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感谢三季以来没换演员,这太让人舒服了!
我是喜欢这部剧的。
先说说我的不满>_<结局略显潦草仓促,想表达的内容很多但是没有表达完全,差点篇幅。
还有就是女主在莽撞尖锐的性格和大吼大叫发脾气的坏习惯没有看到改观,每次看她发脾气我的心就揪着,觉得会伤害到身边的人,虽然青春期的男生女生这种情况会发生的,但是第三季了,她该成长了,还是会不听别人的意见,颇有一副道德绑架的架势,虽然安妮是正义的,但是呢这也应该书她成长的一部分,至少在我看到的情节里没有看到安妮性格的成长。
或许有人说这是原生成长的创伤使她比较尖锐,但是到第三部,亲情友情环绕着她,应该会愈合一点点,最起码有一点考虑旁人的感受与立场叭,但是还没有看到,一如既往地喊叫和发脾气。
安妮的世界是美好的,是童话般的世界,她在我心中是一部不可超越的对生活重新充满爱的故事,美丽的自然景色,温暖的邻里故事,表达自由与未来的思想,人们的善良与缺点,绿山墙的人们栩栩如生,闪闪发亮,让人移不开眼。
再回到现实的时候,心中会充满力量和憧憬,对未来充满干劲和希望,好像一切都阳光明媚,都美好而值得祝福,都会越来越好,这是治愈的,是美好的。
虽然剧中颇有一些批判的情节走向,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个童话,童话里的坏人都会改变或者被打败,而现世却不会。
或许在真正的现实里永永远远达不到那样温情的邻里时光,不能够像剧中基尔伯特那样地对待异族,最后关于文中没来得及解决的种族问题,这部剧里的种族歧视让我无比敬佩我们先辈提出的求同存异的伟大思想,世界上永远都有着不一样的声音,但是不同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试想人们按部就班,成长为一样完美的人,却也是无趣的,这是世界美丽的原因,因为每个人是每个人,所以世界五彩缤纷,我心中的大同,就是在包容理解的环境下,在可辨别的善恶范围里,让善意愈来愈多,接受不一样的人和思想。
这部剧拍到第三季实在是惊喜,很喜欢,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不少批评的声音,但在我看来,评判一部剧好与坏是看给我带来的积极有意义的一面多还是让我难以忍受的一面更重,这部剧里关于母亲,关于性别生而为女生,以及种族、教育等方面的观点是我所赞成的,带给我的感动与希望是珍贵的,瑕不掩瑜,所以我喜欢她,她在我这儿是部好的剧集。
很神奇,也很幸运,能遇到小小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一直是文学经典读物,其实本该在很早之前就读过,可惜我拖延又逃避的个性硬生生是把这件事给拖到了去年,还是因为一些原因没看完,直到前几天看到喜欢的up推了绿山墙的安妮影视化的作品《小小安妮》,想起阅读时和安妮心心相印的时光,还没等看完安利视频就迫不及待打开了电视剧开始看,就好像是收到了上天的指引般。
毫不夸张地说,上一次遇到这么喜欢的作品,还是在小学五年级,看到《窗边的小豆豆》的时候,而且这两部作品还颇有相似之处,都讲了教育和成长的课题,而且都让我在看的时候心暖暖,不自觉地露出微笑。
说实话,光是让我看安妮在绿山墙慢慢成长就足够津津有味了,更何况这部剧还有那么多鲜活又可爱的群像,那么多我喜欢的课题。
第一集,从安妮一开始来到绿山墙的时候,我就和她一样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绿山墙,毕竟导演实在把爱德华王子岛拍得太太太美了!
更何况还有安妮这个超会表达的小仙女的加成。
当然,我也和马修一样实在是不得不被小安妮的口才和想象力所征服。
并且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小时候的我,一样富有想象力和活力,并不禁惋惜如今这项能力的凋零,然后随着安妮一起,想要把这项能力重新拾起。
不过想象力虽然是安妮最富有个人特色的能力,却并不是我最佩服她的地方,我最佩服她的是她能把自己的想象力运用于实现自己对当下境遇的重塑再造,快速从一件极其悲伤/困难的事件中脱离并找到当下境遇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叠加乐观和勇敢的双重buff,在面对一系列事件时都能做出一系列出色的举动。
当然,在爱德华王子岛,光靠她自己一个人是不太可能完成这些的,所以她另一个让我佩服的能力就是极其强大的人格魅力,几乎每个深入了解她的人都会喜欢上她,即便她有着那么多显而易见的缺点,即使喜欢她需要承受其他人的偏见。
因为那个时代大家对她外貌的接受度不高,所以这一点尤其明显。
至于她具体的人格魅力,从平等包容到睿智勇敢,我想看过之后就会再清楚不过。
接下来想谈谈戴安娜,说实话,我一开始会觉得戴安娜的家庭实在太高贵了,以至于我下意识觉得她不会和安妮真的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但事实是她也和安妮一样拥有着探索一切的好奇心以及反抗争取的勇气,她们俩就是只要在一起就能拥有巨大力量的最佳拍档。
当然,安妮的最佳拍档也少不了科尔,我实在太磕这两条友情线了,谁会比她们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呢!
