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世界》:细腻孤独诱发的悲情 □文/火神纪 我们用所有的气力在某个领域里艰难生存。
悲凉。
因为除了我们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我们的生存之外。
自我分离,而非我却盘踞不去。
我们所渴望的那个所谓优雅的世界;我们永远只能望洋兴叹。
——火神纪。
题记。
不管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生而为人,我们有着同样的一个共性,就算我们因为职业而被划分为各色人等,然而我们依旧都是极度脆弱的情感动物。
职业带给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而我们最终的目的,依旧还是生活。
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所爱的那些人们的生活;一个优雅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前去,我们最大的渴望在于,带着我们所深爱的那些人们一同前往。
职业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可是在本质上,我们带着同样美好的憧憬对生活抱以莫大的希望。
这绝对是一部黑帮电影,一部优秀而且出色的黑帮电影。
虽说在香港电影里几乎从所有的角度和纵深度拍尽了所有的黑帮电影,可是这部电影依旧让我眼前一亮。
因为,我还不曾见过用这样一种平视的角度来拍黑帮电影的;也许,仅仅只是因为我的孤陋寡闻。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我们所熟悉的种种有关黑帮电影的仇杀、追逐、利益和兄弟义气;更多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平缓而凌乱的生活,一种带着悲情味道的孤独极尽煽情,以及一种来自对平静而美好的生活无限的向往和渴望。
用一句广告词来说:男人不会只有一面,今天你要秀哪一面。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任何一个在任何一部黑帮电影里都耳闻能详的电影符号,它把镜头对准的是一个黑帮分子在职业身份之外的生活。
在我看来,这样的转变是这部电影给予我的最大惊喜,因为它不像任何一部黑帮电影一样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就先下了一个黑帮分子的定义,而是把黑帮分子的身份给完整保留的同时,把宋康昊首先定义成一个自然人,有着我们普通人所有的情感之后再去定义其职业身份;这种人性化的诠释给了这部电影在林林总总的黑帮电影中以一个非常有利的突破口,在黑帮电影中来说并不多见。
体现了一种非常浓烈的人道味道,我们的职业身份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非常大的比例,而这部电影所做的,就是从职业身份来剖析职业对于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彭浩翔那部让我印象深刻的《大丈夫》,那是一部用尽了几乎所有黑帮电影的符号来演绎的生活片;而这部电影与《大丈夫》几乎完会相反,用生活片的方式讲述一个黑帮分子的生活。
影片所选取的角度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用一种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带着悲情味道的故事。
电影从工作、家庭、爱情、亲情所有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后描绘了一个男人落寞的中年生活。
一个平平无奇的开头,一样的黑帮争斗;一个细水流长安静而波澜不惊的中间部分,细腻得让人腻味的生活;以及一个孤独得让人感觉悲伤的悲情结局,构建了这整部电影。
可以说,开始并不曾有多少惊喜,只是一个惯例一样的黑帮电影的开头,然而看完了这个开头,电影带来的那种安静和寂寥以及孤独的感觉开始弥散出来,我才开始明白,所谓的开头只是为了后面的惊喜所做的一层铺垫罢了。
最精华的也许就在于这部电影的结局部分。
没有功成名就,没有急流勇退,没有隐居山林,没有争名夺利;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男人因为孤独的悲凉,作为一个父亲思念的悲伤,以及作为一个丈夫无奈的悲情。
可以说,从这部电影的开始就一直弥漫着一种孤独的味道。
印象最深刻的是姜仁九深夜回家,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啃着方便面;花上半个小时等待着小食店做女儿爱吃的牛肉丸却不受女儿待见,饿扁了肚子却不肯动牛肉丸继续啃方便面;或者最后看着远在外国的妻儿幸福的生活一边哭泣一边吃方便面。
