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又爱又恨的凯奇,我永远等着他的翻身之作 好莱坞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很多小公司,公司里预备着剧本,随时可以开机。
拍片的演员,傍午傍晚前来试镜,每每只要尖叫几声,就可以进组,——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除了尖叫还要学丧尸走路——这些都是B级片,拍着混份盒饭吃;倘若有演技,便可以充当B级片主角,如果演技爆炸,那就能去大片里混了。
但这些演员,多是龙套命,大抵没有这样的机遇。
只有奥斯卡级演员,才会踱进隔壁的八大影业,这个侠那个侠,慢慢地拍。
我从2000年初代起,便在好莱坞当伙计,制片人说,我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奥斯卡级演员,就在外面做点事罢。
外面的龙套演员,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他们往往要亲眼看导演剧本,看看自己的角色什么时间死,又亲看一共有多少句台词,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下,导演也很为难。
所以过了几天,制片人又说我干不了这事。
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场务统筹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呆在片场里,专管我的职务。
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制片人是一副凶脸孔,导演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凯奇进组,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凯奇是拍B级片而又是奥斯卡级演员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虽然是奥斯卡级的,可是早就过气,似乎十多年没有得奖,也没有被提名。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角色剖析,叫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尼古拉-斯凯奇”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凯奇。
孔凯奇一到店,所有拍片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凯奇,你的片烂番茄又只有5%了” 他不回答,对公司里说,“接两部血浆片,一部公路片。
”。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把别人公司拍破产了!
” 孔凯奇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
我那年亲眼见你把米高梅拍得破产了。
” 孔凯奇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亏本不能代表片子烂……亏本!
……表演艺术家的事,能算烂么?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解构主义”,什么“魔幻现实”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凯奇原来也票房大卖过,但终于没有运气,又不会选片;于是愈拍愈烂,弄到将要没有人找了。
幸而念得一手好台词,便替动画片配音,换一碗饭吃。
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就是喜欢乱花钱,片酬没几天就挥霍了。
如是几次,叫他配音的人也没有了。
孔凯奇没有法,便免不了接一些垃圾电影。
但他在我们公司,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剧本从来不计较;虽然有的剧本实在时拍不下去了,暂时记在计划上,但不出一月,定然拍完,从计划上拭去了孔凯奇的名字。
孔凯奇拍完了自己的对手戏,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凯奇,你当真拿过奥斯卡影帝么?
”孔凯奇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现在怎的连半个提名也捞不到呢?
”孔凯奇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演员操守之类,一些不懂了。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导演是决不责备的。
而且导演见了孔凯奇,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
孔凯奇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龙套说话。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演过电影么?
” 我略略点一点头。
他说,“演过电影,……我便考你一考。
爆炸镜头应该怎么演,?
”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
孔凯奇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会演吧?
……我教给你,记着!
这些技巧应该记着。
将来做男主角的时候要用。
” 我暗想我和男主角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公司的电影也从不来不拍爆炸镜头;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就是不能回头看爆炸场面么?
” 孔凯奇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
……不回头还有 四种 表现形式,你知道么?
”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
孔凯奇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孔凯奇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拍电影。
有一天,大约是感恩节前的两三天,制片人正在慢慢的排拍片计划,忽然说,“孔凯奇长久没有来了。
还欠十九部片没拍呢!
”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一个跑龙套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
……他的新片被院线拒绝上映了。
” 掌柜说,“哦!
” “他总仍旧是接烂片。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然接到中国去了。
中国的大片,接的了么?
” “后来怎么样?
” “怎么样?
先卖情怀,后来是五毛特效,评分极低。
” “后来呢?
”“后来就下映了。
” “下映怎样呢?
” “怎样?
……谁晓得?
许是打算息影了。
”制片人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排他的拍摄计划。
感恩节过后,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羽绒服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演员来试镜,我正合了眼坐着。
“接一部B级片。
”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
看时又全没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凯奇便在公司下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西服,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包,用领带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接一部B级片。
” 制片人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凯奇么?
