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屌丝”一词满屏乱飞,与之相关的“纯丝”概念也悄然兴起。
何谓“纯丝”呢?
顾名思义,既是指那些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纯得令人发指的男女们。
因而,当朋友邀我前去观影《第一次》时,光听名字,我已倒尽了胃口,先入为主地认定,这又是一个“纯丝”忸怩作态,拿肉麻当有趣的故事。
直到两个多小时的放映结束,我知道,自己估计错误。
电影的前三分之一处,符合我的预期,Angelababy饰演的患有不治之症的乖乖女宋诗乔,与赵又廷饰演的坏小子坠入爱河。
期间,夕阳、大海、摇滚、游乐场……丰富的纯爱元素轮番轰炸,导演费尽心机地营造出或浪漫或唯美或激烈或哀伤的青春桥段,让一切现实生活中不懂恋爱的男女们足以自惭形秽。
正当我心里打鼓,要不要早早撤退时,电影来到三分之二处,在另一个维度里的叙事,渐渐倾向于故事的本质。
那不再是少年男女的头顶骄阳,而是上一辈的天边月光。
它们不那么灿烂,可隐隐绰绰投下的光晕,却是人间于爱和温暖最深切的期许。
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坏小子与乖乖女的开始并不单纯,而坏小子不仅有表面的坏,更有心底的伤。
一个标榜“纯爱”的故事里,既沾染了谎言,又沾染了如此颓败的厌世之感,母亲幽默以至于悲哀,父亲执拗以至于荒诞,爱神也成了一隅的看客,剧情往哪儿走,似乎无人知晓,这可好玩多了。
回头再看那坏小子的嬉笑怒骂,甚至一度让我想起了《色.戒》中的王佳芝,演戏而忘我,似幻亦真。
只是Angelababy那么美,那眼中有一泓清泉的少女,怎么看都不像冷血嗜杀的易先生。
最后的三分之一,我一直游离在各式的揣测之中,猜想“纯丝”女主角在得知真相后,将如何面对?
但韩延并非希区柯克,甚而诚挚得不肯在“第一次”这个概念上大作文章,以至于初夜的影像模糊得有如乡村水墨画,才落笔已氤氲如烟。
我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
原来不是坏小子扮演了情圣,而是乖乖女用她的幻想和信仰,把我们都骗了。
影片的最后,定格在Angelababy的回眸一笑中,她的眼角流着泪,心却为坏小子打着伞。
我这才领悟,《第一次》的故事里所承载的,岂止是情和爱?
更有救赎和命运。
多年后的Angelababy,或许会演技飞跃,奖杯在手,但绝不会比这一刻的绽放更动人。
张艾嘉说过,没有一个女人会被男人骗,除非她自己愿意。
我想,这就是单纯——并非一无所知,而是历遍世事沧桑、看透人情冷暖后,依然相信。
这天地,秒秒钟都在变,女人们要感谢那些肯骗你一辈子的男人。
诗乔不死,坏小子也会骗她一辈子。
一辈子,骗一个人,演一出戏。
她和他,都是彼此绝望的生命中,最美的一朵花。
电影结束后,和朋友一道出了放映厅。
在门口时,看见一个长相普通的中年男人,低头敛神,缓缓走过,似在想着什么。
我觉得眼熟,移不开目光。
朋友轻声道,那是岩井俊二!
哦,原来他也在这里。
《第一次》有幸,我亦有幸。
刚刚看完了韩延编剧和导演的电影《第一次》。
这是一部很优美抒情的爱情电影。
初看觉得很小儿科,又是那种二十年前就开始说的假装温馨浪漫的肤浅爱情片。
但我从不做一个虎头蛇尾的人,再说这几天在家中看《奋斗》和玩斯诺克培养起一些耐心,也没有在北京那么浮躁了,况且感觉虽然情节俗套,但摄影还不错,于是勉强看了下去。
一条一条线索不断展开,宋诗乔和宫宁的爱情也一如预想般不断发展。
似乎爱情就应该是这样。
谁不是呢?
