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许多影迷不一样,我走进电影院观看《风云2》,主要是为了缅怀记忆中那个深情款款的男人——郑伊健。
小时候看多了香港TVB的电视剧,当时郑伊健和陈松玲是一对老搭档,在《笑看风云》中,记得有个场景发生在电梯里,松玲看了看伊面的一头长发,漫不经心地说:“剪了吧。
”没想到,下次见面,他真的剪得干净利落。
松玲扮演的女主角死后多时,伊面仍然牵着她的狗蹲在她的坟前,嘴里说着“永远爱你”。
一人一狗的落寞身影至今想来仍令人心酸。
郑伊健演过很多类似的角色,《中华英雄》中,他命犯“天煞孤星”,妻子死去,儿女离散;《古惑仔》系列中,与他患难与共的小结巴身中多枪惨死;还有在《风云雄霸天下》中,他在新婚当天就承受丧妻之痛。
这些人物很悲情,也很痴情。
郑伊健的武戏演得好,文戏更加出彩。
《风云雄霸天下》中,他的表演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念想,但是到了续集《风云2》中,只剩下一些“高科技”的幻影,不管是聂风还是步惊云,不管是郑伊健还是郭富城,都在眼花缭乱的特技效果中悄然隐去。
《风云2》拍摄仅用了3个月,而后期制作耗时16个月。
可以说,特效是主角,两位男主角退居次要,而蔡卓妍和唐嫣两位女主角则是配角中的配角,花瓶中的花瓶。
电影不是以情节发展为主要推动,而是以一段一段重要的特技场景来结构的,比如“万剑归宗”、“步惊云霸剑”、“聂风成魔”、“悬崖死战”等。
同样是根据漫画改编的《风云雄霸天下》,对特技场面的打造不可谓不用心,但是影片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也很震撼,特技只用作锦上添花的效果。
据说在《风云2》的拍摄中,演员只在绿幕前手舞足蹈,不要求有矫健敏捷的身手,只需摆出一些姿势,其他的自有后期特效来补充。
这种表演方式连演员本人也很无奈,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剧中人物很少表现出内心的冲突和彼此间的碰撞,演员的表演浮光掠影,而我的缅怀自然也以失望告终。
在第一部中,郑伊健扮演的聂风理性而沉稳,信守承诺、富有正义感,而郭富城扮演的步惊云狂放不羁。
两人就像从漫画里走出来的活灵活现的人物,颇具希腊神话里的日神和酒神精神,个性突出,难分伯仲。
第一部中,聂风和步惊云都深爱着师妹小慈,但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迥异。
聂风发乎情、止乎礼,而步惊云爱得炽烈、充满占有欲,影片将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渲染地惊心动魄。
杨恭如扮演的小慈为影片增添了一抹惊艳的色彩。
除了壮观的武打场面,电影也有着柔情缱绻的抒情片段。
聂风和小慈在黑夜的萤火虫之间飞舞,配上那首由清澈的童声演唱的小曲,实在是唯美动人。
另外,舒淇扮演的楚楚既活泼又痴情,为原本绝望的爱情故事注入了一丝新的希望和亮色。
相对而言,《风云2》描写的爱情如蜻蜓点水,两个女主角只会娇娇糯糯地呼唤“风哥哥”和“云哥哥”,那也算是爱情么?
唐嫣扮演的楚楚更是在两个男人打得难舍难分时不识趣地多了几句嘴,以至于无辜断送了性命。
这样的死法观众并不会感到惋惜,只会觉得“男人打架时,女人请闭嘴”。
男主角性格平淡,女主角们也少了那份惊艳。
就连反派人物,也不如第一部中的“雄霸”那样野心勃勃、霸气十足。
《风云雄霸天下》是一部兼顾视觉表现和故事情节的商业大片,而《风云2》更像是一种前卫的影像实践。
有人说,《风云2》代表了未来电影创作的新方向。
也许是我老了,把不准这个时代的脉搏,我仍然更怀念第一部的《风云》。
风云是多么经典的漫画啊,第一部风云雄霸天下是多么经典的电影啊,怎么搞恐怖片出身的彭氏兄弟一接手,怎么整个画风就变了呢?
