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下午,我买了一张超大容量的盗版DVD。
先看了一个姓顾的导演《爱情故事》。
依着这名字,我想找到温暖的爱情故事,我甚至还和女朋友夸下海口,这是一部好看的片子。
之后,我们没有快进,一点点切入。
缓慢的镜头,昏暗的光线,连说话都轻言细语,还算漂亮的女主角,特别女化的男主角。
看到中途才明白是一三角恋爱关系。
两女一男,A是一校园歌手,形象文弱;B是一开朗女孩;C是一内敛女孩。
都是同学。
A(男)喜欢B,C喜欢A,B喜欢A又故作无谓。
才知道B患了白血病,将死。
于是,三个人彼此暗示,终于在病房吐露了各自秘密。
一次烧烤聚会,他们彼此讨论同性恋,声称A是。
又称B和C是,是时,她们竟真接吻,完后才知是玩笑。
这一镜头,我不明白导演是在暗示什么:尊重同性恋者?
一次意味深长的爱情暗示?
这次讨论又在病房里出现一次,A说的。
与剧情和人物有什么关系,我一时不能明白。
莫非在说明他们三人间小心翼翼的关系,大家都在隐藏,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吐露真相,怕破坏三角的和谐?
于是,大家相互暗示,而不愿意伤害第三者?
旋律很慢,慢的仅剩漂浮的音乐——莫非这就是爱情的背景。
男女主角,有着阴柔的性格,甚至那一男主角也中性的很。
当然故事探讨的更深一些:爱情和死亡。
主题很大,显然导演处理的不够细密。
内容的空洞和故事的简单,也难名副其实。
死亡与爱情自古以来的永恒主题。
故事淡若止水,并非嚎啕大哭就是好电影。
导演没有更深的体现他们的爱情前戏和矛盾,只是以爱说爱。
这部电影我给打50分。
再之后,我们嘘口气,看《红河》。
我喜欢电影的名字,它又把我带到了远方,远方有传奇故事。
一个越南姑娘阿桃,目睹当过兵的爸爸被地雷炸死,之后神志出现轻微伤痕。
被声称姑妈的女人带到云南一个理发厅,按摩。
阿夏单身,43岁,有一套音响,靠摆摊供别人唱KTV混生活。
他认识理发厅老板娘,一次正偷油,帽子被阿桃抢去并叫他爸爸,自此结识阿桃。
阿桃印象中的爸爸就有一顶同样的帽子。
她胸前一直挂着爸爸和自己的照片的圆形饰物,常常打开,视若珍宝。
阿夏用每月200块雇佣了阿桃在大街上陪人唱歌。
天真无邪,漂亮的阿桃为他赚了很多钱。
阿夏仅有十六七岁,总叫阿夏爸爸。
却不幸被当地一地头蛇沙巴看中,要买她。
一次阿夏和风流女子云雨中被阿桃阻挠,阿夏打她并推出房间。
他们趁机劫持而去。
终于,阿桃还是逃了出来。
阿桃总是躲在阿夏摩托三轮的车厢里,到乡下去,逃避沙巴的追捕。
在溪水中,阿夏的鞋子冲走了。
到了一处有火车经过的街道,阿夏去打电话,回来时候却不见了阿桃。
他忙乱的去寻找,心如刀绞(因为随时都有可能被沙巴捉去)。
这时火车来了,隔断了两处的连通,只有等长长的火车穿过,才能看到街对面。
阿桃在火车这边,也看不到阿夏,忙乱,不知所措。
终于(我多喜欢这个词),火车过去,看到对方。
阿夏生气打了阿桃,从她怀里掉下一只崭新的皮鞋和纷乱的硬币。
这个细节绝对经典,一个常有灵感闪现的导演才能做到。
终于,他们没有逃过这劫。
沙巴还是绑走了阿桃,阿夏被打断一条腿。
也是在那个等火车的地方,阿桃用枪打死了沙巴。
阿夏和阿桃被警方带走,阿夏判刑5年,阿桃遣送越南。
分离那一刻,阿桃追着警车,她还是咬到了阿夏的手指(阿夏是瑶族,举行婚礼时女的咬男人手指表示:咬指永相伴),无法割舍的情感此时是燃烧的。
它足以令铁石心肠融化。
理发厅老板娘来探监,才告诉他沙巴只想让阿桃做他的干女儿。
一场误会引发的悲剧。
