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电影课的作业《大暴走GO》一片講述了留日韓國人杉原在處處被歧視的環境中掙扎抗爭最終戰勝了自卑感並且得到愛情的故事。
片中對於民族主義和種族歧視都有所探討,然而影片裡面民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產生都根源於民族自卑感。
導演行定勳在《GO》中對大量人物形象進行深刻描繪。
其中人物可以分為日本人和留日韓國人兩大類。
而裡面所有人都各有特色,但不管是哪部分人群,卻都有透出強烈的自卑感。
本片通過對這些人物迥異性格的展現和他們之間的互動表現出了現實中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互相不理解,歧視以及各種碰撞,摩擦,然而主角杉原在努力下擺脫了自卑的陰影並且終於沖破了這層民族間的隔閡,最後美好的結局也反映出導演在本片中寄予的美好希望。
一.民族的自卑感在韓國民族學校裡,金老師把批斗當作自己的生命,以自己有著大韓民族的魂而驕傲,對於和自己信念不一樣的學生暴力相向。
然而,對外界的全面抵制和否定反映了金老師這類人過於渴望民族認同而對於外界產生的恐懼,為保自己的信念不被摧毀而固步自封,並且為了壯大自己的士氣而強迫更多的人不去了解新事物。
這是自卑的民族主義的表現。
除了杉原和正一,學生中的代表元秀總是表面上批評杉原墮落於腐敗的資本主義,卻難掩內心對這“資本主義”世界的向往,例如比起韓語他更崇尚說日語,也會想要嘗嘗“資本主義”世界的冰淇淋。
然而在得知正一的死因時,平時和正一並不那麼要好的元秀卻立刻將事件上升到民族層面,約杉原去替正一報仇。
元秀這個角色是如今民族主義憤青的代表,心裡有一定崇洋媚外,卻要時刻用對外族的憤怒來掩飾自己的民族自卑感。
如同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後在中國內地大肆破壞日本商店和游街的青年一樣,打著民族的旗號為自己洩憤。
不僅韓國人,連片中的日本人也透露這自卑情緒。
櫻井的父親在和杉原見面的時候向杉原抱怨日本的不好,說自己做日本人也慚愧。
但是他卻從小教育自己的女兒,韓國人和中國人的血是不潔的,他們生來就比我們差,不能和這些人交往。
可以看出櫻井爸爸這類人也為自己民族感到自卑,然而他卻通過踐踏別的民族來獲得心裡上的平衡,消除自卑感。
從櫻井椿和杉原第一次的談話可以看出櫻井椿較為崇洋媚外,她強調自己不太聽日本的音樂,喜歡看的也都是外國的電影,對英語的正確發音很執著。
並且,櫻井一直不敢說出自己的名字也是因為她覺得自己的名字“椿”太日本,太庸俗。
這些也都表現出了她對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認可和自卑。
除此之外,杉原的父親作為丈夫的弱勢,日本警察等人物的種種不自信表現都充分體現了這兩個民族的自卑情緒。
二.跑出自卑的陰影和之前提到的消極自卑相比,電影中的兩個關鍵人物杉原和正一卻將故事引向了另一方向。
杉原和正一都是留日韓人,在處處被歧視的環境下,這兩個人卻變得更加勇敢和堅強。
杉原是本片主角,也是影片名字“奔跑”的主體。
導演通過杉原的五次奔跑,映照出杉原不斷成長和融入日本社會的過程。
第一次是在地鐵站的“爛命一條”游戲。
沒有人能想到杉原可以在離地鐵只有約一米的距離時才開始狂奔,並且撿回了一條命。
杉原沖進漆黑的隧道,一直到再次見到光明。
