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其谁
Wer wenn nicht wir,舍爱其谁(台),除了我们还有谁,If Not Us, Who?(英)
导演:安德里斯·维利尔
主演:奥古斯特·迪赫,莉娜·劳泽米斯,亚历山大·费林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1
简介:伯恩瓦特(奧古斯特·迪赫 August Diehl 饰)的父亲是希特勒御用的纳粹诗人,发表过一系列的赞颂纳粹精神的诗歌。如今,伯恩瓦特和妻子恩斯林(莉娜·莱西米兹 Lena Lauzemis 饰)正在整理那些未经发表的作品,希望这些作品能够给现在的文学界注入新的力量。在整理作品的过程中,伯恩瓦特和恩斯林的政治立场..详细 >
很文艺,看不懂,德国青年好疯狂,两性关系很乱,古德伦说:“你可以把她带回来”????八月的演技很好。
20世纪60-70年代。太政治了看不懂
舍我其誰,舍我愛誰。
把青春撕碎
忽左忽右.
我还以为女主是朱莉娅·罗伯茨,在床上抱着孩子那一幕真的好像啊
昨天在德领馆放的导演也来了,德语片英文字幕,看着有点费劲,听得懂的地方想听,听不懂的地方又要迅速去看字幕。觉得是几个有点不太靠谱的年轻人,在时代背景下一边要参与政治又一边要把私人生活搞成一团乱麻,真的自己的选择自己脆弱就不要老怪时代怪父辈
可以和巴德尔和迈因霍夫一起看。Andreas Baader简直是德国历史上最low的小混混,看法庭那一段我只想用Schlampe来形容Gudrun Ensslin。RAF都是些无所事事的流氓+恐怖分子吧,简直是德国的耻辱,真应该早早被扔到墙那边去。炸百货大楼,袭击,劫机,如果这是为梦想奋斗我也是醉了。
60年代是一个民众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二战后试图重建的价值体系尚未竣工却以从根基上遭到了质疑,家长的权威统治与国家是上帝在地上的精神是旧有秩序的两个方面,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在一个物质文明渐渐富足的西方,一个从战争废墟中重构的西方,反抗已是必然。
Wer wenn nicht wir? Wann wenn nicht jetzt?
和《此行》的取材几乎完全一致,但叙述角度不同,后者在叙事结构上的处理赋予了影片更多深度。
看到最后反而搞不懂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了。如果理想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病态的生活和“实践”上,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到最后所有人物都自杀了。结局很抑郁。文艺青年难道就是香烟+乱搞+暴动+互相折磨+自杀?
⋯⋯强烈表示没字母听着太费劲了!!!全片唯一特别明白的竟然是Bernward用英文和黑人对话的那段。。。
......,恩斯林恩斯林的动力是什么,无性生活能会得到什么呢?
德语生肉……我一直在想,自己永远办法接受一部分人的救赎必须通过另一部分人的牺牲来完成的这种观点,因为我不相信存在建立在恐怖上的幸福。多出来的一星给八月君的“献身”,虽然这具胴体……不管怎么说也是男神的胴体呀
Gudrun Ensslin
看不进去,很乱就是了
渣男
激情澎湃,心硬如石。揭示了德国赤军旅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大革命时代,衰落于成为恐怖组织的事实。
非德语环境与了解历史事件的观众恐怕只能关注于故事中的情感线,「革命者」往往被赋予开放、混乱且复杂的男女关系,按照帕索尼里的观点,「性」即政治,当然当下通俗电影往往将其庸俗与表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