怎么就成了惊悚片了呢?
剧情嘛,还是跟原著差不多。
东瀛绝无神入侵中原,无名强用万剑归宗身受重伤,风云不堪一击。
紧接着步惊云跟无名学剑,聂风跟第一邪皇学入魔。
在龙窟中大战绝无神最终获胜。
可是疯哥哥魔性贯脑,六亲不认啊,抢走龙骨,再决战步惊云,搞得步惊云最后还要舍己救人跌落悬崖。
主演不说了,郭富城、郑伊健都是面瘫的很,酷劲十足,,一言不发。
唐嫣完全就是个傻缺,完全不知道她出场干嘛的,唧唧歪歪的,最后被杀竟然觉得很爽快。
蔡卓妍演郑伊健的网友,哎,见一面就死心塌地的,长得帅就是有优势啊。
何家劲的无名扮相很好,虽然有点弱。
谢霆锋就是一小受。
听说导演对特效非常有信心,我承认,这个特效不止五毛。
什么万剑归宗啊,什么水滴啊,什么气,什么不灭金身什么杀拳好歹都摆弄出来了,还有剑气纵横。
可是你把这部经典搞成惊悚片是啥意思?
郑伊健的诡异造型,好吧入魔我勉强接受。
反派大多带着鬼面,好吧,日本人的扭曲审美观。
可是你把色调搞的这么阴暗干嘛?
连出招都是鬼气森森的。
再加上恐怖片中的标准配乐,简直就是完美的恐怖电影啊。
好好的经典就这么被毁了。
慢镜头超多,特写超多,我承认主角们都很有型。
可是风云最大的爽快感应该是动作设计以及层出不穷的高手吧。
求你们放过经典,回去好好琢磨恐怖片吧。
不到豆瓣影评就不知道嘴巴能哀怨到如此地步如果不好看,不就多花了您几十么不就多抬几步贵脚么别动不动很文艺地码一大摞文字然后挤两个字烂片作为中国武术片的源头,港漫的的发祥地香港和他们的电影人已经值你们3分了想当初你们还去学校包场看那隆隆炮声的红色片子时候你们没惊叹过为什么一个武打片能拍成这样再说翻拍港漫这是很讨巧的方式本人在小学就接触这个,现在还藏了很多港漫不是悬疑小说,港漫不是科普读物大多都是肌肉男+性感美女的画册而已是茶余饭后的期刊里面有粗口、暴力、色情有打着打着就不知所云的情节讨论一个连载了十几年的故事他情节是否合理是否严谨?
如果你说不懂这些那请小声点龙虎门拍得好么,你们觉得中华英雄拍得好么,你们觉得刀剑笑拍得好么,你们觉得。。。
不好?
那好吧,特技呢?
能对那些所谓大导演拍的"搞笑正剧"和"flash电影"挖掘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竟然有如此深刻含义的你们此刻为什么不能宽容点!
--这么多字真烦!
求求你们,别打了!
文:穆肃20年之前,香港武打片的传统是找一个荒郊野岭,请几位有点硬弓硬马的武生,穿上黑衣服,或者再粘上猪毛做的假胡子,然后以耳鬓厮磨、亲密无间的方式,拳打脚踢、刀来剑往,再辅以煽情的慢镜头,打个二三十分钟时间,随着反派人物夸张的喷血镜头而告终。
20年之后,香港武打片的传统有所变化,现在不再找荒郊野外,而是寻找一个摄影棚与蓝幕,请一个明星阵容,对着虚无之境挥刀挥剑,摆POSE,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请那些有良好情绪自控能力的演员才行,不然就会笑场,一个人在空旷的摄影棚里轻轻挥动一刀,后期制作却迸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很可能会让被拍摄对象笑场,因为感觉很无厘头。
无厘头的夸张视觉梦幻,行为艺术式的拍摄方式,正成为电影特效时代的寻常场景,《风云2》是这一电影发展趋势的成果,也是一个推波助澜者。
电影一开场,“正邪势不两立”到“风云二人请高人出山”,都契合了那些耳熟而能详的武侠传统,又是拯救苍生的悲壮故事?
