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实在是太忙了。
感觉好久都没有看剧了。
这两天看完渣画质的《吸血鬼之舞》后,就选择二十五周年版的高清画质《西贡小姐》来洗洗眼了。
作为四大经典现代音乐剧之一,《西贡小姐》呈现出了和另外三部完全不同的气质。
《猫》是古灵精怪的,《剧院魅影》是压抑魅惑的,《悲惨世界》是气势磅礴的,而《西贡小姐》是深情婉约的。
撇开政治、历史不谈,我想说这部剧同样是令人惊叹的!
战争是残酷的,它将人性扭曲。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看着战争中人的行为感觉恶心,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但在动荡之中,又有几人能正常地活着呢?
剧中每一个的唱段都深情饱满,爱、恨、贪、痴的表现符合人物的角色与情节。
每一种感情都向我扑面而来。
恨:
妓女们的《电影里的印象》唱出了她们的苦痛、痴梦与愤恨。
妓女们卖着笑,冷着心,恨着世道,却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一个渺茫的梦:有朝一日有一个善待她们的男人离开这里去美国过好日子。
其实我想她们很清楚这比中奖难上百倍,但她们不愿放弃这根稻草。
当被一口回绝时,场面轰然炸了,又轰然冷了,那是一桶冰水浇在了炙热的生铁上,隐忍、炸裂、熄灭。
她们的梦被硬生生地撕碎了,然而她们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依旧卖身过活,只能在心中愤恨。
爱:在这个充满欲望、放肆淫靡的夜总会里,有一朵幽幽的百合花,颤颤巍巍,坚韧绽放。
一开始对女主寡淡的脸无感,在她唱起自己的家人死于战火时她整个人才一下子鲜明起来。
我想也就是这一刻,克里斯才真正被这名少女吸引。
在这个混乱世界里,这两个人的“正常值”是相似的,就像在异世界里遇到同类一样,他们拥抱彼此,互相慰籍。
看着他们深情拥吻,在质朴的越南式婚礼中虔心叩拜,我觉得美好而又感动。
男孩一样的克里斯深深着迷于纯洁婉约的金,怜惜她,想保护她,想被她救赎。
就像克里斯之后对妻子的表白一样。
我不知道这样的感情是不是爱情的一种,但我感觉在那时他们是真心相爱的。
只是后来,克里斯想忘却战争的伤痛,连带着在战争硝烟中如同皎洁月亮的她。
克里斯回到了安定正常的生活,他想要向前,而金 仍身处动荡,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他有新的生活,他不想新生活被破坏。
于是,她被落下了。
这里有一个身处两地的场景安排得十分巧妙。
在美国妻子怀中痛哭的克里斯,和在越南希冀丈夫仍然爱她,翘首盼望的金形成了强烈对比,又在最后一句歌词中实现了共鸣。
正是从这一刻,两人的世界彻底分割了,念想是仅剩下的一丝微弱联系,一个人想割舍,而另一个人想维系。
片中有一段回忆两人是如何被战争拆散的场景,那灰暗的基调、嘈杂混乱的场面表现得很真实。
看着两人撕心裂肺地呼喊对方,我感到很着急,但同时我明白他们是无望的,就如同这个场景中其他想要挤进大使馆的人一样。
当直升机飞走的那刻,克里斯最后喊了一声“金——!
”,回应他的是茫茫众人的绝望喊叫。
在那一刻,绝望的又何止他们两人。
____P.s.这里要提一下,这里电影式的倒回、黑白照片影视资料的穿插使这段过于真实,让人有种“啊,这就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吧”的感觉,很棒。
贪与痴
除了男女主外,“工程师”的角色无疑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他鲜活非凡,以致于就印在了观众的记忆里,二十五周年的经典桥段回顾中就他的solo《美国梦》。
他是贪婪、私欲、痴迷的集合体,他给予的帮助是被利益驱动的,无耻而又现实。
《美国梦》很欢乐,将他可笑的美国梦演绎得淋漓尽致。
最后,给二十五周年版的亚裔 演员 们 喝彩!
你们太 棒 了 !
