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是奥巴马上台后的电影呢!
怎么觉得那个议会的头那么像奥巴马呢,那个将军那么的像小布什呢?
还觉得太弱(泰若)星球就是中国呢?
看到后面战争的时候,哭了呢!
心里很难受很难受中尉的两难抉择。
我真的做不到,不理解那最后冲向自己方氧气发射器的自杀行为,不过看到中尉是因为逃脱不及导致死亡才推翻自己的想法,因为就像长老说的,总还有别的选择。
真的英雄才能这么做吧!
太狠了,居然不让中尉活下来,伤我的心,虽然很多时候伤心是必须的。
制作的非常好。
所以要说的就是本片的立意了。
很政治吧!
和平共处吧!
这么有现实意义的科幻片。
看了大家的评论。
考虑了下殖民的问题。
脑子不够用,继续考虑中……
早就知道这部电影被称作“低幼版阿凡达”的争议。
只是,阿凡达上映的时候,看了三次,但是每次都是看着看着就昏睡过去。
对自己很无语,早就放弃了第四次努力的尝试。
然后就对自己说:如果我能顺利地看完Terra,也算是成功看了一次《阿凡达》吧。
虽然影片的细节缺失、略显粗糙,但是不知道是自己“雄赳赳”的意念的缘故、还是果真“遭遇”了一些震撼,看见Mala和Senn相互掩护、包围家园的时候,看见“长老”说他们幸存的人发誓要保卫Terra星球和平的时候,看见Jim的小机器人Giddy被Mala的逻辑绕晕的时候,有感动,也有一种祥和的情绪在心底。
只是,又看见Jim撞向氧气装置后的释然表情,突然觉得很难过,不是单纯因为他的死而难过,而是因为不明白为什么总要经历那么多的生离死别、才能开始追求相互的和谐或者平衡,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在我们美好的、不愿意被称作“英雄”的主人公付出生命之后、才能让大家看见相互依存的重要。
孟子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可是想起《华尔街》里面Gekko对于“Is greed good?”给出的肯定回答,又想起前几日从埃及回来、备受当地人“你有信仰吗”这个问题刺激的朋友说,“让我们勇敢地承认我们是没有信仰的人吧”。
或许,每个人都是有信仰的,只是有些人的信仰和宗教无关,他们信仰的是心底的一种欲望,打着为了大家、为了未来的名义,却委实只和自己有关。
因为有选择,所以才会有矛盾吧。
或者因为有矛盾,所以才要选择。
只是,不管是选择出击还是选择放弃,或许都是一瞬间的事情。
而那一个瞬间,却可以改变世界。
试想,如果你现在身无分文,衣不遮体而且马上要面临死亡的威胁,是否还抱着高尚的情操,想着天下这么乱,装纯给谁看?进而没事整根棒子趁着夜色黑暗敲几个竹竿。
几年后,媒体发现原来你曾白手起家,以"竹竿"的智慧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高尚企业家。
你也没仔细探讨过,也许还真就那么回事。
沾沾自喜大放厥词教导同类还著有《我的竹竿可以复制》。
同类们欢呼雀跃,真是有大智慧的企业家啊!跟着他干有前途。
竹竿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损坏别人的利益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观古言今,曹操就曾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负我”。
原来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真的就是这样吗? 人生在世,在宇宙中如沧海一粟,过眼烟云。
成又如何败亦如何。
如果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这点那么爱与和平才会真正的降临,没有什么是可以走捷径的。
不过乎今朝你宰相,明天我称王。
可悲的就在于“自私”是个天性,如果真的能成功那么我先破坏一点点之后再来弥补吧。
人人都不傻,无尽的循环。
阿瑞斯特曼尼斯·瑟巴斯的电影深刻的描绘出中尉吉姆内心的挣扎,即是牺牲自己换来别人的幸福还是为了眼前的利益。
朋友。
面对正义、道义,还是那句话问问自己的内心如果感到不妥那么就拒绝罢!微博:http://t.sina.com.cn/eoocoolhttp://www.eoocool.com/post/515.html
情节很像阿凡达,但其实比阿凡达要更早一些。
开头部分显得有点冗长沉闷,大概受制于投资,特效没什么惊喜。
不过大白鲸的设计感觉不错,包括泰若人都有海洋生物的特征。
整个故事大概在地球飞船上那部分开始变得精彩起来。
虽说是一种固定套路,但很多情节设计的很精彩。
将军在议会的政变——很多时候军人也许真的会这样做,而且作为平民很难说将军做的不对……我这么觉得。
在房间里关上泰若人和英雄的弟弟——真是赤裸裸的选择,而且就是因为空气。
关于空战——空战用在这类型片子中好的不得了。
现代战争,哪还允许有观众呢?