但显然,电影虽反反复复提到的“保卫中州”与《指环王》中的“本土世界”完全是两码事,《风云2》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是高手之间不断的比拼厮杀,全然看不到天下苍生的疾苦。
失去被拯救群众的英雄怎么能够称为英雄?
就像没有配角陪衬的主角,怎么能够显现光辉形象?
《风云 2》已经请来了一大批价格昂贵的明星,怎么就请不起一些烘托红花的绿叶演员?
以致于使《风云》看起来就像是几个主角孤芳自赏的窄小舞台。
孤芳自赏往往是一种寂寞的造型艺术,《风云2》勿庸置疑地证明了这一点,整部电影只有二百句台词,这为演员“耍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为每一次的举手投足,都可以在电影中使用定格或慢镜的处理,再搭配上气势磅礴的音乐和稀奇古怪的造型,视觉的刺激感很强。
缺点就来了,冷肃的场面,虽说可以使演员很酷,但是有限的台词也立刻变得相当“冷血”,尤其是“风”把“云”击落悬崖之后,魔性退却后的几声惊呼“为什么”,使人顿悟原来港产片的抒情并不是为了纯粹的情感抒发,而是在推进剧情的同时,再给观众带来几分搞笑的元素。
和“荒郊野岭时代”的港产武打片一样,戏不够,打来凑,大反派绝无神死后,电影的叙事正式宣传半身不遂,接下来漫长的40分钟变成了“风云”兄弟的博击赛,其观影价值仅等同于拳王争霸赛,不,连拳王拳霸赛也不如,因为风云的打斗完全没有借鉴或募集意义,高科技的特效营造出虚幻的意境,灵魂出窍,剑血纵横,从春打到夏,从秋打到冬,几场打斗戏下来还以为会休息一下,没想到风云二人继续山顶决战……风、云都是不死的“小强”,怎么打也打不死,所以怎么打也是有惊无险,但关键是,在这场“天雷勾地火,久旱逢甘霖”式的激烈打斗中,唯一受伤的是观众。
至少我个人,在观影的过程中,多次忍不住喊一声:求求你们,别打了!
不得不说,标题太有气势了。
小时候最讨厌的事情之一就是学校组织看电影,回家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坐在马桶上挤出点什么东西作为观后感交给老师。
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我当时写的不是观后感,是影评。
马上顿时立刻就觉得高度不同。
小时候我个人觉得每个内心充满英雄主义和略带反骨的中国小盆友都有成为聂风还是步惊云的想法。
也许是出于对他们那头我们怎么留也留不到那么长的飘逸长发的向往,我用洗发水日日浇灌,刘海终于到达眼睛长度的时候,突然一照镜子,发现自己离聂风很远,离非主流很近。
不过总体来说风云1相当赞,无论是特效还是动作还是英雄形象的塑造,那是相当的成功。
不过倒是一直费解为什么步惊云的斗篷都到哪都是飘着的,他的头发到底是在前卫还是好彩染的,出场一次是否要用成罐的摩丝。
抱着这些问题成长了数年,终于等到了风云2,没有了杨恭如姐姐,多了阿SA妹妹和一位翘嘴巴脑残小演员。
让人有些许感慨,好在风还是风,云还是云(你是风儿我是云?
)。
云的头发虽然还是成不自然弯曲状,但是少了惊艳的紫色。
而风秉承大家闺秀的形象,一头乌黑直发出场。
整部戏下来台词要是大家一口气说完应该不超过15分钟。
大容量的特效和打斗充斥着整部戏。
还有大量美瞳的使用也是让观众应接不暇。
笑点多的吓人,可以说每当有楚楚的出现就有笑点,建议大家组个强力围观团围观此枚奇女子。
说话脑残的地位可撼曾哥。
小剧透一个,当聂风成魔快一年的时候,她用童音很傻很天真的问,“风哥哥,他们说你成魔了,是真的么?
