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疤说:造化弄人,就电影的故事来看,胡安应该比刀疤更有资格说这句话。
要是他没提前一天去上班……要是他没正好被玻璃砸晕……要是他被送到医务室而不是丢在211……要是刀疤没一开始就看好他……要是他老婆没往人堆里挤……要是他老婆没被电视正好拍到……要是他像我们荡猿一样是特殊材料做成的……要是他上吊用的皮带不是中国制造的……结果他什么都不是,结果他就杯具了,如此机缘巧合似乎只能用“造化弄人”来形容,但是小小的机缘巧合却道出了社会的大大玄机。
人们喜欢看电影的原因就在于,日常生活太平淡无奇了,日服一日年复一年,难得有一点刺激的事情发生,于是只能通过电影、小说甚至历史书去刺激一下麻木的神经,激发一下悲愤、同情、兴奋等等这些青春时代常有的情绪。
不过也有不同,美国人过好着好好的日子,臆造出《绝望主妇》这类激流暗涌的电视剧,我们每天都经历着各种匪夷所思、骇人听闻、黑色幽默的社会事件,电影电视里却是一片螃蟹。
闲话少说。
我们通常以为,走投无路是最绝望的,这个电影却告诉我们,走投无路虽然是最绝望的,但是你还可以一死了之,或者以暴制暴,或者留待后人评说,等等。
比最绝望更绝望的是,你想上吊但是绳子断了,你想跳楼但是保安嫌你衣冠不整,你想以暴制暴却先被对手给暴了,你想留给后人评说但是被人直接从历史上抹掉了。
事实上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故事,虽然未必发生你我身上,他的儿子吃了奶粉没有赔偿,他去告状结果居然是自己被判了。
她以自烧抗拆,结果还落得个法盲的称呼。
他相信的领导的话要揭足坛的黑哨结果自己”病亡“了。
看吧,造化弄人。
我有一个不近不远的亲戚,是我们村儿里最早的大学生,传奇人物,现在京都某部位做个不大不小的官,有一日我去他家拜访,聊起了时事,他便语重心长的教导我,"目前我档必须保证集中权力,要是有体系外的对抗力量,立刻打掉!
”,这话吧我这个体系外的人惊出一身冷汗。
在本片的结尾里,囚犯们在在胡安的领导下,把囚警纠纷由囚徒福利上升到监狱制度层面,把对手由监狱方直接升级到内阁级,正是这一点,把他们推上了比最绝望更绝望的深渊。
大BOSS出手,迅速收买内奸保护人质,断了胡安们以暴制暴的通路,又置胡安们于死地,灭了他们事后散播言论的通路。
至于被收买的阿帕奇,大概他还没想到他以后会怎么被弄死。
于是正如韩少所言“关门放狗,狗过天晴“,玩你们比踢球还简单。
恐惧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正是对利维坦怪兽的恐惧,才使人们建立起宪正。
造化固然弄人,但是好的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造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西班牙语的电影比较奇怪,要么是像本片一样的“仿纪录片”形式通俗易懂,要不就是《潘神迷宫》那样晦涩难道,或者西式言情片,女人很不漂亮,情节不知所云。
看电影的人总爱猜测电影的结局,有些类型电影的结局在片中十分大家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不过,这部电影的结局到最后才揭晓。
导演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了罪犯与执法者的关系,以及参杂其中的人物命运。
个人对于政府,总是那么渺小。
个人的利益与政府的利益相比,同样微不足道。
但是,正如一句话所讲的“对于整个世界来讲,他只是一个士兵;对于一个母亲来讲,他却是整个世界。
”胡安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宝宝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但这个世界被执法者的棍子砸个粉碎。
胡安不再在乎自己的死活,他本来是个狱警,但此刻,他要站在罪犯一边向不负责任的政府索要权利,让他们付出代价。
刀疤在知道了胡安的真实身份后并没有杀了他,正如刀疤所说“你做出了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出的事情”。
虽然最终罪犯们还是失败了,但同样失败的,还有政府。
话说集体是什么。
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保全大部分人的利益。
公众绝不会完全暴露所有的事情真相,从有利于其统治的方向探讨,正确无误。
既保全自己的最大利益,又有大多数人的好处,生命就是如此,大家,你我行色匆匆,就为了那一点点的金钱,权势,利益,便可倒行逆施,为所欲为,直至把自己的良知,底线,一点点的消磨殆尽,直至走向无底深渊,走向灭亡。
你不明白的是主角为什么死了?
