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期待的看了绝地追击 却倍感失望。
我也曾当过兵 就想问问导演 你拍部队电影 你 了解部队吗?
里面那么多的破绽!
看完就感觉看个网络大电影 就这还能进院线 ,3个班执行抓捕任务 连个带队干部都没有. 全是义务兵 98年下士 也就是当兵第二年 儿子都好几岁了 可能吗 一个指导员 挂中校警衔 😁公安厅长会议室 那些穿武警衣服的 有的穿春秋常服 有的穿夏常服 3个班执行任务 2 3班就跑个龙套?
1班遇到泥石流 2 3班不支援吗 最后牺牲的都是1班的吧
首先声明,这三颗星全部是给缉毒英雄的。
就论电影来看,说实话电影拍的在我心中不算合格,也许看动作片看得多了,省美疲劳也说不定,但全片给人一种赶工期粗制滥造的感觉,大量逻辑和细节bug,不过邱导自从北上后,这一年好几部的进度不赶也不行~电影宏观上的逻辑大bug,比如任务布置的严谨性等,有网友已经讨论过了,我就不赘述了,我就讲一些看着很膈应我的小穿帮吧。
1.开头新闻镜头的穿帮,背景交代是1998年,但新闻画面中出现了很多与时代不符的镜头。
比如:
07式武警军装
背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着蓝色警服的警察2.派出所名称“檬市街道派出所”,根据我们派出所命名规则,一般是xx公安局(分局)xx派出所,比如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鼓楼派出所,派出所确实是以xx街道为名,但是不会把“街道”俩字打上去,也许道具师是为了区分檬市公安局吧,但你随便再取一个名字呀,比如“檬市城关派出所”之类的。
你弄这个名字也太敷衍了。
檬市街道派出所3.两毛二好歹是个副政委,最次也是个教导员吧……你整个副团(正营)职的指导员?
另外这个“指导员”军事政工两手抓,任务布置也是他,也许军事主官休假了吧~
两毛二的指导员4.无论是武警军装还是警服,夏常服和春秋常服混穿(就是同一时间段短袖,长袖,外套都有人穿),完全不在乎军(警)容风纪,貌似导演觉得领导要穿外套,小兵不穿……这在现实中是要被纠察(督查)撵的。
不同季节的常服混穿5.武警出任务没有干部带队。
三个班长领着一队人就出任务了6.背景合影再次出现了07式礼服。
背景照片穿帮7.女警用嘴试毒。
天呐,港片中学的吧……
以身试毒8.飘忽不定的车牌。
檬X·83725
晋A·039LB9.这个其实也不算完全的bug,也可能没交代清楚吧,武警边防上了老陆的直8,准确说武警边防是没有直升机的,所以顺便借了陆航的装备(强行解释)?
陆航的直8我这人是细节控,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出来了,虽然小细节无关痛痒,但是多了就看的比较膈应人,给人一种胡乱拍着玩儿的感觉。
未成想邱礼涛拍起主旋律电影这么带劲,把一部边境缉毒的犯罪电影拍成灾难片,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构建了绝地的追缉环境,可人民子弟兵纪律至上,一往无前,没有刻意的煽情,但是满屏牺牲的悲悯很难不让人动容,没有谁是生而英勇,只是有人为了老百姓的岁月静好而选择无畏…电影没有太多的主角光环,各种突如其来的死亡,平等地埋葬正义和邪恶… 这部电影的完成度真心不错,可惜了邱快手暑假档连崩两部,导致他短时间内的观众缘不佳,本片就属于撞枪口上,加上又没有大明星加持,市场反应自然波澜不惊。
适当的沉淀还是有必要的,大众和经典可能只差在些许细节的打磨上,邱的很多成品质量都不错,可惜总多了些套路少了些惊喜,现在的观众水平也上去了,观影诉求自然也更多,常规的囫囵吞枣只能面临死胡同,醒醒吧,邱快手!
首先边防武警和缉毒警察都是值得我们敬仰的,我给满分。
可是这部电影却是彻彻底底的烂片,就搞不懂为什么评分这么高,肯定被刷的。
刚开始看还觉得邱导终于有一部拿得出手的戏了,直到看到一次泥石流,第一个爬出来的竟是一对情侣在相拥而泣,就觉得后面要完蛋。
这应该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啊,为什么一定要硬加这些一些俗套的爱情桥段。
泥石流过后竟然还有一对孩子出现在悬崖上,他们是踩着风火轮来的吗?