一个男人的眼泪可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方便面在这部电影里成了一个最凄凉悲壮的符号,通过这个符号,三次方便面以及女儿带着诅咒味道的日记,我所看到的是这个男人为人父的无奈。
幸福的那端,孤独的这端。
彼岸很近,却永远也无法跨越过中间横桓着的鸿沟。
因为反差,因为没有所预想的那种圆满的结局,这部电影所透出来的悲情力量就强烈得多。
什么样的孤独才是最可怕的孤独,那是我坐在这里,远远地看着你脸上的欢颜和知足的表情,而我永远也无法再抹去你笑靥边上的那轻轻摆动的发梢。
同样有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切。
同样拿着生命拼杀在无奈的帮派之间。
姜仁九对妻子说了二十年的金盆洗手自始自终没有洗成,因为他渴望带着妻子儿女去住大房子,摆脱那狭小的房间以及时不时就会停水的水龙头。
他只能凭着自己拼杀了多年的勇气和强烈的愿望来实现这一切;可是自始至终,当他终于实现了这一切的时候,他们却都已经远离。
孤独,在于拼杀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艰辛。
孤独,在于自己流尽了血泪提心吊胆地生活了多年之后,自己所挚爱的那些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自己。
孤独,在于当他终于买下了那所房子之后,只能自己一个人对着空荡荡的大房间看着一个硕大的落地电视而无奈地一边落泪一边欢笑。
这部电影用了许多的笔墨去描绘一个看似风光的黑帮分子无奈而孤苦的中年生活,因为细腻而孤独,因为孤独而悲情。
他的欢笑以及他的悲凉,带着某种宿命的味道显得如此无奈而悲切。
宋康昊主演的电影我们已经看过太多太多了,而这一次他所演绎的姜仁九,无疑又一次给了我感动。
至于韩在林,他所执导的《恋爱法则》以其细腻的写实风格和大胆的尺度,对世俗爱情的强烈冲击曾给过我震憾。
这部电影是宋康昊与韩在林这两位我所喜欢的韩国影人的首次合作,带给我太多的期望,也带给我太多的惊喜。
悲情是一种力量,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
而从这种力量里我所汲取到的,是悲伤后的故作坚强。
在结局里的那个黄昏,一个男人在他空荡而宽敞的房子里自己洗完了衣服看了妻儿给他寄来的录像带后不可自抑地痛哭时,将手中的那碗方便面扔了出去,而他又只能自己拿着抹布收拾掉自己所抛出去的那些面条和汤水。
纵然他身患重病,纵然也许最后他将孤独终老;可是明天,他依旧必须带着满脸上无所谓的表情去继续拼杀。
悲情的力量在于,不管我们多么不愿意去接受眼前的这一切都好,最终我们都不得不去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种种不快。
充斥着悲剧味道的结局,带着暗黄色调最后的那个镜头,所有的这一切让人悲不能抑。
而更可悲的是,我们根本无力去改变任何事情。
世界永远也不会停止转动,生活还在继续;而我们还活着一天,我们都必须去承担以及面对。
宿命的味道以及无奈的挣扎形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悲情力量,而这种力量所形成的冲击是如此不可估量。
电影所摄取的角度也值得称道,选一个没有人关注过的角度也是这部电影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
细腻的镜头成了所有这一切构建的基础,因为细腻而孤独,因为孤独而悲伤,因为悲伤而悲情,因为悲情而宿命。
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是宿命感带给我们无奈的无能为力的悲伤,成就了这部电影独有的味道。
2007-10-13;丁亥年庚戌月庚辰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The Show Must Go on》 ■译名:《优雅的世界》 ■编导:韩在林(Jae-rim Han) ■主演:宋康昊(Song Kang ho)|吴达庶(Dal-su Oh)|崔日和(Il-hwa Choi) ■音乐:菅野洋子(Yôko Kanno) ■类型:剧情|喜剧 ■片长:111min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国家:韩国 ■语言:韩语 ■发行:Lotte Entertainment ■上映:2007年4月5日|韩国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优雅的世界》如果没有了宋康昊,应该会埋没在近年来无数激不起口水来谈论的韩国片里吧。
看多了韩国电影,是无论如何也饶不过宋康昊这个名字的。
在那些代表着韩国电影最高峰的影片中,多半会邂逅这张无论如何也琢磨不出特色,却无论如何也会让人印象深刻的——借用前面高人们的话——肉饼脸。
98年《死不张扬离奇杀人事件》里那个有点傻的哥哥;99年的《生死谍变》;2000年《JSA共同警备区》那个北朝鲜军官;02年《我要复仇》里那个因失去女儿而变得丧心病狂的父亲;03年《杀人回忆》里的地方小警察;04年的《孝子洞理发师》里唯唯诺诺的小理发师;还有之后的《亲切的金子》、《怪物》、《密阳》等等;他参与出演的这些片子都是可以在韩国电影史上被浓墨重彩地大书特书的。
