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同一个历史事件,但跟《明月几时有》真心是没法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剧情设计,抑或是情节的合理性以及叙事的节奏都是一个字概括:尬!
营救者对自己的身份不明不白的说了几句之后,就问被营救者:我说清楚了吗?
当时我就在想:真的没说清楚啊!
难怪人家邹先生都不相信!
可结果呢,只信了一半的邹先生就开始帮他找其他需要被营救的人。
这……也太草率了吧!
哎……编剧的脑子啊!
还有日本人都要赶来了,许教授居然还在那讲课?!
小混混说:你值一根金条!
许教授义愤填膺的说:我无价。
这些台词太搞笑!
最后在过检查站时,这些乔装打扮的爱国文化人居然集体智商下线,不分开散着走,还凑一堆儿,当一人被怀疑时其他人还上前帮腔,这到底是想走还是不想走啊?
历史上真实的情况会是这样吗?
这部电影看着特别费劲!
真替导演着急。
人物关系和台词都尬尬的!
尤其是营救者和白梦瑶的夫妻关系,尬到内伤。
这种真实历史题材改编的电影 看过后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加深我的爱国情怀 而且震撼我的心灵 从开头到结束一直都在紧张的气氛中度过 尤其在中间一场戏 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 更突出的营救时危机重重的使命感 演员的表演更加无可挑剔 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精湛演技 丝丝入扣入目三分 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现在这个社会主义的强烈控诉
阿萨德阿萨德弄到就哇哦就饿哦期间噢诶期间我姐哦期间我IE加强欧文后就饿哦亲我IE技巧哦后我就饿哦IQ我后偶尔哦IQ问候IQ后味 请问企鹅奇偶IQ噢IE群殴IE奇偶奇危机诶哦技巧哦后闻鸡起舞 后哦亲危机诶哦群文件噢IE奇偶IQ微乎其微如何 器围殴IQ和我IE后企稳和哦后还抢我红 哦IQ和我IE很穷我和噢IQ和我IE好气哦后问候二七王荷藕IQ往后诶去问候IE七年级看到你就去武汉地区 哦i去武汉号偶去问候ID还群殴我后还得去回顾与用人 UI2hiu2h3iu2hiu23higqwuy UI期货IE虎丘和地区诶
这虽然是一部文人抗战的电影,但《香港大营救》并没有局限在笔杆子上,前期悬疑氛围营造得十分出色,看得观众非常紧张。
比如以叶伟强为首的东江游击队,刚混进香港时就显得惊心动魄,首先是遭到日本人盘查,差点露出破绽。
中间在用电报联系的时候,又差点被截获。
而叶伟强在营救过程中精神也得到了升华,刚开始他加入东江游击队只是为了报仇,通过这些文人才知道什么叫风骨。
尤其是最后的大逃亡,搞笑中夹杂着刺激。
可惜了后面节奏拖沓,收尾突然。
电影《香港大营救》讲述了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驱逐百万香港难民。
同时,为实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控制,驻港日军特务机关全城搜捕滞留香港的中方爱国志士和文化名人。
茅盾、邹涛、蔡导演等800多人为求自保,纷纷隐藏行迹,蒋介石对邹涛等人发出格杀通缉令┉┉,形势千钧一发,万分危急。
东江游击队队长叶伟强进入香港,香港混混潘葆提出“一根金条一个人头,只数人头不看生死”的条件,而这一切被军统驻香港特派员朱英跟踪……家国情怀,爱恨情仇,中共游击队、军统特工、日寇间谍、江湖混混,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悬疑跌宕伏……叙事比较松散 ,抗日营救主旋律的题材怎么看怎么觉得是个电视剧 ,几个演员倒都是熟脸,过于脸谱话并不好!
开头想营造的紧张节奏以为自己开了二倍速快进 ,民国感的调色和镜头略带的暗角很刻意, 容易出戏!
