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的片子,对于我来说,记忆和情怀占据了看这部电影情感的大多数。
今天闲来无事,重温了这部电影。
这部童年时期看过的片子在记忆中已经变得模糊了,唯一留有印象的,是李连杰帅气的身影。
但当电影一开始,李连杰耷拉着的头发,还有穿着显宽大的西装,怎么都不如记忆里帅气,就如同以现在眼光看这部电影,不再如同原先那样“完美”。
是的,用现在的眼光看这部电影,不仅不“完美”,影片还有很多不足。
所以但从电影的角度,我大概给这部电影三星。
电影情节上存在的诸多的槽点,比如,看着警察动死刑打死人却没什么反应(严重觉得开始那部分剧情没什么意义,还整得那么神秘),在法国所有人都讲英语;坏人多数时候不用枪;坏警察在公共场合大开杀戒,也没什么反应;对染毒的女主表现过于平淡,很多地方交代过于随意以及最终李连杰只身不带武器闯入警察局等等。
但想来龙之吻并非是一部以情节逻辑吸引观众的电影,我想导演一开始就做好了定位,就是想拍一部好看的动作片而已。
而这个目的,确实也达到了。
而且恰好遇上李连杰这个中国元素,加入了“神秘”的中国针灸技术,让这部影片有了一个亮点,尽管这个针灸技术看起来太过无所不能,几乎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李连杰动作之外的另一个看点,特别是最终“龙之吻”的设定,虽然是杜撰出来的,但看到坏人以这种方式“惨死”,对于观众来说,还是有种大快人心的感觉。
另一方面,李连杰的“动作”想来没有让导演失望,因为作为一个观众来说,李连杰的动作从未让人失望过。
尽管本片中,李连杰的动作不如黄飞鸿那般华丽潇洒,但却干脆利落,更符合他警察的身份,虽然在大场面的打斗上影片表现得不够“好看”(总觉得这些大场面的设计太过刻意,但是又表现不足。
)但总体而言,观赏性还是很强的。
最后讲讲演技。
李连杰演过的角色(特别是在好莱坞),一般都是那种冷冷的感觉,个人觉得这与李连杰的长相有关,李连杰长得就是那种特别英气又酷酷的样子。
所以,李连杰演的角色也大都是这样:警察、杀手诸如此类。
这部电影也一样。
李连杰在本片中基本没有笑过,当然,这与其角色和情节有关(你要是被人陷害,时时刻刻被人追杀还能笑得出来么?
),但表情少,并不代表演技差,当然,也不能说多好。
因为这部电影本身而言,并没有给李连杰太多演技的展示空间(情节上的缺陷很难让演员有情感的投入,加上这本身就是一部动作电影),李连杰能够在展示自己超级警察能力的同时又将内心的善良很好展露出来已经是合格了。
最最后,作为打入好莱坞的第三位知名华人影星,李连杰在国外不断开疆辟土,我觉得这是值得令我们刮目相看的。
但就影评来讲,情怀这种东西,还是不应该太过左右对电影的评价。
多出来的这颗星,我只用这一次,献给我的童年印象,也献给李连杰,同样献给我这第一篇影评。
最热好评中终于看见有平反的了。
小时候看过,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豆瓣,甚至我都没手机。
现在我也30的人了,重新审视这部影片,真心拍的不错。
所以说,我看这里面最差影评也有9年前的,当时你们为啥诋毁这部电影,看不得中国人一点好?
李连杰现在也年近60了,多好的动作演员。
16年前的电影了,你们喷个毛。
那时会用豆瓣的人估计也成年了,这位前辈估计现在也有35岁或者年龄更大。
写的很好,赞你一个。
当年“出洋”的那批功夫演员和导演基本都回归了他们来的地方。
好莱坞这个产业发达,工业先进,又人才济济的地方,进化缓慢而天花板又很矮的中国功夫已经难觅踪迹,现在看起来中国功夫的那个黄金时代对于世界更类似现在的网红效应,当新鲜感过去,本身的各种问题纷纷暴露无遗。
过度夸张的动作设计本来就会严重干扰剧本质量,更何况这种光看武打的效应早就不符合电影的发展趋势。
同样类似为妓女出头的戏,大丹在《伸冤人》里用现代格斗一样展现得好看,更重要的是,更真实。
我觉得中国电影最可悲的地方是根本跟不上时代。
以前那种封闭的环境,让极少数可以走出去的人,学到一点点皮毛,中国的电影行业和庞大的市场都可以消化很久。
而如今,只有用更加封闭的环境+各种“本土电影保护制度”+现代版计划经济(普通人的收入水平和节假日都被计划,而每个城市几乎都是若干小区围绕一个综合性shoppingMall的模式,于是最有效率的“休息”方式就是去那里,逛逛卖衣服的店,吃顿饭,然后顺便看个电影)以及数量众多的还没开始意识到世界辽阔或者没能力看到世界辽阔的下里巴人来维持本土电影票房。
然而,路在何方?