看似只是個叛逆者的游戲,可是導演一開始就在暗示杉原就是那個可以從黑暗中跑出來的人,就像正一所相信的那樣。
第二次奔跑是和學長一起逃避警察的追捕,學長跑得快逃掉了,杉原卻被抓了。
第三次是同樣情況,不同的是杉原超過了學長,而此時杉原內心所想的卻是“我終於有了選擇的權利,南韓籍還是北韓籍,雖然選擇的范圍比較窄,我仍感到首次被當作人看待”,自白中有自卑感帶出的苦悶與無奈。
像做夢一樣,杉原好像飛了起來,脫離國籍,脫離血統的束縛。
可結果是他狠狠地撞在了鐵網上,摔了下去。
現實是不管南韓籍還是北韓籍,都不是日本人,都要被鐵網框在一個特殊的群體裡。
第四次的奔跑是在天橋上,面對正在努力融入日本社會的杉原,前輩和正一把球踢向天橋另一邊,這兩個目睹過杉原第一次奔跑的人再次讓杉原跑起來,他們相信和希望杉原是可以通過“橋梁”到達自己目標的人。
最後一次奔跑也是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
杉原在正一死後重新審視了自己,勇敢地向櫻井坦白一切。
在一開始的拒絕之後,櫻井也終於跨越心裡上的鴻溝,和杉原坦誠相對。
杉原終於得到了自己的愛情,於是高興地奔跑著從民族學校的操場沖出去,翻過矮矮的校門,和櫻井預想的帥氣翻越不同,杉原重重地摔倒在校門外,然而給觀衆的感覺卻是無比痛快,因爲他終于翻出了“鉄網”,真正地擺脫了民族學校所象征的“民族牢籠”帶給他的自卑感和束縛。
三.結局- 期望導演行定勳也是《燕尾蝶》的副導演,同樣是描述青春的電影,不同於《燕尾蝶》的殘酷淒厲,本片更著重強調主角在和命運的抗爭下得到改變。
作為一個韓裔導演,行定勳將對各民族能夠戰勝自卑感,更好的互相交流和理解的美好期望寄予影片中。
杉原和櫻井在民族學校操場上時流星的劃過和雪花的飄落都暗示了這一點。
而最終杉原將原本用來揮出去打人的拳頭化作一個擁抱將櫻井擁入懷中的一幕也說明了不同時代人的思想應該轉變以及民族間大愛的重要性。
我觉得洼冢洋介不是第一眼帅哥,电影里他抬头,我还觉得这张脸有点土气。
不过当他不怕死地在地铁里跑起来的那一瞬间,我想他能让这世界上所有的女人爱上他。
那一刻的速度,不顾一切,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帅。
而后我便对他的小爆炸头,和宽大的深色T-shirt迷恋起来,一直到影片结束。
不过我不喜欢女主角诶。
不好看。
还不如妈妈店里的那个女服务生好看,我喜欢那个女孩子,清瘦,美丽。
而且男主角也是有点喜欢她的。
只是为了能发展下去的剧情,好吧,我原谅。
回到我们可爱的洋介身上来。
电影里,除了奔跑,他还常常咆哮。
那种喊叫像是小火山爆发,可爱地让我想发笑。
他便是这样对抗这个无聊世界里的规则的。
观者很容易被他那样子纯真的态度感动吧。
面对大海的时候,他认真的表情;和爸爸打架时候,他认真的表情;谈恋爱时候,他认真的表情;学校操场逃离队伍时候,他认真的表情……正一死地有点莫名其妙,他这个角色设定我感觉有点僵硬。
但是他的死ms让小洋介成长起来,霎时变得更加高大了~。
~与其把这个片子看成宣扬反对种族歧视,还不如把它看成是一个男孩子在他青春期时思考人生,体验爱情的青春励志片。
我对历史政治都很感冒,所以只是因为那个蓬乱的小爆炸头奔跑的时候的帅气,我喜欢这片。
因为,我也喜欢奔跑。
我们都喜欢。
【杉原与樱井】 [初次见面,在民族小学的操场聊天。
]杉原:我想走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樱井:我身边的男孩子都说“我会成名”。
杉原:那是想泡你,搏你的好感。
樱井:你不想搏我好感吗?
