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主菜肯定就是动作戏,但甄子丹的角色塑造的也很有逼格,没让他成为简单的打手,也没让他成为衬托主角的工具人,也没让他成为小丑来提供笑料和增加男主的苏感。
尽管男主是基努里维斯,而且基努里维斯剧情设计上有些老态了,屡次从楼梯上摔下来,动作上也不是潇洒利落倍酷炫了。
不谈基努本人是不是老态,这剧情上,他就是一个英雄迟暮的形象,让他屡次从楼梯上摔下来。
就这,也没让甄子丹降低,成为陪衬男主的角色。
日本武士,也是为了保护甄子丹而死,没让任何人成为陪衬角色。
尽管男主已经老了,尽管男主的剧情就是落魄,也没牺牲任何人去陪衬男主,去塑造男主的苏感。
赞成这种认真做电影的态度!
风很轻。
夜色很美。
大阪的美人和高楼上的霓虹一样绚烂。
赵葳珂孤身一人,坐在高处喝酒,远远看着美人。
在高处,他可以看到灯红酒绿,这样就会感受到一些活着的气息。
但又不至于太过接近。
他人的喧闹与快活,只会让赵葳珂感到孤独。
脚步声传来,这声音不疾不徐,沉稳踏实,来人对自己有十足的自信。
但却有些微的喘息,意味着他来得很急。
很可能,他只是在到达这里之前才放慢了脚步。
赵葳珂没有回头。
“有事?
”“五岳盟会找到了此处。
”赵葳珂闻言回头,他看着浩二,仿佛已经知道浩二会做出什么选择。
浩二是此处客栈的老板,也是五岳盟会在这里的接头人。
五岳盟会找到此处,想必是有人透露了赵葳珂的行踪。
浩二只要交出赵葳珂,便能保全自己的女儿和客栈百十号人。
赵葳珂并不感到意外。
“我护不住你,你该走了。
”浩二说。
赵葳珂一愣。
浩二要保他。
浩二拔出手中的武士刀,仔细擦拭,“这把刀名为醉卧美人膝,也许久未曾见过血了。
”赵葳珂体会到了一丝热血奔涌的感觉,这感觉已经很久没有了。
自从五岳盟会屠尽丐帮满门,赵葳珂的血已经凉了。
赵葳珂曾经是杀手榜排行第一的人物。
在百晓生的兵器谱中,他的双手排行第一。
赵葳珂的双手,能使用百般兵器,能拈花飞叶而杀人。
但江湖新秀频出,总有人想要踩着他人成就自己的名声。
赵葳珂的爱妻就丧命于此。
自此,本已退隐的赵葳珂再出江湖,为报杀妻之仇,不惜以一人之力,挑战几大门派。
赵葳珂共杀了二百九十九人,这二百九十九人无一无辜者。
赵葳珂被五岳盟会的通缉令悬赏,目前赏金已到达万两黄金!
江湖上有名有姓的杀手,出手十分谨慎,但怕的是一些江湖小辈。
他们要杀赵葳珂扬名,因此不择手段,并且人数众多,杀之不尽,令人十分恼火。
既然认认真真期待过,就认认真真吐个槽第一作为什么亮眼,是因为动作戏干净利落,枪斗符合逻辑,加上一点腔调这部是个啥,先夸:视觉美术拉满再贬,1.动作戏。
文戏串联打戏,这没什么,但打得难看。
软绵绵,出现了好多群演在边上立着等主角打完的情况,这种都叫穿帮了。
第一段,大阪酒店,哪个鬼才设计的,TM用弓打枪!!!
飞镖是一个个拿的!!!
我认可主角在打戏中的疲态,这符合逻辑。
但我不认可反派的疲态,这不符合逻辑。
2.剧情。
简单说就是第一段可以删了。
我理解要加打戏,但基于上一条,这段删了也罢。
浩二莫名其妙就挂了,他因为什么原因非要坚守,为什么就不能和威克一起离开酒店,也没交代就死了,就硬着捍卫友谊,捍卫友谊就得死。
说他为了女儿,一开始把威克偷偷藏着不就是了,搞得这么高调。
第二段,一个这么牛逼的黑帮,可以提出决斗的家族之一,就被人踩着,还不敢还手。
威克来前,连侯爵的手下都不敢杀,威克来了,连侯爵都敢杀。
俄罗斯黑帮总部在柏林,好评!
