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最后一会
Freud's Last Session
导演:马特·布朗
主演:马修·古迪,安东尼·霍普金斯,欧拉·布莱蒂,乔迪·巴尔弗,丽芙·丽莎·弗赖斯,斯蒂芬·坎贝尔·莫尔,帕德莱克·德兰尼,里斯·曼尼恩,索姆·毕绍普斯,Gary Bu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简介:改编自哈佛大学博士阿尔芒·尼格利的畅销书《上帝之问》。该剧讲述了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晚年之际,邀请了英国一位并不出名的年轻教授C.S·刘易斯到他伦敦的家里做客。两人就弗洛伊德近期所出版的一本书展开研究及探讨,越聊越投机的两人又对神的存在、爱情、性以及生命的意义交换了各自的价值观。然而当时恰逢世界二战..详细 >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面对死亡,我们都是懦夫……弗洛伊德最后的自戕,从各种宗教角度来说都是“大罪”,所以,佛爷不信教,也由此,“防御”了“身后”审判!对话还是不过瘾,也许在表现佛爷的不安和躲闪——毕竟,一个信教的后辈来和“渎神”的佛爷讨论生死、伦理等问题,又不是伯格曼的“死神”来下棋……扮演安娜的太像佛爷本尊了~
有点《知无崖者》的影子,但剧情上弱了很多。全是大段针锋相对的思维碰撞,导演通过这种方式想要邀请观众一同参加一场没有结果的思维实验,结果就是看着很累,也没什么收获。
At Delphi LUX
当电影里csl用tolkien和john来称呼他的tollers的时候,这个电影就不及格了
好少见的对话体电影,为主创的勇气喝彩,以及为我祈愿每年都给我机会为他喝彩的霍普金斯。
喜欢C.S.路易斯的不应该错过这部基本由高深的哲学、神学对话组成的舞台剧一样的片子,临终前的弗洛伊德依然坦诚又大胆,路易斯原本犀利却始终谦逊有礼。
这…很难评…
本来以为和《当尼采哭泣》类似。实则差太多。基本就是精神分析被发明之前的世界观里,英式价值观对精神分析的质疑。弗洛伊德一家特别像《小丑》,近年来好莱坞似乎只会塑造这一种人物形象。唯一亮点是弗洛伊德家场景极度还原
感觉啊这沉默的羔羊老了拍啥都一个样。。。这部也是一个样。。
演得不错,但聊得也不深啊……我以为能更学术一点的。不过能逼着cs路易斯说出:“我心中的信仰也一次又一次破碎”这样的台词,编剧也是够胆色……(贬义上的)🥱
标准传记的拍摄手法,点到为止的对话深度加上话题本身的门槛,都让这个这个电影最终的成品显得很平庸。相较之下,我更好奇为什么这个片子能有二次上线院线的机会。
好乱的片子……
即便是鼻祖本人也难逃年少时期带来的痛苦不是吗
过于装腔作势又空乏无内容了。
[AMC]精美的大烂片。看trailer怕不懂,特地借了closed caption device,结果首先德语仍没有,其次就算每句话都听明白了,也不妨碍其言之无物。我个人是很喜欢看对白的,无聊的除外。也有有趣的,毕竟主题是神学家与无神论科学家的辩论,但后面又看了部I.S.S.已经记不得了,说明也没多有趣。最后发现原来或许并非是真实事件改编,那编剧的才能没受神明庇佑(摄影师或者调色师有!)倒是弗洛伊德作为认为信教愚蠢的科学家,却拥有如此多稀奇古怪的神明收藏很有趣,什么The God of the Lost搞得我也心动。女儿线含蓄又表浅,而且Anna真的不会告这部影片吗……那为什么还给四星呢?因为本来就是冲着看马修古迪有没有变丑去的,答案是变老了,但没丑——除了嗓音不佳的hot doctor。
其实我不喜欢这种对话类的影片,但被安东尼.霍普金斯(以前不了解西格蒙德)和刘易斯(马修.古迪是不错,但刘易斯的书更有名)吸引来了,影片是关于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对话或者说交锋,西格蒙德是精神学的大师,而刘易斯写出了《纳尼亚传奇》,是英国文坛的大师。两人的对话有很多机锋,幽默,嘲讽,讨论了宗教,科学,性,亲情,家庭,各种创伤等等,这俩人的谈吐显示出他们知识渊博,风趣幽默,但也都指出对方的不少问题,最后友好愉快的互相道别。我觉得本片的题材属于小众电影,毕竟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两位大师在对话,可能很多人会对此类影片不感兴趣。我看完后,我还是对本片喜欢不起来,但我要承认本片还是有看点的,不少对白都是满有意思的。影片我看一遍就可以了,3星6.7分,删掉!
大英航空上看完的,中途睡了好几觉
依赖障碍,性与愉悦,童年与创伤,同性恋与道德,宗教与无神论,成长与和解,女同性恋与恋父情结,精神分析与自我保护,控制与依赖的父女关系。虽然谈论的问题很广,但并不深入,也没什么重点,但电影营造的氛围和两人对话的感觉太棒了。
亲爱的古迪,请不要再继续瘦下去了
完全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