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追完前面几十集,当时就觉得每个单元都很有现实意义。
今年的这八集更是感人,全程为亲情、爱情、癌症患者的互相治愈、地震里的善良泪崩,接下来一个个说下。
最开始非常不理解安娜为什么要这么执着找小军,现实里可能被稍微拒绝我都会直接放弃,但最后她决定放弃的时候我反而理解她了。
她就是这样一个热烈、会为了梦想和爱情飞蛾扑火的人呀,也许这样的人普通人看来觉得很疯狂,但她的勇气也是我们无法企及的。
在带着小可乐四处漂泊的过程中,她从来没在小可乐面前流露过脆弱,总是充满希望地奔向下一个地点,作为一个妈妈,她做的很好了,虽然故事的结局并不美好。
然后赵希平女士真的很伟大,在自己亲生儿子和贺顿同时落水时放弃了俊俊,在现在这个还有重男轻女的社会来说,我很感动和惊奇,因为我家就是这样。
贺爸也很包容,之前一直觉得他是渣男,没想到他也很不容易啊。
团体治疗那里,让我明白了原来病人的心理问题也同样需要关注啊,作为一名医生,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只看病(当然现在的医疗环境确实也没时间做更多),我觉得医院很有必要设置心理治疗师这个岗位,让更多病人可以有一个好的面对疾病的态度。
其实我总是不太相信真正的无利益的善意,但地震中的孙护士真的有大爱,也许电视剧存在美化,我也没有经历过地震,不过想想地震时等待救援的每一秒应该都很难捱吧,孙护士用报时的方法给了大家活下去的希望。
总之,谢谢今年再次遇见女心理师贺顿,这么优秀的剧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也感谢剧组所有演员的付出,全员演技在线,上星吧!
对于爱看美剧的来说,这部国产剧真的有很大的惊喜,镜头感和转场都跟一般国产剧不同,拍摄手法很大胆很创新,正中我下怀!
一部都市剧居然让人看的有很爽的感觉,很会渲染氛围,能把人的情绪拉的很饱满!
演员的演绎,也很到位,无论大小演员,主演还是配角,演技都很好,角色贴合度高,特别是女主的情感演绎,几场哭戏很让人共情,代入感很强,她把一个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演很真实,剧情抽丝剥茧一点点解开女主身世谜团,连着看完真的很爽好吗?
另外短短八集,还有讲了两个很感人的案例,地震中牺牲的护士,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变成一束鼓励身旁人,给受困人活下去的光,救了几条鲜活的生命!
还有群体咨询,讲述了一个患者从得知噩耗降临后多个不同心理变化,不同的面对疾病的态度,我觉得会鼓舞到屏幕前同样困境的人,乐观面对,谁说病人只配哭呢
真的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电视剧 哭了很久很久 演员的共情能力真的很强 让人感同身受 谢谢这部剧治愈了我 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值得爱的 是温暖的 在这个让人烦躁抑郁的时代 真的需要治愈 大家需要力量 需要温暖 需要更好的面对自己 面对别人 好好的生活 期待以后有更好的关于心里题材的作品
《贺顿的小可乐》追剧笔记2:最后这八集,是小可乐的故事,是贺顿的故事,其实也是爱的故事。
《说文解字》中将“爱”这个字注解为“从心从受”,爱,需要用心去感受。
《女心理师》的故事中能感受到的爱,是一种广义的宏观的爱,是一切温馨的、美好的、值得珍惜的情感。
爱生命、爱万物、爱辽阔世界,爱自己、爱伴侣、爱亲人与朋友。
小可乐是不幸的,可贺顿又是幸运的。
在命运的试炼场中几经磨难,一次又一次在眼前痛别亲人,她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痛,但也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爱。
亲生母亲安娜在颠沛流离中不舍不离的爱,姨妈赵希平在养育与守护中无私而伟大的爱,与男友钱开逸之间彼此理解彼此陪伴的爱,与闺蜜汤莉莉之间互相关怀互相支持的爱,以及在每一个来访者的故事里体悟与感受到的生命缤纷广博之爱。
妈妈,真的是一个很温暖的词语。
在贺顿原本荒瘠惨白的命运里,赵女士暖煦慈悯的母爱,带给了她足以对抗人生中一切厄运的勇气;团体咨询者中的于大姐于桂芳,给予了年少的何涛和糖糖母爱般的情感支撑;地震篇中平凡的母亲孙护士,用生命点燃了他人的希望,也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了在人生之路上前行不辍的力量。
还有安娜,她在永别的那个夜晚告诉小可乐:“爸爸是不要我了,不是不要你。
他如果知道有小可乐在,一定会回来找你的。
”安娜活得执拗而狭隘,但也勇敢而热烈。
她追求爱情,她热爱生活,她如此爱着自己的女儿,她一直用带着暖意的话语竭力呵护着小可乐幼小的心灵,这份爱,也让许多年后的贺顿终于能坦然面对生命中曾经的种种伤痛。
很喜欢贺顿和钱开逸的海边吻片段,波涛微涌,日光晴柔,轻盈而绵长的一个吻,无关情欲,也并非喷薄而出的狂热,却又诉说着世上最动人的情意。
是信任,是抚慰,是包容,是治愈,也是接纳与释怀。
