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强大的卡司,这么有趣的设定,拍出来喝醉了一样的节奏捏?
不是故事不好或者演员不好,压根就没有好好的在讲故事,节奏搞的无比拖沓,没劲!
还有人留言说【去看战狼啊】,讲真,战狼真的可以秒掉这片吧!
这什么疾速特攻这是什么大垃圾片嘛,imdb能上6我真服了你们这些双标者我擦嘞,还得输出140才让我发啊,这醉汉爆米花片
我还记得基努你扮演救世主和康斯坦丁里勇敢‘智慧和顽强无畏的风采,但这部电影里扮演的约翰是什么形象?
就像一只年迈的人形平头哥,笨拙又顽固。
这部电影,开挂的主角的光环实在太过强大,所有的对手就像被主角的名头吓到弱智,像cs里被调低智力的机器人傻子,个个明明拿着枪,偏偏不开反而跑过来送经验,或者只会打打避弹衣。
反派们你们智力有没50呀?
懂不懂爆头的?
替你们着急呀。
所以,凭着这无敌的主角光环,基努完全没有一路平推,就把两个boss给干翻了。
当我前部分看到主角要去干女boss,偷偷摸到房间里面,孤男寡女,我以为会发生什么逆天剧情,然而没有,boss自尽了,为什么?
因为知道主角是开挂了么?
打完1号boss,完成剧情任务后,,一如俗套,,继续清小怪,平推2号boss。
2号boss是怎么想的?难道是:主角开挂,我是打不过的,小的们给我送尸体堵路,我先撤了。
然后给推了,有任何转折和意外不?
没。
由于敌人太弱,主角又开挂,所以主角完全不用表现出伯恩的机变和兰博的孤胆行径,整个故事叙事又平淡,毫无高潮起伏。
完全给不了人惊奇(除了对主角的光环之强),让人十分失望。
前面半小时可以不看,基本就是游戏背景介绍。
构成这部电影最主要内容的就是三段CS近身枪战。
1.认领大boss发布的任务,约翰威克单枪匹马杀了意大利黑帮女领袖在人家的地盘上嫩死上千警卫逃出生天。
2.大boss露出虚伪真面目,悬赏700万赏金全球通缉约翰威克,主角不得不和各等路人枪战肉搏,其中展示了如何用铅笔连杀两人的绝技,看的我耳朵一痛。
3.打大boss还顺带开启灵魂印象展hard模式。
绝地反击管他娘的直接杀了那个不讲信用出尔反尔阴险狡诈六亲不认虚伪卑鄙的劳什子黑帮老大。
最后,游戏进入hardest模式,没有组织后援,被千万美元全球悬赏……我猜最后一分钟是整个纽约城的人像僵尸一样跟在一个人后面等着互相biubiubiu
本片作为续集对杀手世界的金融体系有了更深入的描述,例如男主角作为众人口中的“传奇”确实有着不菲的收入
该片中两个描写男主存款的镜头,家里缺失的大约三摞金币,有两摞在银行保险箱内,其余是在第一部电影中花掉的,可见主角是个不爱乱花钱的好男人。
总共24摞金币,每摞数量在35枚上下浮动,主角多年的积蓄约为840枚金币。
同样还有杀手世界的物价
两部电影中酒店价格都是一枚金币一晚,而这个价格也是全球通用的。
解锁隐藏路线和三把钥匙需要四枚金币
危险之中寻求庇护仅需一枚金币
两杯酒(包含小费)需要一枚金币杀了两人才保住了男主的性命,两个尸体和地铁监控录像的处理费(之前死掉的那些杀手暂且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再加上路费和吊瓶钱,幕后不知多少人的齐心协力只能赚来高档酒店内的两杯酒钱,可见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在研究物价同时让我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细节在电影的开头有一组靠出租车走私的镜头
Coke,金砖,金币,美刀
另一个镜头中的钞票特写放大后反转
相同的编号说明这是一批假钞,那一同运输的金币会不会也是假币呢?