一共三个班战士加缉毒警一共就活下来五个人,最后还要坐冲锋舟,淌着洪水去到另一个城市,这种情节我还以为只会出现在抗日神剧。
作为军人,在人员和弹药不充足,不事先汇报的情况下就要去剿灭贩毒集团,这个也离谱得不得了。
最让人觉得离谱就是最后以死把前女友给救下,导演可能认为这种英雄救美的情节我们会感动到痛哭流涕,实际上是脚趾扣地。
实在太多太多很降智的情节。
多好的一个主旋律题材,却拍得稀碎。
邱导还是多专研专研剧本吧,还是想要看到多点出色的港片,不要再一次次拿这些烂片来击碎我们的希望。
电影《绝地追击》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这使得电影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部电影并不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对历史和现的关注和反思。
它让我们看到了毒品犯罪的残酷和危害,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边防武警的英勇和无私。
我想,电影《绝地追击》的主题就是: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有责任,有使命,有信念。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不能退缩,我们必须勇往直前,我们必须取得胜利。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人性的伟大,看到了勇气的力量,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电影中的特战队员一样,有一颗坚定的心,有一种无畏的勇气,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够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够勇敢地面对,都能够坚持到底,都能够取得胜利。
真实震撼又感动!
电影取材自边境恶性武装贩毒案件,真实还原了武警边防战士和缉毒警在舍命围剿毒贩时面临的生死绝境。
看武警边防战士们的打戏真的又爽又上瘾,尤其是电影后半段徒手肉搏和腾空拦截毒贩的桥段真的太震撼了!
画面真实,拳拳到肉,紧张又刺激!
剧情节奏紧凑,代入感很强,看他们在热带雨林里生死搏斗,被电影中的真实感冲击到了,电影中武警边防战士和缉毒警为了将边境毒贩一网打尽,在极限4小时的时间内既要对抗天灾,又要警惕边境毒贩的重重埋伏。
在天灾人祸的双重威胁下,战士们依然誓死坚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让人真切感受到武警边防战士追击毒贩的勇气与担当!
但当看到有的战士因此牺牲时却又让人痛彻心扉…在人生最美好的年龄绽放又瞬间陨落,他们的父母期盼与他们平安重逢,年迈的父亲捧着军装在雨里默默流泪,家属们守着饭桌等待出勤任务的孩子顺利归来…瞬间泪目了!
真的要向武警边防战士致敬,感谢他们在默默守护边境!
以前大多数的禁毒题材电影,剧情背景都过于悬浮,大部分背靠黑帮,国际资本助力,随时有跨国警力支援联合追捕。
但是我国真正的边防缉毒一线鲜有人关注,他们日常工作就是守护云南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要面对复杂艰苦的自然环境,要直面凶残狡猾的毒犯,随时都有牺牲的风险。
这才是真正的缉毒一线英雄的真实写照。
这部电影就真实还原了九十年代边防武警的缉毒工作。
年代感还原的很真实,真枪实弹动作场面加上自然灾害的风险让整体故事还是有很多精彩的地方。
许电影有多不足之处,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语境,可以肆意污蔑诋毁云南边防和云南人民的当下,这部电影对于一个云南人来说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很少有人知道,那延绵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下埋葬着多少英雄。
在疫情期间边境的几座城市被封闭了三年,网购都无法进入,边疆人民为了守护边境线,不让一例境外病例流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所以这部电影的意义对于一个云南人来说确实有不一样的意义,也希望更多的人去看看,真正的云南边防缉毒英雄。
首先不管影片本身如何,本人先对边防缉毒缉枪的警察与武警战士们致以最高敬意!!!