杉原:我只想做尚格云吞。
樱井:不是云吞,是云顿。
杉原:(笑笑)对不起。
杉原:你叫什么名字?
樱井:名字根本不重要。
杉原:嗯啊。
樱井:我姓樱井。
我不喜欢我的名字,不告诉你。
杉原:樱井小姐,我是杉原。
樱井:我知道,我早就占卜到了。
但是名字呢,我测不出来。
杉原:不告诉你,因为不喜欢。
樱井:(笑笑)算了。
[周六在动物园约会。
]樱井:1,2,3,4,5,6,7,8,9。
杉原:做什么?
樱井:知道吗?
白熊每行九步便回头。
杉原:胡说樱井:1,2,3,4,5,6…杉原:7,8,9。
(白熊回头了) 真的吗?
为什么?
樱井:为了保持头脑冷静,不想在禁闭的坏境下失去自我。
[正一死后,二人去酒店开房。
]樱井:我的名字是椿。
椿姬的椿。
全名樱井椿。
太传统的日本名字,不敢告诉你。
杉原:我的名字是李民浩。
李小龙的李。
太外国人名字了!!
所以不敢告诉你!!
[平安夜,杉原的咆哮]杉原:我是什么人?
我是什么人??
我是谁???
回答啊,我是谁??
樱井:留日韩人。
杉原:为什么毫无犹疑地用“留日”这个词?
“留日”的意思,解作“外国人”,总要离开,你明白吗?
我有时也会,杀死你们日本人。
你们很害怕我吧?
你们不替我取个名字不罢休!
是吗?
就叫我狮子吧!
但狮子并不认为自己是狮子,只是你们一厢情愿替他取的名字!
以为很好玩走近前来,冷不防我会咬着你的颈动脉!
名字叫什么不要紧!
毒蛇也好,蝎子也好,外星人也好,我自己并不认为是什么。
我是留日也好,其他的也好。
我只是我!
我甚至连我这个概念也应该舍弃。
我是个问号!
我是不明物体!
怎样?
很可怕吧?
为何不出声?
说话呀!
这是什么意思?!
我很麻烦吧!
这是什么意思?
畜生!
你的眼神!
樱井:我喜欢你现在的眼神。
当天的眼神。
对不起我不是用超能力知道的,只是被你的眼神触及,让我感到不寒而栗。
杉原是什么人都没关系,我终于发现,我也许头一次见面,便喜欢上了你。
杉原:(伸出左手画出圆的直径)在圆圈外面有很多强劲对手,要把他们逐一击败。
(抱住樱井)【杉原与丧狗】丧狗:你明天别去学校了。
杉原:为什么?
丧狗:那还用说?
当然是为正一报仇。
杉原:报仇又能怎样?
丧狗:我再问你,来还是不来?
杉原:正一不会赞成的。
丧狗:疯牛,正一已经死了。
他留下的问题由在生的我们解决。
正一最想由你替他报仇。
杉原:你又怎会了解正一?
你跟他说了几句话?
你只想用暴力发泄,对吧???
如果是想找牺牲品就坦白说,不要装模作样扮伟大。
丧狗:你去了日本学校便出卖了灵魂。
杉原:如果我有北韩人的灵魂,二十元卖给你又如何?
你买不买?
【杉原与警察篇】警察真的好可爱^^杉原:我有时真希望皮肤是绿色的,就可以忘记自己是韩国人,也没有人敢说我可怕。
警察:我有时候也希望制服“肉酸”点,譬如水手服之类,于是谁也不会走来问路了。
【杉原爸】杉原爸:国籍是可以用钱买的,美籍也行,俄罗斯籍都行……这海能够再漂亮点就好了。
你去见识这广阔的世界,然后,由自己去决定。
杉原爸:左手伸直点,就这样转一圈。
你拳头画的这一圈,就是你自己的大小。
你生命圈的正中,伸手能及的东西你才去碰的话,你便能平稳过一生,你觉得这种人生怎么样?
