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还不太久远的历史我们是否已经往开始忘记。
王小波说,中国的历史以30年为极限,人们不可能知道30年前的事情。
这种乍听起来有些魔幻的说法,在20岁的时候未必相信。
但过了30,有那么一刻,你突然发现那些你认为的“常识”,却有人一本正经的以一种或怀疑或怀念的语气进行着“解读”。
从那时开始,你与当下的时代生出一种疏离感,你终于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痕迹,仿佛摩挲着用旧的木质沙发扶手。
这种疏离感将使你变得更加坚硬,也更加脆弱。
坚硬的一面中,你开始不自觉的对自己的晚辈、下属甚至是长辈们——那些在信息交换过程中,与你相比处于弱势的一方——更加蛮横、专治。
柔弱的一面中,你开始不停地怀旧、不停地惊讶、不停地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却渐渐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
这是一个与衰老同步,几乎不可逆的过程。
先不说电影,直接说玫瑰这个女人。
贩毒出身,枪法绝妙,刚开始看到我还以为这个女人是中国大陆派来的卧底。
多少有些神秘感,影片交代也不明确。
但是看到后来,合理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发生,而玫瑰最后就这样走了,表示不爱九哥。
那这个情节安排在这里说明什么?
仅仅只说明金钱社会下虚无的爱情?
九哥有九个女人,所以叫九哥,玫瑰是十姑娘,她为了不屈居人下,自己去找九哥的几个女人,三招两下就搞定了九哥的老婆萍萍,用锤子敲了鼻子,鲜血直流,然后用手铐铐她在铁柱子上,然后顺势拎出一瓶硫酸说,谁不服就泼,然后甩出几条钻石项链跟众人说,你们一人一条,叫我大姐,逢年过节跟问候我一声,不然就是萍萍这个样,众女畏惧玫瑰的淫威,纷纷退让。
我靠,玫瑰真太他妈酷了,当女人就要这样痛快淋漓的争夺自己的位置,(不过我还是搞不清楚为什么会有手铐,可能和警察勾结吧)当然玫瑰也说了不会和九哥结婚。
这个女人一个字,酷,俺的偶像。。。。
总的来说这个片子多少有点虚情假意的歌功颂德,什么香港回归了,治安就好了,贪污就没了,之前6、70年代的时候香港黑暗程度之深云云这个逻辑还是可以的,但作为乐哥走狗的细九,最后还是没有做污点证人,说明什么?
还有最后还是没能抓到乐哥,肥仔也只判了区区五年刑。
似乎太轻了点吧……以第三者叙事的角度看构建这个故事,几条主线还是抓得很好的。
金钱社会下的包二奶,警察胡乱抓人暴打之下找人顶罪,勾结贪污,联署建立,火霹雳和联署合作,细九的徘徊和苦闷,等等,故事行云流水,直泻而下,但几个明显的破绽就是,玫瑰的故事情节对故事整体发展作用不大,还有廉署难道引进了黄秋生,吹吹冷气这么快就能抓到贪污分子,这也太快了吧。
还有乐哥的出逃,情节这样设置无疑是打了自己一个耳光,而让细九坐牢,那也没能起到歌功颂德,惩恶扬善的目的。
影片开头和结尾的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旗的镜头可以删掉了。
为什么香港电影想取悦内地广电总局和政府就一定要生搬硬套呢?
感觉,电影拍的太短,还可以增加情节。
还有要把玫瑰的出场和消失交代清楚。
不然有点突兀。
当然9个女人也是夸张的手法,现出细九的无奈,但,影片的末尾还是给细九也给观众一点点希望——在监狱外面是老四等待细九的身影。
这多少给了观众一些些精神安慰,人生还是有真情的,还是有善良、美好的。
题外话,老四也只有爱细九了,因为她有女儿。
而其他女人没有……女人爱和善良往往是那么单纯,穿越过时空就变得异乎寻常的难得。
现实又有多少这样的女人呢?
不错的片子,推荐大家看看!