你还差十九部片子没拍呢!
” 孔凯奇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再补拍吧。
这一回是现成的剧组和片酬。
” 制片人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凯奇,你的新片又是烂片了!
” 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
“取笑?
要是不烂,怎么会被下映?
” 孔凯奇低声说道,“调场次,调,调……” 他的眼色,很像恳求制片人,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制片人都笑了。
不一会,他接了剧本,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慢慢走去了片场。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凯奇。
到了年关,制片人取下计划说,“孔凯奇还欠十九部片没来拍呢!
”到第二年的复活节,又说“孔凯奇还欠十九部片没来拍呢!
”到圣诞节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凯奇的确息影了。
2018年夏末写于家中
2018.11.11看了一遍捋一下剧情。
女主虽然看着像个嬉皮士,实际上是个富有才华,性格有些自闭的画家。
读书的时候用一张美元大钞做书签,可以看出这个家庭并不缺钱(不是)。。
很多人说主角开挂杀人不现实。
但实际为毒品影响。
例如他去找黑人拿十字弓的时候,对方告诉他毒贩子为了整那群机车党,做了一批毒,从此以后机车党就不正常了。
后来主角和他们正面刚的时候就体现出这群人的残暴并且力大无穷。
凯奇先智取杰瑞米的手下,然后舔了一口特制毒品后才是去杀的机车党,不上buff打不过。
影片开头前十分钟是以不嗑药的正常人视角去拍的,短短几分钟却把男女主角的相爱刻画的很深入,基调怎么看都是阳光明媚岁月静好,俨然一部略带忧郁的文艺片。
但从曼蒂在公路偶遇邪教头目开始,红色画面介入,也预示血腥的到来。
此时就是反派视角,车里的邪教教头杰瑞米磕了药,看什么都是猩红的,这一幕和凯奇最后开着车,天空出现的木星金星的魔幻画面是对应的,因为这时凯奇也被药效影响,也表达他和反派一样堕入猩红地狱了。
杰瑞米和机车党的隐喻关系是这样的:杰瑞米自称神,而他有驾驭魔鬼(机车反派)的能力。
实际上是靠供给毒品来达到驾驭的目的。
而主角类似于康斯坦丁。
这是一部批判邪教的电影。
邪教无一离开虐杀滥交和毒品。
这部片让我觉得新颖的是对于嗑药产生的幻觉的刻画。
人看起来都正常,但通过画面的转换会发现这些邪教分子之所以越来越走火入魔,第一是嗑药带给他们的感官刺激,第二就像头戴VR整天沉溺在虚拟游戏世界的人一样,他们是舍不得离开那种虚幻的。
以虚假的神为名,行真实的罪恶。
凯奇最后在车里看到曼蒂的幻影,似乎也在暗示主角会继续嗑药,毕竟他收回放在副驾驶座的视线后,望向前方的表情太过坚决。
并且那个制毒小作坊的男人并没有死。
对我来说 这部片特别好。
简单明了,不墨迹。
影帝尼古拉斯·凯奇,一直在翻身,始终难成功。
触底反弹是好莱坞最惯用的人物剧情走势,凯奇在一部又一部大作中经历了这一美妙的转折弧线,可现实中的翻身之作总是差强人意。
最近,凯奇的又一部“翻身之作”惊掉了很多人的下巴,差点让人气血攻心,溺毙于泛滥到自己口鼻的鲜血当中。
天雷滚滚,立地成魔——恐怖惊悚的《曼蒂》(Mandy)真可谓是一部邪门的异片!
那当了十年“烂片之王”的尼古拉斯·凯奇能靠这部乱力怪神之作翻身吗?
《曼蒂》一出,一众媒体和评论人,迫不及待的为凯奇翻了身。
IMDb给出了不错的7.5;
难伺候的影评人论坛MTC给出了惊人的81分。
难道是曲高和寡的文艺恐怖片?
