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影之前,我先从网上了解到此片是讲述菊美多吉先生的一生。
他身为基层干部,非常热爱藏区工作,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的许多平凡事迹通过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来,让我几度潸然泪下。
影片以菊美多吉的先进事迹为基础,真实的记录了一位普通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012年5月18日,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菊美多吉在开了2个村大会、走访了10多户村民后,深夜返回宿舍时,因劳累过度于次日凌晨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33岁。
菊美多吉生长在甘孜州道孚县木茹乡,是一名很淳朴的藏族人。
影片中,原乡书记退休回家在离别时,叮嘱菊美要找老婆,他便铭记在心。
后来接到任务去县城接巴姆老师,没想到第一次见到巴姆就一见钟情,菊美当场毫不掩埋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我记得有一幕是这样的,菊美跑到巴姆的学校求婚,突然外面开始打雷,菊美意识到马上就要下暴雨,可能引发泥石流,于是毫不犹豫准备投身“战斗”中,就在那一刻,巴姆答应了求婚。
我想巴姆也是为菊美的爱民奉献精神所感动吧!
有一天,菊美接到电话说巴姆给他生了个男娃,菊美高兴的像个孩子,激动的不知所措,正准备驱车回家看儿子时,牧民上门求助,他立马答应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因为在他心中,群众事永远排第一。
工作空隙间,他跑到一个山谷边,对着家乡的方向用他沙哑的声音喊着:巴姆……巴姆……自己家里老婆生孩子,都希望老公在身边陪伴。
可菊美工作太多脱不开身,在撕心裂肺的呐喊中,现场的观众都能深深体会到他心中对老婆孩子的那份愧疚。
2008年,菊美从扎拖乡纪委书记调任龙灯乡乡长,其间被检查出患有高血压。
医生告诉他,一定不要在高海拔的地方工作,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但他却当作“耳边风”。
在这11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不顾自己身体,一生恪尽职守,为他的工作,为他的牧民们无私奉献着。
社会需要更多像菊美多吉一样的好干部弘扬“正能量”。
观影之前我不认识他,但现在他已不是荧幕上的菊美,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菊美。
不可否认,世界上有些人能做到忘我的奉献,不顾及家人,不顾及自己,所以那些人往往都成了圣人,天上的菊美也是如此。
可是,这样的故事,给人感觉就是惋惜和可悲,有病不看,老婆孩子不管,父母也不顾,33岁就死了,留给家人巨大的悲痛,还有一堆明明可以亲自做完的事情,也就这么做不了了。
圣人难做,也希望以后这样子的圣人少一些。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高贵的灵魂——《天上的菊美》观后感上个星期看了影片《天上的菊美》, 《天上的菊美》讲述了一位藏区基层工作人员,毕业后扎根高原,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最后奉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
电影的原型是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菊美多吉。
菊美多吉患有高血压,不能长时间在高海拔的地方工作。
但他为了乡亲,为了高原的未来,长期带病工作,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
2012年5月18日,在开了2个村大会、走访了10多户村民后,菊美多吉深夜返回宿舍时,因劳累过度于次日凌晨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33岁。
2012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追授菊美多吉同志为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和其他片子不一样,电影中没有刻意制造催人泪下的故事,没有做作的台词与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真实的一件件小事:工作,学习,家人,生活,爱情……让我们看到一个血肉丰满的菊美。
电影中,藏区的风景很美,蓝净的填,皑皑的雪山,无边的高原牧场,雪白的哈达……然而那只是看上去很美,主人公工作的地点,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生存环境恶劣。
高原,让人距离太阳了近了,但距离死亡也近了。
片名打出来后,《天上的菊美》的英文名是A Noble Spirit,意为高贵的灵魂,菊美的人生完全无愧于这样的颂扬。
大学毕业后,菊美就到藏区当了一名基层干部。
基层干部的事情细而杂,在小学当老师,在山区修路修桥,参加农村电网改造,与此同时还惦记着王大爷家的土豆被水冲走了,李大爷的孙女上学缺少一本字典。
菊美的工作笔记记录着他的工作,完成一项工作便会把那一页笔记撕掉。