无疑,宋康昊是属于那种老戏骨,能够调动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来诠释角色,他演了谁,他就是谁,甚至连他周围的空气都充满了角色的张力。
无论是再小的人物,一旦被他附了体,也会散发出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度来。
他是演绎小人物的天皇巨星,各色小人物的猥琐而不失良善,卑微而不失自尊,憨直而不失狡黠,懦弱而又不失刚硬,小小的喜悦,极度的悲情,都被他演绎得丝丝入扣,他赋予所有这些小人物以人性的厚重,却又绝不雷同。
虽然是演绎同样的小人物,他的戏路却可以宽广地如飞机跑道一般。
之前的那些片子中,都还有足以与他的表演相匹敌的东西,或者说无论从剧情,内涵,导演功力或是其它演员的表演等等都比较强,但到了《优雅的世界》,终于成了宋康昊一个人的交响乐。
平心而论,在《优雅的世界》里,宋的表演虽说撑足了门面,但对他个人而言,也只是水准之上,算不得有所突破。
象这样一个混迹电影江湖多年的老戏骨,这种程度,应该不能给熟悉他的观众带来多少惊喜吧。
《优雅的世界》是一部讲述人到中年的电影,遗憾的是,编导借用黑帮片的套路,隐喻的动机不明显,黑色幽默的意图也失败了。
影片从头至尾,不可逆转地滑进类型片的深渊,而失去了中年危机的典型性描述。
姜仁九是个人过四张的黑帮份子,身手不再敏捷,出手总是自己先挂了彩。
上有老大压着,身旁有老大的亲兄弟仗势与之明争暗斗,这种状况在普通人身上叫做遭遇事业的瓶颈。
事业是够让人一筹莫展的,家里也是同样鸡犬不宁,老婆摆出一副貌合神离的架势,天天以离婚相要胁;女儿进入青春期,对这个丢脸的混混老爹恨得咬牙切齿;既想要支付儿子在加拿大求学的费用,又想当一个合格的老公,老爸,让妻子儿女过上江南(汉城的高尚住宅区)的优雅生活。
他想金盆洗手,退出这个充满纷争的黑社会,可阴错阳差,他却越陷越深……是啊,黑社会也好,白社会也罢,岂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哪个人不是身不由已呢?
最后的结局就是老婆孩子都到了加拿大,用他挣来的肮脏的血汗钱,在优雅的世界里,过起了优雅的生活。
而姜仁九呢,他的优雅的世界就只是在空旷的豪宅里,端着一碗泡面,看大屏幕上老婆孩子们的笑脸,然后哭得老泪纵横……。
其实,只有到了最后一个场景,全部的讽刺,全部的黑色幽默才被一古股地释放了出来。
而之前,编导则过多地铺陈了这个中年男人在黑社会中的尴尬与挣扎,他的妻儿的虚荣与虚伪,现实与功利却被忽略了。
这更象是一部失去了重心的作品,本可以更多些批判现实主义的,本可以具备更深刻的挖掘潜力的。
可惜,一部并不成熟的作品——《优雅的世界》,最终成就了宋康昊一个人的交响乐。
男主一直想要哪个属于自己和家人的优雅世界,家人就是他的全部,即使他现在做着恶劣不优雅的工作,他也努力的在实现给家人哪个优雅的世界。
女主似乎只想男主不再做那危险也不被瞧得起的工作,安全的陪着家人,可是她的一举一动都在诉说着一个事实就是:我不想在在这个破房子住下去了,不想再这么过日子了,想要过的更好。
即使她不说,可男主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有责任心热爱家的男人,能够放弃他唯一精通的工作么?
结局?
九仁成为了大哥,用家人瞧不上的工作送她们去了优雅的世界,却被她们丢在了那大大的别墅里。
我用卑微,鲜血,汗水,身体,换来的优雅世界,最后我却被关在了这世界的门外。
自己摔碎的陶瓷碗自己收拾,自作孽不可活。
韩国电影比较写实,总是不经意的道尽一个男人的心酸。
如本片里的男主角,无论他多么努力想做一个正常的,完美的男人,但还是陷入孤立的境地。
这个世道就是如此。
中年人的优雅就是孤立且坚强的生活在纷扰的世界中。
男主角很普通但也很特别。
他和其他中年男性一样坎坷:事业局面难以打开,甚至被同事暗算,家里人不理解他,和妻子、儿女产生无法逆转的隔阂。
尽管他力争上游,却还是到处碰壁,稍微有点成绩和远景,糟糕的生活又把他往下拉扯,使得他不见天日。
甚至在他服输时,老天爷还不放过他,欲将他置于死地。
那他特别在哪里呢:首先他是老资历的黑道分子,干的是黑吃黑的勾当,有自己的处世原则,莽撞而坚韧,对家人充满柔情,对帮助过他的人非常忠义。
最后这份忠义几乎要了他的命。
影片结尾,男主角孤身一人,等带他的依然是空洞的黑暗。
有个男人在家吃方便面,门铃响了,快递员送来邮包,邮包是在加拿大的妻子儿女寄来的录像带。
他边吃面,边看录像里的妻子儿女,干净漂亮的姐弟俩在阳光下草坪上洒水,打闹嬉戏,阳光和水柱形成了一弯彩虹,非常美。
这个男人先是笑,后来就哭了。
这是一个韩国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叫做《优雅的世界》,按照类型来说是属于黑道片。
这个男人叫仁九,是个黑道混混,40岁了,在帮派里做到中层,和很多其他行业的男人一样的。
没看完电影是不会明白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的,因为它的内容实在太不优雅了。
黑道片可以优雅吗?
