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看这样的搞笑片了。
这么泡妞的男人值得去爱?
他们确实很有意思,可是他们的伎俩以及一开始对感情及性的玩弄,欺骗。
可以就这么原谅吗?
专辑曲目:《7 and 7 Is 》 —— Love 《Aside 》—— The Weakerthans 《Blue Rondo a la Turk 》—— Dave Brubeck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Jyotsna Peng Ching-Hui 《I Hope Tomorrow Is Like Today 》—— Guster 《In the Summertime 》——Mungo Jerry 《Keep It Comin' Love 》——KC & The Sunshine Band 《Last Resort (Originally By Papa Roach)》 —— Richard Cheese 《Shout (Parts 1 and 2) 》—— The Isley Brothers 《Smudge 》——Adam's Farm 《Sparks 》——Coldplay 《Stay With Me》 —— Rod Stewart 《Sweetheart 》——Jont 《Woooh Ooooh》 —— Kevin Nash
编剧导演无脑也就罢了,反正我们大多也不认识没听说过。
可气的是这么多优秀的演员,枉费了观众的喜爱——比如我是冲Owen Wilson找到的这个——不懂得挑挑剧本再接片吗!!!
是不是前面都没动脑子,到了首映式才知道整个故事是啥!
前面分明很不错的典型好莱坞式爱情喜剧,竟然越来越荒唐和拖沓,万劫不复地滑向了烂片的深渊。
虽然前面也不少节奏不对的地方,但是,男主被揭发、灰溜溜地离开人家的度假屋之后,冲到女主订婚宴上却压根没见着、只是被揍了一顿,这个场景就告结束——顿时,我彻底绝望了。
接着只剩下要看它能烂到何等地步……此时居然还在他和蹭婚同伙之间莫名其妙扯出一场号称旷日持久的矛盾?!!!
没道理,也没人会关心。
而且,全片扯进太多莫名其妙的人物后面却不加利用,等于铺了无数没用的线索。
原以为会用不检点的议员老婆做文章——比如,应该设计半夜Wilson溜到Rachael Adams门前犹豫片刻没进去,回来图中却撞见她,纠缠一番引发误会;黑人管家本可以发挥更有趣的作用,但只是在订婚宴时把男主带进后门就没戏份儿了;男2号对着神父叨叨了半天,神父光点头不说话的样子,应该后面发现他并非神父,或者根本听不到,或者不懂英语之类,没想到只是个多嘴告状的;女主的两个弟弟都像议员妻子一样,开头仿佛有用,后面不了了之,完全该删掉的人物。
更离奇的是结尾突然冒出一个新人物,很久以前被提到过,这时候出现本尊,可以好好做一番讽刺和升华,但是给他的戏份和出镜次数未免太多。
如果这时候安排他只出现在一场戏里效果就会好很多。
这电影拍的相当有趣,也很有气氛,2位男主人公为了共同的信念频繁出击婚礼现场,最终在财政部长家里抱得美人归.影片中欧文与温斯夸张的动作和对白,不断蔓延的甜蜜浪漫故事情节把大家带进了一个身临其境美妙的世界.在娱乐之余,大家也应该体会得到:爱情就是心心相应.True love is your soul's recognition of its counterpoint in another。
爱情是个充满魔力的东西,它能让一个孤傲一世的人彻底的放下自己的面子,也能让一个胆小的人勇敢起来,更能让一个原本对爱情冷看看待的人充满了激情。
傲客在爱情面前是没有地位的,因为成功的永远只是勇者,放下自傲,用心去爱才是王道。
未来岳母要你摸她mimi,喜欢的女人是别人的未婚妻,家庭成员变态又同性恋。
你仔细想想如上的每一条,设想下这些事儿发生在你的周围,你会是什么感觉,什么态度?
这片子将这些生命之重都悉数调侃!
让人感觉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要做的只是去追寻自己的幸福快乐。
有这样的生活态度,你的前行还会畏惧什么?
不论你藏着什么秘密,你都会如释重负。
近日忙中偷闲,观看了老师极力推荐的美国爱情喜剧《婚礼傲客》,结合老师课堂提到的中西方爱情观差异,我确实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少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由、平等、开放这三个方面。
相信只要是对美剧或美国电影稍加对比的人都会观察到,“性”在美国人口中更多地被谈及,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们谈论“性”就像我们常说的“你吃了吗”一样轻松平常,“性话题”常作为调侃生活或工作的轻松剂,他们也不会因此有什么别的想法。
反观我们中国,性,在中国人的眼里一直是个忌讳的话题。
只要你跟一个女生谈及到“性”话题时,我想你收到的更多是“性骚扰”或“品行不端”诸如此类的评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强烈的对比呢?