心灵之上的面纱被揭下的那一刻,贺顿看见了生生不息的海浪,看见了明净柔和的阳光,看见了俊俊温暖的笑容,也看见了心底的痛与涩被温柔的爱意一寸寸抚平。
杨紫在这部剧中的状态挺特别的,或许是因为心理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在她演绎过的众多角色里,贺顿的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清澈与宁和,一种茁茁向生的顽强生命力,一种在伤痛的泥泞中跋涉而行的韧劲与疏朗。
这一点,在最后这八集中尤其明显。
贺顿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她在寒冷中寻找和煦,在残酷中争取柔和,她帮助了许多人,也渐渐寻回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因为贺顿的故事,我愿意再次相信,生命是有奇迹的,而爱,能够治愈一切。
一部温暖的在缓缓讲述治愈的同时又有深度思考和自我反省的剧。
之前看《女心理师》觉得是一部瑕不掩瑜的剧,题材加成和讲述故事现实意义都不错,对里面的一些心里问题都感触颇深,产后抑郁的妈妈、被性侵却自我怀疑的女孩、职场老好人小莫的故事都引人深思,本来觉得很不错的剧,但是因为结尾潦草仓促,让人觉得故事没有讲完而给了四⭐️。
看完这八集终于给女心理师画下了句号,贺顿的恐惧和伤痛终于讲明白也被终于被治愈了,喜欢这样静静讲故事讲治愈的剧。
一些思考和反思都让我很触动,一是贺顿和温良对峙时说到生为人有心理需求,直言拯救别人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是为了获得自己的成长,是为了确定自己是被需要的,这番话很直接很真实,有时候让我们帮助别人的确实是自己从帮助别人中能获得自我满足;二是贺顿在知道妈妈其实是自己姨妈后对自己的的反思,先是生气姨妈将自己母亲全部抹掉,再到觉得自己不配生气,理解姨妈,分析自己小时候不喜欢继父的原因,坦言自己的害怕,这正是我们在面对重大变故的第一反应是先找理由,不同的是有的人能自我反省,有的人只会钻牛角尖; 几场对话让我忍不住流泪,不是伤心,而是温暖的流泪。
一是贺顿从背后抱住姨妈喊出妈妈,母女两的对话越听越理解母女之间的爱和相互珍惜;二是贺顿与弟弟和生母的对话,温暖善良的弟弟,有个性但爱女儿的安娜,短暂的缘分不影响他们的感情,不影响他们深爱对方。
几场集体心理治疗也让人深受震撼,想打篮球但截肢了的男孩,上过战场但已经身患重病的老兵,被绝症折磨但乐观向上的女孩……几场谈话让人思考如何面对死亡、认真告别和选择坚强。
地震废墟中因为心中有希望有人能创造奇迹,受伤的心因为爱自己的人走进也能被治愈,“抬头看,你会看见太阳”,当阳光照进心里一切都能美好起来!
你会遇到很多人也会遇到很多痛,还有你会遇到很多很多爱 每一集故事都拨动着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无论你遇到了职场,爱情,还是亲情的困惑,都可以从第一部和8集的番外里找到答案,第一部里的贺顿治愈了很多人,唯独没有和自己和解,在贺顿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专业且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职业的道德,从业的准则支撑她跨越了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也让我们在无形中看到了心理从业者的艰辛,花孔雀的出现可以说对她来说锦上添花,当然在危机的时刻也是雪中送炭,就像安娜说的,阳光照进来了,爱你的人也来了,其实想想我们终其一生要做的就是让阳光照进自己内心的黑暗,化解心中的黑暗。
让我想起冰心老人那句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原著作者毕淑敏老师本身就是治愈且温暖的,从小学时代的读《绿手指》,到幸福心理学里听她讲述昆仑山上的医生生活,再到大学图书馆里《提醒幸福》《花冠病毒》让我看到了她身上的人性的光芒而这部《女心理师》原著的语言更是生动幽默,贺顿也是灵动有致,这些优秀的作品和毕老师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也让我时刻提醒自己增加生命的重量,与内在的自己对话,在这部剧的无数瞬间里,我也曾与自己和解,在结尾贺顿没有让开开陪她下海,而是自己勇敢的走向海水与15岁的自己对话,那一刻深深的触动了我,仿佛我的内心也有那样一片海水,我也同样的勇敢的走了过去……在最后贺顿成功了,她的话也同样打动了我:我尊重每一个生命,不光是自己,还有其他人。
我觉得人是一个非常非常神奇的生物,我们理应会让它变得更加的美好。
我每当看到人性的幽暗之处的时候,我就坚信他一定会有出口。
在关系的寒冷当中寻找它的和煦,在残酷中争取他的柔和,我觉得灵魂其实离我们都非常非常的近。
那我也相信看过我书的朋友们,你们一定能感受到我对生命的尊重,藏那份敬意。
我也希望我的书,我的文字,可以带给那些曾经和我一样出生在黑暗之中的你们。
带给你一丝奇迹,带给你一些力量,谢谢 ,这部剧满分!