当然可以。
而且大部分的黑道片都是优雅的。
虽然有血流成河万骨枯的一面,但主人公总是一将功成的那一个,他凭着智慧和勇敢,在尸横遍野的大地上站起来,无论是作为一位代表正义的英雄,或是一名邪气的帝王。
从此他能够整理那个世界,有恩报恩,有冤雪冤。
血使他的面目更具有英雄主义的美感,伤痕是他比一般人更有男子气概的证据。
他与对手之间的算计总是高端的,是精妙绝伦的,是优雅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那些刀光剑影的过程,也是优雅的,时而点到为止,时而气势如虹。
也有时运不济最终败北的主人公,但总是那种乌江边上不过江东的失败,如血的云霞会适时染红天际,天地悲情而歌,没有比这样的失败更优雅的事情了。
但是,这个黑道片拍的全然不是这回事儿。
我们在少年时代想象的那个由冷峻神秘的男人们组成的世界被这个电影彻底瓦解了。
既没有高层之间貌似优雅实则暗藏杀机的高智商争斗,也没有一个悲情的卧薪尝胆胸怀万壑的主人公。
它把几乎70%的镜头给了那些打打杀杀,而这些打打杀杀既不是会武功的男人之间的决斗,也不是枪林弹雨。
仁九作为中层人士,身后并没有站什么马仔,他要亲自下基层,上一线,揣着一把小水果刀,有时嘶叫追赶,叫得比杀猪还响,有时落荒而逃,惶惶如丧家之犬。
就连他的上位也充满阴差阳错。
他的对头是大哥的亲弟弟,他把他锁进后备箱——因为他不怎么敢杀人,也不忍杀。
结果他没想到后备箱中的人却在一场车祸中意外丧生。
当大哥来寻仇时,他为自保又杀了大哥,却因此上位,最终当上大哥。
他的上位非他所想,整个过程也是赶鸭子上架,浑浑噩噩,哆哆嗦嗦的。
如果光拍仁九的倒霉悲催样儿,那还可以解释为他的个性使然。
但后来你就会发现此片的使命就是要撕下所有人的优雅面具。
在前80%的片长中,无论把黑道拍得多么不优雅,但总有一个人是优雅的,那就是帮派最高头领——大哥。
大哥是一个清矍冷酷的大叔,穿着得体,说话少而意味深长,眼神幽深而淡定。
在他发现他弟弟死在仁九的后备箱时,他闲庭信步般地缓缓拿出猎枪,也不瞄准,轻轻松松地给了仁九一枪。
一直到这里,大哥仍然是此片中最优雅的那个人。
但紧接着,垂死挣扎的仁九向大哥扑过去,两人就开始用菜市场风格厮打了起来,大哥在发型全然不保,鼻子下巴都歪歪斜斜的情况下,被情绪失控惊慌失措的仁九用猎枪射杀了。
大哥临死前瞪仁九的表情不是英雄的落寞也不是常人的恐惧,而竟然是:气愤、尴尬和羞愧。
为仁九把他的发型打乱,把他的脸打肿,把他的风度打散,为仁九害他失去一个至死做优雅的人的机会。
电影不仅拍了仁九事业上的中年危机,也拍了和其他中年危机的男人一样的烦恼:家庭矛盾。
妻子虽然嫁给他有20年了,但“突然之间圣洁了”,受不了他猪狗一样的黑道生涯,要和他离婚。
他非常疼爱女儿,却和女儿越走越远。
他把夜总会脱衣舞的代金券塞给女儿的班主任,令女儿憎恶他。
在青春期的女儿眼里,他的世界太不上台面了,太不优雅了——我们都年轻过,都知道少年人最是要面子,最是不能容忍不优雅——为此,她甚至希望父亲早点横尸街头,让她的世界只剩下优雅。
非常具有反讽意味的事,也在仁九当上大哥之后发生了,因他有了钱,于是妻子和女儿终于实现梦想,得以去加拿大定居了——而儿子是早就在加拿大念书了的。
回到本文开头。
他们靠录像带维系感情。
那天他吃着方便面,看着妻儿的生活场景,他突然开始痛哭流涕。
那一刻他寂寞委屈愤懑悲哀,一气之下把面碗砸到地板上。
然后他就出了镜头。
我暗自说:不会结束。
果然,他又再次回到镜头里来——他是去拿抹布了。
他蹲在那里一边拾掇面汤和碎碗,一边侧过脸去看录像画面。
他仍然无奈而低落,但已经平静了,一如往常。
如果仅用砸碗的举动作为结尾,则太优雅了。
任性而潇洒地把情绪砸在地上,是生活中优雅的那一面。
