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看这部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时,真的觉得与前几天看的克鲁尼指导并主演的《午夜天空》( The Midnight Sky )实在太像,都是一个中年男性捡到一个不太说话的小姑娘,然后成为保护她的英雄,两人在一系列艰难险境中建立了战友般的友谊。
但好在本片设定的背景与现实更为相关,是美国内战之后,男主所面对的是一个极度分裂且伤痕累累的美国,越看越不难发现,咳,这不就与现在的美国一样么。
因为这种时代上的映射,本片显然会获得更多共鸣,两位主演的表演也更为突出。
如今每天看三部电影的节奏,如果看到风格或题材相似的就更容易对比起来。
《世界新闻》在节奏上和人物设定上确实与《午夜天空》非常类似,都是通过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一个小女孩所经历的一切,去反思人类自身的作为。
就连片中都有一场戏是在大的风暴中,男主角突然找不到小姑娘了,但后来她们又突然出现。
好莱坞编剧们写作的套路怎么都那么相似。
汤姆汉克斯出演的男主角Captain Jefferson Kyle Kidd原本从事新闻工作,但因为美国内战发生,一切都停滞了,他也要参与战争,即使战后生活也无法恢复到从前,他变成了到处流浪并同时给大家读报纸、传播新闻的人。
他深深知道新闻的重要性,就算无法再从事媒体行业,也希望借助到处报新闻,让人们可以了解更多信息,从而打开人们的视野和胸怀,也同时给战后的人们带来欢笑。
这个角色从某种程度上也与《曼达洛人》里的馒头一样,他干练聪明,多次在片中化险为夷,又重情重义,为了护送一个孩子回家跋山涉水,一路上经历了各种纷争,是一个游侠英雄。
片中的美国与现在的美国一样分裂得很厉害,不同地方的人水火不容,观念向左,甚至彼此是敌人。
而目前又因为疫情,很多人也像这位男主人公一样失去工作,也许就算疫情过去,也无法再恢复到从前,应该会对这个人所经历的一切有共鸣。
这是Paul Greengrass第一次指导一部西部片,显然风格与节奏上与他之前的电影很不同,但依然很重视危机时刻的描绘。
一路上两位主角遭遇了不少艰险,每次都可谓惊心动魄。
即使没有真正的拳打脚踢,但几次男主角与别人的枪战周旋都是智慧和特别是一场在大峡谷中的枪战戏也算是近几年来西部片他的电影也一般会带有映射当下的政-治意义,试图通过一个人横跨美国的过程,去展示如现今一样分裂的美国。
又通过男主人公传播新闻的任务去展示信息正确传播、不断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英雄并不是真的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大部分都是片中男主角这样,为了一个简单的执念,一路默默付出,到最终改变了其他人的命运。
片中的小姑娘海伦娜·曾格尔和汤姆汉克斯的表演都很出色,但是汉克斯因为已经演了太多这类正义的“船长”角色,感觉难以再因此获得颁奖季的青睐 。
世界新闻:生活的意义至关重要,是一切生存的动力源泉,绝大部分的意义都来源于为他人活着,形成了彼此情感的依托西部、公路、冒险、小萝莉与大叔、汤姆汉克斯,所有的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就注定这不是一部一般的电影。
汤公一把年纪还在不断地推出新的作品,实在是可歌可泣。
相较于以往西部片的辽阔,壮观,这部片子则更多的是黑夜、压抑、紧张。
虽然我知道公路题材一贯的套路都是欲扬先抑,想用前半部的压抑铺垫后半部的释放和升华,但是整部剧在前面的阴抑还是持续的太久了,要不是靠着对汤老的信任,我都坚持不下去了。
电影在50分钟的时候终于进入了阶段性的高潮,前段阴冷、隔阂的大叔与小萝莉在共同的敌人面前第一次站在了一起,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了对彼此的拯救。
临近电影结束的的最后几分钟并没有像其他的公路片一样,看到一个跌宕起伏的完美结局,参与的双方都得到了心灵的升华,如此的局面让前期的铺垫所带来的的压抑无法释放,有种强烈的意犹未尽的感觉。
不过,导演并没有到此为止,还是仁慈的临了来一个大转折,满足了观众的所有期待。
对于个人来说,生活的意义至关重要,是一切生存的动力源泉,绝大部分的意义都来源于为他人活着,形成了彼此情感的依托,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这种情感纽带不断的得到传承,以此为载体,串起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
保罗·格林格拉斯总是能把看似一般或老套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南北战争后,退伍的基德上尉闯荡西部各地,以每到一处为当地公众读报维生。
在遇到一个从小被印第安人掳掠后抚养的白人女孩后,心存怜悯之心的上尉决心把她送到其姨妈家。