我不是专业军迷,片中对于90年代末边防武警战士单兵装备等等还原度与否不作评价,仅就片中观感觉得他们太不容易了,首先没有装备防弹衣,钢盔还是类似80年代的老式产物,一个班除了配备一名狙击手外没有任何重武器,甚至在火力强度上不如毒贩团伙,这些战士装备真的是太单薄了,完全就是靠一条命去博。
另外在评价本片之前值得肯定是演员们的努力:片中年轻演员几乎都是现在圈内新生代,抛开演技不说,拍摄泥石流戏份时不管是实景或棚拍,在泥水里摸爬滚打是实打实的。
虽然但是,不知是邱导不擅长此种类型片还是因为缺钱缺时间的客观因素等等,就生生做成了夹生饭,看完觉得打没打过瘾,光看着逃难了。
明明能拍成《红海行动》、《战狼》那样从头打到尾爽片的,表现水灾剧情占比颇多反而打毒贩成了支线任务,极大削弱了故事主题。
如果不是最后几名战士与毒贩在修理厂大战,我都差点以为这是一部灾难逃生片了,看来导演还记得这是在追毒贩啊。
看到此处想起这部片能得近7分可能还是因为演员的表现真的拼,全程在大雨里演戏,还要在泥浆里滚打,冲着这个我也得多打几分。
看着演员从头到尾浑身透湿,我看着都觉得冷。
但话说回来导的是真不行啊剧本也不太行。
枪战部分虽然看着过瘾,但还是老港片里枪战模式,这里不得不提林超贤了,同为香港导演人家至少在枪械、装备、战术等等方面还是很考究的,不是这种黑社会火拼乱扫一通的啊邱导!
再说人物塑造方面的问题,看得出来导演想塑造群像,正好一个武警班的小群体给了编剧发挥的空间,有塑造但不多。
角色形像都不够鲜明立体。
看完全片牺牲的和活下来的都没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像史彭元饰演的刘春生,是班里最年轻的,到了片尾看着遗照,除了惋惜就没有别的了。
在如今的国内一众年轻演员中,能凭很少的戏份就能把人物立住,让人直呼炸裂的演员似乎凤毛麟角。
那些就算来客串几分钟就能让人惊鸿一瞥的老戏骨演技也是这些年轻人目前望尘莫及的。
所以说,如果要对此负责演员最多占1/3,编导的原因要占2/3,是他们没把戏写好把控好。
片中看到反派阿如那、九孔出场有点惊喜,以为要飙演技,没想到都成了领盒饭的工具人。
反派彻底沦为NPC一般的存在。
反观《红海行动》,在为数不多的文戏里还用极少的镜头塑造了一位恐怖的少年狙击手形像。
最后觉得挺可惜的。
题材不错演员们也肯吃苦。
成品却是一碗夹生饭。
绝地追击 (2023)6.32023 / 中国大陆 / 动作 犯罪 灾难 / 邱礼涛 / 欧豪 谷嘉诚看完真的气得睡不着觉,前面第一part看着没啥大问题,往下就不知道导演编剧以及全剧人员都在为了啥而拍?
每一趴刺激是挺刺激但是太碎了,而且是对战士智商的侮辱,导演编剧都是弱智还能挣钱,天理难容。
以下有剧透且槽点顺序打乱:1、首先8077特种兵有备用人员,至于让生瓜蛋子做主力上场吗?
面对玩命的毒贩让孩子去送死是吗?
2、毒贩分两路真假车没啥问题,所以拉沙的一队人都是傻逼是吗?
全车人拿着机枪在车顶上压沙袋?
沿路不会被查?
沿路被抢没有掩护?
另一救护车全车那么多白粉也没有其他人员掩护?
3、当队长的,几个人看着孩子踩地雷了,下意识不是先搬石头去换,而是先用受伤的腿去换?
是不是彪的不吃菜了?
4、队长,好,你都换了,石头也搬到你眼前了,队员的配合呢?
都撵走也行,换个石头需要半小时吗?
5、差点滑到洪水里,趴山坡的特种生瓜蛋子,你能翻个身吗?
晒鱼干呢吗?
翻身想办法爬啊。
人的求生欲呢?
就算翻身滑下去也要动一下吧。
6、破门而入和毒贩对枪的欧豪,毒贩是傻子你也是傻子呗?
有没有子弹用枪的不知道?
7、化妆师是有多懒啊?
经历好几次连续作战大家脸上流光水滑的,像个特种兵吗?
8、行、零零碎碎的,东一锄头西一杆子的,一点统筹都没有。
不叫支援,带着皮划艇就敢骑着洪水去追毒贩老窝。
9、也是牛逼就tm正好滑到老窝了,那找到电话了,是不是优先叫支援。
你们倒好,4个人去查毒品仓库,查都查到了,不赶紧猫起来,又去打草惊蛇,就开火了?