只有当那个砸碗的男人拿着抹布走回来收拾残局的时候,电影才又回到它的使命上来,优雅才又一次被瓦解: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你永远无法真正地优雅,哪怕是小小的,哪怕是一次。
电影最终定格在这个画面:男人在收拾面汤,落魄而无奈,妻子和儿女在优雅地笑着闹着。
是反讽,也是悲悯;是写实,也是隐喻。
加拿大的阳光下每一朵优雅笑容背后,都隐藏着多少的不优雅——从没有食物的荒岛上生存下来的人,最怕的就是回忆往事。
套用某个美眉的观后注释就是:(海报上)丑丑的,还有点韩国式的猥琐。
不需说,描述的对象正是下头要讲的人物:宋康昊(事实上,觉得“吾大叔”吴达洙更贴近该形容用语)。
宋康昊在2007年也可谓繁忙得可以镜像分身,这其中包含着本人几部期待大作:李沧东复出的密阳、金知云的东北“西部片”、朴赞郁的吸血鬼题材,无一例外,全有这张肉饼脸的出现。
一段时间内,预想中国影迷依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它的深刻印象。
在大作之间,宋康昊大叔不忘接点其他作品,比如这部《优雅的世界》。
5月戛纳后,没有关注过韩国片,《一番街奇迹》什么也兴趣无多。
纵观上半年韩国本土市场也只有《密阳》借人气以小打大,艰难维持着整体落魄局面,衬托着当下好莱坞片子的全线飘红。
《优雅的世界》讲述的是一中年黑社会分子努力求生,不忘持家的琐碎故事。
面对大叔那张脸,一般人也无法想象出他能风衣墨镜手持双枪之类飘逸的传统形象,而小混混紧握砍刀陷于街头斗殴又有损影帝形象。
故影片讲述的只是充满紧张气息的家庭生活以及黑帮里头的火药味弥漫,恰好对半平分,将大叔的主人公形象一剖为二,饱受煎熬。
通片尽不优雅,大叔要人合同是用最老土的“逼签”,又落得不可收拾;帮派里有人死盯着看他不爽,这人还是老大弟弟。
但卖命打拼也导致他无法抽身回头兼顾家庭,老婆和孩子统一阵线,与他持续冷战。
大叔不是暴戾到底、连命都不要的黑帮分子,也不被理解为一个合格的丈夫或者父亲。
即便在事实上,他维持着家计,他似乎和周围都格格不入,最后落得一个黑色到底,甚至有些哑然失笑的结局。
意外的是见到菅野洋子的配乐,不过没啥特别超然于影像之外的印象,仅有几处彰显黑色幽默,似乎也带有那么点讽刺。
此类日本作曲者的加盟,更像久石让放在《欢迎来到东莫村》,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影片质量。
正因如此,《优雅的世界》还是有些稍嫌温吞水。
即便它的主题合理,远离颓靡,大叔在看着加拿大发来的家庭生活自拍,影像跳动未停,独身一人的他却已是老泪流。
但在观赏性上,本片绝不是一部正宗的黑帮片,而更像普通黑社会分子的家庭生活,《黑社会》里头自己进市场看菜买肉的阿乐好歹还是个大哥,大叔却得上下受气,隐于某个角落的便利店。
试问,这怎么叫优雅,想到这该是个语气强烈的反讽才对。
所以,影片该叫《狗日的世界》。
http://www.mtime.com/my/moviel/
一个中年男人,事业不上不下,家庭不平静,居住环境破落,下级办事不力上级对自己的成绩虎视眈眈,想给自己孩子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却让孩子对自己越来越讨厌。
一个黑帮小头目,没有像古惑仔一样支手遮天,猛龙过江,龙争虎斗,胜者为王,他没有好身材,他没有一身炫目的纹身,他甚至会在等红灯的时候睡着,对大哥忠心却鄙视二哥,但最后都被他失手干掉了,想让家庭生活得好一点,最后却换来妻子孩子都想离开他。
仁九,一个普通又特殊的父亲,他像所有的男人一样想尽到父亲和丈夫的义务但他又有着一个特殊的职业。
