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The Marvelous Mrs. Maisel Season 3,惊奇夫人麦瑟尔

主演:瑞秋·布罗斯纳安,艾利克斯·布斯汀,迈克尔·泽根,托尼·夏尔赫布,玛琳·辛科,斯特林·K·布朗,简·林奇,扎克瑞·莱维,莉莎·维尔,卢克·柯比,安德鲁·波尔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剧照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2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3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4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5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6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3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4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5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6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7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8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9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20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长篇影评

 1 ) 我不是女权主义者,我是平权主义者

你对人妻的想象是什么?

入得厨房出得厅堂,为家庭奉献一切……可能会有人说,这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价值观了,当代女性已经改头换面,即使结婚生子了,也能够家庭事业两手抓,这才是新时代独立女性。

可是,近期几部热门影视作品《多功能老婆》、《82年生的金智英》、《婚姻故事》、《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第三季》却在告诉我们,要平衡好家庭事业,且两方面都出色的女人,大概率有退路、自己足够有能力、或着是依靠主角光环。

不然,在婚姻中、家庭中,女性一不留神就容易被压垮。

为家庭牺牲自我,却被视作“闲人”TVB今年的热播台庆剧《多功能老婆》,请来了已多年不演电视剧的杨千嬅演女主,男主是周柏豪、黄浩然。

杨千嬅在戏里,饰演一名洗衫煮饭凑仔样样皆能的人妻蓝飞。

老公临时决定要请客户来家里吃饭,在回家路上通知老婆,正在家中和朋友小聚的蓝飞,请走朋友后,在老公回家前变戏法一样做出一桌大餐。

然而,这样的老婆,男主并不满足,和大多数肥皂剧一样,他出轨了。

蓝飞不得不独自带着孩子生活,从此以后,不止要买餸煮饭,还要赚钱供楼。

《82年生的金智英》里的女主角倒是夫妻恩爱、看起来很幸福。

她按部就班长大,一毕业就拿到了大公司的offer,工作不久就嫁给了潜力股男友,然后顺理成章生宝宝,成为全职主妇,有心爱的老公、可爱的孩子,这么看,她的人生甚至比大部分人都顺遂。

只是,《金智英》影片一开头,就展现了智英生活中遭遇的歧视,在家中做家务忙了一天,好不容易在午后推着孩子出来散个步,买杯咖啡坐在公园长椅上透透气晒晒太阳,却听到旁边椅子上的八卦白领在酸她,“真好啊,我也想无所事事、拿着老公的钱买咖啡喝……”难得的闲暇宁静被打破,智英心里一沉,带着女儿离开。

这种被歧视、被当作闲人的时刻,智英生活中还有许多。

蓝飞、金智英的遭遇,折射了现代女性的困境。

从小到大,因为是女生,就被教育要安分守己,女人最重要的是家庭。

小时候在家中,有好吃的好玩的,要先让给哥哥弟弟;长大后在公司里,遇到男同事讲黄色笑话,要懂得脸红奉承,最多娇嗔一句“讨厌”,切勿不可发脾气或讲一个更黄的。

嫁人后,就要懂得取舍,不要有太大野心,宁可放弃工作,也要照顾好家庭。

这些在社会上时刻都在发生、看似平常的事情,令女性心里一阵阵发毛,一点点击溃她们的防线。

于是,金智英崩溃了,为了防御外界的伤害,她患上了精神病,分裂出多个人格来保护自己。

回婆婆家过节,婆婆送给她的礼物,是一件俗气的花围裙,送围裙的意思还不够明显么,让智英在家中多干活,最好像互联网公司员工一样007不停摆。

服侍完公婆,大姑子回来了,还要给大姑子一家准备吃的,智英只好分裂出妈妈的人格来对婆婆喊话,“只有你会心疼自己的女儿吗?

我也心疼我们家智英,也让我们智英休息一下吧。

”《多功能老婆》更搞笑,老公拿出了男人出轨一贯的话术,因为我一直在社会上打拼、见识更广、社会资源更多,已经和困在家中的你没有共同话题了。

听听这种话,我出轨、我花心,是因为你满足不了我。

也不想想是谁把女性困在这方小厨房里。

在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中,社会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男性赚钱养家、是付出更多的一方,忽略了女性在家中操持家务、教育孩子、应对公婆的辛劳,家庭主妇的付出、没有薪水、不可被量化,于是直接被无视。

家庭主妇真的无价值吗?

早在2016 年的热门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里,主创就算了一笔账,如果把家庭主妇一年为家庭所创造的价值转化为薪水,大概有304.1万日元,折合成人民币是19.4万,这是2016年的数据,已经过去了三年,算上通货膨胀,家庭主妇一年创造的价值应该已经达到人民币20万以上,这个数字,分分钟比很多工薪阶层年收入都高。

家庭主妇愿意为家庭牺牲自我,却不希望这种牺牲不被重视、还被歧视,蓝飞、金智英的苦,苦在她们都这么辛苦了、还被社会当作蛀米虫,韩国人发明了一个词“妈虫”,专门用来贬低没有收入、专靠老公、在家里带孩子的全职妈妈,不得不说,这个词真恶毒,你们欠家庭主妇一句“对不起”。

是时候展示真正的力量了!

金智英们想要等社会醒悟,而有的主妇,不想再被动等待,决定主动出击,打破这种局面,比如《婚姻故事》以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的女主,她们都是为家庭奉献一切的主妇,都在婚姻里遭遇了挫折、背叛,再在绝望中崛起。

《婚姻故事》讲述了婚姻中的男女如何一点点陷入泥沼,明明一开始爱得炽热,却在走进了围城之后,被柴米油盐磨光爱意。

更可悲的是,女主尼可为了丈夫放弃自己影视明星的身份,把自己变成一个衣着随便、家长里短、囿于厨房与客厅的某人太太。

此时的尼可,却发现丈夫出轨了,他出轨同时还获得了戏剧界最高艺术奖项,尼可这时才反省,自己这些年都在为谁辛苦为谁忙?