10、是,又tm上演孤单多雄呗,展示你的主角有多彪悍,多有勇无谋呗?
4个特种兵,孤身进厂偷袭,挑几十个ak毒贩?
他们还就那么巧,也不巡逻,也没有监控,就是那么傻,为了配合导演。
11、厅长儿子也那么2b,边打边退本来是对,最后又是没子弹,听不到枪栓吗?
作为一个狙击手,枪都没熟悉好就上战场?
人家跳过来,你也跳过去撞他?
踢一下行不行啊?
下意识是双双跳楼双宿双飞吗?
12、我都不知道导演安排家属来聚会是什么作用?
看看听听你们的孩子有多傻吗?
是安排来送终收尸的吗?
为国捐躯为正义捐躯就是无脑去送死吗?
13、两次看传呼机,厅长的公子也被困,没人和厅长说,都藏着掖着,这个悬念是干嘛用的?
14、把备用人员叫了20多口子,最后直升机上就6-7个?
15、熬了一宿厅长说你们辛苦了?
咋的领导决胜于千里之外辛苦什么了,岁数这么大熬大夜辛苦了?
16、欧豪前女友你往后挪一下能死吗?
你是特种兵还是记者啊?
17、直升机都来了你跳洪水殉情给谁看啊?
豪哥。
脑子呢?
直升机上一秒还说不能落那么低,下一秒就落了?
哪个特种外卖员送来的加长绳子啊?
18、那么有钱的毒贩,还有战斗力碾压的边防特种兵,rpg都没有吗?
1949年吗?
鸟枪干打啊?
19、主犯跑了,直升机不去追车,开车去追?
不是知道洪水将至吗?
20、主犯真有亲和力,其他卡拉米都是你的棋子,知道出事了不是第一时间跑,九孔大爷,拿着枪参战,你看看你的腰板是那块料吗?
21、最后一条吧,洪水都漫过来了,摧毁了那么多房屋,白粉和枪支是如何查获的????
就山顶尖上啥事没有呗?
吃饭的那些人都被其他2个没子弹的特种兵制服了呗?
你要前面拍3-4架直升机也说得过去,不就一架吗?
放下来几个兵就不需要描述了呗。
我就很好奇啊,拿了钱就走呗,没有任何人质疑不合逻辑的地方吗?
你们组里人看过吗就放出来啊?
1,能看。
2,边防,缉毒的确是最危险,最艰苦的职业。
致敬。
灾难片看了太多,根本就不需要天灾背景,既然原型是平远街事件。
直接拍就可以,前15到20分钟,平远街景象的白描,贩毒,贩枪的猖獗。
中间一段压抑,40分钟左右,平远街扫毒的受阻,屡次冲突都以政府失败而告终,高潮为政法委副书记被烧死结束。
最终段3000将士大破平远街。
整体故事对于毒犯的疯狂,凶狠,残忍,猖狂描述的不够深刻,结尾刻意营造的牺牲环节真的受不了,明明有两个铁窗子,一人一个,,都能活下来。
3.5。邱礼涛也拍出了自己的《红海行动》,但没想到他是用如此惊悚与可怖的方式处理主旋律。剧本比《扫毒3》要规整太多,若干个突发事件前后衔接,撇开一些带任务性质的文戏,纯看动作戏还是相当严丝合缝的。建队日变成殉难日,全知视角几近冷酷无情,在恐怖的暴雨、山洪和泥石流之间,所有人物都是面目模糊的蝼蚁,一边挣扎求生,一边相互厮杀。所以真正的主角其实是恶劣的环境,仿佛天谴一般,降下突如其来的死亡,平等地埋葬所有正义与邪恶。
导演是不是接了拍辑毒片的任务但是有个拍灾难片的梦想?
