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有两处大场景,绿意盎然的山区和冰凉冷漠的城市,这既是现实的写照也是两种意识思维的底色,温暖的人情与冰冷的规则,而电影通篇便是这两种思维的碰撞。
公司把猪交给小女孩家养,说好养大就交回给公司,但小女孩与猪日久生情,结果当猪被带走后女孩便上演了一出千里寻猪。
当中动物解放组织的加入更让故事一波三折。
导演在电影中不时强调规则的重要性,例如当司机在没有工伤保险的前提下拒绝为公司办事,当“格伦”在翻译中违背组织定下的规则被温柔的老大狂扁并逐出师门,最后当猪快被宰杀时用感情和眼泪是不行的,因为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纵使老板不缺钱,但猪也是她的,不能因为你弱你穷你就能抢,老板就要给,给是人情不给是应该的。
庆幸的是小女孩早就留了一手,按规则办事,我买。
成交!
如此看来只要遵守规则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捣乱的动物解放组织只能锒铛入狱。
那规则真的能绝对公平吗?
未必,再严的法规也有漏洞,所以导演在最后让一只小猪逃了出来,这与电影前面小女孩放走小鱼的镜头遥相呼应,我想网开一面也是人类对待生命应有的智慧吧!
导演想表达的太多,导致看完后难以消化。
电影最大的核心,也是人类的一个矛盾点,我们烹饪(“虐待”)各种鸡鸭羊猪,曾想过他们的感受么?
两种看法,一:这都是它们的命。
二:他们是自由的,不该被吃。
我觉得,它们虽可怜,但却是人类的必需品,要么吃不管它们的屁感受,要么当一个纯粹的素食主义者。
其次,导演想讽刺的,就是当今社会的原则,只要你有一只24k纯金猪,你就能拥有一只超级猪,只要你有钱,有钱,有钱,你就能换来你想要的一切。
还有,超级猪,好丑,而且也不萌。。。。
看电影之前我没怎么看别人的影评,没想到豆瓣上的评价竟是如此平平,更让我惊讶的是,很多针对剧情和人物的批评,言辞之间透露出评论者对于电影的主题似乎知之甚浅。
为了我结尾十分钟飚出的一公升眼泪,打算在这里写一写,我凭什么认为《Okja》是一部应该得五颗星的电影。
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远远低于它在国外网站上的评分,我想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电影涉及的主题在国内没有像在欧美的大众文化中那么广泛而深入的被讨论。
好多影评简单的称之为“动物保护”,其实不太准确。
因为这个电影不是讲如何保护栖息地、保护物种多向性,也不仅仅是“动物权益”,而是“动物保护”这个大的话题下面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人要吃肉,而肉不够;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手段去获得足够且廉价的肉呢?
说到这里,其实你应该想到了,在国外和这个问题结合最紧密的运动就是素食主义。
换言之,欧美文化里很多人吃素不是为了养生、修身、参禅,而是为了“不伤害动物”。
这些人认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去批量化生产肉,这个过程是残忍的,因为被生产出来的动物没有享受过任何生命的乐趣,反而是被人类残忍的结束它们本已经凄惨不已的短暂生命。
如果你看过一部介绍美国批量生产的肉类加工产业如何残忍和不安全的纪录片《Food Inc.》,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动物保护”这四个字不足以涵盖《Okja》这部电影的议题。
诚如有些评论里说到的,用一部商业片来讨论这样一个议题是很有风险的,因为这个话题本身就颇具争议性,基本上是正反双方各执一词,不是你指责为我幼稚、无政府主义,就是我谩骂你残忍、没良心、不人道。
然而就像众多类似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一样,“素食主义”其实是一个人类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分工高度细化之后产生的一个道德悖论,没有是非黑白那样的简单两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影片里面的动物保护组织“动物解放阵线”让很多观众不理解:他们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傻、那么幼稚?
他们的行动是不是没有过脑子?!
