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但愿人长久》,讲述邓丽君的一生,一个天生歌者的追梦人生。
不是大女主,但是真正搞事业,有家庭的温馨,邻居的友爱,也有各种矛盾冲突,邓丽君生来就是要唱歌的,这里把她对演唱的热爱和天赋展现得很好,演员也演得很好,很有生活气息,很少有一部女性不以恋爱为主的戏,也很少有一部女性搞事业的戏是如此温情,女主的性格甜美柔和,善良可爱,一点也没有当下流行的咄咄逼人尖锐强硬(不是说这种不好,但女性一搞事业就要写成这种性格,我觉得也是一种偏见)女主的爹妈是侯勇和江珊,慈祥有担当的父亲,温柔聪慧的母亲,还有四个宠爱她的兄弟,家庭群像温情脉脉,一家人无论什么情况都不离不弃,积极乐观,小小的邓丽君在洪水中唱着采红菱,父母和哥哥就站在膝盖深的水里笑着鼓掌……还有邻居们互相帮助大力支持她唱歌,都是一些很美好很动人的感情,整体故事非常接地气,生活气息浓郁,眼看着小女孩慢慢长大,从大家呵护的百灵鸟逐步成长为大明星,整个故事都非常好。
当然也有反派,她闺蜜一家就是反派,但又不是全然的坏,是爱与嫉妒、真情与谎言交织,很复杂也很真实。
很好的一部戏,可惜不火。
《但愿人长久》作为首部根据邓丽君真人故事改编的电视剧,其真实性为剧集增添了特别的魅力。
通过讲述邓丽君传奇励志的追梦历程,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华语歌坛传奇人物的生平。
陈妍希在剧中饰演邓丽君,其表演备受好评。
作为台湾人的她不仅外形与邓丽君相似,更通过精湛的演技展现了邓丽君的才华与情感世界。
侯勇、江珊等一众老戏骨表现也同样出色,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情感丰富、人物立体的电视剧。
剧集在描绘邓丽君与家人、朋友以及爱人之间的关系时,情感细腻而真挚。
这些情感线索不仅增强了剧情的吸引力,也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作为一部传记剧,剧中融入了大量邓丽君的经典歌曲,这些歌曲不仅增强了剧集的音乐性,也让观众得以重温那个时代的氛围。
邓丽君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勇气的故事。
《但愿人长久》通过展现邓丽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励志信息。
而电视剧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始几集,由侯勇老师饰演的邓丽君父亲邓枢和其他几位从大陆撤退至台湾的老兵聊天的场景。
这个情节反映了1949年国共内战后,许多国民党军队成员及其家属撤退到台湾的历史事实。
这些老兵与大陆的家人分离,长期生活在对故乡的思念之中。
剧中通过这一情节,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的无奈和辛酸。
同时电视剧还探讨了这些老兵对大陆的文化认同问题。
尽管他们生活在台湾,但内心深处对大陆的文化和传统有着深深的眷恋,这种认同感在剧中得到了细腻的展现。
《万语千言》(一)早已风起 你一个人留在那里命运之川 流逝的谁在乎你誓言其实你说过 他们只当是歌唱吧 不知道会有谁应和却让我听懂寂寞不去不来 你在你不在的年代永恒太短 长不过你一首歌人间柔软了颠簸 他们只当是歌唱吧 不知道有多少应和却让谁听懂快乐沉默也是种抚摸谁唱起了爱情的万语千言 相许的无悔无怨谁唱起了爱情的万语千言 事过了却不境迁谁唱起了时代的万语千言 离合的曲曲折折花开的花落的打个照面 欲说还休的容颜(二)早已风起 你一个人留在那里命运之川 蹉跎的谁偿还你心愿其实你说过 他们只当是歌唱吧 不知道有多少应和却让谁听懂寂寞沉默也是种抚摸谁唱起了爱情的万语千言 相许的无悔无怨谁唱起了爱情的万语千言 事过了却不境迁谁唱起了时代的万语千言 离合的曲曲折折花开的花落的打个照面 欲说还休的容颜(三)谁唱过了爱情的万语千言 水中月镜中花的雪中莲传奇的传说的耳语流言 欲说还休的背面万语千言李焯雄作词、梁翘柏作曲、张靓颖演唱的片尾曲《万语千言》,是致敬邓丽君小姐的一首赞歌。
