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个电影公司是真的存在的!
看完电影看了一下制片人采访居然真的是根据真人亲身经历改编!
可是看完后朋友跟我说最后的结局其实是男主角自己的想象。
但是我却始终觉得这样梦幻而美好的爱情,又一个完美的结局难道不是最好的吗?
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里也能有一千个《梦工厂》。
从这里你是在能找到太多曾经丢失的东西,对爱情的执着,对梦想的坚持,还有不离不弃的守候。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百年造梦工厂——巴贝斯堡电影工厂,这难道不是假如爱有天意?
是不是觉得有些不现实,不可思议?
我觉得确实不现实,不可思议,这也许正是这部电影名叫《梦工厂》的原因,电影名字还真不是白起的。
我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让你看完感觉很好的电影,看完之后对爱情,对梦想都更向往。
几段电影音乐如魔音洗脑般一直回响在耳边,电影主人公智慧的对话,男演员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女演员非常美非常专业的舞蹈,电影的光影色调,转景极其流畅,尽管大部分的电影场景都极其华丽夸张不现实,但给观影人的情感却很真实强烈。
导演在男主回看“埃及艳后加冕地震那场戏”清楚的告诉了所有电影人他自己做电影的原则。
“今天,我才有所感悟,荧幕上的真真假假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们坐在电影院的感受,当观众看见荧幕时的感受,只要这些感受是真实的,这就是一切的意义所在。
”是啊,哪怕只是一个群众演员爱上一个舞蹈替身的故事,也可以用钻进你毛孔的浪漫和甜蜜呈现在大荧幕上,让你彻彻底底的在他们编织的梦中沉醉2小时。
只要你骨子里还有一点理想主义,你一定觉得这样一部feel good电影比起平淡无奇的现实美好太多。
去电影院看吧,一定值回票价。
上一次让我为之侧目的德国导演,是《罗拉快跑》和《香水》的导演汤姆·提克威。
1998年第一次看到《罗拉快跑》的时候,简只能用惊艳来形容。
虽然三段式的表现手法并非独创,但《罗拉快跑》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结合融洽,推进自然,在观影过程中,你并不会因为其表现手法的特别而分神,而是越发投入到观影情绪中,这是我认为《罗拉快跑》难能可贵的地方。
这一次的《梦工厂》,也给我类似的感觉。
不同的是,梦工厂并不借助奇妙的电影结构和叙事手法,而是专注在推动浪漫主题上,述说“爱与梦想”的故事。
而这位导演最吸引到我的地方,是其在诸多细节上的掌控,让故事的推进流畅且自然,就好像罗拉的结构与内容融合的那么融洽一样。
所以,即便明知是一场美梦,也心甘情愿的沉浸其中,并且愿意向朋友推荐。
我很看好这位导演。
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1961年夏, 艾米尔·黑尔贝格刚刚从军队退役复员。
他来 到了位于巴伯斯贝格的DEFA电影公司:这是一个充斥着无尽的魔幻感和极富创造性的乐观主义的地方。
在一扇巨大的拱门后面,他看到了历史悠久的被称为“梦工厂”的电影公司。
他的哥哥亚亚历山大在这家公司的置景组工作, 他给艾米尔谋到了一份差事。
虽然艾米尔对电影行业知之 甚少,但因为他还没有任何对未来的规划,便勉强接下了 差事。
然而,当他为一部电影做群演时,他遇见了一位名 叫米露的法国舞者,一切开始发生变化......米露是法国知名电影明星碧翠斯·莫莱的舞蹈替身。
艾米尔被她美丽的外貌和惊人的舞姿所折服,对她一见钟情。
几次三番的尝试之后,艾米尔终于和米露共进了一次临时起意的晚餐。
不幸的是,米露第二天就必须回法国,于是艾米尔准备在第二天清晨给米露一个惊喜。
艾米尔通宵为米露打造了一个梦幻般的舞蹈的舞台。
第二天早上,当米露试图从位于西柏林的酒店前往巴伯斯贝格的时候,边境被关闭了,没有任何人可以通过。
这天便是1961年的8月13日,柏林墙筑起的日子。
米露只能登上返回法国的飞机。
米露远在她的家乡法国,似乎再也无法见到艾米尔。
而艾米尔作为一名率性奔放热血青年,他不愿这么快放弃。
他抓住机会,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导演。
他为了能再次见到米露,制定了一套疯狂又危险的计划——艾米尔决定制作一部让碧翠斯无法拒绝的电影。
而他的计划奏效了,因为这位女神根本无法抗拒在《埃及艳后》中担纲主演的提议。
一年过去了,电影准备在巴伯斯贝格开机。
但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是,米露已经和法国男演员奥马尔订婚了。
艾米尔悲伤又绝望,他的计划注定失败吗?