事实上,在欧美国家真的有很多类似的动物保护组织存在,电影里出现的"ALF"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组织,他们最常干的事就是偷偷潜入动物园、试验机构什么的,去解救被困的野生动物。
他们的做法看起来充满正义,其实并不能真的帮助到那些动物,因为对于很多狮子斑马来说,他们已经没有家可回了,栖息地被毁,动物园已经是它们目前最好的归宿。
可是这些动物保护组织的人依然会去“解救”动物,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动物保护”非黑即白,他们只认定他们眼中看到的事实。
换句话说,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很偏激,也很激进,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里面的几个蒙面小哥看起来那么逗逼。
自己都要晕倒了,死都不肯吃一口番茄;为了把Miranda公司进行残忍的动物实验的真相公诸于众,不惜违背女主小姑娘的本意,让已经被救出来的Okja再度猪入虎口去受折磨、拍录像。
观众眼里看到的个性矛盾、甚至有些扭曲的ALF头目小哥,在我们眼里可能是“怪怪的哪里不对”,可是在“素食主义”盛行的欧美大众文化里面,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一些偏激而极端的所谓“动物保护”的组织和人的脸上。
也就是说,意淫出来的“好人”只不过是凡人而已,甚至面对“坏人”的暴击毫无还手之力,根本就是“幼稚可笑”。
有人说ALF行动失败后和暴徒街头互殴的段落凌乱无序,看不出用意何在。
我想说,这可悲可叹又可笑的凌乱无序,正是让观众看到在人们意淫出来的黑白分明的社会中的所谓正义象征是有多么的不堪一击,也是让女主小姑娘看到她原本寄予希望的“拯救者”其实根本没用。
电影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当Okja暴走在舞台上发狂般咬住小姑娘的手臂,这时候ALF头目小哥不假思索地捡起一根金属棒冲过来就要打Okja,从他焦急的表情和高喊小姑娘名字的样子,是人都能看出来他是要救小姑娘的“好人”,可是小姑娘却拼尽全力挡住了那根铁棒,眼神里全是让他放过Okja的哀求。
在这一刻,小哥的表情也怔住了,他一时间应该也意识到,自己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自己到底该救哪个?
所以这个隐藏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混战里得出了答案:他也只是个凡人,还是个谁也救不了的弱鸡。
这是电影里对英雄和拯救者的第一重颠覆。
第二重颠覆在于一心要救Okja的小姑娘。
相对于“无良奸商”和“反叛英雄”,小姑娘的角色更像是我们普通的吃瓜群众:过着自己的日子,吃着河里的鱼和后院的鸡,直到有一天自己家的宠物被夺走了!
从没想过什么“动物保护”、“素食主义”、“动物福利”的小姑娘是凭着天性善良和自己与Okja的生死之交在战斗,她一路追到纽约,就是要把Okja救回家,当ALF小哥跟她讲了一大堆什么无良奸商的动物实验后,她也没有想过什么拯救世界,她只是要带自己的好朋友回家。
可是当事情出乎她的意愿发展下去之后,小姑娘见证了ALF的溃败,这个时候她仍然坚持不懈要去解救Okja。
照理说,故事讲到这个地步,小姑娘应该是被塑造成“英雄”和“拯救者”了吧,可是剧情又把观众耍了。
当他们一行人冲进畜栏和屠宰场,看到眼前数不清的超级猪的时候,我想每个观众都会和小姑娘一样被震惊了吧:我一心想救Okja,以为救了它生活就可以回到从前,可是现在你TM告诉我这些都是怎么回事???
试问,经历过这一遭,小姑娘以后在和Okja玩耍的时候能不会想到那些望不到边的“肉”吗?
不得不承认,从这里开始我的泪腺就不受控制了,特别是他们俩从畜栏中间那条路慢慢走出去的时候,小姑娘的脸上有胜利吗?
有开心吗?
都没有,只有绝望。
电影在这里对英雄和拯救者进行了再一次的颠覆:她也许拼尽全力能救的了Okja,但她能救的了它们中的每一个吗?
其实看到这里我对导演颇有怨恨:就问哪个吃瓜群众看了能不戳心?
特别是戳心了我又能怎样?
