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从人设特质到剧情细节,有诸多不同,但这个前半段叙述爱情,后半段为爱复仇的故事,还是很容易让人想起阿米尔·汗的经典影片《未知死亡》。
但不同是,相较于《未知死亡》对爱情的纯粹歌颂,《Kaabil》(印坛译名《无所不能》)更着重于宣扬个人尊严。
主角罗汉,是一个盲人,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成为生活中的弱者,他擅长模仿声音,并因此成为配音演员,拥有稳定的收入,他有灵敏的嗅觉与听觉,能迅速对自己的处境作出精确判断,他心思缜密,会通过计算步数等小细节,让自己在无法看到的情形下,掌握甚至超越常人更多的环境信息。
这些非凡的特质,也许会让罗汉看起来与众不同,但对于他而言,这一切只是为了能让自己像正常人一样活着:生活自理、经济独立。
以残缺的身体,去追求正常人的生活,必然是艰辛的,但罗汉做的无怨无悔,因为能够不依赖他人的照顾、施舍、同情获得的生活,才是有尊严的生活。
显然,罗汉是一个极其看中尊严的人,所以当车夫欺负他是盲人,少找他十块钱的时候,他立即指出,要求其改正,不是十块钱有多重要,而是尊严不容践踏。
在罗汉和苏皮莉亚的恋情中,尊严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相亲第一次见面时,苏皮莉亚向罗汉表达了不想结婚的想法,因为她觉得两个身处黑暗的人,无法找到光明,言谈之中,有一种深刻的自卑情结。
罗汉则表示,一个人的自信是他最大的力量,而这种自信,源自他强烈的尊严感——身有残疾的人,一样拥有爱的权利。
不但如此,罗汉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表现出对爱情的屈就、凑合,他告诉苏皮莉亚,只有当她真正爱上自己,他们才会走向婚姻。
随后,罗汉通过舞池共舞、商场寻人、新楼置业等等行动,打动了苏皮莉亚的芳心,因为她不仅感受到了浪漫、美好,更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尊严感,盲人的生活不比正常人差,盲人的爱情,同样美妙动人。
然而,这种可贵的尊严,很快遭到了毁灭。
权贵的弟弟阿密特带着手下混混,乘罗汉不在家时,强奸了苏皮莉亚,收受了好处的警察,对此坐视不理,很快苏皮莉亚再次遭受强奸,不但如此,阿密特还告诉她,以后会经常来侵犯她,阿密特离开后,她用一条白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阿密特的权贵哥哥,曾问罗汉,“要是她那么想自杀,干吗不在第一次强奸后自杀,干吗要等到第二次性侵?
”
原因很简单,苏皮莉亚的自杀,不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失贞,因为按照这个逻辑,被强奸一次和被强奸很多次,并没有本质区别,反正她都是失贞了。
苏皮莉亚的自杀,是因为在权贵与司法勾结的体制下,尊严无法被捍卫的绝望,只有死,才能制止尊严继续被蹂躏。
与此同时,阿密特的强奸动机,也非常值得揣摩。
在罗汉和苏皮莉亚大婚之夜,他和混混瓦西姆进行了一段非常猥琐的对话,调侃两个盲人该怎么做爱,随后,他们还在罗汉夫妇回家的路上,对他们进行骚扰,嘲笑罗汉是个瞎子,居然还能有老婆。
可见,阿密特的内心相当歧视盲人,他会想到强奸苏皮莉亚,虽然有仗势欺人、贪图美色的成分在内,但更多的都是想要毁灭罗汉夫妇的生活,践踏他们的尊严,因为他觉得盲人没有资格享受爱情与婚姻。
一向重视尊严的罗汉,自然无法容忍这一切,妻子死后,面对警察的继续不作为,他决心复仇。
印度人的想象力和创意,在这场盲人复仇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罗汉巧妙利用了平日生活的技能与智慧,依仗着捍卫尊严的巨大勇气与决心,策划了一场堪称精妙绝伦的复仇,借刀杀人、挑拨离间、埋设陷阱,玩的可溜了,一度被认为是软肋的眼盲,甚至还成为了罗汉有利工具,最终酣畅淋漓的惩戒了仇人,又逃脱了法律制裁,让人看来十分过瘾。
当所有人都认为罗汉作为一个生理上的弱者,必定会选择忍气吞声时,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为了捍卫尊严,他无所不能,印度电影论坛选择的片名,可谓是极其精准。
影片糅合了爱情、歌舞、动作等印度电影常见的元素,属于相当主流的娱乐片,但它内在传递的主题,是非常严肃的,宣扬了个人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
与此同时,选择一个盲人作为主角来宣扬尊严,不仅仅是增加故事的戏剧张力,还揭示了尊严是人的基本权利,不论什么层面划分出的弱者,都不会因为自己的弱势,而失去尊严的享有权。