3.设定。
曾经觉得很吊的设定,在这部中看得好难受,我也可以理解编剧&动作的辛苦,想想都累。
子弹打不穿的西装,要什么角度能打穿,近战怎么办。
盔甲怎么办,能护住哪,从哪个角度,哪个距离能打穿,近战武器为什么能捅穿,怎么捅,狗能各种咬。
这些问题想想都累。
还盲人打戏加枪战,这设定咋想的。
着重吐槽世界设定,这个问题出现在第三段。
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它有普通人么,有政府么?
凯旋门那段车来车往,看到人都不带停的,直接撞。
这么多人在马路中间打架,其他车照样开。
你说全是杀手吧,偏偏又不是。
一个武器科技挺不错的单位,连点重武器都没有,连颗雷都没有,瞎子都TM有闪光。
4.主角光环。
一部以逻辑出名的电影,续作有这么夸张的主角光环,不合适。
5.high table都是瞎子么,TM这么一个草包,得到了他们一致认可,出来管事。
你如果说他有后台吧,杀了就杀了。
PS:威克因为狗重新开始杀戮,这次因为救了狗而活了次命,也算是不错。
黑人小哥看着就是后面的主角。
《疾速追杀4》的成功验证了我前不久写的一个观点,隔壁的《速度与激情》才不是因为越来越夸张的场面才被人诟病。
尽管好像每个人都在说,素鸡越拍越假,光头和他们的车太皮实了太侮辱物理学了,于是口碑蹭蹭往下掉。
但看看拍到第四部依然观众缘好到爆的《疾速追杀》吧,一介凡人约翰·威克老兄那才叫一个耐操抗揍。
滚下两百多级台阶只是腿软几秒,掉下几层楼砸烂汽车只是踉跄几步,至于被迎面撞飞之类素鸡猛男也不敢随便扛的重击,他呻吟一声已经给足面子。
康斯坦丁和尼奥来了,也不敢打包票这么从容,你完全可以当他已经金刚不坏位列仙班。
看吧,观众对于主角打不死的包容才没有什么上限,全看电影本事。
《疾速追杀》这系列就有本事让人抛掉现实投入幻想,暂时相信一切不可能。
而对于那些失败的动作片,剧情夸张不是问题,没法把夸张的剧情变成酣爽的梦境才是问题。
做一点简单的计算。
抛掉字幕,《疾速追杀4》片长将近140分钟。
由于文戏和武戏有着十分明确的界限,你掐掐进度条不难得出,不算最后那场决斗对射,此片纯动作长度约一小时。
别小看这个数字,放在任何动作片,这都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比例。
不信大可以去比比,没有任何一部《速度与激情》《碟中谍》《敢死队》或漫威电影的纯打戏能达到这个浓度。
更吊的是,《极速追杀4》的打斗花样毫不复杂,几乎只有手枪、步枪和极有限的冷兵器,绝大部分是近身格斗,偶尔用上汽车和摩托,此外没有任何科技含量、高速追逐、建筑交通工具毁坏。
如此自我受限的打斗样式很容易疲劳,可它偏偏有能耐让你从头到尾兴奋。
甚至结束后,我还很有兴致地立刻回看了几段,琢磨了一下招是怎么套得这么漂亮。
甚至不夸张的说,哪怕删光里面所有打斗,这电影也是很不错的视觉享受。
在高度架空、杀手横行、浮华绚烂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每个场景都宛如架空前卫艺术展。
威克施展拳脚的战场,动辄有大阪酒店的东方风情,要么是巴黎街头的环形车阵,连歇脚的地铁站和过路的地下水道,都有迷人的景点特征。
配角大佬们进行权力博弈的场所,也无不带着美术馆和艺术厅的庄严雅致。
如果场景不够有格调,像一栋老破旧楼,那就增加镜头运动的风骚。
如果镜头也没什么花头可搞,那就把音乐开足造气氛,两度攀登阶梯,前者像在蹦迪,后者像穿越到意大利西部片。
这些都给人一种近乎沉浸游戏的体验,路人都尽职地做好NPC功能。
你不用担心舞厅里的人添乱,他们只是尖叫着躲到一边。
不用担心过路车里会下来人吼叫,他们只是提供撞车道具。
威克抢到超炫的枪械,就像游戏里天降神器,为了展现子弹效果,短暂变成俯瞰视角射击游戏的效果,这类游戏很老派,跟电影的动作风格吻合。