还是那个红衣服被拷起来了?
首先,主角在监狱里想用收音机收听外面关于监狱外面冲突情况的时候,红衣服说不用试了,到处都会屏蔽信号的,可是红衣服他却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打手机出去。
其次,电影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跟主角说过为了探听监狱里面的情报,可以跟监狱里的人做交易,给他们需要的东西。
所以那个红衣服显然就是狱警的眼线,无容置疑。
政府为了隐瞒事情的真相怕主角出去之后乱讲,于是买通红衣服把主角杀了还有闹事的刀疤。
之所以把他铐起来,或许是要把他转移到其他监狱,无论如何他是个犯人,即使他是个线人,铐起来也很正常。
引用“长路漫漫”的评论也许你更能理解这部电影:《夺狱困兽》试图寻找的则是欧洲引以为傲的普世价值观到底怎么了,它把视线投入在特殊的环境监狱。
牢里牢外一系列疑窦丛生的暴力事件中.人们开始咆哮着向集权政府发出嘲笑。
它展现出了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他的武器不是暴力而是道德,或者说伪善。
我们重新审视这些暴力事件,会发现绝大多数受害人都是无辜的,仅仅具有罪恶的象征意义。
而这一切一切的悲剧本质是政府为了尽力维系的那个虚伪冰冷的秩序。
这个秩序的唯一功能就是让民众沉默。
这未必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结合现在的欧洲社会现状。
无疑它触动了人民那跟绷紧的神经。
人权。
自由。
平等这些资本主义一直标榜的价值观被践踏得一文不值。
牢里,牢外,对于民众的基本诉求无它政府都采取了暴力的处置方式。
最后胡安的背叛显得理所当然,并非偶然。
他的死更是将这个秩序的冰冷展露无遗。
“危机”之中,欧洲早失去了他们的冷静,甚至是公信力。
顶着普世光环的欧洲。
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现实得多。
毫无疑问《夺狱困兽》符合时代背景。
更能引起民众的巨大共鸣。
西班牙电影人彻底的反思值得我们的掌声。
同时他们已经点出了他们的忧虑。
“欧盟的路在何方”。
危机之下,欧洲将走向何方。。。
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人觉得本片结尾两个主角都死了 而典狱长最后的台词 都表明了这部电影只是一种沉默的控诉 并不会改写任何现实生活中的残酷 一切都会依照正常的生活规律
从完成本片字幕的制作到现在,已然过去了两个多星期了,如果再往前数,得知本片成为戈雅奖最大赢家而第一次看本片,也算是有更长的一段时日了。
因为国内西语翻译的不足,或者说是有闲心不去忙着赚钱的西语翻译的不足,西语优秀电影的引进速度一直处于如此情境。
迅雷上对字幕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集中在是否应该用如此多的“中国语境词语”来翻译西班牙语,不少人认为这样破坏电影本身意境并且显得不伦不类,这点我本身是同意的,而且愿意接受这种批评。
在这里,我主要把一些我们使用“中国语境词语”的短语还原成原文直译,方便大家更多的了解本片。
首先,主角的名字不叫“刀疤”,看见这个翻译就知道是我们三个的作品,主角的西班牙语名字叫做Mala Madre,就是刻在他脖子上的那行字,直译的话叫做恶毒的母亲。
为此,在初期,我们曾经设想过无数的名字,包括恶老妈,恶毒老母等等外号,但是都显得不像一个老大的名字,直到有一天本片第一部分译者a哥和本人在路上聊天时,他突然说叫刀疤不错,因为主角有一道刀疤,而且很像老大的名字,于是我们在最后决定采取这个和原文完全不同的译法。
然后,刘谦的双手,这个仍然出自a哥,原文是魔术师的双手。
接着应该是中国队勇夺世界杯吧,那个原文是一句西班牙俗语,就是直译成中文的话完全不能让人理解。
当然我也可以翻译成黄瓜菜都凉了,但是鉴于我们一直对中国足球的态度,采取此译法。