转折是在第四十分钟出现的。
这时候我已暗暗佩服韩延导演。
我想这导演可真是有耐心,铺垫一直铺了四十分钟才引出主题,还不是像欧美悬疑电影那么直接引出,犹如当头棒喝给你迎头痛击,而是采用中国传统的烘托手法,渐渐引出所有掩藏在浪漫爱情下的真实线索,羞羞答答如大姑娘出嫁,犹抱琵琶半遮面。
如果在影院里,我想至少有一半的观众已经被长达四十分钟的开头烦死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已经受不了而离场了,剩下的观众估计是觉得就算出去也没什么事可干所以才勉强留下来——因为用温馨浪漫的方式讲爱情这多俗啊,大家不都是看着这类片子长大的吗?
——不过留下来的就有礼物。
剧情接下来的发展让人惊喜,犹如一叶小舟遇到了悬崖瀑布,急转直下,堪称跌宕,叙述的节奏开始加快,不过依然是那么的让人舒服,舒服得就像前面的开头。
然后顺着瀑布一路向下走,忽而插叙,忽而倒叙,忽而白描,忽而渲染,表现手法运用自如,情绪把握得游刃有余。
在这个过程中对导演的钦佩一直攀升,到最后简直有些崇拜了。
——因为你想,如果不是天才,谁能把这么难的一道菜做得这么好呢?
电影的结局一如往常。
就像大家看过很多的类似电影一样。
唯美浪漫而令人哀伤。
所有的暗扣儿早已被观众猜到,但它还是稳稳当当大大方方一一解开。
一点儿都不难为情。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其实回看整个电影,这样的故事虽然有点儿小曲折,但对我来说,并不新鲜。
让我感到惊喜并且欣赏的是导演对电影的态度,它并不是一个靠情节取胜的电影,也没有某些美国电影那样和观众对赌智商,更不像另一些伪文艺范儿的二货导演专门拍得谁都看不懂以显示自己对于艺术的独特理解。
它就是这么坦然,慢慢悠悠把整个故事讲完,并不以情节发展司空见惯感到不好意思,反而做得越发精致。
甚至可以说,整个电影,摄影到剪辑,从配乐到演技,它都做得那么好,在所有关键和不关键的地方,都让你挑不出毛病。
这对于一个一看第一帧就能猜出所有结尾的电影,能把握得这么好,真不容易。
可见这是一个完全凭本事来吸引观众的导演,平地抠饼,对面拿贼,就像一个当年在天桥撂地的相声演员。
我喜欢这部电影整体的情调。
不虚伪,不做作。
不卖弄才华,不炫耀时尚。
老老实实讲爱情。
我喜欢杨颖的笑,赵又廷的哭。
我喜欢里面好几个美到令人发指的画面,我想,就算是几米漫画都有所不及。
我喜欢电影中的情感,男女之爱,夫妻之爱,父子之爱,母女之爱。
我更喜欢这部电影的节奏,它一方面是由于剪辑的舒缓,另一方面来自这个故事本身。
我更喜欢电影里的几个片段,抒发心情,抒发郁闷,宣泄青春,表达爱意,那心中炽热而又温暖的爱,一旦从口边流出,竟是那么美,那么浓,令人陶醉,令人心碎。
而电影中在鼓浪屿取景的那个宫宁对宋诗乔说要分开的镜头,带一点点温柔的小广角,那简直是对电影史的巨大贡献。
我给这部电影打八分。
一分献给剪辑,一分献给摄影,一分献给配乐,一分献给布景,一分献给磁带,一分献给厦门,一分献给杨颖,一分献给赵又廷。
不知为何,我心里竟有一种再看一遍的冲动。
无论如何,我真是太喜欢它,虽然到现在我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叫这个片名。
最后,让我们把这一切归功于导演,归功于文艺,归功于潜藏我们心底的伟大的爱情。
现在回看前面那漫长的铺垫,那个长达四十分钟的开头,觉得它真是物有所值。
是的,彩虹总在无聊的庸常的看不见任何希望的瓢泼大雨之后映照天空。
这正如我们的人生。
2014.5.16右玉 晓静轩
早晨醒过来,因为早上没课就准备去看场电影。
刚好今天上映了。
赶过去的时候离开场还有3分钟,却被告知场次取消了。
只好等第二次。
(开场前10分钟无人购票本场次就会取消)心里还是有点小郁闷的,因为再快个几分钟就可以一个人看一场电影。
过了半个小时终于进场 自己也慢慢进入看电影的状态。
怎么说呢,这部爱情片拍的还是有点令人感动的地方。
得了绝症的宋诗乔与宫宁的相恋。
虽然这是个在谎言中的爱情,但是他们的感情却是真实的。