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文化与爱情观有关吗?
自然有,而且关系紧密。
西方社会一向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因此,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在个人主义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中,结婚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情相悦。
在他们眼中,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
追求真爱是绝大多数人最重要的婚姻目的。
在《婚礼傲客》这部电影中,从克莱尔和花花公子塞克的恋爱、订婚和悔婚可以看到:在财政部长威廉·克莱瑞的眼中,两个家族的联姻固然重要,但比家族利益更重要的是结婚的女儿克莱尔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
当他看到订婚的克莱尔闷闷不乐的时候,财政部长克莱瑞鼓励女儿说:你要勇敢追求你所想要的(When you know what you want, you know what you want.)。
在美国人的恋爱观里,如果恋爱的两人之间不存在爱情,或者说最终发现恋爱的对象不是心目中的MR.RIGHT,即使是提出分手也不会有什么不妥之处,爱情就是这样坦坦荡荡,合适就在一起,不合适就分开。
两性关系中的男女双方是自由的、平等的,他们对“性”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只要你情我愿,发生性关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后,男女双方也不会拿此事去要求对方为自己做些什么,一切自然而然,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从约翰和杰瑞米之前参加的各色婚礼中泡到的伴娘可以看到,他们对发生性关系是持相当开放态度的,相反,如果他们对“性”难以启齿,甚至谈“性”色变,我想像约翰和杰瑞米这样专门到婚礼猎艳的浪子也不会存在了,因为这是不被社会认可的。
此外,只要双方是真心相爱,门第、财产、汽车、房子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
他们也不会对另一半有过高的要求,就拿杰瑞米和葛莉亚的恋爱来说,一个是浪子,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一个是财政部部长的女儿,是货真价实的千金大小姐。
身份的差异无法阻止他们为彼此所吸引,尽管刚开始杰瑞米只是想着逢场作戏,但后来真的爱上了葛莉亚,而且是爱的轰轰烈烈,即使杰瑞米被塞克揭发只是个到婚礼上混吃混喝专门勾搭伴娘的浪子,葛莉亚也不在意,最终,他们结婚了,并且得到了来自亲朋好友的祝福,而杰瑞米此前的欺骗也得到他们的原谅。
如果《婚礼傲客》这部电影还不足以说明美国人的爱情观,那我们可以通过一项数据调查来了解美国人的爱情观:在2010年的“情人节”那天,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CBS台和美联社公布了它们联合做的最新民调,在问到如果你有下辈子,会不会还跟现在的配偶“结婚”时,10个美国人中,有9个说∶会!
是什么原因使得美国的夫妇们如此相爱?
在此我想借用《婚礼傲客》中约翰对克莱尔所说的一句话来表述:“他们相信真爱的力量,人们相信人间有爱才参加婚礼。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结婚的男女:他们相信爱情的力量,相信建立在自由、平等、开放的爱情基础上再走进婚姻殿堂的恋人,是能够获得幸福的。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美国人的离婚率居高不下,但他们依然相信“真爱”是存在的,这一次没有找到,下一次可能就找到了。
虽然婚前同居、非婚同居十分普遍,但这并不表明美国人是在游戏婚姻,他们其实每一次都是很认真的爱着,相信“你是我的MR.RIGHT”。
这一点在美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第一、第二部中你会有很深的体会:建筑师TED(泰德)一直很认真的在谈女朋友,他的目的很单纯,都是冲着结婚去的,在经历了几任女朋友后遇到了ROBIN(罗宾),他认识的第一天晚上就到她家表白,并且说了那句男女关系没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说出口的“I LOVE YOU”,这使得罗宾大惊失色,因此她认为TED不尊重爱情,也不尊重她。
当然在剧中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误会,但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国男女青年对待爱情还是很严肃的,并不像我们身边某些人所说的“很随便”。
在青年男女关系中,“I LOVE YOU”是不能随随便便说出口的,在我们国家是这样,在美国,也是这样,这都反映了在对待爱情的态度是不分国界的,我们都是严肃而认真的。
当然了,光凭一部或几部影视作品,我们还不能断定美国式爱情观到底是怎样,然而作为思想文化载体的影视作品,或多或少在很大程度上都表达了当时社会的一定风气。
透过这些影视作品,我们能够看到的、接收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情况,可是这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不管怎么说,在美国式的爱情观中,自由、平等、开放是贯穿始终的三大主题。
身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我们,也不用急着羡慕他们那种爱情观。
回过头看看我们国家,看看我们现有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其实也有许多美好的地方。
尽管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我们的爱情观差异也比较大,但这都不妨碍我们去相信爱情的美好,去相信爱情之所以存在,那是因为我们都深爱着对方,这种爱,超越物质高于世俗,只存在于两颗彼此爱慕对方的心之中……
We have no way of knowing what lays ahead for us in the future. All we can do is use the information at hand to make the best decision possible.It's gonna be fine. Your whole life is gonna be fine.我们永远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结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现在所拥有得信息来做一个最好的决定。
会没事的,你的人生会是很美好的。
有几个屎尿屁喷点其他就是一如既往的乏善可陈!