再看偏向大众的烂番茄也拿下了中等偏上的成绩,烂番茄新鲜度一度高达95%。
国内观众看到流出的评分后,一度欢呼雀跃,感叹凯奇大叔终于熬出了头。
可越来越多内地观众看完成片后,表示“居然看睡着了”。
不同于国外网站的一致好评,《曼蒂》在豆瓣网上的得分目前掉至5.6分,连及格线都没有碰到。
胖哥“以身试片”之后,为凯奇的卖力“潸然泪下”,但《曼蒂》注定只能是小众群体观众的兴奋剂或快感药,
影片中大段的炫技设计,绵长的意识流、心理刻画换来了影评人们的高潮,却给大多普通观众带来了副作用!
导演帕诺斯·科斯马图斯极度个人化的风格痕迹是把威力十足的双刃剑,让影片容易走上阳春白雪的逼窄之道。
其上一部长片《迷幻黑彩虹》,用心理学配硬科幻,加上一场接一场令人沉睡的蒙太奇,给影迷留下了“偏驳”的整体印象。
到了这部《曼蒂》,帕诺斯·科斯马图完全放飞了自我,把B级片玩出了cult味无缝对接意识流,强调“走心”!
其实,《曼蒂》的故事非常简单,凯奇饰演的瑞德是憨厚老实的伐木工人,带着妻子曼迪生活在乡野林间。
两人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平时除了夫妻间的交流,没有太多的社交负担。
曼迪敏感,细腻,有着特殊的女性气质,带着让人说不出的神秘特质。
《曼蒂》从第一幕开始就打下了自身类型元素的基础。
第一幕由曼迪对瑞德的两段对话,一段独白构成。
分别讲述了曼迪小时候和父亲的诡异交集,还有两人谈论宇宙中星系之间相互吞噬的自然现象,那段独白则是来自一本恐怖小说的读后感。
缓慢的叙事节凑,闷骚十足的潜文本建构,这些伏笔的设置方式本就容易使人昏昏欲睡,导演还嫌氛围不够,猛得往场景和图像上灌入自己的审美风格。
反学院派的妖冶打光,浓得化不开的猩红色调,还要刻意做旧的图像噪点,
夸张的、注重隐喻性的超现实构图,人物面部表情的超慢镜头特写。
难怪有影迷说,影片的第一个小时实在太过难熬,为了强调风格而完全牺牲了故事。
慢节凑的叙事,较弱的主线故事,是《曼蒂》遭受非议的最大原因。
而后,以上所有的元素特征在后面的几幕中得到了延伸和扩张,甚至有点走火入魔。
一群邪教雅皮士意外闯入了瑞德和曼迪的生活。
更可怕的是,那位精神分裂,极度自卑导致格外残暴的邪教头目对曼迪“一见钟情”。
恋恋不忘的他干脆施行了绑架和囚禁。
可在那场“曼迪的嘲笑”之后,自卑心泛滥的邪教头子对曼迪施行了残酷的火刑。
瑞德大难不死,踏上了血腥的复仇之路。
《曼蒂》的主题是复仇,描绘的是人性的堕落和腐化。
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把复仇行径渲染成了地狱之旅。
徒手爆头,电锯对战,割喉断头,血涌入注,在意识流,重心理的风格中加入了大量的暴力元素。
玩到性起之时,连身体溶解,肉体肢解都一齐奉上,看得人头皮发麻,一阵暗爽。
复仇的叙事与前面的低落节凑完全不同,前后形成巨大的情感落差,划裂出冲突强烈的剧情张力。
在《曼蒂》中,我们看到了致敬意大利铅黄电影(Giallo Film),美式磨坊电影的众多B级和限制级电影元素。
身体溶解、变形、爆炸是他的特殊癖好加独门绝技,浓厚血浆,不明液体,要多少有多少,仿佛美国B级片大师斯图尔特 戈登灵魂附体。
但融合进导演帕诺斯·科斯马图的心理戏和独白设计,又让《曼蒂》给人形式突破的新意感觉。
把B级片变得文艺起来,具有美感,让人想起了意大利铅黄电影大师达里奥·阿基多的《阴风阵阵》。
对于女性的刻画,浓烈的色彩运用,高饱和度的底色,极端残暴,对死亡过程的分秒呈现到达了详尽写实的耸人程度,伴随血腥场景烘托而出的还有悬疑吊诡的气氛,猝不及防的暴力上演,使两部影片有了跨越时空的类型共振。
但《曼蒂》最大的特色还是心理向的刻画。
毒品和密药,为大段的心理戏提供了逻辑印证。
从抽烟、嗑药、尝毒,一步步滑入暴力的欲望深渊,男主角瑞德常常游走在幻觉和现实交接的边缘。
片中出现了一群骑着机车的黑色骷髅,
他们是邪教成员召唤出来的帮手,也是瑞德在复仇路上的第一批对手,他们是人?
