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比较简单的电影。
年过四十一事无成的大叔,突然想要成为漫画家。
看到他的生活状态,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认同,都已经40几岁了还在便利店打工,要受20几岁的年轻人管;每天早晨都打游戏,不好好吃饭;工资少得可怜,还要管女儿借钱;总想着让发小请自己吃饭,贪图小便宜......这个人物简直是没品到一定程度了,但是他身上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人到中年的时候一般都不会想着这么折腾,但是如果那样的话,人生不是显得很漫长吗。
假设可以活80岁的话。
40岁到80岁还有40年,就这样年复一年毫无改变、毫无生气地活下去,太乏味了。
男主的发小就是这样生活,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人成熟之后喜怒不形于色是好的,但如果真的无欲无求,那快乐也会少很多吧。
我最近在想,自己有时候也会羡慕别人,按理说羡慕也不能算是一个特别正面的情绪,但是羡慕的原因就是我希望自己达到某种状态。
很多人说不希望自己有世俗的愿望,我倒觉得大家都是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里面,也都是俗人,有点世俗的欲望挺好的。
如果真的很佛系,不会紧张一些东西,那等到真正得到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开心。
结局主角发小能落得一个大团圆结局这确实是我没想到的,可能他们本来也没什么矛盾,妻子和孩子就是因为受不了一成不变的生活才会离开他。
发小辞职的这个决定让妻子和孩子看到了他的改变,于是就选择回到他身边,如果这么解释倒也不是不可以。
过去觉得三分钟热度这个词是一个纯粹的贬义词,现在我觉得有三分钟热度也比没有好。
每天浑浑噩噩生活,还不如多几次三分钟热度。
当然我们还是要尽量去长久地做一件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有价值的事业之中。
男主在计划未来的时候说了,自己的未来好像已经到来了。
其实我也是一样,有时候还在计划未来,但其实未来早就已经到来了,有的同学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只是我自己的状态让我觉得未来还很遥远。
我觉得这种电影看起来挺轻松的,他讲了一个故事,又好像没讲。
男主角到最后好像也没什么太大进展,并不是所有剧都一定要很规矩地起承转合,那样看起来太累了。
希望以后能多看到几部这样轻松的剧,即使它没那么优秀,但是让我度过了比较轻松的一段时光,也可以了。
1、男主该片主要讲了男主没想好退路,直接裸职,失去工作,内心焦虑逃避,选择画漫画做为自我实现的精神寄托。
所谓的做漫画家,只是他为了逃避真实世界的借口,骨子里还是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弱无能,只能在内心一遍一遍的精神内耗,然后自我安慰,找到自洽的逻辑。
自我欺骗、现实打脸、继续自我欺骗,继续被打脸的过程。
最终在女儿扛起属于他的责任后,才幡然悔悟,选择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2、配角温柔男因为太过温柔,老婆选择和他离婚。
象这种讨好型人格,就是考虑了所有人的感受,却没有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一直活在别人的标准里,不敢做自己。
这应该是日本人害怕社死的文化背景下,现实规训出来的性格。
前妻这么快的选择回到他身边,看的人一头雾水,但我们以结果倒推动机,前妻提离婚,是为了激怒他。
想要证明他在乎她,但没想到,他爽快的同意了离婚。
而2人的那场谈话,那段小口角,让前妻明白了,他原来是非常在乎她的,这才是她选择回到他身边的最重要的原因,孩子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复合的台阶而已。
这样亲和压抑的人,容易在和最亲的人相处中,表现的太像个完美的机器人,不发脾气,没有情绪波澜。
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看似是负责任,其实是没有拿对方当自己人。
再倒推分析下,可能前妻说再婚了,也是假的,只是为了故意要刺激他的。
你不在乎失去我,也不在乎失去孩子吗?
这是前妻在跟温柔男心理较劲,这不是作,而是希望他真正的拿她当最亲密的人对待。
在这场看似“作”的过程中,是前妻在帮助他,寻找真正的自我!