还有不得不提的马修和马瑞拉,我史上最爱的姐弟俩,他们真的超爱安妮的啊呜呜呜呜,不敢想象如果安妮没有碰到他们,她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马修是个很标准的农夫,看起来呆呆的,但是又有着很包容的心态,不管安妮做出什么举动,马修都会尽可能地理解她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她,觉得自己的安妮值得世界上一切最好的东西。
马瑞拉有着一颗非常坚韧的心,因为童年的遭遇不得不在小时候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是安妮的到来让她重新意识到爱的力量,从一开始的固执到包容,她给予了安妮家的安全感以及背后明确的支持。
剧里还有太多太多我喜欢的角色,包括男主吉尔伯特,绅士包容独立,虽然他后期对感情暧昧不清;帮工杰瑞,善良勇敢单纯;女教师斯泰西,拥有一张和安妮一样能说会道的嘴和善于观察的眼睛,还有独立开放的眼光和出色的动手能力,也是我的ideal;巴瑞太太,优雅慈祥,是鼓励孩子们的出色代表,默默提供了大量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支持,没有她也不会有孩子们的一系列成功,还有好多好多好多角色。
不管怎么说,我真的太爱这部作品了,非常可惜它只有三部,怀着私心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看看它over
非常美的一部剧,看到第三季才想到要截几张屏做纪念。
放送一波截屏,以后回来看。
mini没太可爱了
有人知道怎么去掉灰色那条杠吗?
很影响截屏...
没有看过原著,观感非常棒,人物塑造得很不错。
尤其喜欢柯尔,太帅了哈哈,总是想看他的戏份。
虽然细看确实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但是整体很“丰满”,学到很多孩子身上的东西。
成长、青春、爱、家庭、种族、女性的权利等等,本来就是瞬时的事,安妮活在了当下,改变了当下。
看到豆瓣很多评论,好像知道为什么没有第四季了。
这样对于喜欢这部剧的人太残忍了,天知道我有多么期待再续。
可爱的白骨小姐其实白骨小姐的出现安排在这还是合情合理的。
安妮是一位又有思想,又勇敢的女孩,她的长大充满艰辛,但只有自己默默承受,或读书,或写作,或太多不着边际的想象……否则早抑郁了。
就是因为她太独立,而让Jilbert感觉被排除在外。
白骨小姐很合时宜的出场,便让他有了心灵偏斜。
但你发现没?
白骨小姐的出场像极了Anne,一直不停的自言自语。
只是Anne的听众是马修,而白骨小姐的听众是白骨先生,恰逢Jilbert,这也激起了Jilbert对白骨小姐的好感。
其实,这位白骨小姐的映射是Anne。
正因为白骨小姐身上有Anne的影子,Jilbert才对她有所好感,也可以说Jilbert就喜欢这样的。
其实Anne才是Jilbert的真爱,在这一点上毋庸置疑,只是感情理还乱,这也不能算是渣,在没理清楚之前,为什么不能有感情游荡的时候?
最后Jilbert和Anne走到一起也顺理成章。
今天二刷这个剧,全部看完后,证实了我的猜测,Jilbert一直都是爱着Anne的!
完美的一对再来说戴安娜,美丽、大方、高贵、优雅……几乎囊括了女孩一切的优点,真是人见人爱。
但不幸的是一次草率的初吻,开启了没有结局的恋情。
后来一谈话才发现俩人来自不同的世界,即便抛开成人世界门当户对的偏见,他们也没有能说到一起的话题,于是这份单纯的爱情夭折了。
每个女孩都想被爱,这没有错再来谈一下Anne身边两位重要的母亲级别的人物。
第一位当然是Anne的养母,她虽有过发狂的时候,但她一直都在努力,希望自己成为一位好妈妈,看她遇到子女问题,向十个娃的母亲求教,最后又否决她的“没有什么是藤条解决不了的”观点,可见这也是位肯独立思考,有主见的女性。
为了更好的抚养Anne,去参加年轻母亲的茶话会,最后又加入学校理事会,她一直都在努力做好一位母亲。
她越来越能理解Anne第二位人生导师级人物,我搜遍三季的剧照,竟然只有这一张照片,可见她不为人所重视,但您见到,当Anne遇到最困惑的事,不去找别人,而去找她么?