相比于悲惨世界的剧情音乐看一遍以后就能牢牢印在脑海,这部戏的音乐看第一遍以后我一首都记不住,没什么特点,但是多刷几遍以后才慢慢品味出音乐的魅力,开始朗朗上口,欲罢不能。
而剧情方面 却是没的挑剔,格外地动人。
我一个大男人看到Bui Doi那里就泪奔了,最后结局沉重得让我很想抽烟。
标题是西贡小姐,故事内容其实是那个年代下南越人和美国大兵的普遍故事。
Kim的爱情,是当时战争大背景下的缩影。
这部戏不是爱情剧,不是爱情剧,不是爱情剧!
男主Chris对于Kim来说不光是对有正义感,懂得尊重与呵护的白马王子的爱情,更是自己和儿子的希望!
而纯洁,受过苦的Kim对于Chris来说,是能激发出作为美国大兵的自己,心中那被现实麻木,埋没,却没有泯灭的淳朴与善良,以及正义感和责任感 (至少他是真的想做好事的)的救赎对象,让他终于觉得来越南是能做一点有意义正能量的事;在我看来,本剧是类似渴望那样的社会伦理剧,主题描述的是战争下的小人物,描述的是战争对小人物的影响,以及战争的代价,主题是也是反战。
剧里面每个人物都做了当时他们立场上能做的最好的或者他们觉得最合理选择。
因此每个角色的言语和行为,都能被理解。
也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做了对的事,最后的悲剧结局才冤孽,才那么无解,才让人叹息。
看完剧以后我对美军vs越共的越南战争又有了新的感触。
想想看,中共对国民党,不也是北越对南越的关系?
在一边看来共产党代表的是进步,是解放,是让人民站起来的光明力量,另一边看来却是共产,是是压迫,是掠夺,是未知的恐惧。
难怪对岸的民众会对大陆政权如此的戒备和抵触。
但是真实的共产党到底是善还是恶?
大陆在红色旗帜下到底是崛起了,越南在越共体制下也过得不差,但不可否认百姓都在建国初期付出了惨重代价。
而当年逃到海外的难民,现在看来生活得也就那样。
台湾更是现在成笑话了。
我在澳大利亚,当年越南来的难民当时在社会底层,现在还是在底层;英语差,穷人多,窝在越南社区出不去,然后这里成长的越南少年很多人产生身份认同迷失,成为社会问题。
所以在战争里,到底哪方是善,哪方是恶?
哪方是对,哪方是错?
真的不是脸谱化非黑即白能说清楚的。
我问我自己。
如果我在当时的南越,或者解放(沦陷)前的南京,我是逃还是不逃?
我逃了以后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不逃的话又会怎么样?
我说不上来,我不会知道怎么抉择。
从剧中我只看到了战争的悲哀。
愿世上不再有战争,不再有让人无力的悲剧。
2021年8月16日更新:昨天是阿富汗喀布尔沦陷/和平解放日,今天的新闻是在阿富汗有民众轻吻塔利班,而美国大使馆 又 开枪打死了5名想挤进撤离飞机的阿富汗人…我又刷了2遍西贡小姐,又看哭了。
但愿阿富汗没有Bui Doi,没有阿富汗小姐。
但愿美军及其联盟退伍老兵能少一点PTSD,但愿美国政府能吸取教训;但愿阿富汗人民继往开来,创造和平幸福稳定繁荣的生活。
但愿祖国和平统一。
是的,西贡小姐的剧情会被冠上“直男癌剧”“白人至上”等一些标签来诟病,于是我一般用以“人家只是想讲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真实故事嘛”这种角度来为之说话,但在第N刷之后,我也感觉到西贡小姐的人设逻辑不乏问题(比如以kim的出身和她对爹妈相框的呵护,她毫不在乎爹妈的娃娃亲誓言和对白人嫖客灵魂层面的一见钟情显得不真实)所谓现实主义戏剧的真实性也不能为之建立了。
疯狂批判、而又批判的浅薄,卖力嘲讽、却又像哗众取宠,好吧,恐怕得承认,在模仿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的剧情中,miss saigon做的远称不上完美。
