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发一点感慨。
一部电影需要一个情感主题。
好像这是今天说的又一句废话。
但看完本片,我好像没找到它。
取景很美,镜头分得也蛮有功力,未显生硬。
故事讲的也还周正,剧本没有大的瑕疵,演员的表现没有特不靠谱的,配乐也还不错,观后心灵受到的撞击不是那么强烈。
据说是导演的处女作长片,拍到这样,已经算良好的交卷。
回头还在想,这几个都还不错的因素凑在一起为什么没有构成心灵撞击感强烈的片子呢?
难道是情感主题的原因?
这个故事主要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或者说是不是想要告诉观众的东西并未收到应有数量的回应呢?
散场时多数观众给了掌声,然后表情木然的离开。
这说明了什么?
作为一部电影,它具备一了切视听达标甚至优良的因素,但作为一个需要告诉人们点什么东西的故事,它好像又缺了点什么。
一个馒头加一杯果汁也会是一顿营养齐备、可以裹腹的早餐,但这种组合并不会有很多人强烈热衷。
今天是在学校放映厅看完了这部片子,回来一搜索,竟然是零八年的新片。
联系到最近的一系列事件,冈拉梅朵的上映时机是对了,美中不足男主角不是中国人(这个只是在特殊时期我个人的一些看法,看到演职人员名单的时候,放映厅里唏嘘了一小片)。
我不是特别喜欢这部片子,一句话:音乐和风景还有演员比故事好看。
并不是说我没有被感动,可能是觉得部分情节和台词有些脱离现实,阿扎和安羽的矛盾冲突来的突兀也去得突兀。
感觉片子前史不足吧。
如果说是因为今天心情不好不能把影片看懂,那就是我不对了。
不过总得来说,这部片子看得出来,导演和编剧们都很用心。
那就足够了。
冈拉梅朵,是一个有关爱情的传说。
那传说久远得如同一粒琥珀,当那段爱情在最绚烂的时候,突然被一个突然坠落的意外打断,经过痛苦的挣扎,最终被时间凝固,千万年之后,成为一个晶莹剔透的标本。
后人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主角在最后一刻对爱情的绝不放弃。
简而言之,那个过程就是电影《冈拉梅朵》里女主人公安羽说的:一段天堂般的恋爱和一段地狱般的等待。
爱情的绽放与等待,是世上所有爱情故事无法回避的两个关键词。
《冈拉梅朵》就是有关爱情的绽放与等待的一部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相隔60年的两段爱情故事。
久远的那个,是讲一个藏族女孩,她把一首“冈拉梅朵”唱得神奇而飘逸,她要嫁的人并不是她爱的人,为了一个约定,她失踪了。
60年以后,一个汉族女歌手再次唱红了这首歌,但她在一次演出时突然失声,为了一次找寻,她也失踪了——只身前往西藏神湖寻找把那首歌演绎得最美的“拉姆”。
然而在路上,她邂逅了自己的爱情,也慢慢解开了60年前的那个迷,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等待。
为了让爱情的绽放和等待更加的美艳动人,导演戴玮把这个故事放在了西藏,不仅是因为美丽的高原景色带来的视觉冲击足以展现爱情的绚烂,也是因为只有西藏的文化魅力才能如此衬托爱情的神圣与无法抗拒。
电影中扑面而来的西藏风情,让每一个观众都醉在其中。
久居都市的人们也得到了一次精神的回归与洗礼。
音乐不仅是这个故事里的一大重要线索,也是这部电影最具有感染力的表现形式。
一首《冈拉梅朵》巧妙地串起了两代人的凄美故事,也为电影大大增色。
而贯穿电影的背景音乐,与震撼视觉的诗意画面相融合,使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丰满起来。
不能不说这是整部电影和音乐总监捞仔的巨大成功。
不过显然,讲故事还不是导演戴玮所擅长的。
尽管美丽的画面和音乐给了电影足够饱满的情绪。
但故事的节奏却明显地前缓后急。
在前半部大肆展现西藏风情,讲故事脉络刻意半隐半现之后,在故事的结尾突然变得直接,一下子揭开了谜底,多少打乱了观众的心理节奏,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但总体而言,对于一个如此努力和感性的年轻导演的处女作,我们没有理由过分地批评这些不足,因为她的道路还很长。
在西藏爱情三部曲的后两部电影中,我们希望看到她和她的作品成熟起来。
文/时敬国
不能要求太高,看看风景吧。
还有什么景色能比西藏更美呢。
别太计较编剧的逻辑性和导演用镜头叙述故事的能力,或者还有那朵韩国"雪莲",这样观片才有喜悦。
拍MV的导演,至少她懂得怎样用画面取悦观众,这不挺好么?
适合没去过西藏,对西藏元素有莫名憧憬的同学看。
死一般的寂静 让我心烦意乱 梦一般的幻想 让我意想天开 山在成长 水在流动 彩虹过后 还有多少鲜花要争艳 花一般的芬芳 让我无处躲藏 雾一般的诱惑 让我身不由己 云在飘散 梦在诞生 大雁过后 还要多少燕子要起飞 ...