我既救不了Okja,也无法停止吃肉。
更别说,我这样的吃瓜群众还不拥有小姑娘他家那种天然有机农场,还天天消费着养殖场生产的鸡鸭鱼肉蛋奶。。。
《Okja》不让观众安心的做那个英雄梦,同时它逼迫人反思,我们为什么救不了那千千万万个Okja。
这就是我在开始提到的影片的议题,如何解决“人要吃肉而肉不够”的问题所涉及的道德悖论。
在试图问答这个悖论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把世界看做了简单的黑白对立,并且想当然的给自己贴上正义的标签。
殊不知,对立的一面根本没人,对立根本不存在,因为这是一场分不出敌我的“混战”。
至于电影里面的反派,蒂尔达女神扮演的无良奸商姐妹花,也是颇具特色的亮点。
妹妹Lucy本身就已经够分裂了,她在处理超级猪冲撞商店的丑闻时将这种分裂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边态度坚决而冰冷的处理丑闻,一边为小姑娘被暴力对待表示忧心,一会儿又兴致勃勃地策划起“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公关大戏。
但是让同一个演员饰演双胞胎姐妹俩就更加强化了这个“奸商”的矛盾形象。
姐姐Nancy比妹妹Lucy更加厉害老道,丝毫没有任何温情的掩饰和做作,看够了Lucy花样作作作的观众一下子看到这个板着脸毫不留情的姐姐,说不定都还有点松口的气的感觉。
可是姐妹俩就是板上钉钉的坏人么?
Nancy在结尾处的话很值得回味:“我们只是努力工作的商人!
” 虽然跟残忍的动物实验比起来,Nancy的辩白似乎苍白无力,但是Nancy接盘的时候对手下说的话可谓振聋发聩了:“没关系,只要价格够便宜,人们都会买的。
” 是不是很讽刺?
让这种无良奸商能够发展壮大的,正是每一个花钱购买的人。
然而在这个生产分工高度细化的后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小小齿轮,谁也停不了转动,试图停下来的人只能粉身碎骨,那我们面前似乎只有适者生存这一条路可走,要适应的就是“趋利避害”的经济学规律。
为了把这个讽刺效果加到最大值,女主小姑娘救出Okja的方式也是通过“等价交换”。
她用金猪跟Nancy买了“活着的Okja”,因为只有金钱能够打动控制着屠刀的奸商。
一转脸,奸商Nanacy就吩咐手下,安全护送她俩回韩国,确保“我们的顾客获得满意的服务”。
是不是很可笑,什么卧底计划、抢劫计划统统无效,最后救出Okja的是爷爷用积蓄换来的金猪:这个社会只有钱说了算。
看到Okja被救出来,我想大多数观众都没有觉得欢欣雀跃,因为胜利的不是所谓的正义,胜利的不过是金钱。
电影的结尾也颇为耐人寻味,一切仿佛都回到了从前: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世外桃源,甚至还有了一个小小猪,似乎象征着希望。
可是我的眼泪就没有干,因为我怎么也忘不了没被救出来的那千千万万个Okja。
这正是这部电影厉害的地方,它给了观众一个让人开心不起来的happy ending,一个一眼就看得到虚伪的happy ending。
可是这个happy ending,不正是我们对待大多数道德悖论的方式吗?
假装事情已经过去了,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就好。
Okja和小姑娘是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Lucy和Nancy奸商姐妹俩呢?
ALF激进小哥呢?
大家都一样吧,继续喊着从前的口号、打着从前的广告、售卖着一样的产品、消费着一样的产品。
一场疯狂的幻想落幕了,可是残酷的现实还在继续。
那个结尾的桃花源之所以刺眼,是因为你我都明白,它根本不存在。
看拯救大兵瑞恩时候,很多讨论集中在牺牲这么多人救一个人是不是值得。
看拯救大猪玉子,有发现很多讨论关于为什么只救这头猪,不救别的猪。
以及引申到狗到底可不可以吃,肉可不可以吃,爱动物和爱吃肉有没有冲突。
可见,人吃饱了之后,真的是很烦人的。
电影还行,反正猪救回来了,还弄了个小的。
有了猪就有家了。
他们干嘛非得管河马叫猪呢?
看完这部片子,带着一些思考来到豆瓣看影评。
结果越看越气。
影评里什么xx主义,什么强x母猪这样的词汇实在是刺眼。
如果说这些为了证明自己“敢说”的词真的可以夺人眼球,那我倒是起码知道了其他观众们写这样影评的目的了。
真正想说的其实是关于结尾。
这部电影只是一部电影,而它体现的现实也真的是现实。
它告诉我们什么?
山里出身的女孩子花光所有积蓄去救自己的猪,还奇迹般地救出一只小猪。
但现实是其他猪还是会被杀掉被做成商品售卖,这是现实。
没有人能够改变,但动物保护组织还是坚持在做这样的事情。
这时候有人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她为什么不救下所有的猪?
