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这篇影评是我离线写的,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差/我欣赏电影的画风明暗丰富的戏剧感画面。
有种荒诞,滑稽的史诗感。
画面真的nice,除了五毛特效,假的让我想起了白衣校花和大长腿2333。
但其实辩证的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营造了一种怪怪的油画戏剧荒诞质感,让人出戏的同时更意识到傅经年的人生是多么的荒诞无意义,从而战争是多么无意义呀。
很深刻的一个场景,就是傅经年和宁待第一次跳舞的场景。
傅经年的手带有浓郁性暗示,宁待拍开了他的手。
像是在一个/做一件decent场景/事,在跳高雅的,搭档/姐姐最喜欢的bgm的舞——却又indecent的味道,妙啊,妙啊。
在道具的设置上,我觉得导演也挺别出心裁的2333。
我注意到并且现在能回想起来的大概有这么几个小场景。
其一是开场和后来傅经年从不离头的帽子,只有他和女主角,帽子是本体。
在一开始审问最大公约数(gcd)的时候,只有他,在屋子里戴着帽子,which means that 只有他,在这个屋子里是不同的,或者也可以解释为——带着面具。
其二是在决定刺杀日本人,傅经年紧急撤离宁待,带她回了他的住所。
等到光影渐暗,在刻板的,单调的木头家具和昏暗的了无生意的陈设布景中,有着一抹彩。
是那种抽木块的游戏,只不过木块是彩色的——宁待是傅经年生命中的唯一鲜活(亦或者感情?
)。
联想下,这跟许墨对待‘我’的态度,生命中唯一的色彩,大概是类似的23333关于演员,桂纶镁演技超自然。
可能由于我不知道是对于特务有什么奇怪的刻板印象,总感觉,孙老师演的过于的刻意。
这或许也是他潜伏多年里,被同化再也卸不掉的保护色。
但我总感觉他和她的爱情里,他缺了点什么(指演技)。
题外话,张一山演局中人,大概是从孙老师这取了经2333,同样的面瘫脸,同样的味道23333(但我觉得,在局中人这个剧里,就不能用这样面瘫的样子,跟触不可及的基调不同,因为触不可及的基调里带有一种荒诞戏剧化的夸张感,而局中人,看沈放就像是在看笨蛋..嗯
一直很喜欢孙红雷的片子,电影,电视剧,演得都很到位这次看预告片就知道,红雷有段跳舞的戏·很是期待果然没让我失望。
红雷跳的太好了,我都想去报名学探戈了这部电影绝对是全名星阵容不过觉色的划分,总觉得不应该让小镁演女主,让蒋勤勤来演,会效果更好在今年全线红色电视剧的炮轰下,【触不可及】是一部比较唯美,比较好看的电影了去华星看的巨幕,场面很华丽,很震撼仿佛让人觉得,自己已生在民国时期了。
电影美女帅哥很多,美女们的妆也都很漂亮
比青年作家的导演水平更差的电影导演是谁?
一个老年电视剧导演。
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赵宝刚说他“再不开始拍电影就晚了”。
看完他的破处之作《触不可及》,想对他说:现在开始拍,已经晚了。
腐朽的审美播完几个陌生而奇怪的厂标后,电影刚一开演就特别刺激,完全是限制级。
仅凭开头这一段酷刑戏,这片子在美国就能升到“R”级去,基本是个浓缩版的《战略特勤组》。
又是捆绑,又是拘束,又是服毒自尽,又是枪杀小孩,好像不重口不足以说明斗争的严酷。
《风声》当年搞的是心理惊悚,《触不可及》直接给大家演电击、痉挛、尿失禁,真是够照顾中国绝大部分观众的文化素质,不拍明白了老百姓看不懂啊。
看那张抽搐的大脸,看那一滩尿水,通过中国巨幕放出来可是真够震撼的。
《战略特勤组》一闪而过,进入《窃听风暴》模式。
本以为创作者们会就沉默中的肢体交流深挖一下,谁知匆匆一闪,开启混合了《女人香》与《五十度灰》的舞蹈意淫。
亏得中国电影没分级,要是分出限制级的话,赵宝刚马上立地成欢喜佛,可是能拍出不少情色大片。
又是往下体滑手,又是耳畔粗重呼吸,大腿摩擦大腿,四肢交缠四肢。
前面还哭天喊地,一曲舞后,就这么飞速地爱上了。
喂!
