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之浴
Des Teufels Bad,The Devil's Bath,恶魔的洗礼(港/台)
导演:赛佛林·费奥拉,维罗妮卡·弗兰茨
主演:安雅·普拉施格,玛利亚·霍夫斯塔尔,达维德·沙伊德,Tim Valerian Alberti,娜塔莉亚·巴拉诺娃,Franziska Holzer,Elmar Kurz,Agnes Lampl,克劳迪娅·马丁尼,Camilla Schilia,Ann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24
简介:1750 年的上奥地利州,鱼塘倒映着阴云密布的天空。一片深邃黑暗的森林吞噬着阳光。山顶上,陈列着一具被绞死的女人的尸体。这是个例子。一个警告。一个预兆?虔诚而敏感的艾格尼丝对死去的女人怀着怜悯之心。但同时也充满了渴望:在她刚嫁给丈夫沃尔夫的世界里,她觉得自己像个陌生人。这是一个情感冷漠的世界,由工作、琐事和期望组..详细 >
压抑到变态了
只要看了故事简介,基本不用认真看剧情。聪明的导演会从第三者的视角出发和观众探索这个村子和这个习俗,庸俗的作者第二视角重新演绎那段简单的故事简介。为什么豆瓣的简介写得如此模糊,因为一句话就把故事讲完了,而这句话导演还煞有其事地放在电影最后。
形式化的视觉呈现和自然主义的叙事聚合产生奇效,被光线和气氛围裹,几近嗅到林间的雾气和河里的鱼腥,仿佛附身女主一同窥探小山村的秘密。没有真正奸邪的人或事,但依然逼你萌生各种阴暗的猜测解读,直到结尾时才交待故事背景,意识到再残酷的悲剧也是事在人为,并不需要超自然力的介入。女主疯哭/笑的那三分钟,特别悲哀也特别释怀,有点Joker。
什么年代了,还用文青范得无以复加的镜头语言。
真喝人血的社会,逼疯了无数女性还不能自杀,可怜无辜小孩
看解说
渐入佳境,最后忏悔的戏情感的迸发与演员的演绎令人印象深刻,直接看流泪了;故事节奏虽然慢,但很完整,前后意外的有许多呼应,丈夫始终是一个善良又冷漠的旁观者;可怕的民俗宗教背景下,已婚未孕女性逐渐被压抑的环境逐渐逼向绝路,电影整体基调恰到好处,对于女尸直白毫无感情的特写镜头冰冷的可怕;最后一场戏女孩与主角的合唱,欢乐疯狂的分血场面,非常残忍赤裸
又是这种陶醉于打造优美画面精美摄影的电影节电影,凝滞的叙事节奏和极低的叙事效率有种刻意为之的做作感,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雕琢。乡村女性视点下恐怖氛围的营造本应是一个核心着力点,但每每出现都戛然而止,连不成一条顺畅的心理发展线索。最后草率地把女主推向疯魔与开头女子遭遇呼应,场景直给又猎奇,内核却空洞而浅白。
基本上就像那种销量不行然后狂吹自己艺术大过天的专辑一样,有着一套比较纯熟的拍摄手法与气氛渲染,也有着诸如发疯忏悔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几段可以作为“名场面”式的点睛之笔,更有着通过影像反映落后环境下底层人物命运被悲惨异化的历史现实来达到与观众实现共鸣的勃勃野心。但这些高光点更多的只是在零星的几分钟里得到体现,在绝大部分剩下的时间里全片传递出的更多是一种耗力耗心却用处不大的空洞感,这种每年都会批量产出的欧式文艺作品看一两次还会觉得有所作用,看多了就真的觉得索然无味了。
#2024柏林主竞赛# 妄想重现以真实历史为事件主题的蓝本,绝大部分手笔花在营造虚伪的恐怖氛围轮廓,误导观众的行为借助被压抑的女性视角来阐述符合电影节特点的议题,隐晦的同性之爱,相似重复的类型空洞又乏味。
氛围和电子都很不错,摄影也好,但是这个片子只适合拍成四十分钟
全剧都很晦涩而压抑。最终处刑台下的民众在动脉喷涌时亢奋无比欢快的抢购新鲜血液饮用,如狼似虎。他们在欢快的音乐下纵情跳舞迫不及待饮用还没完全降解老鼠药的罪人之血。全片最恐怖之处就在此吧,远嫁的婚礼也都没这么欢快。丈夫在新婚夜表白同村男士,无性、重体力、婆媳关系、孤独无依、不与支持的娘家人。恐惧于自杀后的形神俱灭,而选择弑杀幼童换取被处决的权利。畸形狰狞扭曲的价值观!杀人犯的断指,怎么可能是祈福新生命降生的灵符,荒诞至极!说是一切厄运的开始更为恰当。还有婚礼中屠戮公鸡的仪式,似乎也是男主一种主动的妥协自我消亡。宗教狂热之下,万般的混沌却还万般的坚持,无论如何要告解一生的罪恶并听到主的宽恕…由神父的嘴里说出。祈求孩童降生,变成了以杀戮幼童换取自杀机会。形婚那么早就开始了吗?钙真是害人!
恐怖在于宗教对人性的压迫,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喝女人血,同妻生活的苦闷与残忍,虽然知道前半部分是为了体现18世纪偏远乡村女性真实生活的阴郁繁琐,铺垫还是太冗长了,立意很好氛围也营造得很好,但有点为了结局的醋包了一盘饺子的感觉。
【💣】
这节奏……现在也有点烦这种闷片了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老公不耕家里的田就会出事是吗?
影片折磨着我们的神经,消耗着我们的耐心,想发疯和自杀的又岂止是女主艾格妮斯?事无巨细地展示生活中最枯燥乏味内容的电影,最后一定以一场杀戮结束,这是一种显得格调很高的陈辞滥调。一众文艺片导演绞尽脑汁地让影片通片“不好看”,然后靠突发暴力和血浆来“找补”,就像《让娜·迪尔曼》一样,自诩的背后是偷懒和无能。
看得壓抑又憋屈,其實恐怖的不是獻祭,而是對一切視若無睹的丈夫,冷漠的婆婆,置身事外的娘家,以及當時封建迷信的社會環境。當最後村民爭相去要鮮血的畫面出現時,感覺瘋狂又悲涼。
(第74届柏林主竞赛)×/10 disgusting,折磨演员的同时折磨观众。一部“技术”电影,摄影、配乐、表演排在一切表达之前,而意图又是如此悬浮轻薄,哪怕没有最后几行字幕做内容补充也没有人猜不到你想说什么。一群人叽叽喳喳闹麻了还不是要借助宗教仪式完成叙事高潮,土土的很安心,反正A24是绝对看不上这种片子的。
从头到尾耐心看完了,还挺有独特魅力的电影,看到最后有点失望,但是也觉得挺有意义。原料讲的是那个年代的历史,那就是自杀是不能上天堂,所以那些绝望想自杀的人就故意杀了别人(一般是小孩),然后被执行砍头,这样就可以上天堂了。
# NIFFF 23rd不必用jump scare的方式强调奇观的瞬间,维持住钝刀一般的日常感,平静地直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