我对这样的结尾不满意。
我的回答是:首先,如果你做好准备去看国外非传奇传记电影和超级英雄电影,就要意识到不是所有电影都梦幻般结尾。
最让人欣赏的莫过于这样的结尾,你意识到世界的残酷,但你没办法去改变。
即使主角光环也拯救不了世界。
揭露出真相和黑暗,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值得称赞。
其次,请设想自己是山村儿童,被世界欺骗,甚至是亲人都不支持自己,你能做到一个人去大城市语言不通救回两条生命,我给您磕头。
这是导演第二个优点,故事就这样像现实生活一样发展,你甚至相信这都是真实的。
传奇色彩点到为止,含有太多剧情反转和主角光环的电影,留给失望的自己看吧。
其次是关于动物保护组织。
这正是他们在做的:尽量拯救生命。
这是他们的信条。
如同电影里的小哥,他自己不吃东西,但他没有强迫别人不去吃。
他只是在拯救动物,他没有去记恨吃动物的人。
反观我们评论区……我不多说了。
现实也是如此,他们在做这样的事。
但你还吃你的肉,这是现实,我们都这么做。
你不是他们之一,所以切忌像圣母一般去指点动物保护组织“应该”做什么,还分123点。
有能力,就去改变,没有能力,就不要去评价他的对错。
对于屠宰场的屠夫也是一样。
我不是屠夫,我只能说他这样残忍,但他不杀掉猪,谁来养活一个城市的人。
所以你又怎么来说他的对错呢?
总的来说,你成为了谁,才能去评价对错。
我希望评论区谈及动物组织做法错误的人可以停止引战。
他做他的,你八竿子打不着,但还是实在看不惯的话那我不说什么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带着目的来看电影。
如果只是来看这部电影的整体节奏,那不要看金棕榈提名,去看获奖作品。
没有获得第一是有原因的。
没有人想找罪受。
有些人看电影不看内涵,只是一味评价画面如何,音乐如何,节奏如何,忽略了导演最想表达的部分。
这些部分固然重要,但对每一部电影都从这些角度来评价,未免有些班门弄斧……。
还是很佩服客观评价的观众们,在这些评论里实在是太亮眼。
最幸福的事不就是带着一个好心情,选一部感兴趣的电影去细细感受吗?
强扭的瓜不甜。
不知道究竟要告诉人们什么,一个女孩救了她的猪?
动物保护组织的不给力?
标准商人的价值观?
可以看的出来,超级猪群体性的智慧开化,然而,我只是一个小女孩,我只有一只金猪,我只能救我的猪,最多救多只小猪,其他的我也无能为力了,恩,救了我的猪,其他猪就不关我什么事了,我该吃吃该睡睡。
所以,人还是自私的,美子走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然而也仅此而已。
奉导很坏,本片基调有问题,模糊了一条界限,就是家禽和宠物,大部分智力水平较高通人性亲人类的动物被当作宠物,作为人类的伙伴,基本各国都有道德或甚至法律作为约束,禁止虐待或屠杀,对黑猩猩这种类人动物甚至会对标人道主义,绝不会大量饲养屠宰,量产成食品,当然个别地方或少部分人好这口是特例。
本片中玉子这种超级猪,显然是高智商通人性且性格亲合温顺的亲人类动物,符合宠物特征,难道一只哈士奇变成河马体型后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送去屠宰量产成烤肠火腿热狗了吗?
导演站在上帝视角想当批判家,把企业家,动物保护主义,包括美子在内都进行批判,然而自己屁股就没有坐正。
玉子不是宠物,它是家人,对美子来说玉子甚至比因为过早死去而缺少有关记忆的父母更加重要。
爷爷不能理解,因为在他的生命记忆中玉子出现时就是以超级猪的身份被送过来,爷爷知道自己单纯的使命以及玉子的使命——只不过是用来吃的。
不同个体的视角所看见的,所认为的都不一样,因为自己的生命体验是独一无二的,哪怕是美子与相依为命的爷爷都在自己的认知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会有矛盾,会做出对方不能理解的举动。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亲密就是指有个具有思想的生命体正在参与你的生命体验,你们对幸福生活的畅想与对方有关,因为这份独特的联系所以对方才是独一无二的。
当玉子和美子听见电线网之内的“玉子”们一起悲鸣时,她所想的也肯定不是什么“好惨啊但我也只能救出我自己的宠物猪了”,因为她从不觉得玉子是宠物,她所厌恶的恰恰就是这个将玉子看作是宠物、食物、私人财产并将其合理化的世界。
一条生命怎么会是另一条生命的附属,用暴力和金钱解决所有问题的城市文明让人一望生愁,将自然的“消费”概念演化为专属于人类社会的“消费”概念的城市文明无法消费掉美子与玉子身处的那片真正的自然。
奉俊昊的《玉子》终于来了!