无语,只能无语。
阿夏于一次的野外劳动,听到远处类似阿桃的歌声“红河,有两条鱼……”,古老的歌谣在歌唱爱情。
阿夏不顾一切朝歌声奔去,渺茫的河水和山野。
此处的女子正晾晒布匹,单薄的布匹在风中飘摇,人已被老板叫回室内。
女子到底是谁,显然不是阿桃。
她被遣送越南后,就没有了讯息。
电影自此剧终,导演卖了个关子。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爱情故事在哪里——没有比这部片子更能证明的了。
导演一会伏线千里,一会柳暗花明,拍的很艺术,却又在情理之中。
不管人物性格还是故事情节,都超出了我的阅读范畴——这也是我喜欢远方的原因。
2009-4-26于松江九里亭民房
忘记是如何在优酷上搜到这个电影的了,作业太多,因此打算看一个电影解压,既然那么有缘找到它,就看它了。
看完了之后,我发现这个电影没留给我什么难以忘怀的情节。
如果我还是一个对感情很懵懂的中学生的话,我会非常无敌霹雳喜欢这个电影,可是,我已经不是了。
剧情很老套,三角恋,暗恋,明明喜欢却不说出口,持续当朋友多年,绝症……但偏偏就是这些老套甚至有点俗的剧情让我们觉得很真实。
的确,现实生活中并无多少轰轰烈烈的爱情,我们身边大多数的爱情终究是平淡的。
记得初中时候比较迷恋爱情故事,当中不乏像《爱情故事》里面的主人公那样的人,明明深爱,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说出口,有些“伟大”的人还因为自己喜欢的人是好友深爱的人,于是决定退出,殊不知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爱情不是物品,根本无法让给任何人。
Ta爱你,你无论如何不接受也不能让Ta爱上你希望Ta爱的另一人。
就像小臻所说的“不喜欢一个人是很难接受他的。
”人有时候是很傻的,特别在爱情面前。
1、“上一次,你在医院里说,你从读书开始就喜欢我,什么意思?
喜欢了7年啊。
为什么你一直都不跟我说?
”“呃,我想等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再跟你说。
”好的时机,什么才算一个好的时机?
像影片中的那样,知道两个人将要分开的时候吗?
等到自己喜欢的人要离开自己了的时候吗?
如果不是阿Ling患了绝症,如果不是阿Ling发脾气,问Rex是不是喜欢自己的话,Rex会说吗?
他打算一辈子都不说吗?
或者是,他即使是喜欢,也宁愿和阿Ling一辈子当朋友?
这显然不可能吧。
其实时机没所谓好与坏,如果真的喜欢,为什么要等那么多年都不说呢?
等到即将失去再去珍惜,那么虽有意义,但也失去了很多。
可能你怕说了之后两人可能连朋友都做不了。
的确,如果遭到拒绝,无论当初两人感情多好,关系还是会变质的。
很矛盾,不过世界本来就充满着矛盾。
看你怎么想,要一辈子当朋友还是豁出去赌一赌,成功了,就赢得爱情,失败了,失去了友情,你选择什么呢?
2、“如果我死了,你不可以爱上别人,除非那个人是小臻。
”这个更傻,限制了别人的感情。
如果Rex真的和小臻在一起了,那么他是因为什么原因,以什么样的感情和小臻一起的呢?
因为答应过阿Ling,所以要和小臻一起?
小臻是替代品吗?
又或者是Rex其实本来也是喜欢小臻,只是阿Ling太显眼了,自己一直没发现。
当Rex看到小臻给他的歌词时,Rex的神情甚至眼泪让我觉得,他似乎后悔一直没发现小臻的感情。
四年了,Rex一直等待,还有改变自己尝试猪大肠,是因为对阿Ling的承诺,还是对小臻的真感情呢?