前面我党牺牲的同志还尸骨未寒呢!
你俩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勾搭!
赵宝刚说要拍出民国时尚。
是够时尚的,女的一个个丰乳翘臀,男的一位位制服笔挺,跳起舞都是国标,放起音乐总是《一步之遥》,物质生活那叫一个丰富,住宅环境那叫一个优雅。
喂!
既然解放前的日子比今天的美国还要滋润,影片里的党员究竟为什么要闹革命?
为了革命成功后改跳忠字舞么?
日本人来了以后也没看出什么不好,女主角的舞蹈教室还多了一批学员呢。
一水的意淫。
和《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等一样,《触不可及》将导演个人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曝露无遗。
虐恋小姑娘、老资民国风、二流国标舞,国内那伙“成功人士”老男人可不就好这口么。
赵宝刚是真的把这些玩意儿当成了高端元素在现啊!
悲哀。
同情他,一个钢厂工人转业余演员出身的电视剧导演,你指望他拍的电影能有多文艺?
粗糙的制作看见孙红雷和桂纶镁,本以为影片的基本质量还是有保障的,结果,我错了。
就此片的特效水平而言,和05年那部《太行山上》基本持平,还不如08年的《赤壁》。
喂!
现在是2014年好吧!
为什么特效档次和10年前的国产片差不多?
而且,就这视觉效果,你还做成“中国巨幕”版,你是存心要抠瞎中国老百姓的眼睛么?
就那弹孔,就那碎片,就那雪花,就那爆破,你以为是玩PC版《电影大亨》的电影制作器呢?
这种成色的东西,拿出来卖钱,还卖高档货的价,有没有一点羞耻心啊?
继上个月《四大名捕大结局》的扭曲3D效果后,《触不可及》又用它港剧水平的数码特效来损害中国观众的视觉了。
这样假的效果,导演,你自己看不见么?
导演当然能看见了,只不过导演看惯了。
这不就是国产电视剧的既视感么!
你看那些群演,一个个那么爱看镜头,一个个不知表演为何物,只是走位摆造型而已!
而导演居然通过了这些镜头,剪到了成片里!
鬼子头头遇刺时,一伙人倒得那么假,赶上央二的《喜乐街》了,还让人想起《永不瞑目》那个莫名其妙的片头。
看花絮,还有一女的倒地时一屁股坐在了桂纶镁脸上,愣是把人家大美人给坐哭了。
这都是哪儿找的临时演员,和这电影的质量一样差!
接着就是抗日神剧般的枪战,不用瞄准,举枪就扫,音效一响,敌人就倒。
真是花了电影票的钱,钻黑屋子里看国产剧。
假则假矣,导演还爱用慢镜头让假更假,还爱回放,怕观众看不出假来。
导演,你是有深意的,我明白,你是在控诉预算吧,嫌片商没砸够钱。
你瞧瞧,就那一、两个布景,前用后用,从1935年用到1949年,楼前变换旗帜就完成了对时代变迁的表现,跟排《茶馆》似的,够省钱。
音乐也就那两首,反复播了能有将近十遍,听得人都快吐了。
醒醒吧,导演,去电影院买票看电影的可不是电视机前的广场舞大妈啊!
稀烂的剧本与违和的表演线头真够多的,哪一个也没好好收尾,比《后会无期》还后会无期。
作为一个类型片,《触不可及》始终没弄清自己是什么类型。
谍战?
爱情?
战争?
歌舞?
如果是二十集以上的电视剧的话,倒是真能把这些都装进去,就和赵宝刚以前那些混合型偶像剧一样,又警匪又恋爱的。
可这是一部电影,长度有限。
每次银幕上出现黑底白字的一九某某年后,再开演的似乎就换了部片子,是刚才那段短片的“姊妹篇”,主题和风格并不具有一致性,只是演员没换、配乐没换、舞蹈没换而已。
孙红雷和桂纶镁倒是敬业,该哭哭,该笑笑,该笑着哭就笑着哭,该哭着笑就哭着笑,对得起片酬。
除了其他一些露面短暂的熟脸儿外,基本上全是他们二人对戏,俩人演得那叫一个卖力。
可是还是看着别扭。
孙红雷被舞蹈折磨的,走路都不会好好走了。
桂纶镁倒是会走路,但跳舞的时候屡用替身。
但即便小镁没把舞蹈练到炉火纯青,那也比蒋勤勤那段舞跳得高出几筹了。
“我要结婚了。
”“啊?
