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有许多人不服煎饼侠竟然不是五星电影——这可是大鹏的作品也,这讲述的可是屌丝的励志传奇也,这很好笑也。
但我知道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大家他妈的就不觉得是部好电影——尽管他也有笑点,可大家都知道那不是电影的笑点,那是综艺节目的笑点。
说白了,就是电视上放的玩意,到电影院就是圈钱了。
可煎饼侠这玩意连电视都不配上,因为他就是一个网剧,一个有点场景的小品剧,放在什么弱智地方台的自制节目当中还算优秀的——比如放在重庆台的今夜不设防,或者什么生活麻辣烫之类的。
他的确比爸爸去哪儿看上去更像一部电影,可是小时代比他还要像一部电影,为啥大家都觉得小时代就是一部烂片?
因为他根本就是一部MV啊!!!
煎饼侠又是个啥玩意?
连对话戏都拍不好的玩意啊!!
柳岩极力的证明自己的确没有演技,这算个啥?
说发笑就是好电影的同志们,那给你看个刘老根大舞台集合呗?要不搞一个互相挠脚底板专场?要真是这样,中国喜剧电影最好的可能就是赵家班了,因为他们有一百部雷死人的小品,干脆都在电影院放呗,这比搞什么大舞台赚钱多了。
说接地气的同志们。
你们已经完全脱离了对一部电影的争议了,成了价值观的争议,你说煎饼侠从镜头到配乐那个地方强过小时代了?
就是因为所谓的价值观?
所以分数比小时代高一倍?
当然小时代是部烂片,我看过,确实是一部烂片。
煎饼侠却莫名其妙成了一部好片,好在什么地方?
小品演员多?
特别是让你们笑得前俯后仰的F4,那表演形式完全就是小品形式啊。
还有谁说这片向星爷致敬了?
星爷不打死你我都想打死你。
星爷的配乐多讲究,镜头多讲究,煎饼侠倒好,一遇到复杂镜头就刷刷分三格,然后来个慢动作。
什么破玩意打斗镜头,看看杀破狼2的打斗镜头,中间差了十部猛龙过江吧。
顺便说说天台那场戏,在天台上,柳岩说,“这么多年,别人就会说,柳岩什么都不会,就只会借胸上位。
”她可真是在这部戏里面充分的证明了她确实只会靠胸上位。
我一点说她丑的意思都没有,相反我觉得她很漂亮,要做我女朋友我做梦都得勃起。
可他妈的演的啥玩意啊,这种演技,靠胸上位真是走了八辈子的好运了。
你以为只有你有胸?
郝蕾也有胸啊!
这他妈怪谁?
你以为上小品剧说一句大家就觉得你不是了?
这是要演技说话的啊。
话说她到底是怎么出名的?
那场戏演技不说了,镜头可真是一塌糊涂,完全就是乡村爱情故事的镜头走位方式。
正面拍完拍背面,然后正反打还一个脸一个脸的打,谁说话拍谁吗?
开玩笑,这是我们这种业余爱好者才干的事好吗?
说对网剧导演要求不要过高的,人家筷子兄弟怎么就整了个猛龙过江出来?
都是无厘头,从镜头到演技,哪个不比煎饼侠强?
还有那古惑仔,到底算什么事?
剧情需要吗?
没看出来啊,合乎逻辑吗?
不和啊,到底谁叫来的?
导演找他们来,他们还要帮导演,到底谁叫谁来的?我已经能够想象这个故事怎么编出来了,鹏,你看这个剧本弄成这样了,咋圈钱啊。
傻逼啊你,想想有啥爆点啊。
吴君如,曾志伟在隔壁片场,要不弄过来?
弄!
分量不够啊。
找邓超,他最近火呢,让跑男植入一段吧。
好,可是不够啊。
找F4?
人家个个都有戏,不搭理我们啊。
还有便宜的没?
古惑仔吧,古惑仔算下来人均价格都不高。
那行啊,这点钱足够让那帮屌丝凑个几亿给我们花了。
可是怎么安排啊?
安排个屁啊,你对观众智商没有个数吗?