3、所谓中年危机是体力不占优势,面对年轻人旺盛精力的羡慕。
是活了几十年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发现经验不再适应现在社会的焦虑。
是不肯面对自己的真实情况,容易用假想的鸡血麻痹自己。
追逐梦想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但不能是不付诸实践的空想。
我们追寻自己的自我价值时首要前提是,要保证家人吃饱肚子。
当人到中年,自我任性,是拿亲人的未来做赌注,因为人们已经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了而这,就是责任的意义。
生活苦吗?
苦!
苦就对了!
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人人都活的不容易!
每一个为家人生计奔波的人,都活的渺小而强大。
愿意承担属于自己那份责任的人,即使在从事最不起眼的工作,都是平凡世界中,真正的勇士!
毕竟只有自私的人,才会不管不顾,只想到自己。
电影的结尾,为了观影感受,已经脱离了现实,强行拔高,故意励志了。
真实的生活中,人到中年,不计后果裸辞,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将会被毒打的很惨。
以上,时刻拥有危机感,远离赌徒心态,深谋远虑,才是一个中年人真正应该具备的智慧!
无意间看到自媒体推荐这个片子 好家伙42岁一事无成不就是我吗 赶紧下载…我也是画画的 40岁还在做着成名的梦 可是却连30岁的晚辈都画不过 人生真的残酷 不努力就会像我一样 时间也不会再倒流 而且画画这行不光努力还需要才能 我这种随心所欲的人 真的太天真了 每次打开a站 看了各路大神的作品 真的想放弃了 感觉自己越来越渺小 以前引以为傲的才能都是无知者无畏 但是40岁真的很尴尬 前进不了 放弃不甘 所以才想着从片子里找找答案 时间的紧迫感让人每天过的焦虑 大学时哪会想到有这天等着我 网游刚刚进入中国 买了电脑说是学习 其实天天逃课打游戏 现在真的是因果报应 屡试不爽 如果能够回到当初刚踏进校园的我….也许有人会问 40岁画画还是默默无闻 你靠什么生活?
家庭呢?
父母呢?
房贷呢?
孩子生活费呢?
我只能说 老天对我不薄 能让我有时间画画…就像主角一样 该我承担的责任却让别人来为我承担 关键我却没有珍惜 我错了 我知道错了…可是世上哪有后悔药 人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越来越害怕听到同龄人的收入 越来越害怕社交 甚至连亲戚间的饭局也避而远之 这就是40岁的我 一直在逃避的我 你们不要变成像我一样哦 从大学第一天就要开始明确目标努力前进 一步一个脚印 踏踏实实的成长说回电影 那个八岁时的主角给40岁的自己点赞那个镜头让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是啊 我选择画画也是儿时的梦想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日漫是七龙珠的第一章 非常厚的一本 印刷的也很精美 甚至还有几页彩色的 真的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翻来覆去 睡觉要放在枕边 真的很快乐 真的感谢鸟山明 放弃真的不甘 也不知自己还能干啥 前思后想 画画真的是自己想干的事情 可惜我这人随性 懒散 说要全力以赴 肯定又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既然这样 为了能改变一下下 从明天开始 每天来这里提交练习吧 看看我到底能不能全力以赴
最讨厌听到的词语就是“还行”,豆瓣评价里也有还行这一个选项。
还行,就是勉强让人接受,有少许令人不满意,但是迫于面子等问题又不好直言很差,所以在嘴边挤出两个字,还行。
当无法直接评价一个事物的好坏时,这事物已经失去了意义。
我们真的需要寻找人生的意义么,大多数人的生活轨道难道不是人生意义。
我在网上买东西时,总是选购买人数最多的,大多数人的智慧选择出来的,肯定不会错。
一、半个月前,我刚刚结束我的上一份工作。
那份工作我做了近三年。