换言之,任何人的尊严,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并无一例外的不容践踏。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Indianmovie”。
虽然都是盲人,在他们的世界中是一片黑暗,但是美丽贤惠的苏普丽雅遇到了高大帅气的罗汉,一加一大于二,他们都感受到了光明,生活、人生从此不再黑暗。
作为主角的罗汉,让我们见识到了作为盲人的不易,但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正义之感,对生活、人生的信心和热爱。
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缺陷,内心却从来没有丧失对美好的向往,不管是苏普丽雅还是罗汉,还是万万千千的盲人,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他们享受着生活中的一切,与那些健全的人士相比,他们才是真正的健全之人。
尤其当罗汉面对妻子的离世,满含热泪,怒火,复仇的勇气和坚定在罗汉的展示下,更显得无比纯粹,将一个个恶人除掉,无疑就是现实版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只想看完电影,发个想法,但是系统说我的评论太短。
印度电影,在剧情设计上还是值得学习的,也是比较细腻的。
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也有道理,这很像欧亨利的小说。
这个故事,其实没有什么很特殊或者新奇的地方。
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受到不公正想法后想做的事情,但是不是像主人公一样可以实现的。
也正是这样才是电影所要表达的,这个世界不完美,还需要努力,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从电影本身来看,用了很大的篇幅去描述复仇手段,也就是说很符合它的主题,就是为了复仇。
没有用很多的画面去展示两个人的甜蜜,那样估计复仇的基调会平淡很多。
但是,前面不长的篇幅,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恩爱和幸福,也就知道为什么他有那么大的仇恨。
相亲时的幽默,让人很舒服;跳舞的场景让人很向往;一不留神就开唱,当然是印度的特色;商场购物,失而复得的新喜;看房子流露出对未来的憧憬和幸福。
很多很多这些小事情让人觉得很亲和,不是那种高不可攀的恋爱。
电影前半部分告诉我们,要幽默可以帮你增加闪光点,随带解决单身问题;后半部分告诉你,no duo no die。
系统,你再不让我通过,我可要剧透了。
这片子只能说凑合,非常凑合。
不带脑子当爽片看,又要虐你,带脑子看,又四处漏风。
你说它指出了社会问题吧,它只是给你带来几分情感共鸣,却浮皮潦草得像个标题党,全流于表面,人物脸谱化非常严重。
无论是情感还是诡计都撑不起来,降智和都合主义推进的剧情缺乏说服力,甚至连每个人行为的动因都很可疑,仿佛观众在影院里都能看到编剧拉在演员手臂上的那根粗线。
一星给女主的颜值。
朋友找我看的 看之前完全没有任何了解 万万没想到是盲人…!
一开始就是相亲,从陌生的抗拒到相识、相恋,后面约会和恋爱还有结婚真的太美好了呜呜呜呜呜呜。
后来画风一转,女主角被强暴,是我没想到的展开。
他们被骚扰,女主第一次被强奸这一段看的让人绝望。
第二次被强奸后女主自杀,男主开始复仇,真正的故事拉开序幕。
(节奏真的太好了!!
) 故事层层推进,每个环节丝丝相扣,时刻抓住观众的眼球,罗斯汉的表演非常出彩,女主也演的很棒,而且超级超级漂亮!!
很多细节也设置的相当巧妙,此外印度特色的歌舞和音乐植入也毫无违和感,反而有种让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当然影片并非完美,女人被强奸后的结局就是悲惨的,不过第一次受伤后女主还是很坚强,很快调整好心态,努力生活,并且劝慰男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有这个情节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从爱情故事转到复仇主题略显突兀,复仇的手段存在BUG,贪腐的警察依然逍遥法外……但瑕不掩瑜,该片依然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上乘佳作。
没有什么完全适合所有人的,只有适合自己或者不适合自己!
