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的日子

My Life Without Me,无我新生活,无我的日子,无我生活

主演:莎拉·波利,阿曼达·普拉莫,马克·鲁法洛,斯科特·斯比德曼,蕾欧诺·瓦特林,黛布拉·哈里,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西班牙语言:英语年份:2003

《没有我的日子》剧照

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1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2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3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4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5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6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13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14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15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16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17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18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19没有我的日子 剧照 NO.20

《没有我的日子》剧情介绍

没有我的日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尚不满24岁的清洁工安妮(Sarah Polley 饰)被确诊为癌症,只剩下两至三月的寿命,安妮的丈夫是她生命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男人,丈夫让她在17岁、19岁时分别生下女儿,入狱的父亲无法为她提供庇护,同母亲的关系又不甚良好,一家四口居住在拖车里,所幸丈夫最近得到了修建泳池的工作。安妮决定将病情隐瞒家人,并写了十条身故前的愿望,包括找到又一个爱自己的男人,为女儿准备未来生日的祝词并和一个继母,跟父亲见一次面和享受余下的人生。安妮在洗衣房里偶遇从阿拉斯加归来的测量员,两人彼此摩擦出了爱的火花。但她将满脑子只有节食计划的女同事介绍给丈夫时却遭遇了失败,不久一名与安妮同名的女邻居到来,她似乎是安妮理想的人选。所有事情在按步骤实现,还有安妮的死亡…… 本片获2003年大西洋电影节最佳加拿大电影等多项褒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舌战天龙八部长空铸剑战姬绝唱SymphogearGX没有天堂,但有爱情双胞胎乌龙:翻倍的兄弟情如履薄冰我才不要恋爱呢走进你的记忆河东师情选秀日红海行动君主!先发制人寒蝉鸣泣之时·业生活家混沌之龙:赤龙战役驯悍记2明日之战记忆森林笨蛋·测验·召唤兽续篇热血男儿艺术史老师第二季外交风云陆小凤传奇之决战前后美男高校地球防卫部HAPPYKISS!美利坚邦联快跑惊魂鲜血淋漓第三季情深不悔,再爱难为时光之轮第一季

《没有我的日子》长篇影评

 1 ) 实地活在当下,为什么很多人直到将死才想起来要去做很多事情

真实地活在当下,为什么很多人直到将死才想起来要去做很多事情    就不能在健康地活着的时候就把这些想做的事情都做了吗    想起了遗愿清单这部电影,看来人知道自己时间不多的时候才能活得真实    健康的时候,总是在浪费自己,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愿这部片子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2 ) 没有我的日子

有没有想过当地球上没有你,生活会怎么样?

我想过。

我想,如果我有一天永远消失了,会有一些人因为这而不幸福。

可是我相信时间可以抚平一切,即使没有我存在,地球照样转,人照样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认知让我有些忧郁。

然而更多的,是欣慰。

令人深思的片子。

我们活着,可我们是真的活着吗?

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从心而做的吗?

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做着事情,那就等于没有真正的活着。

影片中女主人公得了绝症后开始安排自己的生活。

她觉得这时候她才活出了自己。

她说:“我喜欢寒冷,因为它让我感觉活得真实。

 3 ) it is not a sad movie

Yes, this is a sad movie. But none of us should feel sad about it.I mean, most of us were born in average families, learned to love our family in spite of their imperfectness, fight our way out one step each time, get up with a smile after every tumble.Life is hard. What can I say?Most of us already heard each little pieces in our own personal life.This is normal. This is the way life should be, with sunshine and rain.We are there to make it better for the people we love and the people love us.We hope life gets better with or without us,for the people we love and the people love us."Tonight I realized how lucky we were to meet that night.I mean, in spite of everything, in spite of living in a shit hole, in spite of never having anything new,in spite of never going on vacation, you never complained once, not once. I would...I would like to be better for you.I love you, you know that?Don't you ever forget that.I love you."

 4 ) 无题

如果一部电影有某句话看起来很有哲理让人印象深刻,那么它难免让人觉得做作。

《My life without me》恰好拥有这样的台词,可它却是我今年我看过的最自然亲切的电影。

安用车上的音响听中文教学磁带。

她的妈妈对她说,你就不能做点正常的事么?