我喜欢宋诗乔的气质,那种生病还很有活力的女孩,那种死后还能带来温暖的女孩。
整部片子从中间开始就开始解释那个谎言的过程,这段很考验赵又廷的演技。
他又变帅起来了。
最后,宋诗乔在追逐梦想的舞台中死去。
花瓣凋零的瞬间让我想起了《黑天鹅》的影片结尾。
我想,吕夏或者宫宁,肯定会记得这个曾经出现过他生命中的那个叫宋诗乔的女孩吧。
就算吕夏是假扮的宫宁,但是,宋诗乔也喜欢的,是这个假扮宫宁的吕夏。
我喜欢影片中,他们坐在海边看海的那个不经意的亲吻。
第一次,初恋的吻。
那个不是编辑好的剧情,那个吻不是在妈妈的安排下,那个吻是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
对于吕夏来说,他还辜负了一个人,就是彭薇。
原来只是当工作的演戏,变成了假戏真做。
那么,对于另外一个人是多么不公平。
导演在彭薇的情感表达上少了很多,我想她还有更多的心里情绪没有在大荧幕上表达出来。
心里的苦楚和祝福,心里的酸痛和感激。
痛的是失去了吕夏,也感激宋诗乔造就了吕夏。
帮她完成了她的一个心愿了吧。
为了帮助宋诗乔实现梦想,彭薇放弃了舞蹈社的主角,而这个放弃,也同时代表放弃了吕夏。
她能在这场戏中,能这么有勇气退出,我想她肯定很爱很爱吕夏吧。
对于宋诗乔,在一开始妈妈设计的戏中,能好好的融入角色。
能开始谈一场真正的恋爱。
我想她应该会觉得很幸福吧。
青春是什么?
是奋不顾身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还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小小维持着。
她早知道她眼前的宫宁不是宫宁,她知道吕夏是妈妈派来的角色。
我也怀疑她最初的动机是为了妈妈还是为了自己,但是到故事的结尾,我想她两全其美了。
对于吕夏,一个戏子。
对宋诗乔,慢慢的进入了他的内心。
我想吕夏的内心是脆弱的,已故的母亲和颓废的父亲,一个母亲车祸的路口,一个雨天都要在路口指挥交通的父亲。
后来,宋诗乔在背后轻轻的解决了这对父子之间的矛盾。
宋诗乔对于吕夏来说,应该是天使般存在的吧。
宋诗乔,你知道么,你改变了吕夏,也改变了他的生活。
影片的结局,宋诗乔离世了,吕夏在台上唱着煽情的歌流泪了。
看到这里,我也想起了我的那个他。
他现在过的很好,而我却在影院因思念再次流泪了。
昨天中午11.10分。
看了这部电影,本来看了评论说很烂,说完全是烂片。
但是,你只有自己去看了,你才知道真正的是怎样,太相信陌生人的话,会让你错过很多。
电影院,整个看场我们总共有6个人,四个女生,和我背后的一对情侣。
好吧,上座率真的很低,本来是为了纪念我刚刚过去的…,所以拉着朋友去看的,本来怕不好看,问朋友要不要看,怕不好看而耽误了朋友的时间,可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觉得是值回我们票价的,因为买的是团体票。
好吧,我是90后。
画面很唯美,男女主角的表演我可以打个80分。
有很多的笑点,亲情,爱情,友情在本片中的体现还算到位,吕夏的妈妈的车祸,爸爸的酗酒。
说真的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不知道存不存在这样的坚持,这样对自己自我颓废,也可以说是对死者的祭奠。
但电影,剧本它的本身就存在一定偏好,为了更好的调出大众口味,所以你说他狗血,我绝不同意。
宋诗乔的痛症,在它跳舞时呼吸不畅,蹲下的那一刻,我觉得有个翅膀从她的身上长出,也许是阳光的作用。
我朋友说她看这部片子最大的感触就是,女生长得好看才是王道,即使犯错,被人原谅的机会也更大,披块抹布也会觉得很漂亮。
厦门的海不是那么的蓝,可是还是调动我了情绪,很忧伤的情绪。
从郑青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妈妈的爱,一个可以给自己深爱的人一个快乐的生活,一个自由的生活。
我们能给妈妈的爱太少了。
最感动我的一刻,好吧,泪点真的很低,所以大家叫不要学我,是吕夏摔吉他的那样一刻。
