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度看哭了. 虽然这种肥皂剧情节 比比皆是,剧本和小说都非常一般. 但cate还是把一个神经质一般的失意建筑师演的惟妙惟肖. 她得意的领域遭受了打击所以她逃离了 她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 女儿这么对爸爸说的,妈妈可以这么叫我,你不可以,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 在看被邻居辱骂时,女儿的一句 fuck you 实在让我太感动了. 所以她逃了20年 但我觉得她create出一个更好的作品就是她的女儿,聪明,善良,勇于冒险. 然而爸爸呢?
爸爸在看到过妻子曾经辉煌的时候,却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妻子现在变成这样?
在发生一些变故时,甚至想和别人一起吧她送进“精神病院”. 哇 太垃圾了. 男人真的不行. 永远都只有自己 20年了. 最后貌似在女儿的沟通下洗白,但早20年你干嘛去了. 只有自己的事业. 你妻子拥有你都没有的天赋!
垃圾
伯纳黛特你去哪了?
看完觉得这个除了是个物理空间的问题,应该还是自我内心的问题。
伯纳黛特对于搬家后的抱怨,不合群等等,在跟老友倾诉后,最好的一个回答也是影片的转折就是:身为一个艺术家你必须要去创造!
丈夫深陷在工作的氛围中,失去了对家庭和妻子的关注,而妻子也深陷在自我的很多痛苦中,丈夫无法理解,甚至连尝试沟通和努力理解都做不到,只是根据旁观者无端的添油加醋,对妻子做了臆想和判断,甚至要“关”她到精神病院疗养。
看到这也有一个令人很感慨的,即使这样,两人也没有提出要离婚的想法,即使在这对彼此都非常失望的情况下,而弹幕上飘过的都是“离婚吧”巴拉巴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两个文化差异下对婚姻的理解,我们的容错度好像在于当无法得到理解和沟通时,更容易放弃,对于完美的追求过度;但现实生活中看到更多的是当存在底线振荡时,比如出轨,比如家暴,这些婚姻关系却很多都苟延残喘下来了。
最后很喜欢的一段,丈夫把象征剩下的16个奇迹的项链还给了伯纳黛特,并且说了那句很感动的话“还有更多的奇迹等着你去创造”没有看过完整的原作,所以只基于对电影内容的理解,算比较工整的作品。
不管怎么样,这部片子有很多可以思考,家庭关系和自我意义等,一个人一定要找到自我生存的价值,并平衡家庭,得到支持,这将是非常幸福的事,也是这个问题的最终奥义吧!
你知道大脑🧠中有一种打折机制吗?
别人送给你一条项钻石💎项链,刚开始你打开它,非常开心;第二天,你仍然开心,但没有那么开心了;一年后,看到它,你心里的台词是: Oh, the old thing.你知道🧠为什么有打折机制吗?
为了生存。
它让你自觉自愿寻求新的体验,即使冒险。
重新寻找的感觉也挺棒的,不是吗?
毕竟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剑齿虎随时扑过来。
似乎它是人脑的缺陷设计。
默认向我们发送危险和伤害信号,而不是通知我们快乐和感谢。
我觉得发生在妈妈身上的事大抵如此,她太执着于接收危险的信号,而她脑海中的打折机制忘记了去看见生活中美好的事。
也许爸爸也忘记了去看妈妈美好的一面。
这是影片的开头,也是特别吸引我看下去的原因。
Bernadette因为建筑成果一夕被毁,被打入谷底,终止了创作之路。
而将女儿苾伊视为余生的所有奇迹,落入生活的庸常之中,迷失自我,觉得自己是幽灵之地的一处幽灵,丈夫也无法理解她,觉得她需要心里干预。
于是在她即将被丈夫送往心理病院之际,她不顾之前的种种担忧,比如拥挤的人群,难熬的晕船,只身前往南极洲,重新找回了她的生命之源 - 创造,开始重生,焕发新的生机。
顺便说一下,Bernadette设计的南极站超级可爱的!
