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样东西

100 Dinge,100 Things,型男断舍离(台)

主演:弗洛里安·大卫·菲茨,马提亚斯·施维赫夫,米里亚姆·斯坦因,汉内洛勒·埃尔斯纳,沃尔夫冈·斯塔姆普,卡特琳娜·塔巴赫,约翰尼斯·艾麦亚,萨拉·维多利亚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英语,芬兰语年份:2018

《一百样东西》剧照

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1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2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3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4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5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6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13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14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15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16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17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18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19一百样东西 剧照 NO.20

《一百样东西》剧情介绍

一百样东西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安东尼(马提亚斯·施维赫夫 Matthias Schweighöfer 饰)和保罗(弗洛里安·大卫·弗里茨 Florian David Fitz 饰)是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两人共同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彼此之间的友谊坚不可破。成年之后,他们一起创办了一家公司,这一天,公司觅得了一名非常慷慨的投资人,为了庆祝这件事情,公司里开设了一场盛大的派对,在派对上,玩的兴起的安东尼和保罗决定打一个赌,赌注是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安东尼和保罗交出了身上所有的东西,两人回归到身无分文的状态,然后每一天,他们都可以在他们所拥有的东西里拿回一件,如此往复,看谁能够撑更长的时间,先放弃的人就是输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麦克白夫人中间女孩拉面赤猫暗影明日酱的水手服天师伏魔2弑魂樱Trick冲出战俘营朝鲜神枪手泰迪胭脂水粉夜孔雀路上人生阿黛拉的非凡冒险上车家族好兆头第二季雪人不寻常的战场法网伊人单行桥愿你在此我立于百万生命之上西江浸月小淘气尼古拉的宝藏香港爱情故事美狄亚的诅咒威利的游乐园火龙帝国疾走天堂窗外有情天

《一百样东西》长篇影评

 1 ) 男人喝醉了,可以疯狂到什么地步?

有这样一部电影,电影封面是两个男人一丝不挂,你会点进去看吗?

哈哈,羽蒙点进去看了。

当然,剧情并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激情满满,而是在通过喜剧的方式告诉大家现代人的快乐到底有多物质,大家又有多空虚。

如果,给你一个挑战,让你一百天内什么都没有,就像这部电影里的封面人物一样一丝不挂,然后一天让你拿回一样东西,你会选择先拿什么,后拿什么呢?

电影《一百样东西》是由弗洛里安.大卫.菲茨执导,弗洛里安.大卫.菲茨和马提亚斯.施维赫夫、米里亚姆主演的喜剧片。

该片讲述了两个最好的朋友托尼和保罗酒醉之后打了一个赌,决定放弃他们所有的物品坚持度过100天而引发的故事。

这部电影就像是剧场版的《断舍离》,保罗是那个我们身边总是买买买的朋友,即使他限量版的胶鞋大多没穿过,但是一有新款上市,他就会马上打开手机进行支付。

可悲的是,我发现我跟那个保罗还挺像的,尤其是这些年,好像购物真的能让人快乐。

但是,我知道,这些快乐都是多巴胺,消费,享受,等等这些易得的东西都会让人产生多巴胺,却不是内啡肽。

曾经有个人说过,只有去尝试那些让自己提升却又没那么易得的东西,比如坚持看一小时书,坚持锻炼一小时,像我这样写一篇影评,坚持学习一项新技能等等,这样而产生的快乐才是内啡肽。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有个朋友又向我咨询贷款的事,她贷款并不是需要做生意啥的,纯粹是因为没钱用。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钱用,或许就像影片里的露西一样,支出已经高于收入,就这样陷入恶性循环。

露西的事儿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其实很多人已经离露西不远了。

影片的另一个男主角则是沉迷于对自己外表的捯饬,在他选择物品时,他会优先选择发胶和隐形眼镜。

太在乎自己的外表,其实也是一种病,是一种对自己深刻的自卑。

电影非常好笑,你会看到人类社会的通病:沉迷于手机,沉迷于买买买,生于和平年代,不愁吃穿,物质生活过于丰富,却再也没有当初那种单纯的快乐了。

影片再次表明,弗洛里安.大卫.菲茨在电影制作的各个层面上都具有才华性。

这部喜剧片可能不会改变世界。

但是它提出了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建议,就是希望人们可以将手机搁置半个小时去让自己多思考。

 2 ) 一部以“断舍离”为主题让观众笑而深思的好电影!