”这不是和问聂风是不是脱发一个性质,太侮辱人了!
结果当然是被聂风一招秒了……可谓大快人心。
当无名为步惊云创下新剑法,并且在悬崖上很有气势的写了一个错别字,他心中只有一句歌词:“It's too late to apologize!
”将计就计,将那字命名为“霸”字,顿时全场笑喷。
步惊云虽然没上过大学,但是怎么说也知道霸字不是那么写的,于是眨着星星眼问无名叔叔,“能写中文么帅锅?
”笑点太多,大家看过便知。
总体说来特效很赞,剧情有点老梗。
个人更喜欢第一部。
但是两个老男人依旧魅力十足。
岁月没有把他们改变太多。
期待风云三。
可能很多朋友跟我一样,是从小时候看《画书大王》开始认识马荣成、认识《天下》画集(也就是内地版的《风云》)的。
在当时日漫风行中国大地的时候,以《天下》、《天子传奇》为代表的港漫以细腻而不失遒劲的画风、紧张刺激的情节与场面,给读者带来一种别样的清新感觉。
而98年[风云雄霸天下](以下简称[风云1]的上映,以基本忠实于原著的情节设置、高度贴合的主配角选角以及在当时尚属新鲜事物的电脑特效,获得了许多《风云》粉丝的热议与好评,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因为这段情结,于是不难理解为何11年后重新推出的[风云2]能让我如此翘首以盼,以至盼了一年多(《看电影》杂志去年秋就做过专题报道)。
可是,当2009年我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后,发现等待的结果却是如此的失望。
有人说电影是电影,漫画是漫画,两者没必要混为一谈。
但是作为一个看过前两部漫画的非资深《风云》粉丝,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将两者拿出来进行一下比较,因为只有比较,才会发现电影究竟做了哪些改动,又丢掉了一些什么。
《风云》漫画出了三部,从画风到制作流程都日臻成熟,但窃以为还是第一部最经典。
第一部的经典在于它的简单和纯粹,没有无止境的商业开发(诸如后期的各种神兵利器泛滥),也没有层出不穷的大小boss,人物情节也相对明晰。
就前半部,也就是对应[风云雄霸天下]的部分而言,其经典就在于以一个类似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常见的宿命传说作为贯穿始终的基调(成也风云,败也风云),传达出一种人生命运充满变数但结局却不可遏逆的戏剧感。
而这根主线,在情节上又将宏观的江湖局势与微观的风云二人命运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读来一气呵成。
而在人物设定上,风云二人的一热一冷,一柔一刚,一正一邪(相对的),强对比下很容易就塑造出了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
而说到当年的[风云1],或许可以思考一下它获得成功的原因。
首要一点,也是非常感性的,就是它在人物选角上与原著的高度契合,郑伊健、郭富城的组合即便是在十年之后还被很多人认为是风云的不二人选(本人也持这种观点),其它许多主配角也令人印象深刻——这一点对于漫画改编电影来说可谓至关重要。
其次,在于电影对漫画在情节上灵活变通的改编。
漫画是连载的,洋洋洒洒几百回,人物情节线索纷繁芜杂;而电影只有1个半至多2个小时,如何做到从原著中萃取出主题,就成为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这一点上,[风云1]很好地将原著中“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的命批作为故事的主线加以强调,而将一些细枝末节,比如说孔慈与风云二人的关系,做了简化和忽略(漫画中孔慈是秦霜的妻子,单恋聂风,被步惊云单恋,而非电影中游离于风云之间的摇摆人),即便这样下来影片仍然有一些赶场的紧凑感,但鉴于保留了主线情节的完整度,也就可以令观众和漫迷们满意了。
最后一点,要感谢当时的特效制作,即便某些场景在今天看来有失简陋。