这是看完之后乱七八糟的思绪,的确很乱,想到哪写到哪,懒得整理了。
一开始是因为有江若琳和文咏珊才看的,但看了只后,就觉得很失望,从看这部戏的开头就很容易的知道REX喜欢LING,阿樽喜欢REX,之后的剧情都很简单,平常人都猜的出来,没有什么神秘感和让人痛哭的感觉。
看电影,不一定是去计较情节是否老套,结局是否在预期之中.香港的街道,渔市场,苍翠的山. 唯美的景观与轻轻的音乐,加上淡淡的情绪,涩涩的爱情. 看如此电影,不失为假期的一个享受.当初纯粹就是因为电影封面漂亮就买下了.想不到里面居然有一段引起强烈共鸣的情节,令我泪留满脸.LING在病床上说,我是一个快死的人,有什么资格去爱人,有什么资格被人爱. 怎么能让别人把时间浪费在我身上?那种对死亡已经坦然接受,但就是不舍得去耽误别人的心情,仿佛感同身受.
一部好的电影往往能不动声色地直达观众的内心。
没有浪漫的风花雪月,没有甜蜜的誓言,《爱情故事》用最细腻的手法、最温柔的方式述说纯真年代的那些爱情故事。
一直认为文字是自己最得意的表达方式的我,此刻竟然却不知从哪里开始。
感受太多的时候,总怕表达不出最真实的初衷,因而亵渎了久久不能停止的感动。
喜欢电影的原名“basic love”,也许我更喜欢自己的翻译“爱的根基”。
简单地说:有一种感情永远没法忘记,有一种心跳永远无法停止。
爱着的人,自然能懂;爱过的人,亦更能体会。
对于爱过的人,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结局,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心里总有一个位置是属于那个人的。
留下的,也许不一定是爱,但一定是一种坚定的信赖,任很多人都无法替代的信赖。
相信某一天,当你想到时,一定有他出久违的笑容。
电影给的感动,源于它勾起了我们自己的故事。
爱情、友情、梦想、生命。
相爱的人总是心有灵犀的。
爱与不爱,一言一行足以说明。
电影用三个人述说了属于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爱情,永远都只是两个人的事。
正如在阿Lin g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这份爱情从来就没有她的位置,于是,她无须努力也知道自己赢不了。
况且,爱情从来都不是以输赢来定义的。
有一个片段总是让我想起:当阿Ling躺在俊伟身上他们的那段对话。
“——你喜欢我什么呢?
”“——爱,是一种感觉。
” “我一直以为你喜欢的是小樽,你为什么不喜欢她呢?
”“——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这句话看过、,但直至从主人公俊伟口中说出来才能如此接近这句话真正的生命。
“如果我走了,你不许爱上别人。
…除非那个人是小樽” 爱情,友情在这一刻都展露无疑,电影到这里已经完成了它要表达中心的使命了。
我们的青春里,有简单的爱情,也有纯洁的友情,而这两种感情一直都在陪伴这我们。
喜欢江若琳,喜欢她把阿伶诠释得如此自然而富有生命力。
说不上多漂亮,确很有亲切感。
更喜欢阿伶这个角色,总是能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用最真诚的心对待身边的人,也用最虔诚的心对待生活。
对她而言,日子不长,却将每一天都用心丈量。
有一段,在友情和爱情十字路口不知该往哪走的时候,于是她哭了。
或许我能感受她的感受,对于生命两个最重要的人,怎么取舍都是失去,最好的办法是能同时拥有。
而这对于一个即将宣告离去之日的人来说,是一种多大的奢望。
看着她在病床上对这个世界的眷恋,我也顺势哭了。
“顺势”这个词好像很突兀,但我想不起其他的字眼了。
那是种不知不觉的举动。
我想如果现在在病床上的人是我,我又会怎么办呢?
我会有勇气活下去吗?
听着周围的人说,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对于别人,我们总能不痛不痒,或者出尔反尔地这样劝别人,其实有些事实,每个人的心里都一样清楚。
如果我真的病了,也许就不会为了那一点小小的希望去斗争的吧。
对不起,我本来就是那么没用的一个人。
是什么让自己泪流满面呢?
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吧,在这个世界上给与你生命的人,还没偿还一点点的爱呢,就这么不负责任地走了。
走了就算了,还要留给他们这么多的悲痛。
那还有什么能让自己泪流满面呢?
原来,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我还没结婚呢,没有遇到这辈子上帝说的另一半;我还没有小孩子呢,我最喜欢的小孩子,我还没有呢。
就这两样,就足够让我紧紧地抓住这个世界了。
如果,就这么走了,我怎么能笑得象阿伶那样灿烂呢?