我还暂停几次欣赏枪弹爆开的火花,美得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在生死搏杀。
电影把套招这件事做得不露痕迹上了新台阶,我甚至会想仔细看一场搏斗里匕首是怎么卸掉的。
基努·里维斯的表演有意思,念台词时体态会有轻微迅速的晃动,好像一个杀手本能地转移武器所在的位置。
电影最后,再次挺身护狗的威克大侠,中枪倒在台阶上。
但哪怕我们不知道还有下一章,也打心眼里清楚,区区三发子弹经常连片中的某个龙套都搞不死,更别提干掉这个神一样的男人了。
看最后救世主和甄子丹惺惺相惜的样子,你会不会为真田广之感到不平。
当然始作俑者还是只会耍帅而智商不足的Marquis。
你挑选了Caine作为你的替代者出战决斗,并给了他想要的承诺,那当然他会希望John Wick站到对面。
因为一旦无法对战,Marquis完全可以以你什么都没干为由,撕毁承诺。
所以John Wick无以为继之时,两人站到了一起。
但John Wick整片的状态如同梦游,且动机不明。
当然他的目的是自由。
但四处找长老要,人家说我说的不算,给不了你,就把人杀了,也不是好的解决办法。
而且他去找浩二看起来更像是借刀杀人。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俩关系好,必然去找他。
但凡有些脑子也应该知道这个地方是要避开的。
光学中国功夫了,一点也不学中国兵法呢。
而事实也证明,他去到大阪,除了给浩二英勇就义的机会,就毫无用处,甚至让原本不知行踪的自己暴露目标。
而之前几部引为买点的动作,实在是拉胯到不行,动作僵硬,枪战敷衍。
近身搏斗同伴总是看着在旁边自己慢动作,直到John Wick打倒手边的,看向他,突然动作变快,将自己的要害贴过去找打。
枪战的时候几十个人对一个人,都是先跑到暴露出然后再慢悠悠举枪,给人当固定靶。
凯旋门那场,所有车辆都在激烈的枪战和搏斗中坚持行驶,在战场上来回穿梭,没有人改道避开,没有人弃车逃跑,法国人还真是松弛到底啊。
John Wick作为绝对主角几乎没有任何人物弧光,一以贯之的朝向一个目标疯狂奔跑,而周围的人也几乎没有群像,Caine被挟持而去杀人,但整体气质却有趾高气昂之感,相当出戏。
而那个带狗的nobody,究竟有什么用,为了体现主角的高大形象?
在自己身处险境的时候还能救他狗命?
整部片子比之电影更像是一款动作游戏,颓废主角过关斩将,所有NPC都是过场动画,没有主体人格。
而动作设计毫无生气,看的人心生倦意。
片方总算想起这个系列叫做还我狗命,于是特意安排了一个配角杀手,带着条又萌又威的狗,四处流浪,甚至还打我狗要你命。
但说到底,这一角色工具人属性太强,行为动机都很模糊,有他没他都一样。
这样一个以简单粗暴著称的系列发展到第四部,疲态尽显。
稍稍回顾一下剧情脉络,退隐杀手与狗相依为命,结果偏偏有人跟狗过不去,于是拿起手枪重出江湖。
第一部本就是非常独立的复仇戏,炫酷的枪斗掩盖了拳脚上的迟钝,枪枪致命,干净利落。
本不该存在的第二部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高桌会统治下的杀手世界,以及作为中立机构的大陆酒店。
作为第一部事件的后续,有人发布了对杀神的悬赏,于是杀手世界缓缓展开。
然而在酒店中杀人破坏了江湖规矩,于是酒店老板不得不下达更大范围的悬赏。
同样不该存在的第三部则让大家见到了高桌会的高层,触及杀手世界权力体系。
然而杀神再一次破坏规矩,杀了高桌会长老,于是本来就背了悬赏令的杀神,直接与高桌会对决。
到了第四部,这个故事如果继续展开,拉不回来的概率就会非常大了。
于是剧情上安排了一个背锅侠,获得高桌会的授权,专门处理杀神这件事。
成则高桌会挽回颜面,败则无非多了一个替罪羊。