安说:“没有人是正常的。

每个人都不正常。

”安在23岁那年得知自己患上绝症,至多有两三个月的寿命。

她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4岁,一个7岁。

她17岁时在涅磐乐队的告别演唱会上认识了她们的爸爸。

他们至今恩爱,住在她妈妈后院的房车(?)里。

在安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死亡绝不显得沉重、也绝不轻佻。

她列了一个单子,死前要做的事情。

首先,绝不让其它人知道她将离去的消息。

然后她有一些安排或者说是小心愿,它们既有母亲的稳重与温柔,也有23岁女孩的疯狂与调皮。

刚看影片开头的时候,我心里说,得了,又一个反映下层人民悲惨生活的片子。

在大学里当清洁女工、年纪青青就有了两个女孩,爸爸在牢里蹲了十年,丈夫常年失业——当我开始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影片里工作晚归的安钻进被窝,睡在里面的丈夫被她冰冷的身躯冻醒,一边开玩笑一边给她焐脚。

两人嬉闹着结束了这平常的一天。

一下子,我对这部电影的成见全消散了。

它并不模式化——不愁云惨淡,也不试图让你苦中傻乐。

它零零散散、正常而且异常,像真的生活。

My life without me,并不像中文翻译的那样,是“没有我的日子”。

而是指的当女主角安离开人世时,周围的人生活如常(或者有所改善)。

这得益于安在死前的安排。

弥留之际的安透过纱帘看另一个Ann和她的家人一起忙碌,好像真正的一家人,欣慰极了。

如果此处影片想告诉我们什么的话,那绝不是安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之类的屁话。

它只是静静展示了生活如常之美。

一个生命淡出了人间,而流淌的生活之河不止。

安让它过渡得更顺畅,从而她的离世是欣然美好的。

每一个在她生命中出现的人对此都会带着微笑。

聪明美丽瘦弱的Ann,正常的安不正常的安,还没活够却走得从容的安,贤妻良母安,情人安,小孩子安。

我喜欢安。

我想我从她身上学到了点什么。

忽然觉得,越好的电影我越难从中总结出什么大道理。

因为它复杂琐碎。

要是让我打分,《黑暗中的舞者》肯定不如《没有我的日子》分高。

因为我能从前者总结出东西来。

后者却让我难于表达。

 5 ) 你爱某人但是你不能使他们快乐

没有我的日子,“我”在与不在当然是一个紧要的问题。

我与日子水乳交融,我沉浸其中,日子或者是公开的,但是梦想却是秘密的。

黄昏的梦,过着美好生活因而生活也对你微笑;肌肤的梦,你正触摸着无暇的肌肤;远方的梦,思绪跳过窗户越过海面内心生出同时存在的两个世界。

清洁工安妮从没有想过有被惊醒的一刻,她的生活无论在自己看来还是在观众看来都是精心雕刻的油画。

问题父母、两个乖巧的女儿,一架拖车房、一个暖脚的大男孩丈夫。

她的日子是幸福的,这是一种苦中作乐的幸福感。

偶尔那么一刻,当雨水滑过肌肤,或者生活并不那么完全的真实,但是我们要观看的恰恰是这种幸福而不是安妮同事深受减肥广告困饶的那种糟糕。

一次晕倒打破了一切。

安妮被诊断出患了绝症,此刻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时间,无穷的远处被逼近,梦想从隐秘处浮出水面。

安妮给自己列出了十项待实现的清单。

原来安妮的生命被抛入世,她来不及选择一个幸福的家庭,甚至来不及生长出更多的梦想,仅仅因为演唱会寒冷的哭泣有人递过来一件带体温的T恤,他们就爱并生活在一起了。

安妮说,我喜欢寒冷,因为它让我感觉活得真实。

可是感觉的真实就是真实的表象。

导演科赛特要做怎样的设计才能使得安妮的日子对我们显现。

安妮的消失迫在眉睫,这个画面世界的中心摇摇欲坠,牵挂才是她与她的生活世界唯一的真实。

牵挂女儿,所以要为她们录下直到十八岁前的生日祝福录音。

牵挂父亲,所以要向母亲索要父亲的监狱地址。

牵挂丈夫,所以琢磨着为他寻找一个新妻子。

可是,正如死亡需要独自面对,所有的牵挂都有一个最根本的牵挂,牵挂我的牵挂。

我的牵挂就是我对我日子的牵挂,可日子裹着根本喘不过气来,就像理发师说,你知道吗,一个理发师是很有压力的,人们总是要求你把他们变得漂亮,但有时候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我只有跳出去,我才能看见它;而我要看见它,我必须跳出去。

改变自己,整发型修指甲,爱上一个另外的男人。

我们观众的争论焦点就在此处,生命的最后一天面对一直爱自己的丈夫,女主何以爱上另外一个男人。

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如今它们却同镜了,可是我们别忘了这正是科赛特早让我们真正看到的“秘密”。