说歌舞的,只能说文化之间的差异吧,或者这是他们电影与歌剧的结合,在者歌先不论旋律如何,歌词真的没得说,那才叫真正的歌词,诗歌诗歌,歌词如果不靠旋律读起来有诗的感觉那才叫歌,不像国内的,瞎编乱写就是歌词,只要配上些旋律就敢大声的唱出来了!!!。。。。。。。。。。。。。。。。。。。。。。。。。。。。。。。。。。。。。。。。。。。。。。。。。。。。。。。。。
最近的院线电影真的是一个扑过一个。
6月第一周上映的影片,不仅国内没啥爆款,连国外的好莱坞大IP都扑掉了。
一水的6分片,制片方真会为观众省钱啊然而要看口碑,这部唯一上7分的《无所不能》竟然是一堆烂片里的最高分。
7.1分虽然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可也绝对称不上是一部佳作。
一部结合了《一个母亲的复仇》和《调音师》的电影,汇集全爱情,犯罪,悬疑,复仇等爆点元素,打眼看上去相当热闹。
再加上这个,长得活像史泰龙、布拉德·皮特和迈克尔·杰克逊三合一的印度“天王级”男星,赫里尼克·罗斯汉。
还有美艳的亚米·高塔姆,再不济也是个浪漫养眼的爱情电影吧?
前半段还真是传统的印度爱情片套路。
男主罗汉是名盲人,但他乐观自信,还是名职业的配音演员。
在朋友的引荐下,罗汉结识了漂亮的盲人姑娘苏,并对她一“见”钟情。
很快,两人就确定了恋人关系,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可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当罗汉照常去公司上班后,两个流氓潜进了他们家中,轮流强暴了苏。
而等罗汉回到家,发现被绑在床上的苏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罗汉气愤的报了警,但收受了贿赂的警察,不仅没有理会他们,还派人绑架了二人,并将二人丢进海中,任其自生自灭。
当他们逃出来赶到警局时,强奸事件早已过去了30多个小时。
罪犯留在苏体内的证据也早已被损毁殆尽。
没有了证据指认凶手的罗汉和苏,还被警察指责是报假案。
见到官匪如此勾结,罗汉和苏都沮丧极了。
回到家中的罗汉夫妇原本以为事情隐忍就会结束,但谁料逃过法律惩罚的两个流氓并没就此收手,反而很快再度潜入罗汉家,强奸了苏。
大流氓阿密特还告诉苏,只要自己高兴以后会经常来侵犯她。
不堪折辱的苏终于无法忍受,便用一条白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其实到这里,整个片子还没什么大问题,除了偶尔破坏节奏的“歌舞环节”,整体还算不错。
但条姐做梦也没想到,《无所不能》的后续剧情竟急转直下,又搞起了“高智商复仇”的卖点。
还记得《一个母亲的复仇》是怎么扑的吗?
就是因为满是bug的剧情,根本爽不到看惯高智商对垒的国内观众啊。
先是大流氓阿密特的哥哥马特洛(议员),也就是绑架罗汉夫妇的幕后黑手,直接跑到男主家中,一通嘚瑟自家弟弟是如何侮辱他的妻子,自己又是如何神通广大的安排策划,为弟弟洗清嫌疑。
并威胁罗汉不要试图找媒体曝光,因为自己有权有势,啥都搞得定。
拜托,你可是个议员啊,这种幕后大boss竟然没有一点沉稳劲,逮住机会就各种挑衅,不是自己找死吗?