可空战行,因此营造出一种类似角斗场的感觉,万众瞩目群情激荡的效果。
虽然两个绝世高手躲在空无人烟的山巅决战令人神往,可绝对不会像这种被无数人所注视下的战斗更激动。
最后的和解——最后的和解是意料之中的,不过当看到那巨大的雕塑时还是会觉得激动。
一个牺牲了性命,做出天下大不韪叛逆举动的英雄获得承认,这也是一个催泪点啊。
大部分时候觉得难受是因为委屈,觉得激动是因为得到承认……题外话:很多时候逆境和屈辱不会让人哭,而平反追认的时候会让那些最坚强的人泪流满面。
另一个:很多时候,万众瞩目,被无数人寄予希望是和让人感动的。
就像“舞动人生”中的小孩子,他去考试,小镇的所有人都鼓励他,他是这个小镇的希望所在……
宇宙深处,有一颗名为“塔拉”的美丽星球。
那里风景如画,没有战争没有疾苦,星球上的居民都和平友善,每天快快乐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无忧无虑。
少女玛拉(伊万·蕾切尔·伍德配音)就住在这颗星球上,虽然年纪不大,可玛拉却和同龄的孩子们有些不一样,她天资聪慧、主见过人,问题多多,最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让其他居民感到有些吃不消,又无可奈何。
人们之所以希望和平,是因为人类爱好战争。
对新事物的接近肯定是以安全第一为原则。
不打才不相识,打了之后说抱歉,还说做朋友。
看来战争不可避免,政治谈判很重要。
需要勇敢的、冒险的、亲身经历的人回来说故事,需要智慧的、壮烈的、轰动的牺牲来换和平。
活着,就是不容易;生命,就是幸运。
说《塔拉星球》是《阿凡达》动画版,确实有点儿本末倒置的意思;如果换成说《阿凡达》是《塔拉星球》的变种真人版,也许才算公允。
这部早已经于2008年就在北美地区上映的动画电影,其实本身的性价比绝对比《阿凡达》高上不止四五倍。
早在2006年,一帮子CGI特效达人就撺掇在一起打算做一个新的项目,他们从一部短片中获得了灵感,加上当时的3D技术在电影应用中开始回暖,《塔拉星球》就此上马。
但是跟《阿凡达》这样的烧钱大户相比,《塔》却只有8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7位动画师以及7位CGI特效师组成的团队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打造出了这部CG动画,虽说没有获得巨大的票房成功,但是口碑却相当不错,其令人眼前一亮的故事创意,颇为波澜壮阔的外星世界设定,无形中都为当时还在制作中的《阿凡达》做了热身,打了前哨,只不过这本该获得更多赞誉的美名全给了那些全身蓝色的后来者。
不同的是,《塔拉星球》在角色的设置上并没有如《阿凡达》一样走“成人”路线,就是说主角之间并不存在爱情关系,而是某种成人与孩童之间的友谊。
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也可以扩大并深入的去解读,一方是代表高度现代物质文明与科技强权的地球人,在宇宙间为了生存四处扩张,侵略成性;而另外一方则是居于拥有灵性力量星球的古老文明种族,在他们的身上更多的体现出的是和谐,精神化,传统以及修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两个种族的相遇显得格外对立并拥有戏剧矛盾。
各自阵营下又都出现了互通有无惺惺相惜的个体,在历经种种误解,磨练,危机后,逐渐又走向了共荣共生。
《塔拉》与《阿凡达》一样都在结局上采取了较为理想化的处理手法,这毕竟是商业作品,你并不能期许他将现实的可能性涂抹的多么灰色亦或是绝望,更何况前者是给孩子们看的动画电影。
值得称道的是,塔拉星球的生态景象设定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仙界天界的意韵,壮美超验之中又带着诸多禅意,没有刻意纠结在真实化上,干脆直接呈现出超现实的震撼美感,瑰丽奇幻而又千姿百态。