有[风云1]的成功在前,难免不让大家对[风云2皇者降临](以下简称[风云2])充满希望。
而事实证明,希望的结果却是极大的失望。
与[风云1]相比,[风云2]丢掉了很多东西,简单说来,笔者将其概括为一“重”一“轻”。
先说“重”。
[风云1]是98年上映的,[指环王1]的上映时间是01年,[风云2]09年上映。
之所以在这里列举这几个时间点,而且把[指环王]扯进来,因为我觉得可以粗浅地将是否受到[指环王]们的影响作为区分两部[风云]电影的分野。
《风云》漫画,前面也有提到,其画面风格在于东方武侠文化特有的轻灵飘逸和豪放遒劲,飘逸的是精神境界,遒劲的是声势气场,表现在画面效果上,就是那些越到后期越加华丽的效果线。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步惊云一件背心一挂披风就能独挡千军万马,而聂风一袭短褂一把折扇就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了。
不合逻辑,不在情理,这就是东方人的浪漫。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要贬低以[指环王]系列为代表的西方奇幻题材作品(事实上我是个西方奇幻迷),在这里只是将西方奇幻拿出来做个对比。
阴暗、厚重、充满中世纪的历史感,这些是原本就发轫于中世纪背景的西方奇幻的特色。
一中一西,原本风马牛不相及,关公战秦琼,但当西方色彩大量渗透入[风云2]时,这部电影就必然地走味了。
还记得“水淹大佛膝,火烧凌云窟”的乐山大佛吗?
还记得霜云二人与独孤家争夺火猴的青郁山林吗?
当然还有天下会,俨然少林寺的翻版——而这些熟悉的场景在[风云2]中都再难得见。
充斥于[风云2]的是西方哥特式的怪石嶙峋、悬崖绝壁。
人物身在什么地方?
不知道。
据说是在泰国,但是我没有看到大象和人妖。
一脉相承地,[风云2]的服装道具也比第一部更多了许多细节、厚重感和真实感——这种重量感绝不仅仅体现在风、云和绝无神身上所要多承受的那点负重上。
配乐呢?
从此再无《虫儿飞》的轻松惬意带着青春期的暧昧情愫,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管弦乐、交响乐,全片始终烘托着一种如史诗般的凝重感,很指环王,很魔兽,很TBC,很WLK。
再加上作为最大卖点的特效制作,强烈的声光刺激令人目不暇接,使影片缺乏一张一弛的节奏协调,看下来让人感觉非常疲劳(顺便要感谢一下剧场的放映人员,将音响开得非常大,我坐在那里屁股都被震麻了……)。
想到第二部一开场无名对阵绝无神的那场万剑归宗,黑压压的一片剑海压迫得令人窒息,再回想第一部里剑圣刺杀雄霸的那一式如幽灵漫步的剑二十三,鬼魅飘逸,又一次绝妙的讽刺。
另外要提的是,从[风云2]漫画与真实场景的切换中,也可读出些许弗兰克·米勒([罪恶之城]、[斯巴达300])和昆汀·塔伦蒂诺([杀死比尔]系列)的味道,不浓烈,却依然很西方,甚至用色风格都很相似。
或许这是漫画改编电影特有的镜头语言,但在最近几年这种风格泛滥的背景下,[风云2]还采用这种处理,就多少有些东施效颦的味道了。
因为“重”,[风云2]失却了[风云1]和漫画里的那股浪漫与灵性。
而因为“轻”,[风云2]失去了成为一个好故事的可能。
前面说到《风云》漫画第一部的成功,漫画第一部有两个主题,前半部是关于雄霸的,后半部,也就是对应[风云2]的部分,则是讲绝无神。
雄霸天下的主题是“安内”,而绝无神的背景是东瀛人,所以后半部分的主题可以看成“攘外”(这一细节在[风云2]中被直接拿下了,可能是为了考虑国际市场)。
前半部步惊云是孤戾的不哭死神、自我中心、还爱摆臭脸,聂风却潇洒飘逸尚加心性淳厚;后半部聂风却为了拯救苍生堕入魔道,步惊云却要在无名的调教下“改邪归正”,救国救民救师弟。
这样就存在一种主角角色上的互换。
情感线上,后半部也比前半部要丰满与出彩很多。
可惜这些原本可以引领电影走向成功的线索都被彭氏兄弟轻视挥霍,使得电影的第二部沦为纯靠视效堆砌的视觉大片。
先说情感线,先说女人。