其实挺心疼那位老爷爷的,他接待的最后一个人没事,自己却永远的离开了。
影片整体节奏感挺强的,李连杰的打戏没得说,整体感觉还不错,紧张中也有搞笑,以针为武器也很有中国特色。
剧中的小女孩儿好可爱呀,像个洋娃娃。
最后一场打斗,李连杰只身闯警察局那段看得人热血沸腾,进门一脚踹破门卫的门,跟那么多跆拳道练家子过招,又要跟双胞胎兄弟打,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李连杰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看得特别舒服。
对纯粹的动作片情有独钟,或许是小时候的一个梦想吧。
当年还穿着开裆裤的时候就在村里上演的露天电影里领略了此类电影的魅力,越是年长,越是痴迷,继而不可收拾。
而如今,在电影快餐化的年代里,那种痴迷早已黯淡了,有的也只是一些美好的回忆而已。
中国功夫自李小龙之后,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人为数不多,李连杰是其中之一,或者还是最好的一个,因为个人觉得,真正的功夫和荧幕前的花拳绣腿是不一样的。
有了小时候的”武打情结”,所以对影片中的打斗动作格外注意,不得不承认“它足够精彩”,但也只是精彩,却无法深刻。
看看里面的情节吧,牵强之处颇多,尤其是一些枪战的部分。
我不知道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发展程度较好的国家——需要多大的权力才可以肆无忌惮的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使用机枪在公共场合扫射,又要有多大的权力不经任何程序而谋杀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人员?
这就是所谓的现代文明吗?
如果是电影情节的需要,那好吧,的确足够精彩,它吸引了一部分百无聊赖的人的注意力,他们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凝视屏幕,结尾的时候叫好或是微笑?
还是满足?
然后忘记它。
这是一部合格的好莱坞商业电影,有明星,有漂亮女人,有坏蛋,随之有英雄,然后是英雄为了国家或是为了女人跟坏蛋发生一系列的冲突战斗并最终邪不胜正,英雄凯旋。
满足了具有强烈个人英雄主义情节的美国人民和英雄救美臆想的中国观众,它就算是成功了。
看到那个贴着橱窗玻璃站立的妓女时,我才想起来,这部电影很久之前我已经看过了,但前天我以为我没有看过,所以决定用这个美好的晚上好好欣赏。
这叫什么事啊,谁能告诉我。
说些题外话,关于里面的那个妓女。
想起里面那个女人说的一些话,在我看来,够振奋人心的,又一个男人成功的骗取了一个纯真女人的心,然后丢弃,这他妈的叫什么事啊,有点无来由的愤怒,想起前几天一个朋友讲到他的故事时说的: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而最终她还是丢弃了这先人智慧的说教,投身于爱的洪流了,年轻真可怕,爱情真可怕,女人真可怕。
杀人是犯罪,打脸不道德,尤其是同类的脸。
what am I fucking doing?
上帝保佑我。
这片是李连杰最好的好莱坞电影了。
电影是梦啦,就当针灸是奇幻设定好了(笑)本片反向精武英雄 最后警察局也是致敬虹口道场 吕克贝松在黑法国警察方面真是太有创意了。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讨论调侃很有意思 里面有几句说啥历史比你们少,发明筷子比用刀叉的文明啥的都有点让我不好意思了……中间女主说的那段关于“就算你把这个解决了下一个上来的还是垃圾”刘健不知道有没有理解深层含义……这是01年的电影,20年后恐怕懂的人更多了吧。
这么吊的高逼格电影为毛会有人评价讨好歪果仁,我很疑惑,真的非常疑惑。
看了龙之吻想说点题外话——为什么在国外中国人遭歧视,有人说是国家不强大,有人说是素质不高,我看是潜意识里的崇洋媚外。
看看老外在中国的优待,不管是政策上的优惠,还是意外事故的索赔,我都想弄个外国国籍了!