对于这部音乐剧的思想高度,自然也不能太细挖深究了。
但时常思考miss saigon的负面评价,丝毫没有影响它是我心中最爱的一部音乐剧(可能情感永远都无法太理性了哼)其重要原因就是这二十五周年表演真是太太太太太完美了。
东西方元素的音乐完美的切换,弦乐,鼓点,甚至意义物件的声音(直升机的螺旋桨扇起西贡的尘土)都无比和谐的共融在一起,当序曲一响起,马上就把你带到那个战乱下的东南亚土地。
舞台和灯光方面,把chris家的床架在kim的茅屋上面的时候,也让我第一次感到戏剧独具的魅力,那种冲突和矛盾排山倒海的淹没了观众,两个女人都在I still believe,但你知道,注定有一人要触摸起对岸那虚无的绿灯了。
演员方面,可能也因为镜头捕捉和后期剪辑的功劳,表情细节极其细腻,kim抱起孩子脸上的坚毅和柔弱无助起起伏伏,分分钟让你叹服,表演基本功的扎实连我这样的门外汉都看的明显。
当音乐、舞台、表演都能让你感觉登峰造极的话,那么能组合在一起的音乐剧自然也就带给你最大化的耳目享受了。
于我而言,悲惨世界是带我入坑的音乐剧,我自然也是非常喜欢,但与西贡相比,有点过于“光伟正”,歌剧魅影的音乐比起西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经典曲目和经典曲目之间的桥梁显得无趣,故事性和西贡一样都很二流,但人家西贡至少二流的很充实嘛,而德奥剧和法剧在我看来,曲子与曲子之间的差别很大,不像西贡那样有一而惯之感,而像一些演唱会。
可能这么纯粹的主观表达会让人不适甚至讨厌,但如蒙田和梭罗等所为主观表达所辩护的观念,他们都希望人的自知之明一定要胜过他的“知人群之深”。
而艺术的魅力也只是体现在一双又一双独立具体且不同的眼睛里嘛
they both believe
女主因为家乡被美国大兵摧毁了沦为性奴,然后爱上美国大兵,拒绝了“解放者”的爱情,最终为了奔向美国杀死“解放者”的故事么?
摧毁女主家乡导致女主沦落的是帝国主义,女主最终还是在资本主义的泰国继续操着皮肉生意沦落风尘,最终为了“美国梦”献祭自己,这不是那啥症么?
这tm被榨的一滴油都不剩啊,不得不佩服资本主义体系的效率。
这玩意就算它形式再好,都不能给超过两星的评价,太傻逼了。
除了拥有令人极其脑溢血的恋爱脑情节以外,还完美诠释了“文化挪用”这个词所指行为的恶劣之处(与文化交融的区分点在于是否充满了白楠老登的侵凌性和对借用文化对应群体的污名化)而且甚至不仅文化挪用,还有文化误用:于是我们就可以看见一个韩国男性在中国陕北的擦乐声下强迫一位穿着奥黛(越南民族服饰)的菲律宾女性与他完婚,而这位女性在诡异的使用日本筝作配器的小调音乐下反抗他的演出段落......然而,这些被“误用”的乐器,反而还成了这部音乐剧音乐的一大亮点......天杀的,到底是哪个美军养的把这部剧和其他三部剧一起,并称为四大音乐剧的?
Totally overrated,Totally trash!
骂完了,亮点还是要讲一下的。
如果不考虑服化道上的文化误用,那么他整个舞台到,视觉呈现效果还是不错的。
于我而言,最好的段落在与军人对峙/回忆大使馆悲剧/工程师幻想这三段,其中最喜欢工程师幻想,其他拉皮条的部分一点都不喜欢。
本片塑造的最好的人物其实就是拉皮条的工程师了:他有梦想,有口才,有情商,善于把握时机,对于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如果他不拉皮条的话,可能是全片道德品质最高的一位(黑人?
黑皮白左罢了,如果他不在他那个位置上他不见得会做的比工程师好)这也是我全片看着唯一乐的地方但这个音乐我真的只能说很普通了,同样是基于越南民族音乐(?
)香清huong thanh做得东西甩这玩意100条街。
都是法国制作人,迪士尼公主音乐骡子做的东西怎么好意思代表越南音乐的?
也配叫勋伯格这名?