一路上,在历经各种险境的考验后,他与小女孩之间建立了父女般的情感纽带。
任务完成,但上尉最终还是确定其内心的真实渴望,带走了不服姨妈姨父管教的女孩,两人结伴一起继续读报营生。
从《拯救大兵雷恩》开始,汤姆汉克斯对于富有使命感的角色的表演一直都是驾轻就熟。
一个从战争中劫后余生的老兵,妻子离开了她,独余冷冰冰的房间,也没有子女,他需要心灵上的寄托和陪伴。
而女孩的出现让他像身处悬崖边摇摇欲坠时上帝扔出的缰绳,让他原本死寂的心灵复苏,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未来的目标。
于是,他竭尽全力保护女孩的安全,不让她受到伤害。
从一开始的冲突,到渐渐熟悉,再到一起御敌,共度难关,整个过程的可看性还是很不错的,最后结局也很暖心,让人激动。
这是汤姆·汉克斯新冠肺炎病愈后主演的第一部电影。
按影片类型,算是一部西部土路片吧。
因为影片背景设定在1870年,那时候的美国别说高速公路,连普通的柏油公路也没有。
讲的是基德上尉退伍后,找了个职业,挨村挨镇给大家伙读新闻,每人收十美分。
是个勉强维持生活的工作。
走村串户过程中,路遇一个失散了家人的十岁小女孩乔汉娜,交给政府,政府忙着战后重建和驱赶印第安人,没工夫管,他只好带着乔汉娜走了400英里,备尝艰辛,交给了她唯一健在的亲人。
“新闻”这个选材,可以说是非常有趣的切入点,彼时通讯闭塞,居住在交通不便地区的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忙忙碌碌浑浑噩噩,但是偶尔会有一个读报人来此,带来全世界(看上去其实是全美国)的新闻,让大家能在闲暇之时一瞥这个世界的剪影。
这种“读新闻”的意义在本片中有了几次升华,开始只是带给人民要闻,但是后来在红河谷的那次读报中,南北方民众在内战后的隔阂被显露了出来。
纵然我们已经有了便捷的接入世界讯息的手段,在越发赛博化的世界中,我们又是否有能力打破当下的信息闭锁和认知局限,看到真正重要的“大新闻”呢?
影片主要说了两句话:一、她两次成了孤儿;二、这是审判,是对我所见所做的事的审判。
两次成为孤儿对于主题的表达堪称绝妙,女孩在原住民报复白人的战斗中全家被杀,成了孤儿,但是原住民收留了她,把她养大,她成为一个融入原住民社会的白人女孩。
然而她又在白人屠杀原住民的浩劫中再一次失去了家庭与“亲人”。
孩子两次失去亲人,而且是敌对双方的亲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一种欲哭无泪的悲哀,对战争声嘶力竭的控诉。
第二句中对男主在战争中所做的杀戮的惩罚和审判这好理解,但为什么还有所见呢?
所见的就是战争中人性的泯灭,更重要的是暗示白人对美洲原住民的侵略和屠杀。
这是一个格局很大的片子,主题就是控诉战争,控诉战争的残忍和愚蠢,战争中没有赢家,卷入战争的每一个人都会受到伤害。
曾经的《冷山》也有类似的深度和力度来剖析和控诉战争,但是本片又加入了对原住民罪恶侵略、屠杀的忏悔和思考,虽然女孩的父母也被原住民所杀,虽然Mr. Farley说他们面对的墨西哥人、黑人、印第安人也在实时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但白人终究是侵略者,毕竟原住民在这片土地上已经和平的生活了数千年。
虽然Captain Kidd说我们到了新的地方就是想开垦种植,只是想在这里生存。
没有人向往战争,但是战争还是发生了。
影片的结尾也是非常有意味。
两个在战争中失去亲人、受尽痛苦、沦落天涯、了无生趣的人走到了一起,Captain Kidd担起了抚养Johanna的责任,两人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了。
这完美温馨的右派大结局其实表达的愿望是Captain Kidd代表的白人和 Johanna代表的原住民冰释前嫌,共同和睦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白人也认识到了他们祖先曾经对原住民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开始忏悔,并且补偿。
当然这只是一种愿望。
What we lost will never be returned to us. The land will not heal. Too much blood. The heart will not heal. All we can do is make peace with the past and try to learn from it. ——from
看完了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这部西部剧情电影:《世界新闻》,还可以,中规中矩的传记电影,跨越种族,身份,年龄,性别的救赎,人性中的善良和光辉不是没有,而且能否激发出来,孤独的人总是需要步履匆忙,才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意义!
