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和老公追完了《南来北往》全剧,观剧的这段时间,我经常被剧中精湛的表演打动,被幽默的台词逗得哈哈大笑,又为扑朔迷离的剧情揪心,为命运的跌宕起伏几度潸然泪下。
听着第39集的片尾曲,我只感觉怅然若失,仿佛跟着剧中的汪新走完了这美好又令人遗憾的一生。
看着年迈的汪新向儿子感慨高铁的极速,看着大院的人都住起了宽敞崭新的楼房,看着车上车下的过客重逢再分离,不禁感叹生活的神奇,又让我不禁再次怀念起那个经常洋溢着欢声笑语的铁路大院。
有赤诚努力又爱嘚瑟的汪新,有高大儒雅但心怀愧疚的汪永革,有工作负责但固执的马魁,有大大咧咧勇敢可爱的马燕,有外柔内刚的素芳,有美丽又虚荣的姚儿,有其貌不扬但真诚质朴的大力,有温柔体贴的沈医生,有性格开朗待人真诚的老吴两口子……他们有福同享,有难互帮,简直就像这现代社会的一个乌托邦,让人向往。
除了大院,火车上的旅客更是折射人生百态。
编剧高满堂采用了一种有些冒险的叙事手法,寥寥几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片段,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些旅客的故事前后呼应,让人频频惊叹!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二刷南来北往了,不仅是重温,更是拾遗补缺,仔细看看那些我遗漏的细节。
当然,南来北往不是完美的,比如高满堂编剧不擅长的刑侦部分的剧情就比较弱。
但瑕不掩瑜,我真的很爱南来北往!
希望南来北往能被更多的观众看到!
这部剧其实演员演技,服化道都没有大问题,但是主线故事逻辑是存在问题的,马魁就认定汪永革有问题,但是他阻止不了马燕和汪新谈恋爱,即便马燕都怀孕了他也不松口,在那个年代,马燕这种谈了朋友不结婚也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马魁本着他女儿的名誉不要,也不松口,不过就是为了虐而虐么?
按照34集的回忆,汪永革也只能算误杀,但是非不说,要让马魁坐10年冤狱,马魁也很有意思,本着女儿一辈子名誉和幸福不要,也要晓得真相,为了虐而虐。
编剧也不晓得是不是要为了歌颂一个无罪恶的理想之国,还要让汪永革自首,那即便马燕和汪新在一起了,这个混乱的长辈关系也只能是他们夫妻关系中的一根刺,这种不是我国890年代常见的社会关系,这种比起《乔家儿女》都差的远,1988之所以优秀,是他勾起了大家对890年代的回忆,产生情感的共鸣,《乔家儿女》至少也反应了那个年代普罗大众的一个生活缩写,但是本剧是一部为了虐而虐的狗屁故事,只能说编剧没有好好捋清楚这个逻辑,没有编好这个故事。
现在内娱的剧真的是非常不尊重编剧,导致编剧的生存环境非常差,非常弱,所以编剧们也不会好好的写剧本,长此以往,内娱的剧是不会有进步的。
还不错,推荐但是后半部分在好好编排下,合理点会更好。
第一,作为本剧首要矛盾,汪段长知情不报这一设定。
汪段长当时已经是列车长了的段位了,犯罪分子自己跳窗逃跑,你跟着缠和啥啊?就算扔了个盆,你不也是想阻止逃跑吗就算你胆小怕事,蒙了,你不承认,谁知道啊???????何苦弄成这样?犯罪分子跳车逃跑,失误摔死了。
所有人 信警察还是信死掉的犯罪分子。
这个矛盾点,太牵强了。
都列车长了,这点应变能力没有?那官场不是白混了。
这个矛盾点 圆的不够信服。
第二,作为本剧人物性格最突出的 马魁。
你与汪段长有恩怨,绝对不可能让女儿嫁到汪家。
那你为什么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墨许两人谈恋爱呢???既然你如此在意,那做父亲的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阻止呢。