熟悉邓小姐歌曲的,大概多少会对它有所感触,甚或找到共鸣。
这里简单聊聊这首歌里几个有意思的点。
一、化用邓丽君的歌曲歌词中有几处直接引用了邓小姐的歌名,包括《命运之川》(1987)、《欲说还休》(1983)、《偿还》(1984)、《雪中莲》(1980)。
还有几处化用了歌名或歌词,“流逝的谁在乎你”来自《我只在乎你/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1986),标题《万语千言》来自《千言万语》(1973),“蹉跎的谁偿还你”则很容易联想到《非龙非彨》(1986)。
另外,有些联系或非作者本意,而是个人可能产生的一些联想,比如“水中月镜中花”可以想到《情话》(1983),“花开的花落的”有《匆匆岁月多少年》(1976)等等。
细看前述曲目,其选取似乎都有深意。
《命运之川》《非龙非彨》是邓丽君亲自填词,表露着她的“心愿”;《欲说还休》出自华语乐坛中国风神专《淡淡幽情》,而《偿还》代表在日发展取得的辉煌,《我只在乎你》更是中日两边的传世神曲;《千言万语》是恩师左宏元的创作,也是邓小姐在演唱会上的必唱名曲;1986年内地出版了一本《邓丽君自选演唱歌曲225首》,由邓小姐提供录音并题词“亲爱的朋友们!
愿我的歌声给你们带来快乐!
”,而《雪中莲》被放置在书中的开篇第一首,“纵然相隔那么远,真情永驻在心田”,可见,这首歌可以表示同内地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
二、引用邓丽君的心声歌曲间奏部分出现了邓丽君的原声:“我唱歌的时候,尽情地唱。
你接纳多少,我不知道;你以多少情感应和,我不知道”。
邓丽君的这段话出自1976年于香港TVB录播的个人电视特辑《爱的世界》。
在特辑中,邓丽君还在前面那段话后接着说道:“我忽然想起D. H. Lawrence的两句诗,或者你会有同感:我细聆静寂中的你,在这里面,我细诉之时,感到你以沉默,抚摸我的句语,以我的句语,作为奴隶”。
所以,歌词中的“沉默也是种抚摸”“不知道有多少应和”等即来自于此。
“我唱歌的时候把我所有的感情,都用我的歌声表达出来了,内心的感受,不管是欢乐也好,寂寞也好,痛苦也好,我只是用歌声来表达的”。
歌在,情在,总能让谁听懂寂寞或快乐。
三、提示邓丽君的“心愿”歌词里说“命运之川,蹉跎的谁偿还你。
心愿其实你说过,他们只当是歌”。
结合邓丽君以“桃丽莎”为笔名在1987年专辑《我只在乎你》中基于日语原词衍生填写的《命运之川》,或者就能理解她的“心愿”为何:(一)明日的方和向 再努力寻找其目观之看不见 命运之川多么渴望能和你 共效那凤凰于飞谅不我知的夜晚 二月的风雨(二)我们俩的恋情 有爱也有恨噂杳背憎辛又酸 命运之川生长地方都抛弃 开始逃避的旅程何时再见那南山 还有那北海(三)把烦恼和川水 一朝流湎千日一生彘肩不能行 命运之川只是为了你的爱 天涯海角也追寻追随左右 那就是我唯一心愿这首歌三段歌词表达了三层意思:“共效那凤凰于飞”是对爱情的渴望;“生长地方都抛弃,开始逃避的旅程,何时再见那南山,还有那北海”,是对故乡故土的思恋;至于天涯海角追寻追随的所爱,或许可以有多重意指,包括一生为之走南闯北而矢志不渝、永不言弃、永怀热爱的歌唱。
在前两项暂不可实现的情况下,最后一项是她当下能把握的 “唯一心愿”。
由此可见,邓丽君不独唱尽了“爱情的万语千言”,而确确实实也唱出了“时代的万语千言”。
一方面,正如她在自己填词的歌曲《We are the stars》中写的,“我们有生命的希望”“要发出我们的光辉”,她通过许多歌曲,传递出积极奋斗的思想。