很久没有看过如此过瘾的喜剧片了!

一部优秀的喜剧片,既能让人笑得没心没肺,又能让人感动的痛哭流涕,这也是很多喜剧片惯用的伎俩!

那么,比让人感动的痛哭流涕的喜剧片更优秀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让观众陷入深思且自我反省!

本片就切切实实做到了!

这是一部德国的喜剧片。

在我的认知里,德国人严谨刻板,不苟言笑,而本片彻底改变了我对德国人的固有观念!

我作为一名资深段友,最大的遗憾就是,所有的笑话在我面前很少能笑得没心没肺了,因为一个笑话,或者一个梗抛出来,我立马就能知道答案,所以很难笑得没心没肺,很多时候的笑也只是礼貌的回应一下罢了!

而本片在很多片段把我真真切切地逗乐了,也是久违了的开心,特别在我们国家,我的城市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难得真心一笑。

本片的故事主线比较简单,从一对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同学、合伙人甚至可以说是兄弟(因为其中一人小时候等于寄养在另一人的家里),发明的一款APP被大佬看中,准备高价收购开始切入,到这对好基友在酒精的麻醉下,开始了为期一百天的赌约。

赌约是,两人在这100天内,每天只拿回来一样东西,到第100天谁拿的东西少谁就赢得比赛,并且将全部身家的一半拿出来分给所有员工。

这兄弟俩一个邋遢,一个精致;一个大度,一个计较;一个善良,一个功利;一个随遇而安,一个井井有条;一个理想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最终在这100天内,兄弟俩经历了矛盾、质疑、决裂、复合到最后的理解,并且收获了爱情。

这是一部喜剧片有着该有的感人的大团圆结局!

但是如果说比感人更有价值的是什么,那必然就是让观众深思且反省!

也就是本片想表达的一个主题——“断舍离”!

人们有多少是必须要的东西呢?

男主的曾祖父母只有57样物品,甚至失去了一条腿,也不影响他们相信会有更好的生活:

他的祖父母曾经有200样东西,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甚至一无所有,他们依然相信未来:

他的父母有650样东西,经历了柏林墙的倒塌,他们依然相信自由:

而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有10000样东西,有财富、有自由、有未来:

然而我们却依然不知足!

男主就在自己发明的APP的推荐下,短时间买了151样没用的东西:根本不会穿的鞋、不会戴的棒球帽、甚至连女朋友都没有,还买了TT...而女主更是一名消费过度,欠钱破产,甚至需要接受治疗和监督的购物狂!

其实,现实生活中谁又不是呢!

我打趣我的女同事们都是败家娘们,那么前几天我一次买了5件单西,这又是什么呢!

德国电影看的不多,所有演员也不熟悉!

但是悄悄告诉大家,里面可是有几段大尺度香艳镜头哦!

女生们也不要错过啊,里面2位男主的身材可是没得说,绝对不是你们不喜欢的“肌肉男”,自己去看吧!

推荐指数

 3 ) 消费主义下的兔子与刺猬——值得力荐的德国电影《一百样东西》(《100 Dinge》)

电影大主题很明确,开篇就是一段精彩剪辑,集导演、编剧及男主角于一身的弗洛里安在片中饰演IT男保罗,其讲述不同年代家族成员的拥有与失去:曾祖父母经历了一战与金融危机,失去了曾拥有的57样东西,但他们仍相信上帝;祖父母经历了二战,失去曾拥有的200样东西,但他们仍相信未来;父母经历了冷战,失去曾拥有的650样东西,但他们仍相信自由……当今社会,平均每人有1000件以上的东西,财富、自由与未来就在眼前,而我们却已经得了心病,工业化、科技化带来的物欲横流,强制消费与过度消费统治人们的思维逻辑!