无独有偶,《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女主米琪一开始就遭遇了丈夫出轨,这个在家靠父母、出门靠老婆的男人,居然有脸出轨一个样样不如自己老婆的秘书。

知道丈夫出轨当天,麦瑟尔夫人世界坍塌,这么多年来,她把自己保持得比婚前还精致,等老公睡下再卸妆,在清晨第一道阳光照进窗户时起床化妆,每天穿得像去走T台,为他做大餐送人情、为他写段子办脱口秀,却还是抵不住外面野花勾勾小指头。

麦瑟尔夫人去买醉,走进小酒馆上台表演,才发现,比起那扶不上墙的出轨佬,明明自己在脱口秀领域更有天赋。

第一、第二季《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米琪遭遇打击后女性意识觉醒,离婚重来,从化妆品柜台导购开始建立自己的人脉、发展事业。

她的确了不起,盘靓条顺,即使去做导购,也是柜台中最懂客户心理、最能卖货的销售,去和李佳琦PK卖口红,米琪不一定会输。

米琪的了不起,还在于她开创了女性表演脱口秀的先河。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脱口秀演员以男性为主,客户群体也大多数是男性,人们在小酒馆、小剧场里听男演员调侃时事、调侃社会、调侃女性,而米琪,可能是那个年代第一个在舞台上讲荤段子调侃男性的脱口秀女演员。

要做一个领先于时代的人,很难,而要做一个领先于时代的女人,更难。

米琪在职业路上,接收了很多社会的恶意、男性的冷眼,男演员们感到了“冒犯”,认为她“亵渎”了脱口秀。

事实上,无论哪个时代、哪个领域的职场女性,都要比男性面对更多磨难。

就拿娱乐圈来说,2017年红红火火的“Metoo”运动历历在目,美国金牌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利用权势性侵多名女星;韩国自杀女演员张紫妍被迫陪睡的风波仍未得到解决,数据调查显示,韩国女艺人中,45%曾被要求陪酒,62%曾被高层要求陪睡。

当然,男性也会遇到性骚扰、潜规则,但近年来,频频曝出女性遭遇职场性骚扰、性侵犯的新闻事件,令女性不寒而栗。

有权有势的男性,利用更高的社会地位压迫、欺辱女性,这种事自古常有。

那么,有权有势的女性,周遭环境会好一点吗?

不一定。

我们来看看著名女企业家董明珠。

最近一位博主推出了一个董明珠仿妆,用大量阴影加深法令纹鱼尾纹、用眼影画出黑鼻孔,这显然不是正经的仿妆,而是在丑化董明珠,该博主还在视频里戏谑董明珠的工作状态,“好丑啊、好凶啊、原来这就是女强人”。

董明珠可以称得上是目前为止中国最成功的女企业家,失意主妇去做销售,从零开始,到今天掌管着营收2000亿的大公司,60多岁仍然保持着奋勇的工作状态,有胆和雷军对赌10亿。

她却依然会被网红嘲笑外貌、嘲笑工作态度,“女强人”是个贬义词,仿佛女人就不配强大。

总裁文里,只见男总裁爱上傻白甜,鲜见女强人恋上小白脸,即使已经有很多“女强剧”,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还不能完全接纳“大女主”。

很多男人、甚至部分女人会觉得,女性力量崛起,是对男性地位的侵蚀。

但其实,解放家庭主妇、解放女性,也是对男性的解放。

Facebook的COO雪莉·桑德伯格说过,“这个社会对女性有多少偏见,对男性就有多少压力”。

男人不是经常觉得赚钱养家很累么?

当两性平等之后,男人也可以安心在家当全职奶爸,由老婆去外面打拼。

或者是,结婚时,男人不用再出彩礼,也不用必须有房有车,可以要求女方提供房子车子,当然,男性也没权利要求老婆必须专心致志生儿育女服侍公婆,此番光景,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是的,女权主义,从来都不是“女性特权”,那种要求男性无条件顺从女性、过年过节必须给女友发红包买礼物、把每一个节日过成女王节的“女性特权”,是营销号、商家迎合女性市场的把戏,这种为了赚钱、卖货不惜妖魔化女权的做法,不好意思,女权不认。

真正的女权主义,是平权,是《绿皮书》里传递出来的“无论黑人白人,均一视同仁”的精神,世界大同,就是男人不歧视女人、白人不歧视黑人、地球人不歧视外星人、有钱人不歧视穷人、异性恋不歧视同性恋、养猫的不歧视养狗的,不过,猫真的比狗可爱(误)。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南都周刊(nbweekly)

 2 ) 越看越气

米琪确实是很有才华的女子,也自己很勇敢的从家庭主妇踏入职场,人心地是善良的,但是总是做不合事宜的事情,讲话口无遮拦。

第三季最后一集在夏尔家乡的脱口秀,夏尔的经纪人让她谈论夏尔。

顾名思义是谈一些夏尔好的方面,她倒好,过于想表现,把夏尔的老底全部抖出来,越看越气氛,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口无遮拦的人,夏尔对她有知遇之恩,女主米琪虽然并没有恶意,心不坏,但无奈情商过低,无数次给自己挖坑然后往里跳,一把好牌打烂,全靠女主光环在顶着,越来越不喜欢米琪,也不想继续往下看。

反倒是喜欢苏西,虽然她的原生家庭有太多的不幸,但仍然乐观,谈吐幽默。

 3 ) 米琪、苏菲和林志玲

时代困境、个人局限与个人抉择 每个时代都有困境,每个个体都有局限。

但时代困境和个人局限不是一回事,时代的困境不一定就是个人的局限。

从“皇后区的苏菲”苏菲·列侬身上可以很好地论证这一点。

有谁注意到苏菲的大学专业吗?

就像有谁会在乎林志玲的大学专业呢?

林志玲是多伦多大学西方美术史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的双学士,她的毕业论文研究对象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艺术,而且她获得进入多伦多大学西洋美术史研究所深造的机会,踏入时尚圈只是一个偶然的际遇,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做模特、拍广告这些行为也只是她的副业,我想和大学生业余兼职没有根本的区别,成为如今的八卦媒体上和烂俗推文中的这个林志玲也不可能是她的初心。

林志玲大一时的画作苏菲毕业于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她的目标是美狄亚、百老汇、莎士比亚,并且显然不是“皇后区的苏菲”(她从未在皇后区生活过)。

苏菲没有明说,但她一定在严肃戏剧的道路上经历过重大挫败,她开始怀疑自己有没有走这条道路的才气。

就在这道人生的坎横亘在苏菲面前时,纽约流行文化界中的王牌经纪人、造星圣手、营销怪杰哈利·德雷克出现了,“他一点都不在乎来自安拉伯的苏菲,他只在乎来自皇后区的苏菲”,他给苏菲制订了一条全新的人生轨道,也将苏菲彻底带离了原先的人生道路。

从此,苏菲成为“皇后区的苏菲”,靠着主妇围裙、假肚和“Put that on your plate”式的笑话暴得大名。

苏菲是如何转变的?