用得着安排吗?经典亮相一下就行了,一人安排一句台词,多安排了贵。
看完电影的时候,孙老师笑呵呵的,对电影里面的颇多细节回味无穷。
对她这个反应我很是惊诧,因为往往在看国产喜剧的时候,都是我在笑呵呵的,而她根本不知道我在乐呵些啥。
难得的有这么一次,我们都在乐呵着。
感谢《煎饼侠》,让我们在笑不出来的生活中连自己都没有察觉的笑了许多回。
只是当我习惯性的掏出手机看其他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时,看见置顶的几个一星差评,我咯噔了一下。
于是,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反思是不是我的观影体验出了些什么问题,是不是我的笑点出了问题,是不是因为“我被这部喜剧逗笑了所以这是部很不错的喜剧”的这个想法有了问题。
我自然是不愿意承认是我的问题。
同时,我也不愿意认为是电影有问题,我更不愿意认为是一些观影与评影经验丰富的前辈对这部电影的差评判断有问题。
我好不容易想明白了,有问题的,是这部电影的宣传。
就因为那疲劳轰炸式的宣传、那信誓旦旦的“拯救不开心”、那生怕他人不知道一般的强调再强调创作过程中的理解和体验,导致了多少前辈们摩拳擦掌、备弹储粮,怀着一颗准备从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来挑刺儿的心,度过了那本来可以很轻松的113分钟。
是的,就是这样的,“拯救不开心”这个口号是个错误的口号,正确的口号应该是“拯救一颗不准备开心的心”——请问,这事儿,谁做得到?
我有些庆幸自己的肤浅。
我既没有一颗让一部虚构的电影成全自己屌丝梦的念想,也没有看过足够多的喜剧而让自己的笑点高不可攀,更没有因为看过很多网剧和微电影以至于对他们的拍摄手法有多少诟病。
我就是一个肤浅的观众,带着一颗略有好奇的平常心,走进了电影院。
我没有觉得他们找来了许多一看就能让人发笑的脸蛋儿而觉得他们在投机取巧,我也没有指望他们的剧本有多么的缜密与烧脑,我更不在意如果仅仅作为一部电影来看它有多少缺陷。
我就是一个平凡而肤浅的观众,我在意的只有我笑了没有,我笑了多少次,以及我笑了多久。
我笑了。
笑了很多次。
走出电影院之后都还在笑。
于是我觉得我的不开心被成功的拯救了。
然而,作为一个在观影和评影方面的后辈,为了表现我也是一个对电影质量有追求的人,为了拉近自己与前辈们的审美差距,我只能仿佛客观而公正的给这个电影本身一个三星评价。
然后因为我的不开心被拯救了,我多给一星。
又因为我看那些一星不顺眼,为了让自己更开心,再多给了一星。
肤浅如我,如此任性。
这电影是搞笑的。
虽然最后男主为了梦想而努力,最后终于梦想实现,好像变成了励志热血剧。
其实这强行的励志,我倒不怎么喜欢。
因为最后梦想实现得太高逼格了,已经算是强加的。
中间是挺好的,故事的过程中,每一小段,有点小感动,小搞笑,个别的地方,还有点煽情,比如说到屌丝,说到胸大什么的。
每一段真实明星的笑点,也挺好笑,比如邓超,吴君吴,都挺喜欢。
如果不强行梦想, 我觉得会更好。
最后的部分,当彩蛋看吧。
真是没有想到竟是这样一番精彩的体验。
机缘巧合,我在7.4号的凌晨闲来无事,上网想看最近的电影,无意中发现合肥的《煎饼侠》点映是在7.5,还剩票!
便立刻买了2张票,想一定会有东北纯爷们跟我一起去看的。
别说,跟我最熟的小伙伴果然看遍了所有的《屌丝男士》,我俩一拍即合,7.5晚上就坐上了126路出发了。
之前做了一下简单的功课(事实证明网上的预告还是不要看比较好,因为很多笑点都已经在那些发出来的视频里了)。
看完了他写的那一本自传,看完了《屌丝男士》第四季那后面超长的煎饼侠广告。
当那条小龙在墨绿色的荧幕上灵动蜿蜒时,我的心也立刻被吸了过去。
开场便像极了《屌丝男士》,先出场的三位还有那位足疗男和“膝跳反射”哥。
之后便是一部拍一部怎么拍电影的电影。
开始笑点连连。
虽然是在合肥这样的南方,观众们对东北话还是蛮接受的!