全篇有特色的唱段全在工程师身上,工程师是真男主也(分开打个分吧剧情:10-20-10=-20服化道:80-20-10=50音乐:50-10=40总:-20*0.3+50*0.2+40*0.5=24
“种族主义和白人沙文主义登峰造极的例子。
跟我一同看戏的第二代韩裔姐们说,她们上高中时,所有电视节目百老汇音乐剧主角都是白人,突然有一个不摧眉折腰敢爱敢恨的亚洲女性做主角,那一代亚裔移民高中生都疯了,每个青春期少女幻想自己是西贡小姐,现在人到中年看这个戏会想扇自己耳光,玛雅,瞎了眼了吗?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讲的故事,每一代创作人都有每一代创作人要克服的心魔。
到家后,我要好的越南设计师打电话来问我感想如何。
我同她说:“我不爽到一个程度反而鸡血爆棚,发誓要杀回百老汇,讲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故事。
” 前几代亚裔艺术家拼了命挣来的脊梁,不要到了自己这一代为了点蝇头小利,就轻易地弄丢了。
《西贡小姐》首演于1989年,《蝴蝶夫人》首演于1904年,《苏丝黄的世界》首演于1954年,跨越近百年,故事逻辑都没改变,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太会替原创人找借口打圆场。
”--drama queen
难以想象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妻离子散、国破家亡、“施暴者”终日活在阴影之下,但依旧会想起牢笼外情人孩子们那渴望的眼神与无助。
当权者是否可以考虑下带来的伤害,对一个原本平静的地方。
他或许是幸福的吧。
两人都是多么的善解人意,在思索是否自己该退出,成全他,她们深爱的男子。
开始自己还在想要给小金一个说法,但最后变了,他不能在伤害一个女人一个爱她的女人,应该拿出自己的态度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坚定好吗?
这是你的责任,当初你许下的诺言。
Kim等了那么久,她心中心爱的那个他,无论一路多么艰苦一人带孩子。
她的愿望就是把孩子带给他,若最后小金说,那一夜我们离的是多么近,在抱我一次好吗。
Kim只有他,他所有的爱所有的寄托在最后,用他的枪(用来保护她的枪)来结束一切,她深爱着他不会让他为难,小金知道还有孩子,还有那个女人会陪他一起走下去。
一个平庸的西贡女子,对时代的荒唐的控诉。
亏待了那一代人,永远无法弥补。
或许就只能有时间了。
四大音乐剧里,《西贡小姐》国内知名度最低,却给我最大感触。
讲述美国越战军官与越南西贡妓女相遇相爱以及生离死别的故事。
相遇相爱的故事老实说并不特别,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境遇相遇,相互扶持慰藉,互生情愫甚至情定终生。
西贡小姐因为战争家破人亡,流落妓院的第一天就遇见了美国军官,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美国军官厌战且找不到战争甚至人生的意义,在离开越南前遇到了让他怜爱想要保护的西贡小姐。
这样迅速热烈,并未建立在相互了解理解基础上的爱情,注定不能长久。
如果军官是一个负心人,故事的悲剧性似乎还没有那么强。
军官不负心,他做了最大的努力想要把西贡小姐带回美国,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只是重重阻隔,尽管思念成疾一年有余,午夜梦回常常想起生死未卜的西贡小姐,或许也是由于想要摆脱越战的经历,军官终于开始move on了,在美国结婚安定下来。
西贡小姐呢,她生下了和军官的孩子,并日夜盼望军官回来接走母子二人脱离苦海。
这只是千千万万越战受害者,尤其是妇女孩童(“贝度”,专指越战期间美国士兵与越南女子所生的孩子)的一员。
让人触动的,已从西贡小姐的爱而不得,变成了她的母爱与牺牲精神。
为了孩子的安危,软弱无力的她可以枪杀往日订婚的男子以保全母子二人;为了孩子的存活,她继续留在妓院卖身糊口;为了孩子的未来,她选择了用军官送给她的枪来自尽,以求得孩子能留在父亲身边过上安定的生活。
无力感悲凉感就在于军官最终选择了美国的妻子,但他没有错,他曾经真心爱过西贡小姐,只是时过境迁与西贡小姐再无可能;西贡小姐颠沛流离,我心疼她,却没能为她想到一个更好的结局。
所爱之人不可得,挚爱之子不可养,于她而言,确是“生无可恋”,我已猜到她会了结自己的生命。
只是在她举枪的一刻,眼泪止不住地流下,试图去体会她的绝望与悲凉。
如果要追究造成这个悲剧的源头,大概就是战争吧。
弱者受害,受尽屈辱;强者施暴,放纵自己的欲望,放纵人性的作恶与不负责,其后伴随一生的愧疚与救赎,从另一个角度看何尝不也是受害者呢?