这个拍出韩国第一名片《杀人回忆》的导演,每部新片都会引发影迷追捧。
奉俊昊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能够精准的控制电影商业性的阀指,他会巧妙地把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进行平衡,最后拍出的影片,既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同时在主题深度上也经得起反复咀嚼。
从《汉江怪物》、《雪国列车》一路下来,我们看到了奉俊昊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元素,不管是从技术层面还是故事层面,都开始渗透进更多的西方思想。
这次的《玉子》直接由美国当红的网络公司Netflix负责投资、发布!
所以,《玉子》并没有走传统电影的发布路线,进入影院,下映后再发行蓝光碟片或者网络版权,而是直接跨过影院发行,直接在网络上举行了“首映”!
这让影迷兴奋不已,因为大家都懂的道理,我们几乎可以第一时间看到高清内嵌加中文字幕的《玉子》。
这种发行模式 ,让《玉子》在戛纳电影节上受到了巨大的阻力,评委阿莫达瓦甚至宣称要给《玉子》处以极刑,取消其参赛资格。
他认为没有在电影院上映的影片是不具有参加国际电影节资格的。
胖哥也不敢忽视百年来,那个神奇黑屋子的魔力效果,那边黑暗和那片光明造成的明暗纠葛,是电影造梦神话的基石。
失去那些仪式性的效果 ,电影会失去很多味道。
可随着各种屏幕数量的飞速提升,究竟未来电影会如何发展,我们谁都无法预见,100年对于电影也许足够长久,当对于一种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
其实,《玉子》在戛纳电影节上的遭遇,和其影片主题在观众中引发的争论具有很多相通处。
还是先说故事吧!
《玉子》的剧情结构并不复杂,当影片进行到第二幕中段时,整个主题已经全盘托出。
背景故事完全解密,伏笔几乎已经公开。
《玉子》的故事讲述了人类数量膨胀的末世焦虑。
人口的急速增加与地球食物的供给失去了平衡。
没有足够的食物供养人类。
科技寡头公司米兰多利用基因技术,研制出了转基因肉猪,一种体型庞大,消耗却极低的“绿色产品”。
但消费者对“转基因”是排斥的,米兰多CEO于是宣布了一个耗时十年的“洗白”方案:在所有肉猪里挑选最好看的26头,送到全世界,找各个地方的农民以自己的方式进行饲养。
十年后,将根据猪的各项数据评选出最佳神猪!
但其实评选的一开始就宣布了猪们的结局,因为无论如何,这些被饲养的猪都是为了“吃起来可口啊”!
所有,它们最终的下场都是进入屠宰场。
评选大赛不过是为了宣传基因猪的“绿色”、“无害”、“健康”的口号而已。
《玉子》继续保持了奉俊昊政治隐喻,大型CG怪物,人兽关系呈现的亮点。
整个故事聚焦韩国的基因猪玉子,和其饲养者、小女孩美子的关系。
影片第一幕,耐心的构建了一个乌托邦的童话世界,没有世俗打扰,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体型庞大的玉子和美子,仿佛家人一般暖心的相处。
美子仿佛可以和玉子交流,玉子也可以感受美子的内心世界,在危机时刻,玉子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美子。
前面越是美好,后面的越是残酷,当现实入侵童话,黑暗就会蚕食光明。
十年到期,米兰达公司回收了全世界的基因猪,被散养的玉子成为了第一神猪,将被拉回纽约,参加游行,成为米兰达公司发行基因猪肉类产品的宣传门面。
可早已和玉子建立起深厚关系的美子,自然不愿眼看朋友、家人离开自己。
她独自跑到首尔的米兰达基地,甚至最后远渡纽约,就为了带玉子回到乌托邦式的山中。
《玉子》引起争议最大的地方就是动物保护组织和基因科技公司的人物设计。
影片涵盖了众多可以讨论的主题,从消费主义、社交媒体、大众宣传,转基因产品、素食主义等。
其实这些主题,包括对于动物保护组织的设计都是为了包裹一个贯穿全片的主题,就是美子对于玉子的亲情之爱。
或者说,当动物有了思想,和人类建立的关系之后,你还能把它们当做食物吗?