他努力想摆脱自己的身份,洗白后去到自己想象中的“优雅世界”——得到家人的尊敬,送女儿去加拿大,和老婆住上大房子。
他不能说是善良,但他会埋掉死鹿的尸体。
影片从很多细节去描写仁九对女儿的爱,给老师钱让老师关照女儿,在看到女儿希望他死去的日记后依然保护着女儿请求警察不要让她去警局,等了30分钟才买到女儿爱吃的牛肉丸子,哪怕自己吃方便面也不去动留给女儿的丸子,蹲监狱时不想女儿去看他。
最后仁九钱包里的照片还是感动了女儿,自己也住进了渴望已久的大房子,可女儿妻子都不在身边了,自己得病却无人问津,看着女儿从加拿大寄过来的录像带,回放录像带里看到的彩虹,看着他们的欢笑与自己毫不相关,看着自己的幸福就像彩虹那样空洞,他哭着摔了碗。
亚洲的黑帮片已经在香港人手里拍到了极致,可是这次韩国人没有抄香港剩饭,从另一个角度拍出了被香港黑帮电影忽视的黑帮成员的家庭生活。
无论什么职业,中年男人中始终不缺乏姜仁九这样的角色,他们为自己的信仰努力着,时不时的为这个其实并不优雅的世界增添一记疲惫的叹息。
这年头黑帮片真的很泛滥,从各个角度:友情、爱情、黑帮之间的斗争、黑白两道的斗争等等各个角度刻画黑帮的电影层出不穷. 可像《优雅的世界》这部从黑帮份子家庭生活的角度来刻画的却很少,但很真实。
影片男主角姜仁久,男,40岁,有一个妻子,一对儿女,黑帮中层干部,上有大哥,下有小弟。
从他强迫别人签合同的手段就知道他是一个憨厚而缺乏手段的人。
从仁久想杀却没杀大哥的弟弟这点可以看出,他还是个善良重情义的人;现实中往往这样的人吃不开,就像《艋舺》里说的那样:“今天你不搞死他,明天就会被他搞死。
”做人该狠的时候就得狠一点。
黑社会不像大多人想象的那样——金钱、美女,看谁不爽就可以干谁,过着跟皇帝般的生活,而实际上更多的是无奈:帮派间的争斗——姜仁久与敌对帮派争抢建筑工程后,实际上当卷入争斗起,就得过着提着脑袋的日子。
走在路上、买东西时都得随时提防着小混混的弹簧刀。
帮派内部的勾心斗角——当自己费劲千辛万苦,头还被别人给打伤了,终于拿下工程时,自己大哥的弟弟看着又开始眼红了,也想从中捞点油水,被仁久一口拒绝。
因此那场被刺杀,也是大哥的弟弟给他下的套。
大哥偏心,最后还是把工程给了自己弟弟。
来自生活的压力——其实姜仁久一直在外打拼,为了就是自己的这个家,为了妻子和孩子,但是她们却都不理解自己。
仁久在和建筑工人拼打受伤后,不但没有得到家人应有安慰和照顾,反而是指责。
在无意中看到女儿的日记中写道,女儿希望自己和妈妈离婚、并希望自己被别人杀死时;一直在外界巨大压力下还能坚挺的仁久,真的挺不住了,他最心爱的女儿竟然希望他去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了女儿和妻子,而她们却希望自己去死。。。
结局——这个故事的结局还算不错,毕竟仁久最后也混出了名堂,最后还是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家人也都移居了加拿大过上了好日子。
自己吃着方便面看妻子儿女从加拿大寄来的幸福的生活录像,开始是开心的笑着看,看着看着就哭了。
因为此刻的妻子和儿女幸福着,是自己给他们创造的这种生活,可自己却享受不到这种幸福。
一生气,把手里端的面砸在地上,待会又消了气拿布把地板上的面擦干净。
黑道不是想进就进,想退出就可以退出的,里面充满着现实的残酷。
就像仁久本想退出,可大哥的弟弟还是不肯放过他。
男主角不帅也不高,身手也很一般,也没什么浪漫的爱情故事,剧情也不会出现轻易就杀人。
总言之,此电影很真实的反应现代黑帮份子的生活。
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