一页页的撕碎的笔记,飘荡在高原,也见证着菊美多彩炫烂的人生。
有次在论坛上看到有人说美国很辽阔,辽阔感远比中国大。
因为中国的国土面积虽然比美国大,但相当一部分都是不适宜人生存的山区,高原。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地方生存困难就放弃这些地方,就不想办法改变当地人的生活。
菊美这样的干部,是国家政策最基本的执行者,在缺乏让资本垂涎的矿产、能源,缺乏慈善的地方,菊美们是当地发展的唯一希望。
而他们工作的困难,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恶劣的环境和人们的愚昧,都给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乡里要修路,却被当地的农民挡住。
人人都渴望路,可人人都不愿意路从自己的田里经过。
政府希望能够结束牧民千百年来风餐露宿的生活,为他们修定居点。
但喇嘛坚持说,牧民就是风餐露宿的命,不配住房子。
发展与守旧,传统与现代,无时无刻不发生冲突。
处理不好这样的关系,工作就无法开展,民族矛盾就会积累。
最近发生了一些极端事件,一时之间,网络上口水战不停,各种键盘理论层出不穷。
但真正在处理问题的,却是像菊美这样的干部,融入到群众中,在工作中架起民族沟通的桥梁,在实践中探索着民族和谐的方式,他们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电影中的高原是空荡的。
空荡的背景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电力的铁塔。
但凡定居点附近,必然有个小型的变电站。
电力是现代生活的基础,它会带去文明,会带去温暖舒适的生活。
没有通电的藏民们祖祖辈辈都点着松油灯。
而松油灯的烟,让许多人患上了结核病。
当电灯亮起的时候,松油灯的历史就从此结束了。
当地的牧民,从这一代开始,就不会再受结核病的困扰了。
电影中,菊美对新婚的妻子许下承诺,要陪她一辈子。
可惜的是,为了牧民定居的问题。
他连老婆生孩子的时候都未曾回去。
长期高血压的菊美,最后因为脑溢血在睡梦中去世。
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但这样的干部积劳成疾因病去世,是组织的损失。
当地的居民,一定希望菊美能够更长时间的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这样早早的就丢下他深爱的家人与乡亲。
最后说一句,电影中菊美的老婆,是《致青春》中的女神,江疏影。
电影中菊美没用多大功夫就成功求婚,可能会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天上的菊美》 这部影片无论是从人物造型还是背景音乐都饱含了藏区人民对党的好儿女—菊美多吉深深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饱含了藏区少数民族独特的韵味。
整部影片还原了菊美多吉生前的真实故事,真实、感人地向观众娓娓道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怎样带领藏区人民改变藏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怎样为藏区人民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整部影片充满了浓浓的诗意,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菊美多吉这位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也深深地刻画在了观众心中。
《天上的菊美》用简洁、唯美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菊美多吉与妻子昂旺巴姆的爱情以及他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的故事。
菊美多吉一心为藏区民众服务的梦想,促使他不畏艰难、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抵抗着对亲人的思念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每村每户每个人。
由于每天奔波劳累,夜以继日的工作,强健的康巴汉子毕竟是血肉之躯,过度疲劳致使年轻的生命停止了跳动。
该片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
在我眼中一部真正优秀的电影能给人以行云流水的一气呵成之感,因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电影主旨在最后得以升华,给人以真正触及心灵的感悟。
《天上的菊美》以真实的故事为主线,由著名演员阿旺仁青、江疏影、陈瑾的倾情演绎,展现了一名优秀的基层共产党员怎样带领藏区人民改变藏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
主人公菊美多吉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给我们以忧伤而又热血澎湃之感;妻子巴姆对丈夫多吉的爱与支持,体现了一个唯美而坚毅的爱情故事;姐姐英措觉姆与弟弟多吉的亲情,犹如香雾侵润了金殿里祈福的真言。
同群众一起修公路、修牧民定居房、筑水渠,刻画了菊美作为藏区基层干部帮助农牧民的奉献情怀。
在巴姆临产的当天,菊美还在龙灯乡为牧民定居政策的实施而忙碌着。