这下罗汉毫不费力的就得知的三个需要复仇的对象:大流氓阿密特,小流氓瓦西姆,议员马特洛。
对司法极度失望的罗汉,随即开启了“高能”的复仇模式。
精通声音模仿的罗汉,首先录下三个复仇目标的声音,并进行模仿,直到完美复制出他们的音色。
然后模仿议员的声音,给警局内线副局长打电话,要求副局长找理由监禁瓦西姆三天。
不要问罗汉是怎么知道副局长就是议员内线的,片子里没说,条姐也不知道啊。
当然也不要问副局长接到陌生号码来电,为什么问都不问缘由,直接听从电话里的“议员”吩咐照办,一点警觉性都没有。
也许配角傻到一定程度,才能彰显出主角的“智慧之光”吧。
接下来罗汉又模仿阿密特的声音,打电话调戏瓦西姆的妹妹。
瓦西姆的父亲怒不可遏的来找阿密特理论,不料扭打之间竟被阿密特刺伤。
罗汉一手挑拨离间的好把戏,将众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此时,出狱的瓦西姆接到了“阿密特”的电话,试图解释两人之间的误会。
瓦西姆赴约,可不料来与他见面的却是罗汉。
在黑暗中,能听音辨位的罗汉,轻而易举的干掉了瓦西姆,让他如苏一般,吊死在空中。
接下来好戏来了,警察到场,指纹和现场物证通通不采集,只盯着一条罗汉留下栽赃阿密特的手帕不放,直接把远在另一个城市的阿密特定为嫌疑人。
真心为这帮警察的智商捉急啊,大概在编剧眼里,男主的主角光环大概能直接蒙蔽反派的心灵,不利于男主的证据通通看不到。
这还不如让主角光环,直接感化反派投案自首来的痛快。
第一个目标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干掉了,接下来是大流氓阿密特。
这次罗汉模仿议员的声音,打电话约出了阿密特。
二人一见面就大打出手,但这次没那么容易,因为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罗汉根本不是阿密特的对手。
可编剧依旧没有放弃罗汉,直接让罗汉嗅出对方的脚臭,判断出位置,一击爆头。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神奇,脚臭成了反派的最大弱点。
哈哈,看着编剧这么辛苦的逗笑观众,我都不忍心吐槽他了。
然而设计干掉阿密特后,这次终于轮到议员了。
而罗汉又开挂了。
还记得黑人中那幕躲子弹的情节吗?
暴帅有没有,但那是科幻片啊喂。
可这次我们的盲人罗汉,仅凭借听声辨位,竟然也躲过了子弹,神奇的干掉了所有人,还能全身而退。
只能说这主角光环真的太强大了。
正常人都难以完成的计划对于盲人来说,简直不是事。
虽然影片的节奏相对传统商业片来说,完成度还是在及格线以上的。
但由于观众其实对于高智商复仇片的需求,说到底还是希望得到更强的爽感和智商上的碾压。
好的商业影片总能时刻牵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毫不费力的跟着剧情走。
可满是bug的剧情却会伤害掉观影过程中的流畅爽感,一旦出现太过弱智的bug,观众总会不由自主的去挑错,并在心里早已吐槽了上万遍。
使得一个本来轻松的观影体验也会充满负担。
《无所不能》讲述的是一个法治无力、权力相护的故事。
当我看到男女主第一次去警局报案时,镜头多给了警察一秒,我迅速就意识到故事的幕后黑手是警方以及政府等本应为人争取权利的权力机关。
男主的盲眼在内容和形式上成为了很重要的人物塑造点,一是暴行发生后诸多的阻碍是因为盲眼而造成的,二是男主目盲心不盲和敌手心盲目不盲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
第一个,盲眼在这个故事中仅是充分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即,这个故事无关乎盲人群体,无关乎被强暴的印度女性群体,只是一个属于法治无力、权力相护的故事。
盲眼是为了男主申诉、复仇之路更加艰难而被编剧人为设定的“困境”源头元素。
这显然对女性困境、少数群体困境是有所蒙蔽的。
犯罪片这一类型中,以法治无力、权力相护为主题的并不算少,但是能够表达出同样主题的,做得好的片子依然不在话下,比如说《沉默的真相》。
盲眼并不是此类故事的必要元素,而是首先为了制造困境而制造困境的剧作要素,其实是一种“偷懒”行为。
在发挥它的剧作作用后,盲眼不仅遮蔽了两大群体(女性、残疾人)的本身困境,还使得观众因为主角的身份特殊丧失了代入感——而明明法治无力、权力相护的片子最应博取观众的广泛同情,因为作为非权力机构中的当事人,“他也可以是我”这一心理前提永远生效。
因此在我看来,为了减轻剧作压力增强趣味性,而牺牲这一类型故事的主题和受众共情感,是有所偏失的。
第二个,对比同样表述”法治无力“的经典犯罪片《杀人回忆》,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不同与美学境界的高下之分。
《无所不能》告诉观众的依然是“大众灵药”——爱,而《杀人回忆》却狙击的是人性广泛恶,美好在极恶的边缘绽放。
更重要的是,《无所不能》的男主以原始暴力手段复仇了原始暴力(强暴),控诉了制度的不堪;但《杀人回忆》却让警察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开枪——前者否定了制度的同时也否定了文明本身,它让我们看到的是极端情景下暴力只能以暴力反击,这让观众的朴素正义得到了补偿的同时,男主从文明之人变为暴力复仇犯罪分子的过程又泯灭了故事最想追求的人性与文明本身。
在这里,内容与形式背离了,只满足了观众的朴素正义、得到了爽感。
但是后者《杀人回忆》的警察放下了枪口,法治无力、魔鬼在人间的极恶被揭露的同时,那放弃枪击的手又闪烁着人性与文明的光辉。
什么是人性与文明?