其中有处好像一只只小企鹅搭着背向前走啊!
同时又好适合Bernadette的环保理念 : 人与自然共处一室。
人到中年,即将要被人群中的声音带走时,真的非常为这样的故事感慨和激动。
有的东西,尤其是那些会让你的眼睛发光的东西,会让你在人群中感到自己心跳加速的东西,值得你终身的守护,那是你生命中的奇迹。
答应我,无论处境如何,请一定保护好它。
在占星里,水瓶座和狮子座在一个轴线上代表着互补的能量。
作为占星小白,一直不太明白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对立。
看了这部电影明白了。
水瓶座代表着天才,创新。
正如博纳黛特一样,她是个建筑天才。
从来不按主流设计的路线发展,总是有犹如天助的灵感,把建筑设计做成了艺术品,并且考虑到的是大众利益。
可是水瓶也代表着孤僻,不合群。
当她的作品被毁,她的狮子能量受挫。
水瓶座能量从天才的一面走入了负面的能量。
她不参加社区活动,不主动融入人群,也逃避和人接触,视环境为针刺。
她的一位旧友来访,听她抱怨一番,告诉她,她需要创造,重新创造。
创造正是狮子座的能量。
这是一个人确立自我找到自我价值的方式。
当一个在创造时就是在发光发热,用自己的光和热照耀别人。
(在占星里,如何找到一个人创造的能量则是太阳的星座、相位和宫位决定的。
)伯纳黛特的创造力就是水瓶能量的灵感和双鱼能量的建筑,能融入当地,能保护环境,还能有艺术的美感。
作品被毁给她的打击很大,以至于她愤而离开洛杉矶建筑圈,从洛杉矶搬到西雅图。
内在有无法解决和面对的愤怒,以至于流产四次。
孩子也和狮子座有关。
她没法在建筑设计上发挥的创造力都投注到了孩子身上。
她的女儿bee一出生就有心脏病。
(心脏也和狮子座的主宰行星太阳有关)可是在全身心的陪伴和呵护下,她长成了一个自我价值稳定,有明确的自我和清晰地自我表达的小孩。
在电影中她大概是15岁左右,也是从一宫到二宫到三宫的发展过程,她的前四个宫位都发展地比较好。
bee马上就要去读高中,可能不需要她的全身心的陪伴,也意味着可能她的创造力可能没有发挥的地方。
这是一场由创造力剩余引发的寻求自我之旅。
她的孩子要离开她,她的丈夫认为她是精神病,在他的身边潜伏着一位可能成为第三者的女性,她可能失去所有。
正是这些危机引发了她内心中过往没有清除掉的恐惧。
她可能再次坠入黑暗,被吞噬。
远行总是能让人去发现不一样的自我。
这是木星和射手的能量。
它指向远方,指向未来,也代表着好运和贵人相助。
南极之旅让她重新去创造,发挥自己的天赋和能量。
狮子重新怒吼,散发光芒,那是因为我们认出了自己是谁。
这部电影被认为是女权电影,主角是个女性,里面也有很多女性之间的描写,帮助伯纳黛特的人也都是女性。
她的邻居奥德丽,总是瞧不上伯纳黛特,她的生活状态呈现的是金星和水星。
喜欢party,家族住在同一个社区,热爱家居生活,喜欢八卦,家长里短,不追求意义和深刻。
伯纳黛特的孤僻、清高和与众不同,她既不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因为不在她的价值体系里。
可是当心理医生和埃吉特要把伯纳黛特送往疯人院的时候,是奥德丽帮助了她。
俩人甚至还坐在一起互诉衷肠,到达了敞露内心脆弱的阶段。
女性之间容易达成这样的互相理解,一瞬间从敌人变成朋友。
在南极遇到的科学家和科考站主管也都是女性,她们欣赏她,给了她新的机会。
因为这些原因把这部电影列为女权电影有些简单了。
这是一个女性的自我发现之旅,如何重新踏上英雄之旅。
每个人都有创造力,每个人的创造力的表现方式可能不一样,我们的创造力也都需要去滋养去呵护。
当伯纳黛特创造力受挫,经历了20年的煎熬,重新去设计的时候,她学会的是什么?