你相信爱是有灵性和记忆的吗?
你相信爱情经过长久的沉睡仍然可以复苏和被唤醒吗?
你相信爱情是可以生生不息地被传承和延续的吗?
或许你根本就不相信爱情了,又或许你也象我一样,对爱情怀疑又迷茫,那么去看看这部《冈拉梅朵》吧!
就电影本身而言,它也许称不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导演苦苦三年的思索和奔波,煎熬出的却是一个俗套得不能再俗套的现代童话爱情故事。
就好像我的影评一样,高调对影评家而言永远都意味着权威,拿不出吹毛求疵的精神,和鸡蛋里挑骨头的本事,不管怎样折腾,影评都上不了档次。
但它真的值得一看,我一直都觉得一部电影,能够吸引观众的,不应该仅仅只是故事本身。
《冈拉梅朵》里圣洁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色山峰,那样的图画映入眼帘的时候,你的眼睛象受过洗礼一样,有着突兀般的明澈感;激昂高亢的女高音犹如天籁般的惊鸿,在最接近云霄和神灵的地方,好像都不需要经过耳朵,就直接激荡着我们的胸腔;心灵象微微张开了小口,浅浅地细细地呼吸着神明的气息...... 爱不是阿扎那热辣直接的注视,执着不是安羽对神湖的坚信和笃定,爱和执着从来都不是大海般的汹涌澎湃,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死寂般的等待,等待,就像面如枯槁的拉姆脸上那两汪无风无浪平静如镜的清泉,痴痴地守望着神湖,等待,等待,等待的是一个身影,是一个声音,是一个信物,又或许是死亡,终结或新的延续。
和大部分人一样,看完之后,我也认定导演误解歪曲了音乐电影的真正含义,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是带着从容淡定的心情去享用这顿视觉听觉和心灵的盛宴的,没有挑剔的眼光更容易邂逅和捕捉到美感,不是吗?
生活也一样,祝福我的朋友们每天都有和美丽碰撞后的愉快心情。
情节编排缺乏逻辑,故事苍白乏味。
本以为会在转世轮回上作文章,可惜了。
以为会去拉姆拉措,那个可以看到前世的神湖;或者圣湖羊卓雍措,不是已经去到了冈仁波齐么,在不远处呵;又哪怕是鬼湖拉昂措呢。
怎么就到那木措了?
但是,那些画面、场景、声音和那些藏族人,足以抵消编剧的缺陷了。
起码,于我如此,因为它把我带回了西藏。
布达拉、大昭寺、拉萨的大街小巷、冈仁波齐、扎达土林、古格遗址、林芝、那木措,晒佛、打阿嘎、转经、荒原上的飞驰......这些都使我忆起了一次次在高原上的行走。
看完后《冈拉梅朵》发现情节和《海角七号》很相似,都是爱情调味下的风光片,再在其中套了一个更为凄美的故事。
拉姆等了60年,同样,友子也等了60年。
寻找与错失,同样的爱情上演,只不过,一段海誓,一段山盟。
很显然,《海角七号》应该更受到文艺小青年们的欢迎。
来自文艺片集散地台湾就是一个很加分的点,而且当红歌手、日本关系、阳光明媚的海滩、个性十足的几位配角,还搭上战争离别这么煽情的线索,这些称的上时尚的元素也是很讨巧的。
尽管《冈拉梅朵》中也有调音师、雪山、西藏、唐卡等算是文艺青年们喜欢的东西,但或许是过于厚重与沉重,冷色调的《冈拉梅朵》与《海角七号》那些暖色调而轻松的元素相比,《冈拉梅朵》显然是文而不艺。
同样,唇红齿白的偶像歌手和粗旷豪放脸上两片高原红的藏族鼓手来讲,前者要更对文艺小青年们的胃口吧。
说到底,电影这玩意,就是一让观众放松一回的东西。
《冈拉梅朵》中还有一让人觉得不文艺的地方就是女主角那旁白,太过粘稠,太过沧桑,感觉就像小时候看的电影里女主角一副苦大仇深或者劳苦大众翻身后向小辈们回忆当年苦日子的口吻。
看片中间,我觉得我也应该随着剧情那么忧伤一下,可是一不小心,情绪就扭头朝着翻身农奴当家作主的感觉走,完全将这部影片营造的文艺气氛搅的不伦不类。
另一个硬伤就是,电影中阿扎说关于他爷爷的故事他只讲给了他的冈拉梅朵听,那么晓涛在那封信里提到了这个故事又是怎么知道呢。
个人觉得,像这样的爱情片,你可以将的很线性很简单,却不能出现这样的前后矛盾。
这样的后果,就是讲爱情故事的电影本身,都不那么让人相信,那我们拼什么去相信这个爱情故事,凭什么让我们去跟着他纯情路线。
讲了这么多《冈拉梅朵》的不好,其实个人还是蛮喜欢这部电影的。
台湾在这样方面类型的电影上,操作上已经颇为成熟。
对于内地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那么一些小状况还是可以理解的。
况且现在内地的电影,都是一水的汉族视角,其实中国55个少数民族,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不是说,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吗?