我记得最后一天上班时,我用了很多纸巾把我的工位擦了又擦,擦到最后桌面简直比我刚去的时候还明亮——虽然我去找各个部门领导签字时,他们表现得冷漠又机械,甚至连句违心的祝福语都没有。
下午六点钟,当大部分同事欢快地结束“黑色星期一”小跑着过去打卡机打卡时,我还在工位上留恋着。
二十分钟后,我头也不回地快步朝门口走去,打完我在这个公司的最后一次卡——期间几乎无视一个比较要好的同事在半途调侃我“哎这就走了呀。
”
下楼后,我深情地回望了一眼这栋我出入了近三年的大楼,并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
我知道,如无意外,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踏出这栋在CBD地带并不起眼的建筑。
我忽然决定今天要走路回家——我家离公司其实就三个地铁站,这并不是个很大的工程量。
然而,走出公司约50米时,我竟然莫名其妙有点泪眼朦胧。
作为一个资深伪文青,我当时想到的是我逝去的三年青春。
夹杂者对无处安放的未来的些许忧虑,伪装了一天的笑脸终于也支撑不住。
我在路上走得很缓慢,因为害怕回家后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排山倒海的“关心”。
二、不像静雄,我不是一个天生太乐观的人。
在决定辞职到最终交接的那段时间,我一直都很焦虑。
作为一个偏保守且无太大进取心的人,我时常在满足现状与追求自由的天平中犹豫徘徊。
我对这份工作不算太讨厌——虽然它的薪资待遇只能勉强与这个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持平,但我也没有太大不满。
那段时间,很多人都来问我辞职的理由。
实际上,我并没有多么宏伟的跳槽计划。
我只是觉得很累,我需要静养。
尤其是近一年来,有好多次,我都是一回家吃完晚饭就睡着了。
然后第二天早早起床洗澡,继续前一天的日子。
像秀一一样,我其实一直都是个比较丧的人。
偶尔想想,能在一个公司呆了近三年也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就算我全力以赴,未来一年里,除了不断增长的体重以及银行卡里少量的余额增长,其他方面我并不会有太大改变。
这趟搭了三年的列车,也该驶向终点了。
此外,我也经常担心中年后要面对更大的压力,承担更多的责任,届时我将更加无法为自己而活。
因此我决定辞职,我想去尝试点新东西。
三、相比于静雄,我一直都很感恩我尚年轻,甚至还没到而立之年。
我还有,像那些饱经沧桑的人喜欢对年轻人所说的,无限可能。
我任性地觉得(其实任性中也带着忧虑),时代对于年轻人的试错总会特别照顾。
到了一定年龄段,我们也会有房子车子票子。
另一方面,有幸在开放包容的21世纪中茁壮成长,我也一直想试试自由职业——虽然我知道自由职业意味着强大的自律能力、不稳定的收入来源、深深的焦虑、无尽的孤单以及他人的异样眼光。
四、我也想过如果我不辞职稳定的一直在公司上班的人生。
也许这份工作会把我的棱角磨得越来越平,我会变得越来越“温柔”。
我会在不久的以后结婚,然后有自己的小孩。
我可能可以在以后当个“课长”,在压力下过上城里人体面的生活。
然而,我知道,我不会开心。
而且,我不会幸福——职场得意情场失意的宫田修,已经是我能预见的最好的自己。
五、也许是预料到了自己未来必不成大器,在离三十大关越来越近的情况下,我这阵子对这种以中年角度创造的作品倍感兴趣。
打开电影没多久就很喜欢这一部《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
观影过程想到很多其他某种程度上同类型的作品。
比如,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以及书籍《孤独小说家》和《月亮和六便士》等。
就本片而言,丧气中带有欢乐,欢乐中夹杂治愈,细节之处又十分打动人(比如秀一在餐馆里问宫田上班开心吗,宫田尴尬地回答不知道后露出的惆怅表情)——这实在是一部很优秀的合我口味的日本影视。
总体而言,影片的基调还是以欢乐为主。
片中主要有三条线:静雄、宫本、秀一。
就静雄这条线而言,中年任性失业、家人质疑、作品被多次否定、向女儿借钱、屈身便利店打工、被小17岁的店长多次批评等——换做普通人,这实在是一堆让人头疼的事情。
然而,这在积极向上的静雄身上都不是大事儿。
面子算什么?