是面对现实的能力,不再轻易放弃。
看似煎熬着却有希望和未来的缝隙,这是土星带来的礼物,也是木星的馈赠。
女人真的需要工作。
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可能真的回答了我的问题,输入和输出获得的价值感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就是创造者,被生活和自我剥夺了创造权后就会陷入绝望和焦虑的沼泽。
每一种神经质都有自己的名字,又或者都是一种“unsatisfied”,如果尚不清楚如何让自己满意,那么首先就要找到不满意的原因。
也许我们早就找到了,但又不敢面对。
非常喜欢Bernadette和Bee的关系,母女是一种奇妙的共生关系,最好的情况是互相缠绕也互相欣赏,当Bee骄傲又坦然地说“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的时候,我像嫉妒完美的爱情一样嫉妒她。
还很喜欢和刻薄邻居的那一段模式,兴许有人会觉得突兀,但我现在早就形成了“女人再怎么互相帮助都不为过”的想法。
反而是男主的形象让我觉得虚伪又恶心,看了评论才知道原著他出轨了,剧本里改掉了,但我依然厌恶他。
看完了,感受到内心被治愈。
当你不能自我满足的时候,你可能就是在“祸害”你周围的人。
精神上需要别人提供情绪价值经济上需要别人供给,感情上需要控制或是寄生于别人,等等……伯纳黛特,曾经的建筑界天才,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因为一次巨大的失败逃离洛杉矶,结婚并投入到婚后生活中。
随着丈夫加班增加,夫妻关系也越加紧绷,她与邻居吵架,错误的相信别人,甚至差点引来罪犯,所有人认定她已经心理出现问题,变成一个“疯婆子”后,丈夫还对心理咨询师喃喃自语:“她怎么会变成这样?
陌生的让我以为她是个外星人甚至丈夫提出要她放弃计划好的南极旅行兴,去治疗心理疾病,只有女儿碧对此抗议并指责父亲(很爱妈妈的女儿)伯纳黛特逃走后独身一人去了南极,并听说了南极点将要重建的消息,这一次她终于意识到,她的问题是她不能放弃创作,她决心要参与到南极点的重建工作中,而在寻找她的过程中,丈夫也醒悟过来。
最打动我的是伯纳黛特一人在南极,欣赏着冰山美景,这一刻,仅仅只有她自己。
还有她朋友所说的:“你必须去创造,伯纳黛特,你不去创造就是祸害社会。
伯纳黛特本是一个设计鬼才,却因为在婚后成了一个家庭主妇。
近二十年的时光,她跟邻居的关系处不好,她时常焦虑到睡不好觉,她把境外的犯罪团伙当私人助理……还好,她是一个成功的母亲!
在同是行业天才的丈夫和他请的大夫要把她送进精神病院时,她逃了!
她的女儿觉得,母亲失踪了,父亲就应该全力以赴去寻找母亲,父亲却觉得,他们应该继续正常的生活。
但女儿没有放弃去找她的母亲。
第一次,听说母亲去了机场,她拔腿就决定要跟父亲一起去找伯纳黛特。
第二次,当听说母亲在南极再一次失踪时,她坚决反对父亲,认为母亲可能过得比他猜到的要快乐得多!