一看开头我就笑了,王胖子真是挺会河蟹的,早30年发生的事情也能跟回归扯上关系。
ICAC创立的片子,我记得以前看过一部,雷老虎的片子也拍过不少,就那么点儿事情,想拍出点新意来可不容易。
细九这条线算是王胖子的创造了,其实从整个片子只有细九的独白和他贯穿始终的戏份来看,他才算是真正的主角。
与一味的批判警队贪污的片子不同,通过细九这条线,王胖子想说明的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无所谓好人坏人,贪污也是逼不得已的自保手段。
在这么一个庞大的金钱帝国内,没有人能出淤泥而不染,一两个人的良心发现解决不了问题,体制的腐坏只能通过建立新的体制来根除。
但这条线索的加入,也让影片的后半部分显得主题不明。
本应将戏推向高潮的ICAC的破案过程,被大大的削弱了,连著名的警廉冲突,也只得寥寥数个镜头带过,用旁白来交代。
那么多的明星,各各都有不少的戏份,反而把整部戏带小了,没有表现出当年那场廉政风暴的波澜壮阔。
这个剧本,用来拍电视剧应该不错。
本片的多主题多线索以及庞杂的故事背景让导演处理起来的确比较困难,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影片的某些情节处理的过于简单,结尾又有些仓促。
我感觉到了后面王晶已经失去了对影片架构的掌控。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真是有点不伦不类,喜剧不像喜剧,正剧不像正剧。
难道王晶真是江郎才尽,这些年烂片拍多了,现在想好好拍一部影片都变的困难?
怀念90年代初那个屡破香港票房纪录的胖子晶。
补充一句,片中那个演母老虎父亲的演员其实是王晶他爸。
忘了在哪里看到评价王晶是鬼才,个人感觉王晶除了几个三级片可以一看,其他的片子基本可以忽略。
这部片子也是如此。
我想豆瓣上给五分的都是因现实之感而发的缘故,我的初衷也是如此,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嘛。
我猜王晶是想通过陈亦讯这个角色将整个贪污和反贪连接起来,可由于影片长度的限制,再加上塑造功力的有限,显得陈亦讯表现的平淡如水,整个片子也难称厚重,而陈亦讯的爱情戏,在我看来,更有画蛇添足之嫌,根本可以删除。
感觉王晶有太多的话要说,反而不知该如何说。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前段时间看的一个影评,里面说的是做减法。
个人感觉此招恰恰适合金钱帝国,如果把冗余的爱情戏跳过,把叙事的重点放在几个主角上面,也许会更吸引人。
我想《无间道》也是这么做的,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一部王晶的电影。。。
记住,这是王晶的电影。。。
不要期望他能有什么深度。。。
或者惊喜。。。
王晶就是这样。。。
他不是杜琪峰,也不是尔冬升。。。
他是香港娱乐业的代表。。。
他的电影就是娱乐。。。
不过,我反倒觉得很好。。。
娱乐大众嘛。。。
一个人最可贵的就是坚持。。。
王晶的坚持。。。
我很佩服。。。
虽然最后结局有点傻。。。
梁家辉,演技不用说。。。
狂。。。
黄秋生,稳。。。
哦。。。
林保怡。。。
这部戏里,倒是不错。。。
方力申,嫩。。。
哦,还有我们的陈奕迅呢。。。
很《兄弟》里,有点类似。。。
比较傻。。。
有个大奶妹。。。
孟瑶。。。
总感觉想说,香港当时贪污多严重。。。
但是不够透彻。。。
要不让尔冬升来拍吧。。。
我喜欢暴力。。。
哈哈
这些年来,胖子王晶在电影圈一直处于游离状态,不再如十年前那么呼风唤雨了。
现如今,所有的香港导演都在往内地发展,几乎非合拍片不拍,为了符合合拍片的条件,女主角都是内地女演员,于是出现了吴君如的怨言。
而王晶,他的电影曾经具备了港片的诸多特点:咸湿、搞笑、奇情、通俗,而且尽皆过火。
当混合着这些元素的影片遇到内地的审片委员会,难免会“水土不服”。
虽然我也不能将“坚守港片正统”这顶高帽献给王晶,虽然这几年他的每部电影都以“烂”著称,但他对多年前自己的那一套不离不弃,多少还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况且,我还记得两件事情:多年以前我被他拍的《笨小孩》感动过,《天水围的日与夜》是他投拍的。
这一次,因为这几大影帝,因为这个严肃的题材,我冒着被“雷”的危险,毅然决然走进了电影院,看完以后发现本片一点也不雷人,甚至还挺感人。
这仍是一部如假包换的纯正港片,有着多年以前的癫狂气息和煽情套路,却在这么多年以后,让我找到了久违的香港气息。
打黑除恶,反腐揭贪,没有让这部电影沦为一部乏味的主旋律。
剧情跌宕,人物生活感强,用“好看”来形容是恰当的。
不过遗憾的是,人物表演的夸张,以及王晶式的搞笑,使得所谓的“史诗片”气度不够。