接下来是三个代表吧,原文直译为聊聊话题,没说什么话题就省略了,翻译出来会比较无聊,所以a哥就原创了一个话题。
然后是郭德纲吧,这句是我在最后校对的时候补上去的,原文是一句俏皮话,西班牙的幽默我一直理解不了,于是我认为大家也不好理解。。。
好像还有一个冠希哥的那个,这个是无奈之举,原文很黄很隐晦,没有背景知识的,直译会看不太懂,完全把意思讲出来,我们害怕被河蟹。
相比来说,我觉得我的修改是比较贴切的。
后面还有那个城管的,原文是很脏的一句骂人话,我本人实在是脏话词汇不够,在翻译了众多脏话审美疲劳之后,我决定如此翻译。
基本就是这几处了,别的暂时记不住了,校对的时候做了很多修改。
当然必须得说,本字幕的第二段译者von兄一直采取中规中矩的译法,而且采取了各地的骂人话翻译,是非常值得愿意严肃欣赏电影的观众的表扬的。
最后说一下,这个监狱里面的话真是很黄很暴力,其实要是翻译的信达雅,估计被河蟹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我一直觉得电影就是看得好玩看得娱乐就好,所谓要从台词中理解深刻的含义,只有从原文中才行。
忘了说,本片的语言有巴斯克语啊巴斯克语,很有爱的巴斯克语。
虽然说他们巴斯克语的对话有西班牙语的字幕可以看,不过还是有几个出现在新闻里的单词让我很蛋疼,因为谷歌翻译都没有巴斯克语。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完全再次被西班牙电影所折服了,我赞叹于他们的独立制作,小成本,而带来的效果却异常的好,随着自己阅片量的增加,发现光是视觉特效给我带来的惊喜已经是少之又少,而今年也看了不少的西班牙电影,上一次被他们带来的震撼还是《死亡录像》,而这次的《夺狱困兽》却和死亡录像有异曲同工之妙,小成本,只有一个场地取景。
靠的是紧迫的剧情和直击观众的内心为他们赢得的掌声,这几年来西班牙电影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这部电影上映后几乎横扫了西班牙国内的所有大奖项,因为它表达出的不单单是老套的监狱题材片,不再是描写监狱内弱肉强食的世界,而是一部极富人性的电影,而电影的众多细节更是深刻地讽刺当今西班牙政府在监狱制度上存在的很多歧视和腐败,同时这也是一部讲述阶级斗争的电影,只不过导演利用更加张狂的方法表现出来。
这点可以在内裤仔的内心变化中看出来,一开始他是站在自己人身安全的问题上考虑的,希望能尽快离开这所监狱,后来因为他的妻子在外面被监狱的防暴警察打死一尸两命,从而彻底倒戈到犯人这边向这个世界宣泄自己的不满。
监狱意识到内裤仔已经被他们的错误行为所激怒,也就不再去试图救内裤仔,而是将实情告诉了刀疤,刀疤却没有怪罪内裤仔,因为他的目的不是纯粹地制造暴乱,而是想与西班牙政府进行谈判来为监狱里类似内裤仔那类受压迫的人讨一个公道,这点可以从刀疤一直关心外面那些犯人亲属的安全,并且因为这点而多次威胁政府。
电影的紧凑程度一流,几乎没有什么尿点,情节上来说,很多让观众紧张的部分而且特别是这种题材的电影(主角是卧底)他一方面要在内部圆自己的谎,另一方要与外界取的联系,很令人提心吊胆。
可惜影片最终还是以悲剧结尾,或许那些往往以悲剧结尾的电影更容易让人记住吧,内裤仔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有漂亮的妻子美满的生活,却被残忍的狱警殴打致死,既然你们可以随意剥夺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也要揭竿反抗向这个该死的世界挑战,然而这个该死的世界也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如此,教我们站起却又推我们倒下,政府不会履行给你们的承诺,只会用更暴力的手段来镇压下去,内裤仔死了,刀疤身受重伤,电影告诉我们被压迫的人必须用极端的手段来赢得自己的权力,否则政府从来不会正视你一眼,但是同时也告诉我们——永远别想和政府谈判。
胡安工作的第一天,不幸被卷入囚犯们精心策划的一次动乱中,但整部影片却通过他的视角,告诉世人,谁才是真正的暴徒!