想起了《母语》里的血缘母亲。
她为了自己的事业,只是贡献了自己的基因,却没有参与孩子的每一步成长。
当然,她自己本身也有生理原因。
即便这个可以成为为她辩解的理由,但抵不过孩子在代孕育后对她的疏离。
再一次相信,每一步都做数。
我一直很害怕进入婚姻之后家庭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问题,我觉得电影里的伯纳黛特是幸运的,显而易见她有一个无论何时都理解她甚至为了她责骂刚表扬完自己女邻居的女儿,和一个愿意短暂放弃工作真心实意的想帮她解决情绪问题、虽然没意识到她需要回归创作但一旦意识到立刻选择支持她的伴侣,我总在思考自己可能是自私的,如果在未来婚姻中伴侣陷入自己的情绪沼泽,我很可能任由他自己发展,即使发现了也会置之不顾或者敷衍了事,但将心比心我很希望在自己深陷泥潭的时候有人全力帮我解决问题无论是否有些南辕北辙(影片中Elgin一时认为只有shrink才能拯救伯纳黛特)。
结局固然是美好的,她在找到了自己情绪问题根源的同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南极点重新找回事业与激情),在选择与家人和解的同时也与家人团聚在工作站。
我希望未来的伴侣爱我是因为爱我的精力充沛和独特创造力,并时刻支持我找到自己,《始于极限》中说“‘只要女人待在让男人觉得安心的类别中,就会得到“尊重”。
’但这本质上并不是尊重。
更准确的说法是,她得到的只是与其类别相符的对待。
”,这令我产生恐慌,因为在影片中虽然伯纳黛特事业失败后专注于家庭,但却从来没有这种尊重与否的问题,好像这种问题该是默认的不存在,我也应该停止钻牛角尖,停止专注于让对方知道“我真的很独立”的标签。
影片的开头借由女儿之口讲述了折扣机制,事物价值随着时间推移大幅衰减。
机制核心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警示新事物中潜在的危险。
妻子过于关注新出现的危险信号,而忽视了珍宝最初的绚丽,而丈夫对妻子的喜爱在被时间淘洗后,也像折旧的项链不再闪光。
被失败击碎的一瞬,像雪花纷扬,再凝聚成冰凌刺穿。
拖拽无用躯壳囿于过往,如同侵蚀社会的杂碎,被好友规劝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案就是去创造,将四散的灵感碰撞出火花,虚构出真实。
女主像是呆在透明容器中,摇曳于绿色景观的一尾。
看似葱郁生机却内壁斑驳,肆意滋长的藤曼郁积侵入之势。
铲除吧,连根拔起,然后由暴雨催生泥石流浩浩荡荡覆盖一切。
周而复始的日常将人逼仄如困兽,无法享受安之如素的幸福,才能就着雨点歌声哽咽平庸日常的艰难。
但艺术家特有敏感的触角,张扬渗透入至微层面,被可可爱爱击中红心。
受人欢迎的品质被过誉,但在被影像视频刻录的新星时刻,也以为人生能永远意气风发生猛下去。
然后呢,被踩着软肋狠踹一脚,就趁着表面盘观感尚可,仓皇消失来让辉煌定格在不朽。
漫溢的才华精力总需要宣泄口,坊间传言孩子是父母最伟大的作品,那求仁得仁,多次流产后终于将剩下神迹赌在心脏有缺陷的女儿身上。
女儿被打磨抛光得甚是漂亮,聪慧善良又不从众谄媚,难能可贵将妈妈视为最好的朋友彼此相依,笃定对方不会无缘抛弃与自己的关联,不应理解他人复杂处境的高难度而放弃。
女主对昔日挚友絮叨愤懑时,镜头对切到丈夫对医生细数妻子不当。