杉原:闷蛋。
杉原爸:那打拳是怎么一回事?
就是用自己的拳,打出自己的圈,夺取外界的东西。
外面也有很多勇猛的对手,他们也要打入你的圈抢夺。
被打当然痛,打人其实也痛。
还是要打下去吗?
留在圆圈里是最安全的。
杉原:我要打下去。
杉原爸:也许你说的有道理,已经不是我们的时代了。
所谓留日韩人或日本人,正如你所说,老套了。
你们应该将眼光放远点。
杉原:我心目中没有国界这回事。
杉原爸:(一本正经地)但你要记住,我们家是从李朝开始的名门望族。
杉原:(笑...)杉原爸:这雨好像联系到天国,天国是个好国度吗?
【杉原】:海洋在看着我,我也看着海洋。
然后我认真思考,在将来的每日认真思考。
我是民族学校创校以来第一蠢材。
就这样,努力考上大学,再找份工作。
也不过是如此这般。
再努力就能做律师和医生吗?
反正我的绰号是疯牛。
我最憎恨集体游戏和古典音乐。
我总算有些选择权利了——南韩籍还是北韩籍,虽然选择范围比较狭窄,但我仍首次感到被当做人看待。
玛丽露曾经说过一句很正的话——为了自卫的暴力不应称之为暴力,应称为理智。
说得很有道理。
我也很讨厌暴力,有时却迫于无奈。
不喜欢打人,但更不喜欢被打。
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要在大门处放这些老土相片?
为什么当时那么急于转换国籍?
不是为了去夏威夷,而是为了我。
爸爸为了帮我解开枷锁。
我不是韩国人,也不是日本人,我只是无根草。
我只是无根草。
【正一】:我们根本没有国家!
名字算什么?
玫瑰即使改了名字,香味依然如旧。
——莎士比亚
因为他的眼神爱上他.这是柴说的.只是因为这部影片而喜欢上了洼冢,瘦到暴唳,眼神伶俐的男人.姑且不论这部影片本身如何,光是他,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小洼是个天才.喜欢他怒吼的模样.喜欢他赤裸上身站在月光里头彷徨失措的模样.喜欢他流着血还坚持战斗的模样.喜欢他伸出右手握拳的模样.喜欢他紧紧抱住她的模样.......这是部什么片子呢,主题不那么清晰但是依然狠庆幸能看到他,看到当年那个凭借它拿了影帝的小洼.但是如今,小洼好像变了,无论如何,希望他都能象当初一样坚强得生活
据说《海角七号》的小岛友子小姐其实是台湾人,她的日本名字只不过是皇民化的结果,所以到了日本战败,她带齐了行李也不能跟爱人上船离开台湾,因为日本没有打算接受她。
这一部分关乎国家与身分的矛盾当然不是电影有兴趣探讨的课题,但我自己看完就有点困扰,直到昨日看了行定勋的成名作《Go》(大暴走),才豁然开朗。
《Go》的主角杉原(洼冢洋介饰)在日本出生,但父母是北韩人。
他与日本女生樱井春(柴咲幸饰)相恋,樱井不愿告诉杉原自已的名字,因为名字太日本太传统,觉得很老土。
杉原也不敢告诉樱井自己原本姓李,因为这姓名太外国人了。
杉原与樱井做爱前向她表明一切,结果樱井一下子还是接受不了。
因为自少到大,父亲都跟她说不要与韩国和中国男人交往,因为他们的血是不洁的。
六个月后,樱井把杉原叫了出来,相约在初相识的操场上见面。
杉原远远的见到樱井,大声叫喊:我是什么人?
我是谁?
回答我吧。
(留日韩人。
)为什么想也不想就用上“留日”这个字眼?
留日就是外来人的意思。
外来的人,总有一天要离开的。
你明白吗?