女孩们,我们是否一直期待我们的单纯可以改变一个,可以让他变得善良,善良的神经被我们挑动。
好吧,我在说自己,我一直希望我的单纯,可以改变你,不是改变你。
而是你的那个善良的神经可以得到释放。
可我最后失败了,失败的一塌糊涂,我不是说吕夏的这个动作似乎真的为诗乔做了什么,而是这个动作......如果你有这份心,我很容易满足。
我只是在这部电影的时候想到了他,想到了…,我想拜托你了。
18年了
电影《第一次》改编自韩国电影《痛爱.....》。
韩国导演善于拍摄悲情的爱情电影,每每叫人哭湿一张又一张纸巾。
如今同一个悲情故事落入内地新锐导演韩延的手上,出来的效果又是如何呢 ? 故事由宋诗乔(Angelababy/杨颖 饰演)重遇失去音讯多年的同学宫宁(赵又廷 饰演)开始,二人继而展开一段如梦似幻的感情关系。
然而,在他们的情感关系上,却交集了一些宫宁的家庭冲突,这些跌宕激起了感情暗涌,也逐步引领观众步进整段关系背后的真相里。
老实说,故事中的真相不是甚么新鲜桥段,不过,导演的精心包装大大提高了这部电影的观赏性。
首先,导演捉住了每人皆爱美的心理,用画面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令《第一次》成为一部唯美到极点的电影。
男女主角是俊男美女已叫人赏心悦目,他们的衣着打扮甚至每一个场景都是悉心衬色和布置,每一个画面构图都捕捉到最美的角度,深或浅景深勾勒出景物层次,观众犹如在翻揭一本结集了一张张沙龙照片的相薄。
除了画面美不胜收外,男女主角之间充斥着小情小趣也看得人心花怒放;不时加进插画以表现女主角的心情,既展现出她可爱的一面,也配合到她喜爱绘画的角色设定。
美工帮了电影不少,但我觉得最优胜的地方,始终是导演的展现手法。
关于揭露真相的故事必须引人入胜,才能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本片在前段设下了不少留白的地方,铺垫得若隐若现,到中段以后以男主角的角度来填补那些空白,这样既给我惊喜,亦避免了平铺直叙的无趣。
结局加设一个带着巧合和宿命感的剧情小扭转,虽然事前没怎样铺陈过,但也触动到我的情感神经。
《第一次》打着爱情电影旗号,所说的不只是爱情。
宋诗乔被设定为体弱有病的女孩子,她钟情跳舞,却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无法实现梦想。
这段戏带出了到底我们希望人生漫长但过得战战兢兢,还是宁愿过一段短暂但精彩的人生 ? 这个问题是值得观众反思的。
对于宋诗乔来说,当然是希望有机会实现梦想,正如宫宁也穷一生为自己的音乐事业打拼一样。
然而,作为宋诗乔的母亲,一定宁愿孩子长伴在自己身边,安稳度过每一天。
宋母的苦心彰显了母爱的伟大,是颇让我动容的,然而始终及不上宫宁与父亲那个段落。
宫父看似精神失常,行为古怪, 其实他背负着一个很是伤感的原因。
他被儿子误解,受到众人窃笑,其实他正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写照。
假如对剪接有兴趣的观众,应会被本片出色的剪接吸引。
尤其是导演运用了剪接技巧,为较长的戏份注入了其他生趣又有关联的片段,这样避免了戏份过长而给观众单调的感觉。
最佳的示范莫过于宫宁在天台与在楼下的宋诗乔互相传递录音机的一幕。
录音机被来回传递了好几次,他们亦在录音机中来回录了几段心迹。
因为动作重复,所以导演便在这段戏里玩了一些剪接技巧,倒叙顺叙的,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电影的布光不单为了整体美感,在某几场戏里其实也暗示了剧情的发展。
好像到了后段,宋诗乔因为跳舞令体力不支,在长长的走廊上喘息,对比起宫宁,灯光打在她身上显得非常通透。
我不知道导演是否有意通过布光来暗示剧情的发展,但当我看到这个画面,我的确联想到到她的生命正悄悄离开躯体。
至于男女主角的表现以赵又廷演得较为出色。
从他主演过不同的电影,发现他无论外表和演技都是可塑性和天份都很高的演员。
相比之下,虽然杨颖不及赵又廷演来挥洒自如,但从她每一部戏,都可以见到她在不断地进步,是很有前途的新生代演员。