另一方面,正如她在《龙的传人》所唱的,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游长江水,不论是《淡淡幽情》中的古诗词歌曲,还是《原乡人》《小城故事》《小村之恋》《妈妈呼唤你》等流行歌曲,又或者《沙里洪巴》《凤阳花鼓》《蒙古牧歌》《望一望》《晚风花香》《相思泪》等新疆、东北、安徽、江苏、广东、湖南、绥远等全国各地的民歌和改编曲,她用歌声表达了中华归属。
爱情、亲情、友情、人生、家国、乡愁。
时过事过却不境迁,邓丽君的歌和人有着永恒的魅力。
本片讲透了邓丽君人生的大小别离。
一开头,巨星的骤然陨落让人震动;年少时期,她成长在幸福美满的大家庭中,愿望就是可以唱歌,才华也开始显露,然而最令人感动的是父母老乡的乡愁;随着情窦初开,她终于开始了唱歌事业,但青春的烦恼如影随形,略带遗憾的初恋经历让她将哀伤的《空港》完美演绎;三十而立,事业步入全新阶段,她成长为国际巨星,但与真爱失之交臂让人叹息;四十不惑,失去挚爱至亲和世俗纷扰使她逐步淡出公众视野,但她的一举一动仍然牵动着大家的心。
我从记事起就随父母听邓丽君的歌,有时是用家里的组合音响,有时是长途旅行的车里,所以总感觉自己对邓丽君非常熟悉。
但实际上,直到这部作品出现,我才开始深入了解她的故事。
她的心永远那么美丽善良,歌声永远感人至深、动人心魄。
我相信我与无数人一样,不愿相信她的离去,希望她能像多数人一样终老,这样就可以不间断的欣赏她的新作,持续感受音乐对于心灵与情感的震撼。
看了这部作品,我感受到了创作者想传达出来的隐含意思,她遭受了如此多的刻骨铭心的别离,虽然表面上快乐,但心底永远停留着深深的哀伤,这也许就是她提前离去的征兆,哮喘只是表象,因此并没有过多着墨。
身为艺术家的她,一路走来身心应该都持续遭受着巨大的考验与摧残,换了别人,也一样不能乐观豁达的一直走下去吧。
也算是以简短的方式了解了邓丽君一生的跌宕起伏以及她对唱歌的执着和热情了。
陈妍希的演绎比较中肯,有几次在台上演唱时居然有点神似邓丽君,再加上内地和台湾省一众老戏骨的加盟,表演方面肯定是丝丝入扣的。
但毕竟是五六年前的剧,跟现在的主流价值观不符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段宁那条线会让人无语到快进,其他部分都还可以啦。
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眷村历史等,在政治格局方面是正确的,挑不出来毛病,不然就不会过审啦。
另外这部剧的音乐总监居然是梁翘柏老师,在剧里的各种钢琴曲和小提琴曲都是以邓丽君的一些名曲来进行演奏的。
你还会听到如《万里长城万里长》、《采红菱》、《给我一个吻》、《我一见你就笑》、《父亲像月亮一样》、《晶晶》、《望春风》、《南屏晚钟》、《夜来香》、《我的名字叫叮当》、《千言万语》、《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甜蜜蜜》、《念故乡》、《但愿人长久》、《我只在乎你》、《高山青》、《偿还》、《不论今宵或明天》、《空港》、《再见,我的爱人》等等邓丽君的经典且脍炙人口,广受流传的作品演唱。
正如电视剧结尾所播放的邓丽君的原声:“我唱歌的时候,尽情的唱。
你接纳多少,我不知道。
你以多少情感应和,我不知道。
我忽然想起D.H罗伦斯的两句诗,或者你会有同感。
〈我细聆静寂中的你,在这里面,我细诉之时,感到你以沉默抚摸我的句语,以我的句语作为奴隶。
还有一首写黄昏的,黄昏里,那一抹斜阳又向西。
喜欢爱情小说的,也许会记得巴尔扎克说过,晚霞只不过在空中停留十分钟,在女人心里十年〉一样,在那个风起云涌,跌宕起伏的年代,这位女性凭借着自己对音乐无穷的热爱以及家庭对她的支持培养,最终她用歌声征服了世界,用她独有的柔情似水抚慰人心。
伊人已去,但是属于她和歌迷的时代的回音却会永远停留在时空里,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心中成为不可磨灭的烙印。