先前一部周迅霍建华的电影《明月几时有》影片开头就有东江纵队营救香港文化人士的情节,但只是一笔带过。
这部香港大营救全篇叙述这一惊心动魄的营救过程,乱世中的动荡,平民百姓的流离失所,在片中都有动人的细节呈现,与此同时,大量的动作戏和枪战场面,让本就跌宕起伏的营救过程显得更为紧张惊险 。
线索并不明晰,主角人物并没有立起来,然铁骨铮铮,在乱世中,我们能依赖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我们自己独有的民族身份,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国家,国家的建设者正是我们自己。
我们要为自己每天的行为负责,为自己做出的成就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表现出来的性格魅力,更让人感慨。
比如以香港混混潘葆荃为首的本土帮派,从起初只看利益,到后来全力护送文化名人撤离,角色的转变合理且富有说服力,一个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汉子,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抉择,让人为之动容。
但是很多情节不合理,没有必要的交待,男主角叶伟强和颜丙燕扮演的女主角白梦瑶的感情戏非常平淡,似乎只是为了有场感情戏才有的感情戏。
同时,男主角自带正义光环,走到哪里三两句话就能让对方折服,比如面对本应该对营救人员围追堵截的国民党特务人员,叶伟强只是来了一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要在这个时候大发国难财。
”就让这个女特务幡然醒悟,然后面对日本人的审讯一脸正气凛然,缺少必要的铺垫。
电影拍的稀松,不等于,那段历史平常。
对比2012年的美国电影《逃离德黑兰》Argo和2018年的中国大陆电影《香港大营救》,你才能真正体会,谁在历史中,更英勇无畏。
1. 营救人数:逃离德黑兰,6名;香港大营救:800多。
2. 被救人员知名度:逃离德黑兰,卖拖拉机的商人、普通使馆工作人员和他们的老婆。
香港大营救,矛盾、邹静之、夏衍......3. 营救难度:逃离德黑兰,还可以通过正常飞机航班,直接脱逃。
香港大营救,整个营救工作,花了半年时间,大部分是陆路。
4. 敌我力量:逃离德黑兰,美国、加拿大、瑞士三国联手,对抗1979年的伊朗革命卫队。
香港大营救,普通游击队-东江纵队,对抗1941年的日本侵略军。
5. 付出代价:逃离德黑兰,主要是砸钱,成立了一个电影制片厂,买了个剧本,伪造了一个电影拍摄项目,利用了几张加拿大护照,无一人伤亡,成功脱逃。
香港大营救,电影里有名有姓的男一号叶伟强(成泰燊,饰演)都牺牲了。
真实牺牲人数,没法统计,因为,关联死亡的无辜民众,太多了。
6. 故事背景:逃离德黑兰,1979年伊朗革命,美国大使馆被占领,50多名人质被扣,只有6名工作人员暂时逃离,躲在加拿大大使家里。
香港大营救,1941年12月25日,英军投降,香港沦陷,其时大批左翼文化人、民主人士本因皖南事变国共关系紧张,避祸而转移至港,却遭此突变而身陷险境,人人自危。
这批文化精英正是日军诱降捕杀的对象。
但是,如果,你先看《逃离德黑兰》,再看《香港大营救》,你给这部本土主旋律商业片的打分,就会更低了,超不过4分。
2012年的《逃离德黑兰》是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导演、主演是本·阿弗莱克。
2018年的《香港大营救》塑造最成功的一个角色是,反派小配角,一个跟日本人合作的报纸总编,用自己的生命印证了:人格,是随时可以自醒的一种神圣力量。
他可以背叛国家,但不会出卖同行。
可惜,他仰天含笑躺尸街头的那副画面,我没有拍下来,我也没记住他的名字。
Sorry.
【备注】《香港大营救》的广告词“一场周密策划的大撤退,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逃离,一场斗智斗勇的大营救”,用来推荐《逃离德黑兰》更合适。
影片几句台词很经典:信一半,就等于全信。
爸爸我们不要家了,爸爸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日本人再牛逼,迟早会滚回日本,中国还是我们中国人说了算。
影片包涵密码战,斗智斗勇,在全日军邀请文人去大东亚共荣圈报道,结果没一人去,反应了中国的爱国举止,现在需要这样的影片来让大家爱国,全片整体紧张感较强,影片白梦瑶说话感觉有点怪怪的,说的不自然,拍摄有点粗糙,整体下来主旋律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香港大营救,这样的一个故事够得上一部电视剧的体量,建议拍成电视剧!
否则真对不起这段辉煌的故事!
香港大营救,这样的一个故事够得上一部电视剧的体量,建议拍成电视剧!
否则真对不起这段辉煌的故事!
香港大营救,这样的一个故事够得上一部电视剧的体量,建议拍成电视剧!
否则真对不起这段辉煌的故事!
剧情蛮紧凑的,喜欢这类斗智斗勇的电影
简直了,真心不好看,剧情太奇怪了,反正抗日片里面的日本人都是傻子,没有智商一样,呵呵哒
冲着颜丙燕,成泰燊两位实力派演员看的,结果真是。。。。。。
众多大牌儿的加入,人物形象却一个都没立起来。本来想通过叶、白两人的感情戏进入所谓私密化的领域,发现两人的感情戏份不够,全然不能“被感动”。军统女及小混混的只在“我们都是中国人”的号召下接受了“策反”,显然有违和感,存留有十七年电影人物类型化的痕迹。
全程在讲什么的搞不懂,有点抗日神剧的味道,剧情烂的很
这类电影真没劲……
剪辑不好,逻辑混乱
剧情紧凑 全程都很紧张的看完了,很不错的片子,近些年少有的历史题材佳作
对于这部电影是失望的
这种公然伪造历史的片子不看也罢!茅盾等人抗战期间从香港赴广州、重庆等地都是国统区,谁对他们下过毛线格杀令??
感觉就是对比《肖申克救赎》的反面教材,完全不符合潇影以往的水准。和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讲述的是同一事件,单就前近90分钟而言,剧情还算紧凑,人物性格刻画也还可以,原以为前面层层铺垫会在结尾有个完美结束的高潮,结果等来的是颜丙燕这位影后5分钟大失水准的夸张演绎,生生地把这部戏推到了抗日神剧的最高级别——闹剧套路上。之所以给及格分数,是因为香港演员梁俊一把一个有爱国心的小混混给演活了。
剧情太拉垮了 和明月几时有比高下立见啊
低配版《明月几时有》
国产抗日电视剧
3.5里面有些抒情片段太突兀了,几处剧情设定捉急,整体还算可以吧
三星是给yby的…
电影图书广播小组用 App 打开查看影人相册极速下载 打开香港大营救 香港大营救95分钟 / 剧情 / 动作 / 历史 / 刘一君(导演) / 成泰燊 / 颜丙燕 / 梁俊一 / 2018-05-04(中国大陆) 上映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1个播放源想看看过在 App 上保存你的观影足迹所属频道香港电影 悬疑 社会 家庭 动
很差
还可以吧。
电影很好值得游荡在都市剧的人们观赏,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