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罗的个人秀,西恩潘和布鲁斯威利斯演自己,纯属客串并非多么有意思的情节,却挺合我胃口,可惜在这个丑闻铺天盖地,明星私处都大肆曝光的年代,感觉电影里揭示的都是些老掉牙小儿科的所谓内幕,并没有多少猛料,不过指望尚身在好莱坞的这帮人抖好莱坞的老底,也不现实也算是参加了这片子去年在戛纳的闭幕红毯,所以加半星,如今真正看了电影,看到结尾处不禁会心一笑
让人想起某些广告公司内客户部的角色,是如此的悲哀和无奈。
而Robert De Niaro处理某些关系的方法值得学习。
先来一个“好”。
拍手!!
电影从一个制片人主观的角度出发,我们光听名字——好莱坞制片,瓦!
好大的职称,而且电影开始就是主人公在给《名利场》杂志拍封面。
本看似风光的背后却是一大堆烦人的事情,第一任妻子,第二任妻子,他的大女儿和沾花惹草的同样是制片人的杰克好上,新片的试映不好,导演和老板纠缠不清,影星威利斯不愿踢掉胡子,想和妻子和好,妻子却和别的男子过夜……反正他没有闲下来过,整天有一堆的事情等他办,最后吃力不讨好,还没老板甩在了戛纳。
别看本在妻子面前好像和你有主动,妻子却暗暗和别的男人xx,别看他在实习生面前大喊“怎么有人擅自跑进我办公室”“定一个毯子要提前3个月?
”他同样要看老板的脸色;导演不停的告诉他剧情不能改,后来改了以为可以松气了,最后首映改的更让老板气氛;明星也不好惹,他们为了胡子对本大发脾气,对和前妻睡觉的男人,他不能说些什么……其实人就是这样的,看似风光的表面,总有被人牵住的绳索。
你的头上总归会有人压着你,我们一般人更加如此了,起码本还开着卡宴不是。
导演用客观的镜头讲着忙碌的人们。
有罗伯特·德尼罗、布鲁斯·威利斯还有新鲜出炉的影帝西恩·潘,你一定以为这部电影坏不到哪去,你错了,我也错了。
这是一部小众电影,拍给好莱坞的制片人看的,他们的焦头烂额的生活在我们看来还是天堂。
再中年危机,开的是卡宴,住的是豪宅,还有美女让你潜规则,这样的生活让我们怎么同情你?
最近发现金融危机不仅仅大投行倒了,大明星也倒了,真是找不到好本子还是大明星们已经不想拍那种大众片了,这样烂的剧本犯得着扎堆演吗?
一个制片人的故事,为了工作与生活而烦恼,两任前妻,三个子女,第二任前妻还和同事搞不清,大女儿被经纪人骗。
工作上为了小狗被射死,演员剃不剃胡子而奔走,一大堆芝麻绿豆的事搅在一起,弄的主角晕头转向,也许这就是生活,我们也会时不时问一句What Just Happened?
片名起的很好,what just happened?偏偏翻译成中文倒失去了本来的无奈。
ben是个一个成功的制片商,在圈子里独享盛名,片约接连不断,更有想出位的美女自愿潜规则,看似辉煌的职业,却实际上无奈而又繁琐,夹杂在太多硬实力之间,协调着各类难于磨合的矛盾,象一个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着别人的戾气,然后持之以恒为了生计奔波。
好莱坞只是生活的缩影,ben忙碌的一天,尽是在处理“能不能杀死狗的结尾”或者“能不能留胡子的演员”这类的事情,周旋在艺术与金钱之间,各方都不能得罪,但是往往金钱是强势的一方,而艺术的忍让又是多么的艰难,生活不易。
结果,由于别人的坚持,ben的事业直线下滑,象海报上那个无奈的眼神一样,还想问问发生了什么事?
