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韩国电影的阴暗龌龊,看惯了通过电影表现出韩国社会政府的肮脏。
虽然《特工》中的政府依然,不靠谱,但是依然会有“黑金星”,寻找光明。
朴社长送的劳力士,是资本的象征,但他被这个世界上最共产主义国家的李处长从头到尾戴在手上。
李处长送的“浩然之气”,是社会主义的象征,但他被这个世界上最想拥抱资本的国家的朴社长夹在领带上。
最开始义正言辞的为朝鲜“把关”的警卫,到最后其实是个追名逐利的小人。
最开始情报里“嗜金如命”的李处长,到最后其实是将国家人民甚至友人凌驾于自身生命之上的圣人。
我们有句老话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你无法否认,从古至今,有太多太多的人,无论真实或虚拟,他们可以为了国家,为人人民,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抛却自己的一切!
侠之大者!
为国!
为民!
制止朝鲜核开发是救助朝鲜半岛的唯一途径。
单凭你见了间谍这一项,大韩民国就能把你驱逐出境!
去年去了平壤26次的核物理学家,竟说对朝核不清楚?
有核能源技术的话,转化成核武器只是时间问题。
愿有一天能消灭平壤,愿有一天我们能在大同江上相见。
钱这东西不知道怎么回事,花起来特别快。
我们朝鲜是不与不碰杯的人商讨大事的。
听父母的话是首要的。
赚外汇是处长的事,守护共和国是我的事。
有商品、演员、场地,就可以拍广告了。
象征着腐败的资本主义的广告,居然要在我们共和国境内拍摄,太不离谱了!
对一个生意人来说,上级算什么?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不过是能为你赚钱的人。
如果朝鲜半岛有朝一日能够统一,我会以愉悦的心情请委员长赐我一杯酒的。
这批从三国时期到朝鲜时期的古董共计2300件,估值1兆5000亿。
朝鲜人很单纯,一旦信任你,就会信到底。
我不希望我心爱的祖国被金氏父子变成监狱。
你打算一直靠猜测推论到什么时候?
只要政权更换,我们安企部的人都得死。
命令第一,作战第二。
这是国家和民族下达的命令!
生意人才是和政治人无法分割的存在。
如果金大中当选,他会把大韩民国直接送给朝鲜,这比朝鲜的核武器还危险!
跟制度不同的人沟通起来有点闷啊!
候选人金大中的个子很高,金正日将军得仰视他,这种事绝不能有!
共产主义政权(朝鲜)为何会反对共产主义者(金大中)?
这所谓的政治很难包容一般人的想法。
室长所在的集团需要有敌人的存在,这样才能利用敌人刺激民众。
你不过是不想放开手中的权力。
为了国家和民族,就是为了执政党吗?
我是派你去吃掉赤色分子的,没想到你反被他们吞噬了!
朝韩的广告合作不单纯是钱的问题,而是要以广告为契机,证明朝鲜和韩国有必要接触、有必要寻求改变。
当前的朝鲜共和国有300万同胞因饥饿和寒冷走向死亡。
相信你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这人呀,出生几个月就学会说话,但活了几十年却学不会闭嘴。
韩国真是个有趣的国家,情报局居然公开泄露自己的工作人员。
我为何会成为特工?
我一直以来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斗?
之后的五年,“黑金星”一直以对朝事业家的身份活动。
直至2010年6月,因涉嫌违反国家保安法而被紧急逮捕。
其罪名为间谍、特殊潜入、逃逸、对会见和通信提供便利等,国家保安法上的所有罪名几乎全部适用。
2016年5月,“黑金星”服刑六年后刑满出狱。
两年后的2018年5月,朝鲜半岛时隔11年重开朝韩首脑会谈,迎来了新的局面。
好电影还是得记录一下,我翻很多年前看过的高分电影,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星球上,同一个民族相互仇视的地域不仅没有还有好几个,比如英国和爱尔兰,朝鲜和韩国,还有阿拉伯大地上的什叶派和逊尼派。
特工为谁而战?