摆在他面前的阻碍重重:一个处于混乱之中的电影公司、一个固执专政的公司老板、一次疯狂的电影拍摄、还有最令人担忧的是,他完全混乱的情绪。
他应该继续为爱拼搏吗?
前言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一份理想的爱情也许很难,但是能学到对待感情的态度就可以尝试改变到什么?下面就会聊到一部电影中的老人的往年情事,它告诉我们:“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两个人相爱,但要永不放弃,否则你喜欢的人真的会忘了你。
”不过,要成为浪漫情怀的人有很多的麻烦(笑),比如学会接受现实中的不完美,复杂人性的变化多端。
如果你做好内心的充分准备,那么我将重述故事情节,下面且听我说说看吧。
电影开场,一个哭泣的男孩跑过麦田。
爷爷看小男孩哭得伤心,知道他是为将要告别小女孩的事哭,便给小男孩讲起了一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他的故事发生在东德国营电影制片厂“DEFA”,那儿是他从未见过的新世界,是他遇见爱人的地方,亦是他事业发展的起点。
刚退役的埃米尔(男主角)来到哥哥亚历山大工作的地方——东德国营电影制片厂。
而后,埃米尔随着哥哥到布景工作室,准备接受工作任务。
正要帮哥哥拿酒进入工作室时,远处车的喇叭声和强烈的灯的照射让他转头向远处看去。
远处的车里坐着一个梨花带雨的女人,她是海报上当红女明星碧翠斯的舞蹈替身米露(女主角)。
她很快平复情绪,擦干眼泪。
不过,抬眼就看到埃米尔在直视她,对于她来说有点冒犯了的意味,便比了中指手势,而埃米尔微笑着也回了中指手势。
在群演任务中,他再次在舞台上见到米露。
为测试灯光效果,导演助理拉了埃米尔上台。
在导演描述女盗贼和海盗的情节时,他们眼眸深情交汇,似乎陷在了这个故事情节,仿佛这个故事的角色就是他们。
不过,埃米尔工作的第一天,给米露惹了不少麻烦,让白马受惊逃跑不慎烧掉了道具,看守的鹅破坏了场景,而且为维护米露,得罪了当红女星碧翠斯和总监。
总监不悦埃米尔的行为,让手下将埃米尔进行押送。
押送途中,米露救下他,躲过他们的追逐。
两人来到拍戏地方上的天台,米露还记得埃米尔说的晚餐,于是米露准备了他们的晚餐约会。
他们彼此说对方的经历,埃米尔还了解到米露的舞蹈梦想。
米露说,她从小就有个公主梦,想和森林的大象共舞。
埃米尔下定决心要给米露惊喜,于是约她在返回巴黎前的次日清晨来相见。
然而,次日到来,米露的车从西柏林的住所返回东柏林的片场时,桥上布满持枪的军人,没有谁能通过军地封锁。
米露无法联系到埃米尔,只好返回巴黎。
得知情况的埃米尔想尽办法去见米露,都被现实无情折断。
故事到这里两人也许就此无交集,但却出现了转机。
因为误闯了波波克曼的办公室,而新任的秘书正好未见过在休假的波波克曼,因此男主角顺理成章的假装成波波克曼。
当他看到波波克曼的名片若有所思时,一个大胆的主意从他脑子里诞生了,那就是创作出吸引碧翠斯的剧本!