美国内战结束后五年,三场战争的退伍军官杰佛森凯尔基得上尉(汤姆·汉克斯 饰),现在以读报人的身份从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和当地居民分享世界各地的精彩新闻。
他在德州的平原遇到乔韩娜(海伦娜·泽格尔 饰),一 个六年前被凯奥瓦印第安人掳走并被收养的十岁女孩。
乔韩娜对她未曾体验过的世界充满敌意,而且被迫被送回她的阿姨和姨丈身边。
基得上尉答应护送这女孩回到她依照法律应该属于的地方。
他们必须在环境严苛的野外跋山涉水好几百英哩,而且这两人在寻找一个他们都可以称为家园的地方时,将面对来自人类和大自然的巨大挑战。
该片根据波莱特·吉尔斯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里面有两个值得提到的回家镜头:途中路过Johanna父母被印第安人杀死的小木屋;送Johanna去了姨父姨母家后,captain回到自己在san antonio的家。
二者都是在和过往告别,Johanna告别的是生父生母的死亡,以及自己作为德裔开拓者后代的记忆;captain告别了亡妻,以及他想要战后和妻子快乐生活生儿育女的梦想。
Johanna拿回了一个象征过去的玩具,而captain在亡妻的墓前留下了婚戒和怀表。
最终结局阅读的新闻故事,深有寓意。
两个人都告别了过去,从内心的死亡中走出,重新获得新生。
并且Johanna的姓变成了kidds,表明他们二人组成了新的家,以父女的身份重新延续了双方的生活。
也是一个完美的结束。
这里想到在车上Johanna突然说出德语之后,captain和Johanna两人同时出现的诧异和惶恐表情,以及captain由此说到的“我们都有心魔要面对”。
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可能能够理解。
猜想Hanks虽然是个成功的大叔,内心是否也经历过诸多挣扎,才能理解和演绎出这种感受?
喜欢西部片,只要是美国西部电影都喜欢。
认识德国裔小演员海伦娜是从系统破坏者开始的。
系统破坏者中的角色印象太深了,发脾气的样子,撕心裂肺的叫喊一气呵成没有一丝让人觉得在演戏。
让我觉得她可能是本色出演,生活中就是这个样子的。
以至于我第一眼在片中看到乔安娜时出戏好长一段时间。
特别是那场她拒绝穿裙子的戏,让我误以为又回到了系统破坏者。
从演员的角度出发,可赞的是说明系统破损者演的太棒了;可叹的是在世界新闻中没有代入角色。
汤姆老了,真的老了;电影中那段岩石山脊上的戏凸现了岁月对他的洗礼。
老演员该有的一切都已经雕刻形成,不再改变。
不会失望但也绝不惊喜。
回到情节,不同于一般的西部片,节奏缓慢。
情节没有出奇的地方。
但摄影师选用的几个view都很棒,特别是看高清版本的时候。
这部片子包含了我喜欢的各种元素:冒险、远行、善意、童真、友爱、勇敢、成长、疗愈,知识就是力量等等一应俱全!
在19世纪的美国西部,Hanks大叔偶遇被印第安人抚养长大的德裔女孩乔安娜,故事由此展开。
小女孩的扮演者是来自德国的Helena Zengel,她在片中表现出的原始的、小动物般的状态非常惊艳。
而Hanks大叔一如既往的稳定发挥,和女孩分别那一幕,演的深沉又感人。
故事中路过独裁村那场戏,让人感触良多:有种统治,是需要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的,但人性中向往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力量,永远不会真的被埋没。
还有一点就是,我理解Hanks大叔不求分文主动揽下护送小女孩回家这个责任的动机,从他的道德水准出发,这样的伸手援助是自然而然的。
但在路途中遇到的很多人,包括女孩的亲戚,都以为Hanks这么做是为了钱,人在思想和精神上的富足与贫穷可见一斑。
这部电影呈现出的100多年前的世界里,人们大多还生活在黑暗、愚昧、野蛮和贫苦中,而只是会识字,能读报,告诉大家外面的世界,就能成为一束光,照亮甚至拯救一些人。
其实,如果仅从西部历险片的角度看,《世界新闻》这部片子也许只能算中规中矩,但就是有那一点智慧之光划亮荒原的信念感,让我格外喜欢。
感叹并珍惜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和文明的进步呀!