毕竟这批木箱出现在之后的一段剧情中
3:20
27:55
28:04Manager和某人当时有这么一段对话
Impeccable :无可挑剔(没毛病)
Put these into circulation :将他们放入(货币)流通中
干的漂亮,干的漂亮短短三句话包含着很多信息:Impeccable显然不是一个用来描述常见货币的词,而他在检查这批金币时用上了珠宝鉴定放大镜也很有意思”Put“ 这个词用的很不正式很随意,让人有种暗地里操作的感觉最后的两句夸赞则更像是对这批假币制造水平的赞赏那Winston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现在能猜到两种可能:1.有头有脸且黑白通吃,但不是那种在金字塔顶端可以掌控金融的人物,且和高层有着直接交往,那么他的假币生意极有可能得到了默许甚至是上层的授意。
2.高层人物之一,甚至是真正的Manager(很符合他在电影里极有原则的性格),为了更好的监视和管控整个地下世界而隐藏身份
无论是哪种可能,在这些杀手们认识到自己每天所用的金币,象征着身份和地位的金币,靠终结他人甚至朋友的生命得来的金币,只是管理者的一个操纵工具后,还会不假思索的扣动扳机么?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曾经无数次想劝John不要再跑,躺下来死了算了。
他孑然一身,疼痛,被死亡追逐,庇护都是暂时的,或者要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
杀Gianne很简单。
但是完事以后John就成了全世界的敌人,路边的野狗说不定都会咬断他喉咙。
相比之下,Gianne的结局还不算太差,她的命始终是在自己手里的,还有个忠诚而悲愤的爱人要用仇人之血来浇灌她的坟墓。
而且他又老了,曾经矫健的身体现在变成了巨大的拖累,看电影的我捏捏自己肚子上的肥肉,感觉自己也随着John没有尽头的奔跑变得越来越疲惫。
总之,他活着的理由没有几个,想死却很容易。
幸好世界上还有个能庇护一切的酒店。
这个酒店相当一本正经,彬彬有礼的前台,周到的服务,效率很高的会计部,厨子做饭还很好吃。
最重要的,老板相当和气地表示他一视同仁地罩着John。
感恩戴德吧!
躺下休息吧!
疲惫的我在心里说。
John则说,去他妈的。
一枪崩掉仇人。
谁的规矩,都不能踩在老子的自由上。
还有,老子和Santino这货不是一路人。
我像被扇了一耳光,立刻清醒坐直了。
这就是我们中年人的使命,只要不死,就是奔跑。
拖着一身肥膘和跛腿,跑得要多块有多快。
第二部延续第一部的背景展开,也就是故事开始后第四天发生的事情,依旧是打打打,这一次不仅要打还要保护小狗夺回爱车,还要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杀手,反派不再是第一部里比较弱的设定,并且因为男主触犯了规则,失去了大陆酒店一些原有的保护,情况更加危机,如果第一部是赵威克单方面虐杀,那么第二部那绝对是有点腹背受敌的意思,对话上依旧简单,男主的台词很少,但是悲愤的面部表情配合手段毒辣毫不留情食用,动作场面绝对超越第一部。
还有一些小元素:大陆酒店房间号007是基努在黑客帝国里的房间号、罗马地下墓穴的对战致敬黑客帝国等等,有点小设计更有看点了。
最后,当年看完以为威哥会来点感情戏,是我多想了哈哈哈
《疾速特攻》一人一狗走天下。
承接上一部《极速追杀》的杀手世界观,又是男主团灭所有人的故事。
在前作的基础上,更全面的介绍了故事中这个杀手世界的架构及相关规则,这个神秘的杀手世界初步构建完成。
在保持写实类近身打斗和枪枪爆头风格的同时,增强了打斗环境的美学设置,较比第一部色彩更华丽,服化道更精致一些。
其实也挺难为上了岁数的基努·里维斯,虽说没啥功底的他打得并不漂亮,但大部分打斗都是亲自上阵,十分敬业,再比如单手换弹夹之类的小细节上还是很有设计感的,整体较上一部都有提升吧。
剧情方面男主在酒店坏了规矩,没有被第一时间干掉这个段落显得主角光环有些太重了。
6.5分!
ps:劳伦斯·菲什伯恩(墨菲斯)的出演,让我有一瞬间错认为这是《黑客帝国》的外传!