当消费主义跨进后现代社会,消费已经不再是满足自己实际物质所需,而是不断追求在各种商业包装与营销推广下被刺激或被强加的欲望的满足。

而本片保罗研发的“娜娜”已经升级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其对个人习惯、性格、心理与欲望的把握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无怪乎IT大鳄如此迷恋,并最终剽窃据为己有……

本片的“好基友”(真友谊,非断袖)保罗和托尼就是这个物欲横流时代的代表人物,保罗因为自己强烈的购物欲研发了“娜娜”,托尼为了追求完美不断的包装自己,但他俩在“一百样东西”的赌博后,认清了自己,也审视了彼此。

此外,还有同样为购物狂的女主角露西……

电影除了批判的大主题,还有满满的友情碰撞。

片中出现两次兔子与刺猬赛跑的故事,而兔子就是隐喻托尼,刺猬隐喻了保罗,兔子和刺猬的故事,无论兔子跑的多快,刺猬已经在那儿了……在托尼眼中,保罗太完美,他拥有托尼想要的一切,而托尼必须自己去努力争取一切,每一道目光、每一分关注,由于这内心强烈的妒嫉,托尼夺走了保罗最爱的安娜·科罗斯科。

除了友情,就是托尼与露西的爱情了,借用托尼批判自己的真诚表白: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洞,我们总想填补这个洞,用钱、或者别人的关心等等,但是,一个人,必须认清自己的不完美,这样才能不被打败,才能和别人一起经营这不完美的生活!

而作为第一主角的保罗,个人情感上却只有伤痛回忆,没有剧情弥补,可算一大损失……

保罗有很多优点,清新、优雅、洒脱、真诚……但可能佛系应是其最大的特点,是否现实中的弗罗里安也同样超凡脱俗呢?

片中的亲情部分就不细说了……这部电影虽不算特别的严谨细腻,内容填塞也过溢,但自编自导自演的人才,毕竟少之又少。

无处不在的风趣幽默,满满的正能量,还有两大帅哥的真诚裸奔,不管同性还是异性,都忍不住流连驻足,迷恋其中?

 4 ) 《一百样东西》

记得有一个经典笑话:世界上最薄的4本书①英国菜谱 ②意大利战争英雄 ③美国历史 ④德国笑话所以在提前知道这是一部德国喜剧片的时候,还是怀着一种相当复杂的心情(  ̄(エ) ̄ )但结果并没有让我失望,全片充斥着独有的德式幽默:不夸张,不无厘头,却富有张力与深意,同时也能渐进式地调动观众的情感,引起共鸣;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锁眉深思,时而热泪盈眶……抛开轻松的喜剧元素,本片真正的内核是相当沉重与现实的:对当下世界因为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所产生的矛盾与问题进行了大胆讽刺与抨击。

我们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真正的快乐与幸福、真正的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其实是一个很终极的哲学问题、社会问题。

而我相信这些都不是,也不应该是技术或者社会风尚所带来的,如果一味地沉浸其中,只会被禁锢在量身定制的‘信息茧房’之内,让我们变得随波逐流,易于操控,失去独立思考与辨析的能力。

真正的快乐与幸福是源于本我,内心中最单纯、最质朴的需求,不应该过多的受到物质和外界因素的干扰,活成了别人眼中应该是这样的‘你’。

我们都应该思考,生活是不是应该更简单些,轻松些……-吾之拙见,望众指正-

 5 )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德国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喜剧电影人这一生中,会有多少属于自己得东西,哪个东西是对你最重要得,人为什么要买那么多没用的东西,购物会使人快乐吗?