听不懂的中文广播,超市的舞蹈,路边演奏的男孩,测量员汽车里的音乐,平凡的日子中一直透着一股梦想的神秘,可是直接的观看是无所察觉的。

安妮希望“没有我的日子”,仍然大家能够幸福的生活下去。

可是正是那个过着不幸日子的父亲说:你爱某人但是你不能使他们快乐,如果你爱他们,但你却不能用他们的方式来爱他们。

这是不是才是真实的日子。

或者,好像也不能够,谁知道呢。

摘一段将逝者给爱我者的留言:将坠的病叶的斑斓,似乎也只能在极短时中相对,更何况是葱郁的呢。

看看窗外,很能耐寒的树木也早经秃尽了;枫树更何消说得。

当深秋时,想来也许有和这去年的模样相似的病叶的罢,但可惜我今年竟没有赏玩秋树的余闲。

 6 ) 谨以我最古典的方式

  为表虔诚,决定在最初的一刻便破坏掉这古典的语境,先发牢骚。

  录音带的桥段太老套,甚至一想到它几乎撑起了这部片子,就觉得这四颗星给的不够实在。

  还有还有,那个减肥妄想狂真是讨厌,每次镜头给她我都反胃。

  另一个叫Ann的女子,着实可爱。

     不知道是因为背景音乐还是怎么回事儿,这片子总让我联想[真实点滴]。

中途定格住,截了一分钟的原声。

这个契机,也和[真实点滴]很像。

  过几天估计就能听到原声带了,小期待。

     My life without me,像足了我那句“我在自己的生命中跑龙套”,不想自恋的一一对比,只能说,我懂。

     你过着不着一物的生活,知晓生命的美好却与己无关。

  这最古典的爱,可敬亦可悲。

     我们终究还是要背负着种种桥段渐行渐远,直到抓不住天边的另一朵云。

  这是摆脱不了的人设,不管如何粉饰太平,它依然是你我无路可逃的ending。

     所以,在局面变得难看之前,让我们记住彼此赏心悦目的脸。

     谨以我最古典的方式,爱你。

 7 ) 没有我的日子

影片描述的是一个坚强的女子。

其实死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每个人一出生就被判了死刑。

只是命运早早的就夺走了她的生命。

虽有不甘,年纪轻轻就过着为家庭而奔波辛苦的生活。

可是她更多的是选择坚强面对,看着自己的女儿,即使再辛苦也觉得很快乐,即使是面对死亡。

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不会像女主角那么年轻就要面对死亡。

电影给我们传递的或许是让人们坚强的面对生活,并且享受现在,珍惜所有。

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却不满足现状,如果让一个人给出对生活的满意度,很少有人会100%满意。

很多人都走的太快了忘记了沿途的风景。

 8 ) 没有我的日子

年龄渐长,唯一有长进的怕就是能够敏锐地捕捉那些刻意的煽情,或者说是对生活周遭日渐麻木也不一定。

只是,敏锐的心灵不会以年龄为刀刃,切割成泾渭分明的冰块。

生活本无趣,但也不是冰层,我们这一代人没有那么多苦难,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冰一样坚硬的沧桑写在心上。

说到底,煽情是再也煽不红我们锐利的双眼了,只是,到底还是有些浓得化不开的硬块儿塞于心中,那究竟是什么,无解。

《没有我的日子(My Life Without Me)》讲述的是冰天雪地的北美,一个叫安的女孩的故事。

23岁,带着两个女儿,和丈夫生活在母亲家后院的房车里,丈夫是整天在外面奔波,安每晚去大学做清洁工。

安的父亲入狱10年,于是你能在安的眼神里看到23岁的年轻人没有的坚定。

安与丈夫在Nirvana最后的演唱会上相识,安知道,这个男人总是那个扔过T恤为她擦去眼泪的人,就像他们在Nirvana演唱会上相识时的情形。

影片开始,雨里安的独白就已经给后面的风云突变做了铺垫,在雨里安说:这是你。

双眼紧闭,站在雨中。

你从未想过你会这样做。

你从没有看到过自己这样。

我不知道如何描述。

就如同那些人,他们喜欢仰望明月或者整天凝视着波涛和日落。

我想你知道我说的是哪种人。

也可能你不知道。

无论如何,你有点喜欢,就让它这样。

在冷风中飞翔,感受着水气渗透你的衬衫,滑过你的皮肤。

大地的感觉,在你的足下缓缓舒张。

还有那些气息,那些细雨敲打着树叶的声音。

所有那些你从未在书中读到的东西,这就是你。

谁曾经猜测过,你。

果然,安收到了死亡通知,医生告诉她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

安在一家咖啡馆写下了死前要做的N件事。

然后开始一件件去做,日子貌似如常,丈夫浑然不知。

她在死前想做的事情被手写在银幕上:1.每天对女儿们说若干遍我爱你;2.给唐(安的丈夫)找一个他喜欢的女孩;3.给女儿们18岁前的每个生日录好生日祝福;4.全家去海滨野餐;5.随心所欲地吸烟、喝酒;6.说我所想;7.和其他男人做爱,体验一下那是什么感觉;8.让某人爱上我;9.去监狱探望爸爸;10.美甲、做头发。