延续了上一部不废话直接干的爽快风格,John Wick西装暴徒形象深入人心,一发一个准,枪枪不废话。
虽然说文戏一塌糊涂,让人觉得就算文戏时长已经很短,但全删光也并无害处,剧情也是没创意纯老套,依然是半壁江山追杀John Wick的故事,再带点复仇元素。
但主创很懂观众的爽点,轻碎利落的枪声伴有孔武有力的打击,再加上丝毫不怜悯不圣母的一枪定调,给整场复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节奏、光影、动作设计、配乐烘托都非常抓耳且震撼肺腑,游戏质感强烈,身临其境。
看不够看不够,接着看第三部。
疾速追杀2 (2017)7.92017 / 美国 中国香港 / 动作 惊悚 犯罪 / 查德·斯塔赫斯基 / 基努·里维斯 里卡尔多·斯卡马奇奥
提到基努·里维斯,人们第一印象大概总是《黑客帝国》三部曲中那个青涩潇洒的墨镜黑风衣少年。
无论他是拿枪——
还是打人——
那一招一式都帅气逼人,能让直男为之尖叫。
除了武戏,表白时摘去墨镜的那双清澈认真的双眼,也让人沉醉。
谁能想到,1968年出生的基努在1998年拍摄第一部时已经30岁了呢?
在这之后,基努再没有像《黑客帝国》这样的神作问世,而且连有名的商业大片也没有多少——主要原因很可能在于,他很少接商业大片,反倒经常接一些独立制作。
在好莱坞他特立独行——无论是热衷独立制作,还是曾长年居无定所,都足以给他打上异类的标签。
他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前途,只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大概是他对自己“明星身份”的不断戳破,使得他反而让人觉得亲切。
不知不觉,基努已经快50岁了,变成了大叔。
他近年并没有什么改变,还是默默地拍片,还是很少掀起什么风浪。
作为他的影迷,我很理解他这种自得其乐的态度,但还是希望重新在银幕上看到那个风衣墨镜、英姿飒爽的身影。
幸运的是,基努满足了这个愿望,时隔多年,再次在银幕衣冠楚楚地大打出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疾速”(John Wick)系列,目前已经出了两部:《疾速追杀》(John Wick)、《疾速特攻》(John Wick: Chapter 2)。
这个系列可能在国内并不是很有名,因为2014年系列第一部《疾速追杀》,没有引进国内。
这是一部R级电影,在2014年还很难进入国内(就算现在的R级电影如《金刚狼3》,也要先审查再分级)。
不过,2017年第二部《疾速特攻》在美国上映,它倒有可能在中国大陆上映,因为这第二部的汉译名特意省去了“2”,很像是国内没上过前作上续集时译名的作风,因为不加“2”可以吸引没看过前作的观众。
至于最后能不能引进、引进后能保留多少,只有天知道了。
《疾速追杀》在豆瓣上和metacritic上评价是6.9/10、68/100,分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是在娱乐向比较明显的烂番茄上,影评人和观众对它的喜爱度达到了85%、80%。
这说明,它可能是一部没什么逻辑和深度(所以不受主流待见),但就是能让你爽爆的电影。
而第二部《疾速特攻》在各大网站上的评分都有上升,例如豆瓣就有7.7/10,说明续集比前作只好不差。
——以下为剧透,但相信我,本系列剧透不碍事儿——第一部《疾速追杀》的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基努饰演一名退休杀手约翰·维克(John Wick),当年因为遇到了深爱的女人而退隐江湖。
如今妻子去世,只留下一条狗陪伴他,让他苦涩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
某日,昔日老大的不懂事熊孩子闯入他家,打破了他的脑袋,抢了他的爱车,杀了妻子的狗。
老杀手怒而展开复仇,以一敌百,把熊孩子和自己曾经效忠的黑帮集团杀得片甲不留。
虽然故事简单,但这是一部超级爽的片,这首先就体现在它的动作上。
现在的动作片,随着《谍影重重》系列的带动,喜欢用短镜头和快速的剪辑,来展现打斗的惊险,刺激观众的情绪。
如2002年的《谍影重重》中,伯恩深夜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干翻警察,大约耗时4.8秒,用了6个镜头,剪切如行云流水。
《疾速追杀》不这么干,它回归传统,用长镜头和慢镜头,把打斗的局面环境、一招一式都展现出来同样是时长4.8秒的隔墙互射,《疾速追杀》中只有一个慢拉镜头。