影片很浓的西藏风情。
镜头还不错,但感觉离魔幻现实还有点远。
如果处理得更夸张一些,会更好。
喜欢男女主演的表演,西藏男演员有种酷酷的气质,戴牛仔帽的造型很不错。
韩国女演员气质很纯美,在国内的女演员中不多见。
演冈拉梅朵的藏族女演员,本人比片中好看。
和这个片子有缘,偶然买来看的,才发现导演是我喜欢的MV-《万物生》的女导演。
但这个片子故事讲得一般,结构有问题。
看得出导演讲故事的功力还需磨一磨。
如果把爷爷那段爱情再多讲述一些,让两个故事交叉讲述,会更丰满一些。
还有很多部分故事情景讲述得太碎。
虽是音乐电影,但音乐部分有些杂乱感觉。
片中有些部分音乐的鼓点和画面不对位。
但男主角在婚礼餐桌上用手打鼓,在转轮上打鼓,及男女主角在街头一起欢跳这几段,都处理得很精彩。
整体影片的文艺西藏气质,我还是很喜欢,也喜欢这个故事里神秘和离奇的那些元素。
希望能有表达得更好的作品出现。
这是一个秋日的午后,当暖暖的阳光透过身后的窗落在我的背上时,真是舒服极了,这让我想起拉萨的阳光。
从西藏回来快两周了,人还恍惚在高原的空气里,郁结在心里的情绪,浓得涂抹不开,应该有一种方式,可以让它四处蔓延,然后晕染周围的生活,让它们纯净、浓烈、燃烧。
就在我于高原与都市生活中纠结时,朋友发来一组片子,其中有个名叫《冈拉梅朵》。
在这样一个秋日的午后,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从头看到尾。
一个美丽的故事,两代人的不同命运。
安羽,一个现代都市里唱歌的女子,在唱了一曲《冈拉梅朵》后失声,梦境引领她来到雪域神湖,寻找拉姆,寻找她失去的声音。
途中,她遇到了鼓手阿扎,冈拉梅朵的美丽传说,把两个人的命运连结在一起,分分合合,上演着千古不变的爱情故事。
拉姆,一个久远年代里唱歌的女子,与来自康区的流浪画家相爱,却被农奴主抢婚。
画家在追寻的途中坠崖,错过了美丽的拉姆,拉姆逃出后,就一直守侯在神湖边,等待心爱的人出现,一等就是一生。
片中的故事简单至极,反复述说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男女情爱。
而久久回荡在我心里的是片中的音乐、画面,和片中所有的声音。
那是高原的声音,是只有西藏才有的声音,它来自大自然,来自那些纯朴的西藏人。
阳光照射在大地的声音,白云走过蓝天的声音,轻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河水淌过雪山的声音,经幡舞动山岗的声音,长号震撼庙宇的声音,香火袅袅千年的声音,转经筒噜噜轮回的声音……朝圣者的脚步踩过积雪,口中的经文喏喏,清澈的双眸回转……鼓声,如命运的节奏,脉动的合声,神灵的召唤,在那片古老的高地上回荡……所有的,一切的声音,都美伦美奂,哪怕是一片树叶落在地上的声响,都像是灵魂绽放的音符。
影片结束了,我却不愿把自己的情感抽离。
能够陷入其中,是一种幸福。
神湖边上一个孤独等待的女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过了春夏秋冬,像是修炼成佛。爱情由于这时间与空间的间隔,而倍加动人,令人感怀。对于西藏,毫无抵抗力,大爱。
画面和音乐还是不错的
风景美~
一个漫长的MV 我仅喜欢故事还没开始的2分09秒和它的声音
要是没故事会怎样?要是故事再好点会怎样?竟选了个韩国演员。。。。果然打进了韩国市场。。。。。
没有喜马拉雅好看!
是想要看点藏区题材的,无奈作品整个假大空,不知到底要表达什么?
还算是用心的,看到了很多拉萨的角落,哲蚌寺、千佛崖、大昭寺、帕邦喀。民俗服装有跟着地区由东向西的转移而变化,途中竟然还有西藏骰子的元素,加之用女主录音的方式串联起了西藏民俗风情,可以说算是很纯正了。
给西藏和仁青顿珠。在西藏,有多少爱情故事源自美丽的歌谣和一个凄美的传说。
报了很高的期望看,结果。。。表现西藏风景的镜头真不多,而且也没很好地体现出来。哎。。。失望一记
旅游指南
导演电视出身果然旁白是不一样.西藏电影的最大看点还是西藏风光.女主角好像杨钰莹.
纯当一部西藏风光片扫过
中韩友好藏地大型长篇史诗mv!又一部靠独白和西藏支撑的伪文艺片!
又一部西藏电影
整个观影过程中笑声不断神啊,浪费我的时间!!!
梦里弥漫着酥油的味道…
看摄影
真够装的,尤其是女主角
没有把美景拍美,人也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