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莲娜
Елена,母亲的罪爱(港),艾莲娜(台),Elena
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
主演:Yelena Lyadova,Nadezhda Markina,Alexey Rozin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1
简介:相识时,伊莲娜(娜齐达·马奇纳 Nadezhda Markina 饰)和弗拉基米尔(安德烈·斯米尔诺夫 Andrei Smirnov 饰)都已经步入中年,为了孤独的人生能有人陪伴,两人走到了一起。弗拉基米尔的经历和富有让他冷酷而又无情,面对丈夫如此糟糕的个性,由于贫穷而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伊莲娜一直都默默的忍受着。..详细 >
结尾太匆忙了吧。。调度还是那么美。
4.0,冷静克制简约版的俄罗斯“寄生虫”,一个冷漠的富人和他理性女儿,一个独身妇人和他“寄生虫”儿子儿媳及两个孙子。因富人几年前生病住院认识了妇人,而相好。妇人想接次机会改变家人的生存环境
8/10,这是一个中国大城市每天都上演故事,富裕且家庭关系冷淡的老头娶了一个来自贫穷且家庭关系紧密后老伴,这是一个注定的悲剧。富人固然无情但是还不无耻。
到最后可能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作个什么劲。
萨金塞夫几乎总是这么压抑残酷
女主演的很棒
很多处女作就达到高潮的导演,这又是一个
冷峻克制。丈夫立遗嘱前拜访教堂企图神灵保佑,丈夫立遗嘱后立刻杀之,风烛残年的人,夺他性命仿佛踩死一只蚂蚁。再一次把虔诚的宗教信义拿来鞭尸。扮演卡佳的演员美极了。
爱情的卑微。萨金赛夫对阶级社会的矛盾、对整个社会的自私,都太克制,甚至全片没有任何起伏,平淡得就像镜头下的伊莲娜,镜头跟着她事无巨细的拍摄她的日常,到最后还是腻了。
丈夫代表的富人,女主代表的穷人,名义上的妻子,实际上的保姆。唯一交流场景的餐桌从侧面、过肩到对切镜头暗示两人逐渐疏远,电视声暗示彼此的冷漠。房间冷色调暗示家庭环境的冰冷。儿子和外孙吐口水暗示人性弱点向后代遗传。女主遗传的是溺爱和失败主义,丈夫遗传的是自私和享乐主义。钱成了所有人的主,上帝不再是他们的主,连教堂也开始收费。在后的必然在前,在前的必然在后。白马代代表上帝的权柄和荣耀,被现代的火车撞死,然后灯灭了,迎来了末日审判。只有在谈钱的时候家人会交流,其他时间只有沉默。丈夫是父权代表,通过财富让女主臣服。丈夫通过健身享受自由和健康,女主却只能做家务导致肥胖。只有杀死父权,才能获得财富和自由。但是丈夫死了,儿子又住进房子,父权一直存在。树上的两只小鸟在结尾消失,钱统治了一切,家庭彻底消失。
天真了
两处关键场景的音乐用得真是大胆,让压抑的情绪很早就被烘托出来。社会新闻类的电影,与想象的一样,看到最后恐怕她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在折腾些什么。
冷调叙事。不详的音乐用得好,也喜欢几次有意的场景沉默:老人浮于水上、孙子被暴打躺在地上、婴儿在死去人的床上一动不动,都在似乎传递暗示之后又再转折。生活化的张力,戏剧痕迹减到最少。我喜欢看的一种悲剧,就是命运的无法挽回,挣扎的人们其实都得不到拯救。未变的冬日枯枝呼应这一点。
再婚重组家庭的一次夺命计。结局显得不够真实。
#观影手记# 1581 3.5 人性之复杂莫测,清官难断家务事。债务都要继承?俄国法律是这样的么?空镜头大有深意。
故事挺淡的,但却……
旁观目击
社会现状所造成的纠结事件,你很难说谁做错了,但悲剧还是发生了。
一个阶级闯入了另一个阶级的房子,用一种罪恶的方式。无论是人物还是戏剧模式,都是相对静态的符号元素。
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