欧文威尔逊歪的古怪的鼻子瑞秋麦克亚当斯甜的醉人的微笑都不可谓是票房的保证,我想做到这一点后很多制片方都别无他求了!
反而艾拉费舍尔这清纯妹纸不经意的露点和小汽车同志的这种个性花瓶形象让我小小的惊喜了一下!
不过不得不说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它的剧情设置上的细节还是看得出来花费很大心思的
混到会议自助餐上大快朵颐的是会虫,影片中的哥俩就是不折不扣的婚礼虫了,而且不光是好吃好喝,还靠着背得滚瓜烂熟的谎言把女人给混上床。
题材满好,台词也充满了美国式幽默,所以当年票房成绩还响当当的。
不过看完回想一下,其实没什么意思,故事简单不是问题,关键是没有足够的细节支撑起长达将近120分钟的电影。
男一和女一之间的故事还算有卖点,不过也没有特别打动人的情节。
欧文威尔逊看起来好像老了不少似的,本来前边还很能博得观众好感,但后期消沉那段时间实在是有点夸张,想想如果是身边的男人,感情受了挫败一蹶不振就算了,还专门跑到别人婚礼上东搅西搅,实在是太自私了,不管是自己借酒浇愁还是和女厮乱搞,都该以不影响主角为前提,毕竟那是人家一生一次的big day,无论怎样破坏wedding都是不可原谅的行为,包括最后一次在另外一对的婚礼上喧宾夺主。
坦率地说瑞秋麦克亚当斯相貌平平,但总有些好的角色找上她,此片中她就摘到了最讨喜的一个,在其他freak的衬托下,肯定要被她折服了。
男二和女二就有些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两个人是怎么走入结婚殿堂的,要说互相来电好像也没什么问题,都是性中人,但是怎么一下就从肉体跳到精神的还是没有搞清楚。
文斯沃恩高头大马的,看起来还蛮精神。
费舍尔在她面前真是娇小,踮着脚都有点够不着的样子。
不过一直觉得这个女人脸蛋不错,就是老演些乱七八糟的角色,本片甫一出场还以为会变优雅呢,结果还是失望了。
威尔法瑞尔虽然极度夸张,但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部主打喜剧牌的电影中,他的确很抢镜。
我记得“WEDDING CRASHERS”里的一句话:真爱就是能令你灵魂能感受共鸣的那种情感。
在它面前,你会变得恍惚,即使心里计划好的说话,也全无用处。
婚礼上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演员。
主动被动的去将人生的戏演完。
傲客,无疑就是演员中的演员。
只见外表严肃的Vince Vaughn沦为陪衬,一个高大全的名门正派家庭暗地里个个十级疯狂,橄榄球,打猎嚣张的倒霉蛋开始总是很欠扁。
苦头从眼药水开始,阿门!
那一对活宝姐妹花,金牌傲客杀手。
一个祖传,一个偏方,意想不到的归宿。
Owen Wilson的大鼻子比以前顺眼许多,爱与谎言的转折波澜不惊,一个心倦男眼里希冀,竭力以心献技。
直到无敌“葬礼傲客”超眩登场,无与伦比不露声色左右通杀谁与争锋。
不知续集何时出殡?
量导演不敢编一个有脑分手结局来挨过期的番茄鸡蛋瘾,笃定有情人眷属,好友依旧,大圆满谢幕。
现实的婚礼怎么全是一个固定情节的一场秀?