是魔?
还是怪?
其实并不重要。
他们贪恋无比,享受痛苦,沉溺于情色和毒品,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群恶魔和后面的邪教成员,两批人员其实互为投射。
那些邪教成员,不过是人形恶魔,披着人的外衣,在社会作恶,释放着贪欲和邪念。
瑞德在幻觉中先打败了恶魔,
再于现实中消灭了这群恶人,
最后焚烧于森林中的怪屋殿堂,这是恶的集中隐喻。
影片最后的一幅画,是巨大的两个星球在上,被大火照得通亮的森林做底,
细心的观众一定会想起枯燥第一幕里,女主角曼迪与瑞德之间,有关星球的深情交流。
所以,第一幕的伏笔其实在后面也有收尾和呼应,并非完全的“无病呻吟”,刻意文艺。
《曼蒂》这样的异数,必然会引来两极分化的评价。
电影从来不是为了迎合所有观众而拍摄,它会表现出导演特有的质地,对能够引发共鸣的观众发出讯号,让有的人爱的死去活来,有的人有嗤之以鼻 ,这难道不是电影和其他艺术作品应有的品质吗!
听说凯奇大叔凭此片翻身,心怀希望,下载下来观看之后,发现凯奇依旧是烂片之王,而且水准更甚!
没有剧情,没有场面,没有人物,没有灵魂!
真是为了烂变得更烂,烂的无以复加!
真是浪费时间,奉劝没有下载的朋友还是不要看了,如此浪费时间是一种愚蠢了,我犯了,希望你没有!
希望你没有!
希望你没有!
希望你没有!
希望你没有!
希望你没有!
我特么找不到在哪能下啊,你们能给链接或者教教吗?。。。。。。。。。。。。。。。。。。。。。。。。。。。。。。。。。。。。。。。。。。。。。。。。。。。。。。。。。。。。。。。。。。。。。。。。。。。。。。。。。。。。。。。。。。。。。。。。。。。。。。。。。。。。。。。。。。。。。。。。。。。
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
视觉风格突出的重口味复仇电影。
剧情简单,伐木工和他的爱人本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却突遇邪教入侵。
爱人惨死魔教教主之手,男主愤怒复仇团灭邪教。
加了红色滤镜和动画效果的影片看上去十分迷幻,随着血浆四溢,怪物出现,各种冷兵器大战,杀红了眼的主角大快人心地手撕鬼子,哦不,手撕教主,也是魔幻,也是非常解气。
一个字,爽就完了,嗨就够了。
凯奇大叔的演技没问题,很有爆发力。
大反派真是又坏又变态,演员的牺牲挺大,但没啥意义。
烂番茄93%,豆瓣5.4分,这部R级片到底怎么了!