整体而言,虽然《第一次》是一个悲情故事,但因为画面的美以及剧情的铺陈,还有出色的配乐和不同类型的音乐充斥本片,令整体氛围不会过于悲情,也不会令人哭得死去活来,而是淡淡的感受哀愁,蛮有余韵的。
后话 : 可能会人觉得《第一次》的台词太过文艺,但是作为一部文艺电影,台词总不能过于日常生活化又或是粗俗的。
以下是我觉得不错的台词 :1. 我喜欢磁带,因为它在提醒你时间在流逝。
(按 : 在现今每人都手执几种电子产品的年代,宋诗乔却依然钟情于卡式录音机,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
)2. 我只录A面,因为B片由你来录。
3. 人往爱河里跳的时候,最后的表情是甚么嘛 ?4. 父亲在你眼中是甚么颜色 ?5. 总抱怨生活不美的人,就察觉不到生活的美。
6. 既然改变不了事情,便改变看事情的态度。
7. 逝去的人不会只带给别人悲哀的,对吗 ? 祁佳仕
电影《第一次》,没错,它是老掉牙的剧情还有点杀狗血的片段。
可是我还是被感动到不能自已。
因为在生活面前,大家都在告诉你做人要实际一点。
然而我依然被电影里那种单纯的美好吸引。
生活每一天的变化,改变的不止是人,时间的流逝,地域的间隔,留在身边的越来越少。
所以我还是告诉自己,未来,爱与不爱,都要微笑。
幸福永远不会迟到。
很久以来,我看什么都不会让自己轻易流泪,总觉得自己不应该那么脆弱。
然而这样简单而千篇一律的剧情依然让我哭得像个小孩。
我想在我的骨子里,依然保留着那份穿越时隐时现的悲喜无常之间的小情绪。
我记得朋友以前说过一句话,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我不要轻易相信一个神话。
可是我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固执,相信着在爱中最简单的快乐。
生活:请容许我偶尔感受一下沧桑世界里曾经走过的那些敢爱的时光。
请容许我偶尔的沉侵,总觉得那个自己还是个孩子。
不想长大的孩子。
请容许我天真的傻笑,很多事情像脚步一样在行走,我只想回头望望。
那些在青春里,肆无忌惮,潇洒颠覆整个世界的摇滚少年,我们可以倔犟的微笑也可以难过的哭泣,可是时间脚步却一直走一直走,不曾停留。
“我们始终都在练习微笑,终于变成不敢哭的人。
”我不愿变成这样的人。
我想对女孩来说,生命中很多的第一次都是值得纪念的回忆。
它们点亮着我们的生活。
尽管在失去的时候,我们哭得像个小孩子。
可是依然感谢生命中这些美好的片刻点燃我们炙热的青春。
至从2011年—2012年,中国除了大制作能拍点能看的东西,小制作基本见不到什么好片子了,像《钢的琴》之类的佳作真是可遇不可求。
对于,这部《第一次》如果不是放在这个阶段,它应该很快被掩盖下去,但是放在这个阶段,让我感觉到《第一次》独有的魅力。
首先,作为一部纯爱片中,掺杂了很多元素,如校园风、摇滚风、韩国怪病风,同时还有亲情的因素,这些东西放在一起,虽然有一点点乱,但是不影响整部片子的清新,动人的格调。
再就是,对比这两年的一些狗血剧情的片子,这部电影真算上是佳作了。
剧情没啥大漏洞,虽然有些剧情自己都能猜到,特别一些细节的处理,很独特,很能催然泪下。
演员配备也是不错地,两位主演很养眼,虽说印象中两位演技都是一般,但在这部电影中演的很干净,不做作,能做到这点,也他们这些年轻一代的算是不错了。
乐队几位成员很个性,很疯狂,看着很爽。
赵树海这一点处理的不好,整部片子就一个格调,感觉多些变化会好些。
江珊呢,表现很沉稳,白百合算是糟蹋了自己一把,感觉有些多余,也是我这部电影中看着最别扭地方。
最后说一句,看完这部电影,我哭了,而且我也25了,呵呵。。。
AB,教主的女朋友,没整容前就像凤姐,整容后也不见得多漂亮,哎,不得不说一下,现在的女明星整容成风,关键是都整的一样,完全没有辨识度,我一直风不清潘霜霜,AB这些大众脸。
赵又廷,心理阴暗联合父亲在金钟奖上整仔仔,真不知道这B怎么搞上高媛媛的。
台湾人生活安逸,一天就超社会,资本主义毒害严重啊。
而且哥们儿有多帅啊?
