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儿童文学改编,水准果然够“儿童”,双方人物都充满了一根筋的无脑设置,坏人是“我要征服你们”的一脸凶相,好人则是“我要战胜邪恶”的呆瓜相,都是极其公式化的设计,既无法凸显人物个性,更谈不上角色魅力了。
情节发展也充满了一厢情愿,那些心灵挣扎和救赎的段子实在是老调重弹,不值一提。
唯一有吸引力的反而是片中比重并不大的特效,几场小规模的魔幻和灾难片段颇具水准,成为这部投资中等的冒险片最大看点,可惜挽救不了全片的低迷。
尽管是儿童题材,但是这部电影还是弱智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有个与灰手指有莫名过节,始终不愿把人读回去,从而造成不可挽回损失的傻B老爹,还有个明明知道读下去就会把阴影魔王读出来,还要在最后关头加快语速不读完不痛快的傻B丫头,还有个背后出卖同伴无数次还能一脸无辜跟着主角继续前行的傻B灰手指,整部电影就这样用一群傻B哄骗了我们。
真是悲剧啊。。。。
要是我写这剧本,我就会完全改了,首先,银舌头应该是最具有威力的人,那么剧情就不应该发生在虚拟角色和银舌头之间,而是应该发生在一正一邪的两个银舌头之间,大家想想吧,一个玩命的召唤地下城生物,什么亡灵巫师啊火龙啊亡灵骑士啊有什么召唤什么,企图毁灭世界;另一个玩命的召唤超级漫画英雄,什么超人啊闪电侠啊绿巨人啊都召唤出来一决雌雄,那么这部电影该多好看啊,哇哈哈哈,直到最后关头,把《守望者》里面的博士召唤出来,那个基本就无敌了,然后大功告成,然后我就去拿奥斯卡。。。。。
其实看前就明白,魔幻片短时间内无法超越《指环王》。
所有没有在场面和特效上期望太多。
好在片子故事的情节还有点意思,唤起了我的童真。
相信很多人在孩子的时候曾经把自己幻想成书中的主角。
最大的新发现,是修书匠这个活,超有创意,居然在小镇上有那么多卖古书的,而且那个老阿姨家的藏书居然都超牛!
相信大家也都会惊叹吧。
不知道真实世界里也的确有那样的地方。
看完很想整个那样的书房,窗台下一张塌椅,晒着太阳看书,或是约几个朋友一起,太幸福了。
最后小女孩很漂亮,很可爱,也懂事,赞一下!
看了这个电影确实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感觉,呵呵朗读便可以把书中的东西召唤到世界当中,虽然是无数魔幻片中魔法师必备的技能,不过现实中这样的可不多,而且是任何东西都可以....以这个东西为主线的貌似只有这部吧。
当然如果去细追究情节的话,就太多地方说不通了....如果那书是可以随便写的话,不知道为什么还要费这么多功夫,汗....而且貌似没有说明怎么可以把人物读回去,所以最后的情节越来越离谱。
1换1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不过....并没有看到如何的执行下去。
anyway,虽然有这么多的问题,始终还是值得一看的片子,对我这种魔法片必看的人来说已经可以是4星了
这是一部童话似的电影,如果现在我还是个小孩的话,我一定会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因为故事的情节很美,画面也很美,主题也是十分有创意的。
虽然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优点莫名其妙,但是慢慢的就喜欢上了,结局扣人心弦,但是又是那样合情合理,让人心生美好。
看完一遍就删掉了 本来可以拍得很好的科幻题材 作者可以把科幻故事里的人读出来 多有意思啊但是读的是一本大家都不熟悉的书 对dustfinger这些形象都没共鸣另外回去救人也完全是误打误撞 毫无计划 那个aunt的形象完全是多余的 我也是看得稀里糊涂比如他们回去救人 如果拿本书把什么波斯飞毯 阿拉丁神灯 ...这些读出来 然后帮助他们救人 这个感觉逻辑还合理 也可以更精彩 我们也能看到那些从小就熟识的故事 况且他们之前已经找到了作者 也找到了inkheart的手稿 完全可以求作者把结局之类的改掉 那就不用再回城堡救人去了 到最后就是小姑娘在胳膊上写写 就搞定了 实在比较...囧而且那个小姑娘最后在晚宴上穿的是啥啊 超级囧 简直就是抹布拼起来的裙子 这个设计师是啥审美啊
《墨水心》有个很好的故事(格局和创意)。
导演(K-PAX的导演,貌似作品不多)把细节和一些性格特点拍得很可爱。
特效不多,但相对6千万美元的小规模投资(放到好莱坞看)来说用得还不坏。
化妆和动作都很草~~ 外景选得不错。
坏蛋很笨,主角更笨,结局来得又傻又突然。
不过,看在一部儿童片的分上,也可以不计较。
只可惜了这个故事,还有那些小细节。
★ 能把童话故事“念”到现实世界里来,这个想法好玩极了。