文章属于红颜秀影原创,禁止抄袭
提起尼古拉斯·凯奇,中国的影迷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7岁时跻身电影圈,便初露头角,十年后,凭借《我心狂野》中的出色表现,一举摘得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又过了两年,凭借《离开拉斯维加斯》中酒鬼一角的精彩演绎,助他拿下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而后出演的《空中监狱》,更是他巅峰时代动作片的绝佳代表,2007年主演的两部电影《灵魂战车》和《国家宝藏2》,为美国影业贡献了16亿的票房收入,一跃成为年度票房冠军。
然而,在这之后,他的辉煌岁月好像就此止步了,一度陷入经济漩涡中的他,随后的演艺事业只能用反响平平来形容,尤其是2011年主演的影片,更是使他落得了金酸莓奖最差男主角的提名。
曾经的奥斯卡影帝、收视率保障,如今沦为票房毒药、烂片之王,不禁令人唏嘘,可是,就在不久前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R级动作新片《曼蒂》,赢得了满堂的喝彩,甚至收获了纽约杂志影评人的交口称赞。
本以为尼古拉斯·凯奇终于要翻身了,起码在海外看起来是这样,因为这部片子的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3%,爆米花指数71%,IMDB也有7.0分。
然而,中国的观众似乎对此并不买账,在豆瓣上给出了5.5分的评价,甚至有不少人只给出了一颗星,其中还有评论这样说:“这部作品依然延续了此前的烂片作风,一度让人怀疑是导演嗑药产生的……”
在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部片子到底讲了些什么?
《曼蒂》主要讲述的是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男主人公,在亲眼目睹自己的爱妻被某宗教成员扔进火堆后,愤怒与仇恨点燃了他心中暴力与血腥的恶魔,致使他一度精神错乱,开始疯狂复仇的故事。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部不讲究什么叙事结构,只在乎一路狂杀的血腥R级片,再确切点来说,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Cult Movie。
所谓CultMovie(邪典电影)基本上都是跨类型的影片,通常是恐怖、音乐、动画、科幻、动作、喜剧、暴力、犯罪等不同类型,或是它们附着的各类型元素渗透融合而成的大杂烩,而此类电影的编导,常常凭借自身广阔的视野,以及出色的画面表现能力,将多种元素杂糅,创造出既博采众长又自成一派的作品。
《曼蒂》就是这样,影片中充斥着大量重口的场面,以大面积的红色为主要基调,衬托出其下的蓝紫色冷调,这种反差感是很多看过影片的观众难以忘掉的画面表现力,就像昏迷之后的迷幻混乱,也极为符合七八十年代流行的亚文化类型Cult Movie典型的特征。
除此之外,整部电影强烈的视觉效果,泛滥的鲜红,搭配颓丧的重金属配乐,多种元素在《蔓蒂》中融合,共同挑逗着观众的感官,紧绷着他们的神经。
所以,不喜欢Cult Movie的观众,自然也无法欣赏这部电影,对于这些厌恶者来说,除了不喜欢那种生理上的怪异外,对于影片中充斥着的大量荒唐甚至无聊的场景,更是难以忍受。
影片中简单、粗暴、低级,与所追求的美好、高尚、有品,大相径庭,在《曼蒂》中,这种粗俗夸张,低级无聊,随处可见,尤其是对于许多恐怖、惊悚等经典Cult Movie,它都有所模仿,或者说是致敬,当某些经典的造型或者桥段的出现时,看过的观众,能被瞬间勾起曾经的影像记忆。
而每一部经典的Cult Movie,都有它自己鲜明的烙印,都是对商业运作、主流价值观、大众品位的颠覆,所以,有学者说:“正是因为这些作品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富有争议性,不以市场价值为主导,而又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所以很难让大众接受。
”看到了吧,CultMovie,它很非主流,正常人都欣赏不来。
而这部电影上映的地方是第35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这里放映的电影,大部分都是在某个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或推崇的电影,是属于非主流领域中受非主流人群欢迎的作品,换言之,这个电影节正是一个专门为独立电影人而设置的,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