二十年前的佳话是由姣好容颜出众天赋幽默活力堆砌的,而岁月蹉跎沙砾埋金,女方无法对枕边人坦承无法释怀的创伤,失败在难以入眠的夜晚倾泻如利齿啃噬不得安宁,精力枯竭也灌不满内心黑洞。
而男方充斥着对爱人的失实感,夸张类比妻子是被外星人置换的复制品,借口家庭和工作的责任,无法无从不可不能被妻子拖进深渊。
再被好事者鼓吹,便将剑矛对准伴侣,好像从源头处将妻子关押隔离便可横扫残局。
心意相通的理解真是奢侈,多数人摆摆手说着人与人就是无法理解的,强行共情一波便是矫情和傲慢。
经历如流水缓慢而坚定地冲刷出沟壑,来往人群只瞟一眼便绕行,但不代表没有人可以筑建通衢,至少不会轻描淡写未经尝试就摊手放弃。
但更唏嘘的是共源而下,破除险阻弯绕无数关卡,却无法同归。
若是双方耗尽爱意结算婚姻,还可道声无常只愿初见。
但男方满口仁义谎言为你好呀,女主不可置信节节败退,还寻求信任抱有幻想可以内部解决。
最终只能狼狈逃离,反其道行之,求助于过往结怨的邻居。
惊叹女主应变能力又深感婚姻的讽刺,身侧人的利刃精准难防又见血啊。
丈夫对妻子的失踪轻描淡写道,当她准备好了后便会回来的,她又一次在面对事实时选择了逃避,而我们还要继续自己的生活。
看似深明大义进退忍让,实则是以表面无为敷衍探究深层原因。
当她逃离个人责任,拒绝融入社群,对房屋庭院周遭一切无感时,丈夫也只会气急败坏抓住适应性障碍来遮羞。
共同抚养先天有缺陷的女儿,并未黏合或直接分裂他们的关系,彼此仍旧像大陆板块缓慢漂移。
在寻找妻子的过程中,丈夫看到邮轮上大额酒水账单便假定其借酒消愁,而女儿却认为可能是欢度今宵的狂欢。
丈夫终于在找寻过程中领悟,他不该让身为艺术家的妻子停止创作的,终是辜负了。
影片结尾妻子的热情被重建南极科考站点燃,难以抑制的心跳加速,欢欣雀跃从眼神中满溢出来。
难以保证的睡眠、洗澡、锻炼和长时间单独工作,却都与女主过往二十年处境相契合。
基于南极站严苛的运输条件,女主也将贯彻之前20英里房屋的设计理念,向前开创新生活。
就像女儿说不要像妈妈抱怨生活的无趣,越早意识到乐趣只能由自身带来,生活就愈能充满滋味吧。
大魔王一如既往地好,虽然这种稍微有点心理问题但表面若无其事的人设《蓝色茉莉》已经演过了,而且设定还略有点像?
(上层阶级)导致我有点跳戏,但你魔就是你魔,不需要特写或者歇斯底里的表演,更多就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人物就立住了,举个例子就是伯纳黛特给虚拟管家打电话那一段的长台词,或者失眠在楼梯上看自己的纪录片的时候,没有多余的动作,但你一下就能从语速和声调,表情中接收到信息——她在焦虑。
这种焦虑成了影片的底色,和正常推进的剧情一起组合成一种不协调感,直到高潮(小说中的高潮,电影的表现手法略显平庸,其实没有吸引到足够的观众注意力),丈夫和别的人认为伯纳黛特有心理疾病并打算送她去精神病院的时候得到释放,我有思考这件事,伯纳黛特真的过度抑郁或者焦虑了么?
毕竟那些事,开车碾到人,储存处方药,信任罪犯等等都是可以解释的,拜托,我们难道没有有钱了就想雇一个私人助理帮我们打理乱七八糟的事么?
家长会?
社区聚餐?
人类的无聊社交?
如果这就是心理疾病,那么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因此在我看来电影所展现的伯纳黛特的生活,和我们日常的生活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只是通过她艺术家的身份放大了不和谐之处,让整件事看起来很自然又奇怪。
艺术家被平庸的生活消磨了?