囚徒们提出的要求很难办到吗?
早点答应不就没事了吗?
非要等暴乱爆发再用暴力镇压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吗?
不经让握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那场运动…唉…不要和政府博弈,无论你怎么谈判,你最终的结果都是被灭掉。
所以,还是做个小屁民吧!
1.妻子的角色,让人觉得都是被她搞乱事情,但现实也许就是这样,当局为什么不及时派人安抚妻子?
2.胡安被激怒,同时也是正义,公然叫板当局取消现行监狱制度、当局就出卖他,正义的人为当局服务没有好下场。
3.当局的线人很卑鄙4.胡安杀警察很解恨5.胡安的演员很帅6.如果拍续集,恶母会做什么?
戏剧冲突的呈现剧烈但不突兀,人物关系不动声色地在变化,唯一可以拍得更好的是男主可以在稍早刚听说妻子已死的时候就去杀了涉事的同事而不必等到他举报自己,甚至同时向暴动的囚犯们自己承认是狱警都合逻辑。
狱警变杀人犯最后被杀,暴动头子跟警方合作出卖大伙,看似反转,但在体制之下,都非常正常:男主因为妻子死于抗议而背叛自己的身份跟暴动者站在一起,也就跟狱方成了敌人,体制一定会调动自己的全部资源碾杀他,宁可给恶母更多优惠条件,反正他们有的是资源;你可以反抗体制,但绝不能逼体制认错,前者还可以被招安从而顺我者昌,后者怕只能逆我者嫖娼了。
Vx
想象一下,你是个狱警,看着同伙残酷虐待囚犯的时候,你袖手旁观,甚至欢乐地参与;转眼之间,命运一个轮回,你成了囚犯,你将也面对那些虐待。
你以为永远在那个位置上,永远是省长、市长、部长,你无视他人的痛苦,以为与你无关,命运就会有那么多的吊诡之处,明天就可能就是那个悲哀绝望的渴求min zhu的人。
今天你带领土匪拆别人的房子,明天你的房子可能会被同样的手段拆掉,如果没有,那只是因为你很幸运而已。
你以为你在牢外,其实你还是在牢内。
政治之下,谁都是棋子
什么烂电影啊!!! 真是好猫不在,你们这些老鼠就称大王啦,恶心的Dou瓣
主人公很倒霉 刀疤很男人 翻译很雷人
有点假啊
听不懂...
大胡子狱警和内裤仔到底啥关系?内裤仔一家真的死了么?
not my lobster
凑合吧,有点假,不是太喜欢。而且翻译的太烂,“郭德纲”都跑出来了,真想抽丫们的,一群自作聪明的傻逼。
践踏个人的政府行为永远都在发生
反映人性的监狱片,本片横扫2009年西班牙戈雅奖最佳电影、导演、男主角等八个主要奖项。不得不说字幕翻译太油菜了:“等他们来?中国男足都成功拿下世界冠军了!”;“看到你JB是城管啊!”;“你以为你郭德纲啊!”。还出现了郭四娘、阿娇、陈冠希、三个代表、(见)马克思…… 哈哈
情节紧凑无冷场,好看~
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片
比较无聊。恶母挺好一人。
体制是一个活物,它维持自己的生命
叙事模式在学好莱坞,但结局还是欧洲式的。
看着真生气啊,大肚婆娘你怎么那么不让人省心啊!
正与邪,往往就是一念之间。一星送给伟大的字幕组。★★★☆
除去中后段几处硬伤,还都蛮屌
不大好看,转变比较突兀,人物刻画反派比较深刻
看着男主角一般就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