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套房子,两家家破人亡,导演巧妙地寻找了两个家庭,一个是生活随意,看上去应该没什么正式工作的女孩,一个是落魄上校,在工地打工,有阿拉伯人的经济头脑。
他们最终都为了房子或者自杀未遂,或者儿子、妻子先后死亡,自己也自杀。
究其原因是生活压力导致,但也是不自量力,欲望无限扩大:为让女儿嫁个好人家,陪嫁品几乎搞得自己倾家荡产,同样,为了孩子上个好大学,筹划了一起倒房卖方的“好戏”,倒霉的自然是自己。
天上不会掉馅饼,自己量力而行,知足常乐是真。
不知道是我太没有同情心,还是没看懂电影。
什么狗屁希望?
那个死老头本来是没有错的,一直表面上装作冠冕堂皇的生活,住在富人区的豪华公寓里,自己却要饱受风霜的做几份工作,终于得以以自己的身份和所谓的地位让女儿得以攀了高枝。
决定要面对现实,搬到一个普通社区去住了,他作为一个丈夫他要给老婆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作为一个父亲下一个任务就是给他儿子缴上大学的学费了。
他的agenda是说这个房子很便宜的买下后,再四倍的价钱卖出去!
这样他就再也不用又做苦力又在便利店看店做几份工作了。
这个算盘打得还是很合适的,咱们也是能理解的。
这是很好的机会和很好的投资理念呀!
但是问题的本身在于他这样做本来就非常的不道德,作为非常虔诚的教徒,他总是挂在嘴上说是上帝的blessing。
但当他知道这个房子的被拍卖是被county弄错了,他没有做出让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康奈利三番五次的上门软硬兼施,最后以自杀威胁,而且他儿子还三番五次地说 ‘I feel very sorry for the lady’,他其实已经悔改了,准备把房子换回去。
但最后一刻还是为了尊严动摇了,鼓动他儿子跟警察拼了,害得儿子白白的送了性命。
这是谁的问题呢?
不管是不是新移民,也不管是不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做人还是要有基本道德的,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自己信奉的那个上帝呀!
再说说这个康奈利,其实也本无错,我从始至终觉得最可怜的就是她了。
不是在这个故事中可怜,而是在整个美国主流社会的这样的一群凭着长相坐吃山空的女性非常的可怜。
没什么正当职业,只是给人打扫房子的清洁工,长得如花似玉的,早早的结了婚,几年之后老公厌倦了,被抛弃了,之后剩下了什么,康奈里更惨,离婚后还不是老公的房子,还是住的自己爸爸30年打拼来的房子。
没什么招数,年轻时候不学无术,半老徐娘了就剩下一招,酗酒自杀!
不是很可悲么?
并且最令人不耻的是非常没有原则,最后在屋顶上警察问她是不是你的房子的时候,她竟然说不是我的房子!
岂有此理,怎么就不是你的房子了!
就算不是你打拼下来的自己挣的房子,也是你爸爸为了这个家给你和你的哥哥留下来的呀!
怎么就不是你的房子了!
那个阿拉伯一家人最后死在房子里是很不幸,我表示同情和哀悼,可是这房子最终还是康奈利的房子阿!
简直了莫名其妙。
最后骂骂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 你说无巧不成书也好,你说他是仗义帮人也好,关他什么事么?!
从头到尾他跟着缠和什么呀!
看着人家被老公遗弃就动了怜悯之心,他自己还有老婆孩子呢?!
去威胁老头的也是他,去占人家姑娘便宜的也是他,最后失误弄死人家儿子的也是他,最后坐牢的也是他,简直一个精神病人。
如果不是他来威胁老头,老头也不会觉得受到歧视,抱着房子一拼到底;如果不是他跟姑娘说一定会把房子弄回来,姑娘也不会动自杀的念头。
所以呀社会动荡,最可怕的是这种婚姻家庭不稳定的自狂自大的精神病人。
p.s.,金斯利的演技是相当的令人佩服的,平时跟人据理力争的时候一口标志流利的上流人士英语,最后儿子被射杀时真性流露,语法都没了!