短评超字数了。
看到好多人喷剧情,其实音乐剧/歌剧这个题材就是把几个音乐场景串联起来,剧情有跳跃和突兀是很常见的,音乐剧有更多对白,起承转合会更加自然,但是也难免发生为了拼凑某情景导致剧情不合理的情况。
比如我现在写完了一段热烈的爱情诗篇,作为对比我要再写一段凄美的心灰意冷撒手人寰,这个时候很可能就要设置一些渣男情节来快速转折,因为我没法像电视剧一样慢慢描写感情的变化、人生的际遇。
这一部的剧情连贯故事完整已经不错了,毕竟不是每部作品都能达到《指环》的故事水平。
当然作为《蝴蝶夫人》(1904年)的现代改编版(1989年),大量包含对亚洲人的贬低描述,而且也没有设置与这些描述形成对比的亚洲角色,还是有些过分了。
另外很多的夜总会场景、踢腿舞段落根本不是剧情需要,完全是迎合通俗趣味。
音乐方面,大量重复的旋律,重复的情景,创造性不足,略显单调(其实适当的重复是悦耳的,关键是重复太多和多样性太少),最后自杀的场景没有独白也没有唱段(?!
),音乐性其实一般,可能也是为了剧情合理牺牲了音乐性。
越共胜利那段群舞,全景和特写的切换太频繁了,根本看不清舞蹈动作,而且看得头晕眼花。
但整体而言,制作还是精良的,剧情紧凑,故事完整,情感合理,录音清晰丰满,布景摄影剪辑不功不过,有对美国(和美国梦)的反思和自黑。
虽然黑了越南,但是估计看完以后大部分美国人会有一种对越南的愧疚感吧。
能够大获成功,可能一方面是包含了很多通俗元素,另一方面结局也迎合了人类共同的梦,别人的自我牺牲换来自己的宁静,多么梦幻而又充满感动。
当然在回味这个结局的时候我把自己带入了美国大兵的角色,毕竟女主已经死了,带入妻子、孩子、工程师的另类选择这里就不讨论了。
P.S. 梦这个词在对白里真的贯穿全剧。
Kim作为true beliver也是很有教育意义。
我看的是broadway上的25周年版,走出剧院的时候我说,和歌剧魅影相比,我还是更喜欢歌剧魅影,我不太喜欢西贡小姐。
为什么呢?
因为,虽然大家都是悲剧,但是西贡小姐的剧情更加俗套更加现实,而且她的人生也太惨了点。
浓缩的讲故事的梗概就是战争时代的负心汉和妓女的故事,可能是类似的故事听了太多也看得太多了,所以这部剧的戏剧性和悬念方面都没有吸引到我。
这个剧走的是战争爱情的俗套走向,战乱中相遇,因为战争而分开,多年后因为缘分又重逢,最后还是一个不好的结局。
里面既没有拯救世界的英雄,也没有倾国倾城的美人。
就连爱也没有爱到疯狂,也许这就是战争的现实意义:纵有百般能耐,也抵不过炮火一轰。
有人说,西贡小姐可能算是四大舞台剧中垫底的吧。
我一开始也是赞同的,因为刚走出剧院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盘旋的是剧院里的枪声和直升机的声音,主角的脸庞和形象反而不那么深刻。
而声音是最难保存的记忆,也许半年以后,我的脑海里大概就只剩下战争里他们昏黄的轮廓了吧。
西贡小姐给人的整体印象总之没有其他三大来的震撼与回味,但是歌剧魅影有点不同,半年以后提起歌剧魅影,我的心里还会为phantom的身影而一震,那种震撼就是我似乎也爱上了phantom。
但是在西贡小姐里,我完完全全是个旁观者、局外人,战争离我太遥远。
有时候,太过还原的现实反而难让没有相关经历的人有代入感,反倒是高于现实的奇幻会让人抱有幻想。
西贡小姐的现实感就扎得我心里疼。
但是我这里反倒要给西贡小姐平反一下,西贡小姐相比于其他三大,剧本太过平面,情节起伏性相对没有那么戏剧。
但是就是这种意料之中的平淡中又藏着不平凡,最难演绎。
有些作品绚丽并且造势庞大,而西贡小姐虽没有太过贫乏,却也没有那么艳丽。
而我欣赏西贡小姐这个剧的地方就是,能在平面中演绎出立体,即真正的反映现实。
西贡小姐中所反映的现实,即我在标题中提到的:男主分割的爱与工程师白日美国梦。
世界上也许是有纯粹的爱情的吧,但是西贡小姐告诉我们,世界上更多的是分割的爱,藏在梦魇中的爱,不平等的爱,得不到的爱和失去的爱。
其实我很难相信,现实生活中会存在完全一定的我非你不可和永生永世的承诺。
就好像西贡小姐中的男主chris,虽然女主kim仍然是他梦魇中的至爱,但这并不妨碍他后来娶妻,他还是可以在爱上美国姑娘ellen。
我仍在不住最后问,chris到底是爱谁的?
