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片头曲歌词里的“日子好好过”“我们好好活”确实让我对这部剧有了一点点期待。
毕竟这也是人活世上最大的哲学,再加上《楼外楼》雷人剧情整得我惊魂未定,《太行赤子》平平淡淡,我莫名对这部剧有了一点点好感。
半小时后,好感崩塌;三天后,彻底失望;十天后,忍无可忍。
我现在听到主题曲的第一反应:好好活?!
我怎么会和这部剧持一种哲学?
一道看下来,剧组对“好好活”的定义似乎是这样的:智商欠费,情商欠费,外加坎坷历尽,只要蛮冲。
好好活,是一种智慧,有着多种多样的实现方式。
是林清玄笔下的知道用一元钱买到最好馒头果腹的穷人,是大珠慧海禅师口中的“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是黑柳彻子看到的在安哥拉难民营中跳着欢迎舞的难民——是放正心态,淡然生活,抛弃幻想,忠于当下。
单纯的洗吃睡不是好好活,若如此为之,洗时想吃,吃时想睡,杂念丛生,心乱如麻,何谈“好好”二字?
傻,与淡然达观没有丝毫关系,却是本剧疯狂体现之物,与“好好活”几乎背道而驰。
本剧主角智商设定,堪比《楼外楼》,而更可恶之处,在于之对生活智慧的玷污,还以之吸引观众,以求得收视,求得钱财。
我知道“君子爱财”,但其以“好好活”之名行不义之实,岂不小人。
小鲜肉天价片酬固然无德,但是有一些资历不浅的人,做出烂片,获利比小鲜肉高得多,道德则比之还要恶劣亿兆倍。
奈何,奈何!
这些年王茜华和闫学晶一直在争夺“最烂垃圾女王”的光环,你来我往争的不亦乐乎。
现在看来双黄蛋就此产生,我就不明白了,中国人素质真的有这么低吗?
除了女主角周围全是坏人,传闲话扯老婆舌头陷害女主角,更坏的是女二,无恶不作。
当然还有一些“明辨是非”的路人甲默默的帮助女主,男性角色全都爱女主死去活来……一个快五十的奶奶装十八岁纯情少女你们不觉得恶心吗?
所有剧情严重雷同,人设完全一样,改改名字改改主题就是新故事?
垃圾
一个家境贫寒没有背景的穷孩子,年轻轻的就当了县委书记,我就想知道是怎么当的,全国有先例吗?
是在中国吗?
再说了那个县委书记演的也不到位呀,孩子气太浓。
可能是回到了古代的科考制度,得中头名状元由于家境贫寒拿不出银子贿赂,结果得了个县官。!!!!!!!!!!!!!!!!!!!!!!!!!
婷6可口可乐解决特0
这个电视剧想传达的是什么?
丧气?
倒霉?
负能量?
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女人,被男人救了就死活要嫁给他,然后这个男人死了,这位女人周围又多了一堆围着她转的男人?
那她当初为什么被退婚?
明明自己干男人的活也干不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被别人碰瓷了反而还要给人家钱?
想表达什么?
鼓励碰瓷?
鼓励做二癞子?
普通的家庭伦理剧婆婆妈妈我都忍了,这个电视剧让我忍无可忍,我妈还非要看,看的一直叹气,心里难受,这是什么东西?
老人家一把年纪了,信任央视才来看央视的电视剧,什么东西都能在央视播出吗?
老人家天天看的长吁短叹还劝不住,请问这部剧宣传的是什么?
完全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西为什么要播出来?
请问是编剧还是主角和央视有关系?
之前的电视剧我都忍了,就这个我忍无可忍一定要把豆瓣下回来给个极差!!
给这个电视剧负分都多了!!
什么东西?!!
每次看到这种立足农村的题材总会觉得能看到一些好的剧,比如白鹿原比如平凡的世界,但是可惜,很多都是一些假大空的立意,披了个幌子最后结尾强行上升高度来体现这部剧的内核。
回到这个电视剧,一个圣母一样的女主,在农村首先是一个“少女”,且不提这个外表,演技也实在不敢恭维,其次到了最后带领全村一起种柿子成功发家致富就很不合常理,的确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种例子,但是这不能说明适用于所有的场合。
看了这个评分我讶异的是居然还能上4.
看些什么?