当居于食物链最高层的人类和其他层次的动物建立了精神上的亲情关系后,文明可以战胜欲望吗?
奉俊昊的《玉子》不过是利用小女孩的成长推动了影片的发展,建构了剧情的推进方式。
把涉世为深的美子从乌托邦中拉出来,丢到冷漠现实的首尔,然后再逼迫她只身去到连语言沟通都有问题的,更加奉行商业法则,丛林法则的美国纽约。
两个对手被功能性的设计为基因公司和动物保护组织。
全片看完,其实两个组织都在利用美子对于玉子的爱。
双方的目的发展到最后,都变成了暴徒式的倾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只是一方选择明目张胆,一方选择自我欺骗。
米兰达公司用了十年时间演一出大戏,最后戏演砸了,另一位CEO直接说,拉低价格,“价格低,绝对有人买的”!
最后他们将靠资本达到最终的目的。
而动物保护组织,明明信奉不欺骗,不强迫,非暴力。
但在现实中,他们欺骗美子,在游行中动用了暴力,甚至在对于食物的排斥中达到了反人类的愚蠢地步。
他们都在尔虞我诈中扮演着纯真。
一方打着自然的口号,一方奉行商业的法则,只有小女孩美子傻乎乎的一直保持着内心的纯真。
她只想救回即将被拉到屠宰场的玉子,虽然他们是生物链上截然相反的两个物种,但时间浓稠了他们的关系,他们是朋友,甚至家人。
前面,奉俊昊给了我们一个乌托邦的童话,然后我们随着美子进入了冷酷的现实,最后他有把美子推到了黑暗的动物地狱里,那个机械化的屠杀的炼狱,最后基因猪们发出绝望的叫声,送走小猪后,他们在悲伤中告别,在流泪中欣喜。
整个基因猪围场仿佛一个隐喻化的动物集中营,处决基因猪的方式是流水线的枪决。
其实,奉俊昊一直就想保持美子的纯真,这让很多观众觉得人物没有弧光,没有成长。
但当美子最后拿出全金子打造的金猪时,其实就宣布了她童年的结束,童话的落幕。
在纽约,在现实中,她无法用蛮力,用信念打败强大的社会意识,她只能以商业的方式和对方交流,所谓的爱,所谓的人性,在商业法则前面无一是处,只有金钱可以打动对方。
最后,美子向现实低头,她只能把玉子带回那个通话的山上,世界的遗忘,不在乎的角落,才能保护她的家人玉子。
比起,《雪国列车》的阴冷和血腥,《玉子》表面更加温暖,实则也是残酷和无情的。
最后一个镜头,美子开始倾听玉子的话,她似乎听懂了,她也许没有完全懂,但这不重要了,因为她内心某些被人类进化后所隐藏的东西被唤醒了,那不光光是人性,更多的是一种跨越种族的爱。
童话虽然最终不敌现实,但在影片中,奉俊昊为他们建立一个角落,提醒我们,童话依然存在,并且可能实现,重要的是,让人类不要忘记童话中的美好,那些善,那些爱。
多亏了网飞大佬,让我们那么快就能看到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玉子》,这部韩国著名导演奉俊昊的最新力作,相信看过《杀人回忆》,《汉江怪物》,《雪国列车》的人都对他的这部电影充满期待!