我觉得它的主旨不是一部黑帮片,而是拍出了中年男子的心声,事业不顺利,却又缺少别人的理解,心理有很多说不出的苦衷。
男人真的很需要人懂,女人要找个值得自己懂的男人
这是一部黑帮电影,却是一部另类的黑帮电影。
它选取了一个很新奇的角度,没有人关注过的角度,于是这一点突破,成了本片最大的亮点。
故事以平视的视角,不动声色地记录了一个黑帮男人的落魄生活。
黑帮,也是一种职业。
我们常见的那些电影,都是在讲述主人公们在这个职业里的争斗,撕杀,落败,以及称霸。
而在这部片子里,更多的,关注了黑帮职业之外的,主人公的生活状态。
镜头细腻,细腻得整部片子都多了一种流水般悠长的悲情味道。
总是记得影片那个平淡无奇的开头。
夜晚,车的灯光,把着方向盘睡着的困倦的中年男人,背景乐里浓重的日本风格,声调欢快却弥漫了讽刺的味道。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的么。
除却了各色职业,每个人都在努力并且艰辛地活着。
幸福总在生活之外,人们不停追赶,就像眼前挂了香蕉的大象,以为幸福就在眼前,其实那幸福会永远保持在眼前的样子,无法握在手里。
优雅的世界什么样?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吧。
姜仁九已经是个中年男人,他心中的优雅世界就是和家人一起搬去大房子住,不用再挤在狭小的公寓里,不用再担心随时停水的水龙头。
要个大房子,为了这个目标,他以不再年轻的年纪,仍然在黑帮里故作坚强的斗争。
那镜头太过细腻,于是围绕着这个男人的悲凉和落寞直接烙印在我们的视网膜上,挥之不去。
我们看见他深夜归家,独自啃着一包方便面,那细碎的咯嚓声似乎浸透了失意的落寞,还有不被人知的忍耐艰辛。
我们看见他给女儿买了牛肉丸等她回来吃,等到实在太饿,煮一包方便面,却对牛肉丸一筷未动。
那方便面里冒出的腾腾热气似乎蒸馏出美好平淡的温情,廉价的牛肉丸,不廉价的父爱。
而当他看到女儿日记里彻骨的憎恨,刚刚喝掉的滚烫的面汤会不会在胃袋里瞬间冰凉?
女儿在日记里写:他怎么没像其他流氓一样被捅死!
满地的易拉罐,那么多的啤酒下肚都不觉得苦吧,心已经苦成了那个样子,还有什么能更苦呢。
那个时候作为一个父亲,他败得一塌糊涂。
我们看见他一个人住在宽敞的大房子里,看超大的落地电视,煮一包方便面,看着家人寄来的生活录像,边笑边吃。
那笑,很幸福。
他终于有钱了,终于能把一家人都送到国外去过好日子。
而那笑,又那么凄凉。
一家人都在笑,一家人都在一起,惟独剩下他一个,在这个空荡得越发显得没有人气的房子里,独自度日。
他在这里,家人在那里,他们之间有一道鸿沟,无法逾越。
最深的孤独,恐怕就是,我站在这里,清晰地看着你们的幸福生活,而我,再也无法参与其中。
结尾的时候,这个总是失意的中年男人终于实现了拥有大房子的愿望,而希望与之一起分享大房子的人,都已到了大洋彼岸,不再回来。
而他,只能在此岸,佯装坚硬地在外面拼杀,为妻儿赚取昂贵的在国外生活的费用。
只能,一个人守着这个空荡得发出回声的大房子,郁郁终老。
拥有了想要拥有的,而最重要的,已然失去。
他的家庭,亲情,爱情,都消失在了那道深不见底的鸿沟中,再也找不回来。
那种一无所有的孤独,潜入胸腔,一点一点,冷冻了心脏。
他终于痛哭失声,中年男人的抽泣,带了孤独悲壮的情绪,咸涩的泪水汹涌在面颊上,多么狼狈也只有自己看见,更不会有人温言安慰。
他狠狠地把碗摔出去,然而那洒落的方便面和汤汁仍然需要自己收拾。
那时候,他蹲下来收拾残局,大大的电视屏上,是一家人的笑脸,背景乐却是那声音渐强的,片头的欢快音调。
那悲凉和孤独的讽刺意味让人不能自抑。
而现在,我想,真正的优雅世界是什么样子呢?
是大房子么?
是锦衣玉食么?