参见第一季第七集苏菲和米琪的对谈。

苏菲认为观众需要的只是一个被塑造出来的人格,而非一个在舞台上表现真实的艺术家。

米琪对她提出质询:“鲍勃·霍普和兰尼·布鲁斯并没有虚构一个人格。

”苏菲当时声色凛然:“他们有‘鸟’”。

苏菲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男权社会,作为一个女人想在“属于”男人的行业中取得成就,举步维艰,这一认知当然并没有错。

只是她已然坚信,男人都是色情动物,而女人是他们的猎物,女人只有洗去自身的女性特征,将自己装在一个畸奇的套子里,才有可能“成功”。

这一刻,她将男人、女人、自己、他人、成功、性别气质通通物化了。

在男权社会,女性发展受到挤压,这是时代困境,也是身处这一时代背景中的女性们个人的困境,但我为什么不认可这是个人自身的局限?

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人毕竟有残存的选择权。

也许你终究无法跨越时代的困境,但是你一定可以突破个人的局限。

是男权社会倾轧了苏菲吗?

是。

是哈利·德雷克操纵了苏菲的人生吗?

是。

是苏菲自己放弃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吗?

也是。

苏菲·列侬,一个如此负重的名和一个如此革命的姓组合在一起的姓名,成就的却是苏菲·列侬这样一个不堪的人格,这或许正是作者有意的讽刺。

在《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苏菲·列侬是作为米琪的对立面存在的,虽然她借由哗众取宠的方式成就盛名,却始终无法脱离早期经历烙印的自卑,而且这更巩固了她内心对社会不公的既有认知。

但是除开固有的、强大的社会因素,这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心理的贫穷和思路的僵困,她已经认定观众都是媚俗的,男人都是垂涎女色的,她已经不相信自己能够单靠才能和本真就能赢得观众的喜欢,她也不再相信自己有那样的才气走艰辛的艺术道路。

这使她自绝理想,自我固化成为一个呆板、肤浅的烂梗谐星,这也注定她只能席卷庸众的狂欢。

前提条件不是我们所能设定的,但是最终结局的性质却肯定是我们自己一手书就的。

时代和社会就是前提条件,我们自己的抉择和步履才是对人生结局的绘制。

岩石坚硬沉重,但不代表夹缝中开不出花朵。

即便开不出花朵,成为未曾屈服的坚韧草蔓又有何不可?

我们看到的是,苏菲自己屈服了。

甚至后来她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她辞掉哈利·德雷克,选择苏西成为自己的经纪人,她重新登上了戏剧舞台,和最好的戏剧男演员演对台戏,可她个人的意识形态并没有转变过来,她没有跨越内心的障碍,亲手毁掉了重塑自我的机会。

而事后,她将责任全部推到别人身上。

我相信令她意识到自身问题的那一刻是,苏西对她说出那句话时:其实你排练的时候演得非常好,的确他妈的非常好!

机会本攥在你自己手里,但你自己亲手将之抛掷。

我相信这里是一个伏笔,苏菲这个人物在后续故事中还会有新的成长。

相比苏菲,在遭遇接连不断的打击时,米琪展现的完全是另一种样貌。

不仅没有因出轨的婚姻而崩溃,反而在那样一个时代成为走出家庭的独立女性,发觉自己热爱的志业,然后勇猛地抓取、前行。

一路上,几乎所有人对她的第一印象都是:这是个歌手吧!

但她没有让美貌成为她事业的阻碍,她也从不像她光鲜的外表和金丝鸟笼般的家室所显现的那样弱不禁风。

在最肮脏、破旧的夜场表演,应对一切油腻的眼光,忍受苏菲对自己的全面排挤,即使在纽约市区一度站无立锥之地,她竟然也挺了过来,而且依旧风姿绰约,从未一脸苦相。

最后,在人们无法想到的场合和时刻,以一种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的方式,她尽情绽放,光芒万丈。

谁能想到她会在风湿关节炎募捐节目上,而且是在被苏菲排挤到午夜时分节目结束前五分钟的时段内,一鸣惊人呢?

在挫折之中,米琪注视的不是挫折,而是微弱的希望,是模糊的路向。

而这恰恰是我们所有人都能效法的一点,结果只在于做或不做,做了或没做。

当然,米琪的这一性格不是天然生就的。

在之前二十多年她受母亲的调教和社会的规训,做一个“精致”的女孩,成为一个“摩登知识女性”,而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赢得一个金龟婿的青睐。

婚变是一次转折,一记棒喝,使她有了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人生的契机。

她跨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不容忽视的是,她也受到了他人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反主流喜剧斗士兰尼·布鲁斯。

兰尼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一个过早的先锋从而夭折的天才。

他是现实中真实的人物,在滚石杂志评出的“50大杰出脱口秀演员”中名列第三,而排在他前面的理查德·普赖尔和乔治·卡林都尊兰尼·布鲁斯为自己的榜样。

乔治·卡林说,兰尼是第一个引起语言争端并为此而受苦的人,“而我是第一个引起语言的争端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人。

”兰尼·布鲁斯一生因为言论问题被捕9次,1964年被判言论猥亵罪。

2003年,在他去世38年后,纽约州撤销了他的罪名。

——他生前身后都在用自己的人格与性情反讽美国的体制之弊。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主创艾米·谢尔曼·帕拉迪诺一定是非常热爱兰尼·布鲁斯的,她让兰尼成为整部剧作的精神内核,这使得《了不起的麦瑟尔》在具备无与伦比的喜剧性的同时,还具备充分的严肃性。

她让兰尼成为米琪的导师、伯乐和君子之交。

每当兰尼出现和消失时,他都仿佛笼罩在一层迷淡的烟雾之中,这使我感动和悲伤,因为我看到了在这些镜头之中,作者对兰尼的爱与遗憾。

兰尼早就离开了,在他才及四旬的年纪,在他被无尽的诉讼和自我麻痹的毒品耗尽财产和生命之后。

好在后人终于站在他的肩上,摘到了果实。

在兰尼·布鲁斯的熏陶之下,米琪以真实和批判的态度,向喜剧艺术家的道路迈进,这是一条与“苏菲的选择”正好相反的道路。

影响时代的人亦即伟大的人必须超越自身的身份、阶级、性别、文化、行业等——即自身一切局限。

而这种超越,如果仅只停留在表面的浮饰,那是无法称之为超越的,只有从心理上跨出旧有的禁锢和安适的圈层,从行动上开始践行自己制订的人生纲领,自身的超越才刚刚开始。

而一旦你踏上自我超越的道路,你就有得苦了。

末了:某种程度上林志玲向时代妥协了,这是她的个人局限,但与此同时她一直自尊地站在自己的底线之内,她绝不是苏菲·列侬那样的人。

虽然她的智慧和职业能力使她准确地站在了米琪和苏菲之间的平衡点上,但我们不能有意忽视这一点,那就是她也是这个时代的男权社会和消费文化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另附第二季剧评:大时代中,我们的挣扎和超越剧评均首发于公众号:段雪生

 4 ) 这难道真的不是一场时装秀表演吗?