”“和别人。
”这台词一出来,影厅里观众哄笑,银幕上角色恸哭。
这时候真应该配上那首歌:“男朋友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特合适。
末尾,片中的共军目标不明地对重庆进行“地毯式”炮击,其密集程度超过日军轰炸机,空荡的街道上,雪夜火光中,一男一女以慢动作奔跑着……一颗炮弹正中桂纶镁,人没有倒下,也没有被炸碎,而是衣着完好地飞了起来,像悬空魔术表演一样挥手飘荡着,舞曲响起……这拍的是什么啊这都!
男权主义的终极意淫俗!
俗人拍俗片。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漫威都把新版雷神设置成了女人的今天,中国老男人还在意淫着“一夫多妻”。
孙红雷演的我党地下工作者,那叫一个英“雄”。
和前些年国产谍战剧里的男英雄一样,往那儿一站,就一群好女人、坏女人争着往身上凑,又是献身又是献命的,无怨也无悔。
一开场,徐静蕾就为他自杀,接着就是精神虐恋桂纶镁,让人家女娃等他一直等到被炮弹炸飞。
中间穿插蒋勤勤对他一见钟情,明知是假爱还心甘情愿作夫妻。
两个女人先后为他死,一个女人为他生不如死。
就这,影片中居然还说他“最大的敌人是感情”。
女人不少,钱也不少,入的是工农的政党,过的是老爷的生活,娶的高官子女,恋的是清纯良家,每天喝酒、跳舞、打麻将,解放前去台湾继续卧底过好日子,一辈子滋滋润润,到老了衣锦还乡,在恋人墓前撒花。
这一辈子,活得完美呀。
真难想象这是二十一世纪的电影啊。
中国人亟待启蒙,莫说民智未开,以当代世界标准,根本童蒙未开。
腐朽!
这电影,从面子到里子,腐朽。
当然,现在,中国,腐朽的,还不只是这一部电影而已呢。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给了这部片子差评,作为一个单纯的看者,我觉得这部片子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力,遗憾的结局最是让人印象深刻,觉得只是再差一点点,他们就可以走到一起了,所以才更加让人难忘,画面也很唯美,探戈本就是一种透着暧昧的舞蹈,我觉得孙红雷和桂纶镁诠释的很好;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战争带给人的往往不仅仅是血腥混乱的场面,更多的是家破人亡,连一对小小的恋人在一起也可能是一种奢侈,因为他们随时面临分离...在我看来,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
第一次知道这部戏,是上班路上,清晨刚从金台夕照的地铁口出来,天还没大亮,公交车站的灯箱广告的海报赫然醒目。
路过的时候留意了几个主演,觉得阵容蛮吸引人的,尤其桂纶镁,我比较喜欢。
再一看,是赵宝刚导的,决定看看。
但是看过之后,我只能说,赵导还是继续导他的电视剧比较好。
这个电影的英文名译叫《one step away》,但这部戏距离真正打动观众还有far away。
我比较印象深刻的就是小美穿着绿色的连衣裙和孙红雷初次跳舞的片段,配上那段音乐,动作和不自觉的喘息声真是撩人。
而后的剧情,比较没有说服力。
爆破特效做的也不够好,太写意了。
如诗如画的舞蹈,还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感觉,不太搭调。
但是尽管剧本硬伤不少,赵导头一次拍大电影,曾拍他的电视剧出名的演员们还是都相当给面子的倾情出演。
男主孙红雷就不说了,徐静蕾的戏份更说明了这点。
蒋勤勤的角色也很不错,只可惜她爱错了一个只想利用她身份潜伏的军人。。。
承担这种潜伏任务的男人,爱情家庭之于他们都太奢侈,内心往往也有特别冷酷残忍的一面,辜负了多少钟情于他们的女人哪。
想起《潜伏》里那句“国事为大,家事随安”。
不知不觉对这部挺失败的电影也写了不少,总结中心思想给一句话:“看看王菲唱的主题曲《遥不可及》剧情版的MV就够了”。
今天下午当小伙伴打电话约我去看片的时候,我才得知这部电影的名字——触不可及,当时脑海里立马蹦出的是Intouchables那部影片好听到流泪的钢琴原声,后来才知道扯的有点远,名字一样内容却天差地别,其实是一部所谓的民国时期的谍海绝恋。
说来挺惭愧的,我看过的谍战剧屈指可数,甚至还没有相同内容小说来的多,直到前段时间[战长沙]的出现让我觉得眼前一亮。
