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发现》里有许多闲笔。
小女孩被面包车的门夹到手、湖上踩鹅船时两个陌生男人间的借火、蹲在地上观察一只鹅……诸如此类的片段有些跟后面的情节有关,有些就是拍了放在那里。
这些闲笔里显露的是创作者的自信,也是炫耀。
我想这么拍也就这么拍了。
安排男女主角散着步,走进院子里算命。
几句定论,两种命运。
前后两段,情节、台词、性爱,相似的重复,区别无非是主动与被动,“我很喜欢你“和”我爱你“,但不管爱不爱,都有一场大雨等在前面。
在春川有一名胜为清平寺,相传一个源自唐朝的民间故事,一平民少年因与公主相恋而被唐太宗问斩,死后他化身为巨蛇苦缠公主;直至公主听道士的话,在清平寺前向巨蛇说︰“我会带食物回来,请在此等我。
”当她一入寺后,便再没回来,而巨蛇欲入寺时,当一到“回转门”时,突然雷电交加,因而吓走了巨蛇。
上边这个故事是韩国电影《生活的发现》中主角的一个朋友讲个他的,现实中可能也是韩国一个旅游景点的传说。
电影中的故事和现实中的传说有什么区别没办法去考证,我们就以电影中的为主来解释下这个电影。
很多看多这部电影的人,都会用男人、性、女人、交配权来解释这部电影,从起点上我们已经把它当成一部彻头彻尾的情欲电影了,影片中加两三场做爱的戏,并不代表的就要拿性来作为主体。
看这部电影应该变成电影中主角来看整个故事,包括其中蛇的故事。
仔细看蛇这个故事,其中最悲情的不是公主,而是书生,他与公主是相爱的,但被唐太宗杀了,然后变成蛇缠着公主,按照一个人性的理论来说,蛇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人的愤怒时会做出任何事情,蛇想与公主死在一起是单方面的意愿,但蛇会觉得我们是相爱的,公主也会这么想,但结果公主用了道士的方法骗了蛇,所以蛇是一个最悲情的人物,还有一些人说蛇象征的诱惑或者生殖器,是不是只要有棍状物体就说它代表性呢?
提出这些理论估计大多都是性饥渴!
这部电影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就是一个男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哪怕是与一个女人做爱,也是为了新鲜,做两次之后再某个时刻幻想起了以后美好的生活,结果女人并没有答应自己,男人很伤心的走了,但很快就会过去,因为男人知道自己经常说谎,只是天真了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根本不知道。
这男人是处女座的可能性很大!
洪尚秀的吸引力之源来自于某种紧张感。
松散表面之下,结构的严密性。
故意延缓步调,有条不紊,同时保留大量缝隙,夹杂犹豫与不相关的走神。
但在转折之时,却完全是冷酷的。
某种程度来说,所谓风格仅仅是重复而已。
就像奏鸣曲中飘忽而来的动机,也许仅仅轻轻地暗示着。
然而那个动机,提醒着细心的听众,这就是命运,它在还魂,它在重复,它在壁橱里悉索作响。
细心的观众们需要格外注意影片中的重复,在故意的拖延中更加显眼:一、台词的重复。
失败的演员金俊淳,被导演训斥,导演骂道:“即使做人不易,也不要做一个禽兽。
”金俊淳旅行到春川,曾两次重复这句台词,一次一本正经地告诫他的朋友,另一次训诫爱慕他的秀婷。
二、动作的重复。
在火车上遇到女人孙娅,并燃起爱情之火。
孙娅的魅力何在呢?
金俊淳发现了埋藏十年的回响。
十年前,金也曾尾随孙回家。
而当年在旅游地的饭店,孙用手掌扇风的动作(配合语言“真热”)在十年后重现。
金一旦在重复中闻到了命运的甜蜜,便毫不吝惜地扑上去。
三、性爱的重复。
金有一套性爱的技巧,插入后的晃动让两个女人获得快乐。
他还要分别询问:我干的好吗?