一整季一口气看下来,通读全文,从剧情来说,我甚至记不得分不清我是不是真的已经刷过了第三季????

嗯?

我有看过吗?

我没有。

这龟速缓慢的发展剧情约等于没有剧情,直接从第二季过渡到明年的第四季刷也完全能合理衔接,不过Who care?本来就是一部爽剧,还指望能在剧情上推敲出多大的道理呢?!

因为这部剧剧情根本就不是重点啊!!!!!!!!

这就是为广大女性同胞拍的一部高质量的服装秀啊!!!!!!!

在我看来,所有的剧情都是为了把为什么穿这件衣服的理由合理化而已!

结尾拉着两个出租车的衣服礼帽去赶飞机那一场,我真的是慕了。

慕了。

所以剧情什么的,不重要。

虽然衣服和帽子真的很吸引眼球,剧情我也不在乎,不过麦瑟尔夫人的大气和可爱,无论在哪种条件,环境,状态,心情下,都要让自己保持美丽和主持自己的人生的这份优雅也让我没办法不看见,她从家庭主妇到喜剧演员,从布鲁克林破烂酒馆到全世界巡演,就连娇娇滴滴的伊莫金也被她影响鲤鱼打挺翻身要当新时代独立女性去学文秘工作了,激情又独立的女性确实很棒不是吗?

更可况还这么美呢?!

 5 ) 近年来最了不起的女性喜剧,你还在追吗

从新世纪之初还只是作为粗糙的、刻板印象化的家庭肥皂剧来拍摄,到如今已经贯穿于历史、悬侦、科幻、奇幻、律政等各种电视类型当中,女性题材在近几年的北美电视市场上毫无疑问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在今年,《杀死伊芙》《伦敦生活》《傲骨之战》《使女的故事》《大小谎言》这些高质量的回归剧,以及《难以置信》《致命女人》《早间新闻》等热播新剧的诞生,女性剧集的市场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整体表现力甚至盖过了那些以男性主导的电视剧集。

《杀死伊芙》第二季

《使女的故事》第三季

《致命女人》而在上周五,亚马逊流媒体平台也如期一次性全集上线了旗下最为成功的女性喜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第三季,该剧直接瞄准接下来即将展开的北美颁奖季大战。

作为近年来喜剧类电视剧集中当之无愧的一匹黑马,《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前两季已经斩获了艾美奖、金球奖、各类工会奖包括最佳剧集、最佳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在内的所有核心奖项;收视方面同样喜人,是当前北美电视市场上最成功的女性喜剧,而且一举捧红了瑞秋·布罗斯纳安这位蛰伏已久的优秀女演员。

截至目前,《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仍保持了与第二季持平的豆瓣8.6的高分,IMDb单集均分则达到了8.9,烂番茄累计82%的媒体新鲜度。

尽管观众和媒体打分略有所下滑,但这种下滑仍是维持在季播剧合理的升降幅度之内的。

剧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后,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纽约,一位传统女性在突如其来的婚姻变故中逐渐蜕变成为现代独立女性的故事。

女主角米琪·麦瑟尔(Midge Maisel)生长在一个颇有涵养的中产阶级犹太家庭,她的父亲艾伯(Abe)是哥伦比亚大学受人尊敬的数学教授,举止优雅的母亲萝丝(Rose)同样有着极高的文化涵养。

家庭环境优越的米琪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生活总能按照规划的节奏进行,说她是上帝宠儿丝毫不为过。

而现在,年纪轻轻的米琪已为人妇多年,但即便如此,她始终坚持每天以最完美的状态面对丈夫和两个孩子,尽职尽责地履行社会交付给已婚女性的“任务”。

在外人看来,米琪与丈夫乔尔·麦瑟尔(Joel Maisel)之间如胶似漆,他们的婚姻完美得就像是一场童话。

乔尔尽管在自家创办的制衣厂里任职副总裁,但却痴迷单口喜剧表演,每当他在夜里出入酒吧进行单口表演时,米琪总会在酒吧的某个角落认真观看表演,为丈夫加油打气。

资质平庸的乔尔为了在观众面前表现自我,却不惜抄袭别人的段子。

最终,因为一次表演上的失误,深感蒙羞的乔尔将怒气全部都撒到了米琪身上,向米琪袒露自己早已出轨秘书的秘密。

他厌倦了现在的平平无奇的生活,决意要离开米琪。

而从未遭遇过困境的米琪对于突如其来的重大婚姻危机完全不知所措。

备受打击的米琪来到乔尔表演的酒吧,情绪上头的她不自觉地站上了舞台,对着话筒将自己无处可发的那些愤怒通通发泄出来,然而这一切却引起台下的观众一浪接着一浪地哄堂大笑。

米琪在台上浑然天成的单口表演吸引了苏西(Susie)的注意,她一眼就看出来米琪在单口喜剧方面的天赋,打算劝说米琪从事单口喜剧表演的工作。

对于从小生长在体面家庭的米琪来说,这种请求毫无疑问是荒唐的。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其实十分严重,女性的工作机会少之又少。

大多数的女性在婚嫁之后自然而然成为了家庭主妇,私人生活因此变得单调乏味,她们对此却早已麻木,不以为然。

单口喜剧表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只有男性才能从事的职业,它意味着低俗的段子,意味着需要抛头露面。

即便是在今日,我们也能直观地发现,在单口喜剧表演领域真正成功的女性表演者屈指可数,国内观众所熟知的恐怕也只有美籍华裔黄阿丽一人。

何况在那个约束女性自我表达的保守时代风味下,不管是离婚,还是从事抛头露面、取悦他人的工作,都必然会对女方的整个家庭造成不良影响。

即便米琪尚且年纪轻轻,也有令人惊叹的喜剧表演天赋,她都必须得屈从父母的要求,屈从社会传统的规训。

实际上,米琪自小便热爱着单口喜剧表演,她非凡的喜剧创作和表演天赋在自己婚礼的时候就小露过一手。

但碍于性别身份和阶层身份,不管是在父母面前,还是在丈夫面前,米琪都只能压抑住自己对于喜剧表演的那份热情。

在经历了以离婚为开端的一系列变动和困境之后,米琪逐渐地得到了父母的谅解,与前夫乔尔分手后也成为了朋友。

与此同时,她还交往了一个条件不错、知情达理的医生男友。

眼前的阻碍一一扫尽之后,米琪决定追随内心的想法,与苏西合作进军喜剧表演界。

尽管因为缺乏经验,她们的第一轮巡演以失败告终,但米琪却在之后的电视台直播秀中大放异彩,获得了外界颇高的关注。

从此以后,一战成名的米琪在单口喜剧表演的事业上有了新的进展,但同时她也将迎来新的挑战……

身兼常驻导演、编剧等要职的埃米·谢尔曼-帕拉迪诺是《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核心创作人。