是的但失败,变动,困难,身份和社会带来的一切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伯纳黛特并不是不能以艺术家的身份在世界上活着的,但生活的种种不合理之处,也正是生活的日常面貌,让她失去了这一能力,停止创造不是主观意愿,而是被客观事实谋杀后的结果。
但有趣的是,在这种不协调之下,剧情(生活)正常的推进着,整整二十年。
抛开最容易得到的结论,艺术家要么创造,要么成为社会的害虫,换个角度去说,社会要么允许艺术家去创造,要么就会逼疯他们。
可惜的是社会以普通人为主不是么,所以故事常常往后者发展。
更可惜的是,正如前文所提,伯纳黛特的生活底色与我们如此相似,她所遭遇的不协调,和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协调有同一个本质。
谁是艺术家,或者说,谁来决定谁是艺术家呢?
但我猜,不是只有艺术家才有创造的欲望。
期待很高,看得无味。过程俗套,结尾糖水。
2.5 美国人这次外景不去欧洲了 他们决定去南极
On flightSurprisingly refreshing on how a woman rediscovered herself after years of trauma. And Bernadette is an architect.
就很治愈啊
《婚姻故事》《伯纳黛特你去了哪》《82年的金智英》这三部适合一起看,最佳婚姻劝退指南。和其他两部不一样的是《伯纳黛特》给出了有效建议——“get your ass back to work,and create something”
这么好的题材能拍成这样也是活久见
像个肥皂剧 甚至没兴趣看完
2020年我打的第一个一分电影出现了!!!太难看了!!!就算有凯特布兰切特也拯救不了这辣鸡玩意。全片不知道在讲什么,也不知道想表达啥。嗯,有的微博大V推荐果然不靠谱……
一个处理生活危机的剧本,又是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来执导,本不应该拍得如此寡淡的。现在就像是在赶交作业一样,让人感觉不到他有往这部作品投入任何一点的热爱和专注,人物塑造和种种场景描写都过于随意了,剧本原有的潜力就这么白白被浪费掉,实在让人失望。
天才建筑师和天才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高端家庭,遇到问题,这种“路远了心更近了”的解决方案可以是豪华游轮去南极,最后一家人极地开心大团圆。如果是一个平庸的码农和一个平庸的画图狗组成的家庭,出了问题,可能只会用从来不用买洗发水来安慰自己。
4.5,还原度高的同时也砍掉了很多不必要的情节,将重点更多的放在了人物上,凯特布兰切特的表演也让我对伯纳黛特更加有共鸣,特别是那种无法为自己辩解、而人们已经放弃去了解你的时刻,他们不想知道你焦虑、恐惧的来源,你所有的行为只会让你成为一个有病的怪女人,深陷泥沼自己却要装作一切照常。这些原著没有的东西在电影中非常强烈的感受到了,也算是小小的治愈了我,谢谢林克莱特!电影真的比原著更棒!除了电视剧质感略奇怪外,好像也找不出什么缺点了~
最令我动容的是这部电影里的母女关系,后半段以女儿的视角去了解母亲,找寻母亲,支持母亲,令人动容。如果这个世界的母女关系都是如此,我想女孩会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
没有太多期待,结果惊喜。片子讲了很多内容,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平衡与相处。讽刺了美式的帮助逻辑,浮于表面的文化尊重和多样性,虚伪的隐私保护。
676 现在看这类中产阶级瞎浪的电影,总会想起奥巴马说的,如果中国十几亿人都变成中产阶级,对世界来说会是灾难。干他娘
和解的太easy了,这个老公因为别人的 几句话就要把他老婆送到精神病院去了呀!!!
理解之光
美国中产精英阶级能活得这么矫情?竟然能被某些人当成清新童话故事围观,这得有多不接地气?
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
美国版《82年生的金智英》,金智英重在描述人物不可知的迷茫状态,而伯纳黛特则完全被美式中产的自洽逻辑所绑架,它的政治性是锋利的,却也是封闭的。事件是人设的附加与佐证,而非人物的驱动与扭力。
2020/7/3(五)16:45-19:00 fox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