尤其是主角第一次发现这个能力的乐趣或者“后果”,时,应该作为重头戏表达出来。
比如,这个能力积极的一面,尽可以参照《大鱼》的风格,或者用wall-E收集小玩具时的情调来表现。
让主人公沉醉其中,浑然不知后果。
当坏蛋被召唤出来,老婆被搞丢时,这个场面本来可以像《博物馆之夜》一样又新奇又惊险(俺都是套用儿童片的标准)。。。。
可惜电影里瞬间跳过,只用了10分钟回忆。
又故作往事不堪回首状,这个悬念用得十分无聊。
★ 关于穿越“出来”,和穿越“回去”的法则。
在这部电影,也可能在原著中都是一个硬伤。
穿越的法则是怎样作用的,电影里没有一个像样的解释。
经常让人觉得无中生有,不可思议,但是又说不通。
在怎么解释这个游戏规则上,电影和小说都没有一个自然的表达。
影片一开始,小女孩就用对话的方式在解释老爸的古怪行径,暗示他在找一本书。
这个表达在任何电影里都属于低级手段。
对话不是用来讲来龙去脉的,三流的电视剧才这么干。
后来这种三流手段又重复了好几次,大多数都用来解释“游戏规则”了,一直解释到告诉大家小女孩也有超能力,但是又解释不清为什么早不发现。
后来小女孩突然就有了下笔成章(虽然水平很低),念出来就成真的本事,之前依然没有铺垫。
这段也是:作者说,要有超能力,于是就有了超能力。
来得很神经~~ 只能让人感叹主要角色都太迟钝,或者是读书太少,生活经验太笨。
这部分剧本没有改编好,直接影响了整个故事。
怎么看怎么不自然,废话不少,漏洞还是一堆。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像我前面举的例子,把第一部分拍好了,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这就像玩游戏先玩预演一样。
开头那部分绝对不可以省。
那个“一晃女儿就长大了,老婆就没影了”的情节绝对不可以直接跳出来。
应该按部就班地演,起码演出这样一个状态:男主人公对自己的能力了解了,从此再也不给女儿念故事。
应该让观众在熟悉规则的情况下去接受故事。
这个原则对同类的剧情都有效。
★ 这是一集加长版的英剧。
除新线掺了一脚,原作者德国人,外景取道意大利以外,导演/演员基本上都是英国制造(Paul Bettany ,Sienna Guillory,海伦米勒,格鲁姆...)请忽视Brendan Fraser,虽然他是主演。
但那是原作者Cornelia Funke坚持,导演不得不妥协的结果。
这个作者格调之古怪难以理喻,她除了贡献一个上好的故事,几乎对这部电影丁点正面作用也没有。
她坚称是Brendan Fraser为她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对制片人挑三拣四,不允许德国人改编,最后以联合制片的身份把家搬到了洛杉矶(相信德国人会很欣慰),并最终得到了Cornelia Flakey(疯子科妮莉亚)的称号。
据她自己说,塑造Dustfinger这个角色参照了丹尼尔戴刘易斯,和维果莫藤森....(同情两位大叔)以上来自 http://www.imdb.com/title/tt0494238/trivia最后,这部备受干扰的影片实际上是交给了英国人。
而这个结果很对得起英式魔幻:它太像一部简陋的电视剧了。
而不是一部魔幻题材商业片。
英式魔幻剧的典型特点《墨水心》都具备:小格局小视野,人物单纯,心态简单,任务无厘头,没有计划性(或者计划都是用来失败的),碰巧拯救了世界。
那些随机产生的转折,小人物的鬼点子,因为缺少计划而误打误撞得到的结果,笨呼呼的对抗,正邪都比较低能的一面,其实正是这部电影最有趣的地方。
比设计好的卖特效的商业片更像一个真实故事。。。。
而且也着重小人物的机智。
只不过《墨水心》这个故事展开的方式有问题,铺垫不够,结尾太突然。
否则,正像那些可爱的英式魔幻一样,它有有趣的人物,有趣的细节,还有笑料。
可以让人耳目一新。
6千万美元的底气啊,估计也是缺钱闹的~~★ 没看过原著,不知道有些细节是不是疯婆子Cornelia的贡献。
不过这电影里有几个好玩的地方没有继续发挥真是太遗憾了:走单的四十大盗之一冒出来之后,一直念叨着“这是梦,这一定是梦”。
如果能继续念叨下去,并且因为是梦,所以不怕死地做了一把英雄,该多好。
可惜半途而废了。
结巴念出来的都是半成品,这个创意也灰常好玩。
如果具体表现一下独角兽,飞猴,还有其他的妖精们是怎么“半成品”的就好了。
坏蛋头目根本就是在玩游戏,看来最后他想把灰姑娘叫出来。
可是之前的游戏我们多么想见识多一些?
大盗和Dustfinger多么般配??
如果故事终结在他们从此远走高飞,永远在一起.... 很多人就乐了。
插播一句,Paul Bettany的老婆Jennifer Connelly在这里演了他老婆.你能拿一个顾家的好男人怎么样呢?