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里,曾经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向观众调侃了一个在真实和虚幻中挣扎的好莱坞人。
芬克是虚构的,但他的身上集合了众多编剧无奈的影子。
过了近二十年,如今的好莱坞光鲜背后依然如此,曾经执导过《雨人》大获成功,此后又沉浮不惊的巴瑞·莱文森再度刻画了这么一个‘成功’的制片人。
影片在德尼罗演来,仅仅一周的生活,全是圈里的鸡毛蒜皮,风光红地毯背后,划出明星,经纪人,导演,制片之间错综纠结的关系。
在与西恩·潘、布鲁斯·威利斯等明星,狄克所代表的经纪人,露所代表的资方等每天的纠缠中,德尼罗饰演的男主角本显得筋疲力尽,只有开车独自行驶在公路上时,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属于家庭和妻女。
每当这短短的几分钟安静过后,背景(前景)音乐就会被打断,他回到现实的繁杂中,继续与他们周旋。
影片中也确有个耍小聪明的提示,剧情一开始内部试映样片后,德尼罗征求狄克的意见,他的回答是:“我很喜欢这音乐,印象深刻”,这也是我看完《即时发生》后的第一感觉:貌似琐碎无趣的生活,总能在自嘲中找到一点点动力。
嘲讽的姿态在影片中无处不在,一票明星在其中扮演他人和自己,莱文森最绝的选角,莫过于找来了当年的小编剧芬克,约翰·特托罗如今成了大明星的经纪人,同样被威利斯和德尼罗挤兑的焦头烂额,差点还被炒了鱿鱼。
影片在这条线索上的戏剧冲突点,不过是围绕了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胡子,而深层次的归咎则是明星与老板之间的话语权,为了整个体系的利益,明星也不过是个工资高,脾气大的雇员罢了。
这就是如今的好莱坞,已经成熟稳定的不允许个体的挑战,假如你敢不听话,从上层资方到外围影评人都会毫不客气的踩在脚下。
作为混迹多年的导演,莱文森当然清楚其中的利弊轻重,西恩·潘主演的那部影片,就是一个妄图跳脱体制束缚,剑走偏锋想通过戛纳电影节的肯所做的尝试。
当然,做为制片人的本是不敢冒这个险的,只有嗑药的导演才欲图挽回创作自由。
一条狗的死活,关系到影片是不是被好莱坞接纳,这或许是莱文森自我调侃的写照,更像是当年科恩兄弟寻觅独立精神的老路。
可不幸且无奈的是,德尼罗饰演的本,照他自己的话说是圈内三十年的老行家,一旦‘出轨’,等待他的只能是惩罚。
影片结尾处的两计处罚,颇具象征意义,露的飞机把他扔下,《名利场》的群照刻意边缘化,就连前妻和女儿都对他的工作无法理解,孤独的本剩下的只有自嘲,仿佛一个看似强壮的野兽在丢失猎物后,讪讪的流着口水自舔创伤。
在这种讽刺的基调下,一切的努力和失败都显得喜剧化,导演用花哨的镜头语言调侃那些深入好莱坞漩涡无法自拔的人们。
在葬礼上动手打架,在前妻被约会后仍然互相安慰,这就是些‘破事儿’,给观众们看看电影光鲜背后的无奈缠斗,博取一笑的同情。
Luc,2009年3月于法国 媒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Hectic.Desperate.Real.Hollywood.关于一只狗,和Bruce Willis的胡子。
戛那典礼上的风光,人模狗样,却不知背后辛酸一大把。
夹心饼干,两面不讨好,但又要去讨好两面。
看着人说人话,看着鬼说鬼话,生气时还要微笑,全是不假思索的言不由衷。
一人同时跟N人说话,人人都要照顾到,但又不可能人人都照顾到。
最后还是被导演耍了,被老板贬了,被老婆甩了。
好个绝望的中年制片人。
爱死Robert De Niro,从《美国往事》里面那个青涩的黑帮小混混。
大师处理这个角色就是不一般。
这样一个忙碌而绝望的境地,并不用慌张和歇斯底里来表现,反而用一种超凡的冷静和近乎是麻木的娴熟来面对各种境地。
凡事见怪不怪,感情也不再强烈,所有事情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这种麻木越发增加了无助的绝望感。
Sometimes that's real life.