两个年过半百的人演知青(开头),为了帮家里收柿子而留在农村不去上大学的女主女儿在火灾现场门口大喊“冲啊”后不幸遇难的消防员(女主儿子)(真的中二又奇葩 消防员这样在火灾现场浓烟滚滚的地方张口大喊真的不怕中毒呛死吗。。
)还有某条短评说的,“她们家一直是全村最穷的,但女主也一直是全村最胖的”结尾搞了个戏中戏不明所以,当然反正整部剧都很狗血 #陪爸妈看系列
都二十一世纪了,居然还有这么畸形的三观。
今天老妈喊我去看,就随便瞥了一眼第19集,长全的妻子去找老板维权,结果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人家老板把她关在屋子里面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然后让她喝酒,她居然二话不说就开始喝........我印象中,无论什么时候,精打细算精于算计的农村人可完全不是这样,他们可完全不会吃亏,更不会有像这样的常识都没有的蠢蛋🙄️建议大家看一看乔治艾略特的《writings about German peasantry》,贫穷并不能确保一个人的正直,愚蠢也并不是淳朴的同义词。
农民就是愚蠢的,没有常识的。
居然还会有这样的三观在中央一台流传受教了。
总是这样,乡土剧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苦难,来显示主人公(通常是女主人公)百折不挠的品质,且不说在电视剧里的设定落后的农村,女主会不会被当成灾星了;这些苦难是强行安排的剧情,不近人情,不合实际。
看了开头我就和我妈说,这女主老公必然活不长。
剧情是为人物服务的,而不是推着人物往前走,观众目不暇接,也就沉不下心的感受,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爽”剧吧。
我想乡土人情讲的好的应该首推汪曾祺,他的《大淖记事》的女主是美丽而不幸的,在文章中简化来说是个被强娶后追求真爱的故事,可是即使被世俗视为不道德,谁能不为她与小锡匠的故事动容,讲好一件事已是不易,更何况一骨碌的倒霉事。
以前看过一个童话故事《老头子总是对的》,人也会有一直走下坡路的时候,可是童话故事里的人总是乐观的,总是能找到开心的理由,如果要讲苦难的话请以此为准。
这部剧刚开始年代感真实性是有的,但是越后来越差。
你比如说他们村的人去打工那段,不存在的。
北方这边普遍出去打工迟,不是改革开放大家就出去打工了,我们村大概最早出去打工的是有个同学他爸,大概在98年左右才出去打工。
而且不存在去南方打工,那时候都是南方的来北方打工,因为那是做的重工业,南方没有发展重工业的。
你再说有一段他们做电商,时间分析上大概是2000年之前,那时候网络没有普及,电商刚开始的主流是百度单页竞价,所以就是说没有钱做不了电商。
后面的就更扯了,新农村在北方基本是不存在的,这个问题以后也很难解决,土地越来越值钱大家不会说搬走就搬走的。
一般是买房,家里老房子不会丢掉。
至于什么办厂,国家会贷款几万块几十万,现在这个钱吧,做不了什么。
国家现在鼓励回家创业,但是百分之八十死翘翘。
第一步:人物。
必须要先塑造一个「平凡」的主角,一个没人家世显赫的背景,学识不高,却在艰苦的日子之中能乐观面对事情的善良人。
看到眼前大家艰苦的生活,要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要用双手开拓生机。
不过需强调主角不是用救世主的姿态带领大家,是「我是一个小人物,但靠大家的帮助及努力我们一定能走上成功的路」。
主角身边的人可分为几类:首先是悲剧永远发生在身上命苦的亲人,老天爷不爱捉弄坏人,最爱捉弄善良朴实的人了,不是车祸就是断手,又或者什么感情创伤的,加上几个孤苦却又会间中惹麻烦的孩子,后来孩子又要死。
不靠着主角无与匹敌的爱,家早就散了。
然后要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作为日后发展路线的左右手;要有几个爱慕者被主角吸引,但主角必须是坚贞不移地拒绝了他人的追求,才可表现不向生活低头的倔强而决心一个人撑起一个家的伟大。
另外是无数古板守旧、鼠目寸光、见风使舵的人阻绊主角的发展。
当然少不得泯灭人性的恶人和骗子带来的考验。
人物定好了,开始主线。
家庭线里主角顺利地克死老公,然后小叔断手和婚姻问题,小姑被骗出走,基本靠一人带着孩子们。
感动的套路不外乎几种:妈不饿、妈不累、妈可以、妈没事。
不出预料是孩子长大各有所长,孩子学坏了爱打架也没事,缘份到了,孩子自然学好,这叫佛系教子。
你们别以为主角带小孩时生活就很苦,她还有精力关心邻里,扶老爱幼的,所以,在另一主线走发展路线嘛。
受爱戴和同情的主角选上了当村主任。
主角没什么学识,但关键时就能说出大道理,知道路该怎么走,完全体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但这样还是不够,剧组早已埋下了成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伏线。
天时,是改革的春风和如火如荼的扶贫政策,在伟大祖国的德政下主角得到了无数机会和帮助。
地利呢,就是主角生活的地方就是一块好地,只是以前不知道可以这么用。
种的柿又大又红又甜又多汁又香,以前整村子真的都不知道欸,主角令大家开窍了,一起高高兴兴卖柿子。
最后是人和,出过城的小伙伴又会带着满腔热血和主意来帮你的,客人看你很善良不像骗人,反正是个老实人就会主动和你做生意。
学了本事的孩子有回馈的心去帮你。
然后受过主角家恩惠的孩子当上了高官。
种种有利条件,想不成功?