我们几个东北小伙也是看的兴奋。
东北F4出来的时候,我靠!
整个电影院沸腾起来了好嘛!
比后面的GHZ出来效果还震撼!
几个人穿着奇装异服在那里打麻将,简直是喜闻乐见的场面!!!
真想再看一遍感受一下!!!
再多的就不剧透了。
你只需要知道,当你听到柳岩和大鹏并排坐,大鹏唱出《恐高的鸟》时,准备好手纸就好了...其实电影究竟好在哪里?
它延续了《屌丝男士》一贯的拼装喜剧风格。
众多明星加盟,各个小故事笑点密集且有始有终,人物性格鲜明。
P.S.衣云鹤的东北话味道贼拉正。
邓超虽被困住了手脚,光靠嘴来“说”戏也一点都不输。
它是大鹏第一部电影,很用心于细节。
前面的节奏有些慢让我看的时候很担心,担心他会不会不像我预期的那样好看,但看到四分之一时我就完全放心了。
中间的煽情和最后的反转说起来也不那么值得让人称道...我认为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真的就只在两个字:真实。
记得事前在《屌丝男士》里大鹏很认真的在说,每一个演员都是本色出演。
看完后我深以为然。
大鹏:电影中说当煎饼侠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生活中能拍一部自己为主角的电影也是他的梦想。
在生活中和电影中都是,想以英雄出现在之间,却演屌丝演火了。
在电影中他们偷拍明星,生活中他们“蹭”那些去搜狐参加访谈的明星拍《屌丝男士》。
柳岩在剧中说,你不是恐高么?
生活中大鹏也的确是一个恐高的人,甚至这么多年来,每每坐飞机他还是会紧张到跳起舞来(自传里面说的...)。
在剧中他有一些对未来的迷茫,生活中他也一直专注于眼前的事,并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出现在哪。
在影迷见面会时他说:“我小时候是一个自卑的人。
”听起来真是让人心里有些暖暖的真实感。
和柳岩:柳岩和他坐在大楼的边上,说着“很多人说,我是借胸上位。
”当我看到这里时,我震了一下。
这么直接?
这样勇敢?
不得不说不管出于洗白或是怎样的原因,这都是令人开心的事情。
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他们心里的话。
早年大鹏与柳岩都还没火,他们彼此互相搀扶,一切闯过难关。
不去猜测他们是否真的有超越友情的关系。
至少当他们并肩坐着,谈着过去那不容易的时光,本身就是满满的泪点啊,后来大鹏的决定也和电影中的一样。
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受到,这些人物都是立体而真实的。
他们无需拼演技,演的就是他们自己。
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源于他们的敬业与认真。
为大鹏和所有演员点个赞。
P.S.还有可爱的袁珊珊,煎饼女孩演的真是秀色可餐!