人最重要还是“活在当下”,这个道理静雄在42岁的时候终于悟出并勇于付诸实践。
这实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难得的是,影片的最后没有违背现实,来个强行鸡汤。
在快结束时,我还在想应该就这样喜剧收场了,还在心里嘀咕着“42岁没有基础的中年大叔就这么随便画画就可以出道了,日本人的漫画门槛也没有这么低吧”。
然而,很快我就知道我错了——对静雄终于很赏析的漫画编辑因为受了静雄的热情感染毅然辞职。
在一片鄙视中静雄几经周折后换了新编辑,然而新编辑马上就全盘否定静雄之前的作品。
失意下静雄进入了一家按摩店,出来后却偶遇自己的女儿在里面打工,恍惚中匆忙逃出又在下天桥的过程中摔倒进医院。
这一系列的事故简直惨不忍睹,然而,这却使得本片在逻辑上更加合理,带有遗憾的结局也就更加完美了。
六、过一阵子,也许我还是会重返职场。
继续找一份不重要的工作,做着不重要的事情。
运气好的话,我可以比宫本提前担任“课长”,然后继续平凡的一生。
自由职业终究不是大多数人的宿命,悲哀的是我就属于那大多数人。
就算我全力以赴,在未来的迷雾中隐隐约约也能看见,前方总归不会太平坦。
无论如何,就先以静雄的生活态度活着吧——活在当下。
又或许,秀一的未来才是我的未来?
总是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面对别人的优秀和成功常常感到自卑他四十二岁了 却突然辞掉工作 说想过无悔的人生 寻找真正的自我 于是画起漫画 看起来好像是个很励志很热血的故事 但其实他每天也不过是庸庸碌碌的 熬夜画漫画 打游戏 做兼职 见朋友 吃饭喝酒 做着冒牌的店长和教练 在年轻人和小孩面前逞逞威风 一点都没有要废寝忘食大干一场的架势不过是个废柴而已就像每一个说着我明天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却到底也没怎么样的自己从他身上看到自己 却到底也不是他他在四十岁这样的年纪放弃现有的安定工作的勇气 他自由而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 他达观率性的态度都是羡慕不来的他其实很幸运比起同龄的因为高考的女儿而不得不在打工的地方对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同事低三下四忍气吞声饱受欺负的中年大叔 比起迷茫找不到方向的年轻人 比起离婚后每月只能见儿子一次还常常找不到话说的友人 他真的幸运很多他身边遇到的都是些好人父亲虽然总是唠唠叨叨责怪他不争气打击他想画漫画的梦想 但从来也没放弃他不管他 女儿也比他这个老爸靠谱许多完全不需要他操心 遇到的编辑总是换着法不打击他地告诉他漫画不好 朋友任他蹭吃蹭喝都是支持着他的吧说着 “有时候 真是羡慕你呀”的友人 说着“不知道 所以你就当当看吧”的女儿 说着“我一直很向往大黑先生的自由 你给了我勇气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请你加油 一定要顺利出道啊”的编辑最后编辑辞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朋友也辞职开起面包店 他的儿子也因为“我不要爸爸变成他那种人”和他的妻子回到他身边女儿为了能让他继续画漫画而做了按摩的兼职至此他也终于认清现实 人生怎么可能会有300年呢 人生只有80年而已一定要认真画画才行“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在为当前的平庸找借口 但又何尝不是当下真实的写照呢 你真的就没有全力以赴呀人生没有300年 现实绝不允许你每天浑浑噩噩 有梦想就要全力拼搏这部电影真的有在励志虽然整个片子充满了漫画式的大叔卖萌和无厘头幽默 但在某些地方却总是不经意地打动你 特别是结尾处亲情的煽情渲染 看了忍不住也燃起斗志之魂 大喊一声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 我的人生从现在开始
一个42岁的中年大叔,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浑浑噩噩生活,每天打游戏,持续性休息,间歇性努力。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一直说要画漫画,当漫画家,却总是以“我还没有全力以赴”作为借口,迟迟不行动,要知道他画画没有一丁点的基础的,完全是零。
但他偶尔会行动,画一部投稿,结局很明显,一次次被退稿,最后一次被退稿后他去按摩店找乐子,结果,“服务”的人居然是自己的女儿。
他惊呆了,指责女儿为什么要干这种行业!