坐我旁边的哥哥说,是爱越南姑娘多一点吧。
你看,他只是爱越南姑娘多一点而已,爱美国姑娘少一些而已。
现实就是没有这么多的唯一。
全剧最唯一纯洁的爱大概是kim对她儿子tam的母爱了吧。
全剧最精彩的反而是工程师,一个怀揣着美国梦卑鄙下流真实又可恨的市井普通人。
快结束的时候,工程师跑出来唱他的美国梦,唱了好长一段,但我倒不厌烦。
和我一起看剧的哥哥告诉我,其实他才是主角吧。
我突然恍然大悟。
工程师像个小丑一样追逐着他的美国梦,即便手段有点下流龌龊,但是他反映的是当时越南一部分人的真实状况。
我仍然相信,生活可以摧残人的意志。
每个人都想崇高而伟大,被人仰望。
但是矛盾的是,我们要先有钱,然后有声望,才能做一个足够影响别人的人。
钱并不是单纯地靠卖力和智慧就能得到,也许还要几分时运和毅力;声名也不是靠有一门过人之处就能轻易获得,有时候还需要贵人相助和坚持。
所以很多人过早地就知道名利的来之不及,选择了不择手段。
工程师便是其中一个。
世界百态,尽管工程师不那么可爱,但我仍然不怪他。
从舞台效果和音乐角度来说,我只是一个外行人。
从我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男主chris的声音太过女性化,和女主一起唱的时候,有时候声音反而被女主盖过去了。
在我心目中,一个威武雄壮又有正义感的美国大兵的声音应该是洪亮而且有磁性的;但是也许陷入爱情的男人声音确实是应当这么柔情的,男主的声音如果再加点力量我就更喜欢了。
全剧最突出的还是女主和工程师的声音。
女主的声音就是一个甜美纯真不谙世事却又十分勇敢坚定的越南小姑娘,而工程师的声音也表现出了他的幽默狡猾善变和唯利是图。
最后,也许我并不能完全总结出西贡小姐的精髓和背后意义,但是我总觉得,西贡小姐既然能成为四大之一,必定是有它的道理的吧。
感觉为东方主义和本质化东方女性提供了良好模版
这个电影也看了,17年底在百老汇也听过一次现场。音乐剧吧,大多数编剧水平都很一般,歌好听,舞台效果好,就很不错了~女主的歌声真是美啊,以及my American dream真是笑翻了~那个直升机的出现也很令人难忘。
① The Engineer这个人物异常复杂而出彩,简直叫人过目难忘,应该是很多演员梦寐以求的角色了吧;② 在胡志明头像下的那曲"The Morning of the Dragon",配合上舞美居然好看得不得了;③ 大部分歌曲都还挺上口的,但同时似乎又缺少了一两首真正有深度、有分量的核心曲目;④ 可以理解,身为亚裔或女性,观感难免会更复杂些。但平心而论,这个剧情既没有违背历史或常识,也没有处理得过于出格。如果仅仅因为这种“复杂”就阻碍了欣赏,那恐怕是把个人的观点和立场当滤网在用了。挺遗憾的其实。
电影化的剪辑和摄影实在不错。
因为有越战等国内敏感话题,很难在国内演出啊~场景是真心大气
坐如针毡,花了一个下午可算看完了,批判了什么赞扬了什么实际真没什么分析的意思,只能说比起Vietnam他们幻想的另有其国
就音乐剧来说舞美场景都可以打4星的水平,但就这糟心的剧情和三观,我实在带入不了?为什么要给美国大兵守寡,喔原来这是白人编的意淫作品……
哈哈给工程师五颗星!太猛了
音乐剧还是不要评价剧情了…想想太恶心了还是减一星吧
好不容易看到西贡小姐的全貌,但观看过程远没有想象的愉悦。大概这是一部在西方视角下得分远高于东方视角的作品。Chris明明毁人一生,所有人却都把他当救世主。这张白人脸孔又凭什么呢?战争不就是他们带来的吗? 不过刨除这种西方视角的自作多情,就还蛮对的起四大音乐剧的牌子的。