当菊美决定回去看望巴姆和儿子,但在路上却遇到了患重病的村民,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掉头把村民送到了医院。
对菊美来说回家成了奢望,不按时吃饭成了一种习惯,身体的疼痛却是家常便饭。
他用年仅33岁的年轻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主旋律影片《天上的菊美》以四川省民族地区藏族干部菊美多吉生前的先进事迹为题材,反映藏区基层民族干部工作和生活。
.影片用一件件真实的小事还原菊美多吉充满奉献精神的短暂的一生。
大学毕业后,菊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村干部,踏上了建设家乡、服务乡亲的旅程,他坚持“群众无小事,自己无大事”的原则,忠于职守,忘我为民。
为了人民,他忍受种种困难,对自己的身体不管不顾。
最终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死去,带着对藏区人民无尽的爱、对家人无限的愧疚,年轻的菊美多吉离开了,年仅33岁。
他虽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留在了人民心中,会有越来越多像他一样为人民做实事的党员出现。
向平凡的康巴男人、伟大的基层干部——菊美多吉致敬!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君子之风,山高水长。
2012年5月18日开始,天堂里多了一个圣洁的灵魂,名叫菊美多吉。
两年后的同一天,关于他的影片《天上的菊美》在峨眉电影集团举行了盛大的首映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齐聚在此,共同体验菊美多吉短暂又璀璨的人生。
电影像一首娓娓道来的写意诗,刻画了他在20岁到33岁的这段时间里的欢笑、泪水、汗水、爱情、亲情。
影片平实、生动、感人至深,菊美的青春岁月在一幅幅绝美的高原风景中,在一段段朴素却拥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现实场景中喷薄而出,又不期然地戛然而止。
《天上的菊美》正如“悲怆”奏鸣曲,隐藏生命的磨难,弥漫着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弥漫着一种对无限、对理想的渴望,“人的心在尘世之物中感悟超尘世之物”。
本片作为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反映藏区基层民族干部工作和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以菊美生前的先进事迹为蓝本,真实、感人的向观众娓娓道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怎样带领藏区人民改变藏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
另外,《天上的菊美》作为一部时代主旋律的影片,在影片的形态和表达上,相较于其他主旋律影片更有新意和突破,摆脱了以前主旋律影片的“固有模式”,在使影片情节内容更加贴近老百姓的基础上,在影片的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是充满了诗意,视觉上的美感更是冲击着观众的眼球。
4分给剧中的菊美多吉,扣1分扣在陈瑾的不敬业——一个土生土长的甘孜州藏族家里的姐姐,竟然满口北京腔普通话!
看过很多优秀的英文电影,一些母语英语的演员为了演好剧中角色,特地揣摩西部腔东部腔甚至意大利口音西班牙口音等等,而我们的一个演员学四川话有这么难吗?
另外,有不诵经的觉姆吗?
片中有两次装模作样地动了两三下嘴巴就停住了,念经是这样念的吗?
哪怕学一个最简单的6字真言就可以做做样子了也好啊!
不专业不敬业的姐姐是这个片中的败笔。
《天上的菊美》是近一段时间来,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片。
刚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幻想着是怎样的一位知性、热爱生活的女性,从天上来带着美和爱。
可片子逐渐拉开帷幕的时候,是一望无际的川藏的草原和那耀眼和独有的湛蓝。
辽阔的天空下,一个年轻、肤色黝黑、带着藏民独特五官的小伙子活脱脱的出现在眼前,他带着阳光一样的笑脸,纯净的眼神,洒脱的骑着摩托车驰骋在蜿蜒的山川与草原深处他爱的岗位——基层藏区乡干部。
年轻的他带着这样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子,从20几岁开始,简单的记着他每一个要给百姓做的事情:修一条盘山的公路、架一座连接大河两岸的桥、连起带来光明的电路、建成百姓定居的藏族别墅。
完成一件事情就撕掉那一页的记录,撕得粉碎,撒向天空,累并开心的笑。
20几岁,不可思议的政治成熟感,他带着共产党人对群众和百姓的关爱,满腔热血的投入到服务身边的百姓中来,在山沟里、在藏民区、在群众和百姓身边、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跟前。
他带着受欺负的格朗大叔要回被老板扣压的几百块钱、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火速赶往一线营救受灾百姓、一心惦记藏民的房子把回家看儿子忘得一干二净。。。。
可他也才20几岁,也曾与我同龄,却有那么一股可贵的韧劲和热忱,为老百姓热忱、为党的事业热忱、为藏民的幸福热忱。
我呢?