让两人处好几年都30多了着急婚嫁了,才往死了阻止。
那不晚吗????哪个当父亲的会这样做???啊,我女儿先跟你处着,玩呗,反正要结婚时候我就跳出来反对就行。
正常父亲不会这样的,尤其是马魁爱憎分明的人设更不会。
可千万别说马魁不知道他俩谈恋爱。
那可太说不过去了。
这两点 是本剧最大矛盾主线。
也是我认为圆的最不好的两点。
前面一直淡化了马魁对两人谈恋爱的仇视,还不如顺着这个节奏,就直接淡化了。
模糊了。
和解了。
的了。
最后各执一词,此事变成开放式谜团,汪段长即有可能是后来才在2车跑过去的。
也有可能受了威胁 怕事没站出来。
马魁也有可能看的是后来跑过来的汪段长。
很多真相都是模糊的 弱化这个矛盾点,也算是一种填坑办法第三,破案靠闻味,如果你拍唐人街探案网剧,林黑狗。
我就没必要质疑合理性,可你是写实的年代大戏啊!!!!!!!三十年后还能闻出人贩子味来?你怎么知道那个味道就是人贩子?你和人贩子睡过?你怎么那么熟悉?就算熟悉,30年还能闻出来?????不管鲁豫信不信,我是真不信。
第四点大毒贩子,没事老找警茶喝酒也就算了,套情报。
还带着你那一看就是最底层级别的小弟出来,那俩小弟瞅着就不太聪明,不怕露馅吗?太二了。
服画道都很考究,就最后李乃文的这4个小弟,大佬会跟保安一样的小弟玩到一起去吗?起码换换衣服,搞好形象啊。
你是老板,你和重要朋友吃饭,会带门口保安去吗??????如果说你们是好兄弟,那起码 着装和智商统一一下啊。
个人看法,如果后面结尾好好斟酌下,编写的在合理点。
还真能是部好剧我很喜欢丁勇岱 从白宝山 到琅琊榜 到人世间为你点赞!
男主师傅车上追捕罪犯。
罪犯穷凶极恶,进入餐车,拿刀威胁男主的爹汪父,在罪犯开车窗要逃走时,汪父用一物件击中他,导致罪犯跌落,汪父抓住其脚,但没能救上来,……然后,男主师傅居然就被算作犯罪(导致罪犯摔死)而坐了牢;汪父一直认为是自己杀人愧疚害怕不敢出来作证。
这都能让作为警察的男主师傅负上刑事责任?
罪犯在犯罪过程中,汪父举止有见义勇为性质,在罪犯掉落时也实施了救助行为,哪里算得上杀人?
连正当防卫过度都算不上!
这个症结成了该剧的一大纠结点。
问题是,当年那个法制水平,哪里来那么多的保护罪犯生命权的先进意识?
那个时候,更多的是保护无产阶级zhuanzheng的铁拳的威力。
算了,都是编导把几十年后的思想超前移植到那个年代了。
姚玉玲可以因为贾被枪毙过的不好,可以穿着朴素但看着干干净净的和发财的牛大力偶遇,这种结局一样可以传递正能量,一样可以令人唏嘘,因为这种在80年代就拿全部粮票换布票的爱美女人,哪怕卖串也会让自己尽量体面(参考父母爱情被发配到岛上的安欣,就算再穷,也会尽力让自己看起来是干干净净的,而且卖串其实挣的真的不少)而不是邋里邋遢的穿个破棉裤在夜市遇见了带着小很多漂亮女友的牛大力,牛大力在看见邋里邋遢老了很多的姚之后,才把给姚准备的戒指扔掉,这一幕实在是太恶趣味了,感觉甚至把整个电视剧的格局都降低了,让我有了一种进入了男频爽文的感觉…
剧中铁路大院的景是棚里搭的吧 1. 场景不是很自然 有点出戏 2. 胡可和金晨演母女有点违和感 感觉俩人年龄差不多 金晨的长相特别洋气 扮相不像是那个年代的人 更像是港风美女3. 白敬亭和姜妍更有 cp 感 希望剧的主线不是感情 特别喜欢看年代剧 没经历过那个时代 但总感觉虽然那时候什么都缺 但却什么都是真的 人与人之间也更纯粹些 现在真的好累
本来可以给出3星半或者4颗星,但是……南来北往这部电视剧,虽然细节有瑕疵,但是整体是不错的。
如果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讲,它与很多影视剧都有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法律知识缺陷特别大,影响很恶劣!!!