这10个临终心愿不免让人凄然,正如片中安的内心独白所交待的,童年父亲入狱,母亲从此仇视这个世界,17岁为人夫、为人母,失去了所有少女该有的梦想与快乐。

安和丈夫的日子过得不能说不安宁,只是这样的安宁对那么年轻漂亮的女孩来说,来得似乎早了些。

即便如此,上帝连这样的安宁也要夺走。

因缘际会,安这些愿望一一实现了。

爸爸在监狱里说,人总是不能按照所爱的人的方式去爱,安说她想摸摸父亲的脸,他们回忆起安小时候爸爸在家的快乐日子。

母亲孤身一人,生日之际,是一个酒保的生日礼物让她老泪纵横。

给女儿们的生日留言录好了,一小箱子磁带,安托付给医生嘱咐他每年孩子生日时寄出。

安遇到了一个男人,那个只了解她5%的男人义无反顾爱上了她。

甚至新来的女邻居与安的丈夫和女儿也是那么和谐……只是海滨之行成了她未遂的心愿。

安最后给丈夫留言说,她不想在最后的时刻让家人在医院里揪心奔忙,她想丈夫会理解她的决定和一片苦心的。

最后一段,安躺在床上,安的丈夫和应邀前来就餐的女邻居与两个孩子一起忙着做饭,安看到了自己死后他们的生活,她微笑着欣慰于这“没有我的日子”。

这是一部很淡的电影,画面却偶见突兀,一些大胆的构图勾勒出背后的惊心动魄。

安的表演十分贴切,眼神中流露的淡然的哀伤与嘴角的笑意与这个人物的性格浑然天成。

她几乎毫不费力地把各种细节于不经意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死亡,已经很久未在电影里如此直入心灵地体验死亡了。

安面对死亡的平静让人窒息,电影中穿插的音乐让人动容。

我们对生的贪恋何以应对猝不及防的死亡。

安在光怪陆离的街市行走,她忽然悟出,这琳琅满目、贵得这辈子也买不起的商品不过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离死亡很远的玩意。

可实际呢,安用她的最后经历告诉我们,它就在那里。

该怎样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珍念生的每一次际遇呢。

假若有一天死亡悄然来临,我们能否向安那样坚毅?

那些在内心拥塞的浓得化不开的硬块儿会不会瞬间融化呢?

 9 ) 生命

纪伯伦的诗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婴儿并不比垂暮老者更远离死亡,同样,也并不更接近生命。

我想他的这句话并不仅是对暮年之人或将死之人说的。

相反,他的话值得各个生命周期中的人思考。

我曾经看过一本有关死亡恐惧的书,其中提到不同的人面对死亡有不同的反应:有人绝望,让死亡提前;有人不承认,躲进被子里;有人沉浸于懊悔遗憾,而不是弥补;有的人却在得知死亡的临近之时,重新活过来,有生以来头一次抓住生命的意义。

那本书的作者说,他曾经和许多癌症晚期病人谈话,有些病人告诉他,当他被告知晚期癌症之后,忽然感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

在死亡的黑色前提下,生命首次被理解,被感悟,被赋予含义。

生与死是一对矛盾,彼此依靠,两极相容。

生命的过程也是死亡的过程,死亡的过程也是生命的过程。

如果否认死亡,生命将无法被定义,也无法被感知。

在忽视死亡的前提下理解生命,就好比放弃冷让人理解热,放弃好让人理解坏,放弃远让人理解近。

反之,若以死亡为背影审视,人也许更能够看透什么是生命。

我曾经看过一部讲述一位肌肉萎缩患者的纪录片。

肌肉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

患者全身肌肉将会进行性的,不可逆转的萎缩,坏死。

史蒂芬霍金罹患的就是这种疾病。

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一个32岁的白人男性,身高却不比一个8,9岁的男孩高。

他有一个大的与身体不成比例的头,四肢如骨架。

虽然他现在还可以活动他的面部肌肉和手指,在可见的未来他可能将会面对全身瘫痪的命运。

但是,他还活着。

这个片子讲述的是他到美国寻找曾经在他只有1岁的时候预言他,作为一个典型肌肉萎缩患者,活不过6岁的医生。

最后他找到了。

但是最打动我的,还是他特有的,发音奇怪的一次独白。

他说:“死亡是我的老朋友了,我们一起相伴了32年。

很多次,他让我跟他走,我拒绝了,所以我还在这里。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跟他走。