金依靠床上功夫,相似的动作获得赞许而随后两个女人的纸条,都十分诗情画意地提到了“合二为一”。
只不过,面对孙,他的肉欲忽然消亡,寻求形而上的一次性解决,产生殉情的冲动。
四、故事的重复。
金俊淳与朋友在风景地游览,讲述了蛇与旋转门的故事。
(公主为了摆脱变成蛇的恋人,骗他等待,蛇进去找她,霎时间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最后蛇被吓走。
蛇转身而去的那扇门就叫做旋转门)。
在尾声阶段,不再想死的孙娅,微笑着撒谎,消失在门后,果然雷雨大作。
雨中,剩下一条金俊淳。
乐曲果断的转折点来自算命老太太,她奏出了刺耳、不容置疑的旋律旋律。
转折点冷酷而果断。
仿佛利刃出鞘,切开男女缠绵的幻想,破开了伤感之旅的平衡感。
所有情节都在软绵绵地对称着,只有这一刀是孤独着,它唤起了一场雨。
男主的分析外表给人温柔,一点小帅气,却虚伪,卖弄优势,一直接近有意无意的接触女性,放纵自己,沉迷于性和爱 ,通过女人找回自信 ,填补生活上的失意和颓废,对性沉溺,却又排斥,矛盾徘徊无法自拔,他应该也是渴望,干净,清白的精神世界和一个他爱也爱他的人。
但这多么困难,就像影片里算命的形容他与芸芸众生背道而驰一样难。
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全部,如行尸走肉,又渴望踏实干净的爱和生活。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清高,让他有一定精神追求,为真诚又不真诚有点小资小清高放不开自己因而不太适应消极的一面,比如普通的酒精和纯粹的肉体有所排斥这一镜头来体现。
对积极,美的东西的向往,也可能见多了对普通肉体快感产生免疫,对待女一为什么就是不说爱她?
仅仅只是身体的需求罢了,没有精神上的需求,而他恰恰更加需要渴望的就是精神上的东西,她不是他想要的,只有身体需求也是他所排斥的讨厌的~ 女主的分析女一主动贴上不产生精神价值,太主动没价值女二禁不住诱惑,好感的前提下,在多关注一下就会破防而主给予男人机会。
女人知道会被骗,她只是需要一个说服或者欺骗自己去旅馆的理由,一个台阶。
女人因为生活的平淡和压抑也需要用性和男人来填补。
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间,一个合适的男人,一个能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也就是:安全感,好感,对方是否看重自己,一个可以自己说服自己的开房理由
简单的人物,缓慢的镜头,看似无关的情节,洪尚秀的电影不是谁都能接受,但肯定是有风格的。
影片借由一个落魄男人和两个女人先后发生的故事,同样的肢体动作不同的态度,剖开男人情欲与情感的分离。
第一个女人紧紧追问也没等到“我爱你”,他对第二个女人却脱口而出。
不能装在心里的,纵使再热情的爱慕也等不到清早的执手相握,留下再美的照片也会被随意舍弃。
男人以为等来的真爱,却是有去无回的空盼,雨中一扇紧闭的门扉,让你发现生活的真相:短暂相遇后最好的结局就是各自为安。
想了很久我才明白,其实这个片子讲的就是去旅游的那艘船上,主角朋友和他说的那个神话:男人死后化作蛇,缠着公主。
公主到了庙里,然后说她去拿点饭就出来。
但最后她没出来。
电闪雷鸣和雨中,蛇离去。
所以,这个《生活的发现》片名就很含蓄了,相比较,英文片名《想起命运之门的时候》更有含义。
我感觉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暗示着,这个结尾,就是主角想起命运之门的时候,他是带着对那个命运之门的神话所感而离开的。
另外,主角那条橘黄色的T恤衫,我觉得是故意安排的,为了让你明白,送他相片那个女的在相片里穿的也是橘黄色。
她穿了和主角一模一样的颜色。
可见她的卑微。
洪尚秀的电影让人感觉不安。
他往往拍摄的都是琐碎的日常生活,吃饭,走路,聊天,在这些繁杂的不知所谓的叙述中,展示给我们最真实的生活。
以此为背景,来反映男女之间那最不可言说的小心思。
洪尚秀往往以男人的视角来展开画面,或怯懦,或猥琐,或纠结的男主们,都从各个角度折射出洪尚秀对男人的不认可。
或者说,他是对生活的不认可,某位影评人说过”洪尚秀电影的唯一缺点是:看不见一丝阳光。
”很多镜头都是在吃饭,饱暖思淫欲,男女的饭桌,似乎预示着要发生什么,就像运动前热身一样,必不可少。