再看看米国动不动就搞反倾销,虽然对我们的外贸不利,却保护了自己的企业和百姓的就业。
我有一室友原来是鹰潭的,现在随他父亲的工作,家迁到了广州,来南昌读大学,到处讲南昌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外省的说说也就算了,反正互相都不稀罕。
南昌虽然不是一二线城市,但是山清水秀,春天也没有什么沙尘暴,水资源丰沛,青山湖、象湖、梅湖、艾溪湖、抚河穿城而过;也许市民素质不高,但是也很少碰到飞车抢劫什么恶性事件。
她这么说还真是数典忘祖。
所以我们骨子里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人,不以自己的家乡为荣,外国人怎么可能看的起你呢?
首先盘点一下中国的功夫巨星(我知道的),李小龙排第一我想应该没有什么争议。
但是,看过李小龙电影的人应该都知道,李小龙的电影真的不好看,可能比较早,特效不是很好,单纯从观看效果来说,李小龙的电影就一般般了。
可能在哪个年代是无法比拟的,可我不是那个年代的人。
成龙大哥也算是一位功夫巨星了吧,成龙的电影其实也很有特点,就地取材加上诙谐幽默感觉是成龙的最大特点了,他的电影陪伴了我整个清纯。
李连杰是我认为动作最帅最潇洒的,从小习武造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电影里很多动作需要很强的基本功,白鹤亮翅、佛山无影脚(虽然是特技)动作不仅帅,还有功夫的美。
中国的武打明星还有很多,洪金宝、甄子丹、吴京、赵文卓、周星驰、元彪,等等。
太多了很难说的完,他们的电影也有很不错的,但和上面的三位的成就感觉还是差了不少。
推荐几部李连杰经典电影(个人认为),精武陈真、霍元甲、中南海保镖、黄飞鸿系列、方世玉系列、龙之吻、少林寺。
李连杰后期拍的电影感觉都很一般,功夫之王、不二神探、投名状等等只能算是一般吧。
谈谈李连杰为人吧,别人都说李连杰抛妻弃子,不是好男人。
这个我无法苟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就这么一辈子,是非对错很难说清楚,有时候追求一下自己喜欢的东西并没有错,当你死的时候那还有那么对与错,况且他有这个资本。
再说感情这东西很难说明白,来的时候挡都挡不住,这是别人个人的事情,外人并没有资格评说。
再说说李连杰移民新加坡国籍,本人感觉没有错,就像中国人都想加入北京、深圳、上海一样。
追求好的东西是人的本性!
希望大家不要把国籍看的那么重要,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别人包容性很好,无论国籍无论种族,他们看中的是你的才能。
并不是你的身份。
中国人的思想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都很难接受李连杰加入外国国籍,人的一辈子其实很短,多想想自己要怎么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天天批评别人。
当你老了,快死的时候,回想一下过去,什么是非对错都已经不重要了。
而是自己怎么活了这一辈子!
本来没打算写评论,但看到这片子的打分如此之低,痛骂诋毁之声如此甚嚣尘上,终于决定写两句,为心中的公道说句话。
首先,说李连杰演技不好的。
我倒想先问问,您指的是什么演技?
所谓术业有专攻,作为一个功夫片演员,我还真不知道在拳脚的世界里,当世还有哪位演员的演技能比李连杰强。
他是没有梁朝伟的眼神,但梁朝伟也同样没有他的身手。
他们都是最好的演员,但前提必须是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
如果有些人一味地以花样年华的标准要求方世玉,或是拿黄飞鸿的标准品评王家卫,那只能说明这些人太不专业。
其次,说剧情不好的。
编剧是吕克贝松,您找他说去。
然后,说说良心吧。
其实就算淡化所有的背景,我也真觉得这片子拍得还行。
李连杰的武打很好看,招招到肉又不乏新意,有肉搏有枪战有命悬一线,作为娱乐片,它让我看得挺开心挺痛快,我觉得它自身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而且完成得不错。
如果再加上背景--李连杰作为一名中国人(尽管他现在入了别的籍,但在世界眼中,他就是“中国人”)独自闯荡好莱坞,放下香港巨星的身段,从和F卡竞角开始,一步一步用实力说话,最终赢得了投资方,赢得了吕克贝松。
这部电影是以中国人为主角的,懂得的人自会知道这其中的难得,而37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没让任何资本家失望,不依靠特技的真功夫让那些配戏的西方顶尖高手佩服得五体投地,剧中强大神秘的针灸穴位文化让老外惊叹连连,就算是电影里,传统的美国救世主这回变成了中国人……李连杰用这部片子为中国长了一层又一层脸。
然而,在他拼命为之争光的这个国家里,那么多的“亲人”却并没买他的好。
对于他所做的,非但没表扬,反而一个劲的挑骨头,甚至恶语相向。
不禁十分感慨:李连杰这演的还是一个正面的主角呢,要是换成演那个大反派,最终被法国特工除害了,那祖国这些“有品位”的人民还不从此把他钉在人类的耻辱柱上......... 陈大头说过,她在中东的沙漠里时,当地人告诉她只知道三个中国人:Bruce Lee(李小龙)、Jacky Chen(成龙)、以及Jet Li--李连杰。
这三个人里,一个美国生的,一个香港生的,只有李连杰是中国大陆的代表。
唯一的独苗还这么毁,有没有良心啊?