好多问题当你看了这部电影,估计都会有理解。

钱并不是万能的,无形的东西更胜于有形的东西。

就好比就算你有车有房,有时也不如一句我看你不顺眼。

——一百样东西 2020/1/21

 6 ) 我刚好今年也开始极简

电影是18年的,我19年才看到,当时看简介就被吸引了,现实是我19年自己从家里搬出来住,又换了销售的工作,生活费和房租都要自己独立承担,销售的工作工资不稳定,所以生活一下子就借据起来,我把我的相机,还有使用频率低的东西都挂在闲鱼上面变卖,卖了2000多,像迪奥的口红原价200元买的,闲鱼上99就卖了,还有买的柔术衣服穿了两次半价卖的,很是心痛,不过也提醒自己消费的时候要考虑清楚不要重复购买不要因为不开心而买东西。

两个主角就是这个样子,保罗有囤积癖,家里都是未拆的快递包裹,小白鞋一样的差不多有几十双。

托尼注重自己的外表,对蛋白粉,自己的昂贵外套特别依赖。

但从一个打赌,他们的生活就开始有意思,100天,一天只能拿一样东西。

保罗问他开发的程序娜娜问人为什么要购物,她回因为购物能使人开心。

似乎是这样的,曾今的自己也是怎么认为,购物只能短暂的给你带来快来,比如一只新的手机,买来开心顶多一个星期吧,随后快乐消失,然后你又用买买买来填补你的空虚和不开心,一个劲的买买买等于不开心不幸福。

保罗开发的app,有点类似我们的淘宝,区别是淘宝不会说话,这个app能说话,陪你说话,逗你开心,你会把它当盆友,之后你慢慢忘记它是一个app。

她让你买什么,你就会买什么。

这段话是里面长得像扎克伯格说的,细思极恐,现实就是现在的购物平台推荐的都是你想要的。

今年在淘宝消费的大部分是日用品,也学会了不喜欢的东西就退,减少购买欲,效果不错,2020年我觉得需要的东西越来越少,更关注自己,不喜欢用不上的东西会放闲鱼,送人或者丢掉。

这是物品上的简,我当然有喜欢的东西,比方说想买叔贵推荐的可以调节重量的哑铃,淘宝上搜下要接近四百块。

太贵我就想有东西可以替代,用大瓶的矿泉水就可以,重量重了,可以把里面的水倒掉。

今年对自己的健身计划是利用现有的健身器材自己练,看看能否达到2018年的体型,肌肉真的掉的很快,感觉自己尤其是手臂都小了一圈,小伙伴说自己瘦的时候,自己都有些伤心以前的练习都白费了,不过没关系自己练起来不需要健身房。

今年不在健身房消费,找以前的小伙伴一起练。

工作也需要简,记得刚做中介开租单时候的开心和满足现在三个月没开单,期间情绪还崩溃过一次在陌生人面前痛哭了,感觉很丢人,一切都变得功利,不喜欢这种感觉,今年换。

对于盆友更喜欢面对面聊天,很少微信,也不想接触让自己相处起来不舒服的人,新朋友变少,跟隔壁室友相处倒是不错,老朋友就多约出来跑步锻炼吧,这让自己愉悦。

这部喜剧很幽默的让我们思考消费主义,由于去年的变化看过这部电影更加理解有共鸣。

不再买买买,健身,读书,找能愉悦自己事情。

物质简单,精神简单。

 7 ) 《一百样东西》:不只是“断舍离”那么简单……

几年前无意中看到过《一百样东西》这部电影,看了10分钟不到,就放弃了。

原因是当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部电影在鼓励人们去“断舍离”。

那年,我几乎什么都没有,没有稳定的住处,也没法购置很多自己喜欢的物品,也没有一份稳定的感情状态让自己去梳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以及平衡。

几天前偶然又浏览到《一百样东西》这部电影,就和老公一起坐在沙发上看了90分钟。

原来这部德国电影不仅仅是鼓励人们“断舍离”,也不仅仅是一部轻喜剧。

电影主创的视角很有趣,是用一场看似极其荒唐的赌约来引起人们对生活状态的思考。

一百年前的人,每个人只有一百样东西,而现在的人,每个人拥有一万样东西。

这是事实,在我的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现代人的精神空虚依赖过多的物质来充斥,“需要”一词已变得虚幻。

我老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买买买”的生活节奏没有让她感到忙碌不安,却给身边的亲人们带来很多焦虑。