一口气看了8集,就很无语这么精华的主线,这么精彩的剧情,竟然放在这个番外里,到底咋想的???
这8集,每一集都高能高燃,有悬疑有恐惧,有专业的心理对峙,有打破沉默的勇气与力量,有感动和温暖,有错有爱有释怀,总之,处处充满正能量,充满反套路,这部剧携带的元素真的丰富多彩,但不重复不玄幻,不偏不倚的砸中我心中的柔软。
贺顿生世的揭秘,绝症晚期患者的群访,每一个故事都让我眼泪婆娑…演技部分,全员演技过硬,尤其是贺顿在墓碑前和母亲的对话,马苏骑自行车哭,两位女心理师的对峙,倪萍老师,肝癌绝症患者的表演分分钟带入,真实,真切…导演的拍摄手法,完全就是大荧幕电影的拍摄风格啊,剧情充满跌宕起伏,每一次心里对峙时的内心环境变化,标新立异,更加能够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心理困境与破解之法。
不理解这么精华的8集,放在这个番外,可能制作公司确实经验不足吧,作为紫粉,我并没有想这部剧给我喜欢的杨紫带来什么成绩,因为看到最后我觉得已经圆满了,只希望他能被更多人看到,更多的关注心理问题,在有限的生命中与痛苦,与挣扎,与封闭的精神世界告别,每个人都有迎接美好的权利,希望你能走出阴暗,接纳…
一会儿说杨紫像邱莹莹一样只会本色出演瞪眼式大哭五官乱飞,太chou了,一会又说脸僵不敢做大表情……自相矛盾!
你们是只看脸,不看剧情,不看身台行表吗?
不爱看,还要逼着自己看,还专门跑来尬评,估计自己都不知道这部电视剧具体演得什么故事,在哪里哭了,为什么哭了,在哪里笑了,为什么笑了。
演员是为角色服务的,故事情节需要什么表现就是什么表情。
说得好像自己能哭出一百个花样出来似的!
没有哪个演员敢说自己的表演状态是百分百不重样的!
光杨紫的台词就能吊打一大群花瓶演贝!
叶家辉父亲的结局是怎么样?
绑架了贺顿之后,和叶子辉对质之后剧情突变?
很突兀。
贺顿是真的被绑架然后放出来了?。
还有贺顿真正父亲的事没有再提起过。
感觉这八集还有有些地方有点乱。
几条线同时写,但是彼此关系又没有多少关联。
贺顿当时是怎么突然怀疑安娜和自己母亲的关系的?
钱开逸的几个同事是否知道贺顿就是小可乐?
贺顿的小可乐包括女心理师,里面讲了很多心理上的情绪问题,我想请问一下,你们理解的这部剧是想传达什么观念,是想传达给哪些人的?
里面讲了很多人,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缺陷,都会有控制不住的负面情绪,说实话,在当下环境,有没有发现社会包括整体网络环境对人的要求太高了,不然就是被嘲笑被审判被吐槽的那类人,你恋爱脑要被嘲讽,要求你绝对理智大于感性,你不够优秀会被打击,因为网络上每个人好像都过的很好,你被包裹在这种环境中,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去尝试嘲笑别人,从而站到“正方”,你不能情绪暴躁,因为这是不对的,你不能太圣母,因为这是不对的,你不能站错队,因为这是不对的,于是有了大多数,于是有了所谓“大家都”。
但是,其实大家都感觉到了,在这种高压下,我们很多失去了自我表达的权利,而且持续被pua,人无完人,这才是人。
其实当我写下这篇的时候,意识到很多东西的我也是持续性在做错事,说错话,伤害别人或者被伤害,因为这些碰撞不可避免,除非不跟人沟通,但是当情绪过去之后,如果善良是我们的底色,那些其他的一切希望我们都能跟自己和解,允许不完美,不完美的病人,不完美的女人,不完美的男人,不完美的我们自己,可能不够勇敢的我们,可能永远也给自己戴不了光环的我们。
人的一生都是在跟自己和解,人的一生都是在跟世界和解。
这部作品,不是在告诉我们压抑情绪,而是告诉我们你无论怎么样,其实你都是大多数,你的所有负面情绪其实和你经历过差不多的人都会有,你是正常的人,别讨厌现在的自己,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好好的和现在的不愉快的自己和解,然后一起解决掉现在你们面临的问题,无惧前方风浪,勇敢走下去,不要害怕受伤,因为爱你的人会永远陪伴。
很难做到吧,但是观看的人万一有哪些人可以做到呢,对吧
实拍,现场录音,道具极其简朴,摄影好像用的手机一样,演员演技也一般,但拍范公,多给一星。看着看着倒觉得很质朴,哈哈。
没想到这小成本制作的群演剧看得我眼花缭乱,哈哈,冲着范仲淹去的,还不错,主要是摄像太拉跨。
爸妈在看的~
拍得比较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