在这部剧集之前,埃米还曾参与到经典女性家庭剧《吉尔莫女孩》的剧本和导演工作。

埃米非常擅长于拿捏女性的复杂心理,以及女性之间的互动。

剧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故事背景和今年国内热度最高的新美剧《致命女人》中贝斯·安(Beth Ann)的故事线是相同的,都是上世纪50年代男性保守主义统领的美国。

《致命女人》米琪和贝斯的身份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她们都是遵循社会传统规范的已婚女性,都遭到丈夫的出轨背叛,被男权社会压制自我职业发展(米琪想做单口喜剧,贝斯想做钢琴家)。

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在反映女性反抗上,却并没有《致命女人》那么极端,这是一部表达上非常温和的女权主义电视作品。

整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却是基于历史现实的严谨想象,从人物形象的构思,到服道化处理都做到了极其讲究。

相较于《致命女人》这样的爽文式快餐剧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为了营造人物和时代背景的真实性做了很多细节。

譬如从小受到保守教育的米琪在维持婚姻新鲜感上总是不知疲倦,她每晚都要等到乔尔睡去后才偷偷起来卸妆,早上则要在乔尔觉察前上好妆,再回到床上等待乔尔醒来。

取悦丈夫便成为米琪这样的家庭主妇最重要的任务。

米琪的挣扎和女性意识觉醒绝对不是突然的自我爆发,也不是别人一两句说教之言就能唤醒,整部剧用了两季才最终初步完成米琪的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这种一点一滴的、一步一个脚印的细致刻画,正是历史上无数女性走向独立的真实过程,因为思想观念的解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除了励志的女性奋斗外,《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看点还在于对真实的历史氛围的还原,那些旧纽约的街道、商店、酒吧、电影院和其他娱乐文化产物比比皆是,建筑、室内装修和装饰道具都是复古而极致的,没有丝毫的粗制滥造。

整部剧最吸引观众的,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复古元素,毫无疑问是50年代的女性时尚文化。

在这部堪称50年代女性时尚穿搭的教科书剧集当中,那些中产阶级女性精致的发型和妆容、配色大胆的服饰穿搭无不令人眼花缭乱。

女主角几乎每集都要换上多套长裙,每套长裙的设计风格都有所区别,哪怕是女主角戴着的一顶帽子或是一对手套,都绝不敷衍。

尽管《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是一部偏向于女性受众的电视剧集,但这并不意味它放弃了男性观众。

实际上整部剧对以米琪父亲和米琪前夫为首的男性形象的刻画,乃至对50年代的美国男性时尚文化的还原同样达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对男性观众来说,这部作品仍旧是具有反思意义和文化考察意义的。

三季下来,《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到底也没有神化米琪的形象,她仍旧是会犯错、会栽跟头、会被七情六欲左右的世俗者。

但我们知道,米琪小姐今后若是犯了错、栽了跟头,肯定是以追随内心为前提的。

作者| 卡洛斯的三棵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6 ) 黑人、华裔和女人——权力中心之外的形象透视

非常意外第三季会选在唐人街来展开故事。

突然细细琢磨起来,第三季似乎有意无意地加入了许多少数族裔或者“边缘人”元素来丰富整个故事的展开。

(当然主人公麦琪挑战男性地位,离婚发展喜剧事业本身的基调在这里无可厚非)麦琪的故事线围绕黑人夜莺夏伊及其团队的巡演铺设,乔尔的事业发展则从误入唐人街的神秘地下室开始,而同时苏西则努力让一个公众印象中的丑角喜剧表演者苏菲,以严肃话剧演员的形象惊艳世人。

如果硬要数全:papa艾比自从上一季怒从“体制”辞职以后,在不惑之年重获叛逆少年的浪漫和不羁;mama罗斯受够了娘家兄长压迫一气之下一刀两断,还开启了媒人的生意,艰难地迈出了她那个圈子新独立女性的第一步。

还有伊莫金…很多角色都在慢慢开始改变,故事也丰富了许多。

不过这次我要讲的主题不是他们,所以还是回到之前的三条主线上来黑人夜莺——夏伊·鲍德温1960s对于美国黑人来说是特殊的。

看过《绿皮书》的朋友可能还记得,黑人钢琴家唐·雪莉在南方巡演所遭受的种种歧视,旅店、酒馆、餐厅、甚至厕所都要划出有色人种专用区。

电影中,白人司机托尼在出发前拿到了一本名为《绿皮书》的小册子,以供指导黑人出行。

这个小册子是1936年,纽约哈莱姆黑人社区的邮局职工维克多·雨果及其妻子编写,一经出版销量飙升,直到60年代中期黑人平权运动的推进,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这季第7集艾比给出的“数学模型”里,我们大概可以推断当时大概是1960年左右,正值美国黑人歧视的高峰期,也是平权运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

第6集里,麦瑟尔夫人和黑人歌手夏伊·鲍德温及其团队巡演停留佛罗里达站,一个位于美国东南部充满阳光沙滩等热带风情的地方,夏伊遭到袭击,麦琪说带他回旅馆补妆时,夏伊的回复是:我不能去你的旅馆。

此处翻译应为:我们不能待在你们(白人)的酒店

尽管剧中对种族歧视的描写似乎蜻蜓点水,但我们仍可以想象,夏伊的处境并不是那么容易。

那么仅仅作为一名黑人歌手尚且如此,不难想象如果夏尔同性恋的身份曝光,简直是灾难性的。

非常巧的是,《绿皮书》中对此也有描写。

唐在澡堂因同性恋行为被捕,面临指控。

托尼贿赂警察后成功救出唐,他当时说了一句:如果这件事传出去,你的职业生涯就完了。

因为在1960s的美国,同性恋被指为一种犯罪行为,而同性恋的平权运动,远比黑人平权更为艰难。

那么再回到故事中,导致麦瑟尔夫人被开的那场表演。

每到关键剧情的时候,我就很担心麦瑟尔夫人的表演里会说错话,果不其然这次又是妥妥中招。

如果细细品味最后一段在夏伊家乡哈莱姆的表演(巧的是,如果你还记得之前《绿皮书》的编写者,他俩还可以算是老乡了),简直从一开始就妥妥地踩上了雷点。

致命一击以上的表演,在一段外网的评论中,被指为是,麦琪通过将她口中的朋友描画为一个十分女性化的形象来获取笑声(https://www.refinery29.com/en-us/2019/12/8980438/marvelous-mrs-maisel-season-3-finale-midge-jokes-shy-tour)朱迪·嘉兰自从1939年在《绿野仙踪》里扮演桃乐茜以来,就被视为是“同志偶像”,《The Advocate》(著名的LGBT杂志)将其称为“The Elvis of homosexuals”(同性恋的猫王)。