事实证明,如果对《煎饼侠》没有任何期望,那应该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了。
在六月份上海国际电影节听到了一些影片好评,后来又有朋友以股市身家性命担保本片过八亿票房,我突然觉得,也许,《煎饼侠》还可以看看。
跨行来拍电影的人很多,广告圈电视圈作家演员经纪人。
虽然其中烂片也很多,但跨行这个行为本身,总归还是值得鼓励的——无破不立嘛。
况且没有烂片,怎么能显示出好片的身段、地位和价值呢。
不过,打从飞出来“搜狐视频”四个方块大字,我觉得《煎饼侠》有点不妙了。
一直到整部电影看完,我发现它的影像故事并不抓人,中途出去溜达个五分钟十分钟都没什么影响,尿点无数。
你一边玩手机,光靠耳朵听都能知道大概,比如连说带唱的葬礼主持那一整段。
到了大鹏跟柳岩在天台上诉说心中有梦想,每天一碗鸡汤,噢,是每天一张自拍,我就觉得电影毫无看头。
这还玩出真爱了,哄小孩啊。
其实到了这里,《煎饼侠》已经完全拍不下去了。
大鹏突然顿悟了,真心英雄友情岁月更重要啊,他像《大圣归来》的孙悟空一样,挣脱了镣铐封印,然后硬生生接上了尚格云顿和古惑仔,暴走结束。
通俗的说,《煎饼侠》缺乏电影感,画面扁平,打光布景镜头运动都极其含糊,缺乏一般好电影的场面调度设计——基本都靠几个演员张嘴说事,把情节都写在了一张张便秘用力再用力的脸上。
我注意到,《煎饼侠》用最多的电影手法是屡试不爽的分屏技术,表现煎饼侠的出场,扔鸡蛋洒葱花(扔鸡蛋真的不是取材于《少林足球》么),KO对手。
作为一部讲述拍电影的电影,《煎饼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隐藏的固定镜头,不挪也不带切的,包括结尾动作场面,号称偷拍的狗仔摄像机几乎都是缺席存在,真是欺负观众不会拍电影啊。
即便陈小春开口说,这片子肯定拍得挺烂的。
然而,能把搭草台班子和偷拍过程讲得这么无趣,那也真是挺不容易的。
不能因为自嘲屌丝,自认为不专业但大家都很努力,然后就真的把这些玩意当成挡箭牌了。
那台不断在消失隐藏状态的摄像机,包括吴君如的雪茄出场,岳云鹏的河南人身份,片中很多设计,其实是完全敞给观众的,都是这些人物跳出来跟观众说话卖秀,而不是服务于拍摄的山寨电影和整个喜剧故事。
他们放置在故事里,就变成一种极其尴尬、无比拙劣的存在,比如那位间歇性神经痉挛的海哥。
让尚格云顿一字马和古惑仔凹造型这种无来由的乱入,说到底是在卖情怀,而不是真的在搭桥拍喜剧。
有人说,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观众看电影,与专业无关。
煎饼侠的紧身衣明明很健美,柳岩的胸明明很立体啊,哪里扁平了。
作为一部喜剧,《煎饼侠》让我笑了几次,却实在远远比不上《道士下山》,包括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吊威亚技术。
它的笑点,基本上还是来自传统的相声小品类节目,比如宋小宝,大家一起看春晚。
然而,像麻辣小龙虾这样的语言梗,之前已经被吴君如一再口误,说实话毫无笑点,干涩得慌。
我承认《煎饼侠》的想法和方向都是对的,没有整成3D也是良心。
可是,那些赤裸裸的植入广告,生怕别人看不出平安银行的段落,实际上跟以前的国产商业电影没有本质区别。
包括有人引以为亮点的自黑,老实话,如果大鹏这样也叫自黑,那么,娱乐圈明星依然还是带着面具在忽悠,你让那些被朝阳区群众举报的圈内人情何以堪。
观众只不过是满足了一些变相的窥私欲,原来明星们在现实中可能(应该是)这样子的,土豪老板是这样淳淳善诱女明星的,歌手不假唱了嗓子大概就废了。
那结论就是,中国观众太容易满足了。
我对《煎饼侠》的想象,本来应该是假拍电影真做戏。
结果,它还是变成了假拍电影假做戏。
饰演自己的大鹏,落魄只是因为成为了被封杀的明星,而不是真心想拍一部电影却无法完成。
那种无路可逃、全力以赴的情感诉求,《煎饼侠》里一丁点都没有。
有的只是初心,是梦想,是没有人会相信但大家都觉得应该相信的煎饼童年。
无论是把死变态写脸上的经纪人,袁姗姗诠释烂演技的玩法,这种电影充斥了太多鸡肋一样的人物桥段,仍还是处于想一出、编一出的社会主义原始初级阶段。
说一句“再来几口大麻”,喊几句“奔跑吧!
兄弟”,这样的东西就是喜剧幽默了?