女儿说是为了支持自己画画,一旦有事家中没钱就难了,女儿十分希望看到自己的漫画出版。
这一次,这位42岁的中年大叔没有说我还没有全力以赴,而是对天吼道,静雄,努力的画画好吗?
女儿对天吼道,好啊。
自这一刻起,这个42岁的中年大叔才真正的开始全力以赴。
人生没有300年,好好规划好自己的一生,不要留遗憾。
学会活在当下,未来就来了。
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就像主人公,40多岁又如何呢,努力去做就好了。
很多东西是要做的,不要不断给自己找借口。
梦想的路上,保持一颗童心,不要放弃。
梗概有,废材大叔决定做漫画家⇒多次被退稿最后好不容易要出道结果被人叫醒白日梦⇒最后依旧努力;打架男辞去便利店工作做酒保⇒看不惯欺负老实人与人打架被打⇒即使被推荐找工作也没啥结果⇒最后应温柔男邀请做了面包店店员;温柔男经常找废材聊天经常找儿子⇒儿子一直都对其不冷不淡⇒儿子妈告诉温柔男自己要结婚让其不要见儿子了⇒温柔男决定辞职开个面包店⇒最后儿子妻子回来了场景有,便利店,编辑部,酒吧,棒球场,小酒店,面包店,家中,街上,公司内桥段有,和坏孩子走到了一起,相互理解。
在大街上找占卜师占卜。
在外光鲜亮丽的人回到家或者是到了没人的时候对其生活真正不快乐的地方进行描写。
“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迷失了正路。
”——《神曲》《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一个中二气十足的片名,很容易让人有廉价鸡汤的恶意联想。
鸡汤本是用来暖心暖胃的,结果却被某些怀着不良居心的商贩置换了配方,变成了鸡血。
鸡血喝了太多,人就像病入膏肓的瘾君子,只能在药物营造的虚幻世界里称霸一方,药劲儿一过,原形毕露,变成萎靡不振的枯草。
那也是我们大多数时间在生活里的本来面目。
好在这部电影不是冒充成鸡汤的鸡血,但它也不是那种让人喝了之后从头到脚感受到暖意的鸡汤,它有暖的一面——放弃死气沉沉的工薪族生活,在四十二岁的尴尬年龄重新起航。
也有冷的一面——难以战胜自身的怠惰与懒散,被现实的大棒敲得头昏脑涨。
冷暖自知,这才是真实。
少年漫与成人漫最大的不同也许就是对待世界的态度。
少年时我们一根筋,习惯把自己内心的英雄情结挂在嘴边,喜欢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觉得蚍蜉能撼动大树,野百合也有春天,那也是年轻时的大黑敬雄,一个在热血少漫里长大的孩子。
可人不会总是原地踏步,背着书包看《圣斗士星矢》的小学生会变成街边留着烟熏妆的不良少年,不良少年也会穿上笔挺的西服,变成为妻儿老小奋斗的打工一族。
再后来,他们到了看成人漫的年纪。
成人漫里的世界,不再有原地满血复活的奇迹,战胜人生路途上的各种艰难试炼,所凭借的也不仅是一颗大心脏和不死小强式的意志力。
被有形的规则无形的规矩划分成一个个网格与层级的社会,就像是等级森严的蜂巢或蚁穴。
容不得逾越雷池半步,更容不下一个中二病延迟发作,嚷嚷着要用一支画笔改变世界的猥琐大叔。
一冷与一热,一半是自我内心里莫名膨胀的火焰,一半是外界里切实可感的冰冷海水,这是电影里大黑敬雄的真实遭遇,也是这部改编自青野春秋同名成人漫画影片所呈现出的独特观感。
四十二岁的大黑敬雄,在不适当的年纪说着不适当的话做着不适合的事,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荣里不能自拔。
他以为自己这团火球能融化全世界的冰冷,但世界对他的回应就像中学馆里表情冷漠的女编辑一样——“不予采用”。
画着浑身洋溢着少年心气的漫画,却活在成人的世界里。
这不是一个俗套的loser大变身的励志剧,而是一个正在或即将发生在你我身上的真实故事,梦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无论活在任何年纪,都无法回避。
大黑、宫田、市野泽,电影里这三个失意的男人习惯于并排坐在居酒屋里互吐苦水,借酒消愁。