因为是慢拉,镜头可以充分展现构图,让约翰和敌人分列一面墙的两边对称而立,互相射击。
这虽然不如快剪快切那样刺激肾上腺素,但倒打出了一种美感来。
基努在《黑客帝国》系列中也有很多长镜头打斗,比如《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中这段尼奥的四两拨千斤,也是4.8秒一镜到底。
基努的身材和颜值,就适合这种让观众充分看清他身(mei)手(mao)的摄影方法。
当然这么拍对动作编排和演员配合要求很高,可以看出第一部《疾速追杀》中人物的动作还是比较慢,对爽感有所影响,不过第二部《疾速特攻》中动作就快起来了。
类似的镜头有很多,暗示着本片不走写实路线,而崇尚暴力美学与二次元风格。
这种风格从海报也可以看出端倪。
更展现暴力美学的是本片中的近身格斗枪术(主创们称之为“Gun Fu”,意在模仿“Kung Fu”),即近距离枪击搭配徒手格斗。
干净利落的枪枪爆头和补枪爆头,让人看得血脉喷张。
而夜店里迷离的灯光,搭配着节奏感十足的夜店曲风,更为电影增添了一丝不真实的美漫风格。
第二部《疾速特攻》继承了这个风格,刺激度有增无减,例如约翰只用一个弹夹撂倒全场。
如果你惊叹于《王牌特工》中的教堂百人斩,那就绝不该错过“疾速”系列。
打得爽的片有千千万,但打得酷的片本系列绝对拔得头筹。
在写实派的动作片中,主角常常由于连番恶斗,浑身脏兮兮的,混杂着血汗尘土。
而约翰是什么样的?
杀人前穿上三件套,衣冠楚楚,擦亮刀枪;战场上举重若轻,刀枪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功夫出神入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最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你杀人还那么酷,还让不让人活了?
不光是他酷,系列中一干配角甚至龙套都特别酷。
除了杀手、黑帮,还有各种跟犯罪相关的辅助性职业。
第一部中有职业包庇杀手的警察、毁尸灭迹特别麻利的清洁公司、医术到位但脾气不好的医生。
第二部则更加一本正经地逗逼,有会做防弹西装的裁缝、专门给杀手们发悬红短信的电话公司、一看见顾客就知道给他配什么枪的军火商。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这些人的酷,来自于他们的专业性。
虽然都是违法勾当,观众也不得不感叹,这犯罪也能被你们干出艺术和美感来。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就要有规矩。
讽刺的是,这些人物虽然刀头舔血,视法律为无物,却比很多良民还守规矩。
当然,他们守的规矩也都是江湖规矩:杀手们恪守职业道德,拿钱就一定要办事。
所以片中的大多数战斗并无正邪之分,只是立场不同或收了不同人的钱。
江湖上的钱也与众不同。
圈内人互相结算,不用美金,不用欧元,用一种独特的金币。
名为“大陆酒店”的旅店是这个地下世界的中立区,任何人均可入住,但决不允许在这里动刀动枪。
第二部还告诉我们江湖上有类似于武林盟主的“最高会议”(High Table),控制这个地下世界的法度。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这活脱脱就是一部西方人的武侠片啊!
不仅故事的外在是武侠的,故事的内核也是武侠的。
想想第一部故事的起因,居然仅仅(主要)因为一条狗。
有豆瓣网友评论说,这部片教育我们,打狗也要看主人。
其实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凡事要讲规矩,凡事皆有代价;不讲规矩,代价很大。
港片不是教导我们吗?
有错就要认,被打要立正。
在一开始,熊孩子的父亲、约翰的前老大没把一条狗当回事。
他多年没有联系过约翰,这一次打电话没有寒暄,也没有道歉,一副实用主义的架势劝约翰“文明”解决此事。
字幕来源:FIX字幕侠后来熊孩子死到临头,还叽叽歪歪地说“那不过是一条……”。
约翰没鸟他,不等他说完直接一枪爆头带走。
字幕来源:FIX字幕侠 约翰用行动告诉他们,没错,就是为了一条狗,老子就要把你们这群人渣都干翻。
于是因为一个熊孩子杀了一条狗,更因为熊孩子和他爸都不认错,一个显赫一时的犯罪集团就此覆灭,异常讽刺。
约翰则在本片中展现出了一种东方侠士的风采:士为知己者死。
狗承载了他对亡妻的记忆,所以他愿意为之付出任何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重出江湖。
很多人劝他,你好不容易金盆洗手。
要三思。
字幕来源:FIX字幕侠 但是约翰不在乎。
士为知己者死,何况只是重出江湖呢?