对于这一由来的产生有一些讨论,指路:https://en.m.wikipedia.org/wiki/Judy_Garland_as_gay_icon 但无论在怎样,麦瑟尔夫人的这段表演的确是非常露骨地将夏伊推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

所以最后麦瑟尔夫人被开除,夏伊的怒火大概是对来自这个声称会保密的朋友的背叛的愤怒,而不仅仅是所谓的同性恋者心理的敏感和“小题大做”。

似乎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尴尬的夏伊(个人感觉)失语的华裔群像说实话,当看到第三季有华裔参与故事线的时候,的确是非常惊喜的。

但当我看完整个第三季再回头时,心里有那么点不是滋味。

相比于夏伊的黑人乐队故事背景里1960s美国风起云涌的平权运动,梅和唐人街的“表亲们”,则显得单薄而孤独。

他们就像可有可无的背景板,增添着来自异域的魔幻风情,当然若是去掉,似乎也无伤大雅。

因为在全剧中,他们看起来总是这样的:呆滞、沉默、不懂英语,永远充满着犯罪气息,多子多孙表亲成群

藏在酒馆下危险的地下赌场

与房东的第一次见面

永远看起来不会说英文的房东,正试图贿赂乔

直到最后一集都没能有一句台词的背景板们唐人街女孩Mei,则是神秘而充斥着危险气息的。

她似乎掌管着地下赌场的事物,作为中间人联系乔和房东。

和乔发展起感情线以后,来来去去总是能指挥着一大群“兄弟们”帮乔做事,拿来充满异域风情的中文唱碟和各种小物件帮忙充实酒馆的布置,她深知唐人街的整个运作体系并参与其中,甚至还帮乔搞定了一直拿不到的酒水许可证。

同时她的英语流利,正在攻读医学学位,有知识有学问家境应当也不错,意味着她成功地融入到美国的社会中,从而也成为了剧中唯一有英文台词的唐人街华裔女孩,为整个失语的华裔群体代言。

乔向好兄弟介绍梅当两人吵架后,乔在公众前告白梅时,他说对梅所知甚少,知道她在读医学院,却不知道是哪一所。

不知道她的电话,不知道她的住址,说不清两人间的关系,他甚至说不清他到底喜欢梅的哪里,因为那种神秘气质本身就是吸引他的地方。

当然编剧给了乔一个解释,说是因为他自己的生活不顺心所以并没有敞开心扉地坦白自己并了解过对方。

单个人看来,这借口实在是勉勉强强。

告白时的乔如背景板般失语的华裔群像让我想起那个年代美国华裔文学里的描写,或者上个世纪美国电影里的残破画面。

如果说那时的表现带着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那本剧中的剧情设计,就觉得不是那么走心了。

剧集一边书写着1960s的黑人故事,一边却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唐人街印象呈现着华裔的世界。

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待更)

 7 ) 不正经剧评 | 睡他睡他睡他!

原载于 aquoibon ,欢迎follow来看更多不正经评论!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有很多正经剧评,一半讲女权,一半讲女装,但我只想说说第三季里的兰尼和米琪,情不知其起而化学作用强大的一段插曲。

为什么会突然想写一部剧的第三季第五集?

实在是作为一个感官逐渐迟钝的中年人,这应该是我这三两年里唯一一次,货真价实感受到爱的爱情戏。

Lenny Bruce在S305持着烟歪着头走到米琪身后的瞬间,突然气氛一变,空气中有荷尔蒙流动。

其实 Lenny Bruce 在以前两季也出现了很多次,每次都如同一个意外一样神出鬼没。

兰尼和女主角之间有种种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同甘共苦的战友情同志谊 —— 但绝对一点儿火花没有。

第二季末尾的时候我还考虑过这个角色是不是gay —— 帅是帅的,天才是天才,但是也够别扭的。

但是,在第三季第五集, 他还是一如既往不好好走路进入镜头,一边儿侧身看着女主角的笔记一边儿掸掉烟灰,单边挑着眉毛漫不经心的说:第三条笑话不错啊。

突然之间,火花一现。

兰尼突发奇想带米琪去他的直播节目现场, 一段特别50年代感十足的纸醉金迷酒池肉林的综艺节目 —— 兰尼不知道是一时兴起还是早有预谋,把正在后台吃瓜(甜甜圈)吃得津津有味的米琪直接拖进镜头。

随后就有了兰尼和主持人介绍米琪那句 —— 后来回想起来很点题的一句话,既是问题,又是陈述。

“你是什么身份?

我的太太还是妹妹?

这个问题一出,让观众(或者是像我这种迟钝的观众)突然思考起兰尼和米琪的关系。

兰尼在第一季里第一次出场,一长串痛诉作为一个stand-up comedian(单口喜剧艺人)的悲惨生涯,结果米琪两眼发亮的说:“Yes, he loves it!" 这是女主角对stand-up comedian这份职业认知的开端。

而兰尼在第二季最后一集出场,是一直穷困潦倒的他遇到事业上的重大机会,上最热门的Allen Show(剧里几乎全重现兰尼历史上真实的一整场show。

)米琪去现场给他站台打气,然而兰尼一首All Alone反而让她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喜剧明星的宿命结局,从此对相夫教子安稳富裕的上西区生活再不回头。

“你是什么身份?

我的太太还是妹妹?

” 既不是情侣,也不是兄妹,也不是师生,就连作为朋友他们在彼此生活中出现得也太少了,然而又以上全是。

Lenny Bruce, 作为一个本剧里唯一的真实人物,却反而最不具现实感。

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降临。

在生活层面上他们对彼此几乎一无所知,但是每次相遇都对彼此有重大影响。

然后一个五分钟的长镜头,兰尼和米琪在古巴酒吧里端然相坐,各持一只烟,长长的沉默的凝视彼此。

两个全纽约最厉害的段子手第一次有这么长一段静默。

空气里的化学作用简直炸裂。

而这一段我只能照抄下来。

米琪:"You are staring."兰尼: "Am I?"米琪: "Do I have a hair out of place?"兰尼很轻很轻的笑了下。

"I don't know how to tell you."笑得居然有点温柔。

呼之欲出又难以言说。

米琪眼神毫不退缩:"You are still staring."兰尼慢悠悠的说:"So are you."