应该说《风云》漫画原本就是很阳刚很男性化的,女人往往难逃边缘化的命运。
而在第一部的电影中,她们甚至沦为被妖魔化被鄙视的对象。
比如说聂风的母亲颜盈,趋炎附势却大脑秀逗;又比如孔慈,摇身一变成为电影中摇摆于风云之间,朝三暮四的东方海伦,令人不齿。
相比之下,[风云2]中的第二梦和楚楚还要算是走运的了,但还是不可避免地继续被边缘化。
个人觉得,漫画有漫画的考量,视觉表现有时可以凌驾于情节之上;但作为电影,作为一个成熟的面向大众口味的商业产品,成功的情感故事的经营能够让其更出彩。
事实上,漫画中几条情感线在电影中都是可以发挥的。
比如说聂风和第二梦。
聂风因为自己体内的疯血而迷惘,第二梦则因为自己脸上的朱砂记而自卑,两个各自孤独的人却通过书信,在彼此间形成一种无形的支持,进而发展出一种温馨的情愫,这就可以发挥。
而电影中却是简单粗暴地直接安排两人见面,说出来的话却好像是两人早就相识,没看过漫画的人自然是一头雾水了——这不能完全归咎于电影的时长太短信息量却太多,有些东西,比如说故事,是可以多放些耐心细细雕琢的;有些东西,诸如特效和打斗,其实是可以适当弱化的。
漫画中的结局是第二梦以自己的血遮蔽了聂风的魔眼,压抑住了他的魔性,这可作为伟大爱情的最好注脚,又不失魔幻色彩,而在电影中却被完全篡改,实在让人不明白。
另一条步惊云和楚楚的线,则是一个绵长的相比之下有些俗的付出和被认可被接受的过程,缺乏戏剧性,但仍然可发挥,电影里导演却光顾着让步惊云去拯救世界去了。
不得不说电视剧在这方面做得要出色许多,虽然其它方面电视剧就是渣。
再说说反派。
其实在原著中反派的形象也是更加丰满的。
在[风云2]中反派主要有两个,绝无神和绝心。
绝无神,顾名思义,就是天下之大,除我之外绝无神。
但故事的结局是绝无神被风云二人合力击败。
对于绝无神来说,这种结局与预期的差异意味着一种世界观的冲突和颠覆,对于读者则可引发很多思考。
在电影中,任达华演绎的绝无神,应该说体现出了枭雄的气场,演技是实力派的;可惜在性格塑造上面,导演并没有给这个角色更多的发挥空间,于是人物流于脸谱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接下来说说绝心。
绝心的问题在于自己的勃勃野心与受制于其父绝无神的那种压抑屈辱间的矛盾冲突。
绝心并非生来绝心,这一点在原著中有交代有表现,其实他内心里也有善,只是绝无神的绝日渐形成了他的绝。
这种变化应该有个过程,而且绝心内心的这种煎熬也应该是始终存在挥之不去的。
可怜的谢霆锋,在电影中却堪堪只得几个镜头和几句犹如跑龙套的台词,导演完全浪费了这么一个可发挥的角色。
最后题外说一句,不把他们二位当小日本打,实在是不爽啊~~最后回到作为主角的风和云。
前面说到,[风云2]中的风云较之[风云1]有一个角色上的互换。
对于聂风来说,他体内的疯血象征着他本性中恶的一面,而他修炼魔刀,其实也就是他本性中善与恶的角力,是一种完全内在的对抗。
而电影中对这一背景设定的省略,使得这种内在对抗,变质成了聂风内在的善对抗世间外在的恶。
人物由此变得单薄变得脸谱化,修炼成魔竟成为特效发挥的一大噱头,大家都醉心于宣传聂风成魔的那些狰狞可怖——这些都过于外在肤浅,其实内心的心魔,才是真正可怕和难以祛除的。
不得不说,电影工业特效技术的日新月异,却让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讲故事了。
而说到步惊云,他要完成的是从自私自利自我中心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转变。
这种转变有外因(聂风成魔不可依靠),而从内在上也丰满了步惊云这个人物。
这个过程在漫画中是有详细铺陈的,但在电影中交代得却过于突兀,似乎步惊云是在一夜之间顿悟,真实感和可信度上也弱了很多。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表达一个风云粉丝在看过[风云2]后的遗憾。
我不知道该怎样定义遗憾。
如果一部片子下来让人铭记的全部都是遗憾,那它还能够说仅仅是一个遗憾,从而继续以“电影是遗憾的艺术”为借口而继续圈钱吗?