约翰的重出江湖,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更有深意的第二部的故事。
这一部阐释的其实是武侠故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归隐。
各种武侠故事中功成名就的主人公,天天想归隐,没一个归隐得了。
这是一种现实的无奈:出来混,迟早要还。
约翰为了亡妻的狗重出江湖,这是宿命。
你不好好归你的隐,自然有各路牛鬼蛇神找上门来。
纵然你是江湖第一杀手,也只能被江湖裹挟前行,树欲静而风不止。
在第一部《疾速追杀》中,大陆酒店的前台面对归隐良久突然现身的约翰毫不诧异,只是欢迎他“再次”入住。
字幕来源:FIX字幕侠 到了第二部《疾速特攻》中,这位前台又欠欠儿地来补刀:“这么快又见面了,真好。
”
基努在《黑客帝国》中的老搭档劳伦斯·菲什伯恩也惊喜现身,饰演一位戏份不多的“丐帮帮主”,一见面就吐槽:“你不太擅长退休。
”
两部影片都请了很多黄金配角,就是因为他们扎实的演技和这样一种“净说大实话”的气质,所以非常讨喜。
归隐不是江湖人的宿命,那什么是?
影片揭示了江湖人唯一的宿命:死在江湖。
第一部《疾速追杀》的大反派死去时,跟约翰说:“回头见。
”
字幕来源:FIX字幕侠 第二部《疾速特攻》的聋哑小反派,全片常跟约翰比划的一句话也是:“回头见。
”她在最后被约翰击败临死时,也这么比划。
难得一部看上去只注重无脑打的系列也会有这样的细心,会通过前后呼应来彰显主题。
另外,看这些人说的话,像不像武侠片《剑雨》里被细雨杀死的江湖人临死前说的?
相比之下,《剑雨》倒有点啰嗦了。
本片最讽刺之处在于,约翰为了归隐而继续大杀四方,反而越陷越深。
最后为了干掉反派,不得不坏了江湖规矩,造成了自己与整个江湖的的对立。
约翰从第一部践行规矩的人,变成了第二部破坏规矩的人;第一部的盟友,也立马翻脸成了敌人。
那怎么办?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约翰一副认真脸,撂下了全系列最霸气的一句话:“不管谁来,我都会杀掉。
我会把他们全杀光。
”
约翰·维克的故事颇具启发意义,尽管它采用了一种“话糙理不糙”的形式。
首先,《疾速追杀》教导我们:要守规矩。
其次,《疾速特攻》教导我们:必要的时候要打破规矩。
最后,两部片一起教导我们:要想潇洒,请先牛逼。
本文首发于“毒舌电影”。
这部戏代表了如今动作戏的主流,战术射击 cqb加上巴西柔术 玛伽术之类的所谓“写实派”(例如近期的会计杀手),这在中国就有了先天残疾,我们不仅对枪陌生甚至有偏见,片子中的枪械知识、战术细节只能满足特定群体,这在第一部表现的很明显,两极分化的口碑。
导演在第二部的加强了近身格斗部分,大量的运用巴西柔术(基努在著名柔术大师machado那里训练了很久)中观赏性很强的技术结合射击 ,带来了非常好的视觉体验。
而这些酷炫的玩意完全违背了“写实派”的原则,举个例子,自卫手枪的333原则,3米3发子弹3秒,你倒或对手倒,所以现实很难出现反复夺枪且长时间的打斗,导演皆想要,所以出现了防弹西服这个设定,我还挺喜欢的,穿着西服帅帅的打枪。
总的来说,第二部比第一部更像一部“动作电影”,谁会在意第一部里基努从车上后仰滑下来而不是正常跳下来,这是双手不离枪保持攻击状态,而我曾近安利过巴西柔术的一位朋友看完第二部以后惊喜的告诉我里面有那招飞身omoplata。
导演在成长,这个类型更在成长。
大势所趋,希望华人武指们平常去学学射击,巴西柔术等等,与时俱进。
结合祖上传下来的好东西,带来更好的国产功夫片,千万别再犯固步自封的毛病。
强行插入一个装酷的ruby rose就很不酷了