这本质上,还是在编网剧杀时间啊,太无视观众的智力。
但,可悲的是……
【木卫二微信公众号:movie432】
自打《煎饼侠》的各种大阵容大搞笑的预告放出之后,就一直在关注这部电影,总的感受来说还行。
说到故事本身就真的很有意思,因为在电影宣传的前期阶段我根本猜不到它的套路,看似与其他一看名字就能把剧情猜的十有八九的喜剧电影有着天壤之别,到了之后故事的大概主题倒是已经能知道了,可是看完之后也是依然惊喜。
这部电影本身就是讲述《煎饼侠》这部电影是如何拍摄的,以及围绕着这部电影的故事,戏中有戏让这部电影看似中二的片名起到了很大的误导性,不过个人认为反而在看过之后起到了正效果。
《煎饼侠》在对于笑点的把握比网络剧更聪明的同时也维持了荒诞搞怪的路线,而且通过大鹏去表现了一种对于梦想的致敬。
也许从巅峰坠入深谷只是戏剧化的需要,但从中透露着许多对于小人物的致敬,毕竟即使通过一番努力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获得所谓的“成功”,一般人如此,演员背后更是如此,但是是什么支撑着梦一个人走下去,无论是北漂族,还是群众演员,抑或是坠落的明星,只要在面对困境时回想一下自己最初的梦想,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被赋予不一样的意义。
影片到了结尾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朝自己的梦想迈进了或多或少的距离,尽管转折的部分会有一些生硬,有些泪点稍显做作,但是我能够感受到从中的情怀,那种对梦想的坚定,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
淘宝上票价8.8,室友也一直说着要去看,好吧那就买票去看吧。
这部电影的一个特色就是明星都是真名出现,引用了部分现实的桥段进去,比较关注娱乐圈的都能get到一些梗,比如陈赫说的话,包贝尔的台词,邓超跑着喊奔跑吧兄弟,柳岩的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现身说法。
这让观众有一种非常强的代入感。
据说大鹏是赵本山的弟子,难怪出现了东北F4,那一口东北腔儿也是醉了,估计北方观众会很喜欢,有那么一刹那我也为在看乡村爱情故事呢。
东北F4很好得完成了自己的表演,对,那不就是刘能那几个人么?
尚格云顿原来是来打酱油的,之前刚看过一部美剧:超感八组,里面的一个肯尼亚小伙子的偶像就是尚格云顿,剧中多次出现,因此我也认识了他,也成了看这部片子的一个引子。
帅!
不过打斗略短。
剧中唯一没有使用真名的就是袁姗姗了,老实说,这个姑娘可是被于妈害惨了,之前被刷滚圈。
其实呢,现代装挺好看的呀。
演得不错呢最有演技的就是那位老爷爷了,最后让他演了个幕后大boss,也是帅的很。
总之,工作之余乐呵乐呵也是可以的,质量也不算差,可以一看
自由是因为自己真的有方向 【恐高的鸟 煎饼哥主题曲】 整部电影都在说一件事:每个人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又告诉我们,无论出生伊始,还是百尺竿头,都不平等。
有的靠脸,有的靠爹,什么都没有的就只能靠早飞一点,多飞一点。
哪怕然后并没有什么用,但飞起来,总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在这些人里面,高高在上是跑步都可以调动一个警卫班抽着雪茄,当年在《新火云邪神》里向林青霞埋怨“胸没你挺屁股没你翘”的吴君如;有考虑再三拒绝加入成家班见到煎饼侠立即开启鸡血模式的曾志伟;有往日少年天子君临天下今时变装秀逗逼天下大咖邓超;有当年在《霹雳舞》只是演一个围观跳舞的沙滩肌肉路人并且从未被钢铁侠揍过的尚格云顿;有曾经在浴室提供消费如今在浴室消费的东北小品四侠;有少林寺挂名弟子著名相声演员五环六环七环爱好者岳云鹏;皮衣皮裤打火机不离手的洪兴F4,他们已经站到了偷拍镜头的那一头。
当然再往上还有只看见手出场的投资人,愉快的瑜伽操练员张某,佛珠及表演爱好者自以为是情圣海哥…… 中间维度的则有一夜臭名昭著又一夜好市民的著名屌丝董成鹏,对董成鹏暗中襄助的借自己胸上位的柳岩,筹备画展凭钻戒大小决定日程的好看女人郭采洁…… 打底得计有女第四五六号明星袁姗姗,群头兼预备影帝马涛,对大鹏日久深情的资深偷拍兼第一掌镜胡来…… 而游离在这些人之外的就是助理董成龙。
董成龙是谁?