但是最关键的是,我现在还在这里。

”死亡不单单是他的老朋友,死亡是每个人的老朋友。

死亡就像生命的反物质。

在生命被创造的同时,死亡也被创造。

当生命与死亡相遇,物质与反物质相撞湮灭,转化为纯能量。

但是,绝大数健康年轻的灵魂并不察觉死亡,并不思考死亡,也更不会说出“死亡是我的老朋友”这种话,虽然事实就是这样——死亡并不离任何人比他更远。

忽视死亡的好处是可以阳光的肤浅的活着。

坏处是,缺失了矛盾的另一端,生命的本质与深度将无法被理解。

那位32岁的罹患肌肉萎缩症的人他有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在他消瘦残缺的身体里装着一颗哲学家的心灵---幻灭,理想,虚无,爱,痛苦,悲伤,但是坚强。

这些看起来孩子气十足的元素可能每本煽情小说电影里都有不少,但是我知道,越降到底层的东西,会越来越简单,而不是越复杂。

只有经过亲身的理解,这些符号才会回归原本的意义,降到地面,不再飘在天上,仅仅是一个符号。

回归主题,我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生命的电影,我没有感到死亡排山倒海的倾轧过来,我看到的是生命,以黑色的死亡作为背景,绚烂的绽放。

苦难触发思考,愚蠢使人安逸。

最后,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安逸之年思考死亡,因为,就像纪伯伦说的,死亡并不离你更远。

更新:在斯坦福大学2005学年的毕业典礼上,乔布斯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活,总有一天你肯定是对的。

你瞧,他说对了。

 10 ) 如果

如果换作是我可能找个风景好的疗养院写回忆录、写小说、给朋友们写信等等,写一切所想写的。

把所有藏在心里的一吐为快,都快要走了,应该没有什么顾虑了吧。

短暂的一生但也算充实,经历了不少。

所以没有什么想特别去做的事,因为那是无止境的,遗憾总是有的。

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我是谁,那就重新好好活一次。

其实未尝不可看作是一种解脱,没有悲伤,带着期许。

《没有我的日子》短评

苦情片

4分钟前
  • 无心处
  • 还行

真恶心。

6分钟前
  • 阇摩陀耆尼
  • 很差

波澜不惊中惊现感动

11分钟前
  • 刘小白
  • 力荐

有点儿扯。。。。。。

15分钟前
  • Lavender
  • 较差

死人不会有遗憾。我还是对它期待有点高了

20分钟前
  • 想开个动物园
  • 较差

要死的人临终前都喜欢玩会儿出轨吗

21分钟前
  • 皿皿
  • 还行

她没有对牢房里的父亲说再见,因为她知道他们不会再见了。

25分钟前
  • 多田
  • 推荐

调子比较慢~~~不温不火~用录音机留言的段落~~催泪炸弹~

30分钟前
  • 积木
  • 还行

ps;细节最后可看可记

31分钟前
  • 眼 屎
  • 还行

對白不生動,一點美感都沒有

36分钟前
  • Puppet
  • 较差

超感人的,

39分钟前
  • kingfish
  • 力荐

谁让我爱生活比爱自己多

41分钟前
  • witecross
  • 推荐

2014163 女导演的细腻

44分钟前
  • NeonBible
  • 还行

生活多么不易,更应活在当下。一部女性主义的写实电影,在生命时光只剩短短两个月时,导演试图用独白去讲述安妮的遭遇,以期俘获如今观众的高调胃口。可惜这种似近忽远的情感流露始终难以感同身受,只能暂且称之为自白书,我想。此外现实中女主是个愤青。

45分钟前
  • 空有浪明
  • 还行

孤独

46分钟前
  • aQuabLus
  • 还行

为什么我如此感动?

47分钟前
  • 被嫌弃的一生
  • 推荐

清脆的啊

51分钟前
  • 勤劳的小蜜蜂
  • 还行

明显编的。

52分钟前
  • AP
  • 较差

一个快要死去的人,如何度过了自己最后的生命……

54分钟前
  • Charles Tang
  • 还行

坑·····

56分钟前
  • 奔奔
  • 较差