我也会杀死你们日本人的。
(杉原的韩裔同学正一是死于日本青年的刀下)你们很害怕我吧。
你们不替我改个名字不罢休的是吗?
叫我狮子吧。
但狮子并不认为自己是狮子。
这只是你们一厢情愿替他取的名字。
你以为很好玩走近前来。
冷不防我会咬着你的动脉。
名字叫什么不紧要,毒蛇也好,蝎子也好。
异族(alien)也好,我自己觉得没所谓。
我是留日也好,异族也好。
我只是我,我甚至连“我”这个概念都可以放弃。
我是个问号!
或者我们应该在意的不是国藉和名字这些外加的标签,而是我们是否真的能接受跟自己的背景和种族不同的人。
现在的世界有所谓地球村的概念,都是一家人了,人们为了工作、自由、政治离开故乡移民他方,已是非常普遍的事。
最近看法国片《夏日时光》(L’Heure d’ete/Summer Hours),妹妹嫁到纽约,弟弟打算长居北京,只有大哥留在巴黎。
有些香港的日本通文化人写文章有点片面,拿些日本的东西跟香港比较,然后每次都得出结论:“你看看日本多好,香港人你好好学习吧。
”我自己也很迷日本的很多事物,但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日本有很多要不得的地方。
日本人移民政策以至民间对外来人的观念就仍然是很不文明很落后,一点都不值得我们借镜学习。
上月就有过叫Noriko Calderon的初中女生,她在日本出生和长大,但因为父母是菲律宾的非法移民,因此日本政府要把她遗返,尽管她十多年来都只懂日文,根本无法在菲律宾生活。
最近的消息,是日本政府要多点时间研究她的个案,把她的居留权延至明年一月。
日前和初见面的网友谈一个晚上,谈到了对日本人和韩国人的印象,然后又谈到这两个国家的电影。
我胡乱的想到,虽然日本电影票房已被荷里活片和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场版所占据,日本导演总有些是有社会良心的,他们看到一个被扭曲和压制的社会,会用电影去反映和反省。
原文& LINKS:http://blog.age.com.hk/archives/1620
用爱情的桥梁,改变民族看法问题。
结局是令人欢喜的,再看一遍开头,很简练的,导演想表达的:名字,什么也不是。
最刺激我的是那段与地铁赛跑的镜头……配上那样的音乐,教人热血沸腾!
当年男主角窪冢洋介凭这部电影展露了头角,这部片子也获得了一些奖项!
可能是我不太能了解那样背景下的民族观,所以看起来有点累,同时也觉得片子有点过长!
其实整部片子看下来之后也没有多么深刻的感觉,也总结不出太多有价值的意义!
在我的心目中窪冢洋介永远是一个不羁的日本少年,他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
瘦到像猴一样的男生耍着自己的性格,很着迷!