这足以证明她的存在不可或缺。
第三季一天熬夜刷完,又想看又不舍,多么爱这部剧,是个宝藏,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宝藏。
每个人都是不短成长的宝藏,他们和我们一样会成长、会犯错。
可是不同的是,他们犯错,会道歉,有机会道歉,并有机会被原谅。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犯错,便不会被原谅……我不懂为什么,是不是因为人们并不真的相爱,每个人都只爱自己,所以不会给他们犯错后原谅的机会……
前两季期待值拉满,第三季直接拉跨,剧情冗长拖沓不说,安妮的感情线安排得也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还几次三番吊人胃口,直观感受就是观众都希望他俩Be了,很多人物的故事也没有交代清楚,比如 黛安娜是如何又去奎因学院的,柯尔的后续是什么?
有很多卡bug和不合理的地方,然后Gil这季的魅力值直接降到0,本以为是部歌颂赞扬女权的好剧,结果剧里的所有男性角色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只有女主没有(还有看到Gil的信二话不说就撕了也让我很不能理解),说安妮独特,为什么每次她挂在嘴边的都是tragical romance和童话故事 。。。。
值得赞扬的是 为言论自由伸张的那部分,怎么说呢,Anne如果这季选择从政或者法律或者真的敢将社会制度的痛点说出来,都会让我觉得精彩很多,而不是当一个“像xx一样的人”
《小小安妮》,全三季,已完结,改编自《绿山墙的安妮》。
片头已是惊艳,愈往后看愈精彩。
第一季和原著更接近些,第二三季就有了很大不同,添加了一些人物,使得这剧也不再仅仅是个儿童剧,内涵更为丰富了。
一开始对这个话永远说不停,敏感易暴躁的红发姑娘安妮有点厌烦,太聒噪,似乎也一点不估计他人感受。
期间有好长一段时间就没再看,直到追的一些剧集年末停更,才又重新看起来,终不至于错过这部好剧。
慢慢的,你就爱上了安妮。
虽然她的那些毛病依然在,但你发现了更多。
她的感情丰沛,她丰富的的想象力,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她的真诚,她的勇敢,她的乐观积极深深感染了周边的人。
小小安妮,满满的都是爱。
绿山墙也是太过美好的地方。
她的命运,从来到绿山墙开始改变。
绿山墙也因为她,一点一点悄悄在改变。
本剧印象最深的情节便是约瑟芬姨妈的故事了。
安妮曾经跟约瑟芬姨妈提到过,自己想要当新娘,却不想成为一个妻子。
这话要是让林德太太或是玛丽拉听见了怕是免不了各种指责,毕竟她们都是那样墨守成规、保留着各种传统思想的人。
而约瑟芬姨妈当时的回答实属惊艳:我要是有这样的想法,我就会给自己买一件婚纱,这样便能满足成为新娘的梦想,而又不会真正成为一名妻子。
约瑟芬姨妈在众人看来是那种选择终身不婚的女性,但她自己跟安妮提过,对于她自己而言,她已经结过婚。
直到第七集,约瑟芬姨妈的故事终于浮出水面,这也是整个剧集最为精彩的一集。
约瑟芬的人生本是没有色彩的,直到她的格特鲁德出现在她的生命中。
即使格特鲁德不在这世上了,约瑟芬仍将自己的房间按她生前喜欢的方式布置,那本自己送给她的《简爱》就摆放在床头,房间里挂着她们的婚纱照。
她离开了,爱却依旧延续着。
即便是现在这个年代,像约瑟芬这样的人依旧不被所有人认可,何况是在那个时代。
可她们甩开世人的眼光,度过属于她们自己的美好日子。
约瑟芬姨妈的聚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独特的,有奇奇怪怪的艺术家,有热情奔放的钢琴师,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他们都选择了毫不犹豫地追求梦想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聚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那样友好热情,来到聚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交上朋友。
世人可能认为,约瑟芬聚会里的人都不正常,可我看到的是鲜活的生命和他们精彩绝伦的人生。
他们抛开了所谓的规则,他们与现实抗争着,逆流而上,追寻着他们的生活。
真正不正常的人,其实在外面。
这个世界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的,人生可以有各种选择,爱也可以有着多样的表现。
而成长并不意味着变得市侩、狡猾,而是不断认识自己,体恤他人,丰富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宽容,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剧还有很多美好,令人动容之处。
也有悲伤,但如剧中所言“要得到快乐,就要懂得悲伤。
”
这几天看了《小小安妮》1-3季,是小时候看过《绿山墙的安妮》的影视版,如果说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代表读物,这本书则深深地印刻着我的童年生活,但它影响甚至还将持续影响着我的选择、与自己的相处和对话、与亲友和爱人的相处、对抗不公的坚定以及永远不要丧失想象力。
回到剧里,安妮顶着一头红发一路喋喋不休,介绍着自己是Anne with an E时,我简直无比相信,她就是安妮。
最开始由于不断被弃养,Anne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包裹,她和会反光的玻璃对话,迅速地反击以保护自己。
她的奇思妙想永远给予周围人最大程度的惊吓,但她也勇敢地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势的群体,哪怕她自己就是被偏见的利箭伤得千疮百孔的箭靶。
另外,不太记得小说里有没有关于种族、宗教、肤色、阶级、性别认同、女性议题的讨论,剧里的这些元素一切都表现得刚刚好,Anne在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同和自己的不同时,她都能做到用自己最大的善意去理解他人,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被排斥和孤立的困境。
最后回到困扰我们永恒的话题:当自我来敲门时,谁来开门?