噢似乎又扯远了,那仅仅是一部抗战剧而非谍战,不过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在极力塑造一种“乱世情缘”,这对于看腻了和平年代你侬我侬爱情的我来说极具吸引力。
先说说原声,不得不提的是这部电影里反复出现的一个东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线索,贯穿全片,它是一张旧唱片;里面播的音乐相当熟悉,似乎出现于各大宴会酒会,反正第一次听就觉得很有喜感,反复反复出现直到让我觉得魔音绕耳,现已成功被其洗脑= = 片尾曲是天后唱的,说实在话,歌词很精致但歌曲并不上口。
好吧整儿八经说电影。
孙红雷饰演的双重特工一直潜伏在国民党内部(我还是蛮佩服他的这得是打入内部多少年才能混到这个地步),即将和拍档徐静蕾进行最后一次合作。
好久没见徐导觉得她脸微微发福了,不过身高气场都很足,衣服发型也都hold住,总体来说美美哒。
她要执行最后一次任务:与多爸接头。
然后画面一转多爸被抓,就要严刑拷打了结果家人一出,立马投降,然后草泥马招的一干二净导致静蕾姐姐死了。
然后她妹妹也就是女主桂纶镁出现了。
我还是第一次看桂纶镁小清新出现在这种片子中,所以难免会对她的表现有所期待。
可是我发现我错惹,因为她那台湾腔式的撒娇分分钟让我出戏啊...不过当她面对电击这种我看了都要捂眼的惨绝人寰的逼供时还是紧闭嘴巴抵死不供出雷哥的态度让我打从心底里敬她是条汉子!
PS:此处看点是小镁尿失禁我会说。
然后男女主便惺惺相惜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此片里的第一支舞就此诞生,因为舞蹈动作太激动太炽热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喜感,甚至有点猥琐。
当孙红雷的手撩起小镁飘逸的裙子即将到达大腿根部时,我还是脱口而出了“你个凑表脸“.....然后男女主分离,场景一转便是3年,以此类推,随后的1935、1938、1945、1949这些历史书上背吐了的年份总是在你想要回味情节的时候陆续出现,确实蛮扫兴的。
几年后,雷哥回到上海又与小镁喜相逢。
此时女二蒋勤勤也已出现,看到她我只能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美人风韵依旧可皱纹不止啊。
没人此处省略几百字。
然后因为一次暗杀活动男女主又分离。
几年后又喜相逢,雷哥总算退休,俩人喝喝酒散散步洗洗碗跳跳舞(我真的很怕他们再跳舞)好不容易幸福生活就在眼前,可此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说你回来继续工作。
于是雷哥就只能对小镁残忍的说:我要结婚了,对象不是你。
在这里有一个细节,我觉得挺感人:当孙红雷冲到会场大声对那个政治联姻对象蒋勤勤说”嫁给我“的时候,对方立马大声的回”好“,多酷炫的求婚啊!
多直爽的回答啊!
可见蒋勤勤也是孤独怕了,若是没有小镁有情在先,这也未必不是桩好姻缘。
相对的,小镁在家孤独的哭泣,叫你犯贱吧?
然后又相逢又分离,直到......结局是在台湾,这里就不多说了,正所谓造化弄人。
看完全片之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为什么要去当特工?
尤其是看到最后雷哥即将从虐他半辈子的特工生涯里解脱时又被我Dang召回说再去台湾执行个半年任务时我心里真是有千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啊。
GCD这简直就是无底洞啊,想想那个时代有多少这样的人出现过又有多少对被拆散也是蛮虐心的哇。
还有就是关于女人的等待。
我无法断定桂纶镁在片子里一生的等待是不是有价值,但是一个女人的一生又有多少时间能浪费在等待上,根本禁不起日月的推算。
若是不能给予承诺,就早日放手吧,也不要回头来了。
若是女人心甘情愿,那就另当别论吧,毕竟少。
还有最后的最后,还是要给大叔们点赞。
当孙红雷和方中信两位man味十足的大叔脸充斥在荧屏上时,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下旁边的小伙伴:草泥马你说我到底该选谁?