“伸直你的拳头,然后转一圈,这个圈子就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想安稳地过完一生,就用你的手拿圈子里面的,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多,要更广阔的世界,你就要用你拳头去拼,冲出你的圈子。
”这是号称曾经是全日本第七的拳手父亲对杉原所讲的,杉原不是真正的日本人,他是出生在日本的朝鲜人,是日本社会称之为“留日韩人”的外国人,日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杉原也有一个有别于日本的外国名字“李晋浩”。
《GO》是一部非常酷的电影,极类似于《猜火车》。
在看过对这部影片的赞扬之声后,我寻找了很久这部影片的碟片,但总是得不到。
终于在前天我兴奋地在某家店内淘到了这部电影的DVD。
影片的开场,非常之酷,像猜火车那段经典的开场白一样,杉原也在一个人默想着一个个词语。
突然开场白被一个篮球打断,他的手上接到了一个篮球,日本同学上来对他一人一拳。
他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从后场将篮球扔出长长的抛物线后咣当入樽。
他的拳头开始发努,朝着那些歧视他的日本同学大打出手,打得全场的篮球队员和教练满场跑,他大声地吼叫着。
在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中影片定格,开始回到三年前的故事。
作为朝鲜人,他从小一直在一所民族学校中学习,他不满于现状,常常作出些出格的事情,被同学称之为“疯牛”。
在这个学校中不充许说日语,只准讲朝鲜语,否则必遭老师的斥责和体罚。
学校里挂着金日成的画像,信奉共产主义,痛恨资本主义,这不免让我想起了我小学时的课堂,何其相似。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困惑、的影片,看上去非常具有可看性和娱乐性,但是它并不仅仅是一部纯粹的娱乐片,它涉及到一个日本社会突出的问题:排外。
父子、爱情、友情、暴力统统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
作为“留日韩人”这一问题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杉原的生活,作为出生在日本的他,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心理都早已融入了日本社会,但总不能为日本人所接受。
即使当他和深爱的女友樱井发生性关系前吐露自己是韩国人这一事实,女友也变得不知如何面对,令两人一度分手。
他对未来豪无方向,打架成为生活中的常事。
杉原想改变自己的圈子,想进入更广阔的世界,于是他选择离开民族学校,进入日本学校,被老师痛骂为“叛国者”。
在进入日本学校后他受到了来自日本同学的歧视,当受到侵犯,他就用自己的拳头回击,他坚信“当受到攻击后采取的反击不能称之为暴力”。
他不断受到来自同学的挑战,都以击败他为荣,受过父亲严格训练的他,与别人打的24场架中从未输过一次。
尽管如此,仍无法改变他“留日韩人”的身份。
正一是杉原在民族学校的同学,在杉原离开学校时只有他站出来为他说话,因此他很受杉原的敬重。
他们两人一直在经常来往,虽然是不同的两类人,但是彼此都十分喜欢对方。
正一经常给迷茫的杉原一些指导和帮助。
但是某一天,正一在地铁站被一日本学生所杀,杉原悲痛异常,但是他没有选择得复仇,因为他明白正一并不希望他这么去做。
正一的死亡让他静下来思考了很多,他最后作出了去考大学的决定,这是正一对他的希望。
影片的结局虽然使杉原的爱情故事重新得到了个圆满的结果,但实际是在挖掘出日本社会排外这个社会问题后又加以了回避。
但也可能是导演的美好愿望也未可知。
对于日本影片,我看得实在不多,除了特别喜欢岩井俊二的作品外,也看过黑泽明、北野武等一些大师的作品。
关于本片的导演行定勋确实不是太熟悉,了解了一下方才知道原来他一直是岩井俊二的助理,参与了《情书》、《燕尾蝶》、《四月物语》的摄制。
对于《GO》这部电影,我只想说非常不错,即使作为一部娱乐片来欣赏也是很具可看性的。
主演洼冢洋介是日本影坛的新鲜人,虽说长得也不是很帅,不过目前已成为日本的人气偶像,酷劲十足。
对于他的映象是来自于那部超人气日剧《GTO》,他在剧中饰演跟反叮隆史斗法的高智商学生。
在本片中的表演应该说是很值得肯定的,作为年轻如他的演员。
其他无需多说,喜欢《猜火车》的朋友值得去看一下这部日本电影。
暴力美学电影的好代表作。
种族民族边缘人的生存状态,我倒并不是特别关心,只是擦出火花的love story,会有一些看头。
wonderful film, my fave.