但饭后的男女之事,却只是一种需要,就像人必须要不定时的排泄一样,没有任何其他意味。
他的电影里面的男主,很多都是沉溺流连于这种不期而遇的两性关系中,这是一种不需承担责任的旅行,偶尔的逃离固有的生活以外,做一次精神和身体的放松。
我不知道这是生而为人的本性,还是男主不成熟的体现,他们似乎都在逃避稳定的情感关系。
虽然我觉得,这是人的本性(对未知的好奇,对固有的厌倦,对新鲜的追逐),但我仍希望这是一个人不成熟的体现。
完整地看完整部电影,只想用冷淡两个字来评价。
构图并不精美、甚至让人怀疑根本就没有经过专门设计的镜头、颜值和演技不能再一般的演员、单一的机位、太过日常的剧情、场景转换时死板突兀的硬切。。。。。。
关于这部电影的不足,我能用故意挑刺的苛刻继续不停地列举下去,但是,但是,至少它真实不是吗。
真实到AV尺度的做爱镜头因为没有特意设计过画面光线和构图而没有了一丁点色情和情欲意味、真实到男主角对说不出爱的秀婷可以转身就走、真实到他对并不爱自己、在结尾还是选择了离开的孙娅也能做到不执着追求。
电影完全没有很夸张很玛丽苏很超乎常理的狗血剧情来刺激脆弱的、为了暂时逃离现实才去观影的观众者的心。
所以冗长,所以难以忍受。
对电影里反复出现的台词还是很印象深刻:"尽管做人很困难,但是也不要变成野兽。
"对它印象深刻当然是因为导演过于明显的反复强调。
前公司老板在他失意决心离开之后劝诫的这句台词,被他原封不动地强加给了别人:他的好基友、他并不爱却还不想让她和别人上床的秀婷。
但是最后的最后,他才是那个因为失意用谎言骗女人上床来满足短暂欢愉、麻痹自我、心理畸形的真正的"野兽"。
韩文电影原名并不是《生活的发现》,而是《转世之门》,一个关于蛇和公主的讽刺故事,或许是导演蓄意的安排,故事的结局和电影的结尾高度契合。
突降的大雨下,男主角最终还是没能等来那个同样用谎言包裹的承诺,没有等到那个只有过床笫之欢的他看似深爱的女人。
电影讲了一个好故事吗,好像并没有。
电影高度刻画出来的,只是一个既真实存在于生活中、又真实存在于荧幕上的那个再平凡不过的,他。
影片一开始就让作为演员的金俊淳在事业上跌入谷底,在离开公司的电梯里,同事甚至提醒他不要变成野兽,而这句话在之后却被他当作警世名言送给了女人。
洪尚秀的作品时常会出现相似与重复的结构,而在重复的故事或场景里又会设置不同的状态与言行,就像大家来找茬一样,这种剧作风格的代表毫无疑问就是《这时对那时错》了。
而本片里前后邂逅两个女人,一个女人在酒足饭饱后主动向他伸出橄榄枝,即使女人的追求者,也是金俊淳的朋友就在门外,他们仍然毫不顾忌的接吻,而后一蹴而就的上了床。
但这段关系金俊淳一直是被动的,最后他选择了离开。
第二段关系始于火车,认出自己演员身份的女人一直表现出旧相识的状态,再加上高颜值,于是金跟踪到了女人的家,在女人一家人怀疑与敌视的注目下和女人见了第二面,要了电话,随后开始了约会并做爱。
原来女人之所以认识金是因为金曾经也曾跟踪过她,并用同样的方式搭讪约会.......然后金通过女人用手给脸扇冷风的动作记起了这个女人........第二段邂逅通过对话里的回忆进行了相似的重复。
如今女人一家为人妻,丈夫干着体面的教师工作。
金与女人做爱时技巧高超,两人整日翻云覆雨,可当金偶然见到女人的丈夫后,他却阳痿了,他说他不再需要性爱了,这似乎是类似于爱情从性爱中提纯升华的状态,真正的坠入爱河,并且他还希望与女人同归于尽,死在最纯洁的爱情里。
这一段让我想到了《剧场前》........就像《这时对那时错》一样,重复的结构里有差异却也有相似,在算过命之后,女人说要金原地等她回家拿钱,可女人再也没有从家里出来,金站在门外,雷电交加,最后他就像传说里的那条蛇一样逃掉。
洪尚秀的电影里男女性爱和情欲与他们是否单身无关,多数时候道德观念是被搁置的,但他又总会让人物回到现实,就像第一段邂逅时没有结果一样。
唐太宗有一个女儿,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爱上了她,皇上龙颜大怒,下令将他处死。
他死后化身为蛇,紧紧地缠住公主。
公主很辛苦,道士向公主指点迷津,叫她到高丽的青平寺去。
到达以后,在青平寺前,公主对蛇说:在这里等我,我拿食物来。
公主进去后再没有回来。
于是,蛇进去找她,霎时间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最后蛇被吓走。
蛇转身而去的那扇门就叫做旋转门。
她对他说:可以等我吗?