我只能说大众的意见有时候毫无价值,虽然本片在豆瓣的评价才区区6分出头,但对我来说,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这是写实幽默手法的极致表演,是一个如梦幻般迷醉摇晃好莱坞的鬼才式特写。
制片人=项目总监,实际上算是一位大保姆,今天平衡了导演的艺术人格与投资方市场原则之间的冲突;赶明又得对脾气暴躁的大牌明星软硬兼施,以防对方的一意孤行毁掉马上开机的新片;同行红人的突然自杀隐喻着这个浑噩的欲望世界并不如其外表那般光鲜;还有那第一任、第二任前妻的历史纠葛围绕他,彷如挥之不去的噪音;一位父亲难以履行父亲的责任已是遗憾之事,更遗憾的是英雄迟暮对真情渴望却不能如愿(二任妻拿着大笔钱却早已决心、性感后生的献媚也完全只为私利)可悲乎?
非也。
大制片同志的年青年华,难道还能脱得了纸醉金迷、欲望横流的干系?
有因必有果,好在此公心态姣好,经验老道。
只要任何杯具时刻都能真心喊出“生活是美好的”,不也就够了吗?
名利场封面照的座次排位那不过是过眼烟云...此片看进便欲罢不能,不喜欢者几乎可以肯定对好莱坞乃至美国文化无爱无知。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教会了我从此不再轻易信任豆瓣之流的评分——因为大众的意见有时是毫无价值的。
题材是个噱头,但题材其实不重要在荒诞的现实中,连讽刺也不重要,没有谁可怜,甚至没有谁可笑。
音乐一边煞有介事一边赤裸裸,摄影一边鬼鬼祟祟一边冷冰冰药物,动物,车子,房子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电话,电话,电话,电话what just happened?哈,什么也没发生,你还不够焦头烂额吗?
这部以纪录片型式拍的电影我接受不了
= =penn叔完全就是客串么。片中一中一青两位女演员最近经常看见。 alone
拍一部好电影真不容易,生活更是,心疼老罗,布鲁斯威利斯本色出演
第2100部,献给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sean penn, levinson的组合也有不成功的时候...
三星半。如果说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是一次淋漓的宣泄,那么what just happened就是一次隐忍的诉苦。
业内自嗨。这样的项目要上马,本身就会遭到各种困难吧。如果是好莱坞大制片厂,应该根本不会拍这种片子。
又是不能理解的低分。讲述行业内中年男人职业危机的片子,难得的让人一窥业内
乐得我不行了,太他妈有喜感了~~De Niro,Sean Penn,这对我来说基本等于偶像剧啊~~
噗哈哈哈蛮搞笑的,卡司强大。Bruce Willis的情节居然是根据Alec Baldwin真实发生的耍大牌事件而来的。
高级别嘲讽片。节奏和色彩相当不错。看了之后才知道是雨人的导演。「音乐不错。」
觉得给内部人看应该会会心微笑,但作为给观众看的影片,情节过于沉闷
好莱坞背后的那些破事儿
跟之前看的落水狗有点像。很讽刺。这算真实么
让人了解了好莱坞一个制片人的艰辛。但觉得这部电影。主题太过沉重。没有太多喜剧,被归类到喜剧真是太偏了。6
有趣。
看性格老爸子Robert De Niro的表演已经是件很过瘾的事情了!电影本身暗藏的幽默感让人笑过之后多了份思考。That's just life!
1-18
配角的名字们大牌的吓人 据说片子遭到恶评 我还满喜欢 虽然是流水帐似的讲述 但剪辑和音乐做的很好 让人感觉跌宕起伏 Robert De Niro 的表演仍然老奸巨滑 到位的很 不过 个人觉得Michael Wincott扮演的Jeremy Brunell,满口伦敦腔的神经质导演非常夺人眼球 最后结局很直白 让人感叹 C'est la vie. 片子
中心感觉混电影圈实在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