电影里,有暴戾贪婪的华人总探长乐哥(梁家辉),有痞气十足的小警察火麒麟(黄秋生),有一身正气的廉政公署主任严国梁(林保怡),但本片的核心人物,竟是最卑微最无个性的小探长陈细九(陈奕迅)。
他身为乐哥手下,多年来以其听话和逆来顺受一步步向上爬,直到探长的位置。
虽名为探长,实际上如他自己所感,不过是乐哥身边的一条狗。
踢球时要拼尽全力保证乐哥进球,要去乐哥家里为他家人煲鲍鱼,甚至还要接受乐哥强奸过的女人,来帮助乐哥脱身。
之所以让这样的一个烂好人成为贯穿全片的人物,大概与王晶的“史诗片”野心有关。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贪腐横行社会混乱,要表现这一时期香港的社会全景,势必需要一个低端的角度。
陈细九是一个参与者,更是一个见证者。
他是贪腐警察里的一员,但野心不大,心眼不坏,只不过是裹挟在糟烂社会的泥石流中,无法脱离,只能就势翻滚腾挪。
他眼看着作为顶头上司的乐哥胡作非为,敢怒而不敢言;眼看着火麒麟在赌局和酒精中一步步堕落沉沦,无能为力;他只抱着好好生活的单纯愿望,忍受着尊严和自由的丧失,甚至虽有身边美女如云,却未能体会过一次爱情的遗憾。
当廉政公署成立,危急到他们的生存时,他仍是懵懵懂懂,按着一直以来的轨道继续。
廉政公署在香港的成立,是多么历史性的一刻。
几乎可以说,如今香港所有的民主法制、廉洁政府,廉政公署就是一块重要的基石。
但在电影中,成立仪式是那么的简单,上面一个主任,下面十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所有的历史时刻,都只是后人所添加的意义,当时就只是那么一个转机,只是几个人的心头一热。
历史却改变了。
反腐的艰难过程,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渲染,只是通过这群学生们一次次所遭遇的恐怖事件体现出来,比如其中一个女学生的爱狗被杀,女学生简简单单几句话,一个惊恐的眼神,就已经将廉政公署初成立时所受到了方方面面阻碍与压力体现出来。
慢慢的,庞大的贪腐帝国被掀翻,曾经嚣张跋扈的乐哥只能落荒而逃。
这时,我满以为陈细九会转作污点证人,揭露内幕,自我救赎。
但他没有,他直到最后都只是一个没多大出息的烂好人。
没有想要报复,也没有想要自保,更没有对散去的钱财有什么痛心。
到影片后半段,史诗气度似乎转为爱情片,在贪腐帝国行将落幕时,陈细九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这爱情仿若童话:原来有一个人,默默在身边爱着自己,自己却一直没有发觉。
繁华可以晃花人的眼睛,看不清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直到繁华落尽,才真纯尽显。
那个可以放弃财富,将生死置之度外,陪自己从头开始的女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有人认为这段感情戏削弱了影片的史诗气度,我却觉得它刚好和主题构成了一对互文结构。
陈细九的命运随着金钱帝国一起坍塌,可也就在此时,陈细九的新生活开始了,这生活里有真情和尊严;一个新的香港也开始了,这个香港朝气勃勃,干净透明,就像那群廉政公署中的第一批年轻人一样。
尽管影片开头的一句话的确给人以误解,或者说是在理解上有歧义,但不可否认的是香港是目前世界上最廉洁的地区之一,比很多号称"民主""自由"的地区要廉洁的多,尽管香港的民主化进程实际上是开始于回归后(港英政府并没有给过香港人民主的权力,历任高官包括港督均直接委任).当然香港的回归跟他的廉洁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句话在理解上容易叫人引起误解,但客观的说王晶只是说了一个事实,你们谁敢说回归后的香港社会就不廉洁了???事实上是廉正公署在回归后的职权是得到了强化的,今天香港人也确实享受着世界上最廉洁公正的环境.虽然这个环境并非归功于TG,但在回归后特区政府的组建过程中TG借助廉正公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点谁也无法否认,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方面香港甚至还是大陆的老师,我们更应当向他们学习.说了这么多无非一句话,因为开头的那句谁也不能否认实情但容易引起人们误解的台词王晶受了太多不公正的指责,我相信王晶拍这部片子本身是不带政治目的的,而通观整部影片也并无政治化的用意,显然这不过是一部电影,虽然算不上巨大成功但也中规中矩.我无意为这部影片来辩护,喜欢它的人尽可以喜欢,讨厌它的人也可以批评,但无论是批评或赞扬都必须是客观公正的,能够言之有物,因为一句话就随便给一个人一部电影贴政治标签,然后不问内容群起而攻之,你们真是比那些"评审委员"们还不如!!!!人家至少还允许导演为自己辩护和修改!!!难道中国人真的只能通过骂别人来显示自己的高尚吗???