他没能坐在大摇臂上,他也没有机会和郑伊健飙戏。
他第一次出现是在给老板擦皮鞋,他最后一句台词是:大家辛苦了。
都跟我去领盒饭。
据说以色列有个工种叫做不管部长其实样样都管,助理也有点样样都管的架势,当然待遇不再。
风光都聚焦在别人脸上,自己的脸不是去贴冷屁股就是去挨硬板凳,面带微笑,习以为常。
这个类似成人童话的电影有一句我特别喜欢的台词:有费用… 而助理就是收费用,付费用的人。
他不会回答老板的询问:我做错了什么吗?
他知道老板只是在自言自语,他的本份不是去判断,而是去执行,而是去收尾。
他在老板需要一个膝盖去砸一块牌匾的时候,哪怕痛彻心扉,也只能一边哀嚎一边挺身而出。
因为老板身边始终是他,他始终必须在老板身边。
所有人都可以拂袖而去,所有人都可以试图站在聚光灯下,他却只是穿梭其间,递上盒饭、费用和取之不尽的笑脸。
他无法使不可能变成可能,但他却是让可能变成现实的泥瓦匠、修补师以及临门一脚。
大潘(潘斌龙)身材不高,特别当他忙碌于低头哈腰:其貌不扬,他那如派发名片一样满大街都是的笑容算是第六器官。
他会轻轻提醒大鹏:经费快要见底;他会在大家都为梦想破灭呻吟咆哮的时候缓缓起身:我帮他们把钱送去。
他来不及愤怒和忧伤,因为他还有很多来不及应付的工作和连工作都称不上的疲惫。
比屌丝更屌丝的是什么。
是在屌丝阴影里的屌丝。
譬如作为著名屌丝的董成鹏,身边的助理董成龙(潘斌龙)。
他是螺丝钉,他是润滑剂,就工种而言他几乎什么都是,只是在掌声和灯光面前,他才是:什么都不是。
整部电影都在说一件事:你可以去追求梦想,但还是应该放下对梦想的憧憬从做一件具体的事开始。
即便这件事在别人眼里,在所谓的梦想里多么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只有一步步地完成这些,梦想才真正可能触手可及。
所以,当耀眼的明星摩肩接踵,当昔日的屌丝光芒万丈,我还看见在阴影里,有一个人正在抚摸被砸伤的膝盖,分秒必争的打上一个盹。
也许在等待着下一个工作,下一个微笑,下一个习以为常的坚忍不拔的,努力。
自由是因为自己真的有方向,只要真正展开翅膀飞翔,前面就有光,前面就真的可以抵挡那个梦寐以求的方向。
是以记一个屌丝阴影里的屌丝,他在电影里的名字叫做董成龙,他自己的名字叫做潘斌龙。
《小时代4》上映的时候,据说把不少人都看哭了。
而且那种哭,还不是“可TM结束”的喜极而泣,而是真的为时代姐妹花的故事感动落泪的哭。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看《小时代》咋还能哭呢?
其实就和诈骗电话“我是你东北的蛾子”的原理差不多,它用前三部筛出了那些忍受不了《小时代》的人,剩下的观众是完全与电影契合的,任导演宰割。
《屌丝男士》第一部是2012年播出的,《煎饼侠》是2015年上映的,中间3年的时间,大鹏早就已经有了固定的观众群,把这一批观众送进电影院,然后口碑拉动后面的观众再买票,才是《煎饼侠》的宣传策略。
所以我和身边的朋友推荐的时候都要说,你要是看《屌丝男士》无感,你就别看这个片子了,肯定不好笑。
其实这部电影,完全就是一部行走在捷径上的捡漏王。
第一是观众群选得好,电影基本就是加水泡浮肿的《屌丝男士》,3年都摸清了你的笑点,整部电影密集攻击痒痒肉,是不可能不搞笑的。
当然这部电影稀稀拉拉的讲了半天,笑完以后,出电影院可能啥也想不起来了,不过这部电影的slogan打得好——拯救不开心,又不是拯救中国电影,让你笑就完了,要什么自行车啊。
第二就是题材选得好,最起码那个“梦想婊”说的就是自己,比那个什么花开,靠着情怀说梦想真实多了。
大鹏和本片一众的客串明星,基本演的都是自己,所以也不需要什么演技,观众也不会觉得别扭。
大鹏在电影里展示自己“就是个屌丝”,还是契合了演员本身的状态,扮演别人不容易,做自己很简单,所以大鹏作为主演并没有啥违和感。
第三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档期选得好啊!