[风云2]在这一“重”一“轻”间,挥霍掉的是粉丝十年来的感情,作为一部漫画改编电影来说,它还能够说仅仅是一个遗憾吗?
1.不是每次路过都可以杀人,除非你是聂风!
(路过的时候连个冷笑话都不用讲直接把人冷S,师弟你强的。
)2.导演拍的不是电影,是MV,编辑写的不是剧本,是bullshit.3.花瓶不是你们的错,但是花瓶得没有存在感就是你们的不对了。
其实这部片所有的女性角色戏份删完对这部电影的故事进程一点影响都没有。
4.看到无名给步惊云的剑法取名字的那段电影院的人都笑了。
果然师父都爱装B(我想到了《长安乱》里的那个逗号)。
5.影片开头无名用万剑归宗的时候我在心里大喊:“李逍遥!
李逍遥!
”
楼主为之感叹激动唏嘘的部分已经被这个文艺且略带忧伤的标题概括了,以下评论基本针对“男人的价值在于脸且只在于脸”这句真理……1、特效什么的都是浮云,杀必死的始终都是披头散发破衣烂衫尘满面鬓如霜却仍然散发出我是电我是光我是唯一的神话气场的大叔颜,看过的筒子都知道我说的是谁。
2、不是说小谢童鞋不美,可惜他那张过分精致纤弱乃至有些神经质的脸跟浓墨重彩的本片实在不搭,无缺公子虽然也不错,但是看到他那依旧时而抽搐时而紧张的孩子气表情,果然还是无欢最适合他啦3、伊面的温柔凝重好男人样也算金字招牌了,不过还是暴走状态美绝人寰亚,去cos大蛇丸都没有问题,小时候看新蜀山也是只看血魔那段,变回石生就完,全,无,感。
4、郭天王保养有道,十年弹指一挥间,好!
鸡!
肚!!!
5、在二位男主角的“眉来眼去剑”下沦为炮灰的boss真杯具,从头到尾都在打酱油的二位女“主”角真杯具,阻挡别人殉情的电灯泡都西奈西奈6、神交GJ!!!
那一滴眼泪GJ!!!
乃们才是倾心相爱滴,从正派大师到反派波士都一致认同乃们的JQ口牙,虾米西皮之争风云/云风都无所谓啦总而言之,这二人,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然,我所能想到最幸福的事,还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哦也终于吐了……)p.s.虽然花30块就享受包场待遇让楼主有些许惭愧,总算没有食言地去支持了票房,导演乃赶快凑足钱去拍3,再等十年这人就真没法看了TAT
开场的绝无神发飙那场戏,就基本上给片子定调了——特效功夫+震耳的音效和配乐。
冷兵器的音效是很能发挥影院的效果的,配乐也很烘托气氛,不过印象不深。
而到了绝心屠杀金刚门的那段,动画渲染的效果就很明显的借鉴了“300”。
满屏的红色还是很血腥的,旁边一个带小朋友来的家长把小朋友眼睛遮住了,的确不太适合小朋友看,没有分级制度的悲哀。
除了这些视觉听觉上的享受外,影片的剧情的确是太简单了点。
尤其是第二梦和楚楚,彻底沦为花瓶,居然没有爱情戏。
当然了,漫画作品不能要求太高,无非就是提升战斗力打大BOSS之类的情节。
至少我认为这是部值得去影院看的影片,要是像某些片一样要剧情没剧情要特效没特效的,那才叫对不起观众呢。
星期六我想去看《风云2》,但猪猪要去拍照不能陪我去我实在忍不住诱惑一个人去市一宫看,还买了学生票,嘿嘿,25块打斗的确是很爽!