又是互相眼神杀人一刻。

几乎是听得见声音的沉默,空气爆炸之前,兰尼把烟熄灭,欠身说:"Come on, we gonna dance."这一段强烈的张力真是难以描述,务必自己去看!

从酒吧出来,两人又恢复了他们独有的“只有你懂怎么接梗”的刁钻淘气无厘头段子手频道。

兰尼的黑西装松松搭在米琪肩膀上(啊哈,boyfriend oversize jacket),自己白衬衣皱巴巴半卷着袖子,远处灯火明灭,一秒钟变成Lala Land。

到了兰尼酒店门口,门打开的瞬间,空气都粘稠了。

两人同时看向酒店房间的一刻,所有观众屏住呼吸,是进是退在此一刻。

果然,这一集豆瓣短评里第一条就是“睡他!

”,后面跟着一千个赞。

而B站的弹幕是“求你们乱搞吧!

然后,米琪收回目光:“我去叫个计程车”,花裙子转了个圈,摇摆着离开。

于是这一集结束在兰尼靠在门边裹紧外套:“或许改天吧,在我死之前。

”想想历史上的兰尼四十岁逝世,此刻离他去世也就6年时间了,简直令人心碎。

此处几乎能听到观众哀嚎一片的声音。

我在“WTF此时不睡更等待何时”和“就是要让你恨得牙痒痒的才能念念不忘”两种相反的情感里来回乱串。

但不得不承认,让这场不知所起又声势浩大的化学反应,停在此处,最为荡气回肠。

之所以会倾情推荐,是我这三两年里唯一一次literally,感受到爱(和荷尔蒙)的爱情戏。

请去看去看去看。

附送两个小花絮:据说,在本剧主创Amy Sherman的少年时代,Lenny Bruce这位全美单口喜剧的先锋人物,会时不时出现在她家后院,跟她父亲老谢尔曼谈笑风生。

在这部剧里他作为唯一一个真实人物,出场不多但是都在题眼上,每次出场都自带聚光,还常常大段大段重现当年他的秀,无疑导演暗恋他!

大家都认为这是导演对兰尼极深的致敬。

而女主角米琪当然是虚构人物,但是有一个inspiration:女性单口喜剧的先锋Joan Rivers。

Joan在未成名前苦苦挣扎的很多年里,一次演出过程中被嘘下场时,兰尼到后台给她留了张字条 “他们都错了,你是对的”。

Joan在很多年里都把这张纸条留在身边。

这字条简直太Lenny Bruce了,这个天才笑匠内心深处一定有极温柔的一处。

最后发一张Lenny Bruce真人照片,演员实在是找得神形兼备。

看更多不正经剧评书评食评,扫描关注公众号 aquoibon : 以极大热情研究如何提高吃喝玩乐的质量

 8 ) “了不起”的人也是凡人

其实我很佩服编剧导演们,他们本来没必要把女主写得这么像个凡人,他们没必要让其他的角色也为自己而活,他们本来可以迎合大团圆完美剧情的需求。

当本杰明说,“那重聚的时候会非常激动人心”,我恨不得化身民政局走进屏幕里。

女主为什么这么讨厌?

为什么要毁掉这段好姻缘?

拜托,她从来就不是仙女啊。

她就是自私的,野蛮的,充满缺点的凡人啊。

她也没开金手指,怎么会知道本杰明就是良配?

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握住自己的爱情,情场职场都春风得意的。

当凡人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胆量舍弃一切去追寻“海市蜃楼”的。

而凡人追寻自我,追寻梦想,一帆风顺有如神助的,很少。

爸爸不再做教授,失去了工资、地位,甚至是遮风挡雨的住所。

妈妈放弃了家族信托基金,直接让整个家庭失去了最后一点保留过去生活的机会。

好愚蠢!

为什么会这样笨?

但这正是他们能开始自己新生活的原因。

过去的温柔乡,如果不完全打碎,谁会愿意起床?

苏西不是女主成功的工具人,她赌博成性,也曾期望通过别人成就事业。

夏尔不是女主的云梯,他不过是觉得女主能锦上添花所以稍她一程,发现女主是个口无遮拦的危险人物自然能说丢就丢。

(这自然是女主这块“璞玉”未经打磨的原因了,她自己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前夫哥虽然又带孩子又顾岳家,但也日夜为自己的酒吧操劳,也会爱上别的女人。

爸爸不是让女主获得安稳住宅的纸片人,他为社会没有智者担忧,又傻又倔,现在想要通过文字改变世界。

妈妈也不是为了唠叨催婚而活,她一度沉湎于家族财富和有才丈夫构成的假象,如今已经要开始自己的月老事业。

连女主的朋友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剧情推动者,她为自己存在,要学会做个速写员了。

剧中稍微有点戏份的人,都展现了自己的优点与破绽,短短的八集怎么可能不嘈杂,不混乱?

这一片兵荒马乱,就像很多人的人生。

时而,还要给别人配戏。

所以我欣赏这一季,她不似过去那样光鲜亮丽。

我几乎看过了他们每个人的至暗时刻。

也曾攀至巅峰,也曾跌落谷底。

人生不是高光集锦,向上的期待和向下的落寞才是平常。

又想到剧中女主和本杰明的对白。

“我们会聚少离多。

”“那重聚的时候会非常激动人心。

 9 ) 为什么支持前夫和女主

说男主后面是洗白的有没有认真看剧啊,男女主之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向对方坦诚真实的自己两人都装得很辛苦导致危机突然爆发,而不是男方出轨OK?

男主前期懦弱自卑却佯装强大,女主像母亲那样物化自己,后来两个人逐渐认识自我,作出努力和改变:男主离开父亲庇佑自己找了工作,知道可能不会复合时也为妻女的未来做打算,女主为脱口秀事业奔波,接受不是时刻都精致的自己。

即使无意听到了妻子对他的抱怨,男主还是跑去教训对妻子不言不逊的人,为妻子辩解:she is good。

虽然我觉得两人走到最后的几率不大,但这不是一个女主甩了渣前任迎来人生巅峰的故事,是两个人一起成长的故事。

评论里拿偶像剧非黑即白那一套去理解夫妻之间的感情真的很幼稚诶→_→转自b站评论,入侵则删

 10 ) 第三季Marvelous Mrs. Maisel 全歌單/YouTube播放合集

12/14更新:第三季原声出来啦

另外,有墙的同学可以在以下网页内嵌Youtube播放大部分歌曲,非原声,但免费。

合集列表在此https://www.refinery29.com/en-us/2019/12/8985445/marvelous-mrs-maisel-season-3-every-song-soundtrack#slide-1需要下一首点往右的箭头看这里 ↓

