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德琳的玛德琳
Madeline's Madeline
导演:约瑟芬·戴克
主演:海伦娜·霍华德,米兰达·裘丽,莫莉·帕克,奥奎·奥克波克瓦西里,苏妮特·玛尼,费利佩·博尼拉,丽莎·萨尔斯,寇蒂斯·库克,雷纳尔多·皮涅拉,迈拉·卢克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玛德琳的玛德琳》是美国女导演约瑟芬·戴克最新的一部作品。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戏剧导演,在创作她最近的作品时所产生的故事。这也是约瑟芬·戴克的第14部作品。作品中的角色和她本人颇为相似,同样作为导演的她,也是一名演员。戴克以往的作品,总是带着一定程度上的形式化的美感,也显露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在她的作品中,镜头更像是..详细 >
三星半,心理感受的视听外化
无叙事,无表达,无沉淀。两分给演员。电影本身不够一分。
3/10。表演即兴表演,又没有主线,满是尴尬。小女孩的演技让我最出戏,我甚至脑补出许多国内女演员的脸。舞台剧,演员与观众是有一段距离的,距离才能产生沉浸式。
4.5
不好看就是不好看,虽然说是跟踪拍摄了主观视角下的人物行为和内心状况,但西方观众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对我来说还是很难理解。能感觉到这是一部“活的不舒服”和“谁把你弄得不舒服”的故事,16岁的女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在剧场中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呼吸成为一种表演方式,剧场情绪被吸纳又被再次释放,舞台中央的自我有时候很重要,有时候又那么微不足道。
青春期的异想
Sia? Zia? very powerful. Me:Kidding?用非常表现主义和实验性质的方式来展现母女之间的矛盾、自我的疑惑。要是做成舞台剧或者纪录片的形式,或许效果会放得更大。第三幕高潮部分,玛德琳模仿母亲呵斥禁锢自己,是非常明显地讽刺家长对孩子的丧失人性的控制,但另一方面,玛德琳自己对母亲的反应却没有对应的呈现,没有孩子的冲动疯狂和不计后果的行为,视角的缺失简直是灾难级别的,《伯德小姐》和《托尼厄德曼》在此片衬托下,像极了应该做到的故事模板。结尾处对于导演的戏弄,是对于既有权威的挑战,是自我的释放。但别忘了前提,这里存在控制挟持和剥削吗,被剥削控制的对象是怎样回应的?人物是否在释放之后又否定了自己的观点,与主题的自相矛盾。别忘了有《冷酷祭典》。
实验化到完全看不懂,看到最后有种全员神经病的感觉。好吧,我继续肤浅。
不是恐怖片胜似恐怖片
不好看😔
待重看
作者风格极强的实验性电影,不是很喜欢
导演很主观的表达,可能是她的经历和情绪,不过我是没明白。
很无聊,就是对那个绿帽子龟印象深刻
2018年度十佳补录。据说猫的视野里景深很浅,她们投入一段感情的时候会模糊掉其他。全程的手持变焦后,那一两个固定机位的缓缓推进和抽离就格外珍贵。声音的介入和剥离充沛了情感。真的需要刺痛才能看到爱吗,This is the immersive theater.
胡拍
【4】自然很纽约电影,但多少也继承了里维特的舞台空间体系。
戏剧表演式的戏剧,和同期上映的“We the Animals”对比,少年应如何认识自我
(4+)借表演将情绪表达,视听将心理外化于整个空间中,面部特写更容易展现玛德琳一种本能的生命力与激情,可以看出里维特(舞台感的设计)与卡萨维蒂(面部特写对人物情绪的捕捉)对戴克的影响,嗯……有些部分也隐约有些萨弗迪兄弟?
形式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