埃米尔哥哥听到他的计划后,认为他这是愚蠢的想法,且不说他根本不会拍电影,而且被发现后会送去服刑。
不过,埃米尔还是坚定他的想法,于是他向一位担任四十年的明星女助理寻求帮助。
幸运的是,她愿意帮助她,并为他介绍人选组建电影团队。
随后,对电影有热情的大军纷纷加入埃米尔团队,只为创作让碧翠丝无法拒绝的《埃及艳后》剧本。
他们聚集在一起,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来完善《埃及艳后》。
他们要1500个临时群演,巨大的王座,金银财宝的道具……而这些都是为了身在巴黎的米露。
接机当天,如埃米尔所愿,跟随着碧翠斯的米露,也回到了东德电影制片厂。
然而想不到的是,米露身边多了一个男人——未婚夫。
失落的埃米尔有了不想制片的念头,哥哥劝说他不拍戏的后果,让他振作起来。
在拍舞戏部分间,欧玛注意到“波波克曼”看米露的眼神和其他人不一样,于是打断了这场戏。
欧玛直言自己的未婚妻跳舞戏份穿着俗艳,拒绝拍跳舞部分。
眼见埃米尔和未婚夫欧马要对峙起来,米露顺从欧玛的意愿,拒绝了片中舞蹈戏份,即使是牺牲掉她练习已久的舞蹈。
埃米尔不就此放弃,坚持邀请米露出演。
欧玛见埃米尔再次邀请米露出演舞蹈部分,当着埃米尔的面说出自己是不会让埃米尔毁了米露的人生。
在欧马观念里,巴黎安逸美好的生活相较于德国不安定的战争才是米露想要的生活。
米露告别埃米尔,来到化妆台整理东西走人。
拍戏时间将至,埃米尔只好换上另一位舞蹈演员。
很巧的是,这位舞蹈演员认为“波波克曼”可爱,老明星助理于是骄傲地向她讲述了“波波克曼”的真实身份,以及拍《埃及艳后》的原因:只因一个群演爱上一个舞蹈替身。
而这些对话正好被在化妆台后侧的米露听到。
此时米露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一切,从埃米尔冒名监制到剧本的创作,再到所有人的努力,都来自于埃米尔想为她实现梦想。
米露换上舞蹈服,毅然走回舞台,完美献上自己的舞蹈。
在舞蹈的尾声,剧场中缓缓走入两头大象,音乐再次响起,灯光璀璨、彩带飘扬,舞姿闲婉柔靡,机敏迅捷。
现场的工作人员都被深深的吸引。
米露终于完美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而米埃尔默默地离开了片场。
拍摄结束后,米露和欧马坐着汽车返回西德,准备第二天飞回巴黎。
汽车驶上了东西德间的大桥。
就在车子经过士兵岗亭停车检查的时候,米露想到了什么。
她毅然地跳下车来,向东德奔跑。
米露来到了他们在第一次约会的地方,而埃米尔果然在那里。
此时,他们相视而笑,仿佛胜过千言万语。
也许会有人说,努力了也没用,甚至是认为这样的爱情过于理想化。
每当我听到这样类似的观点,想到的是寓言故事那只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
我未经历日出日落的爱情,所以在此我就引用概括一下我喜欢的up主木鱼水心在《爱在》的三部曲所讲的几句:“两个相爱的人不再是第一部里面轻轻松松的交换看法与憧憬未来,而是和生活中的利益息息相关;他们不再是年轻时谈恋爱的那种,只要两人高兴就可以的那种简单。
到两人关系成熟阶段,关系的复杂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复杂又和人们本能对爱的简单憧憬有所不同”。
尾末。
看到这里,是不是……?