只是杀神这件事波及太广,他所有老朋友的命运都被牵扯进来。
比较有意思的是甄子丹和真田广之的角色,他俩演的都是父亲,也都是杀神的朋友。
而为了自己的女儿,他俩做出了相反的决定。
最后,真田广之为了女儿被甄子丹杀了,甄子丹却在获得自由,即将见到女儿的时候被真田广之的女儿复仇。
宿命真是个很让人摸不透的东西。
整个四部曲,算是比较圆满的解决了杀狗引发的连锁反应。
这样的动作电影,到了第四部,动作戏很难再出彩。
本片强化了防弹装备的作用,于是枪斗也不干脆利落了,开七八枪才打死一个人的情况比比皆是,从而拖慢了节奏。
而没有了快节奏的掩饰,拳脚功夫上的绵软乏力就愈发明显。
即使有甄子丹和真田广之这样的行家里手也救不回来。
再者说,这个系列本就不是看拳脚打斗的,而是看如何快速干脆的处决敌人。
不过本片有一场枪战戏很有意思,几乎是以俯视角完成,让人想起迈阿密热线这类游戏。
最后,杀神用自己的死,实现从江湖上再次销声匿迹,朋友们也都得到了最好的安排。
至于以后还会不会出来,杰森伯恩说,我命不由我也不由天。
早上我短评吐槽《疾速追杀4》很烂,有点意犹未尽,晚上在长评里继续追杀,因为长评可以放截图。
看下面组镜头。
John在屏风后面等着奇袭一个人。
在这个镜头里,我们看见他对面的屏风里有一个老兄也在候着他(红圈里很明显)。
这是一个不错的对峙镜头设计,没《枪火》那么惊艳,但也不算差,中规中矩,引导观众期待John如何破局。
切下一个镜头,角度变化了,我们看到一个敌人直接进入了John的攻击范围。
John出击。
这时,虽然剪辑有点跳,但我们仍能默认,这个敌人就是刚才红圈里的老兄。
第三个镜头切回来,我们不禁震惊:红圈里的这位老兄竟然还在!
而且不动。
可能是雕塑,不是真人?
前面也的确有过铺垫,这个场景有不少雕塑的。
这个镜头延续下来,前面的敌人被打翻了,John都夺取了他的枪了,红圈兄仍然不动。
说明的确是个雕塑。
我们合理猜测,这是导演的巧妙的障眼法!
最后,红圈兄竟然跑出来了。。。
跑出来了。。。
跑出来了。。。
我说过这片子里,基努里维斯年纪大了,动作太慢了,所有人都在等他的动作完成了再做反应动作。
但这组镜头里敌人角色这样的明显的等待,已经不是能用穿帮镜头所能解释和搪塞的了。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摆烂。
别说现场导演就应该发现然后重拍了,哪怕在剪辑台上,也应该让后期修一下吧?
以前我们会说“电影是门遗憾的艺术”,但在现在的电影工业体系中,这种穿帮已经有N多种方法处理了。
但没有,哎,玩的就是这种摆烂。
这是什么烂货啊?
很多人说,这片的确不该吐槽故事内核啊人物动机啊这类高级层面的东西,就应该看它动作场景拍得有创意,有爽感——甚至有不少影评人把它捧为目前动作片的引领者。
我谢谢你们,这种尬吹还吹得出来。
电影评论要对观众负责,而不是对流量负责。
我就是要说,仅看动作,这片就是拿不出手的烂货一个!
基努里维斯的表现就很烂。
我很喜欢这演员,但这片子里,他动作就是不到位。
你看他虐打很多傻大个,从身形到身法,根本没有说服力。
既没有视觉说服力,也没有动作逻辑说服力,什么说服力都没有。
有很多方式可以弥补的,之前那么多动作片想了那么多办法来弥补演员的动作不到位问题,都很有效,但本片导演头铁,愣是不做!
防弹西服这个创意也很烂。
看似不错的创意,却完全是滥用。
枪战片里最基本的看点之一就是走位,但因为有了防弹西服这东西,全没了。
该爆头的不爆头,非得打西服。
这也导致了本片空间展示逻辑很空洞,徒有光影,却无法影响主角的动作细节。
甄子丹的盲侠设计也很浮皮潦草。
什么意思?
他是有些专门设计的,比如抓东西前,他都要摸错一次;比如他有基于手杖、小道具来辅助判断敌人位置。
但最最核心、也是最应该被解释清楚的一点,却全然没有解释——他是怎么用枪瞄准远方敌人的?