吕克贝松擅长极致疯癫与冷面温柔的碰撞,往往是推向一个极端,在观众未及消化反应的时候就已经闭幕结局。
只露出一点尾巴标示极端底下的缠绵余韵。
非得等看完了,静下来,才越想越入迷。
看的时候眼中只有他费力突出的极端,看完心里才浮现丝缕万千。
李连杰的风格却往往是干净利落,拳脚如此,文戏也是如此。
人物的个性就像他的身手,一旦决断,之前的种种思量都再不侵扰。
留给他唯一的展现人物机会,只有挣扎的时候才显露内在。
但吕克贝松恰恰不会给机会让观众看见有在挣扎,他要单一极端的碰撞,撞碎了看见裂缝底下的内在。
结果反派不够给力,碰不出来。
完蛋,俩人不至于扬短,可是也避开了长。
这片吧,要不是吕克贝松和李连杰这两个名头,也不失为佳作。
但有这两面旗帜挂着,谁不是抱着高昂的期待点开。
结果生生为了融合,把自己最擅长的东西舍弃了。
要但凡某一方弱势一点,稍微不那么平衡,而突出其中一种特色,恐怕都不致如此。
深度不够深,脆性又不够脆。
“王不见王”是一种诅咒。
就说一点,被监控的电话,为什么中国大使不跟来自北京的特工说中文呢,这样法国人不就听不懂了?话说这个故事是李连杰自己写的,结果被吕克·贝松给糟蹋了。。。
算經典吧,還不錯
啥啊都是……全世界都说英语,中国人自己人和自己人说话都英语……
整部电影毫无现代法律意识,完全是用黑社会和恐怖分子的逻辑来拍警察。李连杰赤手空拳就能打遍巴黎警察局,最后还用一根针灸捅得大反派七窍流血,导演一定是武侠片看多了。那几年很多华人导演和演员都出口到欧美工作,也是当时华语文化强势的一个表现,就是片中的华人看起来太死板了,还是那帮外国佬(哪怕被丑化成那样)看起来比较有人味。
痛打老外的镜头。。。还是很不错的
无聊,谁说这是李连杰打戏的巅峰来着?嗯?
其实不算不好看吧,但是回头来看01年的功夫片确实在情节和台词上欠缺熬制 •﹏•
小时候看过的,今天忽然想起来又看了遍,我觉得蛮不错的啊
李连杰那时候的电影至少比现在两年的好很多~
豆瓣的评分还真是人云亦云…我从头到尾看下来觉得相当赞,虽然情节设定还是没能创出新意(打斗片十有八九都是好人打败坏人这个套路的对吧!)武打场面精彩流畅,一气呵成。片中的不少幽默都来自中外文化碰撞擦出的火花,在打斗片已属不易。就冲着李连杰代表中国大陆人独自闯荡好莱坞这点也该给四星吧!
精彩的打斗,编剧居然有吕克.贝松,虽然不是很合意,但还是值得一看,让人信任的男人,低调而有力~
太TM帅了!!!可惜动作和武侠在豆瓣评分一向偏低。
现在看,剧情太过俗套。剧情虽然发生在几天呢,但是也没显得多么紧凑。大戏不如黄飞鸿系列啊
此片过后,李连杰在好莱坞就剩下装酷了……PS:居然是吕克·贝松编剧……
1Vn还是满血的帅哥英雄救美。。这种模式还是很过瘾!
爛
李连杰到了国外似乎就只知道打了
我就记得有一段戏是拿台球杆做武器的,其余的已经毫无印象了
唉,天天跟着Dem和浩源同学看电影啊。
片子有点偏个人主义,经不起推敲,认真的话你就输了,最主要的是李连杰演的警察,居然不走维权路线,而走的报仇路线,一人挑整个警局,然后手刃局长,对方再怎么犯法,也不会由得外国警察去制裁,这完全是不给自己后路吗,即便你是对的,但这种行为你也注定蹲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