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帮
Bande de filles,少女最摇摆(台),Girlhood
导演:瑟琳·席安玛
主演:塔蒂亚娜·罗乔,拉巴·纳伊·乌费拉,卡丽佳·图尔,Diabate Idriss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4
简介:马利梅(卡丽佳·图尔 Karidja Touré 饰)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周围许多同龄人的所作所为在她看来都十分的幼稚,学校一成不变的学习生活也让她倍感无聊,无处不在的男权气息令马利梅几乎窒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马利梅结识了女孩帮——一个由三个充满了个性的独特女孩所组成的帮派。 为了能够融入女孩帮,马利梅不惜改..详细 >
云里雾里的,有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感觉她们说话逻辑怪怪的
26/7/20The projector
这座城市充满了像你这样的女孩,但为了电影结束你需要向前一步。
通常来说看一个女孩“堕落”的过程会让人觉得惋惜,但这部电影看下来,比起惋惜更多地是看到她突破生活桎梏的勇气。未来会更好吗,电影没说,我们也不知道,但至少她是自由的。
工整有力的文艺片 感觉像是差一星的moonlight 差在哪里呢 好像是情感 然后到了肖像就齐了
感觉有些地方没展开看的有点云里雾里的
2023二刷。从想要和大家一样上高中,到默默把小刀藏进裤兜,后来偶遇背孩子的前队员陷入沉默,最终选择为独立放弃爱情,四季更迭见证女孩一步步改变人生轨迹,绝非那类套路化的青春电影。歌舞片段非常放肆,虽然放大了“女导演”三个字,却很有感染力。除了最后加入毒帮的部分有些仓促,其它看到的几乎都是优点。
又一部根老师同学一起看的电影 电影俩小时讨论一小时,没咋听懂也懒得要听懂,只记得一句 做你想做的
最喜欢蓝色调的Diamond
法国影展的片子在豆瓣就没有能上7分的.......还是文化差异吧
想起阳光姐妹淘
女孩不管在哪个阶段都有种羞涩的感觉 那段音乐像眼皮突突跳动 都是预兆女孩选择她自己的生活 即使未来她会嫁人 生个孩子 不再冒险不知道怎么评价 但很是理解她的心我喜欢她她又坚强又勇敢又害羞
3.5 “Diamonds” 当闪耀的钻石破碎成零星光芒,当肌肤被笼罩变成了蔚蓝色,当舞姿被侵犯的动作打断,人物抵达了未能实现的理想与割裂的现实,一种无比真实/真诚的状态视点,绝不是一次失败的创作。从懵懂的意识到自我身份的构成。席安玛眼中的青春是肆意律动着的能量,如同影片的混沌性,是坚韧脆弱同在的矛盾体,它构筑了这个世界的力量所在,大多崭新形态和反抗压迫的源头精神皆来源于此,但又因其燃烧得过于耀眼总是转瞬即逝,最终只够照亮自己的那片地域,还算保持着痛苦与快乐的纯粹性。摄像机几次将焦点放置于群体之中,同样也是放射串联起了环境中的所有形象和人物。女孩皆是如此,丧失了与现实谈话的资本,只剩下些许尊严和燃烧过后点点仅存的星光。迷茫、坚强,那一刻的坚毅眼神足够击穿所有腐朽,最终拥有成为其想成为的选择。
少女的迷茫青春,没有方向也要向前,头破血流后回到原地却还是同一个自己,甚至更凄凉。剧本很有问题,聚焦少女而把其他的东西全都弱化,偶尔还来个煽情桥段却没感染力,其他方面也无亮点,很套路化。[C]
这个令人着迷的独一无二的主题在最后一部分消失了
黑人女孩成长的困境,当长到一定年龄,不能继续上学时,是选择复制母亲的生活:成家生孩子当一名清洁工?还是过一些不一样的生活。显然这个不一样的生活影片到最后也没给出答案,但这部影片显然是一个黑人女孩对命运的抗争。M渴望长大,拆掉辫子是成长的第一步,与喜欢的男孩发生关系是竞争为女人的第二步。但因为特殊的社会原因,成为女人的黑人要么选择成为妓女,要不只能被迫隐藏性别特征将自己变成中性人。在我看来M的反抗有些徒劳无功,最终她还是得选择面对生活。
2014导演双周。7分。虽说有个“代言”合法性的问题,不过即便黑人导演拍可能也差不多这个程度吧(其实可以参照来看的是《怒火青春》)。虽然是个阶级问题,但是席安玛就把影片处理成一个性别问题和非裔法国人街区的“文化”问题(当然“作者性”地还涉及了易装,这里倒不是跨性了)。当然最棒的还是席安玛确实能打破“男性凝视”的观视结构。
男权气息令人窒息
感叹自己的生活的确是太好了唉
「20200110」第一次看的印象(因為盯著英文字幕很不放鬆),但足夠印象深刻。完全的女孩視角;幾乎全部黑人演員;斷章的黑幕;傑出的電子樂;兩個精彩的跳舞片段;兩場打架;非洲社區的青少女,成長中遭遇的困難。女孩被桎梏,女孩勇於改變,勇於否定,也勇於堅定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