小沈阳能甩他三条街?
剧情:AB有病,她妈也有病,花钱叫赵又廷和AB耍朋友,最后赵又廷假戏真做,最后AB死球。
这种上个世纪70八十年代的狗血剧情,除了我那个喜欢BIBBER的妹妹这些人爱看,爱幻想一下,对于我们这些奔三的人完全没有吸引力了。
不过中国的观众大多不是去看电影的,而是去泡妞。
中国人约会总少不了看电影。
特别是看这么一部狗血脑残电影,男人坐在旁边看,女人是时候的婉约一下,然后PAPAPA。
哎,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出现。
最后,豆瓣越来越不行了,水军太多。
故事主线和2003年韩国上映的电影《····ing》林秀晶和金来沅主演的电影非常相似女主角的母亲经营咖啡馆 女主角有重病 女主角的妈妈说了一个 冷笑话 其实你是外星人 至少在那三秒钟你相信了 台词都你妈一样的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89971/?sugest=ing大家如果看过这部电影 肯定会想到 第一次是抄袭 严重的抄袭 第一次中有个剧情 男主角的爸爸在雨中 指挥交通 。。
不想吐糟了 大家看过03年的那个电影 就知道了 移花接木就是 80%的桥段都是一样的
小清新唯美的画面是这部电影最有特色的吧,诗乔妈妈开的那家咖啡馆我们也曾去过一次,在华新路哦,一切都是我们熟悉的厦门,带着海边的味道,的确是给90后看的电影,故事完整,虽然有点狗血,但并不妨碍人们疲劳以后好好的放松一下,光是画面也足以让人得到一次美的享受。
先不要说这部电影剧情很俗烂,请想一想他想诉说的故事,单纯的去制造美好,我想导演一定是希望人们能感受到他心里的美好吧。
AB360°无死角的面庞,也让电影很养眼,带着美好死去,总比留下遗憾的活着,这是我看完电影最感动的地方。
不得不说的是电影美术的功劳,不管是游乐场,还是诗乔家里,韩式风格的可爱优雅,当然,厦门的景色很美丽,也是电影美术很成功的原因之一,这会让我哪怕以后离开厦门,也会重新找出这部电影看一下,回忆我们在厦门的欢乐时光
有点小鸡血,加山寨
怎么说呢。有催泪的成分,也有诧异的环节。
矫揉造作,看完一阵恶心。
原谅、理解,相互救赎。
blue,blue,blue。。。算是我的毕业电影了。。和扑西还有小彭一起看的
鼓浪屿就鼓浪屿,加什么摇滚,难道导演都没别的点子了吗?刚开始看就是一星的国产大垃圾,放平时也最多二星,结果某些桥段被感触了一下,还是给三星好了。
第一次看了一部让我评价就语无伦次的电影
要道歉就不要解释,要解释就找一个高级一点的理由。-<<第一次>>
看最后感动的哭了,诗乔很幸福
能再老套一点吗
baby你的演技太拉低整个电影了,你是跟李冰冰找了一个整容师么?故事还不错,台词相比就差好多。有几个镜头拍得好美。
他爱上了赵微,我忍了;他爱上了高圆圆,我又忍了;他爱上了杨颖,我实实在在的吐了。
俗套的剧情,美丽的画面,音乐蛮不错。
看这种片都能哭的男朋友我是不是要跟他散
完了,我既喜欢周迅又喜欢Angelababy怎么办~
这是made in 棒子吧?
虽然有的台词实在是爆肉麻。。但还是很感动~~而且在厦门的取景很合我意~~美美
好吧,承认看这电影完全冲着田原去的,不过她只是只打酱油的
所有的故事都不会照着预定好的剧本进行~~~结局。。。ps:Angelbaby比想象中好很多~江珊的“母亲”太生动了,唱歌的时候太cool了~
男女主角养眼,剧情弱,画面还不错~总体来说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