不是抹上世上的所有恶的存在,而是让自己放下枪口、遏制住自己的人性恶的存在。
此内容形式不仅契合,且让故事主题再次翻新,堪为妙绝。
作为同样复合类型和收获大量商业成绩的片子,其美学境界之高下,肉眼可见。
第三个,在这个用原始暴力的复仇行为对原始暴力的强暴行为的故事中,原始暴力本身完成了覆盖、升级,即,血腥复仇覆盖了强暴,完成了紧张性的升级。
但问题也正出在这个覆盖上。
覆盖意味着原来的被遮蔽,也就是强暴行为本身的被遮蔽。
强暴行为本身是广泛存在(可能在印度更加广泛吧)但亦是极其严重的罪恶行为。
当这个罪恶行为被复仇升级覆盖后,强暴本身的不值得提倡性和严重性就被削弱了。
就像有些女性主义者所批判的,女主苏的被侵犯成为了男主复仇的合理化理由,女性被默认为男性的所有物而存在,因此这就不是一个女性被强暴的故事,而是一个男性所有物被抢夺、侵犯的故事,本质是男性的故事;男主反的是男性权力机关和权力结构,影片却赤裸裸地遵循、维护了男女的固有权力结构。
这是令人心寒的。
也许,比起剧作本身的技术性、趣味性的本身,更应该放眼行为性质的本身,毕竟编剧的文需要道德感,摄影机因为取景框而拥有原罪。
在这个层面,《素媛》这一类的故事比《无所不能》表现得更好。
宝莱坞纯熟的艺术技巧,使得整部电影丝丝入扣、观赏性极高。
情节设置上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不浪费任何一个细节,在伏笔利用上,堪称戏剧创作的典范。
观众的预期,始终被编剧牢牢握于股掌。
两个盲人相爱相守,风景会是怎样?
又会遭遇怎样的起伏?
从一开始,就让人不由得猜想: 主角的爱情,困难将来自何方?
相恋时两人商场走散,竟然没有发生自动扶梯的意外;新婚之夜新床脚下一堆蜡烛,竟然并没有意外引起火灾;尚未完工的新房施工现场,竟然也没发生失足。
层层拨开,全片真正的危险,来自于权贵鸡犬觊觎女主美色,欺负两人目不能视。
在女主第一次被侵犯、男主回家探寻妻子时,剧场观众就响起私语:自杀了。
但是女主坚强地活着,报案、遇到绑架、发现警方被收买、投诉无门,但还会温柔地安慰丈夫,对生活充满希望。
看到这里,不由得佩服印度这些植根于苦难的社会现实的艺术作品:要深度有深度、要复杂性有复杂性。
然而,女主遭遇第二次侵犯后,自杀了。
尽管男主不断地重复着“我的妻子很坚强”的台词,但是影片总算是顺了大部分观众的意愿——被侵犯的女人只有死路一条。
尽管接下来的故事从爱情片一转而成悬疑动作片,精彩异常,但是故事更多的可能性已经被抹杀,接下来的讨论也不再触及社会苦难,而是一部纯商业片了。
在这个转折点上,影片失去了灵魂。
如果女主不自杀,就不能激发男主去复仇,演出一场与《未知死亡》类似的复仇故事。
如果女主不自杀,编剧应该就不知道要怎样去发展情节线了。
印度苦难的社会现实滋养了繁荣的电影艺术,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到《神秘巨星》。
但这同样的现实苦难,也限制了编剧的艺术想象力。
被侵犯或被杀害的女性,在美国影视中会变成什么呢?