五星评分送上。
4星,这片子就是给老美自己看得,对于外人来讲,左轮手枪,热血豪情,拔枪对射快意恩仇就是西部。
但对于老美自己来说:这片子才是真实的西部,一个饱经风霜的退伍老人,一个找回自我回归家庭的女孩,一段美式旅行,纯正西部故事,在艰难中前行,在困苦中发展。
就如同男主角一路走来,步履蹒跚,没有横扫千军的激情,有的只是蛮荒开拓,和伤痕累累。
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对黑人的奴役,对同胞的剥削,对知识的渴望,对和平的向往,有喜有悲有血有泪,这是一个民族在审视自己,真实而可敬。
汤姆•汉克斯版的大地惊雷吧
味同嚼蜡…reading news all around倒真是不错的职业。
63岁汉克斯老同志纵马黄沙,病愈出演个人第一部西部片,老当益壮。影片整体尚可,是一部全靠个人能力担当的诚意电影。看老戏骨的新作品还是有些观影保障的。
挑战西部年代公路片除却“掠杀、枭雄、孤狼”之外的另种风格,变得有些在“老旧”(褒义)与稳妥下的新鲜。险象环生的冒险,反而是两个人彼此治愈的开始以及在乱世中最终选择的依靠和信任;Captain Kidd的新闻职业,也炮制了些有趣的地方。尽可能抛开太多真实历史的着墨和影响,刻意钝化更多会被做文章的影响。所以在节日气氛的发行背景下,还有精心编排的音乐以及永远都很稳的Tom Hanks,都是精良又无太多槽点的电影。Helena Zengel的表演沿袭了《系统破坏者》时期的特色,但也额外注入了几分可爱…什么都很好,但也什么都不够好。
电影最后小演员和影帝飙戏那段,一点不落下风,精彩。节奏很慢,唯一一场枪战都很慢。
剧本存在缺失,能看到汉克斯之于女孩的重要性,但女孩之于汉克斯没看到,也就无法顺利解释结尾汉克斯领走女孩的举动。调度上,完全不见Greengrass的本色
每年奥斯卡季汉克斯的稳定输出,拓荒时代的信息汲取与冲突(新闻)/拯救弱女的「英雄情怀」/「驯服」和「征服」,海伦娜·泽格尔只是延续了《系统破坏者》中的躯壳,内质却变成了美式英雄麾下的受保护者。
talkshow
不知道是谁拯救了谁?
我还蛮喜欢的。小女孩很会演。不过这种大叔拯救小萝莉的桥段只有文学作品我才能欣赏,现实中我会担心大叔是不是会不会有什么居心。
导演水平只能用平庸来形容………
看過
整部片子真的慢啊!就算有老汤坐阵我都暂停了一次干了点别的,但是从三个臭流氓出现之后就开始变得好看了!小姑娘脑子太好使了!还有那个水牛大王,充分的体现了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本来三星的,因为老汤加一颗星!永远爱T.hanks
So,本片到底要讲啥?很多女性作者都会选择以一种温情的方式讲述故事,但这已经不是温情,而是玛丽苏了,幻想后南北战争时期一个能够在各种生命威胁下神奇过关斩将的不尚武而尚文、结发夫妻去世但收获(感化并领养)了一个女孤儿的英雄。而且,不止原著作者有严重yy倾向(虽然有人物原型),她笔下主人公扮演者Tom Hanks本人在电影史上就是一只著名的打不死的小强。这应该是近几年受瞩目的几部西部片中最像经典的,昆汀估计要气跳脚,他爱的亦正亦邪的神枪手不但不存在,英雄还改使用鸟枪了。本片与其说是西部片(今天人们拍摄的西部片应该叫New Western),不如说是公路片吧。(p.s.几个读报纸的场景和遍地野牛总算保留了几分观赏感。)
何以为家这是一部公路片想到完美的世界
吃鲸,如此温情,竟然出自绿草地之手
电影频道;艺术影院,译制片,音效差了很多,石林中枪战的镜头有点熟悉,后面一段却真没看过,西部片,讲感情;在一个识字不多、消息不流通的的世界,到处去读读报纸,让人了解外面的世界,还是很受欢迎的
m2129:风沙里的印第安,那里配乐应该如末尾大提琴。有些平淡。
读报人这个职业还挺有意思,但是电影有些镜头质感很古怪.剧情中插入了一段和主线没什么关联的启蒙人民群众的剧情.结尾稍显矫情,最后男主感情的落点并没有在前面铺垫的很好.
3.5/5 一部温情西部片,如果起名“西部读报人”会不会更好?小女孩的演技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