唉......
有点奇幻色彩,但我不是很喜欢,片中有一段有点类似哈利波特的感觉,其实这个题材挺不错的--父女俩有将书中情节变为真实的特异功能,但又是编剧的问题,看得很窝火,故事该有的矛盾都有了,可还是不够完美,尽管导演力图表现角色的性格缺陷以让其有血有肉。
可不知怎么的,不大和我胃口。
总之没有浑然天成的感觉,尤其是那个后来变出的强盗,有点画蛇添足。。。
男演员在木乃伊前两集中很喜欢,但后来看的片子中,似乎他都没有多大发挥的余地,其实相对于他的体型来说,他的表情意外得有感染力的,可惜都浪费了。
这部片子体裁本应该很有趣的,有机会的话我还是看一下原作吧。
只要节奏掌握得好,再闷得体裁都可以拍得有意思,这部电影相反,虽有好的材料却给拍散了,结果什么意思都没有,唯一的亮点是那个托托的小黑狗
把书中的内容付诸实现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这本书的立意很好,但是电影实在不怎么地演员演的也比较呆板,浪费了好剧本对我来说最好的一幕应该是那个喷火先生回到自己世界,向自己妻子跑过去的那一个场景
Dy 凡事都得有个度
“陛下,您可以拥有一切,除了爱”!这个陛下,你愿意当吗?
过年给妈妈看
鹅宫梦露。居然压根没有出现克谢辛斯卡娅的专属舞伴泥金!……
真的很漂亮很美,沙俄时期的宫廷风,其实尼古拉二世比演员要更帅一点。。
三星半?反正不到四星。(听说露西亚人差点把上影剧院给烧了?把电影这么当真的吗?)反正这位导演连个故事都不会讲,要不是历史元素加持+女主的脸很是我的type(我在讲什么……)我估计看不完。看完后再看此片的海报我对制作组彻底没了希望呵呵。没觉得多玛丽苏,狗血是狗血。看看美人华服心情真的好。配乐和服装设计nb,尤其配乐,露西亚真是深得我心……
看了视频号介绍跑来看的,看的是108分钟版本的,不知道比130分钟的少了什么,总觉得剧情有点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片讲述的是沙俄最后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前在王位与爱情间的取舍。影片没有感染力也没有什么特别亮点,但布景精致、衣服华丽、场面宏大、男女主养眼。女主的真实人生非常精彩,影片最后字幕“玛蒂尔达嫁给了尼古拉二世的堂弟安德烈大公爵,并获得了公主称号,她活到了99岁”,而尼古拉二世却在50岁时被布尔什维克满门灭绝。
精致的狗血大片,四星半。老沙皇救人很感人。能看得出俄国人至今不喜欢尼古拉二世那位皇后。
场景,服饰非常精致且还原,剧情确实一般,不过是少有的演出亚历山大三世火车脱轨事件的影视作品,亚历山大三世是真男人。看到最后,最后的字幕也是最让人感叹的了。
裙子好看,场景好看
啊!原来我想看的是1996年的玛蒂尔达那部电影!我跳着看的 感觉很无聊不过布景和服装真的很漂亮!
服饰华丽,女演员非常漂亮,剧情一般
场景确实非常好看,剧情有点单薄
我以为海报上有丹尼拉但是他并没有什么戏份。还可以
爱来爱去一盘散沙,病娇沙皇x芭蕾舞女CP吃不下
画面质感超级加分,尼基弱鸡,女主个性刻画还不错,就是多处剧情硬伤可惜了
片尾字幕有点心酸。Ingeborga Dapkunaite 现在到处打酱油更心酸。
德国演员拉斯.艾丁格很细腻地演绎出尼古拉二世优柔寡断的内心性格,也通过与舞女的爱情这条发展主线,呈现出一个腼腆大男孩最终一步步成长为帝国统治者的轨迹,历史脉络和服装、道具还原也很有考究,只是一些贯穿影片的剧情令人难免一头雾水:玛蒂尔达过于频繁的玩弄感情;为了不知因为痴情还是肉欲使然而疯癫的低层军官;以及最后加冕仪式上女主莫名其妙的出现和沙皇莫名其妙的倒地幻想,思维跳跃性过大,观看时会产生一种繁琐和突兀的尴尬。
在不拷问历史的前提下,俄宫廷的奢华和芭蕾的点缀,的确很美。可惜感情剧太纠结,又很套路,人物灵魂太肤于面上,没有感染力。
芭蕾滿美的,但不太好看,不過我懷疑我有俄國濾鏡,總覺得鏡頭還是不錯,將就著看完了,雖然偶想吐槽那個看起來像樣品屋還是參觀景點的部分佈景。主要故事太狗血了:恐怖到為了女人可以殺掉皇帝的恐怖追求者(超級沒鋪陳只能說我可能沒辦法接受這種神經病那麼重要),吃醋吃到一點都不體面的德國公主(見血濺舞鞋開心得像吃了三大碗飯),還有婆媳為了帽子爭吵整個令人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