都山洪爆发了,你们就不能歇歇了别工作吗?无论你们最后谁赢,反正都是要被洪水冲死的。没有意义。
虽然这几个月邱礼涛高产似那啥,这一部还是拍出了不一样的感觉,灾难片和警匪片的结合挺新鲜的,以98年抗洪为背景,印象里只有20年前的《惊涛骇浪》,洪水、泥石流都拍的挺有冲击力的,结尾洪水中的追车戏更是让人叫绝。虽然是主旋律,但拍的很有真实感,很惨烈,所以角色牺牲的时候,挺难过的。反派塑造也是真狠,国难当头利用救护车运毒,毫无人性。俞灏明现在确实越来越有演员样了
【7】好于《暗杀风暴》且远好于《扫毒3》。邱礼涛的癫狂终于对味儿了,在放弃了对文戏的执念后,开场十分钟左右就进入了快节奏大场面的商业灾难片狂潮,这就是他自己的《红海行动》,大银幕观看的话应该体验感更加!很喜欢两个细节:一个是俞灏明演的队长为了救孩子,自己代替孩子踩着地雷,然后小心翼翼去拆弹。当即将成功的时候,上方的闸门突然开始泄洪……一个是灾难最后结束的时候,尤勇智演的领导在整洁的屋子里,对着满会议室的人说“大家辛苦了”,然后所有首长们摇着头离开会议室。我相信邱礼涛是有所暗指的……
25/9/2023 @ ACX。比掃毒3好,無乜幾何見主旋律可以搞到接近全軍覆沒,天災果然無情
从灾难惊悚顺滑地转向政治惊悚,种种突发事件像多股麻绳一般被拧成死结,以至于让人忘了故事是以何种奇怪的方式所展开的:战友的错误导致无谓的牺牲并获得错误的情报,往上是没有文化没有金钱没有身份证的匪徒作为弃子被送上死路,再往上则是那些在官方泄洪指令中被注定牺牲的村落。警追、匪逃、激烈火拼,随之而来的则是天灾毫无情面地吞噬一切。武警在被泥流吞没的一刻脱口而出:不要告诉别人我是这样死的。生命、荣誉、信仰,孰轻孰重,所有人物如同被置放在俄罗斯转盘之上,一张无形的手操控一切。
只要爱轻奢不像以前那样插手后期流程乱乱搞,再糊的视频也能洗出电影质感(增噪:银河星光;修复:天下一 波比、吕丽桦)。除去邱导的合拍片,这部应该是今年内地最好的警匪片、灾难片,其他专营类型太敏感勿提。受成本限制,这部网大有大量五毛特效,但洪涝部分尤其出彩,不好猜哪些水是假的,换某数字厂开闸拍都没这效果好。在河北水灾之前就能考虑到那么多细节,导演是见过大场面的。不知道资方花了多少心思把控,这部除了松手、打雷外没有很露骨的阴阳怪气,可别把邱导憋坏了(不知道军用设备是否经审查)(中国电信:你猜我家电话要不要客户家供电?)(小穿帮:土石流、桌上的“文档”)
感谢邱礼涛,让主旋律电影动作更流畅。
雨一直下,人一直死。邱礼涛稍微回勇,找回了些许毁天灭地的疯劲。
导演对于打斗场面的描摹值得称赞,太真实了,将边防战士身上的英勇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啊。救。好像看了很久很久了,就一直下雨一直下雨,死人。虽然题材可以拍得却很平庸。结尾的日常照片还是挺感慨的,一个个小年轻。
热血,铸就防线!!!
製作、攝影、特效、表演,都透著一股子濃濃的電視感,甚至還有不少時候帶著網大感。結構上很《紅海行動》,只是邱禮濤保留了更多港片式警匪片的套路,再融入了美式災難片的套路,他的首次主旋律試水算是被主旋律溺死了,萬幸他並沒有徹底放棄表達,好一場紅水猛獸。一個暑期檔,連撲三部,邱禮濤的大片之路,前面太順遂,現在太坎坷。
邱礼涛离大谱,除了特效,就是地方电视台制作水准。能留下印象的人物只有阿如那等反派。给萦绕全片的大洪水氛围加半星。
比扫毒3、暗杀风暴好很多,涛哥行活还是好,泥石流,枪战的场面好看。主旋律题材的文戏也比较容易,算是撑住了,缺点就是情感线尬了点。
遭遇山洪暴发和埋伏,边防特警经历了生死考验,非常值得敬佩!
#🍋观影# 邱礼涛先生,您可憋拍了,费钱,还费演员~
“那些被名字耽误的好片”系列,大陆少见的缉毒题材,加上邱礼涛丰富的动作片经验竟产生意外惊喜的观影体验。影片集警匪、缉毒、灾难多要素于一身,全程节奏紧张刺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虽有些不合逻辑之处,但仍予5⭐️。
在拍什么东西?我问你在拍什么东西?检测车上毒品直接手指粘起来往嘴里放?真的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