近战可以解释,但远方敌人,他打得比近战还准,包括最后的60步距离决斗,有铺垫解释吗?
根本没有。
盲侠这类角色是有先例的,可以有逻辑基础的,很多前辈都有探索过。
观众不要求你多认真解释,但起码还是要解释一下的。
刘德华在《盲探》里有用乒乓球确定房子大小,就很令人信服。
甄子丹自己也在《侠盗一号》里演过盲侠,也可以用原力信仰者角度来解释。
但这片,啥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没有。
我们只看到,甄子丹身残志坚,弹无虚发。
剪辑也很烂。
他根本不想靠剪辑来补动作设计拖沓之拙,第一出发点的是怎么“起范”怎么剪。
结果就是动作逻辑、大小节奏等该处理的细节,全让位给“起范”了,没了。
之前多少动作片导演为了让节奏感好一点、空间展示能清晰一点、动作逻辑符合常理一点,简直是挠破了头皮,但在这片子里,都是不重要的。
这不是进步,这是大大的退步,这是对动作片历史上的最基本追求——对“可信度”的追求的无情背叛和践踏。
任何动作片迷——不管是香港的日韩的还是好莱坞的动作片迷,都应该旗帜鲜明地批判、抵制、唾弃这种退步。
好了,我骂爽了,就差最后一句了:绣花枕头一包草。
今天二刷了John Wick 4,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gun porn顶流,第4部更是在场面和摄影更上一层楼,片头的大阪洲际酒店内冷热兵器的交锋,柏林夜店里飞舞的战斧,凯旋门车流中的枪战,房屋里Gen12霰弹枪配上龙息弹,在《迈阿密热线》俯视视角下一镜到底的畅快杀戮和最后巴黎圣心堂台阶上的厮杀让观众无不为导演疯狂的想象力大呼过瘾。
TTI Pit Viper, 7000美元的枪中保时捷
世界第一射速的Gen 12 霰弹枪贡献了全片最有视觉冲击力的一场枪战戏各种肢体喜剧的桥段更是将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这些默片时代动作大师的风骨发扬光大,甚至是有些过火到在残忍的画面前身边的观众更多都是在哈哈大笑。
爽片没有那么多需要深挖的细节,我更多地想知道四部曲下来我们的杀神常.威克究竟收割了多少人头,让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
借着二刷的契机,我凭借记忆总结了一下第四部里John Wick的击杀数,前三部曲的人头都已经在我上一篇影评中总结了,链接如下,总而言之,前三部曲中我们的John Wick为了亡妻送的比格犬总共带走了410个人,堪称影视最强爱狗人士
为了一只狗John Wick干掉了多少人?
三部曲击杀数一览因为凭记忆计数,在电影上线网络平台前只能回忆个大概,欢迎矫正《疾速追杀4》击杀数:开场沙漠:马背上击杀3喽啰加上1位长老总共4人纽约:卡戎 (RIP Iconic Slave Role)
大阪:反派小弟脖子中箭1人,第一轮混战双方损失大概6人,总共7人大阪天台:小弟被爆头1人,小弟弓箭击杀2人,John Wick枪杀4人,Asuka击杀3人,印象中有4个反派的3人小组,那这里就暂且算主角方总共击杀12人,自己损失1人,总共13人厨房撤退:2个相扑大汉大战4个喽啰,姑且算互相带走,之后Koji方损失3人,反派4人,总共13人划面Caine:5人 (没死但看在杀手会补刀的习惯上姑且算吧)John和Asuka:扶梯滚下死1人,Asuka近战爆头3人,楼梯上乱刀捅死肥仔1人, John Wick枪杀6人,Koji老爹救场武士刀2人,总共13人展览室:入场John Wick手枪小刀放倒6人,双节棍加手枪步枪小刀干掉10人,总共16人室外:John Wick 1人,nobody和他的狗狗拿下3人Caine拿下Koji1人柏林夜店办公室:盲僧Caine乱射3人,John Wick击杀3人,随后Caine拿着拐杖击杀3人,nobody和狗狗击杀3人,总共12人夜店:战斧加手枪击杀7人,胖子从楼梯上摔断脖子1人巴黎街头:枪杀1人,撞死1人,车内司机1人,增援反派司机爆头1人,被三番五次撞死喽啰1人,3人小组枪杀1人,头撞栏杆1人,总共7人凯旋门:倒车爆头1人,甜甜圈烧胎杀了两车8个人,翻车后击杀4个人,车流中2个击杀,1人被车撞飞,3人被车撞飞后在空中被华丽处决 (太帅了有没有),之后和nobody共同击杀2车8个喽啰,凯旋门总共收割35个人头旧屋:门口摩托骑脸1人,枪杀2人,狗狗1人,走廊2人,楼梯1人,nobody5人,John Wick击杀2人后获得神器Gen 12,开启全片最爽杀戮,镜头升起来时已经干掉7个人,第一个长镜头里更是用龙息弹一口气收割了13个人头,紧接nobody拿着Marlin1894收掉3个人,第二个俯视镜头狗狗补刀1人John Wick收割5人,短短几分钟就带走了43个人头楼梯:第一级台阶2人,岔路4人,第二级台阶6人,第三极台阶7人,第四级台阶3人,第五级台阶3人,最后几级台阶5人 (然后重头开始哈哈)楼梯:和Caine共同击杀10人,John wIck拆了套筒用手枪捅死2人,背景击杀1人,最后3人合力干掉大喽啰Chidi,楼梯总共带走了44个人头剧透预警圣心堂:大反派侯爵和John Wick 2人总击杀人数(暂定)227人加上之前整个四部曲John Wick带走了635人等有了高清资源以后再慢慢数吧,睡了睡了