好莱坞最早也被叫做“梦工厂”。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好莱坞本身就是一个做梦的地方,而电影本身就是造梦的机器。
我们都知道冯小刚的经典影片《甲方乙方》,它的英文名字就叫做《梦工厂》,究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片中的故事是有关做梦,更是因为电影的属性就是完成一件现实中无法这样顺利完成的“梦”。
电影给了我们期待,电影给了我们惊喜,只有电影,才能让那些童话故事中的故事成为现实。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与童话故事有关的现实,这个现实很美好,就如同梦一样美好,而存在于这个梦中的故事更加的美好,美好的不像能在现实中发生。
《梦工厂》是一个听上去比较像美国电影的电影,但实际上这是一部德国影片,而更加让你想不到的是德国人也能拍出来这么好莱坞的电影。
这是一部讲述爱情的电影,而且是一部讲述了一个美的不像话的爱情的电影。
任何一个相信真爱的人,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就会更加笃信真爱的发生。
任何一个已经收获了真爱的人,在观看完这部电影后,一定会与爱人紧紧的相拥。
本篇主要的故事来源于东德和西德分裂时期。
我们印象中的东德和西德的爱情故事中,大家对于《窃听风暴》可能知道的比较多,但是那部影片并不以爱情故事见长,类比一下的话,你就会明白本片的真谛。
同样是在压抑着的环境里,本片在压抑之余剩下的全是浪漫的气息,炽热的感情无数次冲破牢笼,真正相爱的男女最终不会分离。
一个跑龙套的演员,刚来到片场的第一天就爱上了一个给著名演员当替身的舞蹈演员,为了追求这个舞蹈演员,跑龙套的演员开始默默的准备属于自己的完美礼物。
他给心爱的她准备了一场真正属于她的戏,但是由于刚好赶上了东德和西德开始分裂,于是两个人被迫分开,甚至连见面都遥遥无期。
但是对于深爱着舞蹈演员的龙套来说,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爱情的发生。
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来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意来促成自己与心爱的姑娘之间的见面。
他在片场借用了一间办公室,然后冒名顶替成为了一个导演制片人。
最终他想通过给著名女演员拍摄电影的方式来促成自己与心爱的姑娘之间的见面。
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天方夜谭,但是真正实施后,却意外的获得了成功。
东德的政府部门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因此非常重视这个电影的拍摄,于是,这位跑龙套的演员摇身一变成为了导演。
他顺利的将爱人迎了回来,但是一年的时间内,自己喜欢的姑娘却成为了别人的订婚新娘。
伤心欲绝的他本想放弃这次拍摄,但是身后的这些追随者们却投来期待的目光。
最终,拍摄再继续,经历了层层的苦难逼迫,最终到了杀青的时候了,而他也在这一场戏中为自己喜欢的姑娘做了嫁衣裳。
当曲终人散,跑龙套的他知道自己心爱的人可能要永远的跟他说再见了,于是伤心欲绝的他默默的离开了片场。
但是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舞蹈演员最后离开关头选择了留下,两个人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也画上了完美句号。
为了不让这个故事落入俗套,本片采用了爷爷为自己的孙子讲述他年轻时候的经历的方式娓娓道来。
这样以来更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让观众能沉浸其中默默的感受他人的故事,这种感觉比直接让大家去看这样一个爱情故事更加的生动了。
本来我们在观看爱情电影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疏离感,因为这些故事并不会在现实中发生。
而导演用了这样的手法,让我们对于故事的直接感受增加了一层。
这本来是一种好莱坞式的手法,但是却通过德国人表现了出来,这尤为让人感动。
这样的一个故事很大程度上依旧是会让我们对于电影的艺术肃然起敬。
是啊,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听到另一个故事,这是多么的神奇啊。
而这个故事依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爱情故事,而爱情故事本身就有一种疏离感,我们渴望听到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但是现实却总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好在我们还有电影,好在我们还能将未发生的故事变为现实,这就是电影的魔力,就如同片中的男主角一样,从来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从来坚信自己的梦想会成真,他一直努力不放弃,最终就能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生活即使不是这样,但我们依旧能收获更多,相信所爱的人,相信每一份真挚的爱情,最终,美好总会发生。
……你好,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登上舞台的梦想,想要看到自己在舞台上闪耀,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这一点,谁都不例外。
影片中的女主角米露也是如此。
她坚持了十五年,作为替身,想要成就自己的理想,却一直未能如愿。
但是她依然想要站在属于自己的聚光灯下。
这份坚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见的。
幸运的是,她的坚持被那个深爱着自己的男人看到了。
这才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吧。
所有人都以为你轻松舒适,却只有他了解你的坚持,只有他愿意,在你苦苦支撑的时候,为你插上梦的翅膀。
当你遇上你的一生挚爱。
却在第二天因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此分隔。
也许一别便是永别。
你将会怎么做?
你会放弃吗?
你会化不可能为可能吗?