点不燃的烟拼不完的酒,换几套记不住的新衣,和不识的陌生人寒暄客套。
全不如老外的祝词有意思,三番四次看“四个婚礼一个葬礼”的片段重演。
内容花样百出,可以是好友的眼中新人旧事,可以是亲人的温暖祝福,也可以幽默一记,将来未必活在童话里,现在却是一瞬间的幸福定格,倦了也罢,好奇也罢,都可以在那一支镜头前记录下这珍贵难忘的祝福。
每一次参加亲友的婚宴,精彩各不相同,没有冷场,只有难忘的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印象中Y的婚礼比较象演唱会,新人唱,主持人唱,双方还有代表上台唱,想起之前Y更对我说,要不要来一首“爱在深秋”啊?
S的婚礼属于我最接近醉的一次,很感动,因为他说了一句略俗的友情宣言。
T的婚礼野蛮有余,T沉浮在一群灌酒一族中,过程简直就象一场关于“三八线”划分谈判。
L的婚礼比较按部就班,吹泡泡机的小工一个摇机器,一个开风扇,摄像师象总指挥,司仪从北京说到上海的公式祝词。
W的婚礼属于谁都没节目的无懈可闹,因为W自己就是闹王之王。
H的就很“可怕”,因为他娶了一个音乐老师,然后那些由师范蹦出来的齐天大圣们,将现场变成了童年的幼儿园。
虽然“教师”的“恐怖”指数低于“会计”,“医务人员”,但也是最不适合共同度过的三甲职业。
H的婚礼我被“同桌人”抢走了那张“半梦半醒之间”,H的婚礼全程有ALAN提供伴奏想法的确值得考虑,虽然由于场地设备问题还是没有成功。
Z的婚礼是最新参加的一次,很生活化,中国特色,心平气和目睹人间烟火。
每每出席一场婚礼宴席,可遇不可求的非那些照片莫属,算是一件外星人搞得到的任务。
当中经历了几次照片意外之后,为了在胶卷上长久留下当天和新人的幸福一刻,还有与难得邂逅一起长大的同志重逢一刻,于是习惯了带上自己的照相机,期待下次的BENQ出场。
不必从别人的婚礼里获得对真挚爱情的信心,也无需要等待别人给的太多幸福。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又关联的活着,至少在那魔幻的一刻我们都将明白什么才是格林童话。
在很久很久以前,直到很远很远的未来。
http://www.blogcn.com/User3/welleschan/blog/27754961.html
原来Owen Wilson和Rachel Adams以前合作过的。
和你说话很愉快。谁和你说话了?全程就你一人在说吧?cooper演playboy不对劲
以后谁再叫我看这种片子我打死谁
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哈~20080605标记。2015-11-21又看了一遍,才发现原来三观崩坏得这么厉害啊。。
我靠,我明明添加过的呀!
明显我喜欢那对疯癫的多一些
卡司还不错啊,还有Bradley Cooper!
時間花不完
小学的时候家附近的影碟店租一张片子一块钱,后来租影碟不赚钱,他们改行开超市了,我也就没有碟子租了。
熟脸不少...笑点就那样儿吧。
It's kinda funny. But a little too cheesy in the end.
未剪辑版本。恋恋笔记本。
喜欢那个看似严肃的政客老爸,对子女的包容心好有爱。
最好看最好笑的喜劇之一啊!!和外国朋友们一起看的,他們都笑得臉紅肚子脹了,一看豆瓣評分居然不到4顆星,IMDB居然都有7.1 果然是東西方笑點不同!!!
Owen不错哦,不知道笑点变低了还是怎样,看着笑着哈哈
“我们永远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结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现在所拥有的信息,来做一个最好的决定。”也许我们总会用曾经的年少轻狂来成就现在的天荒地老。瑞秋和欧文的组合让我穿越到了《午夜巴黎》,瑞秋美翻了。很爆米花,很欢乐,很俗套,但也很美,陶德挺好玩的。
not bad~ for a comedy
因为DVDRip的字幕TLF还在working,不得不就着英文字幕看了。要说一般电影我应该还能看吧,可是本片俚语太多了……狂查金山词霸……痛苦……本身还是比较搞笑的,还算是能够始终有悬念来抓住观众的心,不过还是难落俗套……
he fooled around many girls until he met her
喜欢他的音乐。。。同学推荐,说不仅仅是喜剧。没看出来啥。可能和个人经历有关吧!不过喜欢“我没有说要你嫁给我,只是请你别嫁给他”“我们穿成这样鹌鹑就认不出来我们了?”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