猫女、CSI……各种被侵犯的女性角色,不记得有自杀的。
那么如果女主不死,电影还要怎么演?
可不可以两个人一起复仇?
可不可以死的是男主,女主来复仇?
可不可以加入辅助角色?
……各种可能性,在女主被安排自杀的那一刻,也都随之被抹去。
虽然影片一路精彩好看,但也仅仅是精彩好看而已了。
被剧中一句点题戳中,讽刺且真实,如一句古老的告诫,诉说无奈。
用戏谑的糖浆,包裹着粘稠漆黑的愤懑;极端的报复之下,是一份一意孤行,坦然为之的确信。
——“这世界多美,众生皆盲。
”我想世界上能够导致发生最大结果的力量,无不是来自于绝对纯粹专注的善念,与绝对纯粹专注的恶念。
唯意识到自己盲者,能看见真相。
当个神话故事看挺好
第一:卧槽男主好帅好对我审美!第二:这真的不是声临其境的软广??第三:其实我是真的很好奇那个警官到底在想啥,说实话如果不是男主最后埋了个电话亭主人的伏笔,那这个警官几乎可以说是全片赢家了:钱拿了,官有了,看不顺眼的敌人死了,某种程度上还不太违背良心——当然即使是现在的情况,于他而言也不是最坏的结局,本质上除了男主外就数他还有点脑子了
盲人复仇的故事。前面是甜腻的爱情片,后面则是印度的超级英雄片,一个盲人展现着他的无所不能,同时又把印度警方及政界的黑暗批判了一通。拍得粗糙了些,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
一直都期待着警官看完转身戴墨镜的老人后,下一个被解决的就是他。另外,为什么那个议员非得在其妻子葬礼去激怒盲人?还吧啦吧啦一顿说真相去挑衅?那个小孩到底哪边的?和一群小孩引狼入室导致女主被性侵第二次,接着又让警官发现了男主的秘密,再掩护男主离开被监视,我也是懵逼
6.9-0.5/10 部分复仇细节过于降智➖0.5复仇片常见,但盲人复仇片不常见,这个角度看加分但这么弱智的反派(当着受害者的面说是我干的,但我有钱有势你奈何不了我,他不怕鱼死网破?)和这么嚣张的男主(当警察的面说我要杀人,但你们抓不住我)也是第一次见强奸在印度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前半段看的着实有点气。后半段的复仇虽然爽,但部分情节毒性太大,有点扛不住。全片下来男主似乎没有指纹也没流血,他杀人那么不爽利,死者身上提取指纹和血液不难吧。警察就像瞎子,只希望靠报停老板的供词来抓人,真是无语脚臭反杀的确搞笑,真没想到ps:杀小弟不是一击必杀,反而打了半天,结果警察查不出来男主的血迹和指纹?杀议员同上,一点指纹和血迹查不出来?其实在我看来,那两个警察也该死,还是杀少了
为了复仇 他无所不能
漏洞太多
印度现场加成20分
纯爱+复仇+攒劲的节目,附赠好听的歌曲、惊悚,一张票值回三张票价好吗
昨天看的,大银幕感受男主角到底有多帅,跳起舞来不得了。剧情存疑。
让一个盲人穿着高跟鞋上工地,已经不是傻直男的问题了,是谋杀。
开头是印度之前的电影风格,唱跳,慢动作,撩你。不过男主我也觉得有点渣的意向,不是为你报仇了就是真的爱你。不过为你报仇,用血换血看的还是挺爽,只是一个盲人能这样无所不能,只是为了呼应标题吗?开挂的不符合逻辑。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男主虽有主角光环,但高智商复仇真的太解气了,女主很漂亮,可惜结局这么惨,最后警察也应该受到惩罚,毕竟是帮凶之一。
女性完全被塑造为被拯救的角色,为了推进剧情,毫无独立性可言
公映
众生皆盲。在大荧幕里看主角以暴制暴最后还不用坐牢真难得。
又是用力太猛
太…长了…实在忍受不了印度电影里的bug,剧情太随意了
我觉得前面谈恋爱的部分还是值五星的,罗斯汉太帅了,女主也是越看越好看,不过后面的低智商犯罪我真是无力吐槽,但凡有个智商正常的角色也不至于被男主这么虐吧?还有这里的歌舞是推动剧情的手段,没有不必要吧,我觉得很赞呐
2.5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