是最新款的数码产品么?。。。。。。
似乎都不是。
人,总是无法抛却情感需要的脆弱生物。
那个优雅的世界,一定需要有我们所爱的人陪伴,一起进入,才是通往幸福的路途。
这么地喜欢这部电影,喜欢里面弥漫至终的黯淡悲伤。
无奈的生活,看见幸福而不得的孤独,不能给予家人很好的物质条件的落寞,渐渐丧失爱情的抑郁,争抢工程而失败的不得志,所有生活中的悲情元素都很好地融合在了里面,像一杯不加糖的研磨咖啡,巨大的苦涩之后是悠久的回味,苦涩到胃里抽痛,却有着戒不掉的瘾。
希望,我爱的以及爱我的人们,都不孤独。
这是一个优雅的世界,西装笔挺,甚是体面。
这是一个优雅的世界,我们从来都用最含蓄的方式解决一切问题。
仁九。
仁九是个善良的人,因为他想要通过自己努力的方式挣到钱供养家人。
可是,他又是个可悲的人,可悲的不是下场,不是遭遇,而是他的内心。
他以为,世界上,对于他来说,赚钱的途径只剩那么一条,而钱又一定只是唯一解决万事的良药。
从一开始的十年前,他就已经错了。
妻子说,十年前你第一次进医院做手术的时候就说你不干了,可是现在已经十年过去了。
女儿在日记里说,我希望他们离婚,他怎么没有像别的流氓一样就那么被捅死。
第一次冲出去打相臻,只是仁九的泄愤。
他觉得自己是对的,为什么有人对他不公平。
第二次去找相臻是求和。
相臻说,好的。
于是仁九天真地回了句,谢谢。
他朝车的方向走去。
相臻跟了上来,刀子刺进仁九的身体,相臻说,到现在你还敢耍我。
可怜的仁九,天真的仁九。
在那一刻,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可是命运已经不能再把他往回拉。
顾不了后悔,顾不了想以后,顾不了其他任何人。
他会做的只是,还手。
即使这还手其实一无是处,只能将痛苦和难堪累计。
第三次再面对相臻,他已经遍身红透,在后备箱里被撞死。
这一刻,仁九傻了。
因为他是第一次主动明白过来一切都没有办法回头,他给不了交代,给不了了。
尽管愚蠢,堕落,无能,可仁九还是一个善良的父亲。
他终于还是把女儿送出去读书,老婆也一并出去享受快乐而轻松的海外生活。
喝酒,看病,洗衣,晾衣,做拉面。
都是他一个人。
邮递员送来加拿大快件,妻子和儿子女儿的生活DV。
仁九一边吃着拉面,一边看着,傻笑着。
然后,他哭了。
他把拉面碗砸了。
然后,他一边哭着一边收拾地板上的残物,一边抬眼看着电视。
再然后,他还是哭了。
仁九,用他可悲的手段和思想挣来了一笔笔的钱。
他没有退出,他还在挣钱。
他用了自己的方法带给妻儿那个优雅舒适的世界,留给自己的,是隔着优雅世界的透明玻璃,望得见里面,却永远伸不出手去的悲情空间。
结尾二了一些,宋康昊的演技真的是好。
優雅的世界不是現實, 只是幻想, 對男主人公來說從頭到尾都是無法實現的夢, 無奈而齷齪的人生, 最后一場戲邊吃泡麵邊哭, 摔了盤子又自己收拾爛攤子, 那種心酸味表現得不錯. 但只是看過了香港黑日本的黑幫, 韓國黑幫的感覺如同兒戲. 另外影片配樂還行, 但就是不是很搭.
一个完整的好故事,以戏谑的态度讲述了一个略带沉重的故事,导演的“温柔一刀”只是让男主同家庭分离而不是死别,表达着无奈和不赞同…片尾笑着吃泡面看女儿加拿大视频的画面流泪了,其实可以到此为止了…哭出来又去Call back片头清理垃圾的处理反而稍显过了
我看过最好的韩国片
片尾把碗扔掉然后独自打扫。这足以五星
优雅的世界很无奈
我宁愿不结婚也不会让你把儿子闺女带到加拿大
这样的人生优雅么?为了家人,迷失了自己,豪华的别墅内一个人在吃泡面!值得么?
平铺直叙,记流水账似的另类黑帮生活。可能看多了韩国电影的大开大合。感觉这个片子太过平淡了。如果不是宋康昊,可能懒得看。
太平,不痛不痒的剧本
强说优雅啵,最后失落的稀里哗啦
辛苦而孤独的父亲
内容很真实,不过结尾没看懂。电影的结尾,怎么感觉没有结尾呢?
2761----不得不说他是个好男人,也是个可怜的男人----2013.09.15
宋康昊很像我爸,连哭的时候都像。
这是一个黑帮电影,但更像一个中年男人的危机电影。罕有的光明结局。再次惊叹,韩国演员演技个个都很精湛
这是一部让你想笑又想哭的电影,韩国电影可爱的大叔们。音乐配的也很好。他辛勤的努力着只是想让老婆能住上大房子,送孩子出国上学。只是,他是黑社会。最后对着远渡重洋的老婆孩子寄来的录象带流着鼻涕口水哭的像个孩子。多好的电影啊!
黑社会的心酸代价,宋康昊的个人秀
属于大脸叔宋康昊的独角戏,看了开头就能预料到剧情走向,因为满满的90年代港片影子,如发哥的《我在黑社会的日子》。警匪电影里有3种话说了没好下场,1、混黑社会的说“老大,我不混了,想做点小生意。”2、杀手说“最后干完这票,我想洗手不干了。”3、警察说“办完这个案子,我就退休了”
智商低,情商低。一个失败的中年男人,凭借惊人的体格活在黑社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