那场景总让人想起九十年代一首经典歌曲的MV——《最近比较烦》。
追逐虚无梦想的不靠谱无业游民,工作死气沉沉,家庭一团糟糕的中年打工仔,初入职场却迷茫彷徨看不到前路的忧郁青年,危机不只属于人生走到一半的男人们,倘若尚存有一颗自省之心,便会时刻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
从烦恼中解脱,方法只有一个,像电影里的大黑那样,和神来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拳赛,最后紧紧相拥,握手言和。
和大多数日本片一样,这部电影没有太多情节上的起承转合与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
相反,它大多数时间令人近乎窒息的隐忍与克制让人很难相信它改编自一部漫画。
当然,这或许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世界上不会因为一个男人高喊了一句“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就凭空多了一位漫画天才,土鸡变凤凰,那是好莱坞的童话。
也正因为如此,没有人会在意大黑所谓的“成功”——不过是在漫画杂志上有了一小点儿豆腐块儿。
早已貌合神离的女儿只是淡淡的夸奖了一句,固执的老父仍然认为他在不务正业。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答案,那不过是编辑善意的谎言。
人艰不拆的道理,日本人也懂。
没人会意外于这种结局的发生,毕竟我们看到了大黑的模样,他只是嘴上用力说说,手上稍稍做做。
真正全力以赴的人,不会在深夜自家的窗台点上一根香烟,俯瞰周围的一众别墅,然后悠然自得的说上一句“还是我住得高啊”。
但是,电影就是电影,它不会提供答案,也不会表明态度,它只是展示了一种生活的状态,表现了一种生存的可能。
墨守成规与打破现状,都是一种勇气可嘉的行为。
无论再怎么心有不甘,最终我们都要正视自己的平庸。
无需去讥讽大黑的光说不练,也不用为周遭众人的冷嘲热讽而痛心疾首。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自己看来不以为然的言行,却能成为别人的航标。
折腾了一圈儿的大黑,终究要面对自己并无漫画天赋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他行为的否定。
他无法照亮自己的前路,却为别人提供了灵感,也许全力以赴的宫田会变成下一个面包达人,而他的梦想或许会在市野泽身上实现,你看就连他那冷漠的女儿,不也在用做兼职的方式默默支持着自己的父亲么。
屡战屡败的人,是弱者。
屡败屡战的人,是美丽的失败者。
不必去臆造别人的喜怒哀乐,仅大黑敬雄自己在四十二岁这一年的故事,就是一本最好看的物语。
42岁,无业,寻找自我,一旦遭遇拒绝,言,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
其实,对于无业在家的当事人来说,失业的这种状态于本人而言并不算太糟糕,而让状况严重化的是与当事人共处一个屋檐下的家人。
观看此片,让我深有感触的不是主角本身,而是在面对主角这样的情况时,身边的人的态度,女儿玲子、爸爸、青梅竹马的朋友,又或者是那个编辑、打工的后辈等等。
其中,女儿玲子的反映或许值得我学习。
女儿玲子还只是个17岁的高中生,正是准备考大学的年纪,然而就算老爸辞职,在家啃老啃小,她也未作出太大的反映,依然早上起来做好一家人的饭才去上学,该干的家务还是要干,该上学时上学,该打工时打工,晚上该学习时学习。
即使老爸伪装成年轻人的颓废样,穿着短裤,斜躺在榻榻米上玩着游戏,到吃饭时玲子还是会盛好饭,说一句吃饭了。
即使老爸开口问还是学生的自己借钱,玲子依然会借给她,而不会多问什么。
大概就像玲子的爷爷对她爸爸说的那样:你知道玲子为什么什么都不说你吗,又有多少年没喊过你一声爸爸?