这真是一个灵魂拷问,朴特工就是在监听中发现了他所效力的情报部门竟然沦为政党的工具?
代表国家还是代表政党?
特工为谁而战?
真实的世界是残酷的。
李处长和朴特务,尽管他们属于不同的组织,但他们心中始终是为国家而战,甚至可以付出生命。
这便是“浩然正气”的真正含义,也是李处长没有杀朴特工的原因。
2.两人的演技。
两人,虽然一个是北朝鲜人,一个是南韩人。
他们是真正的爱国者,这个国是分裂前这个民族的家园。
3.韩国这个国家像黑洞一样,什么都毫无底线。
情报部门把为国家工作的特工以这样一种方式出卖。
最近看了好几部黄政民主演的电影,感觉这个演员最擅长演绎各种身份下的真诚,黑社会大哥,普通老百姓,特工,刑警,任何身份的角色核心最后都会收束到真诚和情义上面。
这部电影内容上没有没有太多值得讨论的地方,因为谍战,特工这类相关事情,咱们普通人完全接触不到,电影拍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真实情况如何观众有几个清楚的,清楚的也不会出来评论,那就没办法评估这部分到底拍得如何了。
然后九几年那阵子半岛历史我又没了解过,一旦我看这种类型片无法结合现实,就会关注点别的,甚至可能关注跑偏。
刨去谍战元素,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是两个不同阵营人的共同理想,以及围绕这个共同理想搭建起来的信任和情义。
角色塑造和整体剧情走向都很扎实,只有前半部分的节奏慢了点。
取得朝方信任的部分是拍得很仔细,但终究是拉大锯了,剧情反复了一些,而且只是在推进剧情发展,没能很好地塑造角色形象,所以电影前半部分看着有点乏味了。
最后,这部开头的钓鱼塘好像和《新世界》那个鱼塘是一个hhh。
话说去朝鲜旅游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之前一直不会去看南北朝问题的电影,觉得政治色彩浓重的电影太压抑,这次为了黄大叔“强忍”着看完了两个小时的电影,没想到看的我热泪盈眶。
电影的铺垫很长,没有太大的场面,华丽的枪战,只是以文戏的角度一步步讲谍战的故事,真正将电影推向高潮的是电影后半个小时,黄政民和李星民一同劝说首领放弃对大选前南韩的攻击,黄被邀请去李星民的家中做客,意外收到了一个写着“浩然正气”的领带夹,在那时,两个人跨越跨越了国家和政治背景在思想上达成了一致——祖国第一。
而后在黄政民的间谍身份败露,李星民颤抖的拿枪指着黄政民的太阳穴时,黄政民说的一句“你有一个祖国,和你一样我也只有一个祖国,什么都不会改变的”促成了两个人的真正友谊的建立。
在黄政民用友人给的通行证逃离朝鲜时,我以为他们不会再见了——电影似乎也在按照这个方向发展,李星民被带走调查,黄在高丽馆里再也见不到他了。
电影画面一转,5年以后的广告拍摄现场,朝鲜演员和韩国演员第一次见面时,意外的两个见面了,隔着人群微微一笑,而彼此依旧保留着对方赠予的唯一的礼物:手表和领带夹。
就在人群散去,两个人快速走向彼此时,电影戛然而止。
欧亨利式的结尾也戏剧般的呼应了,两人饭桌上说的那句话“以后广告还是要继续拍下去,我们会经常见面的”。
政治阴谋,权利斗争背后的人性美,是这个片子最棒的地方,在权利和利益重压之下,也能守护着不变的初心,一身正气,无愧于心,无愧于祖国和人民。
3星,影片开头提示虚构电影,基于朝鲜开发核弹的真实历史背景,但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所以对片中的逻辑硬伤就不较真了, 前部分节奏缓慢拖沓,可能是为了交代一些历史背景,但影响观感。
营造的北京环境特别假,始终一股子东南亚潮气霉味环绕其中。
刚开始好不容易营造的危机意识,到后面变成两个人的友谊了。
感觉有点丢了西瓜捡芝麻, 想想去年朝鲜刚把两国的合作大楼给炸了,感叹任重而道啊。。
政治类的影片,非中国外都敢拍。
电影结束后,翻越了许多资料,才些许明白。
为什么一开始只是探查朝鲜核武器实验的现状演变成了促使韩朝破冰的是这。
黑金星在不违背祖国、不忤逆内心的决定下艰难的迈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最让人动容的是,在喧闹的人群中,炙热的灯管下,两个有着民族情怀的人在阔别多年后,历经了种种艰难再次相遇,礼轻情谊重!