第三季分集全歌單Episode 1"Praise The Lord And Pass The Ammunition" by Kay Kyser"Bottle Of Pop" from The Marvelous Mrs. Maisel"One Less Angel" from The Marvelous Mrs. Maisel"A Nightingale Sang In Berkeley Square" by Darius de Haas"Whit Christmas""Little White Lies" by Ella Fitzgerald"Wiggle Wiggle" by The Accents"The Diary" by Neil Sedaka"Jailbreak" by Thin LizzyEpisode 2"Wail Street" by Barney Kessel"Southern Fun" by Gerhard Trede"Got To Move Your Baby" by Sam "Lightnin" Hopkins"The Everlasting Hills Of Oklahoma" by Sons of the Pioneers"Come On Back Jack" by Nina Simone"Aurelia" by the Pelicans"Love Nobody" by The Rockettes"I Won't Last A Day Without You" by Paul WilliamsEpisode 3"IV Finale Allegro Con Brio" by Kodaly Quartet"Manhattan" by Blossom Dearie"Fly Me Yo The Moon (In Other Words)" by Julie London and Gregory Porter"Luck Be A Lady" by Frank Sinatra"Cling A Ling" by Dee Clark"They Say It's Wonderful" by Darius de Haas"Is You Or Is You Ain't My Baby?" by Sterling K. Brown"Runnin' Away" by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Episode 4"They Say It's Wonderful" by Darius de Haas"Hot Rod Lincoln" by Commander Cody and His Lost Planet Airmen"It's A Lovely Day Today" by Ella Fitzgerald"Tea-Plucking And Catching Butterflies" by Lily Chao"I've Told Every Little Star" by Ray Conniff and His Orchestra"Tequila" by The Champs"Pennies From Heaven" by Louis Prima"Where Evil Grows" The Poppy FamilyEpisode 5"Beyond the Sea" by Bobby Darin"Nani Koolau - Kuu Aloha Nui - Waikapu" by Benjamin Rogers"Until The Real Thing Comes Along" by Dean Martin"Falling In Love With Love" by Helen Merrill"Anything Goes" by Helen Merrill"Nice N' Easy" by Frank Sinatra"The Man I Used To Be" by William Johnson""Almost Like Being In Love" by Darius de Haas"Loco Amor (Crazy Love)""Til There Was You" by Peggy Lee"Dedicated To The One I Love" by The Mamas and the PapasEpisode 6"Good Morning" from Singing in the Rain"Please Don't Monkey With Broadway" by Fred Astaire and George Murphy"On A Slow Boat To China" by Kay Starr"One Less Angel" from The Marvelous Mrs. Maisel"No One Has To Know" by Darius de Haas"I Found Out" by John LennonEpisode 7"Baby Count Ten (The Counting Song)" by The Bell Sisters"You'd Be So Nice To Come Home To" by Helen Merrill"So Long, Farewell" from The Sound of Music"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 by Doris Day"Sink To The Bottom" by Fountains of WayneEpisode 8"Mister Sandman" by The Chordettes"Sh-Boom" by The Crew-Cuts"Tiao Yi Ge Man Bo" by Chang Loo"Tain't What You Do" by Jimmie Lunceford"Feeling Good" by Nina Simone"Love Is Here To Stay" by Blossom Dearie"(What's So Funny 'Bout) Peace, Love, And Understanding" by Elvis Costello and The Attractions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短评

3.5,这剧还是有它的魅力的,不过戏剧性太足了,合理性总感觉找不到~

4分钟前
  • 陈轮
  • 还行

3.5

5分钟前
  • 马赛克
  • 还行

比前两季好看

8分钟前
  • 水径浅沫
  • 力荐

太cheesy了。。看不下去。。。。。乱写吧就。女主一家都是理想主义的巨婴,还能安然无恙。。。whyyy

13分钟前
  • AQA
  • 较差

第二季勉强看完了 第三季撑过了第一集吗 没有

15分钟前
  • 那个那个hongli
  • 较差

看到第三集,先扣两颗星因为前夫渣到我了。

17分钟前
  • 王乎也
  • 较差

为了喜剧效果剧情有点无聊了,而且有些地方令人厌恶,一旦令人共情到对它厌恶这出喜剧就毁了

19分钟前
  • 未注销
  • 较差

第三季好看

20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这季变得好难看,没有亮点,颠来倒去琐碎的让人烦躁,花了好久才终于看完

21分钟前
  • 走失一只月亮
  • 还行

基本可以宣布再见再也不见了。这系列美剧吧,第一季卖新奇,时代背景人物身份顺带捞一下独立女性的概念。第二季卖情怀,毕竟第一季那么讨喜继续套路就可以了。第三季,卖无可卖了,莫名其妙的重要配角性格转折,毫无意义的红色分子和性向暗示的插入。而女主角的事业线情感线全部一团乱麻原地踏步。全家破产的背景下又不肯放弃奠定本片基调和亮点的锦衣玉食,失去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拜托直接改名破产姐妹或许更合适。

25分钟前
  • AilsonAir
  • 较差

一季不如一季

29分钟前
  • 眠去
  • 较差

这一季女主的行为真的很难懂,口无遮拦导致一堆问题。book好了的工作临了了不开口,可能这就是真性情吧…

30分钟前
  • 我是林中小面包
  • 还行

看到和前夫哥拉扯不清让我认为这部剧当之无愧是老美版娘道

35分钟前
  • google
  • 很差

看了三集多點 很無聊 我要棄劇了

38分钟前
  • Lainey
  • 较差

With no strings 不带条件的My performance我的表现Employee review员工测评Make up counter gril化妆品柜姐

43分钟前
  • 无飞
  • 较差

已经觉得有点像爽文了,神奇的麦瑟尔夫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了,但是问题的核心一直没有解决,好玩的反而是父母的那一条线。不知她有没有感到突然的空虚?好吧,好结尾,又要开始期待下一季了

44分钟前
  • 光与影
  • 推荐

编剧是前夫哥派来恶心人的

49分钟前
  • 眉梢黄梅雨
  • 较差

虽说要根据历史,但是女主真的不能跟兰尼吗???就差临门一脚了!!!!!

53分钟前
  • 奢求一个梦
  • 力荐

都第三季还在和前夫纠缠不清!搁我有这美貌早就有一个团的前夫了!回头草不好吃!苏西才是真爱!麦瑟尔服装秀水平在线,但段子平淡无味,学学人家小丑吧!

55分钟前
  • 连翘
  • 力荐

没前两季节好看

60分钟前
  • Vivia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