在战斗场景的处理上,《塔拉》绝对对得起3D视效的表现力,如果再加上看IMAX,《阿凡达》时的眩晕感必定再度上身。
因为制作成本的有限,《塔拉》也同样存在着缺陷,比如人物表情的僵硬单一,角色质感上的欠缺呆板等等。
只不过在导演以及团队妙手回春的能力面前他们显得并不那么扎眼,而在这之外你能看到的除了诚意与才能,当然还有好莱坞化的影像思考,对于进步神速但不求上进的国内同行们来说,这可并不是一部动画电影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原载于《信息时报》2010-10-31 娱乐新地周刊
看到有很多麻木的评论,我觉得很伤感。
就像鲁迅先生文章里曾经写道过,那些看死刑,抢血馒头吃的人。
电影中其实种族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论谁都要面对的生存。
两个种族都曾经强盛过,也都执着于争斗中,结果是两个种族都无法逃避的现实,那就是生存,因为争斗而威种族的存在,甚至是毁灭。
无辜的生命都在争斗中,无辜的死去。
男主人的行为并不是要背叛自己的种族,而是要与战争进行对抗,从而挽救所有的生命,有他的家人,同胞,也包括许多与他不相干的人。
有人说Terra和阿凡达很像,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阿凡达是人类为了自身的贪婪而侵略其它星球,Terra中人类是为了自身能够活下去而进行的战争。
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也不能保证自己在自身利益遭到贫富侵害时能否保证不侵害别人的利益。
人类本来就是为了自己利益不惜伤害别人的物种吧。
只是有开始就有结束,人类面对自身的终结也许应该坦然一些。
幸好结局很好,要不然又要纠结了。
站在一个大的立场上来看,人类应该灭亡,这完全是咎由自取,不过结尾还是很理想化,剩下的人类在塔拉星球建立了自己的一小片家园,并且和塔拉人和平共处,我想这就是影片主题--和平吧,而不是谁胜谁负,不过以后呢,当人类数量又慢慢增加,估计会不可避免的再次侵略掠夺,这是人类的本性吧。。。
当自己的利益与他人冲突时,我们能够多大程度理性的选择双赢?
不欣赏。。看了一半真的撑不下去。这个动画的造型可算是点了我的死穴了。一群蚂蟥游来游去的。。。。唉欣赏不来咯
结局有些理想化,但仍是一部耐看的电影。逆向思考,我们也是外星人。
布标,一般
敢不给我看睡着不?
关于种族资源共存的主题,虽然最后用牺牲自我换来了人类与外族的共存,不过前面叙述的背景地球资源竭尽建立了火星木星的殖民地然后因战争一同毁灭别不是没有可能的。我们真的在走向毁灭之路。
地球人怎么还不灭亡
可以想象,这部片子看3D效果会更好。搭了阿凡达动画版的顺风车,仔细看才发现上映时间要早很多,结局太乌托邦...
陪看
阿凡达啊阿凡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塔拉星球蝶泳是绝好的移动方式,而只有热爱自然科学才能成大器。
估计阿凡达是受了这电影的启发了!人的贪婪自私狭隘连人类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3D3俗3P
反叛人类?在生存面前的选择实在是很难
太弱~
且不说画面质量,对于这种片,我们一般称之为『白左的自慰片』。
人类即便只有那么几百个,也想要独立战友一个星球。
还是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但是造型设计还略显稚嫩。
倡导和平是好的。但太虚幻无太大感染力。想象力我看不到。
阿凡达前期动画版,加一个瓦力,不过这个兴趣的生物造型真不喜欢
这部电影负担了过多的东西,最终不可避免的用力过度,否则这又是一部不可思议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