不明白那么多吹这部动作电影打斗场面精彩的人,是没看过同类型的杀手电影吗?
杰森斯坦森的机械师,马特达蒙的谍影重重,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复仇片如杀死比尔,疾速追杀等。
第一,上述这些电影中的动作戏,和疾速追杀系列中的动作戏一比,John Wick出手的动作让观众看了都觉得怀疑,就这身手真能享誉杀手界???
这也就比普通人稍微强那么一点儿。
我很喜欢基努李维斯这个演员,但是基努本身不是动作明星,加上年龄原因,打斗动作尽显疲态,他的动作戏真的撑不起John Wick的杀手界人设。
第二,一个瞎子,在人人有枪的杀手江湖,居然能做到比绝大多数杀手都好,活到比所有敌人都久,真不明白那么多远程瞄准武器都是干嘛吃的?
这设定完全不合理。
第三,大家都知道电影就是要预设背景和条件,但是这些预设的东西起码要符合基本的逻辑和常识,才能让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体会到真实感,否则就很出戏。
第四,这部片子最多也就打6分,是给几个大场面的。
动作导演和编剧毛线都没有。
疾速追杀系列是从一个单独的作品衍生出来的,被迫营业的意味很强,它原来的看点并不是剧情,而是动作戏的设计和剪辑手法。
拍了四部以后,支撑这个系列的背后那点原理就非常的薄弱了。
从组织内员工不胜任的道理谈起吧 判断一个人是否胜任,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标准:第一种标准叫“产出”,也就是从一个人实际工作成果的质量、效率等方面来评价;第二种标准叫“输入”,也就是从一个人是否服从安排、是否严格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惯例等方面来评价。
对于组织的外部人士来说,比如公司客户,他们只关心组织的产品和服务怎么样,用的是产出标准。
一个本身胜任工作的上级,他也会用产出标准来评判部下。
但是,如果上级本身处于不胜任的状态,他就会用输入标准来评判部下的表现。
这样的上级认为,维持现状是最重要的,一个员工要是能遵守规定、听话,那他就是胜任的。
所以有时候,一些不胜任的员工不但没有被开掉,反倒获得了晋升,而一些能力突出的人,却很可能因为他们“过分胜任”被干掉或者淘汰。
过分胜任,就是指在产出方面非常突出,但在输入方面则有很大问题。
比如那些能力突出、有领导潜力的员工往往想法很多,却不那么听话。
而且,过分胜任的员工成绩太突出,不但构成了对平庸上级和同事的挑战,还可能会让组织本身陷入混乱。
在层级组织里,最重要的是维护组织本身的稳定。
因此,对于层级组织来说,过分胜任比不胜任还令人反感,必须要淘汰。
所以说,身处这样的层级组织当中,如果积极进取,不一定会有用,反而会遭人嫉恨,被打入“过分胜任”的危险区。
不但如此,过分进取还可能让人压力山大。
赵威克就属于过分胜任的那种类型,而高桌组织明显很早之前就先陷入了僵化堕落业务进展缓慢的阶段。
赵威克在系列开始之前就已经退休了,妻子死亡和谁都无关,爱狗之死引起的混战,如果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组织,根本不是事儿。
但在一个僵化的组织看来,太震撼了,你一个killer组织,长期以来没有什么震撼的业绩,就靠旅行社垄断所有导游一样让外部客户不得不接受你的委托而活着,突然赵威克爆发了,一个优秀的员工,具备成功反杀组织的能力,由不得给客户遐想,以后能不能直接找赵威克,而不需要通过烦人的洲际饭店,哪些狗眼看人低的门房和经理,假模假样的礼貌背后其实是蔑视,谁看不出来谁就是傻子。
所以高桌组织首要任务不是开拓业务,而是干掉不服从规则的前员工。
温斯顿和丐帮的帮助,其实是想借赵威克之手改变高桌的规则,甚至想搞垮高桌,重新洗牌搞一个新企业。
资本主义的商业模式更迭就这么弱智吗?