看网上说陈佳小姐的声音和对歌曲的情感表达是最像邓丽君的,不多说了,准备等中秋的时候去看陈佳小姐的现场,再一次聆听那扣人心弦的时代之声。
但愿人长久 (2024)6.52024 /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 剧情 传记 / 吴蒙恩 / 陈妍希 何润东
把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描写得淋漓尽致,剧中很多人物的过往虽然很甜蜜但最终还是烟消云散,也许这些美好的回忆正是因为短暂所以才更显得珍贵吧,题目虽然是但愿人长久,但很多那些和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最后还是离开了,还是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的幸福吧。
人生的旅途最美的景色也许不是终点而是过往的画面吧。
因为《玫瑰的故事》注意了庄国栋,然后再看了《听说你喜欢我》里面的宁至谦,但最精彩的彭冠英在《但愿人长久》,里面的台生很新颖,在那个年代的青涩、从美国回来那种开放活跃、依然是非常有个人见解、主观,对音乐那种开朗,这种状态是在其他剧情里看不见的,在这个剧里看到他很多的快乐活跃,太不一样了呢!
很可惜的是他用这种方式去分手比较伤人,一般女孩子的初恋是接受不了的呢,而这种剧情情节不太新颖呢,这个角色还是比较痛苦,毕竟要把自己喜欢的人一直放在心里,多难受!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当代父母都无法跟自己孩子成为朋友?
都不能理解自己孩子情感,口头上的为其着想!
真的是吗?
这是什么信号啊?
邓丽君的传记可以登录卫视了?
统战需要?
还是反映从各地过去的人都很想家,盼着有生之年再回来?
这么敏感的题材,能过审,肯定台词逐句过审的。
剧情细节经过演绎吧?
看第二集了,感觉正能量满满。
多了解了解对岸,多了解了解历史吧。
还是我想多了,就是个普通的人物传记啊?
侯咏,江珊主演。
我是因為鄧麗君文教基金會授權合作拍攝才看的,結果感覺很尬,分分鐘出戲,忍耐看到了第四集陳妍希出場,因為我好奇不笑時一臉苦瓜臉的小籠包如何演好天生甜美氣質的鄧麗君?
結果陳妍希果然沒讓我失望,證實了劇組選角失敗,果斷棄劇!
鄧麗君是華語樂壇歌手中,真正無人能超越其地位的天花板,加上她幾乎是走進所有華人包括日本人心中的女神,想演繹好她本身就是一大挑戰,台灣那邊一直不敢拍,大陸拍了確實值得期待跟鼓掌,可就讓人無法入戲,實在可惜。
这个剧本来我觉得可以给四星,但考虑到恶毒女二的无聊剧情,只能给到两星了。
邓丽君一代国际巨星,能把她生平都展现出来,本身就值四星的。
像我们多数人毕竟原本对邓丽君不太了解,通过这个剧知道了她的更多信息,这就挺好的(这个剧在邓丽君的生平和主要大事上都是符合实际的)。
然后剧情里注水了很多年代剧的剧情,我也可以接受。
毕竟咱们看的年代剧大多是大陆的,对宝岛的五六十年代,尤其是眷村的变迁,以往并不了解(不过我不知道是不是实际就这样,还是出于zz考虑主要突出了眷村人思乡之情)。
再者,有些事情毕竟涉及在世的当事人,比如和成龙的恋情、和林青霞的友情等等,这些不好让观众对号入座,所以大幅改了他们的剧情,我也可以理解。
比如剧里的季飞,和成龙已经相去甚远,这没问题。
但因为林青霞的剧情不好展现,就编了个恶毒女二段宁出来,这真的是受不了。
而且段宁的戏份非常多。
她妈妈就不是个善茬,再延续到她。
母女两代一直是自私自利坑朋友的。
但只有邓丽君母女不离不弃一直做白莲花。
尤其受不了邓丽君还跑到美国去只为了把段宁拉回来。
我纳闷邓丽君从小到大应该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你一个都不回报,就只觉得段宁才是你朋友?