可是,有多么的不舍就有多么的美好,有那么多的美好,到时候也会选择幸福的微笑。
爱情不用错综复杂,不用周遭折腾,不用歇斯底里,因为总有一天会累的。
那就做一个有容乃大,内心平静的女孩子吧,其实这样,爱情也会在心中风生水起的。
一部小成本的小爱情港片是需要剧情需要配乐需要清新不做作的演绎彭顺这部纯爱电影剧情一般般配乐比剧情好很多小樽很清新阿ling让我想起悠悠 不清新了阿希:其实我在学校就留意你很久了我是认真的小樽:我不明白有什么是不可能的REX:我喜欢你我想可能是一种感觉阿Ling:你可不可以答应我一件事我死了以后不可以喜欢别的人除了小樽小樽跟阿Ling喜欢同一个人她们都没有说出来当小樽尝试跟阿希在一起她发现:其实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不接受阿希就是因为他我才知道你不喜欢一个人是不可能接受到他的所以我也知道REX是不可能接受到我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喜欢的是你小樽的主题曲__________旁观者.伤流光 开心的泪看她跟你 在散聚若你缅怀谁 我也肯扮成谁代知己今后 爱下去恨我旁观者清竟迷失去路瞒着情感多年做友好成全大家将爱换恩情 不用报其实你 可能早知道原本 想苦笑着旁观和她结局圆满 我带泪狂欢我把爱融入你们让你有我这后援期望有轮到我占一半恨我旁观者清竟迷失去路瞒着情感多年做友好成全大家将爱换恩情 不用报其实你 可能早知道若这旁观者的伤痕要表露难道拿姊妹眼泪抹好人人受伤三角下这残忍定数明白爱 怎能不知道忘掉我 都忘了倾诉情感 即使止步至少可以 梦一套 作一套
【Basic Love。
】喜欢这个英文的翻译,根基之爱。
Ling,小樽,Rex。
两女一男的故事。
一出仍是三角恋的故事。
【男女之间,是否存在纯洁的友情?
】“就算毕业之后,我,你啊,小樽啊,感情永远像现在那么好。
”这是生日的时候Ling许的愿望。
她是那么地高兴,收到Rex做的傻傻的pizza,以及好友小樽的手链。
镶嵌着各自的英文名,三个人都各自有一条。
毕业前的那场音乐会,Rex创作曲子获奖了,名字叫《旁观者伤》。
只是那时候的曲子不太完整,缺少了歌词。
只是那时候的曲子太过沉默,未能透露创作者的心声——那个他一直想要传达到的爱的对象。
晃眼之间,三人顺利毕业了。
随之一些东西在悄无声息的变化着。
比如,Ling被确诊为白血病,所剩时日不多。
比如,小樽身边出现了某男,正希。
比如,Rex对Ling的感情渐渐浮出水面。
……看似单纯的友谊,早开始了质变。
只是量变的感情还未在正式的宣告中升华而已。
这升华,只是时间和机会罢了。
【所谓结局,如此理所当然。
】女主角得了绝症,仍是坚强,男主角不可能不置之不理。
这是套路。
女主角得了绝症,仍选择放弃选择爱的权利,这是伟大。
但还是套路。
女主角得了绝症,男主角大胆地表白,隐藏了七年的感情,但仍被拒绝。
这是套路。
女主角得了绝症,男主角表白,但他们都貌似忽略了好友小樽的一直掩埋的感情。
女主角得了绝症,为了那些所谓的正当理由,起初抑制了自己的感情,可是还是舍不得放手。
因为另一个朋友,把自己的感情隐藏得密不透风,很实很实。
是另一个朋友的成全和委屈,让他可以陪她度过最后的那些幸福时光。
他在飘荡的小渔船上,听她低低细语,只是那句“除非那个人是小樽。
”让我想起了一些类似的片段。
爱情故事的结局,好朋友之间不是两败俱伤,就会有一人退出。
是为了另一个人朋友,又或是为了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所以,当Ling辗转去远方的时候,她仍旧把悔恨,希望和祝福留给了他和她,小樽。
她以后那就是她的圆满,他们的完整。
【旁观者清,旁观者伤。
】一直的在路上,小樽看得很仔细。
小樽看得很累,也很苦。