突然间,埃米尔面临同样的问题,他做出了他的决定。
这是1961年夏天的柏林。
德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在巴贝斯堡的电影制片厂正忙得热火朝天。
埃米尔·黑尔贝格(Dennis Mojen)刚退役,他还没有想清楚自己未来的道路,于是他先来到了制片厂当一名群演。
他的哥哥亚历克斯(Ken Duken)是电影厂的一名道具师,也正是他给埃米尔找了这份差事。
但当埃米尔第一次遇见米露(Emilia Schule)时,突然间一切都开始变得与众不同。
她是法国著名女演员碧翠斯·莫莱(Ellenie Salvo Gonzáles)的舞蹈替身。
但是他却因为给片场造成了各种混乱被赶出了制片厂。
尽管他们俩刚开始面临了种种困难和误会,但机缘之下埃米尔和米露还是未经安排的共进了晚餐。
但就算他们俩一拍即合,但有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第二天拍摄就结束了,米露得跟着碧翠斯一起回法国。
埃米尔邀请米露隔天一早见面,并准备带给她一个惊喜。
米露的回答是:peut-être(也许。
)重重阻碍是1961年8月13日。
这一天的柏林和整个德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一天,柏林墙拔地而起将柏林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米露无法从她在西柏林的酒店去到在东柏林的电影制片厂。
埃米尔和她无法再次相见。
她只得不情愿的回去了巴黎。
在墙建起后的所有的忙碌的日子里,埃米尔抓住了机会,改名换姓化身为德国电影公司的一名执行制片人。
他还想出了一个能再次见到“他”的米露的绝妙的主意。
他背着电影公司的老板贝克(Heiner Lauterbach),悄悄的在制片厂里寻找同伴,帮他一起制作一部碧翠斯无法拒绝的电影。
因为如果她回来了,那么热米露也会跟着她一起来。
正因为“埃及艳后”是碧翠斯梦寐以求的角色,她一口答应了下来。
时光飞逝……到电影正式准备开拍时,已经一整年过去了。
米露和碧翠斯一起回到了柏林。
而这时的米露,已经和男演员奥马尔(Nikolai Kinski)订婚了。
米露有了未婚夫,艾米尔自然是伤心欲绝。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了吗?
尤其是他的整个计划还被贝克破坏了。
但是艾米尔绝不能失败,更不能在党的面前,因为党已经将这部电影视为东德树立威望的一个项目。
埃米尔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尽管他没有办法将米露留在身边,但他希望至少能实现米露的梦想,为她在电影中创作一段精彩的舞蹈。
她一生都在为了舞蹈而拼搏。
米露在和艾米尔第一次见面后问过他,“到底哪一种更可怕:是无法实现梦想还是根本没有梦想”。
但是她错了,艾米尔现在有了梦想,而他的梦想便是实现米露的梦想。
关于梦想那时的人们离自由还很遥远,但“梦工场”在德国电影行业的幕后留下了幽默的一笔。
艾米尔充分利用了自己自由的天天性,这也最终造成了很多问题。
他甚至会坐牢。
但他有足够的勇气!
因为他有一个梦想,一个美好的梦想。
对他来说,从最初他便想再次见到米露。
就像主题曲“再见一面”唱的那般。
她是他一生的挚爱。
但事情往往不是像预期的那样发展。
不过,他为自己的梦想而战,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像他对米露说的,“爱与梦想,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尽管身边阻碍重重,但他一直坚信这一点。
埃米尔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梦想,我们应该志存高远。
如果我们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尽管你可以祈祷梦想的实现,但你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的实现梦想。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电影里的片场,正是汤姆·齐克勒年轻时工作的地方。
当年的汤姆·齐克勒也是一个小小的场工,在电影梦最开始的地方,认识了自己的太太。
两个人一起经历了各种时代动荡,功成名就后,终于把年轻时工作的片场买下来,并且为了纪念这梦一般的片场和自己的爱情,拍了这部影片。
电影里最令人震撼的就是东西德分裂的大时代背景下,两个年轻人为爱、为梦想、为自由而努力向前奔跑的精神,更像是汤姆·齐克勒给自己、给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电影梦想、给曾经度过的那些轰轰烈烈的时代的一封浪漫情书。
少年的爱与梦想,永远值得被传颂。