这部新片《玉子》可谓噱头十足,由美国网络电影巨头网飞Netflix斥资5000万美金制作,韩国人欲借此片再闯好莱坞。
然后进了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在电影节上又是话题十足,先是评审团主席阿莫多瓦放言说:“我很难想象一部没在电影院上映的影片拿到金棕榈大奖。
”指的就是这部《玉子》,后来在放映的时候又遭放映事故,大屏幕没有完全落下,导致开场十分钟观众大喝倒彩,开局可谓十分惨淡。
好了,说回电影本身,得益于网飞大佬,我们有幸能在电影节结束一个多月之后就能看到全片,而一般的戛纳电影,都要等八九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才有资源。
我在第一时间(大约一个月前,当时看完没有立刻写影评)就撸完了全片,下面就先给大家撸一遍大体的剧情。
故事发生在美国和韩国,十年前,美国的一家超级食品公司实施了一个项目,通过配种成功孕育出26头神奇的小猪,然后被送到全世界26个不同的国家进行养殖,最后看哪个国家养的最好最大。
而在韩国的妹子美子(这名字,在中国就相当于翠花吧。。
)和她的爷爷就是其中一个养殖户。
十年了,当初那头可爱的小猪猪也被养成了这样的一头猪+大象+河马的混合体,叫做玉子,韩语okja,怎么样?
是不是萌萌哒?
美子这些年就天天和玉子在这片葱郁的丛林里玩耍,没事捣捣果子啦
玩玩水啦
睡睡懒觉啦
刷刷牙啦
还有,拉拉粑粑,哈哈!
看到这里你还意味是宫崎骏的风格吧?
别急,一般好事没维持多久坏事就要来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美国那个食品公司的阴谋,他们所包装的这一切也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要将最壮的那头猪带回美国做实验然后品尝它的肉质,原来这种猪当初就是为了养来卖的,因为又大又漂亮,吃得少,拉的少,最关键的是肉质特别好!
其实这一切美子的爷爷都知道,只不过他一直瞒着美子说攒钱把玉子买下来了,玉子虽然没了,但爷爷送给了美子一个金猪。
当玉子被食品公司带走后,美子当然不能忍了!
于是她便带上了自己的零花钱开始了漫漫寻猪路。
撞门
追车、跳车、骑猪
看似弱小的美子为了玉子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好在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动物解放阵线,ALF
在他们的帮助下,美子救出了玉子,虽然这个组织也比较中二,比如他们救玉子时还浪漫的撒花,提醒司机系好安全带,为了保护地球不吃东西,连小番茄都不吃
导演真是把保护动物组织黑惨了。。。
但其实他们救玉子的同时也有自己的计划,他们知道玉子会进实验室,便把录像装置装在玉子身上企图揭开这个食品公司丑陋的嘴脸,他们利用美子的语言不通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玉子之后便被带到了美国,公司换了一种策略,让美子作为公司的形象代言人也来到了美国。
玉子被带到实验室进行抽肉、强制交配等毫无人性的实验,但好在ALF把这些画面都偷拍了下来。
之后玉子作为养猪比赛的冠军猪,公司准备为它办一个盛大的典礼,而ALF也准备借助这场典礼,在大屏幕上放出玉子受害的视频让民众骚动,从而在混乱之中救出玉子。
很可惜的是计划失败了,玉子还是被食品公司抓了回去,准备这样加工成食品
最后ALF和美子一起去到食品公司的大本营去找玉子,终于找到玉子之后却又遇到公司的大boss的阻拦,美子急中生智拿出爷爷给她的非常昂贵的金猪,成功换回了玉子。
最后玉子、美子和爷爷又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虽然不复杂,甚至有点好莱坞版《龙猫》的味道,但这部集齐了杰克·吉伦哈尔,骚成这样一开始我都没认出来。。。
女神蒂尔达·斯文顿。
一人分饰两角,两姐妹
漂亮的莉莉·柯林斯
《阳光小美女》《瑞士军刀男》的保罗·达诺
这样的大热片口碑却不怎么样,豆瓣上更是只有6.6的评分,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导演是韩国天才大导演奉俊昊,大家对他的期望都太高,毕竟有那么多的杰作在前,这部作品拍成这样的平庸就相当于是失败。
诚然,本片缺点是有,比如想讽刺但又没深入,想童话却又带有很多其他的色彩,比如女主美子从头到尾都只有一股劲没看到丝毫成长,比如到了美国之后电影的节奏和调度都出现了很大问题,但这终究是一部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终究是众多明星加盟倾情出演的童话冒险片,终究是奉俊昊大导演执导网飞出品的电影,终究是一部非常惊险刺激温情有爱的好莱坞大片,还是值得一看的!
而且这应该是我们最早能看到的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作品了!