第一,马魁抓得是三个盗窃嫌疑人,盗窃嫌疑人被发现盗窃后实施暴力反抗,则性质更改为抢劫嫌疑人,属于暴力违法犯罪,对这类犯罪嫌疑人是可以采取“击毙”的。
第二,就算是没有汪永革作证,两个嫌疑人冤枉马魁,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也是不成立的。
第三,汪永革也是无罪的,哪怕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个人拿刀冲进餐车,对于汪造成威胁,汪只是拿一个盆扔向对方,哪怕这时候造成对方伤害,也是正当防卫或者是紧急避险。
第四,死了的嫌疑人是自己主动打开窗跳车逃避抓捕,汪还实施了救助,救不成是救不成的,与嫌疑人自己的行为无关。
希望以后的影视剧,涉及法律内容请谨慎一些,而且这个不需要什么特别难的知识点!!!
最后两集就是💩!
1.自己是毒枭,请两个刑警吃饭,不去饭店吃,反而去毒枭开的夜总会,还叫4个带着纹身的喽啰陪喝酒,生怕警察不起疑,活够了吗?
2.老马说和瞎子学习闻味儿,怎么教的压根儿没演,再者说闻味儿这玩意儿是一个能教一个能学的?
最后老马连人身上的毒品味儿都能闻出来,开玩笑呢?
3.老马故意说抓到的一个毒贩关在人民医院,然后毒枭就派4个马仔去灭口。
老马也没说病房在几楼几室,马仔找都不用找,就直接到那个病房了?
警察已经埋伏好了守株待兔,还能跑了俩?
4.事情败露了,警察怎么就认定毒枭一定出逃,马上就能把偌大个城市各个出口封锁了?
没有堵到人,怎么就知道毒枭没走公路?
难道毒枭不会选择就地藏匿?
怎么就知道毒枭一定乘火车走?
嘿,火车还就那一个车次,就是俩主演天天跑的那趟车,然后就在这列火车上和毒枭上演个大结局,这都1995年了,火车车次那么少吗?
编剧和导演想强行来点冲突和反转,结果是拉胯又无脑的剧情。
如同饭马上做好了,自己往锅里扔坨屎!
*文中照片是春节拍的,请勿搬运使用。
三星半,因为在家里老人长大的村里拍的,算四星。
跟着老人断断续续看完,不算深刻。
以下大都是关于拍摄地的,没有剧透22年底那会儿,还在拍摄,口罩还在,很多人去某个酒店蹲守金和白,经常从那里跑步路过,觉得追星很疯狂。
拍摄地是一个老区,位置在坊子老区,名字叫坊茨小镇。
曾经是德占,挖矿修铁路。
后来变成日占,继续挖矿修铁路。
小镇里有大片德日建筑,保存完好,近期又经过修整,有点可以参观游览的味道了。
拍片子的老街道,前几年还是住人的,后来整体迁出,打算弄成一个影视基地,赶上了三年,不能说耽误了,进度总还是慢了一点。
希望这部片子能够给这个陈旧的老街带来点新生机。
春节去了一次,街道上贴满了剧情海报,确实 有不少人来打卡拍照,外地人不多,大都是本地搬迁出去的老人,找到自己曾经的老屋,在门口打个卡,拍张照。
这个地方值得看的并不是老街,老街不算老,六七十年代的房子居多,又三四年无人居住,也有一些损坏了。
要去看的其实是另外三个地方,一个是坊子炭矿。
坊子炭矿1898年由德国人始建,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矿区内现遗存德、日建筑群9处。
其中德建坊子竖井历经百年仍保留完整,砌碹工艺罕见。
上世纪50、60年代留下的1万多平方米的工业车间群落及横跨北海路的输煤走廊,甚至可以坐着电梯下到德国建造的百年坊子竖坑与敏娜竖坑接连贯通间的井下巷道,参观清代民办煤窑,德、日侵占时期开采场景,水灾、火灾案例现场,马拉矿车运煤场景,矿工生命守护神——圣芭芭拉神像,还可以在井下坐猴子车。
另外一个地方是坊茨小镇。
坊茨小镇是一片德日式建筑群,形成于1898年至1914年德日殖民时期,有德式建筑103处,日式建筑63处,有德军司令部、德军医院、火车站、机车维修段、电报大楼、邮局、煤矿、修女楼、教堂、学校、兵营、水站、高级军官别墅区等完整建筑群落。
第三个是老坊子火车站。