冰箱里的蔬菜水果和肉,永远是实际需要的150%甚至更多的量,吃不完变质的就扔掉,然后再买一堆新的。

同样款式的丝巾、吊带、腰带,她会买十几条不同颜色的,美其名曰是“换着穿戴”。

任何家居小物件,不管是不是交智商税,只要是有一点点好处,她一定会买来尝试。

我很不理解这样的购物心理,是冲动购物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还是占有更多的物质能够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后来我发现,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老妈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饥荒的后遗症就是会让她对于吃不饱和穿不暖有极度的恐惧,恐惧过后就会用更多的“囤货”行为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以获得安全感。

这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得治,但并不是简单一个“断舍离”的原则就能将其治愈。

从贪恋物质的状态下走出来,这恐怕需要更为科学的认知指导。

然而我不是研究心理学的,能量有限,无法把她牵出来。

生活中除了物质,还有什么?

亲人、友情、情爱,还有事业带来的激情和成就感………《一百样东西》似乎将这些都讲得很透彻,但却用了一种杂糅的形式。

一百样东西的标题是个确定的数字,然而生命中重要的东西却并没有一个确定的集合。

电影中保罗和奶奶的关系是一种在我看来很舒服的状态。

奶奶高龄却很独立,是个很酷的老太太;孙子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不乏对家庭的责任感。

祖孙俩一个倾诉,一个倾听,不是剧烈的煽情,只是带着淡淡的忧伤的相处模式。

故事最后,托尼帮好友保罗找到了代表了祖孙俩的牵挂的香烟玩偶,这数量刚刚好,一个物件即可,玩偶飘散出来的烟雾,这温度刚刚好,一点牵绊即可。

在电影中的赌约里,保罗和托尼在漫长的物质缺乏的日子盘算着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并给它们排列了优先级。

其实,每一个看完并看懂这部电影的人都会给自己生活中的物质亦或是精神需求列个清单排个序。

 8 ) 5星值得一看。

5星,轻松搞笑,发人深思。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情感却严重缺失,用物质来填补情感上的空白,但这种填补只能是暂时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洞。

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甚至改造自己,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部片子其实寓意很好,但可能故事不是很有吸引力,制作成本也是很低,所以没什么血透,只能让两位男主来牺牲色相了。

哈哈哈哈。

 9 ) 谁在视奸我们?这部被"扒光"的新片有答案…

“都9102年了,我们还有所谓隐私么”最近一款“换脸APP”随着网友的恶搞兴趣而爆红…但它的用户条款却让大家惊了!

其中涉及用户肖像权部分声明完全就是流氓做派…如果你上传自己照片进行创作,那么就代表默许该软件有权使用你的肖像,甚至重新编辑与传播。

细思极恐…网媒马上爆出了骇人听闻的预测 ——“换脸之后,你可能会变成色情网站的主角”“换脸APP轻松解锁你的手机”紧接着就被工信部约谈了…

过去收集“用户偏好”,如今贩售“用户肖像”互联网让我们一丝不挂!

面对如此惊悚的现实,有人却把它拍成了喜剧 —— 一百样东西 100 Dinge

看这海报似乎是一段基情满满的故事?

非也!

听我细细道来…一开始影片是[黑镜]式的开场 ——其实Toni和Paul是对创业伙伴。

软件工程师的Paul创造出名为娜娜的AI系统。

就像科幻电影里虚拟的AI伴侣,娜娜可以根据用户信息量身定做出相应的人格、声音、模式…比如你手机里的Siri和小爱!

他的伟大理想是让娜娜陪伴用户、消灭孤独。

然而这碗“土鸡汤”却骗不来投资!

毕竟投资人要的是赚钱!

主管运营的Toni马上跳出来解释,娜娜可以收集信息,从而摸透用户的弱点然后投其所好…比如开发者Paul就被娜娜攻克…在他和虚拟的娜娜相处的九个月里,不知不觉就买下了由娜娜所推荐的151件商品!

一股钱味儿飘了出来。

接着故事变成了[宿醉]式的冒险 ——虽然他们获得了投资。

但是被当成“小白鼠”的Paul因为被Toni戏弄而生气…他提议了一场比赛来为自己正名:接下来100天他们从零开始,每天只能从特定仓库取回一件物品,谁能坚持“100天,100件”谁就是赢家…而输的人要拿出一半公司股份送给员工!