靠一个人改变世界?
跟风浅看一下,武舞相通,基努的新单曲MV,巴黎霓虹舞美烘托单纯动作的形式美感,疲劳,打的是同期漫威武指的脸
开场特别棒,一拳一拳直到致敬《阿拉伯的劳伦斯》那一剪把期望拉到顶。从大阪酒店开始掉,感觉是制作决策出了问题,总在扬短避长,追求叙事、文戏过多,打戏又变得拖沓不干脆,只有荒宅俯瞰视角的火力全开看爽了,拉开了架势的教堂阶梯大战动作设计还不如滚落好看。对高桌的挑战只是隔靴搔痒,前两部积累起的好感已消耗大半。
扯是越来越扯了,但中间那一段俯拍视角有孤胆枪手那味,加上燃烧弹很是好看。
JohnWick的终战。或者是我忘记了,但从三作起,John已经失去活下去的动机。爱妻已逝,血契亦已偿还,在二作结尾以违反大陆酒店规定为代价,完成报复后,他大概应该慷慨赴死了。如果说三作的杀手是人为财死活该,本作可算是害死了两个生死之交。支撑这样无休止杀戮的动机,对故事展开至关紧要;而爱情已经离去,再去拼个鱼死网破、伤害朋友则万万不妥。若说是那超越情感的,为了反抗高桌权威而追求自由的信念,结尾又去跟随规则去决斗则是屈服认输。所幸这种无意义杀戮在主角光环John就此结束。没想到甄子丹的戏份这么重,不得不说盲人杀手演绎得十分出彩,有情有义有趣,一句“扑街冚家铲”令人印象深刻;黑人狗主、丐帮帮主则更多是工具人了。从动作片的角度看,本作依旧可圈可点,踉踉跄跄的John也符合已经遍体鳞伤的他。爆米花,4星推荐。
能死好几次就是不死的神片,掉楼梯那段堪比异化开天的三体动画动车脱轨滑行好几分钟那段惯性十足
John Wick之终章,一路大干动作戏,疲态凸显到决战迟暮。法国部分甚至像游戏场景,文戏又太令人犯困,为了收尾太长了。
之前不知道在哪个论坛看到说疾速追杀4基努会参与大逃杀之类的游戏。还以为是100个人互相乱打。看完发现是特么3人加1狗v对面96人一队,还好队友给力。但是敌人全是npc,打起来像在打人机,其实不能提现男主有多猛,敌人还是要强一些好。可能不够集中注意力看,街上所有人都追杀基努时,没有感觉到有基努有够多帅多有统治力,反而感受到有那么一点点绝望,可能被车撞太多下了吧,这种情况下还没被集火搞死,真的是离谱。之前不知道在哪个论坛看到说疾速追杀4,爱狗的男主这次要杀狗了。看到小狗配合基努打坏人时我特么已经在提前又感动又悲伤了结果还是救狗没有打死!一边骂特么的一边放下心来。认真做动作电影的丹哥参与动作片世界级顶级大作,太为他高兴了。
低能反派,迷惑配角,唯美镜头
这部终章不管是在视觉效果或是剧本本身上都给这个系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观众看完了四场酣畅淋漓且皆有特色的打斗戏(雨林舞池肉搏,凯旋门车流战,类游戏鸟瞰的室内战,黎明前的楼梯决战),它给了最后的决斗营造了一种古典又悲凉的氛围。你突然意识到撇开那些看似振奋人心的打斗,我们在权贵面前都是如同蝼蚁一般的存在。苦苦挣扎的尊严与生死也不过是那些阶级的一句话。他最后倒在台阶上的那幕让我想起了银翼杀手2049结局里高司令在大雪里安静地躺在台阶上,的确是时候结束了。毕竟从一开始,他只是希望做一个缅怀妻子的好丈夫,然后和自己的狗相依为命罢了。