也是德日建设的,保留了大量建筑,特别是一个车头调头的设施,我估计全国少有。
专程来看,大可不必,风筝节的时候顺道来看看,倒也还可以。
以下说点电视剧本身剧本身设置的挺庞大,从男主年轻到退休,四十来年吧,总体看着大概还可以。
特别是几个老戏骨的演技还是很在线的,甚至看到了大潘潘斌龙,那一嘴东北话。
住所的院子拍摄,进了那个门廊之后的场景,人造痕迹大了一点,个人始终感觉光线都是人造光,看起来有点假,就是那种在影棚里打了几盏灯的感觉。
东北话略微有点出戏,学得不太扎实,毕竟宁阳宁阳,辽宁沈阳。
东北话的精髓在东北人觉得自己的普通话老标准了,外人一听就是东北话。
外人觉得东北话可好学了,学得老像了,东北人一听就是学的。
大概这个戏就有点这个感觉吧。
也有点吹毛求疵了。
最后,欢迎大家来玩。
一个在拍摄地生活的东北人。
哎呀妈呀——姚儿如果要说姚儿最喜欢说的一句话,自然不是【我真的喜欢你】,而是哎呀妈呀。
我一直觉得哎呀妈呀是一句非常好的东北话,有着祓魅的效果。
自欺欺人,在生活里鬼打墙,都可以来一句:哎呀妈呀。
姚儿是大院的异类。
大家都勤勤恳恳,一分钱里都要攥出油来(因为油还是定量的),她却把粮票换做了布票。
这种离经叛道的做法不仅仅是一种反抗,简直就是一种革命。
哎呀妈呀,不就是爱慕虚荣,臭显排呗?
譬如姚儿的制服改了腰,姚儿的裤子包了腚,姚儿的花枝招展让人无法无视这是一朵恶狠狠的花:“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大部分人,都得活在和大部分人差不多的世界里。
可以簪一朵小花,可以绣一纹小边。
大部分时间里,不能被人在人群里,一眼看到你。
姚儿时时刻刻都要这样。
即便会昏倒在院子里,即便不出意外的落在了唾沫里。
她扁着嘴,她准备不吭声地倔强到底。
她吃到了大白兔奶糖。
姚儿为什么一个人住在大院(母亲是不是改嫁或者丧偶,她是不是读书……)没有过多交待,这样就在热烘烘的大院里,她孤零零的。
当然,有个牛大力就像牛粪一样移动供暖。
当然,还有汪新。
穿得干干净净,长得白白净净的汪新。
就像大白兔奶糖那样的汪新。
姚儿瞬间就熔化了,给他钉扣子,打扫屋子,搂着他手问:你喜欢我不,我俩处对象不。
这时候是姚儿最接近幸福的一刻,不出意外的是当然出了意外。
汪新的波折其实并不一定偶然,用他的话讲万一以后生病啥的,连个端药的也没有。
当然如果姚儿听到这句话大概会掀桌:怎么的,这样说的话,汪新我要和唠唠。
但是姚儿自然不会,姚儿只是抱着痛苦的心对汪新说:对不起汪新,我其实心里一直喜欢你。
人和人最难的就是 我一直喜欢你,难就难在两个人一直在一起,靠的不是喜欢。
咋滴——姚玉玲姚玉玲不是恋爱脑。
玉玲可不是山炮。
多年以后她对在火车上狭路相逢的牛大力说:大力啊,你对我的好,我一直记得。
把邻居家的蛋鸡烤了,她也知道给汪新一个大鸡腿;破电视机没亮,琢磨对方是不是打一开始就借着修电视机一晚上搁这不走了;破自行车摔了,知道对方背着自己为了显排,只能说这个癞蛤蟆晦气不是;把桌子干塌菜全报废反而知道:的确不过了呗。
但是当对方推过来金戒指的时候,放下酒杯的姚玉玲坚定地推了回去:这太贵重,你拿回去。
姚玉玲想嫁给汪新,也差点和牛大力去扯布领证,知道自己的心在贾金龙身上毅然辞职从沈阳去了哈尔滨,沈阳距离哈尔滨577公里。
因为牛大力殉情后大院的嘴脸,让她知道在他们的心里:我的心眼最多呗,我的心都是黑的呗,就想把我绑火车头烧了呗。
当然,那些好人会说:哪怕我们知道了,也会给你祝福。
去他妈的吧。
姚玉玲找到了生活的一条缝隙,一往无前地冲了出去,她是准备粉身碎骨的,因为在这个窒息的好人堆里,她早就被指指点点,她早就是摇摇欲坠。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董妍《倚天屠龙记》里最为潇洒的并不是光明左使杨逍,而是面对灭绝依旧不悔的纪晓芙。
姚儿知道贾金龙贩毒吗?