★★☆ 实在不忍看到KR这么优质这么随性的明星在这种烂套路上走下去,在我心中Bourne的人选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但KR好歹应该找一个类似的如此契合自己孤独绝世气质的角色。
第二部预算高了很多,灯光更炫更复杂,反光和烟雾效果都更出色。杀小怪留BOSS,美国末日见了你也叫大哥,江威克在最接近圣母的时候然后瞬间堕为修罗,编剧你也是够睿智的。比第一部好看点,不过角色们还是又蠢又爱装逼,这种很裤的电影面向青少年,用看似残酷的杀戮来满足猎奇心,用狗屁不通且儿戏的地下规则来作为世界观,走低智路线,看之前心里要有准备
文戏的调调相当老派而装逼。关卡式砰砰砰一路开无双杀杀杀加上风格化字幕看着特像之前玩过的一款游戏Max Payne,后者我打了不到三关便弃了。除笔杀梗还有点意思以外,整体枪战和动作戏编排在动作电影范畴根本算不上新鲜或有趣。
动作剧情都很棒,唯独不适合基努里维斯来演
太他妈爽了,而且还能装作在看赛博朋克2077
进一步引出了庞大的世界观,但完全为了凸显杀手界的规则而把周围现实的一切弱化了,这种舞台般的割裂感会影响影片整体质量。情节、节奏、剪辑完全无法跟前作相比,剧情变得生硬起来,动作也不再是迅猛凌厉,快速剪辑的地方处理得不好,那一瞬间的坠胀给人一种廉颇老矣的感觉。鲁比·罗斯还弄了个聋哑角色,除了耍帅没看出来有任何意义,当然确实帅,就是有点帅得没头没脑。当做是为了架构牺牲剧情,还是期待第三部,希望能复刻经典的铅笔杀三人!
结尾应该镜头切到中国,一位叫冷锋的退役军人手机响了
有影评。
基努里维斯老师这皮脂得是多少啊?速度与激情+魂斗罗的设定都能让人大呼满足,这预期得是多低?在地铁里俩人一人一把枪piupiupiu地对射,太有喜感了。你们闹呢?
是观众不想放过他……罗马刺杀一段简直败笔,完全失去了前作的小而灵,学什么007装哔呢。应该严禁这类动作片出现冗长的追车和啰嗦的文戏,因为文戏简直是太可笑了,大家说那些台词都不会笑场吗。
酷炫程度上感觉比第一部差好多,虽然换弹匣的动作和频次还是较写实,但敌人AI调得有些过分低了。酒店系统拓展了相关服务和通缉发布,还搞得俨然进入了全民杀手时代,可规矩还不是说破就破,大不了也就是一死嘛,出来混谁不是刀头上舔血豁出去的。
这也太烂了吧。简直烂成了一种奇观。除了装逼之外没有任何靠近现实的诉求,就是钢铁侠也不能这样玩啊
这什么破玩意儿啊……啊,有本事再来一部更破的看看!
这个系列都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一本正经的冒傻气 整个设定其实还可以 怎么拍出来就那么滑稽?【
四星半,爽爆的动作片,简单利落的动作,打脚踝+爆头,这才叫枪斗术,如果不是基努身材有些发福,这片绝对五星。看到制片方有香港,就不难理解电影世界观中的武侠色彩了。地下世界就是江湖,高桌会就是名门正派结盟,这集还有丐帮,我们觉得下一部围攻基努的时候,会出来对抗名门正派的魔教的设定了
这是个发生在平行宇宙的故事。该宇宙一半人口从事杀手及其相关职业。没有巡警武警宪警及一切妨碍杀手工作的维和手段。更没有物价局。虽然合同都是拿美刀开的但是大家都用内部流通货币,汇率不明。每集大boss都死得很随便。不过这些都不要紧。面瘫基叔西装笔挺的一路爆头杀就够了。我还能再吃个续集。
2倍速太爽了没有废话只有突突罗马真好看铅笔杀和镜像迷宫哑女很拽但是死的也太快了地下流浪汉杀手好带感,是你墨菲斯w最后公园那场戏有点感觉了,原来是大型预告片w谁不想要会员呢一人一狗浪天涯w啊啊啊啊那么好的房子基努辛苦了🙉打不动了
最后宾馆老大发出通缉信息,JW奔跑着穿过公园,电影院坐我旁边的哥们手机也狂震,当时我真的分不清哪个是现实了。。(哭笑脸)
需要换一个香港的动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