这一刻,再多的喧嚣,再远的距离,只有你在,一切都好!
2019.1.22 22:23
希腊、意大利、朝鲜、中南,四个半岛都是政治试验场。
试验场也是政治生意的试验场。
南方特工说过,生意有两个意思,一是交易,另一个是冒险。
《王者》的检察官在冒险,《王者制造》的总统候选人也在冒险。
《特工》的那种冒险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大约来源于三个层面,围绕交易展开。
第一层,南方特工是为了国家目标而伪装成生意人的。
他自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保卫自己的国家免受北方军事威胁,因而需要查出北方军事目标的虚实。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的伪装身份必须对应李处长的工作目标和朝鲜的现实需求:提供外贸活动和外汇收入,特别是美元。
生意伙伴和一家人的假象,是一种掩盖手段。
他的真实目的(刺探)与李处长的真实目的(生意)相对立。
在这个层面,一切矛盾都被伪装成生意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第二层,在官长的角度上,南方特工和李处长都是各自证券体系下的工具。
他们内心想要实现的国家目标,受到现实证券功利性运作的制约。
李处长的口头语“这不是我能决定的”,郑科长也常说“批准了”。
这是北方的政权运作体制。
因为多党政治的复杂性,南方的情况更加多变。
按电影里的说法,当时的韩国安企部名义上服务于证券,而实则服务于质证趴。
就像《王者》中的检察官势力服务于自身集团利益那样。
在这个意义上,安企部的命令天然地具有颠覆自身原初目标的潜能。
为了保全部门利益,它必须出卖;郑科长的长官也是如此。
李处长说这些人“正在把国家卖掉”,说明在现实政治的运作中,证券体制下的部门利益已经与他心中设想的“证券的整体利益”发生矛盾。
在这个层次,特工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无法解决的矛盾。
李明云协助黑金星逃出北方,黑金星协助李明云维持广告计划。
在(真实)职业身份上根本对立的双方,为了协调和解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作出了个体的选择,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在这个层面,一切矛盾都归结为证券运作下的矛盾,前者的“交易”随时会威胁现实中的“生意”。
第三层,南方特工的内心是一位民族主义者。
在历史和政治现实的限制下,这种民族主义是以国家目标的形式存在于特工的精神世界的。
黑金星对李处长说,“你有一个国家,我也有一个国家”。
但让他们能够这样对话的条件,不正是此前那个半岛“民族-国家”的历史、语言、文化所提供的吗?
双方特工活动的最高目标,名义上是半岛统一。
但黑金星在心底里相信这个最高目标。
他对北方大统领说:“如果有统一的那一天,我会请您赐我一杯酒。
” 这难道只是为了讨好的违心之语吗?