原本这只是酒后疯话。

但利益面前,员工们跑的比谁都快…隔天两人就被扒得一丝不挂,出现了海报的画面!

开始“一天一件”百日大作战 ——柏林正值冬季!

冒雪裸奔到仓库,第一件要上衣or裤子?

竞赛开始就遇到了难题…

困难才刚刚开始…接下来99天他们只能精打细算、精挑细选的生活!

这部来自德国的喜剧片[一百样东西]用游戏式的剧情,反应了互联网时代,人们沉迷消费的状态。

人们被物欲驱使,生活被消费填充…尖叫着“OMG买它买它”之后,又假惺惺的“剁手”明志!

不知不觉,大姐都成了商品的奴隶。

影片开头有一段Paul的旁白 ——曾祖父母的时代,全部家当只有57件物品。

祖父母的时代多到200件物品。

父母生活的两德时代,物品增加到650件。

然而最恐怖的数字就在最后…我们生活的时代,平均每人拥有多达10000件物品!

或许我们谁也没有细细算过。

就像Paul和Toni两个性格迥异的哥们。

Paul是个标准宅男…每天赖床被手机叫醒,然后默默从川普推特治国刷到猫咪视频云吸猫,再从PornHub刷到阿迪官网抢鞋。

谁在监视我?

这不就是每天早起的我么 ——睁眼找手机,蹲坑刷手机,赖床打飞机…

然而这些看似宅男的普遍爱好…其实都是漏洞!

就像Paul发出的感慨,这一切好像都排好了似的…互联网大数据发觉你的漏洞,然后引诱你掉进陷阱,一步步诱导你创造它们的利益。

那像Toni那种理性的商人呢?

说到他,更精彩 ——经营着高管、精英、男神人设的他也是华丽一族!

带着高档眼罩入眠,等待智能设备唤醒。

咖啡、健身、保养三连…型男出门前所有细节必须到位,漱口、香水、发胶、套装配齐才能打点出最佳的状态。

这画面,简直还原男士护肤品广告!

总之Paul和Toni的很典型…比如Paul疯狂积攒限量球鞋的行径,以及Toni家科技感十足的现代派装潢,都是消费主义的微观写照。

明星偶像的流量…直播视频的带货…朋友圈微商大会…曾经可以被你隔在视线之外的广告,如今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变成了“成瘾”的精神毒品。

它用数据找到你人性和欲望的弱点…美剧 [西部世界] 里的脑洞早就在现实中投入使用!

如果只是电影中单纯的物欲,或许还无伤大雅…最可怕的就是“用技术绑架大众” ——今年初网飞上线了名为 [隐私大盗] 的纪录片。

全程复盘英国政治咨询公司剑桥数据在当年特朗普竞选时违规使用过亿Facebook用户数据的事件…

事件中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也被传唤出庭,掌握用户数据的他显然难辞其咎…电影[一百样东西]中的投资人也暗指扎克伯格。

人们曾乐观认为互联网带来了平等和自由。

奈何天不随人愿…后互联网时代,资本依旧笑看终生被牢牢牵制!

社交媒体让网络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人们毫无隐私可言。

你的每一个点击,每一次输入,甚至对话都被“监视”

虽然[一百样东西]是喜剧…但故事里却有一段淡淡哀伤的剧情 ——Paul的祖母因为患病住院。

他在去往医院探望的路上,比赛中的他什么都没有,只能摘下路边草丛里的花作为礼物…但前去的路上他被其他事打乱行程。

结果面对祖母意外离世…而他剩下的念想就只有口袋里早已枯萎的野花。

或许我们目前还找不到消费时代的最优解答。

但构成我们的东西不应被忽视…它们或许看不见摸不着,却比物质来的真情实感,往往能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勇气、目标和动力。