《梦工厂》里,男主角为爱不顾一切的疯狂劲,简直和《敲开天堂的门》里主人公为梦想豁出去的劲头如出一辙。
一样的纯粹热烈,一样的动人心扉。
最令人遗憾的则是,这部讲述他的爱情与青春追梦的故事,竟然成了自己的遗作,世事无常,梦想可贵,纯粹热烈的爱更可贵。
希望所有的人,都应该来看看这部电影,那样浪漫温暖。
看完之后,才知道一部爱情片也能涵盖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一部喜剧也能把世间最离奇的离别讲的如此美妙。
在《梦工厂》里,任何奇迹都会发生,在梦工厂里,任何梦想都能成真。
但讽刺的是,据说在西德,战后再也没有存在过电影中心。
德国电影制作都去了慕尼黑和汉堡。
而在联邦德国早已没有民主德国对电影的热爱与推崇。
如果你要在德国放一个造梦工厂,那毫无疑问肯定是巴博斯贝格电影厂。
在历史长河中,先后在5个不同政局统治下存活下来,并一直高产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直到今天还在和好莱坞合拍。
《梦工厂》据说是巴博斯贝格电影厂近年来第一部完完整整的德国电影。
跨越巴博斯贝格的“格力斯尼克桥”--(电影里女主被拦下的那座桥),曾是当年的国境线,听说那里在冷战时期用来交换间谍,并因此闻名。
这么多年下来,巴博斯贝格电影厂一直在履行它应尽的义务,在为德国电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不停的造梦。
《梦工厂》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有几个很漂亮的长镜头,感觉是直接把30-40年代的好莱坞片场搬到了大荧幕上,男主“艾米尔“走进了乱糟糟的电影厂里,8部电影同时在制作,所有的一切都在戏剧化的装饰和描绘下给我们进入梦境的感觉。
这正是一座造梦工厂该有的原貌。
看来这部影片其实是电影人对这座百年“梦工厂”的致敬。
挺一般的,不过萤火虫的一幕确实浪漫。高中的我可能会喜欢这电影。
无可救药的罗曼蒂克……
一场浪漫的电影,真想人中国电影人看看,别人是怎么拍电影的
用过于戏剧化的方式讲情感,那份感动和思考就淡了很多。
这么超现实?里面各个角色也太不真实了,“低幼”到令人难以置信……怪不得片名叫做梦工厂……从这段爱情里就看到了冲动、冲动、冲动
故事特别简单,剧作十分工整,但无你法抵挡满满的诚意和极致细腻的浪漫。开篇的长镜头就直接将你带入如童话一般的梦幻电影世界,美术好到让你误认为这是后期画上去的景,特别是开场用一幅画来转场直接让我进入这个故事,配乐无敌!各种如“竖中指”这样小细节的呼应真的能让人看完还去回味。完全无法想象这是“性冷淡”的德国人拍出来的片子,前半段的德式冷幽默完全是挠痒在你在舒服的地方而不会让你尴尬的会心一笑,而后半段能让你冒汗的紧张男生到底能不能追回自己的心上人。很现实的一个问题,面包和爱情,有时候无法兼得,但我为了见你,我可以跨越“自由”的阻隔,为你拍一部电影。以前我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但现在我的梦想就是实现你的梦想。
德国人还是更擅长拍战争片吧,这拍爱情片浪漫还停留在上世纪的玛丽苏吧...好久没看这么玛丽苏的片子了...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此片太工整了,确实是影棚里拍出的舞台剧,哪一幕从哪里开始到结束,都掐得恰如其分,一看就是演出来的一段情,就是不怎么自然、生动。女主其实年龄不大,但怎么看起来有些沧桑?男主身为导演,居然从来不看监视器,导的什么鬼?有意思的是女主名叫Miluo,是家乡名的拼音。
浪漫主义的色彩贯彻全片,算是《逃离德黑兰》加《今夜在浪漫剧场》了
emm…这个剧情…不咋地…看到男主被抓实在看不下去了
非常不可以
无趣。这跟看好莱坞垃圾电影有什么区别?
2020.3.1-3.2,A dream that can't be realized, a dream that has no dream at all, which one will be better?
真的很俗套的也很甜美的一个故事,大概是理想版的“爱乐之城”,一段充满浪漫和热血的爱情。就是选错路,一意孤行,最后也能收获好结局的那种。本来想打个低分的,结果意外发现,这居然是制片人的亲身故事!感觉顿时不一样了!真是伟大的爱情,必须给高分
emm扯犊子呢?我看短评有写想起大鱼,我就立马点了播放键,我现在头上三个问号???
一个临演爱上了一个舞替,一部梦一般的电影就这么诞生了
荒诞的电影闹剧,在特殊的年代,电影只能是政治裹挟的产物。
你愿意为了心爱的女人付出什么?一个群演,愿意冒着入狱甚至死亡的危险,冒他人知名,编造看似成功不了的拍电影谎言,只为求再见到一个舞蹈替身。得知真相的她,纵然东德处在火坑乱世,她也奋不顾身地回到了他身边。这种浪漫的童话故事,让人沉迷不愿醒来。
浪漫是这个电影的全部逻辑
没太多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