一直以来,独立电影和Cult Movie之间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很多电影研究学者也无法明确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因为很多低成本、独立制作的影片,既可以说是独立电影,又被认为是Cult Movie。
普遍的看法认为:“独立电影一般是指一切可以取代大制片厂制作的主流电影的东西。
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就是不是好莱坞式的。
”然而很多“反好莱坞”的独立电影,在票房上,可以和卖座的好莱坞大片一样,比如历史上第一部突破1亿美元票房大关的独立电影:昆廷•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
相比之下,真正意义上的许多Cult Movie,它的票房战绩则要差很多,在午夜场播放之后,未能被主流大众认可,上映时口碑、票房双双失利,只能依靠少数影迷的口耳相传,经过较长时间的积淀与传播后,才能积累起数量可观的忠实观众群。
与之相似的是艺术电影,它往往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如同一部艺术作品一样,奥斯卡•王尔德曾经在他的文章里这样写道:“艺术是世人所知的个人主义模式中最为激烈的一种,众说纷纭的一种。
”艺术类影片往往强调艺术表现与思想挖掘,因为“艺术从来就不应该去尝试迎合公众,而是公众应该努力去培养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所以,与追求通俗易懂、直接过瘾、感官愉悦的大众品位之间,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距离,以及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绝大多数艺术电影远离大众的时候,注重趣味粗俗、感官刺激和欲望宣泄的Cult Movie,由于没有一般大众电影明确的情感需要,同时自身又充满反常规的想象力和不合常规的表现力,所以也很难娱乐大众,而只被某些小众群体推崇。
但无论是独立电影、Cult Movie、还是艺术电影,它们的影迷群体一样,都只能是小众的,因为这些电影都有别于主流商业制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观看或欣赏,有人说:“在这个日益多元的社会里,不同类型的电影有助于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一切,使我们有机会发掘自己内心的真相。
”也许你能感觉到,总会有一部片子,用某种看似极端的方式,在某个不经意间的时刻,唤起你真实的感觉,毋庸置疑,那就是属于你的小众电影,属于你的Cult Movie。
在观看这种片子的时候,你需要做的是积极地把自己交付给它,而不是被动地去评论它,因为根据字典的解释,“Cult”就是崇拜和迷信,红颜秀友情提醒:喜欢它的人,视若珍宝;不爱它的人,弃如敝履,观看此片,请一定要谨慎!
- END -往期文章回顾不“开玩笑”,金·凯瑞的回归之作,却让我痛哭流涕!
男神集结的《反贪风暴3》,剧情不够,情怀演技拿来凑!
连续七季豆瓣9分以上的神剧,垂涎欲滴,充满诱惑!
从cctv5到cctv6,这还是你认识的凯里·欧文么!
堕落又深刻,这是HBO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美剧!
这是那种在电影院看到一半会忍不住愤而离场的影片。
前后风格异常断裂,没能构筑起一部完整统一的作者电影。
前半部分的浓烈个人风格让我恍惚看到了大卫·林奇、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甚至是70年代美国地下色情片的影子,影像处理的方式相当特殊,影像的叠加与焦距的变换,加上冰岛配乐大师炮制的复古电子配乐,在色彩斑斓的画面上勾兑出迷迷糊糊的视听幻觉。
这个讲述邪教杀害女主角的段落充满着浓妆艳抹的形式感,导演的炫技意识几乎压倒了叙事的正常推进。
这一点似乎跟雷弗恩的《霓虹恶魔》有异曲同工的感觉,可惜这位加拿大导演在影片后半段突然转向,引入复仇类型片的套路,炮制出一场疯狂失控、毫无逻辑可言的血腥屠杀,无厘头的搞笑台词(“你撕破了我的T恤衫”)、过家家似的搏斗戏,劣质的血浆特效,以及影帝尼古拉斯凯奇的狂放夸张演绎,活脱脱像是误入《房间》之流的午夜放映厅。
难怪影片在戛纳首映时获得全场大笑,前半段憋足的致幻昏睡感终于得以打破,同时也将作品推向邪典烂片的宝座。
勇闯夺命岛,空中监狱那时候的凯奇才是所有影迷心里的凯奇。
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十分老套,为妻子复仇,反派就那几个坐那里等着,等着凯奇过去一个一个的爆头。
60分钟能讲明白的事,偏偏要讲110分钟。
这和我前天看的亡命驾驶一个套路,有话不好好说,整体节奏拖沓的不行。
有的影评说凯奇要靠这部片子翻身,我看他靠这部片子巩固了烂片王的地位。
王者归来T T 不要再接烂片了
我就想知道你们这些评论的人,在哪看的,你们去圣丹斯电影节了???