前有《大圣归来》,后有《捉妖记》,国产电影的口碑在这个夏天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大家愿意花钱去看个国产片,喜剧这一块又没什么强劲的对手,捡漏捡的恰到好处。
再比对之前上映的《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这一波国产电影都是合格的,本身就已经很值得鼓励了。
我是看《屌丝男士》的,所以觉得《煎饼侠》符合预期。
在影院里看,很多观众大概和我差不多,大家的笑点很近似,电影结束后,还保留了要看片尾花絮的习惯,很多人都是看到最后才离开的。
有很多人在说这部电影是对梦想的滥用,真是高看这片子了,我觉得充其量就是对明星的滥用,五分钟冒三大熟脸,走个过场就没了。
情怀啥的就算了,情怀是人家的,我看了也无感,所以给了三星。
非要揪着这个点不放,那就真的不开心了。
最后:不喜欢《屌丝男士》的千万别看。
不喜欢《屌丝男士》的千万别看。
不喜欢《屌丝男士》的千万别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省钱。
老实说对大鹏没有偏见,但电影始终是很主观的东西,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已经突然有一种在看《分手大师》的感觉,直到看到邓超和黑帮大哥的对手戏,心想这是不是大鹏走错片场了。
回想《分手大师》里邓超偷上名人,老板雇人搞分手;《煎饼侠》里大鹏偷拍名人,大佬砸钱追女星 。
在整个架构上两者是相通的,虽然大鹏老师很努力的想要圆滑的讲完一个故事,可是在本质上两者还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邓超老师是用了近乎癫狂的状态到达了刺激观众前列腺的表演效果,而大鹏却始终想要端着,这就让本来就不含营养的内容更加索然无味。
或许大鹏希望拍成类似于戏中戏模式的喜剧,但看完才发现这是戏中戏中戏。
就像蒂姆波顿《爱德伍德》一样,伍德总是有脑洞大开的剧本和过气的老牌男星,为了拍电影什么都干,拍一辈子烂片,但精神却被人尊重。
而大鹏一样有儿时的梦想和四流女星,但是他最后以神奇的方式实现了所有人的梦想,这其实就是妥协,至少在电影中可以更有骨气。
全片的笑点密集,但是大多数都很硬,硬的令人发指,就像是上了很多道菜,每盘菜上都写着“好吃”,这其实也反向印证了《屌丝男士》的成功其实就在内容的尺度上的高度自由,说俗一点就是无下限,但是电影审查的限制让《煎饼侠》只留下了网络剧的程度,却没了尺度。
尽管达到了电影级别的投资,但全片的质感依然不高,大鹏在自己的影评里提到了各种高大上的摄影设备,可是出来的效果只能说是网络剧的升级版,关键在于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不够,大鹏指导袁姗姗卖煎饼的长镜头已经是里边最复杂的场景了,其余不是室内就是在院子里或者天台,人物也不多,但就算这样也没能做到差强人意。
而在剪辑效果或者说表现手法上,大鹏用了罕见的同画面分镜的方式,这本是一种营造节奏感的手段,但大鹏用的分镜居然只是同画面的不同景别而已,或者只是用了两根隔离线来突出主体,而且分镜头与主画面的拼接痕迹非常明显,后期并没有做好各种设备间素材的调和,加到一起质感极差。
《老男孩》里有梦想是不会实现的,《煎饼侠》却告诉我们只要热爱就能坚持。
戏中戏的手法并没有玩出新意,演员的表现也是毫无可取之处,而且影片的整体制作显得粗糙,离优秀喜剧仍有一段距离,但作为暑期档影片也确实没负担,至少看的不糟心。
via antidroid
垃圾
应该是回雪梨村之前的最后一部了,至此我已经集齐了所有七月份的国产电影及ppt,觉得可以召唤神龙。《横冲直撞好莱坞》《大圣归来》《煎饼侠》这三部连在一起,是一个天朝电影洋务派大写的心酸。想要好莱坞,想要超级英雄,我们没有
半自传半虚构,小人物大梦想掺杂着魔幻现实,是能让人开心笑出来的片子。说段子集,当年甲方乙方也是这么干的。作为电影取景的技法确实不足,更接近电视剧质感,但好故事不影响我在家中小屏幕看得津津有味。从网剧屌丝男士而来,去除掉原有的三俗味,以一种追梦的姿态努力,何况还是拍电影的梦呢!