我去拿钱来。
在这里等我,然后再没有回来。
他去找她,站在那扇大门前,忽然风雨大作,雷电交加。
他转身走了。
"不要变成野兽",男主经常这样告诉别人,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人被欲望裹挟,就容易无法自拔,在最后情爱和空虚的大雨浇下,他选择了离开,他终究没有成为"野兽",这是最好的结局,生活就是这样,生活也并非这样,我们有时候就会陷入所谓"爱情"的沼泽出不去,甘心犯错、被欺骗,这是电影,电影中的人有正确选择,这就是"生活的发现",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最喜欢的洪常秀电影之一
I just really really didn't like the protagonist and that ruins the whole film.
充满了禅味。与其说是拖沓,不如说是慢半拍。好像在脑子里找确切的词语去说明,而一时陷入空白的感觉。人物的脸都相当模糊,以至于看完了一个也记不起来。挺好,只需要记住蛇与旋转门,或许就是导演的用意。对他的其他作品马克之。
与侯麦的《绿光》有不少对照之处。作为一个非此即彼敌我两分的世界,从这样的片子中认出自己即是我们的记号。身处失意的漩涡中你总是从一个看起来像是的出口逃到另一个,最后却发现力气尽失的自己已经被漩涡拉着一起疯狂地转开了。
闲着没事算哪门子命。学习高效泡妞教程。
太明显了,男主角欠扁的样子
2022.10.17 办公室。很多镜头和对话看不太懂。海报上的三幅图也都没看到。只觉得看了一个落魄的男人在旅行散心的几天里和两个女人乱搞的故事。第一个女人他好像不喜欢,但还是上床了。第二个女人好像不喜欢他,也上床了。总体觉得有些压抑和尴尬,看完加星。
看完这片子我有以下三个感受:1节奏慢,2剧情无聊,还好第3点是我喜欢的,比较写实。
哦⊙∀⊙!今天看见名字才发现我过去也有几张『洪尚秀』呀!还有《日与夜》,这张还是DVD-5的,只是自己一直没有抛弃
简单到有趣,还深入人心。
结构精巧又浑然天成。男人是迎来送往,女人是欲拒还迎。老司机看到机会就上,遇到真心就躲。相较后期作品的轻盈,此时的洪尚秀明显有一种下沉感,既满怀期待又自甘懦弱。
面对不轨的性(情)欲,多数男人同时表现出了短暂的道德挣扎和迅猛的进入攻势两种心理状态,这和米兰·昆德拉灌输给东方人的自由思想稍有出入,但这就是当下最真切的现实。整个东方似乎都正在经历一种以性为代表的,文化的过渡和挣扎,类似的故事绝不仅仅发生在韩国。
节奏缓慢,镜头固定,啊,完全没有电影的质感,像是毛片,又真实贴近生活。男女感情,就是这样你来我往,你强我弱,来来去去,没有绝对的平衡。爱情是失衡的,不对等的。
如果说要翻拍中国版的生活的发现,男主非蒋姜莫属,文化人的龌龊贱气淋漓体现。转回之门的奇谈在现实生活中的对照,游湖时遇到借火点烟的偷晴男人竟是男主后来偷情女主的老公,火车上的多年重逢巧遇,自作多情可笑可怜的舞蹈老师。洪尚秀的电影里总是有各种巧合,和不得志的生活,各种游手好闲的人。
类似贾樟柯风格,写实,淡然。冷漠的男人
男性视角太明显了,看得心痒痒。故事其实一点都不闷,是被洪尚秀故意冷处理了。效果出来了,观众也睡着了。
3.5,故事与命运彼此映照,男主两次离开,衣服的颜色分别对应火车皮和柿子,洪总是能拍出在人之间流动的无以名状的东西,就好像尴尬和暧昧一样,都等待着被下一阶段终结,却只能在情境中化解。BTW 这片里人的打扮,唤起我对00年代的回忆。
我发誓这是我看的最后一部洪尚秀
有些无聊的韩国电影,可能是本人不太会欣赏吧~~
生活的发现,情欲的探索,一群不安分的主,尽管做人很难,但也不能像野兽那样活着,想玩弄感情的终将被感情玩弄!洪常秀的作家影像风格向来都是温吞如水的生活流,如果没有沉淀过就无法接受这种节奏,至少之前是……在他电影里的男性视角一向比较明显,合二为一的本能追求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