女主角思维拧巴了吧,这种事儿政府的错就应该让政府负责呀,老死磕人家干嘛,弄个警察还去威胁人家,这算什么呀,这不明摆着欺负外来人吗,再说了房子只是卖了,又不是毁了,只要东西在早晚能回来,还用的着自杀吗,这都至于吗,太夸张了
职业病,发现电影涉及移民,瞬间兴趣提高一个百分点:作为新移民,更多需求是尽快稳定生活以及被移民国家的公民认可;电影的男主一马苏德一家四口好不容易移民美国,曾在伊朗任上校的身份及骄傲、花了好多钱风光嫁女、让儿子念好大学、太太过上很精致的生活…一切都需要钱,从买下郡政府拍卖的房屋开始~新移民想要被认可,首先要有自己的房产,马苏德刚好看中了凯西被郡政府冤假错案拍卖的房产,也是凯西父亲辛苦三十年还贷留下给她们兄妹的遗产,竟被她八个月就搞丢了,恰好她的妈妈和姑妈一家又将在两周后来探望她们深以为幸福的凯西小两口,实际凯西丈夫已离开她八个月之久;时间紧迫,凯西在郡政府安排协助处理搬离房屋的治安官莱斯特引荐下去联系相关的法律援助,满怀希望尽快拿回房产,谁知马苏德满打满算,四万多的美元买下这套房产,想以四倍多的价格卖出,国外之大,每个州每个郡的法律法规都不一样,从本片看来,从人性的角度以及相关法律,首先会尊重马苏德即房产现主人的意见和需求,哪怕是因为郡政府冤假错案的过失导致;当然,如果一切按凯西这边因为严重损失而遵循相关法律程序来争取也不是不可以夺回房产,只不过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更久,这样对于凯西来说,就不能对自己即将到来的家人瞒天过海;男主二治安官莱斯特,已婚育有一儿一女,太太是曾经的好友,听起来很稳定且让人艳羡的生活,莱斯特却很不以为然,反倒是凯西很需要帮助的情况让莱斯特更有机会和更有目的的去接近凯西,美其名曰帮助,帮凯西去易名警告马苏德一家、帮凯西去夺回房产…本片三位主角都在努力坚持他们的想法,马苏德坚持要通过这个房产成为人上人,凯西坚持要尽快夺回房产,莱斯特坚持要帮助凯西、无论是否通过合法途径也要夺回房产,而最终,他们的坚持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每次看到悲剧情节就会想,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去坚持呢?
如果迂回些,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呢?
坚持,可以说是一个趋向美好的名词、形容词,也是一个动词,坚持我们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变成美好的现实,但是在坚持的路上,我们选择了危险诸多的捷径,更多的就是不安全的因素而不是稳定的成功了~
这部片子,还是04年,上大三时候,坐在寝室的窄小床铺上,看过的。
莫名的喜欢此类电影,并非热衷或者情绪多么起伏,而是七八年过去了,仍然记得一些情节,沉默的上校如何handle他的生活,为了女儿,出去做工,多年的生活,又让他谨记为人的体面和光鲜,最后不得不牵着老伴的手,离开人世。
没有什么需要责怪和可以责怪的人以及事,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如此生活让人疲倦,疲惫当然生活也并非总是如此上校在美国的经历,为何需要同情?
他在自己的国家也许伤害过更多的人呢?
这些都是生活的片段,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值得每个人去探寻和思考,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自己
第一次看[House of Sand and Fog],是寒假时在电影频道。
影片放到1/3时,电视突然没有了信号。
于是,猝不及防,我被无情地抛给了黑暗。
再看这部电影,已是两个多月后的现在。
一直不断猜测的关于“房子最终的归属问题”,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影片中文译名[尘雾家园],我不知道那一团团一阵阵雾气,是真实存在,还是人工制造。
反正,雾中的夕阳,雾中的大海,雾中的树林,都甚是美丽。
当然,那栋雾中的房子,那个尘雾家园,也深深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退伍军人携妻带子,从伊朗来到美国,买下这栋房子,他要过安定的生活;刚刚离婚的女人,不愿放弃这栋父亲用三十年才还清贷款换来的房子。
于是,这所房子成了矛盾的会聚点。
军人把安定生活寄托在了这个房子,女人把对父亲的回忆也寄托在此。
然而房子周围的雾气越来越浓,悲剧终于发生。
尘雾遮住了双眼,家园于是越来越远.....
很多人都电影人所有的人都没有错,当我们看到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们就会拼命的抓住,女主角职业低微,又被丈夫抛弃,房子是唯一的希望,或者是唯一能让她继续沉沦的资本。
本金斯利也是极其渴望拥有这座房子的,种族主义似乎笼罩电影其中,一个异乡来的新移民者极其希望拥有一个能容下自己与家庭的港湾,谁都有足够的理由得拥有这所房子。
如果说女主角还有可怜之处,男二号不值得一提,总结是他们有权追求自己的生活及权益,当希望不是建立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我们的生活或许有很多的不幸,女主角不幸,男二号生活沉闷,但自己追求的幸福能建立在别人努力获得的幸福吗?