奉俊昊评价最低的“翻车”之作。一部真人版成人童话故事,看评论有人说故事像宫崎骏的风格,一下子惊醒我这梦中人,还真是,看的时候我咋没发现呢。故事整体有点不伦不类,前半段在韩国还算好看,后面去到美国后就开始乱了,一堆大腕前来客串也能看出当时网飞是真舍得砸钱啊,毕竟当时的奉俊昊还没有那个影响力,能低价让这些好莱坞大腕演这种配角。这个电影当年咋进的金棕榈主竞赛单元啊,去个一种关注单元还能理解。现在也理解当时在戛纳为什么那么多人嘲笑本片了,第一点是网大当时还是被歧视,第二点是片子确实不伦不类的。作为奉俊昊粉丝勉强给个7分吧。
依旧很奉俊昊
Okja.2017.1080p.WEB-DL.DD5.1.x264-NTb
小朋友和大动物的友情虽动人,但硬要扯进黑心大财团vs动物保护组织的对立并两边都带着讽刺就有点不着重点。最后屠宰场的悲鸣显得伪善了。
John Denver的Annie's Song作为配乐那一整段是全片的华彩,顺便让我想起了记忆模糊的《汉江怪物》的结尾。本片左手讽刺极端动保组织,右手讽刺野心商人加御用动物学家,这个两头开涮的操作是可以的,但搞得落下实来好像只有美子一个孩子是好人,有伟光正之嫌。
如果动物保护组织是主角会有趣些?
题材商业故事俗滥就算了 拍摄手法也毫无大师风范 对男神无感 女王还是女王 没惊喜 本来还行可是失望减一星。
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高智能高情感的话,那吃🐷和吃人就没什么差别了。电影其实可以往这个方向更进一步的,可惜木有。《玉子》是一个童话故事,是一个套着商业壳子的政治比喻,是一场失败的保护动物革命。给玉子带来伤害的还有那些善良又幼稚的革命者,震惊小伙伴们的是,最后还是💰解决了问题,无奈又讽刺。虽然整体气氛幽默,但暴力部分还是相当惊悚与血腥。我发现奉俊昊很喜欢在优雅的音乐中表现处于紧张激烈动作的人们,以此形成巨大的戏剧张力。
开头铺垫部分还是有奉俊昊作品的特色,乡愁情节,后现代主义色彩,以及细腻的人与动物的情感。但美国部分还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意味,影片主题也没有良好的表达出来。解放动物联盟几位成员及整个联盟的性格特征刻画不到位。
左得不忍直视
天,太多明星了!还这么难看[弱]女王杰克都扮丑来哄抬韩国丑女孩(愿意觉得她胖脸萌的自便吧),大家都有演技,可演了一啥啊?这该是导演奉俊昊背锅,尤其结局更是大写的莫名其妙[怒]哦,好,我救不了动物,那我买!买完了回家种田,完!这尼玛什么玩意?把前面批判资本抹杀人性全糊墙上了,不愧是网飞
看完之后依旧想吃肉,感觉米兰达公司没啥错啊
网飞上戛纳,无趣到爆炸。
唯一泪点是小猪那段
做成日本动画,观赏性又有新台阶,情感是电影的催泪弹,对消费倡导和动物保护给出思考议题,在乌托邦色彩的童话里又有批判现实的作用,在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踱步,是否妥协而争论不休,但无论多繁复的背景和多残酷的商业行为,电影还是回归情感的纯真面,最后将画面定格在美好间,是最棒的情绪处理
好无聊的故事,浮夸得让人按捺不住想快进,浅薄又胡闹,那一点黑色讽刺也毫无趣味,收尾潦草。这一年来对韩国导演的电影已全然无感。
我觉得这片挺有意思的 有温情有搞笑
美子掉落山崖那段太假了吧,怎么可能拉不动!!!还要来段#机智如猪#
终于等到首尔试映。虽然有些遗憾,但不妨碍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每一场戏都不多余,从一开始就很直白地展现出玉子的高智能、美子的运动神经等等,角色也都很脸谱化,故事简单直接快速展开,娱乐性强,好像生怕观众看不懂似的。正如奉俊昊所说,这是他第一部关于爱的电影,多了些可爱有趣,讽刺批判还在。
只能救一个,但救一个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