所有看似无法解决的矛盾,在这个层面似乎也保留着协调解决的可能性。
这部电影最触动人心的一点就在于,协调解决这种矛盾的希望,保留在原本处于尖锐对立的南北特派人员的精神世界里。
总而言之,特工活动的现实实践是以国家政权名义进行的,但又必须做好随时被放弃的准备;他为国家,但部门的私利破坏了他想象中的国家(黑金星和李处长都是如此)。
这种整体上无处不在的分裂性,使黑金星和李处长们必须在各个层面进行交易和试探,以曲折地实现他们的目标。
身份、观念、意识、行动;国家、证券、部门、企业……在这部电影里,各个层面上的交易,让各个层面的对抗性都兼有了源于冒险的浪漫格调。
最高级的情感,是不表露情感。
最高级的间谍片,是爱情片。
北京真是韩朝的缓冲地带啊,这部电影也主要把目光聚焦在了双方的驻京机构,黄政民饰演的主角在剧情前后的转变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从企图窃取朝核的机密,到最后争取两方和平,他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对于祖国和民族,他无愧于心。
当然了电影中影射的两方更多的黑暗面,一方利欲熏心,另一方权欲熏心,为达目标不择手段,双方都不把普通民众放在心上,高层斗争的牺牲品永远是底层人民,这才是让人悲哀的事儿。
真实!
电影讲了一名韩国特工在逐渐渗透到朝鲜高层内部后,目睹了朝鲜人民的穷苦,并逐渐意识自己只是被更高层的政治集团谋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在窃听了韩国与朝鲜双方高层官员关于操纵韩国选举达成的利益交换的消息后,明确了自己的立场并冒险继续推动朝韩人民交流往来的故事。
电影中,最引人深思也最精彩的大概是特工与韩国一位官员在目睹并经历了政治集团不顾人民疾苦只求政治利益的博弈后,慢慢对这一切产生疑问与思考,逐渐弱化了他们的政治立场,并从人民与道义的角度出发,做出了他们所力所能及的努力。
影片描写的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交换不禁令人思考——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有多少是经过精心安排的?
而这一切却只是为了少数人的政治利益,绝大部分平民只是处于被欺骗被“引导”的位置。
政治集团究竟又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又是否需要存在?
韩国电影一如既往地敢拍,实在很难得!
太自我感动了
人家已经能拍出这种电影了,我真为我们的那些垃圾感到羞愧
将朝韩战争的,但挺无聊的,感觉很像《风声》,但没有风声拍的好。反正有点看不下去吧
去年的《铁雨》,今年的《工作》,韩国类型片在政治立场上的空前蜕变已然做到了对未来的超前引导和同现实的良性互动,世界需要这样的电影和态度。尹钟彬依然为角色披上了Noir的风衣,但这次他们却走向了光明。
最后一抹煽情,前面的叙事实在冗长
同一题材,没有犯《铁雨》结尾过度煽情的毛病,收得高级,力道恰到好处。有很多小细节设计得极为精彩。黄政民一如既往地好,对手戏的那位叫不出名字的老家伙是惊喜,让人想到《间谍桥》里一战成名的马克里朗斯,整个片子风格也很像《间谍桥》。好看!四星半。
我看未必是纯属虚构吧?真中有假、假中存真乃是本片的核心卖点,反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谁还能再查出个所以然来,本片核心跟去年李政宰的狩猎异曲同工,只不过没有快节奏和南棒的暴力美学打砸杀,本片里面有几个情节玩得就是心跳,甚至到最后回到北京饭店内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无硝烟的战争,本片最终阐述和黑的最彻底的,其实是韩国本土政党幕后的这些操弄者们的权斗阴谋,一切的不和谐皆因他们而起,最后那一幕想法和拍摄都很好,十分值得借鉴学习,李星敏是个出色的演员,尤其是去年看了财阀家的小儿子还有前两年的南山的部长们,都有他极为出色的演绎,听早期韩流对李孝利十分熟悉,但选她作为国民形象代表实在是有些LOW了,朱智勋的人物没有什么特别的用处,感觉有点可惜了!