电影的结局感觉是为了强调冲突而显得有些刻意,但那一刻我真的哭了,我突然想到中国的强拆,我也从来不知道,原来一所房子对美国人那么重要......但戏中另外一点却让我思考,这个结局是谁导致的,就像中国现在的强拆一样。
请允许我以小报的口吻总结一部事实上令我肃然起敬的电影。
幸福成为歧途=3个一根筋+混混县政府。
我试图严肃的说出我的感想,但就像片名:sand and fog尘与雾,这种方式可能是更诚实的。
因为这部人性悲剧的电影内核,我认为是荒谬这个古典但一直困扰我们的人类命题。
这个电影的故事定律多么像中国当下发誓脱贫钉子户、渴望幸福的新城市人安居需求、追逐财富的发展商和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
感叹美国电影可以将一场房产纠纷拍到竞争奥斯卡的份上。
不动声色地,将主题引向人性、引向潜在的文化冲突。
我们这个房产纠纷最大国却只能停在小报新闻层面。
如果在我国,这部电影只能被拍成3个一根筋+混混县政府,最多玩个黑色幽默样式做反对派骗奖。
作为一个烂番茄小组成员,不免想到杞人如果在世,也会为我国最牛钉子户在电影领域的落后再次发出哀叹。
A mock of the American dream.Connelly is really really beautiful!!So beautiful that you can forgive her if she did any terrible thing even ruined the world.Back to the movie, there were two main scenes in it.First one was the house. Because Connelly forgot to open a mail from the government what was asking her to pay the taxes. Everything almost begin here. The government confiscate her house for a punishment and the house was auctioned off afterwards. Kingsley know this auction and buy that house immediately. Because the price is so cheap that he can sell it up for four times of the price. Everything looks like nothing wrong, just a government action and a transaction.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house was a heritage of Connelly's father, so much memory in it that Connelly don't wanna lose. Kingsley definitely wouldn't consent to her request.And the second one in my opinion was the moment that the boy take the gun pointed to the policemen but suddenly got shot. Two scenes looks like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in it. But when I think about it deeply, I figured it out that all of them just have a little mistake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n, everyone is just doing the right thing. However, it let to the irreversible result.
看到片子开头一家人在海滩上跑的镜头,我就知道自己会喜欢上这部片子...剧本也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情节很紧凑,矛盾很突出,演员很出色,又是一部不太挑得出毛病的好片子。
片中的三个主人公,一个想in,一个想out,一个想 change,最后谁都没有如愿,围绕着这么一幢海边小楼,谁都没有做错,但悲剧就这么发生了。
但我觉得他们都错了:他们都太自我保护,没有去相信别人,这是这个故事的悲剧;但恰是我们这个不让人信任的社会才会造成他们这样的心理,这才是最大的悲剧...我们的人生就像一个茶几,充满了杯具和餐具...
一个揪心的故事。很沉重很压抑,可是谁都没有错!詹妮弗·康纳利这么老了。本·金斯利长了一张大反派的脸本片演执拗的上校。打酱油的妇女援助中心员工,看着面熟,原来是泰坦尼克号中女猪的势力妈妈,弗兰西丝·费舍,有点分不清她和玛吉史密斯。片头上校在女儿婚礼上的那段话很精彩。
At the end, the kid losted...
每个演员都是这样那样的出色
有时候毁灭了我们的生活的,并非仇恨,而是我们抱有的希望。
剧情坑爹。。。
被相对立的希望所杀的人们,Kingsley和Jennifer都好。
悲剧性、文艺感乃至某些镜头和转场都有种小题大做的刻意感,三个人物的塑造都比较简单化,警察和凯西的联系及其个人的转变尤其简略,只看到了凯西的偏执。 @2020-05-02 13:44:55
都是房子惹的祸,我一直在想【维多利亚一号】。★★★★
我们往往忘记了天空和土地。
看海报误以为是英伦庄园片,詹妮弗·康纳利和本·金斯利表演非常出彩。
Jennifer Connelly眉宇间的不安和绝望;Ben Kingsley作为退伍上校的隐忍和偏执,以及儿子被杀后的崩溃和孤注一掷,让这个悲哀的故事残酷指数不断升级。在结尾处戛然而止于最高点。演技派就是厉害啊。
比较一般的电影。
节奏 慢
It's not my house.
不是因为片子不好 而是因为 接受不了
房子的冲突。都是不如意的人啊。里面有扮演恐怖份子女人的人。还算好看吧。
远离任何没有能力打点好自己生活的人。
Jennifer Connelly
有时候毁灭我们生活的不是仇恨而是希望。电影高贵深沉,剧情推动紧张而沉稳。人性的光辉和丑恶,坚强和软弱,都历历在目。
都是傻逼。人为什么总是不能听从理智而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