它们叫亲情

叫爱情

叫友情

 10 ) 找到真正需要的东西

开始想看看这个赌注的进展 慢慢的代入了保罗的视角 自己每天是手机、平板永不永不丢下 总说着不买了不买了 刷个小红书又开始消费了 25岁的月光族 刷着电子产品 一天又过去了 这些时间干了点什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有更快乐吗 好像也没有 无休止的摆烂 以放纵自己的方式寻找快乐 影片里的不正是现在吗 大数据总能给你推送到想看的 前脚刚刷个视频 后脚打开购物网站立马推送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电影有点太理想主义了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他点醒了我 是时候醒了 对吗

《一百样东西》短评

德国电影要么智障喜剧,要么闷炮文艺,多好的题材给拍得这么man child...100天就上市,好奇哪家投行律所这么高效了!?!?一星给gymed dudes,一星给柏林美景。

8分钟前
  • AshtrayGem
  • 较差

你俩在一起吧!

12分钟前
  • 三年后
  • 推荐

3.5

13分钟前
  • LAVIE
  • 推荐

看到一半反应过来,那么美的女主是我喜欢的那个《父辈》里的姑娘呀~两位男主有才,都自编自导自演过自己的电影了

14分钟前
  • 罗宾酱^
  • 推荐

毫无逻辑的故事,居然还想讽刺现实,可笑至极。赌局经不起去推敲,爱情毫无说服力,主题的诠释更是莫名其妙,不过,其实整个游戏规则的制定已经非常荒谬了,编剧能不能对片名负责呀!

1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雪夜裸奔。年度羞耻爽片,它扒光了所有人的生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0426575

22分钟前
  • O型血
  • 还行

有些能笑,但一半时候无聊得要睡着

27分钟前
  • fleur(焦虑中)
  • 较差

虽拥有一切 却仍一无所有 非常好的立足点 但拍得过分脱线

30分钟前
  • 葡萄柚
  • 还行

两个好基友,结构完整,意味也更好了。7分。

33分钟前
  • 咗咗
  • 还行

格局简单也足够一乐的喜剧。尽管有着对消费主义和物欲,这些不常见于电影中的思辩;但最终得出的结论和故事走向是有些老套和平淡的,生活又终究回归到了感情当中。这种“不需要太多”的所谓顿悟会更像那种感觉良好的美国片所具备的,还以为剧本会赋予角色们更多,可惜了好点子~

38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挺好的题材发挥稀烂

42分钟前
  • fish燕子
  • 较差

本身想法其实不错,但是感觉扰乱中心的线太多了就有点过了,挺可惜的

44分钟前
  • ztlpoppy
  • 还行

好看,搞笑,应景。资本主义消费狂欢和环保极简主义的逻辑构筑的段子,当然德国式的方框跳不脱。

49分钟前
  • apikoros
  • 推荐

有点cliche但还是动人

51分钟前
  • 来远芳
  • 推荐

独立思考在这个年代成为了一种奢侈,辨别我以为和别让让我以为我以为之间的区别变得越来越难并近乎不可能了。而你所奋斗的或者工作是否是你真的愿意去学习的技能,厨川村白就有说过这样的话语,劳动的目的不是让自己陷入消费主义。蛮喜欢这种德式幽默。还讽刺了扎克伯格的成名史。最后的表白不仅跟女主说的那样俗气以外,导演还用了个360°的镜头,更俗气了哈哈哈

53分钟前
  • sunburn
  • 推荐

3.5星,蛮喜欢这句台词:为什么买东西能带给你快乐?因为你本身并不快乐。

57分钟前
  • 用时间酿酒
  • 推荐

把柏林拍得很美 立意不错但主旨大概是小马和他的基友一部比一部穿得少【【【

58分钟前
  • |
  • 推荐

[CCTV 6]谁懂,极简主义的片子最心动的是护士小姐珠泡串灯下一排排的衣服,和装那么多衣服和其他东西的空间。

1小时前
  • 血浆爱好者
  • 还行

最後坐在水裡兩個人正常發展的話絕對應該kiss吧,強行加女主系列

1小时前
  • mai
  • 推荐

德国版“断舍离”,生活做减法,才知道什么东西最珍贵。

1小时前
  • 我家有头小马驹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