微笑,毫无顾忌,毫无掩饰。
告别那一场美丽的假面舞会。
http://hi.baidu.com/banpanpan/blog/item/52b6f88708586823c65cc33c.html
钉宫当年真的是每个角色都一毛一样啊……
超好看!结局很感人
这片主要看点就是迷你Tiger。女主角太傲娇了,男主角是超级好人。我看了前一半,后来觉得拖得难受,就直接跳结局了。
大概我是个异类吧,大家都称为佳作、神作的作品在我眼里连观看都是浪费时间,但我还是浪费了时间看它到底怎么“神”,结果就是这样。我没有青春好伐。
12集的内容拖了25集是最大败笔
一话弃,不是喜欢的类型
前7集最好看 之后全程矫情 连雪山遇险这种桥段都出来 虐完大河虐眼镜 虐完眼镜虐小实 两个备胎互舔伤口 酋长和学生会长人设一样的啊 ;路人和炮姐撞脸 鹦鹉真相帝
完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啊。可能初中时候看的话会喜欢吧
女主真是巨讨厌巨恶心钢牙附体了吧。。。
很蛋疼纠结的一部片子。爱情线给两星,俗套得令人生厌,光看到开头,就知道接下来怎么发展,90%以上的内容被我猜了个正着,要搞这种无聊又无病呻吟的N角恋,还不如看《乱世佳人》呢,如果没有最后一集的话,0分。亲情线给四星,很好地展现了家人之情的亲情和矛盾。综合给三星。
我绝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sissy,我当时看这部番完全是因为...因为啥来着?
无感,又是一部话痨片,实在看不惯男主那死鱼眼。
报看。男主妈妈17岁生他。男女主17岁又想着私奔。全剧凑不出几个正常人,nt玩意。
青春期烦恼,倔强的怪小孩也不能免俗
男主丑得我不忍细看
无力 弃之
结局太。。。不自然了吧?
借龙与虎明白了我不喜欢傲娇萝莉只喜欢傲娇御姐这个事实。对于大多数人做出“这才是青春”这样的标注的时候,我对最后的私奔表示不理解。亚美和佑作最喜欢。田中理惠好像龙套了一下但是没有听出来。没有钉宫病。
对话都disrespect的两人能发展为情侣?
看了两集没继续,女主太任意妄为了,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