爱与被爱存在着那么些些不可思议的现实中,离自己很近,但怎么也不属于自己。
抓一把空气,狠狠地吸口气,尝到的却满是苦涩和心酸。
疼痛着,把自己的感情埋葬于千万深的地狱里,然后试图假装着自己伟大,祝福某某和某某。
微笑着,和另个人勉强在一起,但始终无法接受对方。
记得Ling离开的时候,她还是决定把作好的词给你,那是她离开前的送别礼物。
因为那是最能代表她在这个故事里,所担当的角色。
四年匆匆流逝,在Ling的墓前,小樽和Rex重逢。
简单的寒暄后,Rex以“我知道有家潮州菜馆的猪大肠很好吃……”结尾。
镜头拉长,小樽疑惑,之前的Rex是不爱吃的,可是现在……于是,Rex傻笑。
小樽微笑。
【其实,你也忽略了昨天错身的那人。
】小樽。
一直的作为旁观者,看得太过清楚,看得太过完整,所以伤了自己,也无所知。
而正希,那个一直在小樽旁边的人,把小樽的事也看得很透明。
所以,他伤了。
因为不懂,因为不解,因为他为小樽难过,为他不值。
看看身边,那个昨天牵手的人,早已不再。
因为心里的牵挂,所以奢求暂时会有新的人来替代他的位置,但是始终显得那么的牵强。
所以,也不好意思只能告诉现在身边的人,对不起。
你是我们这场爱情故事里的旁观者,而我,成了他们那场爱情故事里的旁观者。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只是旁观者伤,旁观者喜,又有谁知呢,又有谁注意呢?
自己舔自己的伤,自己抚慰自己,也算是一种方式吧。
伍乐城的曲风未改变。
一如既往。
而林夕的词,也一如既往的很贴切。
有了词,才叫歌。
才演绎得完整。
PS:附注下歌词。
流光 开心的泪看她跟你 在散聚若你缅怀谁 我也肯扮成谁代知己今后 爱下去恨我旁观者清竟迷失去路瞒着情感多年做友好成全大家将爱换恩情 不用报其实你 可能早知道原本 想苦笑着旁观和她结局圆满 我带泪狂欢我把爱融入你们让你有我这后援期望有轮到我占一半恨我旁观者清竟迷失去路瞒着情感多年做友好成全大家将爱换恩情 不用报其实你 可能早知道若这旁观者的伤痕要表露难道拿姊妹眼泪抹好人人受伤三角下这残忍定数明白爱 怎能不知道忘掉我 都忘了倾诉情感 即使止步至少可以 梦一套 作一套
喜欢小樽,她爱的隐忍,爱的成全.同情阿Ling,没有时间去好好的爱,甚至到死都要为好友着想.幸好,结局,REX遵守了她死之前要他答应的事.在她死后不能爱上别人,除非那个人是小樽.经过4年,他们换了新的造型.最后,他们还是在一起了.爱情哪管时间有几多.
男的带上眼镜像元彪和黄义达的混合体,摘了眼镜竟然没法看了;江若琳确实像阿娇,但是问题是她像是男主角的妈妈而不是恋人,太老了扮相;竟然见到我的偶像石兰,竟然到hk演妈妈去了~
这部电影我的情绪牵引了很多人看,中立的角度看这片子内容其实很简单,故事情节其实也并不十分突出的感人。
但是可以令我为它哭,或者编剧不是大导演可能是个新人,但是已经很不错,拍摄手法我个人觉得挺应景。
至少可以促动我。
如果置身其中去看这部片,是可以让自己哭得。
既然给了门票就要有意境去看。
画面干净,精致。情节尚可。
虽然剧情有点俗套。但是香港偶像剧算是一个突破吧。小樽好好看。
都是青春啊~
文咏珊很漂亮,剧情≈0。
当年好喜欢里面主题曲啊!觉得文咏珊真心超精致超美的。然后男主像文弱版汪大东
文咏珊真漂亮
人物关系纠结得好..哎
剧情烂到家.
纯洁的爱情总有偏差,总也凄美。这电影竟是用移轴镜头拍的。
愛情小品
有两美女打啵的镜头哈哈哈。故事比较无聊。画面还好。
典型香港小电影 不错·
小樽真是好优啊。。。我什么都看不到啊。
抄的也太彻底了吧。。。
一般咯~
只因为有Janice man
2个女主角挺美。故事还一般。
给星得时候我犹豫了。最后把这星给了配乐。
剧情俗烂,但好在演员养眼,又是happy ending
难得的港式清新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