从开头满怀期待到一脸卧槽的看完结尾……果然女主自杀了,用的估计还是男主给她的那把枪。沙文的非常清新脱俗。想到80年代的美国依然能有如此强大的歧视且完全不自知,简直不可思议。全剧只有America的创伤算创伤,America的人命算人命,我可去你大爷的。两星给布景。
明明是一个可以很有深度的故事但讲得超烂,还以为女主爱着男主的原因是因为她在男主身上寄托了她对幸福和自由的渴望,结果好像也没从这个方面讲,男主那边倒是勉强能讲通,他跟艾伦崩溃的那段还挺好的。但男主的爱恶心在他之前也找过其他hooker,也没见他因为别的女孩的痛苦爱上她们,到头来爱上女主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女主是一个天真纯洁的virgin?女主不想嫁给表哥明明可以从反父权的角度去讲,结果也浪费掉了。战争的残酷也没拍出来,歌词也很拉,我到底看了个什么。工程师最后的American dream还挺有意思,但也就这个了
舞美和唱段中只有皮条客engineer和军官Thuy让人眼前一亮。所以整体平庸的音乐无法掩盖故事情节的严重不适感。非常典型的西方男性殖民主义视角的叙事,充满傲慢与伪善的意识形态与男权色彩,不晓得怎么被评为四大音乐剧之一的……
世上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的,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
以搞对象为名义的优秀反战片儿
就离谱。。。以美国的视角拍越南姑娘爱上侵略大兵的戏码。。。。看了开头就有一种左宗棠鸡的哽噎感 还以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能有什么玄机,火速去读了下简介,果然还是傲慢的老美。。。救风尘+痴心不改独自生下儿子的亚女。。。。要是日本拍一部南京农女爱上鬼子的剧不知会被骂成什么样。。。告辞 告诉我为什么这部是四大????
故事讲的不是很好,但也算有足够的说服力,也能自圆其说。混乱中的美国大兵和被逼良为娼的西贡女孩,美军撤离后遗留的问题。最喜欢的角色是engineer,感情很饱满,非常有感染力。
The Engineer ROCKKKK
看完上半p还跟朋友吐槽不明白为什么西贡小姐是四大音乐剧,看完好像又有点get它能受欢迎的原因白人的战后反思和自我感动对以往过错的弥补变成了一件崇高的事情,伪善地让人反胃战争是罪魁祸首,但不是推脱一切的借口故事本身有很多槽点,但是舞台效果和engineer的表演还是值得五星,把直升机开进剧院是什么犯规操作,撤离越南和American Dream那段舞台效果把我看呆女主演技令人动容,但是在engineer面前都黯然失色,全剧最佳工程师,American Dream值得起立鼓掌
上世纪末编排的剧,就不吐槽蝴蝶夫人式白人男子对东方女人高高在上的臆想了。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对战争背景下大场面的展现,美国兵撤出曼谷那段群演都好卖力,确实有种震撼感;女主和女二对手戏情绪爆发到位;最有灵性的是工程师,多亏有这个角色和讽刺美国梦那段表演,削弱了不独立的女主与摇摆的男主给人的不适。剧的制作是精良的,只是不适应时代潮流了,现代人更希望看到的是电影蝴蝶君那样的意识形态反杀。以及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曲目是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