真不知道怎么下笔,这是《潜伏》的电影版啊,电视剧好歹里头还有点儿关于如何获取情报的有逻辑性的东西可看,电影里基本就是感情,琼瑶阿姨——您在赵宝刚的影片里复活啦!
首先俩人爱得就莫名其妙,当然了,共产党人也是人,见到漂亮女人会产生情欲很正常。
其次,共产党人不能相信啊,他们太容易出尔反尔了,所以,女主角爱错了人,爱谁也不能爱共产党人啊。。。。。
最后,桂纶镁的金鱼眼让我很伤神,尤其她拧眉哭起来的样子,她怎么就红了呢。
唉。
我岁数大了,看不懂如今的电影了。
好在赵宝刚同学还年轻,对于爱情,他满怀希望啊。。。。。
谈到为何要拍《触不可及》赵宝刚导演说“我一直想怕一部电影,是那种戳人心窝子的,让人看完特别有感触的。
”其实对于“戳心窝子”和让人“有感触”这两件事儿而言,赵宝刚导演实在是太拿手了,从当年的《渴望》(挂名导播)、《过把瘾》、《编辑部的故事》到海岩三部曲《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儿、《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再到青春三部曲《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一部比一部戳心窝子,一部比一部让人有感触。
你可能会忘记《渴望》中宋大成和刘慧芳之间的旷世纯爱,你可能记不得《过把瘾》中杜梅和方言爱到何等缠绵爆裂,你也可能想不起《编辑部的故事中》李东宝对戈玲是多么一往情深,但你一定会记得肖童和欧庆春,更会时不时想起陆涛、夏琳和米莱,甚至常常把那些任性“作女”直接统称为杨晓芸,“重走青春路”这句口号甚至改变过你对人生的想法和态度。
如果某人说他的人生观、爱情观的形成,基本仰仗于赵宝刚的电视剧,我一点儿都不会觉得惊讶,应该有很多人就是这样一路看着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一路长大的,剧中那些那男女女的爱情故事或缠绵悱恻、感人至深或青春洋溢、反应时代潮流,无数人在剧中找到共鸣、获益良多。
耳顺之年,赵宝刚导演终于拍出导演处女作《触不可及》,乍一看,这电影格局很大,时间跨越近70年,历史背景庞大,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开始一直写到上世纪90年代,中间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故事内容丰富包含谍战、反特、动作、悬系、爱情、舞蹈等诸多元素。
赵宝刚导演第一次出手,手里摆出的这幅牌面就是一部国产主旋律谍战爱情悬疑大片,加上几位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这副牌可谓是华丽至极,按常理来讲,有这幅好牌在手就应该打出霸气,打出气势。
谍战要反复铺陈,要多悬疑有多悬疑;正面人物智勇双全,始终游走在刀锋边缘,即使没有力敌千钧的豪迈,也要风流倜傥,足智多谋;反派要狡猾凶恶,要对正面人物形成巨大威慑,几近不可战胜;爱情要纠结缠绵,要多腻歪有多捏握;当然最重要的,鬼子的出现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死的凄惨,死的离奇。
如果真如如上所诉,那么《触不可及》就是只是一部看上去华丽的电影而已,却不是赵宝刚的电影,正如导演所说他要拍是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的电影,于是他按照自己的思路调配各种元素所占的,突出重点,弱化细枝末节,把看似庞大而杂乱的故事线索变得清晰明了而又不失味道。
与其贪多求全,不如抓住重点。
虽然“谍战“戏码吸引眼球,动作枪战痛快过瘾,家国情仇让人热血沸腾,但唯有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才会让所有观众刻骨铭心,爱情的美好、爱情的伟大、爱情的坚贞、爱情的历久铭心,才是赵宝刚导演要在这部电影中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怀,那些庞大的历史背景、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过是爱情故事的陪衬而已,即使一个人能够在双重身份和家国大义之间游刃有余吗,但当其面对爱情时依然会不知所措,纵使你得救了整个国家,对得起整个民族,但在爱情面前你依然是一个失败者,那一步之遥的爱情故事是所有人挥之不去的遗憾。