鹰派与鸽派的内外较量,政治还是以经济为基础呀,浩然之气来做政治,不知是福是祸。看得出南方求和的恳切和真诚,与行进的历史也里外呼应,韩国就是个给人希望的国家。
历史事件足够传奇 民族大义拔得很高 斗争不过于你的假表和我的领带夹 多少当年事 谈笑随风去 总还是差点意思 太直白太牵强 脸谱化太重 真正的和解不会是过家家般的戏剧化
两个老男人的隔空对望,硬生生把我这个直男看哭了。
前半段弱于后半段,黄政民的演技这次无甚突破,依旧是那种套在壳子里的人,夸张的表情频密的语速像是在隐藏什么又老于世故,相较而言,男二号李星民更好一些,这个朝鲜外贸处长的角色前半段是撑着改善外汇储备枯竭的重任,后半是表露外国留学的人本教化,“像我这样了解资本主义的人,他们应该不会杀我吧”。人物层次逐渐深入,整体表演不动声色,难度大且完成的好。剧情呢,也从一个间谍黄政民深入朝鲜揭发核武器真相,演变成了暴露朝鲜举国可卖而韩国利用其操纵大选的料,内里还是对南北和解的吁求。除了李星民的戏份,全片对紧张气氛的营造可算失败,黄政民和朱智勋要承担主要责任。靠在朝鲜拍广告来完成间谍计划和促进南北交流的点子、金日成出镜等元素设计的有趣
想吹韩左彩虹屁结果只能以王不见王的形式不让其出场,毕竟这是18而非98年拍的,谁都知道你们那个阳光外交是什么大撒币行为。如果真的,人人都是理想主义而只有将军和卡卡是坏人的话,朝鲜半岛怎么就真能让这两帮人唱这么久的戏?他们都能徒手用石子打飞机,使用缩地法拥有超能力?不谈立场只以电影而言也是不合格的,谍战的复杂不是胡乱塞入人物,不刻画不解释的借口。相反正因为是谍战,所以才要更深入刻画其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毕竟谍战就是胡亥,而胡亥的基础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
在丛林里近身搏斗了一个多小时
一部了不起的电影,我印象里,都算得上数一数二的谍战片,只有英国《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可以与之抗衡,更何况《特工》还使用一种更宏大的视角去谈朝韩问题,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在德国统一之后,朝韩始终历经磨难,矛盾重重,拍这样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是非常有勇气的,当然这种勇气是韩国电影人争取来的,用艺术去教化民众,传播正确和超越世俗的价值观、民族观,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最后李处长在剧中的行为使我泣不成声,自此,一部改编的、拍摄出来的“假”的电影成为了比真实还要真实的存在,我感受到这份真实,使我感到欣慰,政治无法做到的事,艺术却可以。
能不能别老提你中国爸爸 自己好好讲自己的事儿行不行?
真是一部应景的片子啊!影片质量如何暂且可以放下不谈,在韩朝关系日渐回暖的当下推出这样一部电影本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虽然我对于半岛局势的未来走向不敢妄下断言,但看着曾经他们为着半岛无核化而努力、为双边关系而奔走,如今终于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文在寅言),打心底敬佩他们这些心存浩然之气的正义之士。电影虽然改编自真实故事,但做了相当多的改编,尤其增添了黑金星和李明云的情义线,不由得想到了去年那部相同题材的《铁雨》,后者在影片的方方面面都能胜本片一筹,只可惜不如本片来的应景。
很一般。。我中途无数次想弃了不看硬是憋到结局。。因为看到那么多好评。。
2.5,裡面1993的北京一看就知道是台灣,2018.09.19@信義威秀
老黄演技在线,对朝鲜的专政和棒子的财阀赤裸裸的嘲讽真的是够味儿!棒子广电总局真是啥都让拍呀......不过主角太伟光正了,同时作为中国人的我,对棒子描述中国北京的部分表示遗憾再扣一星........
太政治正确了,换了一朝,换个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