同样是党员,我也曾有过那样炽热的爱民和简单的心吗?
饰演菊美姐姐的陈瑾说,回看这部影片,自己依然非常感动,“菊美最感动人的地方是他干的全是婆婆妈妈的小事,但每件事都是在为人民干实事。
其实英雄不一定要做拯救世界这样的大事,菊美把青春无私献给了人民,他就是英雄。
”他的确是一点一滴的干着和感染着,用他活力、热忱的心一点点的改变。
他对格朗大叔儿子的藏民只能“逐水而居”言论的驳斥和“你忍心看着你的阿爸在潮湿的环境居住和到处流浪?
”的质询,他对没有孩子的藏民夫妇的关照和对偷盗牛群藏民潜心的责问,日记里面记的2月28号前办好单孜的户籍证明;4月15日,翁姆家里的孩子缺一本新华字典;5月16日,尧日村村支部的图书架上差两枚螺丝。。。。。。
一个79年出生的年轻人给我们80后、90后一股怎样的榜样的力量,有责任、有担当、有奉献、有对群众深沉的爱!
可他终究也有好多的遗憾,对自己身体的忽视和大意、对妻子一辈子的承诺的失言、对父母和家庭的关照的缺失。。。。。。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觉得菊美留给我们的是那样一种精神、一股韧劲、一种坚持、是奉献、是让人心疼和留有遗憾。
生命可以昙花一现,精神期待历久弥香。
主旋律还是要打一个四星噢
这是一部神奇的片子!!
单位组织看的(废话,我说我自己买票看的可能吗,都是包场)。我擦!这么大的老蜜蜡!这么大的川料老南红!陈瑾的手串不对啊,珠子太小,还不是藏式的,还没有计数器,这也就淘宝200块的通货啊——文玩杂项爱好者完全抓不中重点的观后感。
菊美虽然在天上,但他的精神永远流传人间
爱国教育
电影写实,不做作,质朴感人。对人物本身充满敬意。
五星,给菊美。无论电影的表现力和故事情节如何,它真实的呈现了菊美平凡又伟大的一生,菊美真心实意为人民办事,他的一生不止这五颗星。
一般的情节,感人的精神,为一切奋斗在一线的人祈福!
今天上午看的这部影片,单位组织看的。看了其他人的评论,我觉得很不公平,有那么多优秀的干部为了别人奉献一生,竟有人觉得知不是真实的或者不屑一顾。年轻的小朋友们,等你们长大了就知道什么是奉献精神了。有些东西,你可以不认同,但是不能不尊敬,比如信仰!
何弃疗
一开始认为只不过是一个乡干部,需要这么拼命吗?但是越往后看,越往后看,他对工作执着认真的态度,为百姓做的实实在在的那些事情,舍小家为大家的这种精神着实令人佩服,而立之年脑淤血去世也非常让人惋惜,怎么说呢,值得一看的片子。
为了人民和为了家庭只不过是两种价值观而已,谁也不比谁更高尚。
主旋律 :孔繁森样的党的好干部,特色是少数民族基层干部。
影片中所有情绪的表达基本靠吼 女主很漂亮
配乐不错,景色也很美,4星剧情用力过猛,负2星
风景美如画,剧情抑至渣。虽然免不了高大全形象的塑造,但是作为真正走群众路线,不被懒惰打扮,物欲腐蚀的干部真的不容易。
两星一给美景,二给陈瑾。整部电影乏善可陈,毫无矛盾冲突,连大部分人擅长的煽情都做不到。导演是因为拍主旋律拿了经费后随便搪塞做任务的吧。歌功颂德也是够了,藏民朋友真是干啥都有优惠政策,国家补贴,真羡慕死人了。
菊美完全是做死的。GCD万岁。。。
电影立意是想弘扬党的好干部,为大家舍小家,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十年前,会被感动。现在只觉得这样的行为,对其家人和自己都不公平。家人也是众生一员,该与其他人平等。而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连本钱都放弃,对自己不负责。影片名英译为高贵的灵魂,这种高贵的定义,我不认同。
单位集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