看预告片就够了
影片画面根本不是电影应该具备的画面效果。感觉就是去电影院看了《屌丝男士》
糙了点
1超级英雄 但是不是超级英雄电影 屌丝有时候也会迷失 打开这电影看看找找初心,,。2 我们脑子里的圈子是蛋糕 现实的圈子是板儿砖,,,电影整体还是能感觉到诚意 对比国外的反套路超级英雄电影这电影真的是大众口味了 故事 人物都,,其实就是看观众的情怀点 能不能卡到位 我现在的心情可以给四星 心情啊心情。
这几年出现一大堆又当导演又当编剧又想立牌坊的人。术业有专攻,连个故事都讲不好也敢来凑热闹。为无厘头而无厘头的段子网络剧,全片东北味还要扯情怀!即使明星扎堆,更是遗憾,一星都不想多给他们。在我看来这不是自嘲而是把观众拉到同等位置进行贬低罢了。或许我笑点过高,笑不出来的喜剧就是烂片。
先是被乐高风格的预告片吸引的……应该是我第一次看大鹏的片,觉得他好像我一个同事啊!然后看完电影在商场就偶遇了我的这个同事……
大咖真的好多,大鹏很用心,进步空间还很大,继续努力。
带着负分心情来的人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不妨去看看什么是他妈的惊喜,每分钟你都期待下秒的惊喜,是不是喜剧有救了?还是我们太久没这么笑过了。我不是水军,你们全家都是水军!
一个人足够努力,就能得到与他努力足够匹配的东西。如果他还有好的人缘,那运气也不会差,天会帮他。
三星半,《食神》故事模板,《喜剧之王》内核,《屌丝男士》的笑料,大鹏个人的全方位营销。电影有很多问题,包括情节散碎、叙事脱节等等,但不妨碍观感,节奏很快,笑料密集,东北F4和岳云鹏那段真心搞笑,尤其适合北方观众,《恐高的鸟》真的被煽到了,结尾再燃,电影很会抓观众心理,梦想永不过时
我以为会是又一个《分手大师》式的段子式小品,结果是有连贯剧情的。而且剧情并不算无聊,作为搞笑片也没有沉迷低级趣味。袁姗姗演技也比我想象的正常,总体来说,不难看,很意外。
我是真不懂为什么这么多黑大鹏黑这部电影的😂
想当超级英雄,我能理解,想拍个好电影,我也能理解。“想在银幕上演个超级英雄”这么小众的梦想居然也能引来那么多人共鸣,真让人想不到。不够有趣,不够癫,放下身段都没玩出新意思来,就是失败。
垃圾,除了各位大牌的名字,还有啥?
虽然比较接地气,但故事实在是俗不可耐,我可没看过什么屌丝男士,所以看着大鹏有种哭笑不得的新鲜感。幸好总归是看着轻松惬意的,而且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笑点也到达到效果。明星阵容如此强大,一个个露脸的面孔都起到了作用,真是佩服大鹏的人脉。
柳岩的胸,伊面的颜,岳云鹏的歌,尚格云顿的腿。虽然楼顶努力拔高洗白的段落大煞风景,以及情节和逻辑大成问题,但是也不好苛责了。
唯一贡献是“啊~五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