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
El Conde,Le Comte,吸血伯爵
导演:帕布罗·拉雷恩
主演:杰米·瓦德尔,格洛利亚·蒙奇梅尔,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葆拉·卢辛格,斯特拉·古奈特,卡塔琳娜·古埃拉,安帕罗·诺格拉,安东尼娅·塞赫尔斯,马尔西亚·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语言:西班牙语,英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伯爵》是一部黑色喜剧/恐怖片,以智利近代历史为灵感,构想了一个平行宇宙。影片将世界法西斯主义的象征奥古斯图·皮诺切特描绘成一个吸血鬼,住在非洲大陆寒冷南端的一座废墟宅邸里,依靠对邪恶的欲望来维持生存。活了二百五十年后,皮诺切特决定不再吸血,放弃永生的特权。他再也无法忍受世人称他为小偷。尽管他的家庭令人失望且热衷..详细 >
当圣地亚哥不再下雨,智利会为皮诺切特哭泣吗?发现导演前作《第一夫人》和《斯宾塞》我都很不喜欢。拉美出身的他显然更偏爱拉美历史,但将皮诺切特和撒切尔设定为法革时期至今的母子吸血鬼并不是什么多特别的类比或联想,新自由主义独裁资本家的吸血鬼本质早已昭然若揭,即使不闻马列主义也能看出来。但本片也没有站在马列立场上进行叙事,甚至只是把智利历史当做背景板,这或许无可厚非,但影片的混乱也就这样出现了:我们看着作为《伯爵》的皮诺切特变成《德古拉》,进行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继承之战》,而《圣女贞德》一样的修女却只是想要借势复苏原教旨主义。本片唯一有趣的点在于皮诺切特一心求死,看来现代的右翼独裁者也无法忍受后现代乏味无聊的人生琐事。然而这一点在《希特勒回来了》中并不是挂碍,甚至是威权崇拜情绪的助推。
故事与metaphor构思得过于直白、一一对应,就显得啰嗦与单薄 像好学生下课后开的沉闷玩笑看似是将人性与历史“奥兰多化”,实则把历史拍到更扁。而且,奥兰多式的魔幻现实主义早已被玩剩了,本片仍旧玩得得意洋洋(就如每场吸血鬼飞行时的交响曲配乐一样得意洋洋)——一场玩到尴尬的过家家,既不够魔幻,也不够现实主义。
除了影像和形式,其他都挺没意思的。
要逃离永恒!
戏谑历史重构历史,独裁者都是吸血鬼
看了四次,睡著四次
很南美,很魔幻现实,很黑色幽默,独裁者与吸血鬼比喻,概括解构了智利以及可能其他所有文化的革命史:右翼不生产独裁,他们只是欲望的搬运工
权利的政治隐喻,封面多少货不对版了!
what the hell...?
历史虚无主义,不过对于智利历史并不了解所以很多地方看不懂。背景厚重,题材新颖,海报封面题不对版,黑白政治还是看不下去啊。修女飞走那场戏是真的太美了,像Gucci广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与魔鬼妥协,就可以获得财富和自由,正义的力量是弱小又滞后的,但你不能背叛魔鬼,否则会受到惩罚。至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不断努力获得接触魔鬼的资格。
4-…脑洞略开的点子,颇有诗意的飞行画面……下层人被上层人诱导、贪婪粗浅,上层人自命清高、对下层人掠夺无度,突然的爱情让人误以为找到出口,虚伪的理想让打破阶层者命运多舛……也没有看出清晰的纲领,总之剧本挺逗的、拍得也很魔性…
皮诺切特第一定律:将一个自由派右翼和一个工人左翼从直升机上扔进太平洋,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从空中下落的速度是相同的.
吸血鬼隐喻独裁这个很有趣,但是有感觉浪费了吸血鬼这个题材,要不是为了维持主题的严肃的话可能能更荒诞一些的,其实生活本身不就够荒诞了吗
6.5分。这片子如果不了解皮诺切特在智利的统治历史,看起来其实很无聊。人人都在谴责他的独裁统治,但偏偏智利在他的领导下经济突飞猛进,孰是孰非,本身就不是一句话能够讲清的。就如电影,人人都不希望做吸血鬼,但吸血鬼的能力却都让人深陷其中,最后雪花飘舞配上黑白的画面,还是很瘆人心的。
还挺神叨的呢,我能懂。
冬儿比电影
最后拿女权来收汁?
好久没看大闷片了,嗯,依旧不喜欢。音乐但是听着很舒服。就是pretentious af。
三星半,对历史的审视配上一个吸血鬼的外壳确实新颖,始终对那片土地的深爱,片中修女首次飞向天空可以说是年度片段了!高光时刻,对权力与金钱的贪婪是人类都无法避开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