一个男人就这样爱了这个女人一辈子,虽然他们从不曾生活在一起,但这爱在男人心里存了一辈子,那些信仰和主义也许会在某一瞬间坍塌,但这爱情却永远不会,这是人类之间情感的精华所在,所谓的海枯石烂,也许就是铭记一个人一辈子吧。
中国人的爱情观里,一直有着这种从一而终的传统,《触不可及》这种对爱情单纯的坚守是符合这种传统的。
这也许就是赵宝刚对待爱情的独特情怀,如果说在电视剧中他一直在讲述别人的爱情故事,那么《触不可及》给了他一次最自由的表达自己爱情观的机会。
一个60岁的人,还能对爱情有如此执着和单纯的观感,这本身就是一件挺让人感动的事情。
《触不可及》这部电影的动人之处,不在于其考究的镜头设计、动听的背景音乐、考究的布景道具、而在于导演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态度的贯穿始终的坚持,一起编排和铺陈都是为了突出爱情的真挚和美好,以及命运弄人所带来的一步之遥的遗憾。
一首曲子婉转动人,乐曲背后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片中男女主角几次共舞,情绪都有所递进,舞蹈成为了两个人示爱的仪式,虽不及《色戒》中的仪式那般赤裸,但在叙事上的作用几乎是相同的。
舞曲串起了整个故事,见证了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是多么婉转动人。
遥想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爱情是多么奢侈的一件艺术品,远远观赏已经让人激动不已,更别说能在性命攸关的环境下与自己心爱的人共舞一曲,这种浪漫需要何等的气度,而这种险境中的唯美和浪漫正是赵宝刚导演所要呈现的。
把残酷的时代背景弱化,用一种浪漫主义的方法来展现时代、歌颂爱情。
一想到战争,你的第一反应是血腥、杀戮和伤痛,那么那些被战争摧毁的爱情又何尝不是一种残酷。
与其用暴力的方式展现特殊年代的故事,倒不如演一出那个时代的浪漫爱情,战死沙场并不可怕,怕只怕战争让相爱的人永远都触不可及,这无法触及的爱情甚至比战争本身还要残酷。
赵宝刚导演通过《触不可及》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这故事里有他对爱情的看法和态度,情怀不是来自于家国大义,而是道尽了为何爱情如此凄婉却始终不曾泯灭。
看完全片后还是不清楚故事情节跟影片标题有什么关联。
本片花了很大篇幅讲述傅经年和宁待的感情故事,最开始两人关系变好也是非常地突然,影片丝毫没讲清楚一段爱情的缘由是什么。
之后两人的爱情故事也是非常平淡和俗套,丝毫没有新颖之处,顶多就是经历过几次生离死别后总能再次相遇。
最终女主香消玉殒后,男主用在女主墓碑前跳舞的方式祭奠她。
除此之外,在民国抗战时期的背景下,感觉作为地下党的傅经年的人生经历还是非常顺利的,几乎没遇到任何不幸的事。
这一设定过于理想化了。
全片一大看点就是孙红雷与桂纶镁在留声机音乐放映下的热舞,能一定程度看着观众很激动。
孙红雷的演技时刻在线,但还是抵挡不住剧情的拉胯。
乱世情仇当然要有绝世虐恋;还得有谍战情怀,塞纸条什么的老套路不能少;结尾要呼应点主旋律;为了体现主角情趣,再加点探戈;战争场面显得大制作,加场爆破戏;动作戏怎么能没有呢,于是开场孙红雷就在屋顶上跳来跳去。
《触不可及》这部剧里满满地塞入了各种元素,这感觉就像,你走进一个五星级餐厅,旁边点着浪漫的蜡烛,你系好了餐巾,拿好了刀叉,满心期待佳肴盛宴,最后服务员端出的竟然是一锅怪兮兮的臭豆腐炖南瓜。
让你忍不住悲愤怒吼:“折腾了半天你就给我吃这个?!
”如果只看剧情简介,好像没有天雷滚滚的前兆。
埋伏在终统特务机构里的地下工作者爱上了搭档的妹妹,在搭档牺牲后,大时代背景下的两人一次次擦身而过,虐恋情深。
前半小时的极快的节奏里,打酱油的徐静蕾和黄磊纷纷领盒饭走人。
接下来所有的戏份几乎都落在了孙红雷和桂纶镁身上。
有了艺术就高雅了。
长了颗不死文艺心的导演让探戈成为他们表达爱情的唯一方式,于是舞蹈教师桂纶镁和文艺爱好者孙红雷从教室跳到卧室,卧室跳到大街,一跳十余年。
更令人发指的是,就那么一首曲子全片反复用了七八次,以至于每当前奏响起,坐我旁边的大叔简直如失控般尖叫道:“又跳?!