花了3小时看了一场「游戏通关视频」,内容和视听都太敷衍,拖拉冗长,偶有灵光。
可能我确实是老了,不能理解一群全身防弹的人互相用枪打来打去图的啥
只想说一句:拍的挺好,下次别拍了。《慢速追杀》再一次创造了以笨拙为美的动作设计美学,没有最慢,只有更慢,看着基努呼哧带喘的撅着老屁股玩体术,不知道还以为看的是幕后花絮。就那双节棍耍的,跟康复训练一样,就这样还有人夸满分神作,Really?不如多看几部李连杰。约翰威克是不是整个杀手宇宙最没脸没皮的人啊?说退出就退出,说加入就加入,对任何组织任何誓言任何朋友都不报以任何尊重,这样的害群之马,别说高桌看不过去,我都想一枪给他崩了。从叙事逻辑到动作设计全盘崩坏,二百多个台阶滚下来,没送北京积水潭骨科医院就不错了,竟然又爬一遍,啥体格啊?牛骨汤里泡大的?不管第几部,打斗空间元素永远都是:夜店、镜子、玻璃、光污染。三小时下来,只有甄子丹在场的打戏能看,行云流水,帅到扑gai,建议单独拍一部外传《盲侠凯恩》。
这片真的没什么突破了,衍生的大路客栈估计也不会太好。
打斗速度慢的诡异,像是一帮老年人在打架。
系列至此已成为某种作茧自缚的反例,令人应接不暇的打斗戏码严重同质化,世界观的拓展止步不前,全片下来唯有俯视龙息弹长镜头颇为亮眼。
我一直很buy这个系列的设定,超越现代社会时空性民族性的江湖,但为什么文戏可以如此冗长?它不酷、令人烦闷,充斥着无意义的空白停顿和老男人的老调。动作戏来说,基努里维斯完全不合格,看着他疲于奔命的喘息和力有不逮的笨拙动作,很难相信他是一个No.1的杀手,相比之下甄子丹同样年老,但专业动作演员的素养就是不一样,动作到位且利落,人物设定就有说服力。不论巴黎还是东京,静态美景不等于有好好被动态利用,动作场面并没有被融入到背景当中去,其实动作指导并不够专业。我可以用看武侠片那种不讲科学逻辑的心态去欣赏这种动作片,但它也实在没有贡献出什么精彩的动作场面。
仪式感拉满,氛围感拉满,画面拉满,血条拉满,体力拉满......动作拉胯的一比。PS:全片最出色的动作来自JW从两百多级台阶上滚落。
扑街含家铲!!!牛逼的电影!!!足矣载入影视最伟大动作电影之一👍🏻
【WD·CBD/¥40/3 attendances/#IMAX】
随着疫情进入疲软期已经不记得第三部的故事了,这一部打动我的反而是从容赴死的黑人,我们都知道这个角色会死,这个角色也知道他会死,但他还是接受了,this is life(没想到演员本人也去世了)。我受不了动作片的一点就是,他们非要破坏公共财产,在漂漂亮亮大酒店里打架,在人家的珍贵藏品室里放火枪战,你们还是人吗,给我出去打。白男真的爱死真田广之了吧,我也爱死,我甚至觉得真田广之可以tag一种好莱坞动作片类型了,白男的亚洲春药,《金刚狼2》《子弹列车》《疾速追杀》,女儿让福岛莉拉演也没差。甄子丹在真田广之面前完全不帅。有那么几个瞬间我以为在看鹰眼,总觉得John Wick应该加入复仇者联盟。杀手电台叫wuxia广播笑死。动作戏太满了看着很累,爱情片的动人之处在于不直写爱情,动作片的亮点也在于高手不轻易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