go(大暴走)是我梦寐以求的电影。
我有很多梦寐以求的电影,比起男人来,可以说是多到无穷。
因为,即使电影只有一而男人是无,那也都是无穷。
哈哈,事实上真的是有不少的梦寐以求的电影们。
通常,梦寐以求的电影并不一定在得到后的第一时间去观赏。
而是需要所谓培养感情层面的等待,丝毫没有时长的预示的一种等待。
终于,我躺在床上,静下心来,看看这个躺在ipod里面n久的go。
我是喜欢洼冢的,毫无疑问。
有时候不但喜欢一个真实意义上的男人不需要理由,喜欢一个演艺者也无需什么理由。
我看过的他的影片可以记得的,并不出彩,只有《漂流教室》。
但是,我真的喜欢他,区别于木村,?区别于Mickey。
我喜欢那样显得毫无所谓却死死挣扎的,且一定要两个极端特征鲜明的。
要说到go,却似乎什么都不值得。
无论是包含了多少政治的背景,无论是多么习惯的暴力镜头,就好像前三十分钟内,原杉(洼冢)反复强调的“这是我的爱情故事”。
尽管最终好像爱情是一条相当重要的线索,然而却被很多淡化了。
在圭冢跳下站台,跑在地铁的前面;在正一为了正义而被戳破自己的喉咙;在民族学校老师因为有人讲一句日语而挥拳;在爸爸为了去夏威夷而轻易地更改了家族的国籍......似乎也在反映这么一群留日韩国人的生活状况。
他们在家说日语,在学校说韩语,没有交叉。
他们在通常意义上被禁止(非日方规定)去日本学校。
日本人到底是怎样看待这些人的?
仅仅来自于柴崎幸作为喜欢他的女孩子的角度。
被父亲教育“不能和韩国人及中国人交往”,理由是他们的血液“不洁净”。
半年以后,这样的套牢自己的语言才被“喜欢”而破灭。
我,并不是来拨乱反正的,哈,请不要嘲笑我的成语应用先。
听到地铁前来的风声,跳下站台,看着耀眼的车灯,等待它靠近,在距离三米处,翻身跑在地铁的前方;在篮球比赛中一直静止,直到被大家拿球砸,拿起球翻身跑到篮下,反手投入对面的篮筐;最终教训父亲对胞弟的死去的悲伤,已经完全不是值得上代人所存在的世界,为什么还要来博得同情?
“玫瑰如果不叫玫瑰,也是有一样的香味。
”然而凋谢就是凋谢了,死掉了、离开了、不在了,表演和看表演的都只是自己。
仅此而已。
和片名比起来内容实在是太文艺小清新了!还有柴崎大妈真的是染指了所有我喜欢的男演员啊尼玛!!!唯有少年还是那个少年,还颇有几分当年崇崇的味道~
本来以为是个青春片,其实是套着青春片的外壳的爱情片。最近看的两部电影都涉及了移民问题,一部是在延边的朝鲜族《黄海》一部是在日本的朝鲜人《GO!大爆走》。
最喜欢的日本电影之一
薄荷虾仁
看不下去青春片了
电影现在都被删减了吗?没有感觉到一点热血
老柴太纯情了- -
note:在日のコンプレックスがほんのだけと、偽の話につき仮構という感じ。
结局居然是这样,为什么要在日本人女友那里找认同啊帅哥,分手了你不就又要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了吗……停在他跟爸爸说要去上大学那里多好,又励志又cue了一次正一,最后这样一搞,谁还记得正一。
这种民族的人不纯,那个地区的人坏心眼比较多,这种腔调充斥于我成长的所有阶段,回头想想这种事多么荒唐,往深里说民族认同这种东西得是一群多么孤独的人琢磨出来的点子,面对这种先天的,断然无法改变的事实,唯有电影开头时的暴打令人酣畅淋漓
我就爱洼冢洋介犯中二时的屌样呀~
在尋找自我身份的同時大暴走。
这算什么。
三星半 在我看来男主温和豁达,这是他足以抵抗一切的真正力量
行定勋的这部电影比后来的春之雪不知好了多少,非常有力量的一部作品
性格少年的韶华之美好似被定格在了这部电影里,连他自己也无法带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柴姐也曾双马尾+洼冢洋介掉了牙的乌鲁赛
宁愿你就此死去 也不愿看见少年长大后的模样
没什么精神内核,看不下去,中二病,男主是真的帅!开头掉帧停顿画面念旁白的手法可借鉴
三星其实不公平 我就没好好看 但 真的很爱洋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