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thought making a “me too”story about a bunch of insufferable liberal arts characters would be a good idea? Utterly revolting and unwatchable despite the best efforts from the actors with the ridiculous closeup shots.
好神奇的电影,学术狗窒息了。感觉能看到很多stereotype对号入座了好多人,但每个人的所想所为又都超出我的认知。结尾的故事和硬性大转折真的好扯。白人和上位者不自知的傲慢。Hank真的从圆桌social出场就是那种我反感的社交场上的人(那个一直低音气泡音我真是难受死了)。最近看了几部美国电影感觉都是这样,就是给人观感很魔幻。虽然我不在美国生活,但从近期的文艺作品创造潮流能感觉出那个走向崩坏的社会。和PTA的One battle after another一样,全程塞满不和谐的音乐创造艺术与窒息感,真的很难受。最后想说青椒不易啊,不知道Yale Prof看到他们的形象是Hank,Alma这样的怎么想。我只能解释为耶鲁AP和tenure确实值得让人发疯了😂
46分钟前
Aprilafter
还行
跟pta一个路数的电影 政治讽刺剧 但是我觉得好很多 首先演技都很强 其次短评里说这是投诚右派的是在搞笑吗 加菲去大嘴家那段还不够明显讽刺这些cis白男吗 最后看看你们得到了什么 at what cost
强有力,这是那种一开场就会爱上的电影,又一场对多元化和知识分子的剖析,影片就像倒计时的闹钟,时刻督促着观众走进故事,这种激烈的氛围几乎萦绕在全片的每一个时刻,可惜如此深刻紧绷的弦在最后却没有达到观众期望的崩断,一方面这种缺乏最后释放的出口会导致观众在结尾有一种情绪失衡感,期待消失,等待无果,但同时另一方面这种平淡的放下反而回归了导演想要表达的态度和观点,这是他的戏中戏,是一种艺术的玩弄,但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否和他期待的一样呢?不过我仍然要说我实在是太爱这种精致成熟有品的穿西装的女人设定,这种元素的出现几乎在我这是万能的加分项,满足。
不喜欢 #LAB111
很鸡肋的电影,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象牙塔里的暧昧龌龊,似乎围绕着女性主义、平权,但又夹杂了师生关系、与未成年人发生不正当关系,想表达的内容过多,所以失去了重点。有些配乐一惊一乍,明明不是thriller,却非要营造出马上就要血溅三尺的氛围。女学生在老师家做客却翻箱倒柜,窥人隐私,毫无教养。男老师轻浮傲慢,自说自话,有违心意就摔摔打打。女主夫妇还蛮般配的,Julia Roberts风采依旧。
3.5 结尾还挺喜欢多半星吧 不过希望全天下白人都不再play victim
为什么要把受害者的模糊性作为悬疑的点…..
Roberts对身边所有男性的态度都是,,淡淡的,,淡淡地看着他们示好,作妖,崩溃…当Roberts来到她的公寓、镜头扫到桌子上她少女时代的(老)恋人照片的时候,我也淡淡地崩溃了:合着你淡淡的是因为你超爱,你超愧疚啊。于是当瓜导在影片最后把Roberts的黑暗秘密当成一个小高潮和盘托出的时候,我也,,,淡淡的:)
强行悬疑 看得难受
过于主题先行,罗生门式的反转空洞而无力,女权与平权的表达陈旧又刻意,影片每个角色都是像檄文中的粗体字一般以各自的方式在狂刷存在感,当然说好听了就是演技爆炸,可这样的片子放现在又怎么能让人喜欢
是部好电影,但大量的对话戏对本人的英语听力要求还是太高,有些地方还是只能理解个大概,等上线资源来再重看一下。
嗯其实我没咋看懂!我这个半吊子英语水平文诌诌地扯的那些词一个也没听懂。叽里咕噜说得很满但很无聊。卢卡瓜的电影让我自己看我也是一定不看的!电影院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感觉往那儿一坐就进行了两小时的厌恶疗法。只能说我是用的免费票看的至少不亏…哦对了还有一点这仨人完全在各演各的,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人设里无法自拨,interaction几乎没有,嘴有种看我不演死你们的感觉,安家费演技那叫一个糟糕啊!!ayo中规中矩吧
?怎么能无聊成这样… 罗生门得毫无意义
i loved himand i love u之后那点空镜结束吧
三星半。具有现代性、影视化、女性视角的《忏悔录》——去掉社会投射的性别、性取向、社会阶级的皮囊之下,我们如何正视自己的欲望、过失和遗憾?个人作为社会生活的“受害者”,如何自证与自保?//本年度最佳男性荧幕角色提前颁发给Frederik,字字珠玑还自带嘲讽幽默技能。//声音设计多少有些故弄玄虚,心理惊悚类型的剧情缺了点悬念,镜头语言没能很好服务角色弧光,显得有点平。为了商业化排解哲学的无趣加了很多“梗”,确实让人短暂忘记了英语听力很折磨人的烦恼。
Who thought making a “me too”story about a bunch of insufferable liberal arts characters would be a good idea? Utterly revolting and unwatchable despite the best efforts from the actors with the ridiculous closeup shots.
这就是鼓吹独特和多样性的教育模式带来的恶果,也许算不上恶果但绝无公平性可言,受害者正是一个可以大做文章的素材,狂欢中真相早已退居其次。没有想象中难看,但140分钟太漫长了。
好神奇的电影,学术狗窒息了。感觉能看到很多stereotype对号入座了好多人,但每个人的所想所为又都超出我的认知。结尾的故事和硬性大转折真的好扯。白人和上位者不自知的傲慢。Hank真的从圆桌social出场就是那种我反感的社交场上的人(那个一直低音气泡音我真是难受死了)。最近看了几部美国电影感觉都是这样,就是给人观感很魔幻。虽然我不在美国生活,但从近期的文艺作品创造潮流能感觉出那个走向崩坏的社会。和PTA的One battle after another一样,全程塞满不和谐的音乐创造艺术与窒息感,真的很难受。最后想说青椒不易啊,不知道Yale Prof看到他们的形象是Hank,Alma这样的怎么想。我只能解释为耶鲁AP和tenure确实值得让人发疯了😂
跟pta一个路数的电影 政治讽刺剧 但是我觉得好很多 首先演技都很强 其次短评里说这是投诚右派的是在搞笑吗 加菲去大嘴家那段还不够明显讽刺这些cis白男吗 最后看看你们得到了什么 at what cost
#Venezia-7 瓜达尼诺试图用一种抽离的、绝对理性的方式呈现一起发生在耶鲁的性骚扰事件,回避直接展现现场,回避角色对事发细节的复述,从而让整个事件... 展开
Injured male egos on full display
Academia is not that hea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