没门。
支线就是上文说的家人悲剧啊,主角的感情线啊等等等等,不多说了。
关键到了表现时候啊,要哭,要吼,要骂,燃烧心中对残酷命运的无力感但是又不会被命运打倒的高尚品格。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来实践一下。
畅想一下二十年后这类型的剧会怎么演。
以下内容均属虚构:二十年后大家都生活温饱受过教育了,但贫穷和学历高低都是相对的,所以发展后仍然有一群相对草根的阶层希望闯出一片天。
人物设定一样,乐观善良又命苦,没什么学识但自强不识的小草根人物,这次换新鲜的要男主角吧,但性格和行事风格一样,其他人物都差不多是那几类。
故事基本的时、地、人、事,人物设定了,就想一想要走什么发展方向,很自然就能想出该出现什么的天时和地利才配合到。
譬如说啊,做的是手工陶瓷餐具生意吧。
天时呢,当时机器化和3D打印产品流行中国,但一带一路政策把手工陶瓷推向国外,国外对这种文化深厚又品质优良的产品赞口不绝,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动需求。
地利呢,那个地方有出产好的原料,因历史原因聚集有工艺的老师傅,本想着要被自动化生产淘汰,但主角为大家燃起了制作的热情。
人和呢,有热血的朋友们,有学成归来的孩子为产品改良品质,最后很成功的把产业发展很好大家一起致富。
支线就离不开妻子绝症死亡,留下两个没妈妈的孩子,自己老妈有长期病,老弟好赌欠一屁股债,老妹被老公家暴,然后主角用爱和耐心感动和照顾全部人。
主角对老婆的爱令他拒绝了几个貌美如花女子的追求,独自养大儿女,儿子长大了一身本事带着老婆跟外地人做生意,女儿嫁了个有志气的官员等等。
以前和同村子的人有些磨擦,不过发展过程中大家利益绑在一起成了朋友,然后别人为以前的事道歉,称以前小看了主角,反正让主角很有面子,大家看着努力的成果,高高兴兴的结束故事。
补标,奶奶爱看
有夸张有美化,但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包括农民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人,真的能感受到生活是越来越好过了,回首,也想起了不少事情,有点感慨。
岁岁年年柿柿红,又老又丑辣眼睛
一群老演员装嫩。王茜华其实戏挺好的,大脸盘子也适合演农村戏。
看了半集才发现男主角是朱慧茹她哥 哈哈
我爸说男女主演员老的脸上都起褶子了还在努力演小年轻,就算是现实里的真夫妻也不合适啊,还有女主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能耐,也请编剧不要对女性一再道德绑架。
和父母一起看的另外那个柿子是真的好吃
我妈看着挺热闹,那代人的回忆。拍的挺用心的,服装,道具,很多细节都和那个年代高度匹配,甚至吃的东西都随着年代在变化。就冲这这份用心,也值得高分
呃,讲农村人的事儿,取景道具什么的都挺好的。演员也挺好。想讲故事。扣一星是因为,这家人太惨了。一家三兄妹,小女儿被人糟蹋,大儿子被车撞死,二儿子被断手,二儿媳又险被人糟蹋,到了第三代,小儿子又没了。太惨了。更惨的是,这说不定就是一些贫苦家庭的真实情况,而他们,不一定有一个女主一样的顶梁柱。
我妈一将近70岁农村老太太,边看边吐槽,怎么把农村人都演的跟傻子一样啊!
我妈天天晚上霸占电视机看这个,我想离家出走。
说剧情的青年人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就是需要这种电视剧出来给老年人看??你以为现在各种玄幻宫廷剧老年人有兴趣?大学最后一个暑假,陪我婆婆在重庆看了这一部剧,很满足!我觉得很不错
被老妈拉着看,被这种极其单薄无脑的剧本吓到了。其中宣扬的三观,也让人不寒而栗。
陪着爸妈看了些,还行吧,就是演员太老了
我快受不了啦
王茜华,烂片专业户啊,有人说不要用现在眼光看这部剧,说这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老人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每个观众都愿意被忽悠!
男主是导演兼编剧,女主是总制作人,我能理解这部剧为什么能拍成这样了
也许只有真正经历过苦日子的才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吧
个人非常喜欢
有无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