犯得着这么吃力不讨好地跑去美国生拉硬拽一个成年人么……另外,结尾太仓促了。
长达48集的电视剧,法国男友直到最后两集才出现,她父亲也是到47集才去世的,但事实上从她父亲去世到邓丽君去世还有5年时间,就在一集里仓促放完了。
然后她的哮喘,直到48集才突然出现,之前完全没有任何提及。
陈妍希演邓丽君呢,我倒觉得还好。
抛开人品问题不说(咱也不知道到底咋回事),从气质上陈妍希还是和邓丽君那种亲和力相似的
陈妍希台词负分 不是口音的问题 就是纯粹嗲的离谱
去唱歌最喜欢唱邓丽君的歌。但是这么好的剧怎么不宣传呢
人物刻画不过关啊 好多配角的逻辑都很混乱 爱情戏很男凝 但唱歌跳舞还是赏心悦目的
不行 咋这么奇怪 浑身难受 陈妍希虽然和邓丽君脸型一样 但还是不合适不对味 彭冠英让我坚持看了一会
我觉得拍得挺好看的呀
18年的剧突然就上了,其实在内地拍邓丽君传记挺冒险的,毕竟现在这两岸的紧张局势,别有用心的人随便扒一段当年在岛内劳军的视频出来,整部剧都可能被舆论封杀。陈妍希的圆脸很适合邓丽君,只不过这种内地台湾演员的合拍剧,就有点不伦不类,我知道真实的台湾眷村不会像《光阴的故事》那样多的夹子音台湾腔,也许像这部剧里全国各地方言大杂烩才更符合那个时代背景,可是看到侯勇江珊一本正经演年代剧,总感觉在看《人世间》,怎么也代入不了台湾眷村,感受不到邓丽君的成长线。
可能陈妍希女士的演技永远跳不出沈佳宜,于是怎么都觉得三哥应该让柯景腾来演,你好好当你的富太太不好么,别出来演戏了,求求了。
我觉得是好看的 根本停不下来
演员们的演技值得4颗星
后期烂尾……能不能不要这么纠结于感情戏啊
和家人断断续续看了一点,感觉陈妍希和邓丽君的气质差得有点多,演技也一般,何润东演技很好,身材和气质也很不错,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他丑,可能我对他有罗小虎和吴聘滤镜吧,比较能 get 到他,而且看他采访发现性格真得好好啊,实在太圈粉了
质感还不错,就是女主说话让人不太舒服
为什么总在毁经典,毁了小龙女,还来毁邓丽君,人邓丽君是甜,不是傻白甜,动不动鼓个腮帮子,装什么可爱啊
乱编一通🌚
妈呀。她闺蜜有那么坏么?那么坏为啥还是闺蜜?存在就是为了衬托邓丽君?
我爱陈妍希
3.5星。老一辈人的思乡情有很好地体现,美国演唱会的旗袍造型,和我小时候看的碟片很相似。陈妍希演得挺好,何润东也没觉得油腻。/ 很多艺术加工,杜撰人物,可惜基于现实不能让邓丽君感情圆满,不然就汪仲文(剧中)挺好的。三角剧情太啰嗦了,不过比起段宁,更不喜欢周台生的部分。邓家人氛围真的好好,有点羡慕。邻里邻居人情味很足,黑狗叔和周敏应该有个好结局的。
白瞎了题材。为啥要把段宁塑造的这么婊。只有唱歌不会辜负她。共勉。唱歌也不是她的跳板,坚强而天真。
歌是好听的,但是剧情实在太玛丽苏了。无论是传记电影还是电视剧,制作成本都是极为复杂和麻烦的,要考虑的也不仅仅是剧情能不能跌宕起伏,而是真实性、有价值性、真实那位的人设行为逻辑等等。
这种题材的剧现在这个时候能播我直接三星起步,后续看剧情再决定要不要增加,但应该不会往回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