那是她根本就没对你抱任何期望。
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身边有出现静雄这种情况的至亲之人,我们还能像玲子那么冷静吗?
大概,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吧,且很大一部分人因此的反映或许比老爷子的情绪更强烈。
而之所以冷静不下来,想去干涉、去阻止,言谈之中放大此种状态的影响,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其抱有期望吧。
也许,我们指望着他朝九晚五工作挣钱养家、存钱买房子,指望着他可以提供生活中更充足的物质保障。
做不到玲子那样,为预防家里出现用到比较多钱的情况,努力做着兼职,而不是去要求老爸什么。
玲子这种态度,不可以说是冷漠,只是玲子她知道很多事情都得自己去做才行,依靠某人过活,那是最要不得的。
即使是42岁的中年人,他也有自己的人生,不为20多岁时结婚养育孩子,60岁时退休养老,80岁时死去;即使人生也没有300年,且人已到中年,也可以大声的说出: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这大概就是静雄的探寻自我吧……而玲子也以她自己的方式努力着,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过多的干涉他人,自己让自己的日子惬意起来。
希望自己也能像玲子那样。
这片让我再次感慨:看来看去,还是喜欢日影多一点
因为这平淡的结尾突然觉得还不错呢,成为大触之类才太假了好么~
生濑的老婆莫名其妙就回来了,不管多情节转折多生硬也觉得,啊,真好啊。这种“最后一切都会好的”sb故事真好啊。
人艰不拆,膝盖痛
卢瑟永远是卢瑟 这让我想到一个人
B站剪的也太过分了
废柴大叔好好笑
有画漫画的才看。
这个故事跟大黑的漫画一样的无聊啊……本来期待看个搞笑故事的我真的是……只能望天的哀愁。好久没看过山田孝之的作品发现这个男人真的又变帅了。堤真一真的是演技能者,演什么是什么。这种浮夸的角色都能演的这么好也是佩服。但是这个故事真的是太无聊了,我本来期待结尾能反转才一直忍到最后的。
平庸到无法忍受
用很不正经的方式讲了一个非常正经的故事。花哨胡来的外表下,仍然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温馨情感表达。牛的地方是毫无任何煽情,但传达的东西却准确到位。当然,再不正经也比天朝的大部分片子有节操多了!
满分满分真的满分
有时候简直会看见自己的人生
坐在团地公寓窗边俯瞰一众别墅楼点一根烟故作深沉地来一句“还是我住得高啊” ,和神性的自己做斗争,舒服的节奏,42岁的人生自由职业者,开面包店的开始,画漫画的开始,男主爸爸的冷幽默。断拇指的段子老了,挖耳朵的段子才新
也太白开水了
呕
生动有趣
太慢了,完全无法投入……桥本爱的角色真是惹人怜爱啊
比较随便地谈谈中年危机、上班族和梦想,没有什么特别的倾向性,表现男主脑内活动的部分比较没意思。三木律师表演好评,《勇者义彦…》里的主演出现了仨……
励志!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