从抖音刷到这部剧安妮救火那段,毅然保存了,花了三天时间将1−3季看完了,满满的感动,以及感叹生活的美好,且在想去的地方新增了一个“王子岛”。
第三季我个人觉得封神的是第三集,不含女权、人权的第三集,贴近每个人生活的第三集,让人愤怒到握拳,感动到流泪,又暖心到微笑的第三集。
最后三集的剧情删了不少,印第安人人权相关部分被删掉了,让自己空虚了好一会儿,其余的剧情除了人权问题之外还是延续第一二季,朴实美好。
看完后其实很期待第四季,但是百度说不出第四季了,心里还是很失落,因为想一直参与到她们每个人的生活里去。
找原著看完了后续的剧情,发现第三季的剧情已经接近原著结尾了且也进行了改编。
如果还有第四季,将会有大学期间新的友情爱情插曲、生老病死、经济的打击等,我不想看到这些剧情了,不想看到吵架,不想看到玛利亚的病痛、马修的去世、家庭破产等。
然后也就不期待第四季了,因为第三季结尾已经有几乎所有的美好结局了,黛安娜和杰瑞的感情我也会自动脑补,就让一切的美好停留在此吧,以后一切的一切就让我们的小脑袋瓜默认美好幸福吧。
同时,生活不易,自己也要永远幸福啊!
刚开始看这部剧,是受书友的评论区推荐,说很喜欢安妮的鲜活的生命力,于是一看便不可收拾。
书籍,拯救灵魂,赋予想象力、共情力和包容心安妮,在孤儿院饱受孤儿院孩子和院长的摧残,有着深深的童年阴影,照常理来说可能会变的自卑害怕孤独和自闭,但她却异常的乐观和开朗,依然保持了那份天真乐观和爱说话,后来在她的具有想象力的表达中,我发现是书籍给了她力量,在全世界的人都对她表现了恶意的时候,是书籍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故事让她感受到了美好的世界面貌、辗转曲折的爱情故事、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给予了她强大的包容心和共情力。
勇敢,是尽管知道希望渺茫,仍尽最大努力争取在火车站门口等待认领的她,虽然紧张,但却欣赏和赞美远方美丽的鲜花树木,她希望如果无家可归能够在那棵美丽的树上栖息。
领回家发现父母想要的是个男孩并要把她送走的时候,她表现出了极大的绝望和痛苦,毫不掩饰的哭了一整夜,然后第二天早上做了最大程度的争取,说我可以为你做什么带来什么,尽管仍旧被送走。
我想起《杀死一只知更鸟》,书籍的链接就在于在某一个时刻你与另一本书不期而遇。
你的过去,塑造了现在完整的你被送走的安妮,在路上遇见狗的时候,表现出了超出儿童的极度的冷静,在另一家很多个孩子的家庭被雇佣的时候,安妮表现出了对于小孩生病的敏锐和聪明,这些征服了玛丽拉,又带她回了家知识,改变命运;善良与真诚方能打动人心救火的时候,安妮义无反顾的冲了进去,利用了孤儿院消防手册上学习的知识,拯救了房屋;黛安娜妹妹生病的时候,安妮一夜没睡救了她,她一次次用自己的善良和能力拯救身边人于水火之中友情与爱情真情总是能够打动人心,安妮的到来给玛丽拉和马修的生活带来了亲情的温暖,使她们终身未娶未嫁的生活拥有了更多的感动,使古板的玛丽拉尝试了更多的突破,也让自闭的马修一次次的挑战了自己;安妮和黛安娜的友情,来的那么突然又是那么曲折,黛安娜虽然不够勇敢,但在她家庭的教条之下能够做到相对正义已经很不容易了,她们一起喝酒、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看书写小说,孩童的友谊是那么简单和真诚种族歧视、女性平等、同性恋、印第安人民族问题太多的问题被摆上台面,错综交织,感觉想要表达的太多,又处理的简单不足之处儿童之间的爱情非常的草率,感觉不到爱情的力量,更像是小孩之间的过家家恋爱,黛安娜对于杰瑞的伤害没有任何交代,可能在那个年代贫穷的杰瑞也并不配得到任何交代;安妮冲动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在拯救印第安人小女孩的实际,丝毫不顾及马修的安全玛丽拉的担心,一意孤行;自始至终,没有表现出安妮的努力学习和在家庭中农场努力干活,只是强调了聪明和之前看的书的知识积累
除了个子,女主真的有成长起来吗? 这季太刻意了,各种zzzq,印第安人都没有个结局写这干嘛?