”于是原本极具仪式感和悲剧宿命的情节瞬间喜感十足。
更别提全片蔓延着一种奇异的忽雷忽闷的气氛,节奏时而飞快时而拖沓,情节飘忽随意到让人怀疑到底有没有编剧。
更不要说那些故作正经却喜感十足的台词。
镜头剪辑也十分杂乱。
我知道徐静蕾美,可一个回眸的慢镜头有必要反复用三次吗!
观影过程中,几乎每隔三分钟就有一个小雷点,五分钟一个大雷点,如果开个弹幕功能,应该会汹涌到根本无法看到主角的脸。
孙红雷时而面瘫时而失控,而桂纶镁全程用力过猛。
唯一的正常人是蒋勤勤,旗袍造型优雅又高贵。
说真的,在电影开始不到半小时里就让女主角失禁,这样的导演你还能期待他对角色有一点点怜惜么。
反正我和珺妹纸是相互搀扶着离开影院的,我捂着太阳穴,她拖着腮帮子,笑得元气大伤。
唉,有这100分钟时间,不如去看看同名的法国电影《触不可及》吧。
我党至始至终都在残害一个好姑娘……特效运用太傻眼 == 看来能拍好电视剧的不一定能当好导演啊~
姐姐真是白死了。
我看完觉得还可以啊,孙红雷演技妥妥的,蒋勤勤的配角倒是比桂纶镁这个女主精彩
比想象的好些,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故事,真是让人唏嘘,演员表现方面,各位配角很抢镜,如果细节处理的好一些,还能上个档次。
浪漫革命
为毛特工有瓜葛的女子都这么美艳
台词剧本演技美术,无一不是在侮辱观众。
Beautiful but odd
一个万年备胎的故事……
蒋勤勤一星,不能更美,同时想起十年前的顾曼璐。桂纶镁一星,角色很突破。徐静蕾黄磊一星,虽然没多久就领便当了。孙红雷真是分分钟出戏,先是感觉这个角色就是余则成原型,后面的小胡子造型又太像老鼠。捧着桂纶镁的脸也让人不得不在心里OS“oh oh 粑粑love u粑粑love u”
赵宝刚就一老年郭敬明啊,神经病一样的处女作,把国共谍战拍成小时代也是醉了,笑场无数次。甜腻的影视城风情街和劣质CG,被炸飞都要慢镜头摆剖丝,桂纶镁是来时装秀的吗。还有那台湾腔和咆哮演技,生生把小清新给毁了。他还是在拍电视剧,只不过每十集换成一黑场字幕而已,只剩七零八落的狗血段落
套用大历史外衣的爱情片,可是没有大时代的框架却拍出了莫名其妙的一段感情
孙红雷跳舞真的是很不错啊
预告片辣么有感觉,结果正片和谍战两毛关系!剧情上烂点,还特么各种慢镜头各种跳舞乱煽情,什么乱世佳人,什么情真意切,什么身不由己。。。就是白瞎好演员
歌颂爱情和承诺。片子对身不由己的阐述很到位 。单纯善良的姑娘 桂纶镁演得很好。影片摄影很赞!一些机位摆放很不错!
电影刻版华丽地沿袭了赵氏连续剧的精髓,台词装逼,布景科幻。世上可能再也难找到比桂纶镁更呆板的女主角,笑比哭还做作,法令纹一挤,谁与争锋。男主角孙红雷,侠骨柔肠,动不动就想跳舞,动不动就红了眼眶,可谓我党地下情报工作者的缩影。点映场虽然是免费的,但是不能昧着良心。非!常!难!看!
天了噜 这是电影还是翔 宝肛还是乖乖拍电视剧去吧…也真是可惜了菲天后的片尾曲。买票的时候显示孙红雷和绿茶婊会来,结果去了现场发现是孙红雷和导演…
情节和台词处理较为低幼和粗糙,但我竟然看哭了……
歌很好听
电视导演叙述手法有点拖沓,如果拍成电视剧应该比电影美更深刻,赵导的选角没有一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