凯奇还清债后,大开杀戒。
邪教头目性无能,强抢民女终不成;恶灵骑士怒火盛,磨刀霍霍找上门。血肉模糊的仇人是他对亡妻的硬核凭吊,多浪漫的爱情故事。
很好笑的mv
剧情很简单,可这片子怎么就像全程嗑了药?魔幻现实主义吗?尼古拉斯凯奇挑片子的眼光真是差意思。
可以说很垃圾了,
Kenzo宣传片
拍出了邪教徒的精神世界。
如果要拍新版西游记可以借鉴下场景布置,同样是妖魔鬼怪看看人家色彩运用,今年关于邪教题材挺多的,这个教是我看过最傻逼最无知的一个了。遇见邪教就跟不小心踩到狗屎,自己恶心的要死,屎的主人却不依不饶说你破坏了它本来的美感……恶
以前是尼古拉斯·凯奇为了还债收钱拍烂片,这次可能是国外影评人收钱昧着良心打好评。尼古拉斯·凯奇还是尼古拉斯·凯奇,烂片还是烂片,一切都没变,只是收钱的人变了。有些微博、公众号连电影都没看就跟风吹,说什么“口碑大爆”“口碑炸裂”“尼古拉斯·凯奇十年来最佳作品”“尼古拉斯·凯奇翻身之作”“尼古拉斯·凯奇演艺生涯评价最高作品”“年度最佳惊悚片”,你们良心不会痛吗?
emmm……镜头 光感 音乐 都很OK,反而剧情和节奏不大对劲,感觉自己仿佛磕了药
凯奇在说,我认真起来你们都是辣鸡。
影像风格突出,置景非常嬉皮士,透明大飘窗的卧室非常迷幻,但叙事贼弱,邪教理论无聊又傻逼,我是女主我也笑你
凯奇大叔只能拍烂片…前半部莫名慢镜头,邪教烧人后进入复仇part,实际就是凯奇开启上帝模式,以不死之躯先干掉看上去应该不死的三巨头,再砍瓜切菜般逐一手刃,最后手撕爆头结束嗨爆之旅…其实是毒品宣传片吧…
剧情是简单但是很清晰啊,不喜欢无所谓何必扯上看不懂呢,加了风格化处理,早在放预告片的时候就意料到了,必然很多人不喜欢。实话说要是观众喜欢的多才奇怪呢。媒体只在吹凯奇凯奇翻身,都不加条件的么。我不是一个追求风格化的人,可是对比起很多地方相像的《疾速追杀》,我还是更喜欢这款。
你们是不是对演技巅峰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道理我都懂,可是凯奇有这演技去拍点啥不好
都市怪谈中的摩托车怪人休闲时间看a片? 如果普通人的灵视是5,老婆的灵视估计超过10了(毕竟摸着一本大众印刷的亵渎经书就能听到呓语),那个邪教头目的灵视应该都没她高。如果是凯奇被杀,我都怕老婆会回想起经文然后变成某邪神女祭司召唤星界生物杀爆全场,
节~奏~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