第三季的导演编剧真的傻掰 搞的什么东西 交代都不清楚 一些不该的剧情加进来 无语了 谁救我的seastar
完全与原著无关
「影视分享」评分:3⭐“安妮很幸福 但是所有以前的不幸都不该成为不照顾别人感情的借口”
不是吧 不是吧 比起女主爱情结局,我更想kakwet呢!?
时隔很久看完了第三季,没有看过小说,单凭看完三季之后的感受,我认为第三季是彻头彻尾的失败。第二季加了黑人问题,第三季贯彻始终,加入了印第安人,有多少种族问题,你都能一点一点加进去吗?加进去就算了,为什么没有结尾,女孩被重新抓进学校之后呢,她父母在外面等到什么结果了。还有Jerry,善良能干忠诚,他兼具一切美好的品质,可与Diana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是否对他太不公平了,写这段的意义是什么?为Diana的成长做铺垫,还是做Diana和Anne之间爆发矛盾的工具人,到最后,所有人都在前进,只有他被留在了原地,连一个道歉与问候都得不到。
如果说第二季的走向隐隐约约开始不对劲,这一季开始崩坏!剧情显得十分生硬刻意,已经搞不明白编剧到底想表达什么了。
最后印第安小女孩呢!?
最后一集有种“我们不续订了不好意思有结局总比没结局好就这么瞎写一通算是有个交代吧你们凑合看看吧”的赶鸭子上架之感觉。虽然我很理解编剧的无奈,但是在剧中期不就应该有感觉不会续订了咩,为什么要写那么多收不回来的支线?!!!
2023.07.31 ~ 2023.08.09改编什么的就不去说它了,反正我早已放弃了在本剧中寻找原著的影子……关键是这个安妮实在惹人厌烦啊!从来不会好好说话,几乎每一句台词都是激动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在那里歇斯底里地尖叫,永远为一点点小事大发雷霆,情绪极不稳定,说得难听点,简直像精神疾病患者。
明明可以让你舒坦但是非要先让你难受的结局也太讨厌了且人设时而在线时而不在线,合理性也是反正整体观感,还是不行
安妮,但不是绿山墙的安妮
Gilbert和Anne真的是变成teen drama了。太多其他的支线,可以理解创作者想要做一个时代群像,但是确实无视本身故事的童话感。两颗星给美丽的风景和让Mathew活下来
卡尔维克的新闻怎么没写,砍剧情很难受
这种故意曲折情节,刻意营造误会的拍法次数多了真的令人恶心……
不喜欢男女主感情线
编剧魔改原著,迫不及待而又贪心地将当下所有最炙手可热的话题集合在一处,但却没有把最基本的故事讲好。挖坑太多,以至于一季故事内无法自洽,格局很大,能力很小。
终于更新啦!!!!迫切地想要了解Anne的未来,了解绿山墙的故事。
是不是因为第四季真的被砍了?感觉最后有些赶,且印第安人的事断得很突然,留了个大坑。
marilla和马修都是天使好喜欢E6他们去参加集市,坐热气球,ANNE不断占卜哈哈哈哈哈搞笑又心疼又温馨又粉红泡泡还没有看小说,剧版从第一集开始觉得Anne太情绪化了,一直到最后一集也是,可觉得这才是她,真的是看着他们成长起来的。虽然剧版要素很多很多,值得思考的也很多,整体看很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