每一个慢镜头都像漫画一样的感觉不过看久了就觉得导演有点技穷了,节奏都能摸得出来,惊喜也慢慢减退而且全剧没什么剧情,对白也是重重复复最后两个主角互打的时候时间太长,看起来有点尴尬...
和我家女人,去看的新片~去看,是因为她说有面叔~嘻嘻~然后觉得面叔是还不错罗`
做特效的人也不容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果然就是个没剧本的CG动画……
沒有第一部好看。完全是去看電腦特效了。當雲練成新劍法時。無名在崖壁上寫了一個字。然後問雲,知道這個字嗎?步驚雲說。師父,弟子不認識這個字。於是無名看了一眼雲,說了一句“你的確不認識這個字,這個字,是為師新創造出來的。這個字。念Ba(第四聲)。以後你的劍法。就叫ba 劍。”
声色属于极牛的水准了,可以说再度引领香港的特效水准应无问题,剧情,对话,甚至漫画改变这些可以雷人的东西均可忽略....
80拍的棒极了,导演绝对有实力去闯好莱坞,他们对影片的节奏和感觉太准确了。这部片超越了星爷的《功夫》,唯一在故事上稍逊。虽然比《罪恶之城》差了很多,但还是非常能表现出漫画风格。我不太喜欢里面的服装和人物造型,尤其是唐嫣的那身装扮太雷了。配乐铺的太满,有些地方的特技有3D游戏的感觉
特技动画不错,故事显得不够详细,毕竟从漫画改编比较困难。
还绝世美女,结果是看了都腻的啊sa小姐,唉,香港没有新的女演员了么?看来看去都是一票老人!
风云,还是原来那两个风云。风云,已不再是那部风云.........200句台词。和2个PL的女主角..那都只是花瓶。缺少了第一步的那种灵气。 虫儿飞。让多少的风云迷,沸腾..这部风云更多的事加入了科幻的效果。。。还是很期待的。
基片!!!剧情弱爆了又怎样!!!不过五星的原因是我是蔡卓妍的脑残粉!!!
请皇上恕罪,末将在绝无神的淫威之下,不得不向他屈服,令皇上受辱,实在...实在是忍辱负重!这段笑死我啦...
刚看完风云决,就兴致勃勃地跑搜狐上看风云2,结果大失所望……也许现在流行一个故事拍成两部电影,但这只写了不到一半的剧本,竟然也能拍成一部电影!
簡單的意見:音樂多的讓人厭煩。簡單的總結:太難看!簡直就是影院裡的災難!
过瘾,延续的经典,不错不错。虽然打的时间貌似太长了一点…………
郭富城:师父,世上奇字千万,弟子愚昧,没见过这个字。何家劲:此字并非世上所有,为师是因为你悟出的剑道而创出的这个字,似云非云似剑非剑,正是这个字的寓意,你可以将他读作“霸”字。
步惊云不再是步惊云,聂风不再是聂风.无名好弱.谢霆锋在这戏里是干嘛的?
还是值得一看的,郑伊健造型有点恐怖,特效做的还是不错的
你妈的糟蹋了风云1
三星吧,一星给永远帅气没个边儿的聂风,一星给还不错的视觉特效,一星给风云这个几乎十年的遥远回忆。
画面很棒,可惜导演很烂
看完Ⅱ才知道Ⅰ是经典——现在经典都这么掉价。风云都老得不像样了,不能看脸,只好看胸,还能拍Ⅲ吗。就扮像任达华不如雄霸有气势,谭耀文太老了吧,何家劲还不错;唐嫣远逊舒琪,二女完全摆设,讨厌一口一口“X大哥”。这故事和Ⅰ有什么关系?扫地僧,还真是打酱油的!龙骨到底干什么的?炖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