姚儿后悔那年登上火车吗?
编剧明确写了她蓬头垢面,明确写了她的背影有点佝偻,但我还是觉得姚儿是不悔的。
后悔又咋样呢?
相对于在宁城的捉襟见肘,哈城的玲玲可是实打实的玲姐。
她在火车上先后和汪新、牛大力的相逢毫不躲闪,落落大方。
她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她如鱼得水,一如既往,犹胜于前的明媚。
和牛大力凑合过呗,和汪新死乞白赖呗,或者,还有路人一二三四五呗。
偏要勉强。
姚儿知道那个男人是危险的,但那种危险同时也意味着,的确可以杀出一条血路。
她近乎盲目,实际精准找出了一个非常合适自己的世界。
咋合适啊,贩毒还是开夜总会啊。
铁路广播员可是铁饭碗,没准……姚儿不需要这个没准,她就是在鬼窟里也能找出活路。
她可不仅仅是个漂亮的姑娘,她是真正除了让贾金龙喜欢,她有自己也喜欢自己的能耐。
无所谓那烟花。
无所谓今日之写满我的不堪。
姚儿真真切切地为了自己活过一遭,幸福的花儿,那样开过。
那样美的姚儿,谢谢姜妍,你让我看到了啊。
结尾真是恶心。
刚开始还好,后期女性人物写的跟shi一样,让人很不舒服。胡可生病不看病,还撮合自己老公跟医生,真的够够的。拜托来点女性编剧吧。这种男凝视角真的看够了。
金晨的脸越来越垮了,尤其放在这种年代剧里显得格格不入
男主这个蹩脚刻意的东北话...本东北人听了太难受了...还不如说普通话..两颗星给其他配角..
在播剧观看人数比不上b站春山学在线人数🤣
不太懂,东北好演员那么老多,偏偏让一个演技不咋地的北京人来说东北话。还有女主这个存在感真是可有可无。全靠老演员们撑着。
小白演技杠杠的,路人真是忍不了豆瓣愈演愈烈的饭圈风。说他接不住戏的能不能举举例子别无凭无据瞎baibai啊
素描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临摹警察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满分年代剧。
最近看了太多国产剧国产电影,感觉智力明显下降了
丁岱勇不愧是老演员,演的很好很好,就是编剧干嘛最后让马魁死,让爱美的姚玉玲邋里邋遢。
刷了三集,不能说好,但是也不是很差,就是感觉有点无聊,没啥吸引人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连汪永革都能被原谅,姚儿却是那么个结局,编剧可能被优秀漂亮的理智女性伤害过,有创伤
小到丢鸡反扒,大到缉毒追凶,鸡飞狗跳人百态,铁路车厢故事多,冷的有冰冷无情铁手镯,热的是酸甜苦辣人情味儿,南来北往四十年,汪新陪你过大年
无语至极,玉玲怎么给一个这样的结局
好阳刚的结局hhh,长的漂亮会来事的女的,因为拒绝了屌丝,结局悲惨,非要整得邋里邋遢,遇见逆袭之后带着年轻的女朋友的路过的屌丝。男编剧们,yy适度好不好?这结局你看看现实吗?现实中这种女的混的根本不会差到哪里去,就算混的不好,她这性格会把自己整得邋遢吗……看得出来,你们被所谓的“女神”拒绝,怀恨在心很多年了,当编剧后总算可以安排一个吊打结局让自己爽一把了
男导演的爽点:当年看不上我的美丽女人 现在年老色衰贫穷落魄 而自己有钱身边有年轻美女 无语 精神胜利法 好爱意淫
又是男性视角下的标准结局,光鲜的牛大力遇上灰头土脸的姚玉玲,看似是人生百态的戏谑,但依姚的性子,就算摆摊卖串也会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男的结局都是有成长有意义的,女的结局好坏取决于嫁了谁,2024年了各位编剧们!
质量很高的剧 这7.1分真的没看懂
郑晓龙导演,高满堂编剧,丁勇岱主演,这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铁路公安题材的年代剧的水准稳了!目前看下来,人设立得住!剧中不同时期的老火车真实还原了过去若干年代人们出行乘坐的列车,南来北往的人们各种方言(尤其是四川方言“贼娃子”)让人听着也十分亲切。另外白敬亭近几年演技有明显进步,期待他能真正有所突破。
只能说合格,挺适合过年看的。挺好一题材拍的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