人物多了 故事大了 情節弱了第一:陳奕迅真沒演過什麽好片 第二:证明了黑白森林里的角色是他在王晶电影里最好的一次第三:方力申果然還是很弱 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定格露臉的人物第四:王晶對女同志的提拔不接餘力 女配角那個多第五:梁家輝同學扮演壞叔叔的時候總是瞪大眼睛第六:廉政公署真不是好單位 福利少 危險大 覺悟高第七:老婆多了真不是好事 名字都容易忘記第八:從高俅踢蹴鞠能當官說明足球是你勁升的好地方 此片再次證明了這點第九:細九是幸福的 現實是殘酷第十:影片那最後一幕是做什麽用的 一群男人 一個女人 一堆錢影片前半部稍好 還以為高潮來臨時 它就完了!
這帝國起來快 下去更快 只因為放映時間到了!
不该拿的钱不拿,除非你所在的整个行业的人都拿不该碰的女人不碰,除非她是职业的而且你付钱不要让你的上司下不来台,否则你将失去一切不要看不起你觉得卑贱的人,你可能栽在他手里不要认为钱可以实现一切,虽然有些人做到了不要害怕你有太多的女人,关键是要做到游刃有余不要用全力爱一个女人,除非你一切能招女人喜欢的东西都失去了不要去赌钱,除非是你必须去输钱给别人的时候男人应该精通一门运动,最好是能体现别的男人魅力的运动女人应该爱一个男人,他不需要多金或者多帅,只需要他是个好人公职人员应该是最懂得法律的流氓,用法律的角度管理社会,用流氓的方法管理人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是选择生存还是选择尊严不关乎崇高与否
传说中仰起吹弹可破的嫩脸口以专治各种不服~传说中妹纸痴心不改的守候口以感化K歌之王~
除了梁家辉、黄秋生等老戏骨 实在没什么亮点
在电影频道看的,国配太恶心
找不到5星理由。
2009/5/1中午,中国电影博物馆,dyl(之前看《超级女特工》),还行,3星。
无比好的题材,给拍白瞎了,哎
王晶既戏都一般般
剧情不错的,
大家都演得很好。王晶分明拍正剧也行的嘛。别说陈奕迅没有演技,那不是只靠天然就能出任的角色。不过表现最赞的还是梁家辉。老四真是个好女人啊。
每个腐败翁都有一个手下叫做 小猪油!~
难得
这事件,这历史。冲着这两者去的。可是没觉得太深刻……额哦
钱呀 权利呀 欲望呀 都会推你早日进坟墓啦
说不出有多好,不过王胖子搞的飞机看看没有损失。每次又把老头子拖出来,老头子身体这么好啊?
王晶的品味就是那么低俗。
eason~~eason~~
王晶一旦拍这种正儿八经的严肃叙事就完全像是在梦游,剪辑,表演全部脱线。不过玫瑰上去整九个女人的戏还是最有意思的
够胆````
冲着医生的面子都给一颗星
A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